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中控试题三

水泥中控试题三
水泥中控试题三

山水集团2017中控员技能竞赛选拔考试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6、高压电机通常采用 铂电阻 测温。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20分) 1、IM 较高时,物料烧结范围变窄。( × ) 2、熟料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配料。( × )

3、减少一次风量,可以延缓“高温NO X ”形成时所需氧原子的时间,有利于减少NO X 的形成。( √ )

4、在煤粉燃烧过程中,气体扩散速度决定了燃烧过程的整个速率。( √)

5、急速冷却出窑熟料能防止或减少γ-C2S 转化为β-C2S 。 ( × )

6、煅烧温度越高,熟料早期强度发挥越好。 ( × )

7、空气输送斜槽的输送能力主要取决于斜槽宽度、斜度、风量及物料的性质。(√)

8、可燃物的着火点,不但与可燃物的浓度有关,还与可燃物的细度有关。(√)

9、只要生料库均化效果好,出窑生料就能满足生产需要。 ( × )

10、冷却机料层越厚,入窑二次风温越高。 ( √ )

11、耐火砖的耐压强度越高,质量越好。 ( × )

12、复合水泥国家标准中对水泥烧失量没有限制。 (√ )

13、煤粉中的水分在目前煤粉制备烘干条件下很难被全部烘干出来。 (√)

14、熟料中单矿物早期强度最高的是C2S 。 ( × ) 15、磨机没有停稳时,第二次启动易造成齿圈断裂。 (√) 16、硅酸盐水泥只允许掺石灰石及粒化高炉矿渣作混合材。 ( √ ) 17、运行连锁指在设备运行之后起联锁保护作用。( × ) 18、磨机研磨压力越大磨机产量越高。( × )

19、适当提高窑速,采用薄料快烧,对煅烧、强度、安定性都有好处。( √ ) 20、生料一般是由石灰石、硅质原料、铁质原料磨制而成。( × ) 三、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不是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D )

A 、CaO

B 、SiO2

C 、Fe2O3

D 、MgO 2、烧成带温度通过如下参数可正确定性判断: (D ) A 、窑筒体温度上升,预热器出口废气中NOX 浓度上升; B 、预热器出气温度上升,窑尾温度上升;; C 、窑尾温度上升,窑电流下降。

D 、冷却机一室熟料通气性变强,窑电流变大,预热器出口废气中NOX 浓度上升 3、国家标准规定普通水泥烧失量必须( A ) 。 A 、≤4.5% B 、≥5.0% C 、≤5.0% D 、≥4.5%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率值SM 反映的是CaO 被SiO2饱和的程度

B 、率值SM 反映的是液相粘土的大小

C 、率值SM 反映的是液相量的多少

D 、率值SM 反映的是熟料后期强度的高低

5、对于窑尾高温风要排风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窑尾高温风机排风量不能过大和过小,总体要与用煤、喂煤匹配,才能稳定工况,达到

高产、低消耗的目的。

B 、窑尾高温风机排风量加大,有助于煤的燃烧和物料在预热器的传热。

C 、窑尾高温风机排风量的大小在正常操作过程,不可经常变动,否则将使工况混乱,影响

台产和熟料质量。

D、窑尾高温风要排风量加大后,电耗会随之上升,但热耗不会上升。

6、窑电流在30秒内上升100A,经15分钟后,冷却机室压力上升,初步判断为(B)

A、跨前圈

B、跨后圈

C、窑口窜料

D、窑内烧流

7、出磨水泥安定性不合格一般来说是由于( D )过高造成的:

A、水泥中C3A

B、磨内水泥温度

C、水泥中C3S

D、水泥中f-CaO

8、下述关于煤粉质量方面的说法不对的是:(D)

A、煤粉细度越细,其燃烧速度越快;

B、分解炉用煤质要求可比窑内用煤低些;

C、一般要求,窑和分解炉用煤质要相对稳定。

D、煤粉水份较高,会降低火焰温度,延长火焰长度,因此入窑煤粉水份越低越好

9、某生料经分析发现生料饱和比过高,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有(B )。

A、增加CaCO3

B、增加SiO2

C、将生料磨细

D、减少校正原料含量

10、各级旋风筒锥体部分被物料粘堵时的压力( A )

A、增大

B、降低

C、稳定不变

D、

11、熟料f-CaO控制过低有以下( ABCD )不利之处

A、熟料质量下降

B、降低烧成带窑衬寿命

C、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 D熟料的易磨性变差

12、下列物料中烧失量最大的是:( B )

A、页岩

B、石灰石

C、熟料

D、粉煤灰

13、下列物料易磨性相对较好的是( D )

A、页岩

B、矿渣

C、熟料

D、石灰石

14、采用以煅烧制度为主的方案,“风、煤、料、窑速”的优先调节顺序是( ADCB )

A、调节喂料量

B、调节窑速

C、调节用风量

D、调节用煤量

15、对于预均化堆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可以充分利用质量波动大的原燃材料,扩大利用资源的范围

B、改善矿石的采掘条件,提高开采效率

C、进料成分标准偏差与出料成分标准偏差之比越小,均化效果好

D、对生产组织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16、下列关于润滑剂选用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对于低速、重载、温度高和承受冲击载荷时,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

B、对于承载大的机体应选用耐高压的润滑油

C、采用润滑脂时,潮湿环境下,只有使用钙基润滑脂

D、润滑脂适应于灰尘不易进入轴承内的部件

17、早期强度高的水泥,一般要求熟料中(A)矿物的含量较高

A、C3A

B、C3S

C、C2S

D、C4AF

18、镁砖怕潮主要是镁砖中含(B)与水反应使体积膨胀到时镁砖破损。

A、CaO

B、MgO

C、SiO2

D、Fe2O3

19、煤粉爆炸的条件是(B)

A、着火点、着火温度、O2含量、气体压力

B、火源、O2含量、煤粉达到爆炸浓度

C、煤粉温度、O2含量、气体压力、煤粉浓度

D、煤粉浓度、温度、火源、高速扩张

20、熟料成分波动的原因主要有( ABC)

A、生料成分的波动

B、燃料成分的波动不均匀

C、取样点缺少代表性

四、简答题(共30分)

1、降低f-CaO的工艺措施有哪些?(5分)

答:①配料要合理,KH不要太高;②合理控制生料细度;③生料均化要好;④物料煅烧时要保证一定的液相量和液相粘度;⑤熟料急冷,以免产生体积膨胀。

2、红窑后为什么坚持必停原则?(5分)

答:红窑必停是为了防止窑胴体弯曲、变形和氧化,窑体变形后不易砌筑材料,而且在运转中又易造成掉砖事故,影响窑的运转周期,甚至危害胴体的使用寿命

3、气体在回转窑内的流动作用是什么?(5分)

答:①为了使燃料完全燃烧必须不断向窑内供给适量的助燃空气。②及时排出窑内燃料燃烧后生成的烟气和生料分解出来的气体。

4、为什么需烘窑?(5分)

答:窑系统中的耐火砖、混凝土及胶泥等都含水分较多,如不先行烘窑把水分蒸发掉,会造成衬料温度急剧升高,附着水分大量地迅速蒸发,衬料、混凝土内部产生大的膨胀力,从而造成耐火砖炸头,混凝土裂缝,严重时发生混凝土掉块脱落、耐火砖抽签、掉砖等现象,投料后还会出现结皮堵塞。

5、为保护窑皮,操作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10分)

答:①掌握窑内温度,避免窑内温度烧的过高。严禁大火或烧流,加强煤料配合,避免出窑熟料f-CaO过低

②严防结圈,发现厚窑皮要及时处理,谨防长大结圈,结圈后,窑内通风阻力增加,后结圈会逼短火焰,损伤窑皮,前结圈会是熟料在烧成带停留时间过长而磨损,砸伤窑皮。③窑内结大蛋后,应降低窑速及时将大蛋转出窑,防止大蛋在窑内停留时间过长砸毁窑皮。④中控与现场配合好,通过调整喷煤管内外风阀开度和煤管位置,经常移动火点位置,不使高温部分烧在一个区域,保持火焰顺畅、不顶烧。⑤因故临时停窑时,要加强保温,防止窑皮急冷垮落。

五、计算题(共10分)

1、某厂窑尾烟囱在线监测显示NOX浓度为280 mg/m3,O2含量为7%,请计算在线监测的实测浓度?(4分)

答: 280=c*(21-10)/(21-7) c=280*14/11=356.4 mg/m3

2、选择你认为对的公式计算1kg实物煤燃烧时产生的理论空气量,其中,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Q= 5915大卡,工业干燥基低位发热量为Q=6674大卡,固定碳C =56.18 %,硫S=0.25%,氢H= 4.34%,O=1.8%。(6分)

V1=0.0889(Car+0.375Sar)+0.265Har-0.033Oar (Nm3/kg)

V2=1.04×Q/1000+0.77 (Nm3/kg)

d/1000+0.5 (Nm3/kg)

V3=1.01×Q

ar

V4=1.05×Q/1000+0.278 (Nm3/kg)

答:V1=0.0889(56.18+0.375*0.25)+0.265*4.34-0.033*1.8

=6.09(标米3/kg)

V4=1.05*5915/1000+0.278=6.49(标米3/kg)估算公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