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原计划微带天线设计要点
实验五-微带天线设计_图文_图文

• 把Layout层映射到金属层,也就是把Cond层粘贴到Sub介质板上,如下图所 示,选择“Layout Layer”标签,在“Name”下拉列表中选择贴片所在的Layout层 cond,单击【Strip】按钮完成贴片的粘贴。设置金属层参数,单击【Applay】 ,然后单击“OK”
(4)添加端口
end Zt=sqrt(50*Zin) %计话框
优化目标对话框
• 进行优化仿真,下图为优化后的仿真结果。
• 打开前面仿真过的微带贴片的Layout文件,按照原理图尺寸在Layout中划出 匹配结的图形,然后设置板材参数,插入端口。
• S参数仿真。 中心频率还是发生了偏移! 改进方法:减少匹配线长度,减少贴片长度
板材参数:
H:基板厚度(1.5 mm),
Er:基板相对介电常数(2.65)
Mur:磁导率(1),
Cond:金属电导率(5.88E+7)
Hu:封装高度(1.0e+33 mm), T:金属层厚度(0.035 mm)
TanD:损耗角正切(1e-4), Roungh:表面粗糙度(0 mm)
报告要求:
(1)简单叙述微带天线工作原理; (2)给出微带天线的版图尺寸; (3)给出版图仿真结果,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4)制作该天线,进行测试,给出天线的驻波测试结果,分析误差原因。
使天线辐射尽可能多的功率,必须使天线与空气匹配,输入驻波比尽可 能小。阻抗、驻波比与反射系数的关系为
(5) 辐射效率 Pr为天线辐射出的功率,单位为W;Pi为馈入天线的功率,单位为W 。 天线增益、方向性系数和辐射效率的关系: (6) 半功率角
(a) 按电场定义; (b) 按功率定义
1.3 常见的天线类型
4阵列原计划微带天线设计要点

编号: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圆极化微带4单元阵列天线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2012 年 6 月 5 日摘要圆极化天线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任意线极化的来波都可以由圆极化天线收到, 圆极化天线辐射的圆极化波也可以由任意极化的天线收到; 圆极化天线具有旋向正交性, 圆极化波入射到对称目标反射波变为反旋向等。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圆极化天线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侦察和干扰,通信和雷达的极化分集工作和电子对抗等领域。
目录第一章微带天线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微带天线的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微带天线的定义和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微带天线的优缺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微带天线的应用 (6)第二章微带天线的辐射原理与分析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微带天线的辐射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传输线模型法 (8)§2.2.2 空腔模型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积分方程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微带天线的馈电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带天线设计

第一章微带天线简介1.1微带天线的发展历史与趋势微带天线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天线。
虽然在1953年就提出了微带天线的概念,但并没有在工程界的引起重视。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也只是做一些零星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微带传输线的理论模型及对敷铜的介质基片的光刻技术发展之后,第一批具有许多设计结构的实用的微带天线才被制造出来[3]。
为适应现代通信设备的需求,天线的研发方向主要往几个方面进行,即减小天线的尺寸、宽带和多波段工作、智能方向图控制。
随着电子设备集成度的提高,通信设备的体积也变得越来越小,这时天线尺寸就需要越来越小了。
然而,在减小天线的尺寸的同时又不明显影响天线的增益和效率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电子设备集成度提高,经常需要一个天线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来支持两个或更多的无线服务,宽带和多波段天线能满足这样的需要。
微带天线由于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易与有源器件和电路集成等诸多优点,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1.2 微带天线研究的背景微带天线是带有导体接地板的截止基片上贴加导体薄片而形成的天线。
微带天线通过微带线或者同轴线等馈线馈电,在导体贴片与接地板之间激励起射频电磁场,并通过贴片四周与接地板间的缝隙向外辐射。
微带天线主要是一种谐振式天线,相对带宽比较窄,一般设计的带宽只有2%到5%。
随着天线的工作频率的降低,带宽也逐渐变窄。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影响微带天线带宽的因素,进而找到展宽微带天线的带宽的方法,对于微带天线能否在工业、民用、国防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多频带微带天线研究的意义当今,无线通讯行业发展迅猛,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手机都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4]。
对于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的现在通讯领域,迫切需要天线具有双极化功能,因为双极化可使它的通讯容量增加1倍。
对于有些系统,则要求系统工作于双频,且各个频段的极化又不同。
12.5GHz 4×4微带天线阵列的设计详细教程

12.5GHz 4×4微带天线阵列的设计详细教程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型化、大容量的通信系统成为现在以至于为来的主要发展目标。
由于双极化天线具有同频段的双通道通信、提高通信容量、实现双工操作、可以提高系统灵敏度、抗多径效应等性能,从而日益得到人们的青睐。
由于微带贴片天线在馈电方式和极化制式的多样化,以及馈电网络、有源电路集成一体化等方面具有很多的优点,从而采用双极化天线成为提高通信容量的一种比较实际的做法。
目前常用的双极化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类,第一就是利用方贴片作为辐射单元,对方贴片天线采用正交边双馈电就能激励一对极化方向相互垂直的辐射波。
第二就是利用不同层的天线阵列分别实现不同的极化,缺点是结构复杂,制作困难,造价高。
我们采用在同一平面上实现两种极化方式,贴片单元的馈电方式却不用改变。
本文就是设计实现了这种双极化微带天线阵列的组阵单元-44天线阵列。
1 微带天线阵列的设计本文采用的贴片天线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图(a)为天线结构,由贴片层、介质层和接地层组成。
图(b)为微带贴片单元的基本结构。
通过调整微带贴片单元的馈电方式就可以实现水平、垂直极化两种极化方式。
图(c)为最基本的组阵单元22的结构图。
设计过程中贴片层和接地层都采用铜,介质层采用介电常数为 2.2的Rogers RT/duroid 5880。
根据天线工作的中心频率12.5GHz,微带贴片天线单元的长和宽、反馈部分的长宽、组阵单元之间的阻抗匹配以及其他相关数据都可以通过计算或者仿真优化得到。
根据以上的计算及仿真数据,我们制成了天线的PCB板,44微带天线阵列的实物图如图2所示。
我们通过Ansoft HFSS仿真软件对天线阵列首先进行了仿真计算,图3为44微带天线阵列驻波和增益的仿真图。
从左图的驻波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到天线阵列在12.5GHz时的驻波为1.2左右;从右图的增益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到,天线阵列的增益可以达到20dB左右。
一种Ku波段微带阵列天线研究与设计

working at 16 GHz is designed. It is based on a microstrip array antenna with 1×2 elements, a microstrip array antenna with 1×4 ele⁃
The UTD formulation for diffraction of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by a
dielectric wedge [C]. Electronics Letters 论文集. 1997: 373-375.
首先, 给出矩形微带天线设计方法, 并设计仿真一
元和 1 × 8 元阵列天线, 仿真结果均符合使用要求。
仿真结果验证了微带阵列天线端口增益增加值与阵
元数量之间的关系, 设计的阵列天线结构简单, 易
于加工和实现, 为设计更高增益 Ku 波段微带阵列
天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Rouviere., J F , Douchin., N , Combes., P F Improvement of
元和 1×8 元阵列天线, 仿真结果与设计吻合, 可以为设计更高增益的 Ku 波段微带阵列天线提供参考。
关键词: Ku 波段; 增益; 微带阵列天线
[ 中图分类号] TN820 8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04-7913(2020)11-0050-03
矩形微带贴片直线阵列天线的分析和设计

扫 描 ,然 后 再缩 小扫 描 范 围 ,直 到贴 片 尺寸 和 馈 电位 置 满足 设 计 性能 要
№ 一
、
‘
一
- - 0
一
…
- ●
q“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_
一
B…
、
一
用 较低 的 e 和较 厚 的基片材 料 。 r
1. 5H时 达 到1. 7B左 右 , 图3 等幅 同相 激励 IG z 5 0G z 2 4d i 为 5 H 时和平 面 上的方
向 图。
… ~ … ’ -
21GH 矩形徽带 豫片 辐射簟 元帕设黄 和仿真 5 z
本文 设计 的矩形微 带 贴片的 工作频 率为 1Gz 5H ,介 质基 片厚度 05m .m , 介 质基 片相对介 电常数 为22 . ,金属 贴片厚 度00t 。 .5 n i 根据 工作频 率初步 计算得 到贴 片的 宽度 、长度等 参数 的基础 上 ,采用
本 文 主要 介 绍 了微 带贴 片 直 线 阵 列 的 分 析 和 仿 真 。在 工 作 频 率 为
性相位滞 后激 励1G z 妒=0和 =万 平面 上的方 向图。 5H 对 为 了获 到直线 阵 列的方 向控制 性能 ,在各 端 口采用 线性 相位滞 后等幅 馈 电,仿真 了其方 向图特 征 ,各单 元之 间相位偏 离3度 。此 时,5 0 单元矩 形 微 带 贴 片 直 线 阵 列 的 方 向 性 系 数 在 1G z 达 到 1. 4B左 右 , 在 5H 时 21d i 1. 5H 时达 ̄ 1. lB 左右 ,在 1.5H 时达 到 1. 7B左 右 ,图4 4 9G z t2 1d i ] 50 Gz 2 1d i 为线 性相位滞 后激 励 1G z 5H 时和平 面上 的方 向图。 4小 结
微波天线阵列的设计和优化

微波天线阵列的设计和优化一、微波天线阵列介绍微波天线阵列是由多个微波天线组合而成的一种天线体系,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相位控制和干涉原理实现波束的形成和指向性的增强,并能对频率等参数进行调整,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通信、雷达、遥感、医疗等多个领域。
二、微波天线阵列的设计原理1.阵列类型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微波天线阵列可以分为线性阵列、平面阵列和体阵列。
其中,线性阵列的天线通常排列在直线上,并在阵列内控制不同发射元件的相位和幅度以实现波束的方向和形状调节。
平面阵列的天线则按照二维矩阵排列,在水平和垂直2个方向调节,可以实现二维扫描和形状的调节。
体阵列则将发射元件分布在三维空间内,可以实现三维扫描和形状的调节。
2.天线类型微波天线阵列所用的天线类型包括共面波导、喇叭天线、曲面反射器和微带天线等。
共面波导具有宽频、高增益、小差拍和耐高功率等特点,常与宽带天线矩形阵列搭配使用;喇叭天线具有方向性好、易制造等优点,适合于高频率的微波天线阵列;曲面反射器天线由反射器和发射元件组成,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节,适用于高精度需求的应用场景;微带天线则具有小体积、低成本、方便组合等特点,适用于对天线大小和重量有要求的应用场景。
3.阵列设计要点微波天线阵列的设计要点包括频率选择、发射元件数目和相位控制、天线选择和波束的形状和指向性控制。
通过合理筛选不同类型天线和设计参数,以达到所需的天线性能和应用需求。
4.阵列优化方法微波天线阵列的优化方法包括基于粒子群算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遗传模拟退火等多种方法。
其中,基于遗传算法和遗传模拟退火的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微波天线阵列的优化问题,可以快速得到优化结果,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容错性。
基于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的方法适用于小规模阵列的优化问题,能够更好地解决多目标任务和非线性优化问题。
三、微波天线阵列的应用领域1.通信领域:微波天线阵列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无线网络通信等多个方面,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和网络带宽。
微带天线设计

微带天线设计班级:通信13-3班姓名:王亚飞学号: 1306030318 指导教师:徐维成绩: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目录1微带天线设计 (3)1.1微带天线简介 (3)1.2设计要求 (3)1.3设计指标和天线几何结构参数计算 (4)2 HFSS 设计和建模概述 (5)2.1创建微带天线模型 (5)2.1.1新建HFSS 工程 (5)2.1.2建立模型 (6)2.2相关条件设置 (15)2.2.1设置激励端口 (15)2.2.2添加和使用变量 (17)2.2.3求解设置 (19)3设计检查和运行仿真分析 (21)3.1查看天线谐振点 (21)3.1变量Length、Width扫描分析 (23)3.2查看S11参数以及Smith圆图结果 (23)3.3查看驻波比 (24)3.4查看天线的三维增益方向图 (25)3.5查看平面方向图 (25)4总结体会 (25)1微带天线设计1.1微带天线简介微带天线是近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天线。
早在1953年就提出了微带天线的概念,但并未引起工程界的重视。
在50年代和60年代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真正的发展和使用是在70年代。
常用的一类微带天线是在一个薄介质基(如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压层)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板,另一面用光刻腐蚀等方法作出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和轴线探针对贴片馈电,这就构成了微带天线。
当贴片是一面积单元时,称它为微带天线;若贴片是一细长带条则称其为微带振子天线。
图1.1 是一个简单的微带贴片天线的结构,由辐射元、介质层和参考地三部分组成。
与天线性能相关的参数包括辐射元的长度L、辐射元的宽度W、介质层的厚度h、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和损耗正切tan δ、介质层的长度LG 和宽度WG。
图10.1 所示的微带贴片天线是采用微带线来馈电的,本章将要设计的矩形微带贴片天线采用的是同轴线馈电,也就是将同轴线接头的内芯线穿过参考地和介质层与辐射元相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圆极化微带4单元阵列天线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2012 年 6 月 5 日摘要圆极化天线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任意线极化的来波都可以由圆极化天线收到, 圆极化天线辐射的圆极化波也可以由任意极化的天线收到; 圆极化天线具有旋向正交性, 圆极化波入射到对称目标反射波变为反旋向等。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圆极化天线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侦察和干扰,通信和雷达的极化分集工作和电子对抗等领域。
目录第一章微带天线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微带天线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微带天线的定义和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微带天线的优缺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微带天线的应用 (6)第二章微带天线的辐射原理与分析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微带天线的辐射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传输线模型法 (8)§2.2.2 空腔模型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积分方程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微带天线的馈电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圆极化微带天线单元的设计与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A NSOFT HFSS高频仿真软件的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微带天线圆极化技术 (14)§3.2.1 圆极化天线的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圆极化实现技术 (15)第四章圆极化微带4单元阵列天线的设计与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圆极化微带天线单元的设计与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圆极化微带天线单元的设计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天线单元轴比的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馈电网络的仿真与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两路微带等功率分配器的设计与仿真..........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连续旋转馈电网络............................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圆极化阵列天线模型的设计与仿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阵列天线的创建与仿真................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阵列天线的优化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结论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微带天线简介1.1 微带天线的发展微带天线的概念早在1953年就已经提出了,但并未引起工程界的重视。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
真正的发展和实用是在七十年代。
由于微波集成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低耗介质材料的出现,微带天线的制作得到了工艺保证;而空间技术的发展又迫切需要低剖面的天线元。
1970年出现了第一批实用的微带天线。
1979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举行了微带天线专题国际会议,1981年IEEE天线于传播会刊在一月号上刊登了微带天线专集。
这以后,微带天线的研究有了迅猛的发展,新形式和新性能的微带天线不断涌现,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召开了专题会议和出版专集。
这表明微带天线终于成为天线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由于独特的结构和多样化的性能,它必将在广阔的波段内的各种无线电设备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1.2 微带天线的结构与分类微带天线(microstrip antenna)是指在一个薄介质基片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板,另一面用光刻腐蚀方法制成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或同轴探针对贴片馈电构成的天线。
由于它利用微带线或同轴线等馈线馈电,在导体贴片与接地板之间激励起射频电磁场,并通过贴片四周与接地板间的缝隙向外辐射。
因此,微带天线也可以看作一种缝隙天线。
通常介质基片的厚度与波长相比是很小的。
因而它实现了小型化,属于微小天线的一类。
导体贴片一般是规则形状的面积单元,如矩形,圆形,或圆环形薄片等,也可以是窄长条形的薄片振子(偶极子)。
由这两种单元形成的微带天线分别称为微带贴片天线和微带振子天线。
微带天线的另一种形式是利用微带线的某种形变(如弯曲、直角弯头)来形成辐射,称之为微带线形天线,第三种形式的微带天线因为沿线传输行波,又称之为微带行波天线。
微带天线的第四种形式是利用开在接地板上的缝隙,由介质基片的另一侧的微带线或其他馈线(如槽线)对其馈电,称之为微带缝隙天线。
由各种微带辐射单元可构成多种多样的阵列天线,如微带贴片阵天线,微带振子阵天线等等。
1.3 微带天线的优缺点1.与普通微波天线相比,微带天线有如下优点:(1)剖面薄,体积小,重量轻,能与载体共形,并且除了在馈电点外要开出引线孔外,不破坏载体的机械结构,这对于高速飞行器特别有利。
(2)电性能多样化。
不同设计的微带元,其最大辐射方向可以从边射到端射范围内调整;易于得到各种极化;特殊设计的微带元还可以在双频或多频工作。
(3)能与有源器件和电路集成为单一的模件,因此适合大规模生产,简化了整机的制作和调试,大大降低了成本。
(4)不需要背腔,微带天线适合于组合式设计(固体器件,如振荡器、放大器、可变衰减器、开关、调制器、混频器、相移器等可以直接加到天线基片上);馈线和匹配网络可以和天线结构同时制作。
(5)稍稍改变馈电位置就可以获得线极化和圆极化(左旋和右旋);无须做大的变动,天线就很容易地装在导弹、火箭和卫星上。
2.微带天线的主要缺点是:(1)频带较窄,主要是谐振式微带天线,现在已有一些改进办法。
(2)损耗较大,因此效率较低,这类似于微带电路。
特别是行波微带天线,在匹配负载上有较大的损耗。
(3)单个微带天线功率容量较小,一般用于中、小功率场合;(4)性能受基片材料影响大。
(5)大多数的微带天线只向半空间辐射;最大增益实际上受限制(约为20dB)。
(6)馈线与辐射元之间的隔离差,端射性能差,可能存在表面波。
不过已发展了不少新技术来克服或减少上述缺点。
例如,已有多种途径来展宽微带天线的频带。
常规设计的相对带宽的约为中心频率的(1-6)%,新一代设计的典型值为(15-20)%,利用带固态功率放大器的有源微带阵来组阵,可获得相当大的总辐射功率。
1.4 微带天线的应用微带天线最初作为火箭和导弹上的共形全向天线获得了应用。
现已应用于大约100M-100GHz的宽广域上的大量无线电设备中。
特别是在飞行器上和地面便携式设备中,已应用微带天线的系统如:卫星通信、雷达、遥感、导弹遥测遥控、电子对抗、武器引信、飞机高度表、环境检测仪表、医用微波辐射计等。
圆极化微带天线特别是高性能圆极化微带天线在当前的应用愈加广泛。
圆极化天线的实用意义主要体现在:1. 圆极化天线可接收任意极化的来波,且其辐射波也可由任意极化天线收到,故电子侦察和干扰中普遍采用圆极化天线;2. 在通信、雷达的极化分集工作和电子对抗等应用中广泛利用圆极化天线的旋向正交性;3. 圆极化波入射到对称目标(如平面、球面等)时旋向逆转,因此圆极化天线应用于移动通信、GPS等能抑制雨雾干扰和抗多径反射。
第二章微带天线的辐射原理与分析方法2.1 微带天线的辐射原理微带天线的辐射是由微带天线导体边沿和地板之间的边缘场产生的。
Lewin对微带的不连续性的辐射首次作了研究,他的分析是基于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进行的。
这个方法也可以用来计算辐射对于微带谐振器品质因数的影响。
这个分析是以微带开路端和地板所构成的口径场为基础。
按此分析,辐射对于品质因数的影响可描述为谐振器尺寸、工作频率、相对介电常数及基片厚度的函数。
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频时,辐射损耗远大于导体和介质的损耗。
还证明,在用厚的而介电常数低的基片时,开路微带线的辐射更强。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有很多,为简单起见,我们以矩形微带天线为例,采用传输线模型分析方法介绍它的辐射原理。
设辐射元长L,宽W,介质基片厚h。
贴片与接地板间的介质基片中的电场沿贴片宽度w方向和厚度h方向无变化。
仅沿长度L方向有变化,其结构见图2.1(a)。
则辐射场可认为是由贴片沿长度方向的两个开路端上的边缘场产生的。
将边缘场分解为水平和垂直分量,由于贴片长度/2≈,所以两开路端的垂直电场分量反相,如图Lλ2.1(b)所示,该分量在空间产生的场互相抵消(或很弱)。
而水平分量的电场是同相的,可等效为无限大平面上同相激励的两个缝隙,如图 2 .1(c)。
远区辐射场主要由该分量场产生,最大辐射方向在垂直于贴片的方向。
也就是说,微带天线的辐射可以等效为由两个缝隙组成的二元阵。
(a) 开路端电场结构(b) 场分布侧视图(c) 等效辐射缝隙图2.1 矩形微带天线及其等效电路2.2 微带天线的辐射原理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主要有3种方法:传输线模型法、空腔模型法和积分方程法。
这3种分析方法各有所长,在具体的模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择分析方法。
在分析设计天线的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两种手段,扬长避短,综合运用,才能顺利、快速的完成天线的设计分析,得到满意的结果。
由于传输线法较为简单方便,且特别针对矩形微带贴片天线,这里主要介绍传输线模型法,对其他两种方法只做简单介绍。
2.2.1 传输线模型法图2.2 矩形微带天线及坐标系传输线模型法只适用于矩形微带贴片天线。
如图2.2所示矩形微带贴片天线及坐标系,矩形的宽为w ,长2/d l λ=,g λ为介质内波长。
为了计算方便按如下的方法设置坐标系:z 轴和y 轴位于接地板上,z 轴沿缝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