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合集下载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与意境共鸣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与意境共鸣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与意境共鸣简介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是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的文学流派,以表达情感和个人体验为特点。

自然景观在许多浪漫主义诗歌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们不仅仅是背景,更是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和情感的镜像。

本文将探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以及这些描写所激发的意境共鸣。

自然景观描写与情感表达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热衷于描述大自然的美丽、壮丽和神秘之处。

通过对山脉、河流、森林和草原等自然景观元素进行细致描绘,他们创造出了一个个美轮美奂的画面,并通过这些画面传达出强烈而深刻的情感。

例如,在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越野散记》中,他用精确而生动的笔触描述了湖泊、山峰和草地,表现出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安详。

这些描写不仅仅是客观的观察,更融合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与诗人共鸣。

自然景观描写与心灵的纯净与救赎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景观描写往往与对内心纯净和救赎的渴望紧密相连。

许多诗人认为大自然是一个可以疗愈、净化内心的圣洁场所。

例如,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在《抒怀歌》中描述了一幅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象,将其视为舒解痛苦和恢复内心平静的灵魂之源。

自然景观描写与审美意境共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写常常具有审美意境,并通过这些意境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越日常现实的境界。

例如,在约翰·基茨(John Keats)的《秋天时分》中,他运用色彩与声音的描绘,表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寂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高尚而纯净的审美享受。

总结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不仅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示出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更将情感、心灵和审美统一于其中。

这些描写与意境共鸣,激发读者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深入体验,并使他们能够通过诗人的笔触领略到大自然所引发的广阔而深刻的情感和心灵体验。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浪漫主义是一股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的文学和艺术运动,它对个人情感、自然界和历史传统等充满了强烈的热情和幻想。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带来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下面我们将探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以及代表作品。

特征一:对自然的崇拜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大特征是对自然界的极度崇拜。

浪漫主义作家认为自然是对人类精神的滋养和灵感的源泉。

他们将自然界描绘成美丽、神秘和神圣的存在,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例如,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小诗集》中,他以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湖泊、山景和田园风光的深深热爱。

特征二:对个体情感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个体情感的表达和追求。

作家们相信人类的内心感受比理性和客观事实更加真实和重要。

他们对个体情感的探索包括对爱情、欲望、悲伤和内心痛苦等主题的深入研究。

约翰·济慈的诗歌《秋思》中,他以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尽留恋和悲伤。

特征三:对历史传统的重塑浪漫主义作家对历史传统的重塑是为了反抗现存社会秩序的束缚,呼唤着人们对过去的理解和传统的重新认识。

他们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来重新塑造历史,并通过寓言和象征的手法,表达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自由的思考。

比如,珀西·比希·雪莱的长诗《普罗米修斯解放》中,他通过描写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普罗米修斯,表达了对专制统治和奴隶制度的批判。

特征四:对神秘和超自然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充满了神秘、超自然和幻想的元素,作家们探索人类灵魂深处的未知领域。

他们相信人类的灵魂与宇宙和神秘力量相通,通过对神秘与超自然的冥想和表达,传递出对人生意义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抒情诗集》中,他通过诗歌将人类的个体意识与宇宙的辽阔相融合,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邃思考。

代表作品:1. 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小诗集》- 这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集,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与庄子的自然观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差异性。

统一性主要体现于对自然的观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思考以及自由与自然之间的必然关系。

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他们所倡导的追求自由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华兹华斯认为,追求自由必然要回归自然,而儿童的灵魂最接近自然,所以儿童是回归自然的媒介。

而庄子认为,追求自由的重点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的道法自然。

标签:华兹华斯;庄子;自然观一、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以接近自然著称,他甚至被人称为“大自然的诗人”。

华兹华斯一生创作了无数诗篇,而在他创作诗篇的同时,他不仅借助着诗歌的形式,不断讴歌和赞扬着大自然的美妙,更是借助着诗歌的形式抒发着自己内心的自由。

自然观是华兹华斯创作的思想核心,所以他的诗篇无一不体现出他的自然观。

华兹华斯曾在年轻时两次去法国,而当时正赶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年轻气盛的他对法国大革命深表同情和向往,可是后来回国之后,局势剧变,这使得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逐渐转变,慢慢地他对法国大革命表现出保守的态度。

在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热情逐渐退却之后,他寄身于湖区,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试图在大自然中寻找到慰藉。

他在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无限的美妙,他用诗歌来讴歌和赞美大自然,不仅如此,他更是在诗歌中来体现自己的思想,他不断地探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他所生存的时代动荡不安,那时西方工业兴起,物质产业飞速提升,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人性却逐渐被摧毁。

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开始深度思考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

在思考当中,他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回归自然”的理念。

在他的诗中,人类和大自然是以对照的关系出现的,用大自然的纯洁来衬托人类社会的污浊,用大自然的甘美来衬托人生的苦涩。

的确,相对大自然的宁静,人类社会充满了嘈杂和喧嚣,华兹华斯在这样的时代里,他看清了人性正在一点一点被摧毁,他想拯救人们被摧毁的人性,于是,他提出了自然是具有生命的有机整体,在自然中人性可以得到救赎。

略谈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的生态和谐观

略谈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的生态和谐观

略谈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的生态和谐观
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的生态和谐观,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诗歌中。

其中,华兹华斯的《自然》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诗歌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渲染了它的力量,在这首诗中,华兹华斯把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描述得淋漓尽致。

他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探索、敬畏与热爱,也反映出其对自然的认可,同时他也把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表达得很深刻。

另外,拜伦的《秋日登山记》也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丽,他在诗中把自然环境描述得淋漓尽致,他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他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神圣的宇宙”,他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有机的关系,人应该尊重自然,理解自然,共同携手保护生态环境。

雪莱的诗作中也有关于生态和谐的思想,他的诗作《自然》中,他把大自然描绘得淋漓尽致,他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他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同时也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描述得淋漓尽致,把生态和谐观融入到他的诗作中。

总之,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的诗歌中,都体现出生态和谐观,他们的诗歌表达的是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他们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同时也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这些诗歌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思考,即人与自然
的和谐关系是保护环境的关键,只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英国浪漫主义是19世纪兴起于英国的一种文艺运动,旨在反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械化社会及其对人的追求的物质主义的思想。

而在浪漫主义文学中,自然和人的关系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主要题材。

本文将探讨英国浪漫主义中的自然观和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观浪漫主义的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鲜活而独立的存在,是人类无法理解的神秘力量,它不仅是一种物质现实,更是一种心灵现实。

同时,浪漫主义者们也认为,自然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每一种生物和环境都有它的价值。

浪漫主义的自然观有别于启蒙运动的“自然”观。

启蒙主义认为,人可以通过科学理性地探究自然,去认识和改变自然。

而在浪漫主义主义看来,自然是不能被掌控的,是需要尊重和珍视的。

浪漫主义者发现,当工业化生产终日为经济利益而“摧毁”自然时,人们痛苦地发现自然和人难以和谐共存。

自然与人的关系英国浪漫主义者认为,自然是伟大的创造力量,人类需要发掘自然的力量,去认识自己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关系建立在浪漫主义者对自然的尊敬和敬畏之上。

在诗歌和散文中,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情感相联,一切都有生命,有灵魂。

浪漫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自然,人们可以找到真正的自我。

自然是他们从不同度中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源泉,是他们的心灵家园。

浪漫主义者用自然的意象和诗歌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哲学观点和文化思想等。

浪漫主义的自然观也来源于该时期对人类和自然的古老神话和传说的研究。

浪漫主义的诗人们将这些神话和传说反思到现实中,同时也借鉴了古希腊的美学。

他们认为,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令人留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自然的象征意义在英国浪漫主义者看来,自然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他们利用自然意象来表达他们的艺术观点和观念。

比如,夜晚的星空、天空和地球的不断变化的呼吸,都是浪漫主义者描绘生活的情感表达。

通俗地讲,自然的意象代表了喜剧、悲剧、勇气、悲伤、趣味和奇怪的生命,就像一种奇妙的魔法。

浪漫主义者们也喜欢用动物和植物的意象来表达人的情感和观点。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华兹华斯的诗作,试图从认知方式的角度研究英国浪漫主义,我们认为浪漫主义有其审美追求,更重要的是,英国浪漫主义作为一场认知方式革命,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认知革命;浪漫主义;自然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poems by William Wordsworth,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 Romanticism in England. We suggest that the English Romanticism movement have its philosoph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implications besides its aesthetic value.Key words:revolution in epistemology; romanticism;nature对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作的分析,我国学者有的从其发端和源流进行研究(刘保安,2003)等,有的从其审美取向进行探讨(张婷,2004),还有的从浪漫主义与生态批评的关系入手进行梳理 (蓝仁哲,2003)。

本文拟从英国浪漫主义的哲学背景开始,通过分析其代表人物华兹华斯的诗歌,论证浪漫主义不仅仅是文化艺术运动,更是一场认知方式的革命。

浪漫主义首先在德国发端,然后在英国产生。

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退,美国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欧洲大陆和美洲,新思想产生了。

与新古典主义截然相反,它不再讲究秩序、逻辑、感情的含蓄、平衡、科学和理性。

在这种新思想的作用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理性和情感、个性和自然。

关于浪漫主义,有人曾给过这样的诠注:爱情战胜了死亡,感情统治了生命和思维,人的意志力超越了逻辑和理性,这就是十八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的文化哲学。

这段时间内,这种文化哲学席卷了欧洲,囊括了美洲,涵盖了艺术的方方面面:文学、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等(Baudelaire,1917)。

华兹华斯与谢灵运自然观解读

华兹华斯与谢灵运自然观解读

华兹华斯与谢灵运自然观解读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和谢灵运(Samuel Taylor Coleridge)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他们的自然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强调自然的美、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表现在他的诗歌中,特别是他的代表作《抒情颂》,他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并认为大自然是至高无上的力量和灵感的源泉。

他的诗歌中经常描述山川湖泊的景色,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谢灵运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他在诗集《抒情调》中描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奇迹,将自然与人类的情感和精神相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华兹华斯和谢灵运的自然观均强调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和谐。

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的联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而不是人类征服和剥削自然的关系。

他们通过诗歌将自然与人类的情感和精神相结合,强调了大自然对人类内心的启示和滋养。

总体来说,华兹华斯和谢灵运的自然观强调了大自然的美、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们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和谐关系。

他们的自然观体现了浪漫主义对于情感、想象力和精神的追求,对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和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2952017年1月下半月刊一、华兹华斯的地位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因为关注自然、歌颂自然而被誉为“自然的诗人”。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英国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发表诗集《抒情歌谣集》,它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在《抒情歌谣集》第二版的序言中,华兹华斯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思想。

他指出:“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

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到了更好的土壤…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

“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华兹华斯的这些理论见解在当时是新颖而独到的.《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序言因此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

二、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从华兹华斯的观点来看,大自然不仅是由水、花、树、山谷等构成的景观,更是一种充满了巨大能量的精神力量。

自然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

每一个自然物体都具有道德或精神生命。

他们有亲和力,可以做人类的伙伴,可以与人沟通。

华兹华斯认为,他关注自然的目标是拯救人类。

他认为,人类想要从资本工业文明带来的灾难性的结果中存活下来,除了贴近自然、回归自然以外别无他法。

因此,他认为回归自然不是一种逃避或休闲,而是一种救赎。

华兹华斯诗学理论的核心是自然观。

伊波利特·丹纳说:“华兹华斯见了一株绿树,便生枯荣之念;见了一朵行云。

便悟到人世的浮沉。

”华兹华斯的一系列关于世界的哲学思想都产生于用诗歌的形式讴歌和赞美自然的过程。

华兹华斯独特的自然观使他不同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其他诗人和哲学家。

在华兹华斯的诗学中,上帝、自然和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他写道:“我们的出生不过是沉睡和遗忘和我们同时升起的灵魂,我们的生命之星 它曾另有一个背景 来自遥远的地方 不在彻底的忘却中 不是完全的赤裸着 而是从上帝--我们的家园那里循着天国的云彩降临。

”华兹华斯认为人是带着上帝的祝福降生到人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华兹华斯的诗作,试图从认知方式的角度研究英国浪漫主义,我们认为浪漫主义有其审美追求,更重要的是,英国浪漫主义作为一场认知方式革命,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认知革命;浪漫主义;自然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poems by William Wordsworth,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 Romanticism in England. We suggest that the English Romanticism movement have its philosoph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implications besides its aesthetic value.
Key words:revolution in epistemology; romanticism;nature
对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作的分析,我国学者有的从其发端和源流进行研究(刘保安,2003)等,有的从其审美取向进行探讨(张婷,2004),还有的从浪漫主义与生态批评的关系入手进行梳理(蓝仁哲,2003)。

本文拟从英国浪漫主义的哲学背景开始,通过分析其代表人物华兹华斯的诗歌,论证浪漫主义不仅仅是文化艺术运动,更是一场认知方式的革命。

浪漫主义首先在德国发端,然后在英国产生。

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退,美国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欧洲大陆和美洲,新思想产生了。

与新古典主义截然相反,它不再讲究秩序、逻辑、感情的含蓄、平衡、科学和理性。

在这种新思想的作用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理性和情感、个性和自然。

关于浪漫主义,有人曾给过这样的诠注:
爱情战胜了死亡,感情统治了生命和思维,人的意志力超越了逻辑和理性,这就是十八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的文化哲学。

这段时间内,这种文化哲学席卷了欧洲,囊括了美洲,涵盖了艺术的方方面面:文学、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等(Baudelaire,1917)。

英国作为浪漫主义较早的发端地之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代表人物有诗人雪莱、华兹华斯、济慈、拜伦等。

本文以浪漫主义诗歌为主,简要分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首先,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们认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才能领略自然,获得真理,得到灵魂的滋养。

当人独自处于自然之中时,他与自然的交流不是书本里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感官体验,他和自然通过自己的感官、情感来交流。

这里强调人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欣赏和理解自然。

浪漫主义文学家通过抬高自然的地位,尤其是自然对于人的审美、健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来针砭人们对知识和权威的盲目崇拜,对理性的盲目迷信。

这一点在其诗作The Tables Turned中有表现,“起来! 朋友,把书本扔掉,不然你定会背驼腰弓”,开篇就要读者把书扔掉,作为一般读者我们能够领会作者实际上要我们抛弃对知识的盲目迷信和对权威的崇拜。

到了“太阳在山头伫立,露出清新柔和的光泽”,作者引入了感性的内容,运用种种意象来传达他的思想:人们通过自然交融互动,能够领会深刻的东西,能够得到健康的身心。

华兹华斯在临近结尾的部分写道:
……
理智的掺杂,
只能扭曲事物完美的形体
解剖无异于谋杀。

(孙有中译)
通过这组诗句,华兹华斯将自己的立场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浪漫主义者们反对将一些置于分析的解剖刀下,他们认为,被解剖并不等于被认识,而且单纯分析并不能揭示事物,事物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接近和理解自然的最好途径不是“艺术和科学”,需要且仅需要带上我们的“心”,这里的“心”是指人性的感性方面。

其次,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的方面是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在浪漫主义者的诗作里,他们往往是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自然,在他们看来,自然是主体之外的存在。

人的想象力可以自由地驰骋,但这个前提是自然独立于主体,是主体认识的对象,人还是把自然给对象
化了。

自然是什么样子,取决于它怎样作用于我,或者我怎样改变了它。

这些都带着康德的影子:人的心灵不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外在的自然世界截然分开的;人对可知世界的认识就是他的先验知识与对自然的感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小编淘小巧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