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雨情特性及水文情势分析
2010—2019年浙江暖季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2010—2019年浙江暖季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0—2019年浙江暖季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2010—2019年浙江暖季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大量极端天气事件,其中短时强降水是一种常见的气候现象。
)1 表见(mm8.0 为仅值量雨,年

水情简报(2011年第2期,总第78期)浙江省水文局2011年2月14日20201111年1月浙江省水雨情简况2011年1月,我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两成多,全省主要江河水势平稳,大型水库蓄水总量减少明显。
一、雨情2011年1月,我省平均降水量48.8mm,比常年同期偏少24.2%(去年同期降水量为68.8mm)。
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市均偏少。
其中,嘉兴、丽水、台州、温州和舟山等地平均降水量偏少37.5%~55.4%(台州偏少最多达55.4%),其他各市偏少0.7%~23.6%(杭州仅偏少0.7%,接近常年同期)(见表1)。
省级报汛站中,1月降水量最大为诸暨横岭顶站,雨量值为97mm,降水量最小为椒江海门站,雨量值为15mm(2011年1月全省降雨量等值线见图1)。
在历史同期极值降水量排位中,1月全省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98年,雨量值达206.8mm;最少的年份是1963年,雨量值仅为0.8mm(见表1)二、水情1、江河水情2011年1月,除杭嘉湖区临平(上)站月内出现几次略超警戒水位外,全省主要江河水势平稳。
2011年2月1日8时,太湖平均水位3.04m(吴淞高程,下同),比2011年1月1日8时水位3.10m下降0.06m。
2011年1月,全省主要江河控制站水情见表2。
2、大型水库水情2011年2月1日8时,全省32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16.055亿m3,比2011年1月1日8时234.734亿m3减少蓄水量18.679亿m3。
2011年2月1日8时,新安江水库水位为99.69m,相应蓄水量为132.98亿m3,比2011年1月1日8时减少蓄水量12.931亿m3。
2011年1月,全省各大型水库蓄水情况见表3。
表12011年1月浙江全省及各市平均降水量表单位:mm地区1月平均降水量2010年1月平均降水量1月平均降水量历年极值2011年常年同期距平百分率(%)最大值出现年份最小值出现年份杭州66.667.1-0.756.6202.019980.91963湖州46.559.9-22.445.6193.419980.51963嘉兴35.156.2-37.553.5211.519980.51963金华58.065.5-11.574.8233.519980.61963丽水33.265.3-49.293.6205.91998 1.01963宁波47.962.7-23.657.4227.619980.31963衢州63.380.1-21.0111.1254.019980.81963绍兴60.165.9-8.870.1238.01998 1.11963台州26.659.7-55.464.9197.019980.31963温州26.558.6-54.878.6141.119980.51963舟山38.062.0-38.758.0226.719980.01963全省48.864.4-24.268.8206.819980.81963-3-表22011年1月浙江省主要江河控制站水情表单位:m水系(流域)名站名2011年2月1日8时水位2011年1月1日8时水位水位变化值警戒水位保证水位基面太湖流域太湖平均 3.04 3.10-0.06 3.50/吴淞苕溪瓶窑 1.13 1.22-0.09 5.66 6.6685黄海德清闸上 1.10 1.16-0.06 3.16 4.1685黄海港口 1.13 1.25-0.12 3.76 4.7685黄海杭长桥 1.11 1.23-0.12 2.66 3.1685黄海杭嘉湖区嘉兴0.810.87-0.06 1.46 1.8685黄海钱塘江衢州58.9058.780.1261.1963.6985黄海金华30.7530.77-0.0234.6736.6785黄海兰溪23.4223.300.1227.6429.1485黄海分水江16.8116.780.0321.5023.5085黄海绍兴 3.95 3.930.02 4.30 4.4085黄海诸暨8.218.100.1110.6312.1385黄海嵊州14.4014.57-0.1716.1319.1385黄海甬江余姚 1.36 1.230.13 1.60 1.9085黄海姚江大闸0.870.600.27 1.33 1.5385黄海椒江柏枝岙10.1210.050.0717.0519.0585黄海路桥 1.52 1.55-0.03 2.84 3.1485黄海瓯江鹤城 2.78 3.24-0.4612.3014.0085黄海温州西山 2.63 2.530.10 3.13 3.6385黄海飞云江峃口21.5721.020.5529.0231.0285黄海鳌江灵溪 2.59 2.580.01 3.59 4.0985黄海表3浙江省2011年1月大型水库蓄水情况表水位单位:m;蓄水量单位:亿m3水库名称2011年2月1日8时2011年1月1日8时蓄水增量水位蓄水量水位蓄水量青山23.070.35022.580.3110.039对河口42.390.38042.680.392-0.012老石坎108.950.283109.630.306-0.023赋石71.000.49574.150.671-0.176富春江23.28 4.57223.24 4.5490.023碗窑185.25 1.390186.99 1.443-0.053白水坑331.39 1.163331.71 1.178-0.015乌溪江216.3710.825220.3512.156-1.331铜山源130.240.770131.590.851-0.081沐尘169.460.480169.840.493-0.013横锦155.10 1.140156.49 1.243-0.103南江197.650.590196.820.5530.037新安江99.69132.980102.39145.911-12.931分水江42.630.48144.850.744-0.263石壁86.250.30887.450.342-0.034陈蔡78.780.42479.300.445-0.021长诏122.160.824122.480.840-0.016南山116.590.556115.140.5180.038汤浦28.40 1.38729.43 1.511-0.124四明湖14.550.61514.650.625-0.01亭下71.090.50872.160.547-0.039皎口57.780.42257.200.4050.017横山88.500.27091.240.322-0.052周公宅218.210.694221.890.768-0.074白溪154.120.974159.42 1.117-0.143里石门168.000.770167.780.7600.01牛头山39.890.99342.16 1.171-0.178长潭30.97 2.93732.28 3.331-0.394下岸197.630.656202.820.850-0.194紧水滩173.037.033176.988.134-1.101滩坑152.3730.186153.3630.810-0.624珊溪135.1910.599137.8311.437-0.838合计/216.055/234.734-18.679图1浙江省2011年1月降雨量等值线。
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

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一、全省水资源基本概况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北与江苏、上海相连,西邻安徽、江西,南与福建相接,东临东海。
全省土地面积10.18平方公里,“七山一水二分田”是我省陆域地貌的基本特征。
我省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毫米~2200毫米之间,东部滨海平原为1200毫米~1600毫米之间,南部山区为1600毫米~2200毫米之间。
雨量分布特点是山区大于丘陵,丘陵大于平原。
降水主要集中在4月~7月(梅雨)和7月~10月(台雨)。
梅雨期降水一般情况强度不大,持续时间长;台风雨降水强度较大,常暴雨成灾,而台风影响较少年份,又常出现干旱现象。
全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937亿立方米,人均径流量为2073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径流量2250立方米/人。
全省已建有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据统计小(二)型以上水库3880余座,总库容达360多亿立方米,为有效地防治水旱灾害和合理配置水资源奠定了基础。
二、全省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与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我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要求,我省将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水利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加以有效解决,以更好的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省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供水的紧张程度将进一步加剧,杭嘉湖、宁波、舟山及温州、台州的部分地区城镇供水将面临着量和质的双重压力,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污染型缺水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平原河网地区较为严重,这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上表现为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亦比较突出。
丽水市年水雨情总结

丽水市年水雨情总结年月我市总体雨量偏少;汛前降雨比常年略偏少;今年,浙江省6月9日入梅,7月5日出梅。
我市6月8日进入降水集中期,6月28日降水集中期结束,降水集中期(月8日〜日)天,梅雨量较常年均值明显偏多,短历时暴雨频发,多地出现连续性降雨过程,且强降雨时空分布较集中;影响我市台风偏少;水库蓄水量与年初及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
丽水市年月水雨情主要特点如下:一、总体雨量偏少据统计,年月全市降雨量毫M,比常年同期(1632.1mn)偏少。
个县(市、区)降雨量均比常年同期偏少,偏少幅度为〜。
详见附表。
二、非汛期降雨比常年略偏少年汛前(月至月),全市平均降雨量308.6mm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
除庆元县比常年偏多外,其余各县(市、区)均比常年偏少,偏少幅度为〜。
汛前(月至月),全市未出现大范围明显暴雨过程,全市主要江河水势平稳,均未出现超警戒洪水。
三、梅汛期降雨量较常年均值明显偏多;短历时暴雨频发,多地出现连续性降雨过程今年我市6月8日进入梅汛降水集中期,月日降水集中期结束,梅汛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梅雨量明显偏多我市月日进入降雨集中期,月日开始出现明显降雨过程,6 月8 日至7月4日,全市平均过程雨量为444mm比常年梅雨量(273.5mm 偏多,比去年梅雨量()偏多。
市县面雨量最大前三名分别为遂昌县543.4mm松阳县509.1mm莲都区457.9mm单站雨量最大前三名分别为遂昌古楼水库753.5mm松阳榔树675mm碧龙源水库673mm、短历时暴雨频发,多地出现连续性降雨过程梅汛期间,我市出现四轮明显降雨过程。
第一轮强降雨主要集中在6 月8 日至日,降雨主要集中在我市中南部。
6月8日8时至日时,全市面雨量33.6mm市县面雨量最大前三名分别为云和县62.2mm 龙泉市44.5mm 景宁县43.7mm 单站雨量最大前三名分别为龙泉市供村站143mm朱山下站135.5mm景宁县浮亭岗站128.5mm。
浙江梅雨气候特征及其梅汛期暴雨的形势分析

策,更好的应当梅雨汛期暴雨的发生。
4.2 做好预测测预报
在梅雨汛期,通过做好预测预报服务,可以更好地对防洪抢
险工作提供依据。在梅雨汛期,需要对过程性降雨量级和出梅时
间预报需要重视,更好的应当梅雨暴雨,降低当地人民的损失。
4.3 加强科学调度
梅雨期容易发生流域性洪水和连续洪水,往往为双峰或多
峰洪水过程,要及时掌握气象和水、雨情实况及预报情况,应
在我国江淮流域,在每年初夏就会出现梅雨。梅雨气候 通常在一个星期以上,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雨量比较大,范围比较广,会对当 地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古人 由于没有科学知识,对梅雨气候特征认识主要来自生产实践, 为现代的梅雨气候研究提供了珍贵历史气候资料。随着气候的 不断发展,梅雨作为一种独特的气候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视,所以加强对梅雨气候特征和梅汛期暴雨形式分析,对于更 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梅雨特征分析 在浙江地区,梅雨是大范围的降水过程,会对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浙江地区的梅雨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在浙江地区,梅雨降雨的持续时间比较长。根据浙江
相关气象资料统计,浙江的台风暴雨平均时间为4d,浙江梅雨 期平均为24d,是台风暴雨时间的5倍左右。另外根据相关气象 资料显示,百分之六十的年份梅雨期在10-30d之间。
4 梅雨暴雨防御
浙江省不同重现期的梅雨期和梅雨量
重现期/a 梅雨期/d 梅雨量/mm
100
50
20
10
5
78
68
54
44
34
984
850
670
532
370
4.1 汛前充分准备
在浙江梅汛期暴雨的发生,会对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造成
浙江省气候概况完整版

浙江省气候概况完整版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这种气候类型赋予了浙江丰富多样的气候特征和显著的季节变化。
浙江的气温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平均气温较高,特别是 7 月和 8 月,常常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甚至能达到 35 摄氏度以上。
冬季气温相对较为温和,但在冷空气影响下,也会有明显的降温,最低气温一般在 0 摄氏度左右。
浙江的降水较为充沛,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至 2000 毫米之间。
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梅雨季和台风雨季。
每年的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是浙江的梅雨季,此时冷暖空气交汇,形成持续的阴雨天气。
而在夏季和秋季,台风带来的降雨也是浙江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的季风特征明显。
夏季盛行东南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使得空气湿度较大;冬季则盛行西北风,相对较为干燥。
这种季风的变化对气温和降水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浙江的气候还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
浙北地区,如杭州、湖州等地,冬季相对较冷,夏季较为炎热,气温的年较差相对较大。
而浙南地区,如温州、台州等地,冬季较为温暖,夏季的高温天气相对较少。
在降水方面,山区的降水量通常比平原地区要多,这是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使得气流上升冷却,从而形成更多的降水。
浙江的气象灾害也时有发生。
台风是浙江夏季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可能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
洪涝灾害也是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梅雨季和台风季,持续的强降水容易导致江河水位上涨,引发洪涝。
此外,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也会给浙江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浙江的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的降水和温暖的气候为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同时,气象灾害也给农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气象灾害的预警防范。
在工业和服务业方面,浙江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
夏季的高温高湿天气对于一些工业生产环节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
浙江省短历时暴雨

目录前言1、概述1.1修编缘由1.2主要依据和技术途径1.3编图成果2、暴雨特征2.1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2.2最大点暴雨量的分布2.3暴雨日数与暴雨水资源3、暴雨统计参数值线图3.1暴雨统计参数的估算3.2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绘制4、定点定面关系5、暴雨时、日雨型5.1 24小时概化雨型5.2暴雨日程分配6、使用说明6.1使用范围6.2使用规定6.3计算举例附表:附表4-1 浙江省定点定面关系表附表6-1 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附表6-2 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Φp值表附图:附图1、浙江省雨量站点分布图附图2-1 浙江省实测和调查最大10分钟点雨量分布图附图2-2 浙江省实测和调查最大60分钟点雨量分布图附图2-3 浙江省实测和调查最大6小时点雨量分布图附图2-4 浙江省实测和调查最大24小时点雨量分布图附图2-5 浙江省实测和调查最大3天点雨量分布图附图3-1 浙江省最大10分钟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附图3-2 浙江省最大60分钟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附图3-3 浙江省最大6小时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附图3-4 浙江省最大24小时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附图3-5 浙江省最大3天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附图3-6 浙江省最大10分钟点雨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附图3-7 浙江省最大60分钟点雨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附图3-8 浙江省最大6小时点雨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附图3-9 浙江省最大24小时点雨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附图3-10 浙江省最大3天点雨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前言当前存在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三大水问题中,暴雨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根源,研究暴雨的时空分布与数量特值,是科学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国以后,我省先后三次编制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
第一次是1958年编制的《浙江省水文手册》,第二次是1970年编制的《浙江省水文图集》,第三次是在1979年编制的《浙江省可能最大暴雨图集》。
这些“手册”、“图集”在我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管理,公路、铁路桥涵设计和其它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浙江的水PPT课件

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限制高污染、高耗水项目上马。
加强污染治理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改善水环境质量。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治理能力
1 2
推广智能水务管理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水资源智能化 管理。
加强水环境监测
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3
鼓励科技创新
支持水资源节约保护相关科技创新,推动技术成 果转化应用。
湖泊分布及特点
湖泊类型
浙江湖泊主要包括淡水湖和咸水 泻湖,如西湖、千岛湖、东钱湖
等。
分布特点
浙江湖泊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 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功能。
湖泊景观
浙江湖泊风光秀丽,是旅游和休闲 的重要场所,如西湖的十景、千岛 湖的岛屿风光等。
河流湖泊生态功能
01
02
03
04
生态系统维护
河流湖泊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
主要污染物
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部分区域还存在重金属和有毒 有害物质污染。
污染来源
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等是主要的污染来 源。
水质现状
部分河流和湖泊水质较差,甚至出现黑臭现象,对生态环境和居 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
设施建设
浙江已建成一批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提高了 污水处理能力。
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水质净化
河流湖泊通过自然循环和生物 净化作用,有助于改善和维持
水质。
气候调节
河流湖泊通过蒸发作用参与大 气水循环,对气候具有调节作
用。
防洪减灾
河流湖泊具有蓄洪防旱功能, 对减轻洪涝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水雨情特性及水文情势分析目录1 浙江省降雨特点 (1)1.1 降水量年际变化 (1)1.2 降水量年内分配 (3)1.3 降雨的空间分布 (6)2 浙江省暴雨特征 (8)2.1 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8)2.2 典型次暴雨 (9)2.3 暴雨特性 (10)2.3.1 暴雨强度(实测极值) (10)2.3.2 暴雨日数及笼罩面积 (14)2.3.3 流域性暴雨特性 (44)3 浙江省水文情势特性分析 (55)3.1 径流的年际变化 (55)3.1.1 径流的年际变化 (55)3.1.2 径流的丰枯变化 (56)3.2 径流的年内分配 (56)3.3 径流的地区分布 (59)3.3.1 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 (59)3.3.2 径流的地区分布 (60)3.4 主要代表站水位流量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60)3.4.1 衢州站 (60)3.4.2 金华站 (63)3.4.4 诸暨站 (68)3.4.5 嵊州站 (70)3.4.7 沙段站 (75)3.4.8 柏枝岙站 (77)3.4.9 黄渡站 (79)3.4.10 永嘉石柱站 (82)3.4.11 峃口站 (85)3.4.12 埭头站 (87)3.4.13 瓶窑站 (89)3.4.14 横塘村站 (92)3.4.15 水位流量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94)4 浙江省潮位特性分析 (96)4.1 沿海潮位监测站概况 (96)4.2 潮位资料考证及连续性分析 (98)4.2.1 潮位资料考证 (98)4.2.2 潮位资料连续性分析 (101)4.3 潮位特征分析 (105)4.3.1 浙江省沿海潮汐慨况 (105)4.3.2 年最高潮位特性分析 (106)4.3.3 年最低潮位特性分析 (110)4.3.4 年平均潮位特性分析 (112)4.3.5 年平均潮差特性分析 (114)4.4 潮位特征变化阶段性分析 (117)4.4.1 高潮位频率分析成果的变化 (117)4.4.2 潮位特征阶段性分析 (118)4.5 潮差比较 (118)4.6 潮位特征变化的影响分析 (120)4.6.1 设计潮位变化的影响分析 (120)4.6.2 年平均潮位上升的影响分析 (120)4.7 天文潮风暴潮洪水遭遇情况分析 (121)4.7.1 天文潮 (121)4.7.2 风暴潮 (123)4.7.3 天文潮风暴潮洪水遭遇情况分析 (125)4.8 滩涂围垦与河口治理对沿海潮位站的影响 (129)4.9 设计潮位依据站的选择 (129)1 浙江省降雨特点1.1 降水量年际变化根据1956~2012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全省实测最大年降水量为青井站4109.4mm(2010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08.1mm。
浙江省降水年际变化大,最丰年为2012年,降水量为2088.1mm;最枯年为1978年,降水量为1170.6mm,最丰年份是最枯年份降水量的1.78倍,如表1-1、表1-2、图1-1。
表1-1 全省年降水量系列表表1-2 全省年降水量统计特征值图1-1 全省逐年降水量及多年平均降水量图利用年降水量累积离均系数过程线,分析全省的降水量年际变化。
过程线上升期为丰水期,下降期为枯水期,如图1-2可见,全省在1956~2012年的57年中,丰枯交替均十分明显,1956~1962年、1972~1977年、1988~2002年以及2009年~2012年间基本属于丰水年,而1963~1971年、1978~1987年基本属于枯水年。
图1-2 全省年降水量五年滑动平均变化过程线1.2 降水量年内分配降水的年内分配受季风进退迟早,台风活动影响,分配很不均匀。
按降水成因大致可将全省分为梅雨主控区、台风雨主控区和梅雨台风雨兼容区三种类型地区。
各区代表站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率统计如表1-3,图1-3。
(1)梅雨主控区该区主要包括钱塘江中上游,瓯江中上游一带,降水量年内分配呈单峰(如衢州站),雨季出现在3~6月或4~7月,最大日降水量常出现5月或6月份,多年平均最大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5~20%,最大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百分比为50~60%。
(2)台风雨主控区该区主要包括甬江、曹娥江下游、椒江中下游、瓯江中下游飞云江、鳌江一带,降水在年内呈双峰型(如峃口站),第一个雨峰常出现在3~6月,主要受春雨和梅雨影响,其中最大月雨量出现在5月或6月。
第二个雨峰出现在8~9月份,主要由台风雨形成。
两个雨峰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率,前者可达16%,后在11%左右。
多年平均最大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约在50%左右,一般出现在6~9月。
在台风雨主控区内,如遇台风影响少,或“空梅”年份降雨亦会出现单峰。
(3)梅雨台风雨兼容区该区主要包括钱塘江下游、椒江上游、瓯江的小溪流域等地,降雨在年内分配亦呈双峰型(如东沙埠站),第一个雨峰出现在3~6月,第二个雨峰出现在8~9月,两个雨峰最大月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前者可达15%左右,后者在11%左右,多年平均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约在50%左右,一般出现在5~8月或6~9月。
(4)降水日数按日降水量≥0.1毫米统计多年平均雨日。
全省雨日最多的可达200天左右,其分布与全省年降水高值区吻合,雨日最少的不足140天,与全省降水量低值区吻合。
全省平均雨日为162天。
图1-3 代表站降水量年内分配表1-3 代表站各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统计表21.3 降雨的空间分布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2400mm之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显著,降水量最多的青井站2490.2mm是降水量最小的嵊泗站1048.2mm的2.38倍。
总的分布趋势是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递减,其中山区大于平原,沿海山地大于内陆盆地。
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位于我省东南沿海和与江西、福建省交界的西南山区,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位于我省东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及杭州湾两岸的平原区和舟山群岛,其余地区介于两者之间。
全省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2000mm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南、北雁荡山,乌溪江、江山港源头以及千里岗和开化县与江西省交界地区一带。
暴雨低值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少于1400mm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浙北的杭嘉湖平原,绍宁平原,舟山群岛,东阳、义乌和浦阳江上游的安华以及曹娥江中游的嵊州一带。
见表1-4。
表1-4 市级行政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实测最大降水量表图1-4 市级行政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实测极值点线柱图2 浙江省暴雨特征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中纬度和低纬度的过渡地带,不仅受西风带天气系统,而且也受低纬度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影响。
同时它又位于欧亚大陆的最东端,太平洋的西北岸,是世界最大陆地和最大水体的交界面,冬季受寒潮和强冷空气的影响频繁,夏季常有台风活动,复杂的天气系统与浙江西高东低的地势和多样的地貌类型相组合而成为全国暴雨灾害高发的地区之一。
2.1 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1)台风(热带风暴)暴雨这类暴雨主要由台风所致,暴雨区一般发生在台风行进方向的右前方。
雨量的大小与台风本身的结构和登陆地点、发生区域的地形条件、当时的环流背景等密切相关。
若台风在闽北略南登陆,在浙南沿海发生大暴雨;若台风在闽北或浙南登陆,浙江东南部沿海迎风坡发生大暴雨;若台风在浙中登陆,浙北出现大暴雨。
根据浙江的地形条件,这类暴雨多发生在山脉迎风坡或由两支山脉形成的喇叭口附近。
多年来这类台风暴雨中心和暴雨区分布基本固定,与我省沿海地形、山脉走向一致。
最为典型的是发生在1960年的7号台风产生的暴雨,北雁荡山乐清庄屋站最大三天降水量大821.1mm。
另外,台风登陆后与弱冷空气相遇,中纬度的斜压系统和热带的正压系统结合,增加了能量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大暴雨的产生。
前者如1963年的第12号台风,后者如1962年的14号台风产生的大暴雨。
(2)锋面暴雨(包括涡切变线)春末夏初,西北低槽活动频繁,引导冷空气分股南下,与西南偏南季风带来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暴雨。
降雨从浙南开始,雨带逐步向北推进,到6月上旬,江南地区冷暖空气交绥,常形成东~西走向的地面静止锋。
高空切变线与之对应,当高空低槽沿切变线东移,诱导低涡及地面气旋发生、发展,常出现持续性的暴雨天气,即“梅雨暴雨”。
1955年6月18日至6月22日在我省钱塘江流域与江西东北部、安徽东南部的一场暴雨,是典型的涡切变暴雨天气。
淳安县横沿站最大一日雨量307.7mm,最大三日雨量354.9mm。
(3)东风波暴雨在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风层里,受到扰动后产生的波动俗称东风波。
它形成的V形低压槽区,槽线呈东北西南向,槽西部为东北风,东部为东南风,在东风气流的引导下自东向西传播,当这种波动发展深厚时产生大暴雨。
如1988年7月29日至7月30日在宁海、奉化、嵊州、新昌、三门等五县(市)交界的天台山地区发生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宁海县里家坑站最大24小时雨量为520.7mm。
2.2 典型次暴雨浙江省暴雨主要是台风暴雨和梅雨暴雨,个别年份还出现东风波暴雨和冬季大暴雨,1950年以后典型次暴雨如下:(1)锋面暴雨(梅雨暴雨)①1955年6月18~22日钱塘江梅暴雨。
受江淮切变线的影响,1955年6月17日起,浙江西部地区遭受连续5天的大暴雨,暴雨量主要集中在钱塘江中上游建德以上地区和瓯江上游地区。
次暴雨量在300~700mm间,此次暴雨笼罩面积,200mm以上4.8万km2,300mm以上1.9万km2,400mm以上0.93万km2,500mm以上0.46万km2。
②1997年7月9日钱塘江梅暴雨钱塘江流域从7月初起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较强降水过程,降雨从7月5日14时自开化、江山一带起逐渐向东、东北扩展。
7月6日15时起全流域普降暴雨或大雨,暴雨中心一在江山港、乌溪江上游,一在寿昌至常山一线,中心次暴雨量440~511mm,200mm以上笼罩面积3.26万km2,300mm以上为2.15万km2,400mm以上0.312万km2(不包括安徽部分及浦阳江)。
衢江面雨量330mm,金华江面雨量240mm,兰江兰溪站以上面雨量300mm。
(2)台风(热带风暴)暴雨“6312”号台风暴雨。
1963年第12号台风于9月12日21时在福建省连江县附近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82百帕,中心最大风速30米每秒,台风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为低气压。
由于北方有冷空气南下形成台风倒槽,浙江全省除瓯江、钱塘江上游次降水量在100mm以下外,其余均在100mm以上,次雨量笼罩面积:100mm以上7.57万km2,200mm以上为5.93万km2,300mm以上为2.15万km2,400mm以上为0.64万km2,500mm以上为0.26万km2。
出现三个暴雨中心:一为象山港以北,画龙站次雨量732.9mm,一为苕溪上游天目山,市岭站次雨量514.3mm,一为北雁荡山,里樟站次雨量569.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