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的蓝图(下)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 1、小康目标的提出
• 著名的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
略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 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步走”战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现代化建设分“三步 走”的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 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
A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 的目标是( )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 总值到201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③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 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2.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错 误的是( )
B A.它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D.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它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 现贫富不均 C.它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 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经济和 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③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④人民生 活同步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练习题
1.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 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 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 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实现了由贫困 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 力大大增强 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 展很不平衡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描绘我理想中的全面小康社会:心中的蓝图与展望

描绘我理想中的全面小康社会:心中的蓝图与展望In my ideal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every individual would have access to basic necessities such as food, shelter, healthcare, and education. People would live in a society where equal opportunities are provided, regardless of their background or social status.Economically, the society would be prosperous and sustainable.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would be narrowed, and wealth would be distributed more evenly. There would be a strong emphasis on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entrepreneurship, fostering a vibrant business environment that creates jobs and economic growth.Socially, the society would be harmonious and inclusive. Everyone would be treated with respect and dignity, and discrimination of any kind would be eliminated. People would have the freedom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beliefs, while also respecting the rights and opinions of others.Environmentally, the society would priorit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orts would be made to reduce pollution, conserve natural resources, and promote renewableenergy sources. People would be educat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w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rotecting the planet for future generations.In terms of governance, the society would have a transparent and accountable government. There would be a fair and just legal system that upholds the rule of law. The government would actively listen to the needs and concerns of the people and work towards their best interests.Overall, my vision of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is one where everyone can live a fulfilling and meaningful life, with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t is a society that values fairness, e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ensuring a better future for all.在我理想中的全面小康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生活需求,如食物、住房、医疗和教育。
2024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

2024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小康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理想社会模式。
小康是指一种经济比较宽裕、吃穿不用发愁的小康生活。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标准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
具体来说就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民主政治进一步健全。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指标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六项小康行动计划

六项小康行动计划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康社会建设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提出了六项小康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六项小康行动计划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实现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一、脱贫攻坚行动。
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政府制定了精准扶贫政策,通过产业扶持、教育支持、医疗保障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
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撑。
中国提出了“三农”工作方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健康中国行动。
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中国提出了健康中国行动,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五、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创新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动力。
中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为实现全面小康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
六、共建共享社会治理。
共建共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路径。
中国提出了共建共享社会治理理念,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总结。
六项小康行动计划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是指导未来发展的重要纲领。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六项小康行动计划,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不懈努力。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必将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梦想!。
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详细教学设计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标内容: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教学目标:1、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
2、学会综合评价社会发展状况,尝试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教材内容要点:1、全面小康的蓝图;2、奔向全面小康教学重难点: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
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上)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总体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2、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3、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搜集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统计数据资料以及体现本地区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放歌曲〈〈好日子〉〉后,请学生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想?教师:对家乡的发展,同学们都感到很振奋,但其实我们这儿的变化只是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小小缩影。
今天我们将一起共同去了解我人伟大祖国近几十年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辉煌成就,了解我们家乡在国家的宏伟目标的带动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引入本课课题:全面小康的蓝图(上)二、讲解新课(一)小康目标的提出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第一个◆下的楷体字,思考并讨论三个问题:(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明确: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
(4)教师小结: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第10课__第一目__全面小康的蓝图(陕教版)

查一查,为实现这些“亮点”的要求,你的 家乡采取了哪些措施?
• 村村通公路,人人有劳保以及医疗保险等惠民政策,移民安置工程等 等,(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都可以。)
阅读与讨论二
阅读课本第108页,按要求将《广东省全面建设康社会的总体 构想》中的关于全面小康的具体指标按内容归类:
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超过7000美元
全面小康现实版 (江苏省昆山市)
资料一: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坐上第一把交椅的 苏州昆山市,2006年初宣布已跨过“全面小康”水平线。 昆山是全国第一个经过某种量化考核,宣布进入“全面小 康”的地区,尽管其套用的是江苏省自定的指标体系。这 个“全面小康”,是指江苏省2003年制定并作为政府文件 正式下发、列入各市县政绩考核内容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 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4 大类18项25个指标。其中最核心的三项指标,人均GD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目标值分别 为3000美元、2000美元和1000美元,是昆山县达标的数字 分别是13500美元、16800美元人民币和8450元人民币。 资料二:昆山,地处江苏东南部,面积927.7平方会 里,常住人口超120万,辖10个镇和国家级的昆山经济技 术开发区。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 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 第一:小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第二:经过20年丌懈的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已胜利实 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们生活实 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伟大跨越。
经济翻两番,收入超八千; 楼房随处见,村庄连成片;
室内通水电,房外有花园; 家家彩电放,户户电话连; 教育九望十,就医不走远; 寿命七十五,山青水天蓝。
宏伟蓝图: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宏伟蓝图: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安徽省委党校科社部汪兴福内容提要:“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上承“温饱”,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是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前20年,大致可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不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且坚定地要求: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准确把握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对于凝聚人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对于分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倒计时”,开启了实施具有竣工性质行动纲领的新阶段。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谋划具有竣工性质的行动纲领,既需要民族特色,更需要国际视野。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在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中逐步实现的。
因此,考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有世界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两大坐标,自然,“现代化”或“现代性”也就成为解剖小康社会的主要理论范式。
我国现代化研究的开创者罗荣渠先生认为: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九年级政治全面小康的蓝图2

对昆山市的“全面小康”有何感想?
1.设想2020年你家的生活情景,选择几项内容 写下来。 2.全班交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小康的蓝图
1.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 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
; IOS签名 / IOS签名 ;
炼之后蜕变の白皙の小手,壹步迈出便走出寒牛村丶"咱们要去哪里?"亦涵体质特殊,眸子能捕抓到天地规则,她看着周围流逝の景物还有那在脚下の规则,问道丶"有声送上门来给你历练,你说要怎么样?"根汉道丶亦涵小手虚握,肉嘟嘟の指掌中闪耀光华道:"那就接下来丶""好,口气不小丶 "根汉笑着赞叹道丶"大哥哥咱不仅口气不小,实力也不小呢,咱能感受到咱便の很强,很强丶"壹大壹小在嬉笑着,不壹会尔根汉两声就来到而来壹处较为险峻の山峰之上丶根汉手掌成刀直接将山峰削断,将之化为壹个,与亦涵站在其中丶"哇,大哥哥の实力真强,连山都能壹掌劈开丶""当你站 在咱这个高度就不觉得困难了丶""要变成这么强要很久吧?咱现在才十壹岁,跟大哥哥这样起码要二十岁吧?还要将近十年,好长啊丶""二十岁丶"根汉嘴角壹抽,不忍打击亦涵,道:"若是你到了二十岁你就会发现你の修炼速度有多快了丶""嘻嘻,比大哥哥要快吗?""快,比咱快多了丶"谈笑间 根汉忽而目光壹顿,声音冷淡起来,声音虽然不重但却蕴含有某种威势:"既然来了那就出来吧,擂台都为你们建好了丶""这是你为自己挑选の风水宝地吗?看来你也是有自知之明の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表一)
项目
指标名称
单位
全面小康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
美元
4000-5000
经济 2.非农产业比重 主题 3.恩格尔系数
%
>60
%
30
4.城乡居民收入
元
城:20000乡:8000
5.基尼系数
<0.4
6.社会基本保障覆盖率
%
100
7.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10
社会 8.出生时预期寿命 主题 9.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0年)
(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化,生活比较富裕) (2050年)
张庄村村民心中的全面小康
经济翻两番,收入超八千; 楼房随处见,村庄连成片;
室内通水电,房外有花园; 家家彩电放,户户电话连;
教育九望十,就医不走远; 寿命七十五,山青水天蓝。
从张庄村村民的描述中,我们可了解到村民们盼望通
%
14.环境污染综合指数
社会 15.廉政建设
起
主题 16.政府管理能力(非正常死亡率) ‰
全面小康标准 20/千克煤当量的
产出 100
10 /万人机关人员 被立案的件数 5
阅读与讨论二
阅读课本第107页最后一段,按要求将《广东省全面建设康社
会的总体构想》中的关于全面小康的具体指标按内容归类:
人略目标
项目
时间
目标
国民生产总 人民生
值
活水平
备注
第一步 1981—1990
翻一番
解决温饱 已完成
第二步 1991—20世纪末 再翻一番
达到小康 已完成
第三步
达到中等发达国
到21世纪中叶 家水平,基本实 (2050) 现现代化
比较富裕
正在 进行
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温饱、小康已实现) (2000年)
理解什么是全面小康?你心中的全面小康是什么样的?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1.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奋斗目标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生态更加文明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 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十八大报告:(节选)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富人 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落实,法 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 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 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 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 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 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 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 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 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 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 区域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 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 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
过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给家乡带来哪些方面的变
化?
村民们希望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希望生活
条件改善、生活质童提高,希望社会事业得到发展,
环境优美……
1.设想2020年你家的生活情景,选择几项内容 写下来。
2.全班交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小康的蓝图
1.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 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 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 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 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 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 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 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国家、家乡的全面小康
建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 新生活。 能力:绘制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展 望国家、家乡的发展前景。 知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阅读与讨论一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 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生态 更加文明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 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4.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经济
城乡之间、地区 之间的差距逐步 缩小,3/4人口 居住在城镇
文化
基层民主更加健 全,法制更加完 备,…
政治
千人拥有医生3 人,城镇居民各 项社会保障达到 全覆盖…
社会
自然资源综合利 用、大中城市为 国家卫生城市…
生态
综上所述,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 面”是怎样理解的?
“全面”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 面发展的目标,是在总体小康目标的基础上内容 更丰富,标准更高,对人民生活的改变也将更加 显著的阶段,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必须的、 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岁
75
%
10
10.犯罪率
每万人
<15
11.日均消费支出小于5元的人口比 重
%
0
基尼系数:是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取
值在0和1之间,取值为0时: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取值为1时,
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全面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表二)
项目
指标名称
单位
环境 12. 能源利用效率
元
主题 13.使用经改善水源人口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