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画横线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释画横线或加粗的词语。

才通人阡陌交通

桑竹之属便要还家

皆叹惋便扶向路

遂迷后遂无问津者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为宫室罔不因势象形

尝贻余核舟一髙可二黍许

八分有奇峨冠而多髯者

绝类弥勒矫首昂视

诎右臂可历历数也

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

其色墨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自矜

安敢轻吾射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康肃笑而遣之

始欲着推字决眦入归鸟

造化钟神秀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三男邺城戍

吏呼一何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咸来问讯

陶后鲜有闻无案牍之劳形

睨之康肃忿然

但手熟尔但微颔之

炼之未定时韩愈吏部权京兆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二、填空。

僵卧孤村不自哀,()

适与野情惬,()

(),浑欲不胜簪。

会当凌绝顶,()

造化钟神秀,()。

暮投石壕村,()

存者且偷生,()。

其人(),若听茶声然。

山高月小,()。

水路草木之花,()。

三、译文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自云先世避秦氏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12、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4、尔安敢轻吾射。

15、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6、势象形,各具情态。

1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9、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

(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1、答题模式讲解:(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

(2)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二)第二种题型: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答题模式讲解:1不能。2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xx”(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1不能;2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桥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答:1不能;2因为“独立”说明了不依靠其他拱圈也能自立,表明就算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若删去,就表明如果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三)第三种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答题方法讲解。

(1)先找出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2)可从几个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确数或概数的句子;找有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2、答题模式讲解。(1)举例句;(2)分析。(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种相同。)

(四)第四种题型:能否将句中加点词替换为另外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1、答题模式讲解:1不可以;(2)因为原词表达……意思,换了就变成……意思,与不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的加点词能否换成“很”,为什么?

答:(1)不能;(2)因为“略”是稍微的意思,表明中部只不过是比两端狭窄些,换成“很”,就表明这两者在宽度上相差很大,与实际不符合,“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三、赏析平实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一)两者的概念。

1、所谓“平实”,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解说,不必加修饰或描写,只需明白如话地写出来即可。(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平实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

2、所谓“生动”,就是借助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科学小品文”或“文学性的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形象、生动。)

(二)两者在考试中的题型。

1、试举例比较分析第×段和第×段(或某一段中哪几句话)的语言特点。(区分平实语言和生动语言的特点。)

2、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句式等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以全文(第×段)为例,分析该段的语言特点。(此类题目是赏析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富有感染力。)

(1)修辞: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有气势,富有感染力。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议论抒情则可以准确地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感染力。(描写、议论、叙述经常配合使用。)

●●答题模式:这篇文章(某段)综合运用(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选择)的表达方式,如……(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准确、形象生动,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3)表现(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法、虚实结合法、衬托法、多觉感受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形色结合法等,既使说明语言形象生动,又可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充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

(4)句式:长短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