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上好课必先备好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才能备好课

上课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证。可以说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是精心备课面来。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先备好了一堂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好课呢?

显然,课程背景下备好课起码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备教材

深钻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简而言之,就是了解教材。

尽管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材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教材的系统性、典型性、普及性,是其他资料所不可比拟的。其次,教材是联系教师、学生、生活的桥梁,是学习的引入、扩大、深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正确深刻地把握好教材。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要有一桶水。”

(二)备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方法历史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既注重历史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历史素养的培养,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可分为长期教学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长期教学目标是通过一节节的短期教学目标实现的,而短期教学目标必须体现长期教学目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的根据应该是长期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坚持四个“统一”: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相统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相统一。

(三)备学生

备课是历史教学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备课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历史教师的备课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是否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而传统的备课就是历史教师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设计教学,写教案。教材分析的越透彻,教案写的越详细,这节历史课上起来就能游刃有余。备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教”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学”,这样就抹杀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显然,学生是历史学习班的主人,只有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单纯的备教材、写教案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因为备课最终要拿到课堂上使用,而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备课是否有效,有多少效果,还必须拿到课堂上去让学生检验,离开了学生是备不好课的。因此,备课的时候,我们要做到要目中有人,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已有的知识水平,使备课尽量切合学生的实际,产生实际的效益。备学生,既要长期对学生进行观察,

分析,综合,更要结合具体的课堂进行分析和预测。有时,我们可以干脆让学生直接参与备课,如,让学生设计某个教学环节,采纳学生的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学生提供的有关资料,等等。当备课中有了学生的东西,上课的时候体现了学生的“备课”,学生上课时就会特别来劲。因为他们知道,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事,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合作完成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转变备课方式关注学生的“学”

总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一。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径。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因此,我们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

(王焰明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