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_毕文成

合集下载

中外影视翻译语言的特色分析

中外影视翻译语言的特色分析

中外影视翻译语言的特色分析1.聆听性“欣赏文学作品是通过眼睛阅读的,而影视作品的语言则是通过耳朵聆听的。

”⋯在欣赏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时,观众必须同时用眼睛和耳朵。

语言与画面同时出现更能体现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便于观众理解影视人物的对白,进而看懂整个影视剧。

但语言仅以口头的形式传达,在很多情况下很难达到书面形式的效果。

没有一部影视剧是能够完全听懂的,也没有一部影视剧是完全能够用眼睛看懂的。

一句译文,用眼睛看也许没问题,但一旦观众用耳朵听时,经常会显得不自然,自然会引起歧义,误解。

例如英语中的“it,she,he”这三个字译成汉语是“它,她,他”。

这三个字发音一样可J'b形不同,所指也不同,因此对于文学作品读者来说区分这三个字不成问题,可对于影视作品的观众常会带来头痛的事。

“He came in”译成中文是“他进来了”,读者完全明白,可听众就有点糊涂了,是“他进来了”还是“她进来了”呢?2.即时性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印在纸上的,读者一遍没看懂还可回头看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读懂为止。

可影视剧中的语言转瞬即逝,观众没有机会像阅读文学作品的语言那样可以回头看,可以字斟句酌,一遍没看懂,就只能放弃,立即去欣赏后面的内容。

即使你可以看影碟或录像,但那样可能会很快变得乏味。

因此文学作品的这一特点要求译制片的语言必须流畅通顺,通俗易懂,让人听就懂,不能让他们费尽心思地去思索片中的意义。

3.通俗性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影视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在内容上有着明显的深浅难易之分,在语言上也有雅俗之别,对读者的文字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除了极少数实验性的作品外,绝大多数电影和电视剧是供人们观赏的。

这也是由它本身含有的商业性质决定的。

为了补偿成本,取得利润,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任何一部影视剧都希望自己的影视作品被大众所接受认可。

因此,影视剧的语言必须符合广大观众的教育水平,要求一听就懂。

若是故弄玄虚、晦涩难懂、矫揉造作,只能适得其反。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策略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策略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策略影视字幕翻译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和技术结合的翻译形式。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影视字幕翻译在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交际翻译理论为影视字幕翻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理论支撑。

本文将从交际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影视字幕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交际翻译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一种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活动是一种交际行为,目的是在语言和文化之间传递信息和意义。

在影视字幕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方法,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字幕。

交际翻译理论要求翻译人员要注重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在影视字幕翻译中,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对于理解和翻译都至关重要。

翻译人员需要根据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来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以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注重原文的交际目的和意图,确保目标语言的字幕可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交际翻译理论要求翻译人员要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环境和语言交际的情境。

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和观看环境,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翻译策略。

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考虑观众的年龄、性别、教育和文化背景,以便选择适合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字幕翻译策略。

翻译人员还需要考虑影视作品的情节和情感表达,以便选择适合的翻译方式和字幕布局。

在这个过程中,交际翻译理论为翻译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交际的情境和要求,以便更好地进行影视字幕翻译。

影视翻译中字幕的特点及翻译策略分析论文

影视翻译中字幕的特点及翻译策略分析论文

影视翻译中字幕的特点及翻译策略分析论文[摘要]英美影视剧英语字幕在电影中经常出现,这在学术界应该引起重视。

从英美影视字幕的特点出发,能对英美影视剧字幕使用正确的翻译策略。

英美影视字幕的特点主要是根据英美文化的基本特点总结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口语化、时尚性、服务性、时空受限性等特点上,这些需要与影视情节当时的社会背景、词语的简化、结构的安排、服务化等相结合。

中英美影视的成功,既是国与国之间文化差异的沟通,也是中外交流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电影翻译;异同化;影视字幕;特点;措施一、影视中英语字幕的主要特点、异同化分析(一)口语差异化口语化,我们日常生活中脱口而出的语言,不拘泥于文字句子结构,不会像写作中使用那么正式的语言,我们通常称之为口语化。

例如:吃了没?最近咋样?还可以吧。

口语化不同于科教、科普、纪录片等产生特定的目的,这些语言是需要正式与书面性的;而口语化的影视节目就需要依靠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角色之间产生的互动情节而定。

把复杂的语言变成简洁的语言,这样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就能容易理解当中的情节与境况,语言化影视剧场的特点就浅显易懂。

因此,在英语字幕上经常出现Yeah,Damn it,Um,Gosh等,这些词语经常使用在口语中,书面语是很少使用的。

在英语影视中,经常出现短句与不完整的句子,例如After you,You owe me one,So what等语句。

还经常出现俚语:hot number,all wet等。

(二)时尚异同化随着时代的改进,观众对影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当前的娱乐节目,都要求跟时代接轨。

影视中使用的英语字幕的含义存在着新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是影视特定环境决定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影视界带来了很多新意的词语,这些都是影视界使用且可借鉴的。

在当前背景分析,很多青少年特别爱好流行的网络语言,这给剧情增加了活力与生机。

例如,short message,e-mail,MSN,web2page,www等。

影视作品翻译研究

影视作品翻译研究

影视作品翻译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的交流,影视作品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翻译工作者需要在保留原作意思的将其融入目标语言的语境和文化中。

本文将探讨影视作品翻译的特点、方法和案例分析,以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

一、影视作品翻译的特点影视作品翻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翻译,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影视作品中的对话和旁白通常具有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语言表达得更加自然、流畅。

其次,影视作品中往往包含许多文化元素和情感色彩,这就要求翻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

二、影视作品翻译的方法1、字面翻译字面翻译是指将源语言的文字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目标语言。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翻译简单的对话和旁白,但需要注意避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2、意译意译是指将源语言的含义翻译成目标语言,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处理具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语句,有助于保留原作的神韵。

3、直译直译是指在保留源语言文字的同时,将其嵌入到目标语言中。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处理具有特殊修辞手法或语言风格的文本,例如双关语、比喻等。

三、影视作品翻译的案例分析本部分将选取几部知名影视作品的翻译进行分析。

例如,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原文“希望是危险的孪生兄弟”被翻译成“Hope is a dangerous commodity”。

在这个例子中,直译法被用来保留原文的比喻和字面意思,同时意译法也被用来将“孪生兄弟”这一形象转化为目标语言中相应的表达。

这样的翻译既传达了原文的含义,又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字面翻译是“愿力量与你同在”,但这样的翻译失去了原句的神秘感和宗教色彩。

而最终的翻译“愿原力与你同在”则更好地保留了原句的内涵和情感。

四、结论影视作品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需要考虑到影视作品的独特性。

通过分析影视作品翻译的特点、方法和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翻译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传递原作的情感和意义。

做影视翻译时都应该知道什么?知行翻译:要知道它的重大意义

做影视翻译时都应该知道什么?知行翻译:要知道它的重大意义

作为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统称,影视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通过画面,声音,蒙太奇,故事情节等语言来传达与表现。

自19世纪末期第一部电影的产生,影视行业的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随着中外影视文化的不断交流,越多越多的异域文化被了解,被接受,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影视翻译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受限于语言的差异,绝大多数观众都是通过字幕或配音来了解国外影视作品。

然而影视翻译和其他翻译类型不同,它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今天知行翻译就简单介绍一下影视翻译的那些事。

首先,知行翻译先介绍一下影视语言的特点,它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大众性,我们知道影视剧中的语言属于有声语言,转瞬即逝,这就要求观众能很容易听懂说的是什么意思。

至于大众性就更好解释了,除了极少数的实验性作品,绝大多数影视作品都是供人们观赏,这就要求影视剧语言需要符合观众的文化水平,也就是说,影视翻译必须围绕观众展开。

影视剧语言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化和口语化。

影视语言多以任务对话或者内心独白,旁白的形式出现,显得非常口语化,所以在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工作过程中,一定啊哟考虑语言风格的传译问题,只有简洁明了的翻译,通俗易懂的词汇才能更加吸引观众。

其次,影视翻译的翻译流程大致就是指作者和译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译者需要以源语言作为背景,通过对源语言的分析得到翻译信息的正确表达。

还指译者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个期间,译者需要把目标语作为背景语言,通过构建合理的场景,用精确的目标语表达出影片的内容。

最后,在知行翻译看来,影视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传递影视剧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能够更好地实现影视剧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能够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满足观众的需求。

影视翻译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为了促进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因此做影视翻译的前提,就是要热爱翻译行业,并且能够深刻认识到影视翻译的重大意义。

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与理论

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与理论

Thank
you!
双语字幕两行,源语在下,目的语在上; 单语字幕一般一行。空间的限制使字幕的 翻译必须简洁明了。
Hale Waihona Puke 时间限制从时间限制上看,字幕与声音、图像 必须同步。也就是说,字幕的插入要 与影视剧的旁白和对自的语音播放同 步,伴随语音的开始而开始,伴随语 音的结束而结束。
语言经济原则
正是由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技术限 制,影视剧字幕翻译要简清明了,在 有限的时空内准确无误地把源语所包 含的信息传递出来,这就是字幕翻译 的语言经济原则。
从字幕的内容上看,电影的字幕翻译 鉴于原文本的内容与性质不同,分为 显性电影字幕翻译和隐性电影字幕翻 译。
显性字幕翻译主要指对原文本人物的 话语、对白等的翻译;
隐性字幕翻译是指提示性内容的翻译, 比如说对时间、地点、物品等一种解 释说明性的翻译。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根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字幕翻译中最重要的原 则是翻译的目的。因此,字幕翻译的目的就是在 时空的制约下向观众传达最有效、最相关的信息。 实际上不同的影视作品因有不同的交际目的,所 采用的翻译策略及方法也有不同。这就是汉 斯·维米尔(Vermeer)目的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具 体运用。根据目的论,字幕翻译是一种人与人之 问的互动。在字幕翻译过程中,作为“发起人” 的导演以及译文文本使用者的观众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观众的需要影响导演的意图,而导演的 意图则影响着译者最终采取哪种翻译策略,从而 决定字幕最终的效果甚至整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和 海外票房成绩。
可用三种策略来处理字幕翻译中的 文化信息:
文化补偿( Cultural Compensation)原则。文 化补偿原则旨在保存和介绍异域的文化特色,使 观众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电影有所了解。

影视字幕文本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影视字幕文本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影视字幕文本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影视字幕文本特征:
1.简洁性:影视字幕文本需要尽可能简洁,避免过多的冗余信息。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2.实时性:影视字幕是实时更新的,需要紧密结合影视内容,及时更新字幕文本。

3.可读性:字幕文本需要易于阅读和理解,使用简单的句式和词汇。

4.表现力:字幕文本需要表现出角色的性格、情感和语气。

翻译策略:
1.文化背景:考虑到影视作品背景不同,需要翻译者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以确保翻译的准确。

2.词汇选择:根据角色性格、情感及语气,选择合适的词汇,确保翻译文本的表达与原文一致。

3.语法结构:翻译时要注意语言习惯和语法结构的差异,选择合适的句
式和结构,保证翻译文本的连贯性。

4.音译与意译:音译一些地名、人名和专有名词,意译一些文化难以转化的词汇和表达。

5.时间与长度:考虑到影片的时间和字幕的长度限制,翻译时要兼顾时间和文字的完整性。

总的来说,翻译影视字幕需要理解源语言文字的含义、情感和语气,并通过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转化。

因此翻译者需要广泛的知识背景、熟练的语言技能和专业的翻译经验。

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本科毕业论文

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本科毕业论文

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本科毕业论文示例文章篇一:《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影视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广泛传播。

影视字幕翻译就像是一座桥梁,把不同语言的观众连接起来,让他们能够领略到其他国家影视作品的魅力。

先来说说直译吧。

直译就像是照着葫芦画瓢,原原本本地把源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转化为目标语言。

比如说,在一些简单的句子中,像“Hello”直接翻译成“你好”,这就是很典型的直译。

这种翻译方法在一些情况下很有用,因为它能够保留原文的一些特色。

就好比是把一件外国的艺术品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国家,虽然有点生硬,但是能让人看到原汁原味的东西。

可是呢,要是所有的字幕翻译都采用直译,那就会出现问题啦。

我记得有一次看一部外国电影,里面有个句子是“He is a green hand”,如果按照直译的话,就会被翻译成“他是一只绿手”,这多奇怪呀。

这时候观众肯定就会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个句子的真正意思是“他是个新手”。

这就说明,直译在某些时候是会让观众产生误解的。

那意译呢?意译就像是一个灵活的舞者,它不会被原文的形式所束缚,而是根据上下文和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传达出原文的大致意思。

还是用刚才的例子“He is a green hand”,意译就会准确地把它翻译成“他是个新手”。

意译就像是把外国的美食根据本地人的口味进行了调整,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接受。

我有个朋友,他特别喜欢看日本动漫。

有一次他跟我说,有部动漫里有个很有哲理的句子,在翻译的时候如果用直译根本就看不懂,但是意译之后,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这就说明意译在传达文化内涵和情感方面是很有优势的。

但是,意译也不是完美的。

如果过度意译的话,就可能会偏离原文的意思。

就好像是你本来要做一个跟原版很像的复制品,结果却做成了一个有点像又有点不像的东西。

有一部很有名的法国电影,里面有些对白是充满了法国的文化和历史典故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2-12-04作者简介:毕文成(1977-),男,浙江淳安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汉翻译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毕文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摘 要:与以书面语言形式出现的作品的翻译相比,影视翻译的语言是有其特殊之处的,即通俗性、瞬时性、融合性、口头性、简洁性以及省略成分多。关键词:影视翻译;文学翻译;语言;特殊性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03)04-0050-04

1 引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广度以及频率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沟通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外国电影以及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荧幕上。为了让中国观众看懂外来影片,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屏幕下方加印字幕;一是采用配音译制的方式。后者常被称为“译制片”(即先由翻译将对白译成中文然后由配音演员配成中文对白的影片),在中国始于解放后,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外来影片较少,因此影视翻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放宽了对进口影片的限制,并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了译制片厂,译制片渐渐地发展成了一门有特色的艺术。中国加入WTO给外国影片涌入中国带来了大好时机,另外,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他们对诸如影视类的文化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追求。国产电影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相当大的一批人,尤其是年轻人,乐意看好莱坞大片。但是,目前影视市场上外来影片的译本繁多,鱼龙混杂,给观众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多译制片看上去非常不自然,有的口型不合,有的声音和画面不配,还有的语音语调根本不符当时的情境。这当中的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译者对影视语言的翻译的特殊性了解不够造成的。下文是笔者对影视翻译语言特殊性的一点粗浅看法。2 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影视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有与文学翻译的相通之处,遵守着文学翻译的一般准则。但在更大程度上它还是受制于影视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影视剧首先是一门“有形有声,形声结合”的艺术。其中的画面与声音(人物说话声、音乐等)起着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影视剧的画面与声音都是一闪而过,尤其是声音,没有给观众思考的时间。因此,影视剧的语言都非常大众化,观众一听就能懂。另外,一般的影视剧都希望自己能有最高的上座率和收视率,因此它潜在的受众应是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所有人,而不应该是某个或某些特殊的阶层。这些都对影视翻译的语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下文将结合英语影视剧本汉译过程中的一些实例对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进行逐一阐述。

50

第5卷 第4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Vol.5No.4 2003年12月JOURNALOFNINGBOINSTITUTEOFEDUCATIONDec.20032.1 通俗性小说、散文、诗歌等类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都有深浅难易之分,在语言上也有雅俗之别,以满足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的需要。但是影视剧从出生之日起就注定它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这是由它本身所含的商业性质所决定的。为了补偿成本、取得利润,任何一部影片的推出者都希望自己的影片能被最广泛的人民群体所接受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既然影视剧的潜在受众是全体民众,它的内容应该符合广大观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应该在广大受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其中的语言便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语言若是晦涩难懂、矫揉造作,肯定会导致观众失去兴趣。失去了观众便失去了市场,失去了影片固有的潜在价值。观众必须能听懂剧中人物对白,才能看懂影视剧,才会欣赏这部影视剧。这部影视剧的整体价值才能体现出来。除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演讲、朗诵等,影视剧的语言应尽可能的译得通俗一些,要求妇孺能解,明白晓畅。当然,通俗易懂并不等于粗糙,并不等于平淡无力。通俗的语言也能讲的变化多样,也能讲的摇曳生姿。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Gump)中,阿甘屡次讲到“———stu-pidisasstupiddoes”译成“…蠢人就做蠢事”,既通俗又达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2 瞬时性影视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影视翻译语言的瞬时性。影片里的画面、声音都是按照剧情的发展需要转瞬即逝的。一般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其语言以书面的形式出现在纸上,读者可以一遍一遍的看,可以字斟句酌。而现场欣赏影视剧则不然。观众没有机会像阅读文学作品的语言那样,一遍看不懂再回过头去看第二遍。影视剧中的语言若是一遍听不懂,只能放弃;若是花时间去琢磨,则会影响到欣赏后面的内容。这好比我们参加听力考试一样,一道题目未听懂,只能放弃,立即准备听下一道题。因此,影视剧这一特点也要求影视翻译语言必须大众化或通俗化,要让人一听就懂。2.3 语言的融合性语言的融合性指的是影视剧中人物的语言、音乐及动态画面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是密切联系、融合在一起的。演员的形体语言(bodylanguage),如点头、摇头、手势等也是影视语言的一部分。这样影视语言就包括口头语言(verballanguage)和非口头语言(nonverballanguage)两部分。这是与一般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而且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间也不是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具体来说,口头语言是非口头语言的基础,而非口头语言对口头语言起着限制与补充作用。Principal:Iwanttoshowyousomething,Mrs.Gump.Now,thisisnormal.Forrestisrighthere.ThestaterequiresaminimumIQof80toattendpublicschool……———ForrestGump这是阿甘的母亲带阿甘去见校长时,校长对阿甘的母亲所说的话。笔者把这句话译成“甘普夫人,我给你看样东西。你看,这个位置是正常的,福勒斯特却在这。政府规定智商在80以上的人才能上公立学校……”乍一听可能会觉得这句话话中的一些代词,如“这个位置,却在这”,指代不明。其实不然。校长在说这句话时一只手拿着智商分布图,另只手指着图上的智商曲线分布区域,因此,指代词在这里的指代还是非常清楚的。这就是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相互融合的效果。影视语言融合性的特征在给翻译语言带来某些方便的同时,有时也给翻译语言造成一定的限制。Tessa:Soweshouldn'truleoutmurder.(MurderCall)Lance:No.(shakinghishead)《凶杀报警》这是发生在两位侦探间的对话。Tessa说不能排除他杀,Lance回答说“No”。我们知道英语中回答反意疑问句用“Yes”还是用“No”的标准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是肯定的就用“Yes”,否则就用“No”。因此根据英语习惯,这里的“No”是指事实本身是否定的,即“不排除他杀”,言外之意即他是赞成Tessa的观点的。而在汉语中,只要回答者本人赞同对方问句中的观点,就可以用“是”,反之则用“不”。因此,按汉语表达习惯上述对话应译成:泰莎:因此不能排除他杀。兰斯:是的。但是在屏幕上我们看到兰斯在回答的同时摇了摇头,即一个人在表示赞成对方观点的同时又摇头51

毕文成: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在英汉两种主流文化中摇头均表示否定的含义),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观众定会产生误解:兰斯的态度到底是“可排除他杀”还是“不可排除他杀”?所以这里的“No”还是应译为“不能”即“不能排除他杀”。因此在影视翻译时必须时刻注意声音与画面之间的一致性、融合性,灵活地运用语言来体现影视语言翻译过程中的特殊性。2.4 口头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大多是写在纸上的,读者用眼睛去欣赏,而影视剧的语言主要是通过演员用口说出来的,观众必须用耳朵去听。也就是说,在欣赏一部影视剧时,观众必须同时用眼睛和耳朵。看画面听语言二行为同时发生。语言与画面同时出现更能体现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便于受众理解影视人物的对白,进而看懂整个影视剧;但语言仅以口头的形式传达,在很多情况下难以达到书面形式的效果。没有一部影视剧是能够完全听懂的,也没有一部影视剧是能够完全用眼睛看懂的。接受的途径不同,对译文的要求也必然会不同,同一句译文,用眼睛看也许没什么问题,但一旦受众用耳朵听时,经常会显得不自然,甚至会引起歧义、误解。例如演员在配音过程中,汉语中的同音异形异意字往往会造成一些麻烦。在英语中的“he,she,it”在汉语中分别译成“他,她,它”,但它们的发音完全一样,即在演员的口中都发“ta”音,然而听众却很难区分到底是“他”,“她”还是“它”;英语中“Theyallcome”,在书面语中译成“他们全部来了”,没什么不妥,但在译制片中就会出现歧义,在观众听来是“他们全部来了”呢,还是“他们全不来了”?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影视翻译工作者就应该灵活运用其他一些表达方式来避免出现这种歧义。中西文化尽管存在很多相通之处,但也存在很多冲突。这种文化冲突在翻译中也是很难处理的。在以书面形式出现的翻译中,译者还可以采用夹注、尾注的方式进行解释说明。但这种方式在影视剧的翻译中是万万行不通的。在碰到文化词条的时候,影视剧中不可能外加一个解释性的旁白,也不可能在屏幕上打出解释性的字幕。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只能根据上下情节的实际情况,采用意译、套译或是改写的方式,最大可能地传达原语的内容。张春柏教授译的《浮华世家》(TheColbys)中有这么一句话“IsCamillesolovely———evenonherdeathbed?”,张教授把它译成“天上的仙女临终时———有这么美吗?”,既简单又不失原意,确实高明。Camille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TheLadyWithTheCamillias中的女主人公,是位绝代佳人。此后Camille便被用来泛指美女。在汉文化中,天上的仙女都是美貌绝伦的,更有“貌似天仙”、“仙女下凡”等短语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因此,张教授采用“仙女”一词既满足了口头性这一特殊性的要求又非常贴切、形象地再现了原语的含义。2.5 简洁性这里所说的简洁性是指影视语言的翻译在字数上有一定的限定性,要尽可能的用相等或相近的语言单位来表现原语(一般认为英语中一个音节相当于汉语中的一个汉字)。影视剧本身的语言就比较简洁精练,翻译的语言应该反映这一特征,要简单明了,不能拖泥带水。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的翻译在这方面的限制比在影视翻译中要宽松的多。影视翻译是为演员配音准备脚本,这脚本将直接影响到配音演员在译制片中配音的成败。声音与口型的同步是每个配音演员追求的目标。因此影视翻译人员若是不注意字数方面的限制,则会使配音人员陷入困境:原语长,译入语太短,给人的感觉是“拖”;原语短,译入语太长,给人的感觉是“赶”。一部影视剧的声音与图像的配合若是不协调,常会给人一种失真感,甚至会影响或破坏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绪的表达,进而影响到整部影视剧的欣赏效果。HecamefromP.R.C.译文:他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的。这里原句中用了“P.R.C.”而没有用“People'sRepublicofChina”本身就反映了影视语言的简洁性,而正式译制的影视作品追求影视角色如同在原作中直接用汉语对白的效果,当然不能违反这一宗旨。原语中只有6个音节,而译文中却有12个汉字。配音时肯定要滞后,因而不如改成“他来自中国”或直接译成“他是中国人”,意义未变,然而只有5个字,比较容易达到配音与口型同步的目的。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