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使用评价指标
WHO对AE的分级

WHO对AE的分级1.AE的定义药物临床试验中的AE,是指受试者接受试验用药品后出现的所有不良医学事件,可以表现为症状、体征、疾病或者实验室检查异常,但不一定与试验用药品有有因果关系[1]。
AE包括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重要不良事件(Significant Adverse Event)和非预期不良事件(Unexpected Adverse Event,UAE)。
SAE是指受试者接受试验用药品后出现死亡、危及生命、永久或者严重的残疾或者功能丧失、受试者需要住院治疗或者延长住院时间,以及先天性异常或者出生缺陷等不良医学事件[1]。
重要不良事件,指的是除SAE外,发生的任何导致采用针对性医疗措施(如停药、降低剂量和对症治疗)的AE和血液学或其他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2]。
UAE是指AE的性质、严重程度或频度,不同于先前方案或其他相关资料(如研究者手册、药品说明)所描述的预期风险[3]。
2.AE的收集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主要关注受试者接受试验药物后出现的AE及其发生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结局,以及与试验药物及其剂量的关系等,并重点关注SAE、重要不良事件和UAE,以评价试验药物对受试者的预期风险[4]。
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研究者通常通过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生化学和血液学指标)、生命体征、临床AE(疾病、体征、症状)[5],以及基于试验药物前期研究或者同类药物相关文献报道等而设定的临床试验需要特别关注内容,来收集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发生的AE。
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需要收集的AE应具有以下4个要素。
一是,需要与试验方案规定的基线相比较。
受试者在筛选期间正常,接受试验用药品后,新出现的症状、体征、疾病或者实验室检查异常,应作为AE收集。
受试者在筛选期间已存在症状、体征、疾病或者实验室检查异常,接受试验用药品后,原有症状、体征、疾病或者实验室检查异常加重的,应作为AE收集;而原有症状体征、疾病或者实验室检查异常仍存在且没有加重的,则不属于AE。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基本药物就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得药品。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向其成员国推荐制定基本药物目录,目得在于使其成员国(特别就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得到基本药物供应。
1977年WHO出版了第1份《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此后每两年更新一次,现已发布了17版。
为了响应WHO得倡导,1982年我国首次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1992年起结合医疗保险制度得改革,开展了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得工作。
2009年,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得意见》,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09年8月18日,国家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9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要求及建议,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实施意见》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 暂行)》,同日,卫生部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正式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对基本药物得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得制度,通过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以达到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得目得。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收录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205种、中成药102种(中药饮片未列具体品种),由于该目录收录药物品种偏少,不能满足实际临床需要,因此,多个省市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了纳入基本药物管理得非基本药物目录。
2012年1月30日,卫生部发布了《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提出多项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得措施,如: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成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得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得制定工作;规范地方增补非目录药品;制定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开展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综合评价等。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向其成员国推荐制定基本药物目录,目的在于使其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得到基本药物供应;1977年WHO出版了第1份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此后每两年更新一次,现已发布了17版;为了响应WHO的倡导,1982年我国首次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1992年起结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开展了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的工作;2009年,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09年8月18日,国家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9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要求及建议,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同日,卫生部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正式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通过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以达到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的目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收录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5种、中成药102种中药饮片未列具体品种,由于该目录收录药物品种偏少,不能满足实际临床需要,因此,多个省市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了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1月30日,卫生部发布了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提出多项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措施,如: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成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的制定工作;规范地方增补非目录药品;制定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开展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综合评价等;开展基本药物处方点评,了解基本药物用药状况,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可从“可获得性”、“使用合理性”方面进行评价;“可获得性”评价可从整体上分析处方使用基本药物情况,考察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程度,具体评价方法:1.分析处方中基本药物总体用药情况,统计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金额、单价等信息;2.针对“是否优先选用基本药物”进行点评;3.抽取样本处方为普通处方基本药物处方+非基本药物处方;“使用合理性”评价可通过分析具体基本药物使用合理情况,以了解基本药物的临床应用状况,具体评价方法:1.点评基本药物处方的规范性和适宜性,可与常规处方点评工作同步进行,点评参考标准同常规处方点评;2.评价疾病治疗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的一致性,可通过比较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对于某类疾病治疗的用药方案与实际处方用药方法是否一致;3.抽取样本处方为基本药物处方即:处方中含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所收载的药品;二、点评依据1.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2.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09年版基层部分3.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4.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三、处方中基本药物使用状况点评即:基本药物“可获得性”评价(一)点评目的1. 分析处方中基本药物总体用药情况,考察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程度;2. 针对“是否优先选用基本药物”进行处方点评,评价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二)点评方案1. 抽样频率:1次/月;3. 抽样范围:前一月所有处方包括:基本药物处方、非基本药物处方、住院医嘱;4. 抽样方法:全样本或随机抽样;5.处方判定标准: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所收录药品的处方为基本药物处方,反之,则为非基本药物处方;6. 点评内容: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及“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处方状况;7. 点评流程:(三)评价指标1.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目的:总体水平考查基本药物在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情况;●基本药物处方数:在总的抽样处方中使用基本药物的处方数;●总抽样处方数:在规定的抽样时间段内随机抽取的处方总数;●统计:以就诊使用基本药物的处方数除以同时期抽样处方总数乘100%;2.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品种百分率%3.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金额百分率%●目的:考察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的相对水平;●就诊用基本药物金额:在总的抽样处方中所用基本药物的金额加和;●同期就诊用药总金额:同期抽样的总处方中所用药品的金额加和;●统计:以就诊用基本药物金额除以同期处方药物总金额乘100%;4.基本药物平均品种单价元/种●目的:考察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平均单价水平,可与同期使用的所有药物平均品种单价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就诊用基本药物金额:在总的抽样处方中所用的基本药物的金额加和;●就诊用基本药物品种数:在总的抽样处方中每张处方所用基本药物的品种数加和;●统计:以就诊用基本药物的金额累计值除以同期就诊用基本药物的品种总数;5.基本药物未优先选用处方百分率%●目的:考查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的可及性及公益性;●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的处方数:对于某类疾病的治疗,在医疗机构拥有可用于该类疾病治疗的基本药物的前提下,在无治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等支持下,未选用基本药物的处方数;●总抽样处方数:在规定的抽样时间段内随机抽取的处方总数;●统计:以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的处方数除以总抽样处方数乘100%;●说明:因门急诊处方不宜判断,此项仅用于病区医嘱点评;四、基本药物处方中用药合理状况点评即:基本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一)点评目的分析基本药物处方合理用药情况;(二)点评方案1.抽样频率:1次/月;2.抽样范围:三二中抽取的基本药物处方;3.抽样方法:全样本或随机抽样;4.基本药物处方选取标准: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所收录的药品;5.点评内容:1处方开具的规范性与用药的适宜性;2疾病治疗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简称指南的一致性;6.点评流程:(三)评价指标1.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目的:考察就诊使用基本药物的处方中,不规范处方的比率;●统计:以不规范基本药物处方数除以基本药物处方总数乘100%;2.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目的:考察就诊使用基本药物的处方中,基本药物用药不适宜处方的比率;●统计:以基本药物用药不适宜处方数除以基本药物处方总数乘100%;3. 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百分率%注:指南为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简称●目的:考察医疗机构对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的执行程度;●统计:以基本药物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数除以总抽样基本药物处方数乘100%;五、工作表格点评表1:基本药物处方用药状况点评工作表点评表2:基本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表点评表3:不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统计表点评表1 基本药物处方用药状况点评工作表注:有或是=1,无或否=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A :使用基本药物的处方数 F :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处方数 K :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A/处方总数B :用药品种总数 G :单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L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品种百分率=C/B100% 医疗机构名称: 统计人: 统计日期: 基本1. 是=1,否=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A:合理基本药物处方数;B:基本药物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数;C: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A/基本药物处方总数100%;D:基本药物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百分率%=B/基本药物处方总数100%2. 不合理问题代码1不规范处方: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1-5: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1-6: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1-7: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8: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9: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0: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1: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12: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13: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2用药不适宜处方:2-1:适应证不适宜的;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2-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5:联合用药不适宜的;2-6:重复给药的;2-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2-8: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点评表3 不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统计表医疗机构名称: 处方日期:注:A:门诊不规范基本药物处方数;I:病区基本药物医嘱点评总数;B:急诊不规范基本药物处方数;J:门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A/G100%C:病区不规范基本药物医嘱数K:急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B/H100%D:门诊不适宜基本药物处方数;L:病区基本药物不规范医嘱百分率=C/I100%E:急诊不适宜基本药物处方数;M:门诊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D/G100%F:病区不适宜基本药物医嘱数;N:急诊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E/H100%G:门诊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总数;O:病区基本药物不适宜医嘱百分率=F/I100%H:急诊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总数;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基层部分EB/OL..2009-8-18.[2]张先洲,宋金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介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 29 23:2037-2039.[3]世界卫生组织.药物:基本药物EB/OL.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Model Lists of EssentialMedicinesEB/OL..[5]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2009-3-17.[6]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htmlfiles/mohywzc/s3581/200908/.2009-8-18.[7]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wzc/s3581/200908/.2009-8-18.[8]于娣,马月丹,张抒,等.26省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 311:34-36.[9]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7696/201202/.2012-1-3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的通知EB/OL.h. 2009-8-18.。
世界卫生组织国家药品报告监测指标的制定和评价

国家药 品报告 研 讨 会 ( rso o Sl tno oe Wokhpfr e ci fCr e o
Ph r c u ia Se t r n ia o s n De eo me t f a ma e t l c co I d c tr a d v lp n o
进监测指标 , 提高资料 收集质 量, 并计划于 2 1 年 01
作 者有幸 参加 了 2 1 00年 3月 1一 l 日在 日内 5 9
瓦 WHO总 部 召开 的选 择 药 品 部 门 核心 指 标 和 发展
了 3次调查 , 已为 各 国 的卫 生 政 策 制 定 者 提 供 了重 要 的信 息来源 。在前 3次调 查 的基 础 上 , O将 改 WH
开展 第 4次 调 查 , 立 各 国 国 家 药 品部 门 的 报 告 建
C u t h r ae t a Po ls 。这 次会 议 的主 要 目 o nr P a cui l rfe ) y m c i
作者 简介 : 胡善联 , (9 7年- , 男 13 ) 教授 , 博士生导 师 , 海市卫生 发展研究 中心 主任 , 上 主要研 究方 向为卫生 经济 、 卫生政 策、 药物经济学 、 医疗保 障等。E m i h saln om i tm . a :uh n a@ht a .o l i l
meh d lg o ii g c u t e o . t o o o y frwrtn o n r r p r y t
【 e od 】W r el r n ao ; hr ay M no n d a r E a ao K yw rs o dH ahOg i t n Pa c ; oir gi i t ; vl tn l t azi m t i n co ui
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

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即Prequalification(生产预认证),简写PQ,是WHO在2001年建立的一套针对抗艾滋病类药物、抗疟药、抗结核药的评审程序。
后又陆续增加了针对生殖保健药品、锌剂、流感类药品、抗病毒类药物、抗菌药物、原料(API)、疫苗和检测试剂(RDT)等产品的认证,其受理的产品范围和品种正逐渐放大。
通过PQ认证的产品,即可参与联合国大宗公立采购。
采购方如UNICEF,全球基金,UNAIDS 等国际基金或NGO组织。
并将药品发放到以非洲为主的贫困国家和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WHO的PQ认证不同于其他国际认证,因为它只受理非洲等国家急需的药品,并给出了一个我们称之为EOI清单的采购目录,这个采购目录详细的规定了药品的规格与剂型,只有符合要求的药品,WHO才会受理认证,如果您的药品不在其中,那么我们不建议您申请。
现在WHO的EOI清单针对各类药品已发行了若干版本,我将各最新版本统计了一下,并做了中英对照,以方便大家查阅。
who基本药物定义

WHO基本药物定义1. 引言WHO基本药物定义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为满足全球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而制定的一套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每个国家都能够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以满足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
2. WHO基本药物清单WHO基本药物清单是WHO制定的一个包含基本药物的清单,以指导各国制定其国家的基本药物政策和提供基本药物服务。
这个清单由两个部分组成:核心清单和补充清单。
2.1 核心清单核心清单包含了满足基本医疗保健需求的最基本的药物。
这些药物被认为是治疗最常见疾病的关键药物,例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疾病等。
核心清单中的药物是各国基本药物政策的基础。
2.2 补充清单补充清单包含了一些特殊药物,用于治疗一些特定的疾病。
这些药物可能是因为疾病的特殊性或者在某些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而被列入清单。
3. WHO基本药物定义的目的和原则WHO基本药物定义的目的是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以满足其基本医疗保健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WHO制定了一些原则来指导基本药物的定义和使用。
3.1 公平性WHO基本药物定义的原则之一是公平性。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基本药物,无论其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或社会地位如何。
药物的价格应该是合理的,以确保人们能够负担得起。
3.2 可负担性另一个原则是可负担性。
基本药物的价格应该是人们能够负担得起的。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重要,因为这些国家通常面临着医疗资源有限的问题。
3.3 可用性基本药物应该是可用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地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药物的供应链应该是可靠的,以确保药物能够及时到达需要的地方。
3.4 质量和安全性基本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应该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是安全的。
WHO鼓励各国建立监管机构,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抗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who)表格

抗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who)表格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增加,抗癌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抗癌药物也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这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了解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对于医生和患者都至关重要。
WHO(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一套抗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这些标准帮助医生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做出及时的评估和处理。
下面将介绍抗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
1.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贫血:Ⅰ级:Hb(血红蛋白)下降≥30 g/L,但≤80 g/LⅡ级:Hb下降>80 g/LⅢ级:需要输血或Hb下降≤60 g/L(2)白细胞减少:Ⅰ级:WBC(白细胞计数)下降<3.0×10^9/LⅡ级:WBC下降<2.0×10^9/LⅢ级:WBC下降<1.0×10^9/L,或伴有发热或症状2.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恶心与呕吐:Ⅰ级:轻度,不影响日常生活Ⅱ级:需要药物治疗Ⅲ级:需要静脉输液治疗(2)腹泻:Ⅰ级:每天增加小于4次Ⅱ级:每天增加4-6次Ⅲ级:每天增加7次以上3. 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1)脱发:Ⅰ级:头发量减少Ⅱ级:需要使用帽子或假发Ⅲ级:持续脱发(2)皮疹:Ⅰ级:局部红斑、瘙痒等Ⅱ级:需要用药治疗Ⅲ级:需要住院治疗4. 肝功能不良反应(1)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Ⅰ级:ALT升高1-2倍正常上限Ⅱ级:ALT升高3-5倍正常上限Ⅲ级:ALT升高>5倍正常上限(2)黄疸:Ⅰ级:TB(总胆红素)升高1.25-2.5倍正常上限Ⅱ级:TB升高2.6-5倍正常上限Ⅲ级:TB升高>5倍正常上限5. 肾功能不良反应(1)肌酐升高:Ⅰ级:Cr(肌酐)升高1.5-2倍基础水平Ⅱ级:Cr升高2-3倍基础水平Ⅲ级:Cr升高>3倍基础水平(2)血尿素氮(BUN)升高:Ⅰ级:BUN升高1.5-2.5倍基础水平Ⅱ级:BUN升高2.6-5倍基础水平Ⅲ级:BUN升高>5倍基础水平以上就是抗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WHO)表格。
基本药物核心评价指标及建立国家信息系统[胡善联]
![基本药物核心评价指标及建立国家信息系统[胡善联]](https://img.taocdn.com/s3/m/879fb5d9d15abe23482f4d25.png)
28
基本药物可获得性的评价标准
可获得性范围 <30% 30%-49% 50%-80% >80% 评价 非常低 非常低 低 比较高 比较高 高
29
中位价格比值
• 中位价格比值(median price ratio, MPR) 中位价格比值( , ) 是被调查机构某一药品单位价格的中位数 与国际参考价格的比值 • 国际参考价格(International Reference 国际参考价格( Price, IRP)采用卫生管理科学 )采用卫生管理科学(MSH)《2005 《 年国际药品价格指南》 年国际药品价格指南》中的数据 MPR= 某一药品的单位价格的中位数 IRP 某一药品的单位价格的中位数/
2009年卫生总费用 年卫生总费用 17204亿元 人均卫生 亿元, 亿元 总费用1289元 总费用 元
7
中国药品总费用及人均费用的趋势
(1978-2009)
10000 1000 100 10 1 90 2 4 6 8 2000 2 4 6 8 药品总费用(亿) 人均药品费用(元)
2009年药品总费用 年药品总费用 7660亿元 人均药品 亿元, 亿元 总费用574元 总费用 元
14
水平 I 调查
• 对国家官员和决策者进行核心结构和过程 指标的调查 • 汇总已有的二手资料 • 优点是收集资料成本较低、可以定期和重 优点是收集资料成本较低、 复调查 • 缺点是资料的可靠性,也可能有很多数据 缺点是资料的可靠性, 缺失
15
水平 I 调查内容
• • • • • • • • 健康与人口资料 卫生服务 政策问题 立法与规制 药品筹资 药品采购与配送 药品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家庭资料/可及性 家庭资料 可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使用评价指标
病人指标
处方指标
规定日剂量(DDD)法
VEN分析法
ABC分析法
病人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合理用药国际网络(WHO/INRUD)的医疗机构用药指标中的一种,可以为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提供有关药物使用的患者信息。
病人指标可以包括有:
平均就诊时间;
平均发药时间;
实际调配药品的品种百分比;
正确标签的药品百分比;
患者对正确使用药品的了解程度。
处方指标
是世界卫生组织/合理用药国际网络(WHO/INRUD)的医疗机构用药指标中的一种,旨在以一种可靠的方式评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行为,不考虑采集数据的人。
可以为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提供有关药物使用的处方习惯。
处方指标可以包括有:
每次处方的平均用药品种数;
处方使用通用名药品的品种百分比;
处方中抗生素的品种百分比;
处方中注射剂的品种百分比;
处方中列入基本药品目录或处方目录的药品百分比。
......
VEN分析法
关于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中数据汇总法的一种,是很好的帮助列出药品购买次序和保持库存的方法,针对不同疗效和用途的药品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
将药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V、E、N三类。
关键药物(Vital):对于拯救生命或提供基本医疗保健至关重要;基本药物
(Essential):对不太严重但很重要的疾病有效;非基本药物(Nonessential):用于轻微的或自限性疾病。
VEN分析法被用于:
鉴别消耗最多和金额最大的治疗药品种类;
结合发病率,指出潜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鉴别过度使用的或者消耗量与某种疾病病例数不相符合的药品;
在同类药品中选择成本-效益最好的药品以及选择可以治疗替代的药品。
......
常常结合ABC分析法,讨论去除ABC分析法中高成本/高消耗的“A”类中的“N”类药品。
ABC分析法
是世界卫生组织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DTC)提出的关于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的一种数据汇总法。
可以用来反映药物使用是否存在问题,问题的性质和大小。
ABC分析可用于分析一年或更短时间内的药品消耗量,帮助分析核查资金是否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鉴别及进一步调查存在问题的药品;还可用于特定的招标或一组招标活动中。
A 类,占金额总值75%~80% ,占品种10%~20%的药品;
B 类,占金额总值15%~20%,占品种的10%~20%的药品;
C 类,占金额总值5%~10%,占品种的60%~80%的药品。
ABC分析法只能对疗效或作用相似的药物进行比较,不能比较疗效不同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