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常规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试验-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试验-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脑脊液检验
实验一
脑脊液理学检查
(目的) 掌握脑脊液理学检查的内容, 方法。 (标本) 新鲜脑脊液。 (操作) 1.观察颜色 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 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棕色,或 黑色,绿色等文字如实描述报告。
2.观察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 变化。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理情况 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浑浊,可分别以“清 晰透明”。“微浑”,“浑浊”等如实 报告。3.观察凝块或薄膜 轻轻倾斜试 管,肉眼仔细观察有无凝块或薄膜。正 常脑脊液无凝块或薄膜,脑膜炎时可形 成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 “有凝块”,“有薄膜”等如实报告。
(操作)
细胞总数计数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清晰透明或微浑脑 脊液) 充池:微量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充 入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2个计数池。 计数: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2个 计数池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 格内的细胞数。 计算: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即为每 微升脑脊液细胞总数,再换算
涂片染色分类法
若直接分类不易区别 细胞时,可将脑脊液以1000r/min离心5min, 取沉淀物,制成均匀薄片,置于室温或37℃ 恒温箱内尽快干燥,瑞氏或瑞—吉染色后, 油镜下进行分类计数,结果报告与血液细 胞分类计数报告方式相同。若见激活型单核 细胞(比普通单核细胞大,胞质边缘趁、呈 花边状,胞质内有空泡),转化型淋巴细胞 (形态似异型淋巴细胞)及室管膜细胞(形 态似大淋巴细胞)应计入分类的百分比中
(注意事项)
直接白细胞计数时,也可用微量吸管吸取冰 乙酸后尽可能全部吹出,仅使吸管内壁粘附 少许冰乙酸,再吸取少量混匀的脑脊液于吸 管中,数分钟后吸管内红细胞溶解,然后再 充池计数。 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红细胞有皱缩或肿 胀等异常现象,应如实报告,以协助临床医 生鉴别是陈旧性出血或新鲜出血。 血性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必须校正后才有价值 白细胞校正数=脑脊液白细胞未校正数—脑脊 液红细胞数×血液白细胞数/血液内红细胞数

脑脊液 PPT课件

脑脊液 PPT课件
浑浊 易凝 无色、透明 无变化 阴性 不增高
陈旧性出血
清晰、透明 不易凝
红色、黄褐色或柠檬色 皱缩 阳性
继发性或反应性增高
外观—透明度
1.清晰、透明:正常、VE、神经性梅毒。 2.浊度:明显混浊、混浊、轻度混浊、毛玻璃样混浊。
见于细胞数增多(WBC>300×106/L);蛋白质和病 原菌增多等。
外观—薄膜与凝块
也存在经室管膜、脑和脊髓软膜及 沿脑和脊神经鞘入淋巴管和血管周 围间隙的少量吸收途径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 —经室间孔→第三脑 室—经中脑水管→第 四脑室—经正中孔、 外侧孔→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上矢状 窦→窦汇→左右横窦 →左右乙状窦→颈内 静脉
脑脊液的作用
缓冲外力对脑、脊髓、神经根等的影响 调节颅内压力和平衡脑血流量 充当清除CNS某些新陈代谢产物与毒素的媒介 营养脑神经 脑脊液检查在临床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 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脑脊液标本采集
★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
第1管 细菌培养 第2管 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 第3管 理学及显微镜检查
临床上采集脑脊液最常用、最安全的方法: 侧卧位腰椎穿刺术
外观颜色检查
正常CSF是无色透明液体。
1. 红色:穿刺损伤、SAS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或脑室出血。 如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三管试验均匀血性,静置不凝固,离心后上
酸与镁的含量较高
血、脑脊液、脑之间 _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
blood brain barrier (BBB)作用
脉络丛上皮细胞对各种物质的选择性:
★ 最易通过物质: 氯、钠、镁离子及乙醇
★ 不易通过物质: 清蛋白、葡萄糖、钙离子 、乳酸、氨基酸、 尿素和肌酐

脑脊液检查PPT课件

脑脊液检查PPT课件
来源:
70%来自脑室系统脉络丛的超滤与分泌 30%由脑室的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产生。
去路:蛛网膜绒毛回收入静脉。
编辑版ppt
3
脑脊液的主要功能: 1)缓冲作用 2)调节颅内压作用 3)营养作用 4)维持正常pH值
血脑屏障(血液与脑脊液之间):
具有对某些物质选择性的通透作用,防止血液中 的有害成分进入脑脊液中,对维持脑脊液成分的稳 定起了重要的用。炎症、损伤、肿瘤、缺血、缺氧 等原因均可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脑脊液 的性状和成分发生变化,通过对脑脊液的检查,可 帮助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编辑版ppt
20
免疫学检查
免疫球蛋白检测
IgG:0.01~0.04g/L
IgA:0.001~0.006g/L
IgM:0.00011~0.00022g/L
意பைடு நூலகம்:
IgG 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结核性脑膜 炎
梅毒性脑膜炎
IgA 各种脑膜炎,脑血管病变
IgM 新近感染,脑肿瘤,多发性硬化(正常脑脊液
编辑版ppt
18
细胞数量/外观 细胞分类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1~20×109/L 外观浑浊 <1000×106/L 毛玻璃样浑浊
<500×106/L 微浊
编辑版ppt
中性粒细胞为主
淋巴为主,但中 性、浆细胞均可 见 淋巴细胞为主
19
细菌学检查
化脓性脑膜炎 可找到革兰氏染色G+球菌 结核性脑膜炎 薄膜抗酸染色阳性 隐球菌脑膜炎 涂片墨汁染色隐球菌阳性
编辑版ppt
14
氯化物
腰椎: 120-130mmol/L
(为维持渗透压平衡较血浆高20%。)

脑脊液检验诊断学PPT课件

脑脊液检验诊断学PPT课件
(2)谷草转氨酶(AST) 参考值 <20U/L 临床意义
(3)肌酸激酶CK
参考值 0.94±0.26U/L,因方法而异。
临床意义
(4)其他 溶菌酶 脑脊液中溶菌酶含量可用于结核 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对细菌性和病 毒性脑膜炎的鉴别也有一定的价值。腺苷脱氨酶 ADA 0~8U/L,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 别诊断。
炭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产生白色混浊。
(2)蛋白质定量试验 方法 比浊法、比色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 参考值 腰椎 0.2~0.45g/L ,小脑延髓池 0.10~ 0.25g/L,脑室 0.05~0.15g/L。
临床意义 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②脑脊液循环障碍。 2.葡萄糖(Glucose)检查 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 参考值 2.5~4.5mmol/L 临床意义 减低 由于病原菌或破坏的细胞释放出
(八)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见P366页表4-4-2。
三、 临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疗效观察
脑脊液常规检查
项目
中文名称 测定值 单位 参考值
颜色
颜色
淡黄色
透明度 透明度 微浑无凝块
3.凝固性 脑脊液的凝固状况表现为薄膜形成、凝 块或沉淀物形成。在炎症情况下,脑脊液中蛋白 质(包括纤维蛋白)含量和细胞数增加,可使脑 脊液形成凝块和薄膜。
4.压力 成人正常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
(二)化学检查 1.蛋白质(Protein)检查 (1)蛋白质定性试验 方法 潘氏试验(Pandy试验) 脑脊液中蛋白质与石

脑脊液 PPT课件

脑脊液 PPT课件
的定性、定量及分类检查。 葡萄糖检测。 氯化物检测。 相关酶学检测,如ADA、LDH、CK等。 病原体抗原与抗体检测:如结核抗体、乙型脑
炎病毒抗原与抗体检测。
蛋白质(protein)
【参考值】:阴性或儿 童:0.2~0.4g/l, 成 人:0.15~0.45g/l
标本采集
一般由腰穿刺术取得。 穿刺后先作压力测定 CSF分别收集于3-4只无菌试管内,每管1~
2ml,Tube1: 细菌、tube2:免疫生化、tube3: 常规, tube4: 病理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脑脊液常规检查
一般性状检查:颜色、透明度以及凝固性等 显微镜检查:细胞总数与细胞分类记数。 糖与蛋白质定性检查
透明外观。 化脓性脑膜炎:混浊。 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混浊。
凝固性
正常CSF:24h不凝固。 结核性脑膜炎:12-24h液面有薄膜形成。 化脓性脑膜炎:1-2h出现凝块与沉淀物。 蛛网膜下腔梗阻:黄色胶冻状。
显微镜检查
(1)细胞计数: 【参考值】 成人 (0~8)×106/L
CSF检查的适应症
脑膜刺激症状者:脑膜感染、脑膜白血病 可疑颅内出血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
血破入脑室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可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剧烈头痛、昏
迷、抽搐、瘫痪症状 脱髓鞘疾病
CSF穿刺的禁忌症
凡病人处于休克、衰竭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 症者。
有视乳头水肿的颅内压升高者。 脑疝。
常见脑及脑膜疾病CSF特点(2)
病毒性脑膜炎:清晰或微混, PRO, GLU或正常,氯化物正常,细胞数,白细 胞以L为主。
脑出血性疾病:血性,PRO,GLU ,氯 化物正常,细胞数 ,以RBC为主。 (LDH、CK、AST )

脑脊液 ppt课件

脑脊液 ppt课件
临床检验基础
第六章 脑脊液检验
第一节 概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脑脊液标本采集、运送与处理。 2.了解脑脊液生成与生理功能。
能力目标
学会脑脊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一、概念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 和蛛网膜下腔的无色 透明液体。
大脑 脑室
脑脊液 脊髓
二、脑脊液的生理功能
调节颅内压 调节酸碱度
保护作用
调节作用
运输作用
蛋白回收
脑组织、脊髓 缓冲减压
参与营养物质代谢
三、脑脊液检查的目的
四、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有脑膜刺激征者
禁忌症
有颅内高压症者
考虑颅内出血
腰椎结核的病人
原因不明的头痛、抽搐或瘫痪
穿刺部位有感染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系统观察 或椎管给药
有肿瘤、处于休克、衰竭、 濒危状态的病人
五、脑脊液标本采集、运送与处理
1、标本采集
第1管做微生物学检查; 第2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第3管做一般性状和细胞学检查。
2、标本运送 及时送检、及时检验、缩短检验时间。
3、标本处理 符合实验室安全原则。
知识巩固
1、脑脊液有什么作用? 2、脑脊液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要求?
小结
Thank you !

脑脊液检查医学知识培训培训ppt课件

脑脊液检查医学知识培训培训ppt课件

脑脊液检查医学知识培训
2
n (2) 黄色:脑脊液黄色称为黄变症,可由出血、黄
疸、淤滞、梗阻等引起。①出血性黄变症:见于陈旧 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出血,由于红细胞释放出血红 蛋白,胆红素增加。出血4~8h后脑脊液即可呈黄色, 48h颜色最深,并可持续21d左右。②黄疸性黄变症: 见于重症黄疸性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体病、胆管
melanoma) 等。
n (6) 无色:除了见于正常脑脊液以外,也 可见于病毒性脑炎、轻型结核性脑膜炎、脊 髓灰质炎、神经梅毒等。
脑脊液检查医学知识培训
4
3.透明度
n 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脑脊液的混浊度与其所 含的细胞和细菌数量有关,当脑脊液中的白细 胞超过300×106/L时,可呈混浊;脑脊液中蛋 白质明显增高或含有大量细菌、真菌时,也可
脑脊液检查医学知识培训
12
浆膜腔积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医学知识培训
13
理学检查
n 1 .量 正常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内均有少量 的液体,但在病理情况下,液体增多,其增 多的程度与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n 2 .颜色 正常胸腔液、腹腔液和心包腔液为
清亮、淡黄色的液体,病理情况下可出现不 同的颜色变化。一般渗出液颜色深,漏出液 颜色浅。 n (1) 红色:呈淡红色、暗红色或鲜红色, 可由穿刺损伤、结核、肿瘤、内脏损伤、出 血性疾病等所致。
使脑脊液混浊。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可呈毛 玻璃样的混浊,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呈脓性 或块样混浊,穿刺损伤时的脑脊液可呈轻微的 红色混浊。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 呈透明外观。
n 清晰透明、微混、混浊
脑脊液检查医学知识培训
5
4.凝固性
n 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脑脊液常规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脑脊液常规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脑脊液常规 >>>
相关疾病: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脑膜炎。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脑脊液常规 >>>
正常值: 。
医学检验·各论:脑脊液常规 >>>
相关检查:
脑脊液(Kahn)氏沉淀试验、脑脊液铅、脑 脊液细胞分类计数、脑脊液细胞计数 (CST)、脑脊液蛋白定量、脑脊液胆红 素。
医学检验·各论:脑脊液常规 >>>
相关症状: 肢体障碍、脊神经根受损、颅缝裂开、脊 髓病变、反复抽搐、额叶癫痫的眶额区发 作。
医学检验·各论 脑脊液常规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脑脊液常规 >>>
简介:
正常脑脊液蛋白含量在蛛网膜下腔为150400mg/L,新生儿为1g/L,早产儿可高达 2g/L。蛋白增高多与细胞增多同时发生, 见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可仅有蛋 白增高而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多,称为 “蛋白—细胞分离”,多见于颅内及脊髓 肿瘤、椎管梗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 炎、甲亢、糖尿病和铅、汞等金属中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
• 蛋白定量
• 1、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为3-6.5g/L;结核性脑膜炎刺激 症状期蛋白质含量为0.3-2.0g/L,压迫症状期为1.9-7g/L,麻痹期为0.56.5g/L;脑炎蛋白质含量为0.5-3.0g/L。
• 2、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如脊髓蛛网膜炎与脊髓肿瘤等,其蛋白质含 量可在1.0g/L以上;
过而生成的血浆超滤液(95%在侧脑室形成)
与血浆相比,其蛋白、脂质与钙含量较低,而氯化物、叶
酸与镁的含量较高
血、脑脊液之间 _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 精选
脑脊液的作用
缓冲外力对脑、脊髓、神经根等的影响 调节颅内压力和平衡脑血流量
充当清除中枢神经系统某些新陈代谢产物与毒素
精选
10
腰穿后脑脊液应立即送检,放置过久
◆ 易被污染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 细胞破坏、变形、消失,纤维蛋白凝结,影响细 胞计数及细胞学检查 ◆ 糖因细胞、微生物等的消耗降解而降低 ◆ 致病菌如隐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可溶解死亡
精选
11
检验项目➢ 一般性状检查 来自 化学检查 ➢ 显微镜检查 ➢ 细菌学检查
小脑延髓池 0.10~0.25g/L 脑室 0.05~0.15g/L
精选
17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Pandy法)
• 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石炭酸)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 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 取潘氏试剂2-3ml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 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 结果判断 • 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 极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 弱阳性(+):灰白色云雾状 • 阳性(2+):白色云雾状 • 强阳性( 3 +):白色浓絮状沉淀 • 最强阳性(4+):白色凝块
• 3、脑软化、肿瘤、退行性病变等,脑脊液蛋白可增至0.25-0.8g/L。
• 4、多发性神经根炎、浆液性脑膜炎、脑脊髓梅毒、麻痹性痴呆、脑溢血、脑 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等脑脊液蛋白亦增加。
• 5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在10g/L以上时,流出后呈黄色胶冻状凝固,而且还有蛋 白-细胞分离现象,临床上称为脑脊液凝固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梗阻性脑脊 液的特征。
精选
• (1)微混: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溃)。 • (2)米汤样(脓性):化脓性脑膜炎。 • (3)毛玻璃状: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静置24h,液面上有白絮状薄膜形成、取出涂 片,干燥固定后抗酸染色,可发现抗酸杆菌)。 • (4)凝块:麻痹性痴性痴呆、脑脊髓灰质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 性脑膜炎。 • (5)黄色凝块:脊髓肿瘤晚期。 • (6)凝固:蛛网膜下腔阻塞(肿瘤、椎骨脓肿、炎症性粘连)。

精选
3.凝固性 脑脊液的凝固状况表现薄 膜形成、凝块或沉淀物形成。在炎症 情况下,脑脊液中蛋白质(包括纤维 蛋白)含量和细胞数增加,可使脑脊
液形成凝块和薄膜。
精选
16
17
化学检查
1.蛋白质(Protein)测定 蛋白质定性试验(Pandy法) 蛋白质定量试验
➢参考值 腰椎 0.20~0.45g/L
精选
标本采集:
• 标本种类: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 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
• 收集方法: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第一管作细菌培养, 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 每管收集1-2毫升。
• 遇高蛋白标本时可采用EDTA K2抗凝。 • 采集过后立即送检,
脑脊液的常 规检查
高士凯
精选
1
2
脑脊液检查
检验医学科
精选
2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
概述
分布于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 比重为1.005~1.009无色透明细胞外液 成人总量为110~200ml(平均130ml) _ 平均日生成量约
520ml
主要由血液循环经脑脉络膜丛和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滤
精选
脑脊液采集检查为 何顺序一定是第一 管做细菌学,第二管 做生化检验,第三管 是细胞分类 呢????
精选
8
主要是在穿刺操 作中穿刺针通过组织 时有组织损伤,损伤 的组织和组织液污染 穿刺针和附近脑脊液, 可能对生化及细胞学 检查有影响,而对细 菌学检查影响较小, 第一管抽取脑积液过 程也就冲刷了穿刺针 以减少对生化及细胞 学检查的影响。
精选
11
12
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 体。
红色 常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
或脑室出血;
黄色 常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
室出血、椎管梗阻、脑膜炎和重症黄
疸等;当CSF中蛋白含量>50mg/dl
时,其外观亦呈淡黄色
精选
12
13
白色:化脓性脑膜炎为米汤样,结核 性脑膜炎或真菌性脑膜炎为毛玻璃样外 观
微绿色 常见于绿脓杆菌引起的脑膜炎; 褐色或黑色 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精选
13
2.透明度
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当脑膜有病理性改变时, 脑脊液会因细菌或细胞的存在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混浊,其 混浊程度则因疾病的种类及轻重不同而异。如化脓性脑膜 炎时,白细胞大量增加,可呈脓样乳白混浊;结核性脑膜 炎时,脑脊液内的白细胞中度增多,可呈轻度毛玻璃样混 浊。正常脑脊液也可由穿刺时红细胞进入脑脊液引起轻度 浑浊。
精选
2.葡萄糖(Glucose)检查
➢参考值 2.5~4.5mmol/L(正常情况下是人血糖水平的2/3) ➢正常脑脊液中葡萄糖与血液中葡萄糖呈恒定的比值,过去认为 是由于血脑屏障可以通透葡萄糖所致;后来认识到这种通透并 不是简单的弥散,而是膜转运,称为携带运转或携带弥散。脑 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 ➢①血液葡萄糖的浓度; ➢②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③脑脊液中葡萄糖的酵解程度; ➢④携带运转系统的功能。
的媒介
营养脑神经
脑脊液检查在临床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中枢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
精选
4
标本采集
采集时机 留取方法 注意事项
腰椎穿刺
精选
5
脑脊液的采集时机
• 脑脊液穿刺的时机与疾病有关 • 1. 化脓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2天。 • 2. 病毒性脑膜炎于发病后3-5天。 • 3. 结核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3周。 • 4. 疱疹性脑膜炎与流行性感冒前驱症状期开始后5-7天穿刺采集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