移动自组织网络

合集下载

自组织网络

自组织网络

自组织网络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无需中央控制的网络结构,它是由相互作用节点组成的,每个节点都能够相互通信和交换信息。

自组织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系统,也被称为自组织分布式系统。

自组织网络的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和自治性,也就是说它不需要任何中央控制器或管理机构来维护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每个节点都能够自主管理和调控自己的行为,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动态的,它可以根据网络内的运行情况自动优化,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自组织网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时,美国国防部开始研究一种新型的通信协议,旨在实现去中心化、自治性和抗故障性等特点,这就是后来成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组织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无线传感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络、P2P网络、社交网络等等。

自组织网络可以解决在传统的网络和中心化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网络拥塞、单点故障、数据安全性等等,特别是在缺少基础设施或网络环境复杂的情况下,自组织网络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组织网络的基本原理是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信息交换,它是由每个节点的自治性和协作性共同构成的。

每个节点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对其他节点的行为进行判断和选择,以保证网络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结构通常是多层次和复杂的,它可以通过节点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来达到稳定状态。

在自组织网络的应用场景中,每个节点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传感器节点、路由节点、存储节点等等,它们通过协作来共同完成网络的功能和服务。

自组织网络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去中心化和自治性:自组织网络不依赖任何中央控制器和管理机构来维护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每个节点都可以自主管理和调控自己的行为,并与其他节点协作完成网络的各类任务。

2、动态性和灵活性: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动态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网络的结构可以根据当前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来自动调整和优化,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无线集群系统有哪些?

无线集群系统有哪些?

无线集群系统有哪些?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集群系统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络等。

无线集群系统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降低能耗、增强网络的容错性和鲁棒性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几种无线集群系统。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一种半径为数百米至数十公里的广域网络,由基站和移动终端组成。

蜂窝网络可以实现广播、组播和多播等功能,支持语音、短信、数据等多种通信模式。

蜂窝网络还可以实现硬切换和软切换等多种切换方式,确保通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Ad hoc网络Ad hoc网络是一种无需基础设施的网络,由移动节点组成。

Ad hoc网络与传统的有线和无线网络不同,它没有固定的基站和中间节点,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

Ad hoc网络可以支持自组织网络、多跳路由和分布式拥塞控制等功能,适用于需要快速部署和移动的环境。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括一个传感器、一个处理器、一个无线通信模块和一个能量装置。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环境监测、物流跟踪、工业控制和军事侦察等多种应用,是未来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模网络双模网络是一种同时支持Wi-Fi和蓝牙的网络,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切换使用。

双模网络可以实现高速传输和低功耗通信,并且可以兼容不同的移动设备和操作系统。

双模网络适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和低功耗连接的应用场景,例如智能家居、健康医疗和车联网等。

移动自组织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络由大量的移动节点组成,它们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不同的拓扑结构。

移动自组织网络支持自动网络发现、路由选择和容错处理等功能,可以适应不同的移动环境和应用需求。

移动自组织网络适用于需要即插即用和实时通信的场景,例如应急救援和智能交通等。

结论无线集群系统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

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几种无线集群系统,每种系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读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线集群系统。

自组织网络的应用领域分析

自组织网络的应用领域分析

自组织网络的应用领域分析[导读]自组织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组成的一种多跳临时性自治系统,移动终端具有路由功能,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构成任意的网络拓扑,这种网络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与Internet或蜂窝无线网络连自组织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组成的一种多跳临时性自治系统,移动终端具有路由功能,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构成任意的网络拓扑,这种网络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与Internet或蜂窝无线网络连接。

自组织网络所具有的动态灵活的组网方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自组织网络的诸多优点使其不仅具有极高的军事应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工商业应用价值,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也将会有重要作用。

下面对自组织网络的应用领域进行说明。

1.军事领域自组织网络由于具有无需架设网络设施、快速展开、抗毁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被各军事强国应用于战略和战术综合通信。

在现代化战场上,部队需要快速展开和推进各种军事车辆之间、士兵之间、士兵与军事车辆之间都需要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完成集中指挥、协调作战。

在这些场合下的通信不能依赖于任何预设的网络设施。

尤其在未来战场上,自组织网络对于高技术武器装备、集中指挥、协同作战和提高作战机动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可用作机群编队、舰队、坦克编队以及单兵之间的通信系统。

目前,自组织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美军战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如自适应综合通信(mosale)计划。

该计划是将美国DARRA资助的GloMo、SUO/SAS、CAN(空中通信结点)项目技术与陆军通信及电子司令部(CECOM)研究发展中心(RDEC)的几项研究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移动通信演示。

通过验证和筛选,把商用产品和国防部的研究成果集成在一起,目标是满足未来战斗系统(FCS)和目标部队(objecTIve force)的通信需求以及战场指挥系统基础结构的可移动性,形成一个未来战场所需要的无缝隙通信体系结构。

除此之外,美国军方已经研制出大量的无线自组织网络通信设各,并且这些设各在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高传输速率的移动ADHOC路由协议小探

最高传输速率的移动ADHOC路由协议小探

最高传输速率的移动ADHOC路由协议小探引言Ad Hoc 网络又称为多跳网络、无固定基础设施的网络或自组织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自主的无线节点或终端通过相互合作形成的网络,可以独立于固定的基础设施,是一种自创造、自组织和自管理的网络。

移动自组网作为移动计算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它不需要固定的基站,各个节点均可自由移动,且能实现动态的链接,加上其具有生存性极强,且创建与移动极为方便的特点,在许多特殊情况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国防战备、灾难援助、法律执行等无法得到有线网络支持或某些只是临时需要通信但建立有线通信网络代价太大的环境,且可以作为生存性极强的后备网络。

同时,随着移动自组网络研究的发展和相关产品的成熟,移动自组网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路由协议作为影响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确保移动自组网络正确运行的关键。

路由协议的主要作用是迅速准确地计算到达目的节点的路由,同时通过监控网络拓扑变化来更新和维护路由。

移动Ad Hoc 网络的路由协议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表驱动路由和按需路由两大类。

1 表驱动路由协议与按需驱动路由协议表驱动路由协议又称先应式路由协议中,每个节点中维持有一张路由表以存储网络中达到其它所有节点的路由信息,各个邻居节点之间周期性地广播路由信息分组来交换路由信息,维持更新路由。

表驱动路由协议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快地从路由表中找到对应于目的地的路由表项,相对于反应式的路由协议,能够很好地控制分组传输的时延,因此比较适合于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场合,不太适合网络拓扑变化非常迅速的场合,因为网络拓扑的迅速变化可能使得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很快失效。

按需路由协议又称反应式路由协议,运行该协议的节点不需要维持及时准确的路由信息,在需要发数据时才查找路由。

每个节点中都存在路由发现过程和路由维护过程,前者负责寻找相应的路由,后者负责维护一个已建立的路由,直至目的节点不可达或不再需要该路由。

MANET协议解析自组织无线网络的协议

MANET协议解析自组织无线网络的协议

MANET协议解析自组织无线网络的协议自组织无线网络(MANET)是指一种动态形成的、无中心化的无线通信网络。

它由一组移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可以自由地移动和加入或离开网络。

为了实现节点之间的通信,MANET依赖于特定的协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MANET协议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一、引言自组织无线网络的出现与日俱增的移动设备和对无线通信的需求密切相关。

与传统的基础设施模式不同,MANET网络没有固定的中心节点,而是通过节点之间的协作来建立网络连接。

这种特性使得MANET 网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鲁棒性。

二、MANET协议的分类MANET协议可以分为三类:路由协议、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和网络管理协议。

1. 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是MANET中最重要的一类协议。

它们负责确定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

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以下几种:- 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AODV)协议:AODV协议根据节点之间的距离选择最短的路径。

当一个节点需要与另一个节点通信时,它会发送路由请求,并通过网络中其他节点传播该请求,直到找到最佳路径。

- Dynamic Source Routing(DSR)协议:DSR协议通过维护一张路由缓存表来实现路由。

当数据包需要传输时,源节点会在数据包中附加所有的中间节点并将其发送到目标节点。

- Optimized Link State Routing(OLSR)协议:OLSR协议主要用于大规模的MANET网络。

它通过多点中继节点来减少网络中的控制信息。

2. MAC协议MAC协议负责调度和管理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

常见的MAC协议包括:- IEEE 802.11: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它定义了数据的传输方式和数据帧的格式。

- MACA(多信道访问)协议:MACA协议通过多重复用信道来提高网络的容量。

它采用了请求-应答机制来避免冲突和协调数据的传输。

3. 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管理和监控MANET网络。

ad hoc讲稿

ad hoc讲稿

Ad hoc网络定义根据IEEE的定义,Ad hoc网络是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也常被称为移动Ad hoc网络。

它由一组无线移动节点组成,是一种不需要依靠现有固定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能够迅速展开使用的网络体系,所需人工干预最少,是没有任何中心实体、自组织、自愈的网络。

在自组网中,每个用户终端不仅能移动,而且,兼有路由器和主机两种功能。

一方面,作为主机,终端需要运行各种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另一方面,作为路由器,终端需要运行相应的路由协议,根据路由策略和路由表完成数据的分组转发和路由维护工作。

Ad Hoc网络中的信息流采用分组数据格式,传输采用包交换机制,基于TCP/IP协议簇。

所以说,Ad Hoc网络是一种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网络,是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一种类型。

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分布协调功能802.11 MAC支持两种操作模式:单点协调功能(PCF)和分布协调功能(DCF)。

IEEE 802.11DCF是IEEE 802.11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无线局域网信道接入协议,采用CSMA/CA 机制,其工作原理如下:带有准备传送的新分组数据的移动站(包括AP)首先检测信道是否繁忙,如果信道在DIFS时序间隔(对于802.11网络为50μs)内为空闲状态,那么移动站将开始准备传送分组数据。

否则,移动站继续检测信道。

如果信道在DIFS时序间隔内空闲,那么移动站:a)开始将信道时间分为多个时隙单元;b)生成以时隙为单位的随机退避间隔(random backoff interval) ;c)继续检测信道。

接着,在信道仍保持空闲的每个时隙中,退避间隔值减1。

当间隔值为0时,移动站将开始传送分组数据。

在退避期间,如果在一个时隙中检测到信道繁忙,那么退避间隔将保持不变(冻结),并且只当检测到在DIFS间隔及其下一时隙内信道持续保持空闲,才重新开始减少退避间隔值。

移动自组织网QoS路由协议研究

移动自组织网QoS路由协议研究

I I NS GNI 使 用带 内信 令 , 支持 Bet fo t 自 A 它 s—E f r 和 适应 的 实时 业务 .NS GNI 利用 I I I A P包 中的 I P选 项 携带 请求 的带 宽 等信令 信 息 。 I NSI GNI 提 供 Q0S信 令 所 需 的 流 建 立 ( l w A f0 st p 、 恢 复 (lw etr t n 、 状态 管理 (ot sae eu )流 f o rso ai ) 软 o s f- tt
行 接入 控制 , 在 可用 资 源满 足要 求 的情 况下 进行 资 源分 并
便 携式 移动 终 端 , 存储 能 力 和处 理能 力 均 有 限 。同 时 , 其 由于 无线 Ad o h c网络 拓扑 的频 繁变 化 , 于维 护虚 连接 用 的 RS VP协议 将带 来很 大 的开 销 , 而无 线 Ad hO C网络
化 的 Qo S信 令协 议 , I I NI 而 NS G A 是 专为 无线 Ad o h c
网络设 计 的 Qo S信 令协 议 。


R SVP
RS VP是 一种 基于 I Se v体 系结 构的 Q0 nt r S信令 协 议 , 它支 持单 播 和 多播 。资 源预 留 由 目的节 点发 起 ,当源 节 点需要 向 目的 节点 发送 信 息时 , 节点 发送 路径 ( a h 源 p t) 消 息 。 目的节 点 在收 到路 径 消息 后 , 根据 路 径 消息 携带 的 流参 数 ( o s e . 和 本身 的需 要发 送 资源 预 留消 息 , f w p c ) l 该 消息 沿路 径 消息经 过 的相 反方 向 由 中间路 由器 向源节 点 转 发 , 间路 由器在 收 到资 源预 留 消息 时 ,判断 其 可用 资 源 中 能否满 足预 留要 求 , 满 足 , 若 则预 留 资源并 转 发 资源预 留 消息 , 则 , 否 丢弃 资 源预 留 消息 , 目的节 点 返 回拒 绝预 向 留消 息 , 留失 败 。 预

移动自组织网MAC协议:FPRP和I-FPRP

移动自组织网MAC协议:FPRP和I-FPRP
R s vt nPo c1。协议采用竞争 的方 式为节点预约 业务时隙 ,是一种分布式 的 MA ee ao rt o) r i o C协议 。协议通过 5 次握手解决 了 “ 隐藏终端”问 题并有效减小了业务资源的冲突概 率 。通过仿真 ,对 F R 及 I P P的性能进 行 分析 和比较。 PP - R F 『 l 关健诃 :移动 自组织 网络 ;媒体接 入技术 ;同步
每个 R C是一个预约过程 。在 R 中 ,节点通过 5次握手过 C 程来实现 I s的预约 。
本文介 绍 了一 种应 用于移 动 自组 织 网络 的分布 式 同步
1 . 2协议 的基 本工作过程 采用该协议 时 ,要求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实现同步 ,知道 R 开始 的准确位置 。假设节点可 以进行信息的传送或接收 , F 但不能在 同一 时问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 。要预约资源的节点 在预约周期完成一个预约过程 ,每个预约周期被分为 5个预
约 阶段 ,节点在预约 阶段使 用较小 的广播控制分组 的 5次交 互来完成节点 的预约过程 。 节点 5次握手操作基本过程如下 : f) 1预约请求阶段( eevt nR q et h s, R R srai e usP ae R ) o 在该阶段 中,需要预约资源 的节点 以概率 P发送预约请 求 分 组 ( R) R 。发 送 R 分 组 的节 点 在 协议 中称 为 R R N ( eevt n N d ) R srai o e 。不需要进行 资源 预约 的节点在 该段里 o 进行监听 ,这些节点可能从邻居节点那里收不到 R 分组 , R
移动 自组 网以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 已成为 无线通 信 领域发展的热 点之一。媒质接 入控制 ( MAC 技术 的设计是移 ) 动 自组织网络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 ,主要 完成无线 资源 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由表管理

每个路由表项除包含常见的目的地址、下一跳、跳数 等信息之外,还包括:

目的序号:所有路由用目的序号进行标记; 过期时间:该路由表项未被使用的时间; 活跃邻居集合: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向目的节点发送/转
发过分组的邻居;

正向及反向路径的超时时间:在该时间之后路由失效。

每条反向路径有一个路由请求过期定时器,用于清除 不在RREP传输路径上的节点保存的反向路径。
1.3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源自假设: 节点能够通过GPS或其它方式知道自己的位置坐标; 源节点知道目的节点的位置坐标,并将其标记在数据包 头中; 每个节点知道其所有一跳邻居的位置; 物理上最靠近目的节点的邻居为下一跳。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决策:


优点:

只需要局部位置信息而不管整个网络规模,扩放性好; 不需要网络的拓扑信息,从而允许近乎无状态的转发。
有基础设施的网络
无线自组织网络
自组织网络的组成

自组织网络是由一群兼具终端及路由功能的 设备通过无线链路形成的无中心、多跳、临 时性自治系统。


多跳:节点发射功率有限,远距离通信需要依靠 其它节点的中继,从而每个节点既是终端又是路 由器; 无中心:网络中不存在任何控制中心,节点之间 相互协作构成网络。 临时性:专为某个特殊目的而建立,一般只是临 时性的。
1.3.1 转发策略(GPRS)

Greedy Perimeter Stateless Routing 是一个典型的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算法, 包括两种转发策略:

贪婪转发:只要有可能,总是使用这种转发策 略;
边缘转发:贪婪转发不可用时,使用边缘转发。

贪婪转发

转发节点根据本节点位置、邻居节点位置和目的节 点位置进行局部最优决策:与目的节点距离最近的 邻居成为下一跳。

当节点可移动时,称为移动自组网。
自组网的主要应用领域

军事领域:

该技术的初衷是应用于军事领域,是美国军方战术网络 技术的核心,”自愈式雷场系统“是其典型实例。 临时性工作场合的通信,如会议、庆典、展览等; 灾难环境中提供通信支持

民用领域:

野外工作中的通信,如科考、边防站等
个人区域网络应用,实现PDA、手机等个人电子通信设 备之间的通信。 家庭无线网络、移动医疗监护系统等。
需要重建路由的节点发送目的序号比之前大1的RREQ 消息,以确保建立的是一条新路由。

基于拓扑的路由算法的扩放性

对路由算法扩放性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

网络拓扑的变化频率 路由域中的节点数目

直观上,拓扑改变产生的更新开销等于状态 改变频率乘以节点数量。

因此,基于拓扑的路由算法一般而言对于节 点移动的适应性较差。
检测链路中断

当节点检测到与某个邻居节点的链路中断时,将以该 邻居为下一跳的所有路由的跳数标记为∞,并为这些 路由分配新的序号。 为与目的节点产生的序号相区分,规定目的节点产生 的序号为偶数,中间节点产生的序号为奇数。
当节点收到一个∞跳数,随后又收到一个序号更高的、 具有有限跳数的路由时,节点用“真实”的序号代替 该路由,并触发一次路由更新广播。
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使RREP返回源节点:所有转发RREQ消息的节点 要记录到源节点的路径(反向路径); 如何区分路由的新旧:路由序号。 RREQ消息包含<源地址,源序号,广播ID,目的地址, 目的序号,跳数>6个域:



<源地址,广播ID>二元组唯一标识一个RREQ 源序号:用于维护反向路径的新鲜性 目的序号:可被源节点接受的正向路径的新鲜程度 跳数:每次转发RREQ时,将跳数加1
A
B 1 3 3 5 5 7 7 ∞
C 2 2 4 4 6 6 6 ∞
D 3 3 3 5 5 7 7 ∞
起始时 第一次交换距离矢量后 第二次交换距离矢量后 第三次交换距离矢量后 第四次交换距离矢量后 第五次交换距离矢量后 第六次交换距离矢量后
1.2 反应式路由协议--AODV

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RREQ的处理和反向路径建立

源节点发送一个RREQ消息;

邻居节点收到RREQ后,有三种可能:

该RREQ已收到过:丢弃该消息; 路由表中有到目的节点的路由,且该路由的目的 序号不小于RREQ的目的序号:向收到RREQ的 邻居发送一个RREP消息; 其余情况:将RREQ的跳数加1,继续向邻居转 发RREQ,并建立到源节点的反向路径(记录 RREQ到来的前一跳邻居)。

永久性的节点地址无法包含动态的位置信息。

对移动自组网有用的拓扑假设是:

物理上靠近的节点在网络拓扑上也可能靠近。
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分类
移动自组网单播路由协议的分类

取决于路由决策所依据的信息:

基于拓扑的路由:基于节点的连接关系计算路由表: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根据节点的地理位置进行转 发决策,不需要路由表。


如何减少路由更新的开销?

为减少路由更新的开销,DSDV定义了两种 路由更新分组:

Full dump:携带完整的路由表 Incremental:只携带上一次full dump之后变 化的路由信息

协议假设节点能够根据路由变化的重要程度 来决定是否触发一次增量更新,根据增量更 新的数据量来决定是否进行一次full dump 。

RREP的处理和正向路径建立

RREP消息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目的序 号,跳数,生存时间>; 收到RREP消息后:


若为第一个RREP拷贝,建立到目的节点的正向 路径(记录RREP到来的邻居节点),记录目的 节点的最新序号,向源节点传播; 若非第一个RREP,仅当目的序号大于之前的 RREP,或目的序号相同但跳数更小时,才更新 路由表项并传播新的RREP,否则丢弃RREP。
环路与计数至无穷问题

已有的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如RIP)没有解 决好路由环路及计数至无穷的问题。 DSDV使用目的序号解决了该问题:

节点总是使用最新最好的路由,避免路由环路 的发生; 使用奇数序号表示链路中断,避免了计数至无 穷的问题。

DSDV的缺点:


消息开销大,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节点需要维护大量当前不活跃的路由,浪费了 不少资源

按照触发路由计算的条件,基于拓扑的路由 分为:


先应式路由:主动维护到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路由。 反应式(按需)路由:仅当节点间需要通信时才建 立路由。
1.1 先应式路由协议--DSDV


Destination-Sequenced Distance Vector(DSDV) 采用经典的距离矢量路由算法,保存到每个节点的最小跳 数路由。 因特网中的距离矢量算法:
移动自组网
分组网技术的发展
军用 ARPANET 民用 无线分组网 ALOHANET 民用 因特网 Internet 民用 局域网 Ethernet 民用 IEEE 802.11 WLAN 军用/民用 军用 无线分组网 PRNET 军用 移动自组网 (Ad Hoc) 无线传感器网 络(WSN) 民用 无线网格网络 (WMN)
有设施的网络与无设施的网络

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如:


因特网(交换机、路由器) WLAN(无线接入点AP) 蜂窝移动网络(基站)

无基础设施的网络称为自组织(ad hoc) 网络,依靠节点之间的相互协作来完成网 络的建立和维护。
集线器、交换 器或路由器
因特网
AP BSS 1 AP BSS 2




每个节点维护一张路由表,网络中每个节点在此表中占有一个 表项。 每个表项包括两部分内容:去往该目的节点的最佳输出线路 (下一跳)以及估计到该目的节点的最短距离。 每隔一段时间,每个节点向其所有邻居发送一个距离矢量,通 报从本节点到其它各个节点的估算距离。 每个节点利用从邻居节点收到的距离矢量来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安全性差:开放的无线信道,有限的电源供应,分布式控
制。(易遭受窃听、主动入侵、拒绝服务等网络攻击 )
移动自组网的主要研究问题

信道接入(MAC协议):

困难:多跳共享广播信道的介质访问控制。

路由协议:

困难: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导致路由信息收集困难,路 由算法难收敛,路由经常中断需要重建。 困难:网络的动态性(链路质量、带宽、路由不稳定) 及分布式控制很难保证传输质量。 困难:分布式认证与密钥管理,防御入侵。
局部最大问题

转发节点比任何邻居节点都更靠近目的节 点,形成空洞。
边缘转发

GPSR使用右手法则按(x->w->v->D->z>y->x)的顺序沿着空洞行进,直至到达比x更 靠近D的节点(包括D本身)。
1.3.2 位置服务

使用地理位置路由的前提是,源节点必须知道目的 节点的位置,即网络中应当有位置服务机制。 位置服务必须是可扩放的:
(AODV)也是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协议,但 是仅当需要一条路由通信时,才由源节点启动 路由发现过程。 与DSDV相比,不在活跃路径上的节点不维护

任何路由信息,也不参与任何周期性的路由表
交换,因此可极大地减小路由消息的开销。
AODV的基本思想




当源节点希望向某个目的节点发送数据,但当前路由 表中并无该节点的路由信息时,启动路由发现过程; 源节点向其邻居广播一个RREQ(路由请求)消息, 进行路由探测; 每个收到RREQ消息的节点向其邻居扩散该消息,直 至消息到达一个知晓目的节点路由的节点(中间节点 或目的节点); 该中间节点或目的节点向源节点发送一个RREP(路 由响应)消息,当RREP消息到达源节点时,建立起 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