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高娟)

合集下载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你欣赏的作家与作品有哪些?为什么?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个时期欧洲文学运动的主潮所引起的浪漫主义,它反对古典主义的拟古倾向和理性教条的束缚,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中重感情、要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传统。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创作风格上,则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下几点鲜明的特征,即(一)强烈的主观性特征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对庸俗丑陋的现实极为反感,而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

他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特别注重主观抒情。

他们缅怀过去,描写理想化的中世纪,到宗法制社会甚至基督教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激烈地反对古典主义的唯理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强调在创作中要充分展示个人的主观世界,要充分表露那种奔放的、直露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强烈感情。

(二)寄情山水和赞美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学说,常以大自然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在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中,既寄托自己的理想,又突出人和大自然的精神交往。

他们诅咒城市文明,用大自然的美来反衬资本主义社会的丑,借以抒发对自由的向往。

(三)对中世纪民间文学的重视浪漫主义作有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兴趣。

民间文学不仅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还在想象的丰富,感情的真挚,表达的自由,语言的生动、通俗等方面,给浪漫主义文学以很好的借鉴。

对民间文学的重视,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

(四)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

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在创作中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喜爱用夸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还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使美与丑、善与恶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①浪漫主义作家强烈的不满现实,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兴趣,不喜欢如实描写现实,偏爱描写主观理想。

②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性”,而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作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③浪漫主义作家对大自然有强烈的爱,这是他们寄托自由理想所在,他们笔下的那些非凡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环境里。

④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遵循规则。

在创作中强调多种题材样式,强调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题材。

⑤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期达到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印象的效果。

但是过分追求词藻的华美,有的人甚至堆砌浮夸,矫揉造作,作品中内容贫乏空虚。

由于各国发展不同,所以浪漫主义发展以及主张特征也不同。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一种重要流派,它强调个人情感、自由意志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包括对个人情感的强调、对自然的崇拜、对过去的怀旧、对超自然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本文将详细探讨浪漫主义文学的这些特点。

首先,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

浪漫主义作家追求真实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他们将个人情感视为创作的灵感和动力。

他们通过描写个人的痛苦、欢乐、爱情和孤独等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Lord Byron)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爱情的痛苦和对自由的渴望。

其次,浪漫主义文学对自然抱有崇拜之情。

浪漫主义作家认为自然是美的源泉和灵感之地。

他们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他们相信自然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和启示。

例如,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浮士德》中,自然被描绘为人类灵魂的寄托和救赎之地。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怀旧过去。

浪漫主义作家对过去的怀念和追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他们认为过去是纯洁、美好和理想的,而现实世界则充满了痛苦和不公正。

他们通过描写过去的场景、回忆过去的经历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例如,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Victor Hugo)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他通过描写中世纪巴黎的景色和人物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第四,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超自然。

浪漫主义作家相信超自然的存在和力量,他们相信人类的灵魂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局限。

他们通过描写神秘的场景、超自然的事件来表达对超自然的追求。

例如,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短篇小说《黑猫》中,他描写了一个男子被黑猫的灵魂所困扰的故事,展现了超自然的恐怖和神秘。

最后,浪漫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浪漫主义作家对社会的不公正、道德的沦丧和人类的苦难感到愤怒和不满,他们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面来批判社会现实。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一,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后发起于18世纪西欧的艺术性和创新运动。

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

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

在11~12世纪,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

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

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

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产生于欧洲,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启蒙理性主义的反对和对感情、想象力和个体自由的追求。

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想象力和个性: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想象力和个性的重要性,对于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非常重视。

作家们倾向于探索个人情感和情绪的深度,并通过想象力创造出奇幻、梦幻的文学形象。

2.自然和超越:浪漫主义文学以自然为灵感和背景,强调与自然的联系和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同时,浪漫主义作品常常探索超越现实世界的领域,表现出对超自然、神秘和幻想的追求。

3.爱情与感情:浪漫主义文学追求真挚和激情的爱情观,强调个体的情感和感情的自由表达。

作家们将爱情视为灵魂的唤醒和超越束缚的重要力量,表现出对爱情的理想化和超凡其外的追求。

4.异国与历史:浪漫主义文学常常探索异国情调和历史文化的吸引力,通过描绘古代文明和异域文化来创造浪漫情调。

作家们对中世纪、古罗马和东方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表达。

5.反对社会现实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世界中的社会不公和束缚进行了批判,具有反叛精神。

他们追求个体的自由和言论的自由,反对社会限制和理性主义的束缚。

6.艺术的崇高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强调艺术的崇高性和超越性,认为艺术是融合理性与想象力、个性与普遍的重要手段。

作家们通过创作高度情感和独特风格的作品,追求艺术的真实和触动人心的力量。

总的来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以个体、情感和想象力为中心,强调对自然、爱情和超越的追求,对社会现实和理性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

其基本特征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19世纪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浪漫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1.浪漫主义作家强烈的不满现实,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兴趣,不喜欢如实描写现实,偏爱描写主观理想。

2.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性”,而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作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3.浪漫主义作家对大自然有强烈的爱,这是他们寄托自由理想所在,他们笔下的那些非凡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环境里。

4.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遵循规则。

在创作中强调多种题材样式,强调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题材。

5.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期达到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印象的效果。

但是过分追求词藻的华美,有的人甚至堆砌浮夸,矫揉造作,作品中内容贫乏空虚。

由于各国发展不同,所以浪漫主义发展以及主张特征也不同。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①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②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③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④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一、德国文学:是浪漫主义的诞生地耶拿派:①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②1798年到1800年间,他们创办的《雅典娜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海德堡浪漫派:①19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②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它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早期代表作。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后期代表作。

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二、英国文学: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①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②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莱尔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金钱关系。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谣集。

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浪漫注意文学特征

浪漫注意文学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特征:1.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普遍重视内心感受,不满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描写失望反抗情绪,强调描写理想、幻想的人物世界。

2.题材上,不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而对历史、神话、传说、远方异域以及大自然发生浓厚兴趣。

另外,对民歌、民谣和民间故事极感兴趣并从中汲取营养。

3.表现手法上,喜欢用夸张对比手法描写传奇性情节,奇异的环境,塑造不平凡的人物形象。

4.以诗歌为主,抒情诗、政治诗、抒情性很强的的叙事诗风行一时,历史剧、历史小说也取得杰出成就。

德国文学第一阶段: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代表作:诺瓦利斯的《夜的颂歌》;蒂克的《民间童话集》三卷中的《金发的艾克贝尔特》第二阶段:阿尔尼姆、布伦塔诺、格林兄弟代表作: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的《儿童的奇异的号角》、格林兄弟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另:海涅与他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英国文学第一代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中的《丁登寺》、《不朽的征兆》);柯尔律治(《古舟子咏》)第二代浪漫派诗人:一、拜伦:1.关于路德工人运动的政治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定者颂》、《路德分子之歌》)2.东方叙事诗(《异教徒》、《莱拉》、《海盗》)3.哲理诗剧(《曼弗雷德》、《该隐》)4.讽刺诗(《审判的幻景》)5.长篇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唐璜》内容与结构:唐璜的个人生活:先后与几个女人的情爱纠葛:少妇朱丽雅、海盗的女儿海黛、苏丹皇后古尔佩霞。

唐璜的社会生活:1-3章:以唐朱恋情为线,描写了西班牙上流社会生活。

4-6章:以唐海恋情为线,描写了自然风光及海盗的生活场景,充满异域风情。

7-8章:唐古之恋。

描写苏丹后宫生活及土耳其宫廷生活,还描写了俄土之战。

9-10章:通过俄女皇与唐的关系表现了俄社会的专制统治。

11-16章:描写了英国的社会画面。

《唐璜》的文学价值:♦作为世界名著,其主要文学价值在于它强大的讽刺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是西方近代文学两大主流体系之一,对整个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纵向上看,浪漫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彻底摧毁了统治欧洲文坛几千年的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是西方文学在近代历史上的又一次“文艺复兴”。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诸流派,都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文学蜕变、演进的结果。很多现代主义者自称“新浪漫派”,可见浪漫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密切的联系情生物,为情造物,对生活的表现受主观感情的支配,所以浪漫主义塑造的艺术形象往往不同于生活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主观感情的表现要受所描写的生活内容的制约,把主观的情感融入生活形象之中。比如,白居易在《缭绫》中也抒情,“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表现了对织女的同情,但是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在陈述事实、对比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景色的描写,却是在激情中的想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为表现希望和激情,浪漫主义文学尤为注重理想英雄的塑造,并常常以强烈的对比来强化和表现主观情感的倾向性。
(一)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的区别
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自然观,浪漫主义把一切原始的、质朴无华的和天真无邪的事物视为“自然的”。而古典主义对理性的强调实质上是对秩序、规律的强调,其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从这里引出了浪漫与古典之间的一系列对立,如浪漫主义强调感性,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浪漫主义强调对大自然的表现,古典主义强调对人类创造物的表现;浪漫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古典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浪漫主义强调自由、个性、个体,古典主义强调服从、共性、整体等等。而这一切从世界观上讲,则体现了对世界对自然的看法。由于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理性主义认为世界、自然有如一架精致的机器,一个完美的几何模型,世界与自然的运作受可知的规律的支配。而浪漫主义则把自然视为一个未知世界,是神秘的,值得敬畏的,不断演化的。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19世纪之交的欧洲面临历史上最大的变革时期。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激烈的反复的权力争斗。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几经周折,不仅摧毁了法国君主制的根基,而且撼动了整个欧洲大陆,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在它的感召下,欧洲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动乱年代,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一方面,英法等国在经过不同程度的社会变革之后,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欧洲弱小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并在1848年达到高潮。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贫富对立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这一宏阔的社会背景中诞生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口号是: 抒情主义 · 回归自然 · 回到中世纪。代表作家和作品主要有:卢梭《新爱洛绮丝》,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雨果《巴黎圣母院》,高尔基《海燕之歌》。
五、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那里,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和面貌,德国的、法国的和英国的浪漫主义不尽一致,早期的和以后的浪漫主义之间也有区别。但是这些民族的、时代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浪漫主义文学没有统一的特征和性质。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学思潮,尽管其作家的政治倾向和创作风格差异很大,但创作上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
2、在人物意象的建构上。
浪漫主义把全部感情倾注在超现实生活中的伟人、英雄身上,赋予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超人的毅力和智慧,从而绘制理想中的英雄伟人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普通人身上,将其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心理状态等,逼真、客观地再现出来,散发着强烈的生活气息,让读者产生真实可信、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李白与杜甫同为唐代诗人。李白诗中的人物形象,因为现实中的坎坷遭遇,而满怀悲愤,因而在梦中畅游天姥,与神仙同歌同舞,如痴如醉,幻想着有朝一日“仰天大笑出门去”,“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暂时失意的怅惘之中,“且放青鹿白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保持了心灵上、精神上的超越一切霸绊,极端自由的可贵的内核。而杜甫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则颠簸在现实的战火与坎坷之中,目睹的是“夜吏捉人,老翁逾墙,老妇哭诉”等现实中的真人真事,经历的是“天阴雨漏,娇儿饥哭,破被如铁”的穷人遭遇,痛苦、眼泪、呻吟,一切都是现实中人物的活生生再现。再如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和高尔基笔下的丹柯,曹雪芹的贾宝玉与吴承恩的孙悟空,无不如此。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现”与“浪”两种不同创作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的人物特色与风格。
论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摘要】本文以“浪漫主义文学”为经线,从浪漫主义文学的概念,形成与发展,分类、特点及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关键词】浪漫主义 文学 特点
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在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上。
浪漫主义不屑于对现实作精确的描绘,而是着力地表现理想型、未来型,现实不存在而应该存在的生活。而现实主义则强调对人和事物作如实的描绘,它写的是生活本来是怎么样的。例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并不醉心于现实世界的精雕细琢,全篇洋溢着强烈的主观抒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憎恨,对光明和未来的热心向往,对理想世界如醉如痴的讴歌。而鲁迅的《祝福》,描绘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现实生活的真实图画,通过这一篇旧中国劳动妇女的血泪史,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村的人际关系,反映了一定社会生活的本质。
(二)消极浪漫主义文学
所谓的消极浪漫主义则是指那种把已经或正在消亡的生活作为理想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而把目光投向过去,已经被历史所遗弃的生活成了它的理想的寄寓之所,因此消极浪漫主义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情绪,其艺术趣味也因此透露出灰暗、病态的气息。正如法国作家缪塞所说:“浪漫主义是流泪的星星,是呜咽的风儿,是哆嗦的长夜……它是意想不到的滂沱,是使人憔悴的冥想。”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浪漫主义就一定是不好的甚至是反动的。因为被历史发展所遗弃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并非都是毫无可取的,历史的发展有时候也会以美好事物的丧失作为代价。例如,我国唐代传奇中就有《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属于消极浪漫主义一类的作品。
四、浪漫主义文学的类型
由于作家的政治立场不同,理想的性质与取向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形成了保守与进步两种倾向,也就有了所谓的“积极”和“消极”之分。主要成就是诗歌,代表作家是英国的拜伦等。
(一)积极浪漫主义文学
所谓的积极浪漫主义,是指那种表现了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一致的理想和感情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有积极进取的特点,它表现的理想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并以这种理想来批判一切丑恶的现实。反抗不合理的现实,追求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进步理想,塑造并赞美具有叛逆精神和进步理想的人物形象,引导人们反抗并变革不合理的现实。因而,作品总是具有宏伟的气魄,磅礴的激情,昂扬的情调,具有鼓舞和激发人们前进的力量。英国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拜伦不仅严厉地遣责和嘲笑骚塞等消极浪漫主义作家,而且还以他火一样炽热的歌声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叛之情,表现了对上流社会的极端厌恶与失望。我国五四运动以来,出现了以郭沫若为代表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高涨的社会运动和时代潮流促使郭沫若的《女神》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正如闻一多所说,“《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不肖子。”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浪漫主义的兴起最早在德国,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海涅,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却是英、法两国。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这一时期法国文坛相对沉寂,但也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此外,意大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麦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在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文学思潮和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如此密切的结合。浪漫主义文学是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浪漫主义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
三、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