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概述

合集下载

浅谈极压抗磨剂的应用

浅谈极压抗磨剂的应用

新疆 化 工
异丁烯与 亚磷 酸盐 和苯 并三 氮唑 ( 防锈
20 0 7年 第 4期
三丁酯和亚磷酸三壬苯基酯。亚磷酸酯的载 荷性和抗磨性受到烷基或芳基链长短和结构 的影响 。随着烃 基 的增 长 , 吸附/ 反应 和水解
剂) 复合使用可达到 良好 的使用效果 ( 极压 性、 抗磨性 、 防锈性 、 氧化性 ) 抗 。加上适量
1 极压抗磨剂 的类型
通常在润滑油中使用 的抗磨添加剂有硫 类抗磨剂、 磷类抗磨剂 、 硫磷类抗磨 剂、 卤素
类抗磨剂、 有机金属类抗磨剂和硼类抗磨剂。 用的较多的是油溶性的液体抗磨剂 , 固体抗 磨剂如石墨、 二硫 化钼 、 聚四氟 乙烯等, 只有 其颗粒小并稳定地分散于润滑油基础油中才
会 产生 对 抗 效果 。在 C C L一4 R 2试 验 合 格
齿轮油配方来说 , 硫磷 型复合剂中的磷系添 加剂在低速高扭矩运转下 , 具有形成保护膜 的机能 , 特别是含硫的磷化物在冲击负荷和 高速下 , 具有保护金属表 面的的效果。硫与 磷 的 比例 是 非 常重 要 的 , 过 量 时 C CL一 硫 R 3( 7 磨损) 试验不合格 , 磷过量时,R 4 C CL一 2 ( 极压) 试验不合格。
其中利用抗氧抗腐剂和极压抗磨剂以及抗氧
能够应用 , 但在润滑脂中已广泛使用。
2 极压抗磨剂 的使用性能
极压抗磨剂一般不单独使用 , 它与其他 添加剂复合后 , 广泛应 用于 内燃机 油、 齿轮
油、 液压油 、 缩 机油 、 压 金属 加 工 液 和 润滑 脂
剂进行复合使用分别可达到抗氧化、 抗腐蚀、
磨损, 润滑油也 常加入摩擦改进 剂, 磷酸 如 钼、 硫磷酸钼、 二硫氨基甲酸钼盐和硼氮化合

二硫化钼极压耐磨剂

二硫化钼极压耐磨剂

二硫化钼极压耐磨剂
二硫化钼极压耐磨剂是一种常用的润滑添加剂,它可以在高温、高压
和重载条件下提供优异的润滑性能。

二硫化钼极压耐磨剂的主要作用
是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从而延长机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二硫化钼极压耐磨剂的化学结构非常稳定,它可以在极端的环境下保
持其润滑性能。

这种添加剂通常与润滑油混合使用,以提高润滑油的
性能。

二硫化钼极压耐磨剂可以在高温下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金属
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磨损和摩擦。

二硫化钼极压耐磨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各种机械设备
和工业用途。

例如,它可以用于汽车发动机、工业齿轮、液压系统、
轴承和齿轮箱等。

在这些应用中,二硫化钼极压耐磨剂可以显著提高
机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二硫化钼极压耐磨剂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将其加入润滑油中即可。

在使用前,应该先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
事项。

此外,应该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添加剂,以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

总之,二硫化钼极压耐磨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润滑添加剂,它可以显
著提高机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使用时,应该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其最佳效果。

齿轮油常用抗磨添加剂及其复合效应

齿轮油常用抗磨添加剂及其复合效应

润滑油极压抗磨剂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擦伤、烧结和磨损。

通常极压抗磨剂均为含硫、磷和氯等活性元素的添加剂,在使用中主要关注其溶解性、挥发性及价格等因素。

近年来,添加剂的环境因素亦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含氯添加剂具有腐蚀作用且对环境有害,目前较少使用。

1含氯添加剂最常用的含氯添加剂为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反应活性高、极压性能好、价格低廉,因此在设备润滑和切削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按碳链的长短可以将氯化石蜡划分为短链(10~13个碳)、中链(10~17个碳)和长链(18~30个碳)等三大类。

应当注意的是,氯化物易水解而生成氯化氢,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分解失效,并可导致金属腐蚀,故在高湿度或水环境条件下不宜使用氯化石蜡作为添加剂。

氯化石蜡之所以具有极压抗磨作用,原因在于C-CI键在载荷和摩擦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分解放出的氯与金属反应形成具有减摩抗磨作用的氯化铁保护膜:RCln+Fe→FeCl2+RCln-2氯化铁具有类似石墨和二硫化钼的层状结构,剪切强度低,具有减摩作用。

但氯化铁熔点较低,在350℃下失效,因此含氯添加剂不宜在高温条件下使用。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日益重视,氯化石蜡对健康和环保的危害受到了高度关注。

研究表明,短链氯化石蜡具有致癌作用,并可导致水生生物中毒。

1985年国际病毒组织针对含12个碳、氯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60%以及含23个碳、氯含量为43%的氯化石蜡进行了毒性试验,发现C12氯化石蜡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而C23氯化石蜡无致癌作用。

此后,短链氯化石蜡作为极压抗磨剂的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

2含硫添加剂齿轮油最常用的含硫添加剂为硫化异丁烯,其硫含量高、活性硫多、效果好、颜色浅,作为极压抗磨添加剂在各类齿轮油和切削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他硫系添加剂有硫代酯(黄原酸乙二醇酯)、多硫化物(二苄基二硫化物和有机多硫化物)、硫化动植物油脂和磺酸盐等。

目前在工业齿轮润滑油中应用最多的是硫化异丁烯、硫磷酸酯、硫化棉籽油和硫化烯烃棉籽油等。

极压抗磨剂发展趋势报告

极压抗磨剂发展趋势报告

极压抗磨剂发展趋势报告
极压抗磨剂是一种能够在高温、高压和高负荷下保护机械设备的特殊润滑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摩擦和磨损,从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发展和使用条件的不断变化,极压抗磨剂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报告将探讨极压抗磨剂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应用前景。

首先,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智能化和自动化,极压抗磨剂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已经可以实现自动检测和调整润滑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这使得极压抗磨剂的使用更加精准和高效。

其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这也对极压抗磨剂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极压抗磨剂的研发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力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最后,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加剧,极压抗磨剂的生产和销售也将更加国际化和专业化。

未来,极压抗磨剂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综上所述,未来极压抗磨剂的发展将更加智能化、环保和国际化。

只有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才能保持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 1 -。

航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概述

航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概述

航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概述极压抗磨剂是一种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它能够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中有效降低金属之间的摩擦和磨损,防止机械零部件间的接触和磨损而导致的故障。

在航空润滑油中,极压抗磨剂通常以添加剂的形式存在,通过与润滑油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层保护膜,以减少与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

极压抗磨剂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形成吸附性和反应性膜层来降低摩擦,并提供更好的抗磨保护。

当润滑油进入高压和高温环境中时,极压抗磨剂可以在金属表面上吸附,并与金属表面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坚固的膜层。

这层膜层能够阻止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摩擦和磨损。

同时,膜层中的特殊添加剂还能够提供一定的润滑效果,减少摩擦焦磨产生的热量。

极压抗磨剂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不同种类的极压抗磨剂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和润滑要求。

一般来说,航空润滑油中使用的极压抗磨剂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耐高温性:航空发动机和其他系统中的工作温度往往非常高,因此极压抗磨剂需要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以保证在高温环境下仍然能够发挥作用。

2.抗剪切性:航空发动机中的润滑系统通常存在高速和高剪切力的情况,极压抗磨剂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能,以保持在高剪切力下的稳定性。

3.相容性:极压抗磨剂需要与其他润滑油成分和添加剂相容,以避免产生副反应和不良影响。

4.长期稳定性:极压抗磨剂需要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长期保持其性能和效果,以确保润滑油在使用期限内能够有效地工作。

总结起来,航空润滑油中的极压抗磨剂是一种特殊的添加剂,它能够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提供优越的润滑和抗磨损性能,保护机械零部件,延长发动机和其他系统的寿命,并确保飞行器的安全运行。

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航空润滑油中极压抗磨剂的应用也将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和更严苛的工作环境。

磷酸酯铵盐极压抗磨剂

磷酸酯铵盐极压抗磨剂

磷酸酯铵盐极压抗磨剂磷酸酯铵盐是一种常用的极压抗磨剂,它具有优秀的抗磨性能和极压性能,适用于各种润滑剂中,如润滑油、润滑脂和润滑液等。

磷酸酯铵盐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表面吸附、反应性吸附和氧化膜保护等方面。

下面我将详细解析磷酸酯铵盐的各项特性和应用领域。

首先,磷酸酯铵盐具有优秀的抗磨性能。

磷酸酯铵盐在润滑油中可以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润滑膜,降低摩擦系数,减少金属表面的磨损。

同时,磷酸酯铵盐与金属表面形成化学吸附层,能够填充金属微观不平度,进一步减小磨损;其极压性能可以防止润滑剂在高温、高压和重载条件下的极限压力引起的金属间直接接触,防止卡滑、颗粒剥离和磨粒的产生,从而保护金属表面,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次,磷酸酯铵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磷酸酯铵盐能够与氧化物反应生成较稳定的磷酸盐和铵盐,形成保护膜,抑制金属氧化和腐蚀的发生。

在高温环境下,磷酸酯铵盐可以稳定润滑剂的性能,抵抗高温氧化和沉积物的生成。

同时,磷酸酯铵盐还能够中和和分散酸性物质,减少润滑剂中杂质的积聚和腐蚀金属的速度。

再次,磷酸酯铵盐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和分散性。

磷酸酯铵盐易于溶解于润滑剂中,形成均一的液相,能够有效地分散在润滑剂中,能够迅速传递到润滑部位,提供即时的极压保护。

此外,磷酸酯铵盐的表面活性较高,能够在润滑剂界面形成吸附层,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并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能。

最后,磷酸酯铵盐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由于其优异的抗磨性能和极压性能,磷酸酯铵盐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润滑剂中,如机械传动装置、汽车发动机油、液压油、轴承润滑脂等。

此外,磷酸酯铵盐还可以作为金属切削液、金属防锈剂、金属加工液和合成油等的添加剂,提高润滑性能和金属材料的使用效果。

总之,磷酸酯铵盐是一种具有优秀抗磨和极压性能的添加剂,其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抗磨、极压、抗氧化和抗腐蚀等方面。

磷酸酯铵盐的应用领域广泛,可用于各种润滑剂中,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润滑效果,保护金属表面。

润滑油添加剂 分类及用途

润滑油添加剂 分类及用途

润滑油添加剂分类及用途润滑油添加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润滑油性能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船舶和航空等领域。

润滑油添加剂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每种分类都有不同的用途和功能。

1. 抗氧剂:抗氧剂是润滑油添加剂中最主要的一类,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润滑油受到氧化的影响,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由于润滑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空气中的氧气的氧化作用,产生酸和沉积物,导致润滑油性能下降,抗氧剂能够抑制氧化反应的发生,保持润滑油的稳定性。

2. 清净剂:清净剂是一类可以清洁发动机内润滑系统的添加剂,其作用是清除内部的积碳沉积和沉淀物,保持发动机内部的清洁。

积碳会增加摩擦和磨损,降低发动机的效率,清净剂可以清除不良沉积物,减少积碳的产生。

3. 抗磨剂:抗磨剂是一种可以减少金属间接触的润滑油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摩擦和磨损,延长润滑油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当金属部件在高压、高温和高速下相互接触时,摩擦会导致磨损和材料的剥离,抗磨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金属间的直接接触。

4. 极压剂:极压剂是一类可以提高润滑油在高负荷和极限压力下的性能的添加剂。

当机械设备在高负荷和低速条件下工作时,润滑油容易被挤压出来,产生金属间直接接触,引起磨损。

极压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保护膜,减少摩擦和磨损。

5. 降温剂:降温剂是一类可以降低润滑油温度的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吸收和传导热量,保持润滑油的稳定性和效能。

在高温环境下,润滑油的黏度会降低,摩擦和磨损增加,降温剂可以通过吸收和传导热量,降低润滑油的温度,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6. 抗泡剂:抗泡剂是一种可以防止润滑油产生气泡的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更有效的润滑和保护。

在机械设备工作过程中,润滑油容易产生气泡,气泡的存在会导致润滑油的性能下降,抗泡剂能够有效地抑制气泡的形成,提高润滑油的效能。

7. 乳化剂:乳化剂是一种可以将液体分散在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润滑油和水混合,形成乳化液。

极压抗磨剂的原理

极压抗磨剂的原理

极压抗磨剂的原理
极压抗磨剂是一种常用的摩擦副润滑添加剂,具有降低摩擦和磨损的功能。

其原理是通过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由低温形成的过渡金属硫化物膜(如硫化铜、硫化钴、硫化钨等),来减轻金属表面间的接触和磨损,从而延长摩擦件的使用寿命。

极压抗磨剂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软膜原理:极压抗磨剂可以在高温高压下生成硫化物软膜,这种软膜可以填充和抹平金属表面的微观不平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减少金属间的接触和磨损。

2. 润滑原理:极压抗磨剂可以形成一种润滑膜,降低金属间的摩擦系数,减小摩擦力和摩擦功耗。

润滑膜可以将金属表面分离保护起来,形成一种“盔甲”,减少磨擦、磨损和腐蚀。

3. 化学反应原理:极压抗磨剂中的硫元素可以与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硝化物等反应生成低温稳定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良好的耐磨性能。

当硫化物形成时,会填充和覆盖在金属表面微观凹坑中,形成防止金属间接触和磨损的保护层。

4. 表面垫层原理:极压抗磨剂在含有极压添加剂的润滑油中添加,通过极压添
加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粘附性很强的垫层,起到减缓金属间相对滑动速度的作用,从而减少金属间的摩擦和磨损。

5. 渗透性原理:极压抗磨剂可以在润滑剂中形成一定的渗透性,能够进入金属表面的微观凹陷中,填充和润滑金属表面的微观不平度,减少金属间的接触和磨损。

综上所述,极压抗磨剂的原理是通过软膜原理、润滑原理、化学反应原理、表面垫层原理和渗透性原理等多种机制的协同作用,抑制摩擦表面的金属接触和磨损,降低摩擦系数,延长摩擦件的使用寿命。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极压抗磨剂,可以在各种润滑条件下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减少能源消耗和维修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概述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航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概述随着飞机和其发动机的发展,矿物型航空润滑油由于高低温性能的限制越来越不适应飞机和其发动机的使用要求;目前除少数的活塞式飞机外,大部分飞机都使用合成航空润滑油。

在合成航空润滑油的各种添加剂配方中,极压抗磨剂是必不可少的。

航空润滑油是一类特殊的润滑剂,由于其使用环境的苛刻,不仅要求基础油有良好的性能,而且对添加剂也有特殊的要求。

现代高速飞机,特别是现代军用飞机,飞行马赫数大,发动机转速高。

发动机转子轴承作为主要润滑部件,长期处于高温、高速和高负荷的工作状况,涡轮前工作温度达到140℃以上。

这使得发动机润滑油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对润滑油有着很高的性能要求。

在这种高温、高速及高负荷工作条件下,发动机润滑油性能的可靠性是飞机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飞机机械部件能否正常工作与润滑油有着直接关系。

英国对1984-1988年发生的900起飞机事故调查中发现,有9起事故直接与轴承的失灵有关,其中1起是直接因轴承磨伤而卡死,1起由过度磨损导致,2起由润滑失败引起。

因此,航空润滑油能否满足轴承润滑的工作要求,将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航空润滑油的润滑性能要求1、航空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航空发动机工作时,空气压缩器将空气增压并输送到燃烧室,与燃料燃烧后形成的高温、高压燃气驱动涡轮做功,带动同轴的压缩器及其附件工作。

由于涡轮输出功率高,润滑系统容量有限(一般仅为30~50L),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与润滑油量比值非常高,使得涡轮轴承的润滑油达到了150~200℃的高温。

发动机的转速一般在12000~25000r/Mn,轴承承受的负荷高达68000~90000N。

正常工作时,润滑油处于循环状态,在润滑系统油路中高速流动,润滑油在涡轮轴承处的停留时间非常短。

但当发动机停车后,润滑油停留在轴承处,同时冷气扇停止,致使轴承温度上升,留滞在轴承处的润滑油温度达到250~300℃,直至轴承慢慢地自然冷却。

因此,航空润滑油己基本摈弃有氧最高使用温度在150℃左右的石油基润滑油,改用耐高温性能好的双酯、多元醇酯等酯类合成油,并己形成主导趋势。

2、航空润滑油的润滑性能要求航空润滑油的润滑部位主要有发动机涡轮转子轴承、附件传动齿轮、轴承等,其中以发动机涡轮转子轴承的工作条件最苛刻,它的负荷大、转速高、工作温度高。

因此,转子轴承的润滑要求是选用航空润滑油的主要考虑因素。

本来采用滚动轴承,摩擦系数小,产生的热量少,但由于涡喷发动机轴承承受的负荷很大,使滚子产生弹性变形,滚子与轨道的接触面积增大,轴承滚动时接触区出现了滑动摩擦,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再加上高转速的作用,使得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很大。

因此,对航空润滑油的润滑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航空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包括润滑油的粘度、油性和极压抗磨性。

航空涡轮润滑油比较合适的粘度范围为3~15mm2 / s(100℃),从保证轴承的润滑来说,粘度越大,形成的油膜越厚,越有利于轴承的润滑,但飞机的工作温度范围宽,航空发动机最大可接受的低温粘度值为20000mm2 / s,而且从轴承散热和发动机冷启动来考虑,粘度越小,越有利于轴承的散热和发动机的冷启动。

因此,常用的涡喷、涡扇发动机油的粘度为3~5mm2 / s(100℃)。

在低转速、高负荷的边界润滑条件下,润滑油的粘度性能已无法满足金属表面的正常润滑,主要依靠油品的极压抗磨性,这一性能是润滑油烃类成分所不具备的,需要加入极压抗磨剂来提高和改善。

二、近几年国内外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发展情况润滑油添加剂主要包括清净剂、无灰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极压抗磨剂、抗氧剂等。

清净分散剂由于它们在车用发动机油中的广泛用途,占主要的最终使用的润滑油添加剂产量总需求量的一半,并且仍将保持优势地位。

抗氧剂和其他小产量的添加剂将呈现出较好的增长趋势。

本文主要对极压抗磨剂进行阐述,下面就介绍一下极压抗磨剂的发展状况。

为了防止烧结而使用的添加剂称为极压抗磨剂。

极压抗磨剂主要包括硫系、磷系、氯系极压抗磨剂等。

1、硫系极压抗磨剂国外的含硫极压抗磨剂品种较多,主要包括丁烯硫化油脂和硫化酯、黄原酸酯、硫代碳酸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多硫化合物等。

其中硫化异丁烯是硫系极压抗磨剂最主要的产品,Lubrizol, Mobil, Cooper, ELCO等公司都能生产,并且,针对不同用途,各公司都能同时生产几种不同性能的硫化异丁烯。

如Lubrizol公司就能生产LZ5312, LZ5313, LZ5312A,LZ5340, Anglamo131, Anglamo133等多种硫化异丁烯。

它们的硫含量在40~50%。

这类硫化物稳定性好、极压性高,而且颜色浅。

有机硫化物主要适用于高速、冲击载荷,有良好的抗擦伤、抗烧结的极压性能。

有机硫化物(如二节基二硫化物)的作用首先是通过活性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烃基端朝外形成烃类膜。

当金属表面的微凸体互相接触,挤破油膜,金属直接接触,产生瞬时高温,在触点附近的有机硫化物在高温下分解,活性元素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作用生成无机膜。

有机硫化物在缓和条件下生成吸附膜起油性添加剂的作用,在极压条件下生成含硫的无机膜,起到抗磨添加剂的作用。

无机膜不一定是纯硫化铁,而是较复杂的过渡层,靠近基体的部分铁的成分多,靠表面的部分硫的成分多。

硫化铁膜没有氯化铁膜那样的层状结构,抗剪切强度较大,因此,摩擦系数较高。

2、磷系极压抗磨剂磷系极压剂品种较为复杂,不仅表现在化合物种类上,也表现在元素组成上。

有含单一磷元素的。

有含硫、磷两元素的,有含磷、氮两元素的,也有含硫、磷、氮三元素的。

即使元素组成相同,化合物结构也可以不同。

不同磷化物用于不同目的。

磷系极压抗磨剂的热稳定性越差,则抗磨性越好,但抗磨持久性下降。

国外含磷极压抗磨剂主要是亚磷酸酯、磷酸酯、硫代磷酸酯和酸性磷酸酯胺盐。

有机磷化物具有良好的抗磨抗擦伤性能,尤为适用于低速高载荷的条件。

关于有机磷化物的作用机理,早期认为是有机磷化物与金属表面反应生成一种“金属磷化物一铁”低共熔合金、发生了“化学抛光”的过程。

后来巴克罗夫(Barcroft)用示踪原子P标记的二苯基磷酸酯加入油中,研究凸轮一挺杆的润滑。

在挺扦表面生成的薄膜有三种:亚磷酸盐、无机磷酸盐、有机磷酸盐,其中前者极少,后两者较多。

1974年费比斯((Forbes)提出了二烷基亚磷酸酯生成无机亚磷酸铁膜的作用机理。

二烷基亚磷酸酯,在缓和条件下它部分水解形成有机亚磷酸铁膜;在极压条件下,进一步水解,主要形成无机亚磷酸铁膜。

3、氯系极压抗磨剂氯系极压抗磨剂中,获得广泛使用的有氯化石蜡、五氯联苯等氯化烃类、氯化脂肪酸类。

一般地讲,氯化石蜡活性强,作为极压剂时,极压磨损性好,但其安定性与抗腐蚀性差。

与此相反,五氯联苯等环状氯化物非常安定,抗腐蚀性好些,但缺乏足够的载荷性,极压抗磨损性较差。

近年来国外氯化石蜡代用品已有很大的发展。

代用品主要是高分子酯类、磷酸酪、含磷、氮添加剂和高碱性的磺酸盐;但是代用品的价格高,极压活性却不太理想,对难加工的金属主要还依靠氯化石蜡。

4、硼系极压抗磨剂被誉为80年代节能减摩剂的硼型添加剂主要包括无机硼酸盐和有机硼酸酯两大类化合物,目前国外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无机硼酸盐生产工艺,如美国的Chevron公司己有OLOA-9750胶体硼酸钾商品出售。

我国茂名石油工业公司也生产出了胶体硼酸钾极压抗磨剂,产品性能达到了OLOA-9750的水平。

国外对有机硼化合物作润滑油减摩抗剂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到目前为止,涌现了大量的专利报道,可以与硼酸发生酯化反应的醇类及与之发生酸碱反应的胺类化合物很多,通过改变酵类或胺类化合物的结构,为满足有机硼化合物作润滑油的多功能添加剂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5、聚合物抗磨作用机理金属摩擦表面的磨损还可以利用添加剂在金属表面聚合生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膜得到抑制。

添加剂在金属表面的微凸体上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了较坚韧的聚合物膜,能减缓两表面微凸体的直接接触,抑制微凸体间的焊接现象。

此外,这种聚合物还会从微凸体上流下来,流到相邻的凹穴中,填补凹穴,使摩擦表面变得较平滑一些。

高聚物表面膜的形成增长了油膜强度,降低了摩擦及磨损。

上面把载荷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分成几类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那不过是人为地、理想化地分类。

实际上,摩擦、磨损、润滑和添加剂的作用是错综复杂的,同一台机械随操作条件的改变,有时处于流体润滑,有时处于半流体润滑,有时则处于边界润滑,同一化合物,也可能随摩擦状态的变化,有时起油性剂作用,有时起抗磨损剂作用,有时则起极压剂作用,有时还同时起到油性剂、抗磨损剂和极压剂的作用。

因此上面的划分是很不严格的。

上面分别介绍了含不同活性元素的抗磨剂的作用机理,当抗磨剂中含有多种活性元素时,就会在磨擦表面发生几种作用过程。

例如有人认为含氯、磷的抗磨剂最初能在摩擦表面形成聚合产物,降低表面的摩擦和磨损。

随着工作条件愈趋苛刻,就会在摩擦表面生成无机膜。

如在润滑油中加入抗磨剂二丁基一三氯甲基磷酸酯,则在不太高的负荷下(四球机加载到392~490N,相当~压力),在铁表面生成与铁成化学键连接的聚合产物。

改善了表面的摩擦性能。

当在滑动速度达6~10m/s,负荷达686~882N的苛刻条件下,聚合物形成的表面膜承担不了这样大的载荷,油膜会被微凸体刺穿,发生直接接触。

在微凸体直接接触时局部温度升高,使二丁基一三氯甲基磷酸酯分解。

分解产生的氯化氢与金属作用形成一新的氯化物保护层。

当负荷超过1323N后,此保护层也被破坏,摩擦系数迅速增大。

抗磨剂的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将会不断地深入认识。

6、硫磷酸系列添加剂的研究进展O,O一二烷基二硫代磷酸(RO)2P(S)SH(简称硫磷酸)不仅可用来合成一系列非金属有机类石油添加剂,还可用来合成各种各样金属有机类石油添加剂,广泛用作润滑油的摩擦改进剂、极压抗磨剂和抗氧抗腐剂。

现就硫磷酸与铜盐的反应产物及其应用概述如下。

美国Exxon化学专利公司曾合成二(2一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铜多效添加剂,具有很好的高温抗氧性、抗腐性和抗磨性,用于发动机油、齿轮油、压缩机油和某些工业润滑油。

法国石油研究所M Born合成一种比较特别的二烃基二硫代磷基二硫代磷酸铜作为润滑油的多效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和抗氧抗腐性,用于发动机油和齿轮油。

其产物的结构式为:美国Lubrizol公司的C W Schroeck提出一种油溶性的较低级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铜,用作润滑油的抗氧和抗磨添加剂。

其产物的结构式为:苏联II C Benob等人合成一种新型苯基琉磷酸铜多效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氧抗腐性,其% (w)量的抗氧作用相当于% (w)加量的硫磷酸锌盐,用于发动机油和齿轮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