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历史名城寻

访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两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展示建盏作品。

导入语: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建盏。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建盏产自建窑,它的烧制工艺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你们了解建盏名字的由来吗?建盏的产地为宋代建宁府瓯宁县,故称为建盏。建宁府大致就是今天的福建省南平市。2019年5月,建窑建盏烧制工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的家乡南平,被誉为“朱子故里”、“理学摇篮”,可不只有建窑建盏烧制工艺这一个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南平,去寻访身边的文化遗产吧!

二、了解文化遗产。

1、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1)播放视频,了解南平市的文化遗产。

(2)学生自由答看完视频的感受。

2、学会区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生齐读文化遗产的概念。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也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学会分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示视频中曾出现的文化遗产——浦城剪纸、池湖商周遗址、傩舞、朱熹墓、太极文化。请学生判断文化遗产种类。

三、寻访文化遗产。

(一)课前活动内容:

1、课前分工:将全班同学分成八组,小组分工合作,寻找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确定研究对象。

2、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成果,写出相关的报告,制作幻灯片。

(二)课堂交流汇报:

1、发放评价细则,明确活动形式。

教师语言:前两周,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了八组,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寻访身边的文化遗产之“最”。我们的同学们通过走访博物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访谈老人等方式,查阅了许多关于南平市文化遗产的资料。我们从八个小组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小组,这些同学为我们带来了“最丰富”、“最励志”、“最亲切”、“最期待”——这四个文化遗产之“最”。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共同交流研究成果。每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的同

(1)最丰富的文化遗产——武夷山。

生1介绍武夷山概况。

生2介绍遇林亭窑址。

生3介绍城村汉城遗址。

生4介绍武夷山大红袍制作工艺。

(2)最励志的文化遗产——南词曲艺。

生5介绍南词曲艺的历史。

生6介绍南词发展的困境和解决的措施,并表演南词剧《朱熹出世》片段。

(3)最亲切的文化遗产——《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

生7:我们组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身边最亲切的文化遗产——《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为什么说它是最亲切的呢?因为它就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都会遇见它,所以对我们来说它是最亲切的。请看我们的组员从现场发回来的报道。

播放组员录制的视频。

(4)最期待的文化遗产——“双剑化龙”传说。

生8介绍“剑津”的由来。

生9讲述“双剑化龙”传说。

生10介绍“双剑化龙”传说的历史。

生8阐述申报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并展示申报书。

3、汇报评价。

(1)小组讨论。

(2)小组互评。

结语:四组同学的汇报展示都相当精彩,虽内容不同,却各有所长,都很有价值。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探索,更需要我们去保护和传承。

四、推广文化遗产。

1、拟写宣传标语。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家乡的文化遗产,请同学们为我们家乡的文化遗产写一则宣传标语。

2、学生展示,教师点评指导。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近距离地接触了身边的文化遗产,相信同学们对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关注,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自觉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