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诊于眼科多发性硬化2例论文

合集下载

小儿多发性硬化2例报告

小儿多发性硬化2例报告

小儿多发性硬化2例报告熊学琴;刘智胜;胡家胜;吴革菲;孙丹;王芳琳【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2(030)011【总页数】2页(P1078-1079)【作者】熊学琴;刘智胜;胡家胜;吴革菲;孙丹;王芳琳【作者单位】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武汉,430016;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武汉,430016;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武汉,430016;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武汉,430016;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武汉,430016;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武汉,430016【正文语种】中文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女性的慢性、复发性、多病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

本病在美国发病率为 100/10万,英国为127/10万,中国以至于亚洲都认为该病是少见病,其发病率约为 1~5/10万。

MS主要发生于 20~40岁,但有研究发现,其中 2%~10%的患者起病于 18岁以前,12岁以前起病患者占 0.3%~0.4%[1]。

10岁以下儿童起病的病例更为少见,占 0.2%~2.0%[2]。

然而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磁共振成像 (MRI)的发展,加之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近些年MS病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儿童患病率也呈逐步上升态势。

以下介绍我科今年收治的2例<10岁的MS患儿的诊治经过。

1 临床资料病例 1 女,6 岁 4 个月。

主诉“头痛、精神差,伴双下肢无力1周”。

于2011年4月28日入院。

患儿足月顺产,人工喂养,按时预防接种。

体检:体温(T)37.2 ℃,神清,精神差,心肺正常;颈抵抗,克、布氏征阴性,双侧膝腱反射活跃,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侧踝阵挛阳性,站立不稳,双上肢轻瘫试验阴性,双下肢阳性,跟膝胫试验阳性。

既往史:2010年4月因“头痛、呕吐、精神差、无力1个月”,在当地输液治疗数天后间断缓解,住院治疗 8 d,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2例回顾性诊治分析

多发性硬化2例回顾性诊治分析

多发性硬化2例回顾性诊治分析
王文栋;张宝莲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2005(20)21
【摘要】例1,男,42岁,医师,因精神异常、行为怪异1天就诊。

3周前有上
呼吸道感染病史,平素健康。

查体:营养中等,躁动不安,行为紊乱,情感淡漠,表情滞呆。

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鼻腔及外耳道未见异常,伸舌居中,颈软,四肢痛、温觉正常,肌张力增高,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血、尿、粪常规检查正常;腰穿:颅内压200mmH20(1mmH2O=0.0098kPa),脑脊液外观微黄、清亮、无凝块,蛋白(+),葡萄糖3.5mmol/L,细胞总数2090×106/L,
白细胞:50×106/L,单核0.27,多核0.73。

【总页数】1页(P1248-1248)
【作者】王文栋;张宝莲
【作者单位】宝鸡市陈仓医院内三科,陕西,宝鸡,721300;宝鸡市陈仓医院检验科,陕西,宝鸡,72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
【相关文献】
1.多发性硬化患者发生视神经炎34例的回顾性分析 [J], 郭硕;魏世辉
2.多发性硬化32例临床诊治分析 [J], 彭佳鹏
3.83例多发性硬化的诊治分析 [J], 郑晓东
4.一项基于单中心的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 [J], 王婧琪;李聪;崔春平;钟晓南;卢婷婷;王玉鸽;杨渝;邱伟
5.一项基于单中心的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 [J], 王婧琪; 李聪; 崔春平; 钟晓南; 卢婷婷; 王玉鸽; 杨渝; 邱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视力减退首诊的儿童多发性硬化

以视力减退首诊的儿童多发性硬化
相 连 的视 野 缺 损 ; 4眼 表 现 为 不 规 则 暗 点 , 2眼 测 不 出 。
视觉诱发 电位 ( V E P ) 检查 : l 0例 均表现 为不 同程度 的 P I O 0波潜伏期延长 , 振幅下降 。5例行脑 脊液检查 , 其 中细胞 数增 高 2例 均 表现 为 单个 核 细 胞 数增 多 (> 1 2× 1 0 。 / L ) , 蛋 白升高 1 例( 0 . 5 g / L ) , 2例正常 。住 院 7~1 0 d , 发现其他眼部症状 4例 : 复视 2 例, 眼球震颤 2
化, 给予糖 皮 质激 素治. 6 m g / ( k g・ d ) 冲 击 治 疗 3~5 d , 以 后 改 为 泼 松
1 . 2 临床表现
本组 l 0例发病前无明显诱 因, 既往无
类似病史 , 急性 起病。首诊仅 表现为 不 同程度 的视 力
例; 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5例 : 双下肢无力 2例 , 感觉
例, 2年 内复发 2例 , 3年内复发 3例 , 4年 内复发 1 例。
室周 围和脑 白质中 , 呈 卯圆彤 ; 2例脊髓 内病灶 见于颈
髓, 颈髓 内多发性病灶呈长条形或多发条索状 。 1 . 3 误诊情况 本组 l 0例初始因仪有视力减退 , 矫正
视神经炎 , 易造成误诊 。随着磁共振 成像 ( M R I ) 的
临床应用 , 近年我 国对多发性 硬化 的确诊率 呈 卜 升趋 势。我 院 1 9 9 8 年 2月一2 0 1 0年 1 1 月 收治 以视 力减退 首诊 的儿童多发性硬化 1 0例 , 早期均存在误诊。

6 0・
临床误诊误治 2 0 1 3 年2 月 第2 6 卷第2 期 C l i n i c a l M i s d i a g n o s i s &Mi

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性瘙痒和发作性疼痛2例报告

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性瘙痒和发作性疼痛2例报告

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性瘙痒和发作性疼痛2例报告
张更法;马均辉;刘晓峰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6(9)6
【摘要】@@ 1临床资料rn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的少见疾病,近年MS在临床上日渐增多,但MS伴发作性瘙痒比较少见,而MS患者在同一皮肤感觉区域内既有发作性瘙痒,又有发作性疼痛的两种感受,在临床上实属罕见.笔者在临床上遇到2例,现结合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32-132)
【作者】张更法;马均辉;刘晓峰
【作者单位】河南平煤集团总医院,平顶山,467000;河南平煤集团总医院,平顶山,467000;河南平煤集团总医院,平顶山,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4+4
【相关文献】
1.多发性硬化之发作性瘙痒 [J], 苏惠琳;王(九厶东)
2.以发作性一个半综合征为特征的首发多发性硬化一例报告 [J], 王强;王虹蛟;张岩
3.多发性硬化伴发作性瘙痒20例临床分析 [J], 唐玉兰;张先龙;郑金瓯;梁军利;肖凯文
4.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性瘙痒 [J], 韩殿良;孟家眉
5.青少年女性四肢发作性疼痛15年——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综合征 [J], 周彬彬; 朱敏; 洪道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发性硬化研究:收获、迷茫与希冀

多发性硬化研究:收获、迷茫与希冀

多发性硬化研究:收获、迷茫与希冀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各种症状,包括感觉改变、视觉障碍、肌肉无力、抑郁、协调与讲话困难、严重疲劳、认知障碍、平衡障碍、发热和疼痛等,严重的可以导致活动性障碍和残疾。

MS的平均发病年龄一般在20~40岁,女性约是男性的2倍。

MS的病因不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

近年来,多发性硬化在病因学、发病机制、个体化治疗、口服生物制剂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总结如下。

病因学依然难以确定虽然尖端基因技术为探索疾病的复杂遗传机制提供了条件,但是MS统一的病因学依然难以确定,因此还需要拓展相关的研究领域。

一直以来,许多学者认为MS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致,但遗传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流行病学以及近年来在基因组领域的相关研究。

而且,MS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高分辨分析有待于最尖端基因技术的参与,这种先进技术为探索疾病的复杂遗传机制提供了条件。

Baranzini及其同事检测了单卵双生子的全部基因组序列及导致其发病不同步现象的后天因素和外在因素。

尽管筛查了3800万多态性基因和CD4+T细胞大量的甲基化位点,仍未能确定出任何一项遗传因素、后天因素或转录本差异可用于解释在单卵双生子之间MS发病的不同步性。

但是,MS统一的病因学依然难以确定。

因此,今后还需要拓展相关的研究领域,以探索MS的病因,这将有助于制定针对病因治疗的策略。

病变所累及组织更宽泛视网膜内层可能包含较先前认为的更多的炎症细胞及胶质增生。

这项发现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对MS发病机制的理解,而且提示OCT可有效检测轴索丢失程度。

2010年,有研究证据表明,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能够监测轴索动态丢失。

Green及其同事发现,MS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罹患率显著增高。

多发性硬化病例分享

多发性硬化病例分享

行走不稳1+月病史患者男性,26岁,因“行走不稳1+月”于2019年1月19日首次入院。

现病史: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行走不稳,不能直线行走,行走时有身体左右摇晃,时有头晕、视物旋转,偶有复视(看远处物体可疑)及饮水呛咳,小便费力,需压迫腹部等增加腹压方式辅助排小便,并出现性功能障碍(阳痿),无肢体无力、麻木,无视物模糊、头痛、言语不清、踩棉花感、心慌胸闷等不适,大便尚可,未重视。

近半月,患者感行走不稳加重,自诉类似醉酒后步态,维持站立等姿势困难,身体摇晃明显,常有跌倒感,为求诊治,来我院门诊,行颅脑CT提示“左侧顶叶脑软化灶”,遂以“共济失调脑干脑炎?”收住入院。

患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可,饮食如常,大便正常,小便见上,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既往有听力下降病史,2年前患者出现过不能直线行走,自诉服中药后缓解。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

无农药、毒物及动物接触史。

手术史:无。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史。

内科系统体格检查生命体征:体温:36.9℃,心率:94次/分,卧位血压120/86mmHg,血氧:99%,呼吸19次/分。

一般状况:头、眼、耳、鼻、喉正常。

双肺呼吸音粗糙,少许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未触及包块。

肠鸣音正常。

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入院时查体:精神智能状态:神清,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定向力正常。

语言清晰,MMSE评分30分。

颅神经:I:未测Ⅱ: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视力基本正常,视野及眼底未查。

Ⅲ、Ⅳ、Ⅵ:眼外肌运动正常。

V:轻触觉和针刺觉正常。

咀嚼肌有力。

Ⅶ:面部对称。

Ⅷ:听力正常,双眼水平及垂直凝视性眼震。

Ⅸ、Ⅹ:软腭抬起对称,反射正常。

Ⅺ:胸锁乳突肌和三角肌力量正常。

Ⅻ:伸舌居中,无舌肌萎缩和纤颤。

运动系统:正常肌容积,四肢肌张力正常。

无肌肉束颤。

四肢肌力5级。

颈强、克氏征(-)。

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反射(+++),右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左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右侧持续性踝阵挛,左侧非持续性踝阵挛。

多发性硬化性眼症误诊为单纯性视神经炎的分析

多发性硬化性眼症误诊为单纯性视神经炎的分析

给予详细的眼科检 查、视觉诱发 电位检 查及颅脑 MR 检查。结果 通过眼部检 查、相关辅助检 查及颅脑磁共振检查最后确诊 3 I 例视神经受 损的患者均为多发性硬化症。结论 多发性硬化症若 以视神经受 累为首发症状而未出现其他 全身症状时,因单纯性视神经炎诊断被漏诊。
【 键 词】 多发性硬 化性 眼症 ;视神 经 受 累;漏诊 关
1 . 2检测项 目
低甚或失明、感觉障碍、肢体疼痛或麻木共济失调、智力或情绪改变 等表现为。研究表明 ,6. 5 %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视力下 1
降 ,有的患者初 诊时 已有主要 由视神经炎 引起的原发性视神 经萎缩 ; 4 %以上 的多发性硬化症 患者发生视 神经炎 ,一 般从一侧波 及对侧 , 6 亦有在短 时间 内先后累及双 眼 ,双 目出现程度不一 的视 力障碍 ,这 是 导致视力低 下和 失明的主要缘 由。 累及 眼部 的多 发性 硬化 症 的主要 有视 物模 糊不 清 ,出现 中心 暗
中图分 类号 :R 7 . 74 61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7 — 14 (0 1 1 0 9— 2 6 1 8 9 2 1)3 — 30 0
多发性硬化症 是 中枢神 经系统脱髓 鞘疾 病 中以多发灰斑病灶 的缓 解与复 发为特征 的病 变 ,发生于 中枢 神经系统 的白质。视神经 是最易


3 例视神 经受损的患者 均为多发性硬化症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 ,因可累及中枢
神 经的各个部 位且胶质 细胞 出现 增生【 l 形成硬 化斑而得 名。该病 出现
传统医学认为,类风湿属于中医学 “ 痹症”范畴。 《 素问・ 痹论》 云: “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中医药治疗风湿、类风湿具有 的特的疗效 ,对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效果好 。本病病机为先天禀赋 J 不足,肝肾精亏 ,营卫俱虚 ,复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导致气血凝 滞,痹阻脉络,造成局部甚或全身关节肿痛。在整个致病过程中,除 风、寒、湿邪外,每有痰浊瘀血痹阻脉络的病理存在 。古方五积散 l

多发性硬化的眼部症征

多发性硬化的眼部症征

多发性硬化的眼部症征
朱梅芳;林永祥
【期刊名称】《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5(029)003
【摘要】多发性硬化的眼部症征朱梅芳,林永祥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眼;症征多发性硬化(MS)患者常出现各种眼部症征,且种类繁多,机制各异,熟悉这些症征,对MS的诊断及进一步探讨其产生机制将有所帮助。

现将我院神经科近20年来135例MS住院患者的眼部症状分析讨论如...
【总页数】2页(P288-289)
【作者】朱梅芳;林永祥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4.51
【相关文献】
1.以眼部损害首诊眼科的多发性硬化症2例 [J], 许步刚;郭妙春;王首文
2.多发性硬化症眼部损害3例 [J], 陈贵民
3.眼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硬化症 [J], 王国庆;潘瑞华
4.多发性硬化症眼部表现一例报告 [J], 熊贞燕;鲁纯葆;等
5.疑似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孤立综合征患者的磁化传递直方图 [J], Fernando; K.; T.; M.; Tozer; D.; J.; Miszkiel; K.; A.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诊于眼科的多发性硬化2例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视力障碍;首诊眼科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以多发灶和缓解-复发病程为特点。

好发于视神经脊髓和脑干等。

主要症状有视力障碍,运动和感觉障碍或颅神经受累等。

我国首发症状以视力障碍多见,临床上单眼视力首先受累者较多,呈进行性视力减退或突然视力下降至无光感。

2002年至2005年,我科共接诊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的多发性硬化患者2例。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女,27岁,农民,因左眼视力急剧下降3天,于2002年5月来诊。

查:视力:右1.0,左手动/眼前,左眼结角膜正常,前房深度可,房闪(-),瞳孔约4mm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灵敏,晶体、玻璃体清,视盘边界清,颞侧略显苍白,网膜未见明显出血、渗出,黄斑区无水肿,中心反光可见。

视野检查示左眼中心暗点。

初步诊断: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左)。

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及神经营养剂、补钾、补钙等治疗,病情好转,左眼视力恢复至0.8。

2003年10月,患者因右眼视力急剧下降伴眼球转动时疼痛1天来诊。

查:视力:右0.2,左0.8,右眼前节(-),瞳孔约4mm大,直接对光反应迟钝,间接对光反应灵敏。

按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1月后患者再次因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复视,左下肢无力来诊,请神经内科会诊,建议其行vep、mri检查,患者遂去上级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①多发性硬化;
②球后视神经炎。

经神经内科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例2:患者,男,32岁,农民,因右眼视物不清伴眼球转动时疼痛、视物变色,复视1周,于2004年7月来诊。

查:视力:右0.02,-2.0ds-0.1,左0.5,-2.0ds-1.0,右眼球轻度内斜,外转略受限,结角膜正常,前房深度可,房闪(-),瞳孔约4mm大,直接对光反应明显迟钝,间接对光反应灵敏,晶体、玻璃体清,视盘边界清,色略淡,动脉略细,网膜未见明显出血、渗出,黄斑区无水肿,中心反光可见。

视野检查示右眼旁中心暗点,周边视野略缩小。

vep 示右眼p100波的潜伏期延长。

初步诊断:1.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右),2.外直肌麻痹(右)。

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及神经营养剂、补钾、补钙等治疗7天,病情未见好转,出现眼球震颤,听力下降,四肢无力、站立困难等症状。

mri检查示脑内多发的不规则斑块。

确诊为:①多发性硬化;②球后视神经炎(右)。

转入神经内科治疗,好转出院。

查:视力:右0.3,-2.0ds-0.6,右眼瞳孔约3mm大,对光反应可,眼内如前。

2 讨论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以多发灶和缓解-复发病程为特点。

好发于视神经脊髓和脑干等,存在着多灶的脱髓鞘斑。

发病年龄在15-50岁,以25-40岁者多见,儿童少见,女略多于男。

其病因未明,多数病人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起病缓慢。

主要症状有视力障碍,运动和感觉障碍或颅神经受累等。

我国首发症状以视力障碍多见,占40.6%,病变多位于球后段视神经,其次为视
交叉,故临床上单眼视力首先受累者较多,呈进行性视力减退或突然视力下降至无光感,眼底早期无异常或轻度肿胀,随后视盘颞侧苍白或全萎缩,色觉障碍以红绿色觉明显[1]。

该文中2例患者均以急性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例1反复发作多次后,例2短时间内即出现神经系统其它症状。

后经vep、mri等检查确诊为多发性硬化。

故对于临床上出现的原因不明的球后视神经炎,或反复发作能自行缓解的视神经炎,尤其是伴有其它神经系统症状者,应考虑多发性硬化的可能,应该深入了解病史,仔细进行全身检查,追踪病情变化,以便早期确定诊断[2]。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168-3169.
[2] 杨景存.视神经病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