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基层审计机关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基层审计机关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浅谈基层审计机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如何搞好当前投资审计工作,对基层审计机关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前言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伴随着国家治理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依法用权利制约权利,维护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等原则和理念的落实,进而为国家治理的完善和改进发挥建设性作用。

二、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决策和管理方面

1.盲目决策、轻率上马,如国有公司倾其多年积累建厂,建成之日就是亏损之时,几年营运下来,濒临资不抵债的困境,有的则是建些半拉子工程。

2.违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脱离客观实际,过度超前投资,争相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如部分集镇建设,你搞三十米宽大街,我就搞五十米宽大街,最终未取得开发联带作用,形成资产闲置浪费、债台高筑,拖欠工程款,后来几任领导陷入催

浅谈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能够最大程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内部审计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财政审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对审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审计费用较高而审计质量较低的传统审计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审计制度只有适应社会经市场济发展,才能够有效发挥其监督、评价以及鉴证作用。当地政府应协助审计机关,对审计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积极探求对策并认真解决。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审计,不仅对固定资产投资能够进行规范管理,而且能够有效控制企业投资成本与提高企业投资效益。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能够最大程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内部审计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财政审计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也不断出现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相关设计机构工作人员的观念与意识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以及经费等因素,导致审计机关监督权力得不到有效实施,以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很多问题。 (一)建设项目审计问题 1、企业建设项目中财务和设计同监理以及质检等单位之间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企业建设项目设计水平较差、存在很多缺陷,以致项目设计不完善,导致项目施工不能够顺利实施。其次,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与质检单位监督控制不到位,相关人员不负责任,工作中存在纰漏,致使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存在问题、造价结算不能够顺利进行。第三,建设项目审计收费不按规定进行。同时,很多建设项目没有进行有效勘察等工作,就实施设计与施工,导致设计不断变更、工期延长,甚至建设项目合同终止。 2、招投标文书以及合同内容不完善,引起工程结算纠纷 建设单位工程没有对结算方式与造价调整予以有效审计,就会出现合同内容不严密、不全面等问题,不仅给建设工程结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也会导致审计工作量加大与监督难度。 3、建设工程结算超过造价 建设投资项目整体造价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直接受到竣工结算准确度影响。建设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随意虚列项目、施工材料以次充优、施工记录不规范等情况,导致工程结算时造价超过预算,都是审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致加大了审计难度。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决定,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会给造成审计困难。 (二)审计机关自身问题 首先,审计机关审计方式不正确,审计内容不全面,审计技术与方法不科学。其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借助的规范与标准,与相关规定发生冲突。第三,审计结构不科学、组织机构欠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逐渐增大,而审计机关审计内容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不相匹配,容易出现审计盲区。审计机关监督职责得不到有效明确,以致审计监督职责难以开展。审计机关缺乏技术力量,难以开展有效审计工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而且需具有相应的财会知识、工程专业知识等。然而,相关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不能够胜任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同时,审计机关不仅缺乏技术力量,而且缺乏相应的IT审计师,以致难以开展有效审计工作。第四,审计范围不明确。传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只是对建设项目及资金使用与管理予以有效审计。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结算等都需进行审计与监督。同时,国家建设项目与政府主管部门都应接受审计。第五,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背景下,实施审计证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常见问题及审计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常见问题及审计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常见问题及审计方法 投资决策方面 常见问题 投资项目先建后批,审批程序不规范。 拆分项目规避上级单位审批。 案例 (1)投资项目先建后批,审批程序不规范。 ABC公司离子膜烧碱、PVC树脂于2012年3月、7月两次向其总 公司提交开工请示报告,未予以批复,项目实际于2011年7月25 日已经正式开工。ABC公司4万吨三聚氰胺项目于2013年3月开工 建设,而该项目在次年2月15日才取得总公司对该项目初步设计的 批复,开工时间早于批复时间。 (2)拆分项目规避上级单位审批。 某集团公司总经理任期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众多且规模较大,审计发现二级子公司ABC公司,为了规避投资概算1亿元以上项目 需报集团公司审批的规定,将2013年计划投资1.99亿元建设的甲 醇项目拆分为投资概算9,928万元联醇及投资概算9,981万元甲醇 两个项目,规避了上级单位的审批。 审计方法 常见的审计方法包含但不限于: (1)取得项目审批资料,核对项目审批流程,查看项目上报时间、审批时间以及具体实施时间;

(2)取得项目资料,检查项目实施具体内容,重点关注工程项目 内容相似、临界审批金额、实施时间相同、实施人员相同等疑似项目。 投资执行方面 常见问题 无项目管理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等,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的问题; 招标程序不合规,合同签订不规范; 项目管理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项目资料不完整、档案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未及时转增固定资产; 试车收入确认、费用性支出资本化、利息资本化等财务核算不规范,影响资产核算准确性。 案例 (1)无项目管理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等,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的 问题。 ABC公司烧碱和聚氯乙烯装置项目、甲苯、离子膜烧碱等项目无 管理建议书,未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开工前施工图纸不完整,在施 工过程中设计变更频繁,存在边施工边设计的情况,导致项目成本 增加,项目工期、质量以及总预算不可控等问题。 (2)招标程序不合规。 ABC公司A产品项目总包给甲设计院,合同价格1200万元,达 到公开招标额度,未进行公开招标。ABC公司B产品项目招投标过 程中有4家单位参与投标,开标前有3家单位主动弃标,该公司直 接将未弃标的一家单位确定中标单位,未进行重新招标的程序。ABC 公司2011-2013年度大部分工程项目和中小修理支出均由该公司股 东的下属单位进行施工和修理,虽然履行了招标程序,但是审计人 员在查阅招标文件中发现,招标代理公司为其母公司所属招标公司,

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投资司

实用标准 文档 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 法规向导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试行) 审计署法规司 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 2013年3月 编纂及使用说明 固定资产投资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调整产业结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主要实现途径,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认真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宏观经济管理,揭露和查处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促进有关单位加强管理、节约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查出的问题作出恰当的定性和处理处罚尤为重要,在适用法律法规时需要严 谨细致,以确保审计质量。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因建设行业和专业的不同,在项目前期、建设期、竣工期的审计重点及发现的问题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围绕产业政策和规划落实、基本建设程序、财务收支、工程招投标、设备材料采购、工程质量与建设管理、征地拆迁、环境保护、运营效益等方面展开。因此,我们总结了以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现的常见问题,依据《审计署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的有关分类,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汇总,确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现问题的类别和主要表现形式,并对每一类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法规进行了研究分析,筛选出适当的条款,编纂形成了《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下简称《法规向导》。 本《法规向导》由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行为,违反建设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规定的行为,违反工程和设备物资材料采购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规定的行为,违反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违反项目建设管理规定的行为,违反工程投资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违反建设征地拆迁和移民有关规定的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等有关规定的行为等8个类别组成,每个类别由常见表现形式、定性依据和处理处罚依据3部分组成。 为了便于审计人员更好地使用本《法规向导》,特作如下说明: 一、本《法规向导》所列内容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常见的违法违规问题, –1–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0620017.html,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作者:汉中市审计局 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年第02期 近年来,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民生、灾后重建等方面安排了大量的政府投资项目。在投资审计项目多、任务重、工作量大、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我市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审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效地防范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提高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 一、全面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把建设项目程序资料是否完备、合理合法作为投资项目审计的基本内容 建设项目程序性资料涉及立项决策、合同约定、招标投标、建设规划、土地征用、工程监理、资金管理、设备物资采购、环境评价、信息公开、竣工验收等多个方面,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应当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在审计中要求投资管理单位必须提供完整有效的建设项目程序资料,并对建设程序资料进行认真审查、询证。通过审计,纠正了一些建设单位程序不完备、合同约定不规范,设计变更未报批,随意超概算、超规模等问题,规避了只注重财务决算和工程结算方面审计的潜在风险,使投资审计的内容更加全面和规范,同时,对促进投资项目规范运行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强化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审计。确保投资项目审计质量 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三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但从近几年来的审计情况看,大多数建设项目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财务决算,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建设项目单位未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核算不规范。审计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指导督促建设单位会计按制度设置会计科目,规范核算建设支出,正确归集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则依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严格审查建设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各项支出的合法性、真实性,把建设单位管理费和其中的招待费支出是否超比、往来款项是否真实、支付工程款的方式和进度是否合规、甲供材料是否存在漏税等作为审计重点,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近三年来,通过审计,共剔减建设单位非建设成本挤占待摊投资578.2万元,不仅有效保证了审计质量,也为国家节约了建设资金。

[浅谈,如何,提高,其他论文文档]浅谈如何提高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 论文关键词:政府项目国有固定资产质量提高措施 论文摘要:当前,招商引资已成为各级政府发展的重要手段,城乡居民实现小康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体现。随着招商引资硬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改善需求,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并且每年成翻番趋势。因此,提高国有资金利用率和减少投资自然就成为各级政府和关注的焦点,这就使得提高国有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和审计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审计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民众的关注。它是审计工作的生命,是审计工作的立足之本,事关审计事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所以,提高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把握好审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 一、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 领导重视是改善审计监督环境,从而提高审计威信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政府把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政府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审计的地位和作用[1]。随着政府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强,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硬件设施需不断提高和完善,由此形成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成倍递增。为了有效地提高国有资金的利用率和防止国有资金流失,政府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相关性文件,规定凡使用本级政府国有资金投资建设项目的工程结算必须由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审计,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作为政府部门拨款或付款的唯一依据[2]。另外政府还出台有关政策,确定审计部门应从事后审计,变成事前审计、事中审计,积极参与项目从可行性研究、立项、设计、招投标到施工一系列过程。在具体工作中,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都作出重要批示,对于一些重要和普遍性的问题,都要召开涉及有关部门参加的会议,听取审计汇报并要求逐项研究落实。审计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抓住党政领导关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审计工作,发挥耳目和参谋作用,才能引起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审计部门的威信才能不断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各级政府范围内的审计监督环境,并提供良好的审计氛围,为审计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二、制定审计质量规范标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审计工作的质量标准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标准的制订必须遵循以下两条根本性原则:一要依法独立审计,保证审计工作不受外界客观条件的干扰。二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证审计工作在“以事实为依据,以为准绳”的基础上进行。审计质量标准符合如下几点要求:首先,审计程序必须合法。审计的全过程要符合审计法规定的审计工作程序,并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审计工作程序开展审计工作。其次,审计人员要订立周密完备的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项目制定审计方案时,审计人员要围绕审计的目的、范围、时间及要求等方面周密地制定出审计方案,明

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的调查报告

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的调查报 告 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的调查报告 当前,以5V为特征的大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和重塑着人们探索世界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引起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也引发了审计部门对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工作发展变化的思考。如何树立大数据思维,创新国家审计方式,推进大数据环境下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基层审计机关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硬件建设不能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需要 一是现有的服务器不能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需要。基层审计机关服务器配置普遍落后、容量偏低,随着数据的剧增,现有的服务器存储能力、运算能力很难满足大数据审计的需要。而一般一个数据量较大的审计项目,如医疗保险基金审计项目采集归集的数据量以T为单位,数据使用时需要做拷贝还原等系列操作,不能及时的调用。

二是络安全不能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需要。目前,基层审计机关连接的络大多是借助于政务平台的络,政务能与互联进行互联互通,并且现有的络仅二级等级保护,安全策略低,提高络等级投入较大,从而给审计机关的数据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不能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需要。 三是县市审计机关未按标准化的要求实施机房建设。由于标准化机房投入较大,部分县市将服务器、交换机、接收终端等设备安装在一个普通的办公室,未按照标化的要求配备空调、防火防盗防潮等方面的设施建设。 四是审计人员的计算机配备不能满足大数据审计的要求。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虽然加强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配备,但是配置计算机时对大数据审计配置估计不足,大部分人员配备的电脑存储空间都在500G,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软件系统安装后,可用于数据存储的空间就相对的不足。加之一般配备的内存都在2~4G,运算能力不足。 (2) 软件建设不能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需要 一是审计人员现使用的Ao系统、联系统中的分析功能都是基于关系性数据库,暂不支持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种类多样化、数据的结构多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01246567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01246567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以下简称项目审计),是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收支、工程管理及造价等方面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审计工作。笔者对近年12个项目审计进行了分析研究,粗略归纳出项目审计发现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大家一起商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问题: 一、违反基本建设程序 基建程序反映了一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只有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才能保证项目的效率和效益,不按基建程序办事和否定基建程序,往往造成重大损失。国家对基本建设程序有明确的规定,但从项目审计情况看,一半左右的项目存在违反基建程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前期工作没有做好。按照有关规定,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包括: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等工作环节;只有在完成上一环节后方可转入下一环节。从审计情况来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缺这少那的情况比较普遍。特别是一些重点项目,片面强调时间紧,任务重,前期工作往往被忽略,造成资金缺口大、工程变更多等许多疑难问题。 2、建设项目没有报批或有关部门越权审批。 3、边设计,边施工。如有的项目在没有施工图纸或图纸不齐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有的项目甲乙双方没有签定施工合同。 4、工程完工后未及时办理结算。 二、建设项目超概算

概算是指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编制的、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确定建设项目从筹建时起至竣工结束时止所发生的全部建设费用文件,是建设项目预决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投资领域一直存在着四算三超的问题。从审计情况看,造成超概算的主要原因:一是工程考察不周详,深度不够,使得一些实际工程量没有列入初步设计概算,存在设计漏项和设计错误的问题,有些概算没有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二是套错定额。三是征地拆迁超概算。四是一些单位和部门,为上项目,有意压低工程投资规模和概算,搞“钓鱼工程”。 三、未实行招投标或招投标不规范 建设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是我省建筑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有利于推动企业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防止腐败现象。从审计情况看,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1、未按规定进行招投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或者国家融资等项目,都必须进行招标。在审计的12个项目中,有个别项目没有按规定进行招投标。另外,虽然有关文件明确规定监理应当实行招投标,但是,目前我区各地普遍没有执行,有关部门的解释是,监理招标的条件尚不具备。 2、招投标不规范。一是在资料不齐的情况下进行招投标。按规定,实行施工招标的工程应具备有持证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但是,一些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或是没有初步设计、或是没有施工图纸,由于没有这些基 四、挤占挪用建设资金 个别项目存在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的情况。 五、高估冒算 当前,工程造价中脱离实际,高估冒算,弄虚作假,多列费用等问题比较普遍。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起步相对较晚,经验不是很多,在12个项目中,核减

落实“三个转变”积极探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新模式

落实“三转”措施积极探索投资审计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灾后重建审计的结束,“每投必审”的投资审计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和新常态,也与《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审计机关要求不相符合,与当前推动改革和发展不相匹配。如何推动投资审计“转职能、转思路、转方式”(三转),如何从以“审价”为主向履行“审计监督”职能转变,如何改进审计方式方法,全面推进政府投资审计的创新发展,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每投必审”投资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以审计项目的“全覆盖”代替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随着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的推进,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每投必审”,把政府投资审计的“全覆盖”,片面地理解为对全部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全面覆盖审计,将全部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结算(决算)审计作为主业来抓,把负有管理职责的各部门相关事务都揽到自己身上,把自己从监督职能推向了管理职能,忽视了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各方面各环节的监督职能。投资审计从传统审计的幕后走向了前台,参与了相关的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却也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事实上,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并非要求审计机关对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环节每一笔资金 走向都要出具审计结论,审计机关不能这样做,也没用这样的精力能做到。

(二)缺少了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不能正确地把握“审计监督”与“建设管理”的关系,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缺少了审计机关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对审计的本质要求,《审计准则》在保持审计独立性方面作出了特别的强调,其第十七条规定,审计人员不得参加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活动,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这条规定从职能上对审计人员的身份作出了界定,进一步明确了审计人员是“监督者”而非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者”及项目建设的“参与者”。审计机关作为监督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关于审计机关仅具有审计监督职能的规定,应该牢牢把握职能定位,依法审计。 投资项目竣工结算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强,且又复杂、细致的技术经济工作,他往往会涉及到建设 (三)“每投必审”工作难度大,审计风险高。 方与承包方的切身经济利益。现阶段关于工程结算的方法、时间、程序和效力等都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合同双方又往往约定不明确,造成很多投资审计项目关于造价结算的意见不统一,施工单位不认可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审计项目迟迟不能按期完成,审计项目多、审计时间长,审计项目积压严重,矛盾突出,审计机关不堪重负。由此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存在引发不稳定因素和发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特别是近几年,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拉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刺激需求、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特别是近几年,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拉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刺激需求、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不少投资决策成功的项目,但也存在一些严重失误的投资决策,其造成的损失让人触目惊心。主要表现在: 一些建设项目管理上存在较大的漏洞,“三边”工作较多,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面超过资金筹资能力,盲目上项目,造成半拉子工程使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资无法发挥经济效益,一些项目投资可研深度不够,项目一建成就开始亏损,造成较大的投资损失。为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节约工程建设资金,减少建设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必须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和项目投运后的效益评估与分析,正确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水平。下面我就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进行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的必要性。

二、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的原则。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投资项目,其风险程度、外部环境和不确定因素也不同,应当采取相应的效益评估与分析方法。真实反映项目的投资效益是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估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在项目评估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投入与产出的观念。评价时不能只考虑项目的直接投资,还要考虑相关投资,大型项目还需考虑主体项目的配套是否同步建设,以发挥综合效益,产出必须大于投入,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是项目投资的最终目的, 2、建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不同时段其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不同的,可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及行业平均收益率来计算项目的投资净现值和投资收益率,以正确反映项目的盈利能力,评估其投资风险。 3、建立项目机会成本及边际收益的观念。机会成本就是投资本项目放弃其他项目投资的损失,边际收益就是考虑项目建设所需材料和设备及生产稀缺的主要原材料和主要产品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价格波动对投资成本和经营效益的影响,这对于选择投资项目决策时十分重要。 4、建立合理的判断标准。在进行投资审计效益分析与评估投入与产出时,应以国内现行市场价格为基础,同时还应考虑供求关系、销售运输方式、建贷利率、营销方式等因素对投资收益的影响程度。 5、要考虑投资风险。任何投资决策都有风险,一般来说项目投资风险越大,投资收益率越高,我们要通过趋势分析进行概率测算,估算项目投资实际存在的风险水平。

浅谈基层审计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基层审计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基层审计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提高,社会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面对新形势,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审计事业科学发展,这些问题需要尽快克服和解决。 一、审计工作及干部队伍建设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审计执法的环境不优。主要表现为审计“四大难题”仍然一定程度存在。一是少数被审计单位抵制审计。认为“审计就是查帐”,就是“找问题”、“挑刺”,对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认识不足,对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二是基层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一定影响。按照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基层审计机关同属地方政府领导,也需要其他部门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因此,在对一些涉及违纪违规问题审计执法时往往会受到一些干预和掣肘,一些审计执法工作也只得随着变通;三是由于地方财政负担较重,县市审计机关部分正常的审计工作经费未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往往需要以执收执罚创收的方式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审计工作造成了被动。四是审计的威慑力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审计结果公开力度不够,审计回访组织体系和制度不健全,审计整改和审计问责阻力较大,造成被审对象对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审计决定落实不积极,使审计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二)审计队伍活力不够。一是复合型人才少。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审计工作以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有90%是财会类专业出身。随着审计监督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工作还涉及到宏观经济研究、工程管理、社会服务、绩效评估、计算机技术推广应用等各相关专业,符合新型审计工作急需的既具备审计查核能力,又具备分析研究能力、绩效评估技术、文字综合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现代管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太少,影响了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广泛发挥。二是缺乏有效激励手段。由于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在现行干部人事制度下,审计干部交流进出困难,大部分审计干部在审计系统是出生入死,但由于职级待遇职数限制,部分干部解决级别待遇十分困难。同时,由于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表率性质,各类奖励补助都非常严格和规范,审计干部的收入和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都较为清贫,导致少数年龄较大的审计干部归属感、成就感缺失,工作动力不足,心生怨气和不平。三是补充高素质人才困难。由于处在基层机关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升职空间和薪资待遇有限,基层审计机关招考的公务员,大部分都是二、三类大学毕业生,很难招录到重点大学毕业的高素质的财经审计类、投资建设类、计算机信息类专业人才。虽然新招录的公务员也很优秀,但思维、视野、悟性和理念,跟名牌大学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三)审计力量不足,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持续提升。各级基层审计机关均存在人员

浅谈如何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浅谈如何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摘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真实、合法、效益所实行的监督行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具有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时间跨度长、影响面大等特点,笔者认为,审计监督应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对工程项目的论证、立项、招投标、预算、合同条款的订立、资金来源、增减工程和隐蔽工程的变更签证手续、设备、材料的采购、工程进度款的拨付、工程竣工结算等各方面进行审查与监督,并对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等多方面进行中肯的审计评价。简历大全/html/jianli/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概述: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已逐渐成为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笔者结合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中的实践,改变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主要目标的审计理念,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合法性审计、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审计、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审计、工程竣工后效益性审计等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合法性审计 建设项目开工前,应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情况,立项情况,招投标情况,预算编制情况,施工、设计、监理合同条款的订立情况,资金来源的合规、合法性情况进行审查。

1、审查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是否充分,是否存在“一人拍板、一人说了算”的现象,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盲目投资、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等建设行为,在投资回收期及投资效益等方面的评估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高估冒算等现象。 2、审查建设项目是否履行了国家基建项目审批程序,建设项目的立项是否经计划管理部门批准,是否存在绕过计划管理部门仅向主管部门报批现象后直接动工建设的现象,是否存在套用其他工程项目名义进行立项,是否存在“张冠李戴”的现象。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3、审查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公开招投标,招投标程序是否合规、合法,有无暗箱操作现象,有无将建设项目“化整为零”以逃避招标现象,招投标程序是否流于形式,是否存在层层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 4、建设项目的工程预算的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套用定额是否准确,套用定额项目是否准确,材料单价是否合理,套用费率是否准确,相关费用估计是否合理,工程预算是否存在错项、漏项等现象。 5、审查建设项目施工、设计、监理等合同条款的订立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存在有失公允的条款。特别应留意施工合同关于价款订立的准确性,内容条款的完整性等方面。 6、审查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是否合规、合法,是否存在非法集资现象。资金来源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盲目上马工程项目,造成单位沉重债务负担现象。 二、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审计

基层审计机关做好两统筹工作的几点思考

基层审计机关做好两统筹工作的几点思考 基层审计机关做好两统筹工作的几点思考 xx审计长曾多次强调指出:要坚持推进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审计署制定出台了做好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有关工作的具体措施,这对基层审计机关来说,既是一个工作要求,也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基层审计机关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坚持统筹原则,应从思想、内容、方法三方面掌握统筹发展要点,推进审计工作全面发展。 一、转变思维方式,从思想上统筹 长期以来,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受双重领导体制的局限,人少事多,既要完成上级审计机关指令性工作,又要完成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任务,再加上基层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多年又习惯于审计组的“独立作战”,思维方式和审计方式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创新能力显现不足。即使进行资源整合,也只是内部行为,打破科室界限,在人力使用上统调统配,跳不出既有的工作圈,这其中也存有多种疑虑因素,导致不能跨前一步。因此,在审计工作统筹发展战略上,按照“两统筹”工作要求,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首先在思想上统筹。一是树立“一体发展”思想。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业务受上级审计机关指导,人财物属地方,这种二元管理结构,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工作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忽略了目标责任、组织基础、人力因素等方面的同一性,实行上下有别、分层管理。坚持一体发展,就是按照“两统筹”有关工作要求,把握上下级之间共性因素,积极探索形式、内容相统一,规划、执行相协调,手段、制度相衔接的运行机制,促进审计工作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二是树立“整体推进”思想。近几年,审计署已先后统一开展了政策执行跟踪审计、退耕还林资金审计、农村饮用水过程项目、安居工程项目等大型项目的审计组织管理,做到了上下结合,整体联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协调统一,把全部审计力量聚集起来,整合工作资源,建立起上下相统一的工作机构、目标任务、考评标准、检查督办的工作机制,实现上下间共同发展。三是树立“健康发展”思想。建设统筹发展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立足长远,走出一条靠制度、靠经常性的工作来改进和加强统筹建设的路子来。按

基层反映:浅谈基层审计机关的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浅谈基层审计机关的审理工作存在的 主要问题及建议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审理是防范审计风险和提升审计质量的有效措施。笔者通过总结归纳近年来的审理工作经验,认为基层审计机关在审理工作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审计人员认为,审理仅仅是综合部门或专职审理人员的职责,审理人员应负责对审计项目中的问题把关并予以解决,有的审计人员对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审计复核时期,认为审理即是过去的复核,不存在本质上区别,将审计复核和审计审理混为一谈,以复核代替审理,增加了审计质量控制风险。有的审计人员对审理意见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审计报告在审计业务复核会能够过关就可以了,不愿主动按照审理意见对审计方案、审计底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下次审计依然是“旧病复发”。 二是审理工作的独立性执行不严格。基层审计机关虽然设置了法制审理机构或配备了专职审理人员,但由于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较突出,法制审理人员需要承担审计项目任务或其他临时性工作,难以专司其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理工作质量。同时,由于基层审计机关项目实施不均衡,一般上半年忙于完成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审计项目和“同级审”,下半年忙于完成地方政府安排审计项目,经常出现项目扎堆现象,为抢时间赶进度而导致审理工作走过场,影响审计审理作用的发挥。 三是审计质量层级控制落实不到位。根据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实行分级质量控制模式,审计组长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业务科长对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证据、审计报告、法律法规运用等方面进行复核。但从实际执行中看,层级复核基本是走走形式而已。有的审计人员认为,反正审理部门要审理的,相关审计人员并未对审计项目相关内容进行实质性复核。审计业务人员在质量控制上对审理人员的依赖愈发明显,对其自身在质量控制上的责任意识却越来越淡化。 四是对审计审理人员的培训不及时。随着审计监督覆盖面的扩展,被审计对象涉及到的行业法规涵盖面广,十分复杂,审理人员现有知识储备有限及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难以应对,加之近年来对专门的审理类工作培训或指导开展的还不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疑难问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以上问题,在各个基层审计机关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需要引起重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规范: 一是充分认识审计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审计项目审理是对审计质量、审计进度、审计廉政、审计结论落实等方面的全方位监督,是对审计权力运行的实质性监督。审理是审计业务管理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新方式,是强化审计治理的根本举措,是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纠错的重要手段,是审计机关及时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总结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总结篇一:XX县审计局XX年投资审计总结 XX县审计局XX年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总结 XX年,我局在县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安徽省审计(来自: 小龙文档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总结)监督条例》和《肥东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以完善投资项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县委政府交办的各项投资审计工作任务,为政府节约了大量财政资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基本情况 一年来,我局共接受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3个,送审总金额万元,审定金额万元,核减金额万元,平均核减率为%,最高核减率%。同期还组织力量对11个其他项目资金共万元进行了核查审计。目前,还有15个项目正在审计中。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审计行为。 有章可循,制度健全是做好投资审计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因此在工程项目审计中,我们一直把制度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四月份和八月份,针对我县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及经济签证多和资金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基建科积极配合县政

府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工程设计变更及经济签证管理的通知》XX[XX]20号文件和《XX县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XX[XX]48号文件,从总源头上把好资金关,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及审计工作衔接与配合。 (二)加大审计监督范围、促进社会经济效益。 基建科在继续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方针的同时,扩大审计覆盖面,进一步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与服务功能。 (1)认真做好工程价款决(结)算审计工作。在审计中,审计人员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防高估冒算。尤其是隐蔽工程、变更签证和材料价格。不仅了解书面材料和图纸,对每个项目都深入现场勘察、核实。经过审计的单位都认为审计机关确实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为国家、单位节省了大量资金。 (2)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将监督关口前移。今年,基建科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和县领导指示,积极协调人员对县校安工程和中医院医疗大楼进行跟踪审计。将传统的事后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即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积极参与审计监督,为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价款把好关。 (3)积极参与大建设项目,严把设计、变更关。根据相关领导批示和文件精神,基建科积极协调人员参与全县大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及大额经济签证审核监督,严把工程造价

对基层审计机关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思考

对基层审计机关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思考 对基层审计机关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思考 审计全覆盖是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参与完善国家治理的更高要求,是审计工作科学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审计机关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选择。当前,在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人员少、知识更新慢、任务重等现实问题情况下,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是新形势下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新课题。 一、审计全覆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一)审计全覆盖的内涵。概括地讲,全覆盖核心在于“全”,体现在对法定审计对象、审计领域、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的全面覆盖监督。审计全覆盖,就是指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的审计,做到一定周期内对所有被审计对象的全覆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其内涵包括:一是被审计对象的全覆盖,即对所有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自觉接受审计、配合审计,不留盲区和死角;二是审计内容的全覆盖,即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全方位审计;三是审计过程的全覆盖,即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筹集、管理、分配、使用、绩效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审计监督。其目的在于从不同角度审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促进规范、正本清源,以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审计全覆盖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广度。审计范围要涵盖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二是要有深度。对每一个审计项目不能走马观花,一味追求数量,要做到审深审透,力争反映情况准、查出问题深、原因分析透、审计建议实。三是要有重点。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公众关切,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资金、重点工程和领导干部等分别采取不同的审计频次,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和关注的重点问题,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四是要有步骤。要根据实际情况,分行业、分领域的统筹部署,分清轻重缓急,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工作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审计全覆盖,确保实现对重点对象每年审计一次,其他对象五年至少审计一次。五是要有成效。对审计发现的严重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依规作出处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同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推动完善各项政策和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审计全覆盖存在的瓶颈制约 由于受到审计体制机制的影响和制约,以及基层审计机关自身的情况和所处的环境,审计监督覆盖面还不能有效满足国家治理需求,仍然存在很多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严重制约了审计全覆盖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审计执法的刚性和独立性不足。当前,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审计执法独立性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按照《宪法》和《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我国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实行的是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的体制,向政府和人大的双重报告体制,其均影响和削弱了基层审计机关执法的独立性,同时,对审计结果公告的权利未给予充分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审计机关带有很强政府内控机构性质,除上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趋势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本文专指国家审计,下同)得到迅速发展。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投资审计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审计方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方面已日趋成熟和完善;投资审计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多年来揭露和查处了大量违规违纪问题,对规范建设资金使用,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促进整顿建筑市场秩序,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回顾过去的二十载风雨历程,我国年轻的投资审计事业快速成长,但与飞速前进的社会发展进程相比,投资审计现状还呈现一些不足:一是审计内容仍以查错防弊为主,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是重点。由于投资领域的市场运作、建设管理尚不规范,发现和揭露建设过程中的违纪违规问题仍然是投资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概算执行、工程造价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审计经验,查项目、找问题,可谓驾轻就熟;至于投资是否合理、投资效益如何,则一般不予评价。二是审计方式多是事后审计,投资审计未能真正渗入建设全过程。仍以事后监督为主,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比如,我们审计发现某建设项目由于投资决策论证不当,建成后很快报废,上亿元投资失效,却只能是“事后诸葛亮”,对已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浪费,于事无补。近年来,虽然也安排了部分在建项目审计,但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式和审计力量有限的约束,“在建”审计也成了

“最终”审计,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并未真正有效形成。三是审计仍主要着眼于微观建设项目,就项目审项目,在宏观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不够。李金华审计长一再要求审计人员从微观着手、宏观着眼,从体制、机制上找问题,但我们的投资审计往往围绕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等问题展开,就事论事。既便是审计署统一部署实施、体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行业性审计,诸如水利、公路、铁路、机场项目及建设资金审计,翻阅我们以往的审计报告,也多是问题和现象的罗列,很少能涉及到宏观层面。四是审计手段落后,仍以手工审计为主。与计算机应用环境较好的财政、金融审计相比,投资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处于滞后状态。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投资领域新格局的悄然形成,投资审计都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历史时刻,我们应把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研究投资审计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完善自己,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一、投资领域新格局的逐步形成对投资审计发展的影响 当前,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融资方式多样化的投资领域新格局初步建立和形成,投资审计的对象、范围、重点等也将随之逐渐变化及转移。 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民营资本及外国资本将在多个投资领域介入。按《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的规定,投资审计是对国有资产投资或融资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基本建设项目实施审计监督。由于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