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德美亚3号种植密度试验总结

合集下载

敦化市不同玉米品种大区示范试验

敦化市不同玉米品种大区示范试验

敦化市不同玉米品种大区示范试验作者:马金宝王娟薛艳杰赵洪祥方向前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19期摘要 ; ;为筛选适宜敦化市种植的玉米品种,开展了12个玉米品种大区示范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叶片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豐垦008、金垦10号、先玉1219、垦单22的产量较高,分别为9 582.0、9 559.5、9 451.5、9 118.5 kg/hm2,其中先玉1219的百粒重排名进入前4位,同时其成熟期最早、籽粒优质,明显提高了玉米商品的销售价格,经济效益较好。

关键词 ; ;玉米;品种;产量;吉林敦化中图分类号 ; ;S513.037 ; ; ;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7-5739(2019)19-0026-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敦化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属中温带冷凉区,常年降水量在600 mm左右,有效积温在2 400 ℃,气候特点多为低温、寡照、降水量大,该地区玉米种植以极早熟品种为主[1-3]。

2017年通过对当地玉米生产的调查,初步明确产量表现较好的12个品种开展同一生产水平的大区示范,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叶片生长状态、产量构成及产量[4-6]进行调查分析,以筛选出适合该区域种植的新品种。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 ;材料与方法1.1 ; ;试验地概况大区示范在吉林省敦化市鸿发生态农场进行,土壤为白浆土。

示范区耕层土壤pH值5.76,有机质38.4 g/kg,水解氮216.70 mg/kg,速效磷15.88 mg/kg,速效钾114.00 mg/kg。

1.2 ; ;供试材料供试玉米品种为垦丰一号、赛德一号、星单4、垦单22、合玉25、赛玉529、金垦10号、德美亚1号、丰垦008、先达101、金珠58、先玉1219,均由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

如何实现玉米高密度栽培并取得高产

如何实现玉米高密度栽培并取得高产

如何实现玉米高密度栽培并取得高产
首先说明一下,本技术适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六积温带上限的广大地区。

该地区耕地面积大,作物生育期间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病虫害轻,较利于玉米生长发育。

我们经过多年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总结了以机械为载体进行高密度栽培,以旱作为基本耕作形式,以促早熟为中心环节的玉米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播
针对种植区域所处积温带的不同,黑河地区所选择的高密度栽培的玉米品种主要是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搭配品种为利合16号。

适时早播,由于德美亚1号、2号及利合16号玉米品种种子活力高,具有良好的抗低温抗逆能力,适时播种早播可以保证一次播种保全苗,在抢农时的同时提高了对前期热量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播种方式上采用进口精密播种机分级播种,可以保证播种深度一致,覆土厚度一致在3~5cm,播后及时镇压。

合理密植可以使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玉米产量。

德美亚1、2号品种在适应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密度为10万株/hm2;利合16号品种为8.75万株/hm2。

根据播种、收获机械型号不同,目前德美亚1、2号品种采用两种种植模式:一是常规种植模式,即70cm垄距,垄上单行播种;二是110cm垄上双行播种(垄上双行苗带间距45cm)。

根据多年来生产实践证明,德美亚1、2号品种采用110cm垄距垄上
1。

玉米1.1米宽窄行和1.3米大垄双行栽培试验比较总结

玉米1.1米宽窄行和1.3米大垄双行栽培试验比较总结
科 研 ◎致 验 报 告
2 0 1 3 年第 1 0 期( 下半月)
玉米 1 . 1 米宽窄行和 1 . 3 米大垄双行栽培试验 比较总 结
李 强 陆洪海
1 5 5 8 0 5) ( 黑 龙 江 省 双 鸭 山市 友 谊 县 友 谊 农 场 第 五 管 理 区 ,黑 龙 江 双 鸭 山
由表 2 我们 可 以看 出 , 1 . 1 米宽 窄行栽培模 式下 的玉米 公 顷保苗数 、株粒 数 、百 粒重都 要好于 1 . 3米大垄 双行 栽培模 式, 产量 比 1 . 3 米 大垄双行 栽培模式 高 O . 2 4吨 / 公 顷。 根据市 价玉米 1 5 0 0元 / 吨计 , 效益增 加 3 6 0元 / 公顷。 三、 结 论 玉米 1 . 1 米 垄宽窄 行密植 效果试 验结果 表明 , 1 . 1 米垄 上 宽窄行 密植技 术与 1 . 3 米 垄上 双行栽 培技术 相比平 均产量 增 加0 . 2 4吨 / 公顷, 效益增 加了 3 6 0 元/ 公顷 。 在 没有增加投 入 的情况下 增加了 玉米产量和 生产效益 。 该栽培模 式应 用高产优质 耐密 良种 ,采用科学 的种植方

各生 育期都 比 1 . 3 米 大垄双行 要提前 , 而 且生育期要 比 1 . 3 米 大垄 双行要 少 3天 。 这说 明 , 此栽培模 式具有促 进加快 玉米生 育进 程 , 促进 其营养生 长的作用 。 表 1 生
1 . 试验 品种 及特性 玉米 品种德 美亚 3号 ,该 品种生 育期 1 1 5天 ,有效 积温 2 2 5 0 ℃左右 , 株高 2 9 0 ~ 3 1 0 c m, 穗位高 8 7 c m, 果 穗圆 柱 型 , 穗 轴 白色 , 成株 叶片数 2 1片 , 穗 行数 l 2 ~ l 4行 , 籽粒 马齿 型 、 黄 色, 百粒重 3 6 克, 公顷保 苗 7 . 5 万株左 右。 2 . 试验设 计 第 五管理 区一 站 1 号 1 区秋起 1 . 1 米小 垄 ,选 用马 斯奇 奥进 行 宽 窄行 播 种 ( 宽行 为 6 0 c m、 窄行 5 0 c m) , 2区秋 起 1 . 3 米大垄 , 选 用马斯奇奥 进行大 垄双行播种 。 3 . 试 验 地 情 况 选 择 第 五管 理 区一 站 1 号 l区和 2区为 试验 地 ,面 积 2 0 0 0 亩。 这 两块地 相连在 一起 , 土质基 本相 同 , 土壤为 草甸黑 壤土 , 黑土层 1 5 ~ 2 0 c m, 前茬大豆 , 土壤 有 机 质 1 9 . 3 g / k g , p H 值 6 . 7 ,碱 解 氮 1 2 3 mg / k g ,速 效 磷 2 8 . 9 mg / k g ,速 效 钾 2 0 1 m g / k g , 2 0 1 1 年浅翻 深松 , 重耙两遍 , 轻耙一 遍 , 秋起 垄 。 种 肥公 顷施尿 素 4 0 k g、 二铵 1 2 5 k g 、 硫 酸钾 4 0 k g、 汉 枫缓

不同播期对早熟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 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早熟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 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早熟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产量的影响作者:陈福娜左淑珍汤金涛来源:《吉林农业》2014年第06期摘要:本实验研究了播期对早熟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的出苗期、成熟期、出籽率、百粒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变化,德美亚1号的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通过本次试验确定德美亚1号在红兴隆地区的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

关键词:德美亚1号;播期;产量中图分类号:S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1-29-1玉米是对温度相对比较敏感的作物,播种到出苗期尤为明显,同时对土壤温度也有较高的需求。

适时早播能延长玉米生育期,充分利用光能等资源,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从而提高产量。

因此,红兴隆地区针对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为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提高优良品种的推广效益提供了实践依据。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肥力中上等,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为大麦。

1.2 试验材料试验于2013年在红兴隆管局试验田进行,采用的是玉米早熟品种德美亚1号。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采用小区顺序排列法,共设5个处理。

处理1:播期为5月6日;处理2:播期为5月15日;处理3:播期为5月22日;处理4:播期为5月30日;处理5:播期为6月6日。

每个处理的播种面积为13平方米,行长5米,行距0.65米,密度为5500株/亩,施尿素30公斤/公顷,磷酸二铵225公斤/公顷,硫酸钾75公斤/公顷,基肥施入1/3尿素、磷酸二铵及硫酸钾,追肥施入2/3尿素。

田间管理措施同大田常规。

1.4 调查方法与时间产量调查:每小区取中间两行,进行测产。

时间:10月6日。

室内考种:随机取点,每点25株考种,取平均数。

时间:10月2日。

1.5 气象条件与分析2013年本地区温度相对往年较高,全年总积温达到2990.5℃,大大促进了玉米的生长;降水量也有显著增加,5月上旬到9月下旬降水总量达421.8毫米,玉米植株生长充分,后期的降雨使得茎腐病有加重的趋势;6月中旬、7月上下旬、8月中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寡照现象,8月22日16~18时还发生了一次短时雷雨天气,该时段局地强降雨23.0毫米,最大风力7级。

德美亚3号玉米品种简介

德美亚3号玉米品种简介

德美亚3号玉米品种简介
德美亚3号玉米(Denia 3)系晚熟高产多糖分玉米新品种,拥有优良的耐寒、抗病、抗旱以及留穗性等优异特性,深受玉米种植户的青睐。

★耐寒性:耐寒性强,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实现种植。

★抗病性:抗病性较好,抗病虫能力较强,大大延长玉米的生长季节。

★抗旱性:抗旱性强,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渗透到外表的泥土层中,灌溉水量降低。

★留仔性:高留仔性,不易穗落,可以节约水耕,提高产量。

★产量:产量高,是晚熟玉米的典范。

★结实:胚根结实,生长势强劲,特别适合在干旱区进行播种。

★颜色:颗粒黄色,商品率较高。

★口感:口感香甜,具有多糖分特性,味道鲜美,受消费者欢迎。

★市场:市场价格稳定,较好的快销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

★基因:德美亚3号玉米拥有多个优良基因,具备更佳的耐寒、抗病抗旱性状,为玉米种植创造了更优良的条件。

★用途:适用于乡村经济发达的环境,也适用于粮食的食用。

德美亚3号玉米具有以上优秀的品质及特点,是一种受农民欢迎且深受市场肯定的晚熟玉米新品种,可以说是晚熟的表现之星,助力玉米的生产和市场发展。

玉米不同品种种植密度试验

玉米不同品种种植密度试验

增 加而 降低 。空秆 率和秃 尖 长随着 密度 的增 加逐渐 增 加 ; 长 、 粗和 茎粗 随着 密度 的增加 而逐 渐减 少 。随 穗 穗 着 密度 的增加 百粒 重逐 渐减少 。穗 粒数 虽然 随着 密度 的增加 而逐 渐减 少 , 群体 产量 的表 现却是 不 一样 的 。 但
垦 单 5号和德 美亚 1 号呈 现先 增加 后减 少 的趋势 ; 垦单 1 号 则呈 现逐 渐减 少 的趋势 。 3
通 过 2 1 年 的试 验初 步 摸 索 出 , 01 3个 玉米 品种 在 黑龙 江 省 八 五 。 农 场 适 宜 的种 植 密 度 分别 为 垦 单 5
号 :. 0 . 5万株 / m ; 单 1 7 5 ~8 2 h 垦 3号 : . 万 株/ m 德美 亚 1号 :. 75 h ; 9 0万株 / m h 。 (2 ) 0 2
2 5 产 量 结 果 调 查 .
表 1 成 穗 率 调 查 及 产 量 结 果
从试 验结 果可 知 ( 见表 1 , ) 在水稻 成熟 期选 有代表 性处 进行 采 点调 查 , 处理 3点 , 点 2 , 行 调 查 每 每 m 进 考 种分 析 。测产 结果表 明 , 用特 科琦 水稻 育秧调 理剂 育 苗 , 应 提高 了水 稻 平 方米 穗 数 、 实率 、 实 粒 数 、 结 穗 千 粒 重等 产量性 状水 平 , 水稻 有增 产作用 , 对 与对照相 比 , 平均 增产率 为 6 6 。 .
5 4 4 4 4 4 4 4 4 4
渐减 少 。穗粒 数虽然 随着 密度 的增 加而逐 渐 减 少 , 群体 产 量 的表 现 却是 不 一 样 的 。垦单 5号 和 德美 亚 1 但
加 % " 加
号均 呈 现先增 加后 减少 的趋势 ; 垦单 1 3号则 呈现逐 渐减 少 的趋势 。

高纬寒地早熟玉米品种耐密性鉴定试验

高纬寒地早熟玉米品种耐密性鉴定试验
摘要 : 黑 河 地 区 玉米 品 种 较 杂 、 较乱 , 为 指 导 当地 玉 米 生 产 , 在 黑 龙 江 省 黑 河 市通 过 连 续 3年 的品 种 筛选 试 验 ,
选 出综 合 性 状 最好 的 6个 早 熟 品 种 为 试 验 材 料 进 行 耐 密性 试 验 。 结 果 表 明 : 德 美亚 1号 、 德 美 亚 2号 、 克 单 1 4适 宜种 植 密 度 9万株 ・ h m 一; 边 单 3号 、 利合 1 6 、 垦单 1 6适 宜种 植 密度 7 . 5万株 ・ h m~。 关键词 : 玉米 ; 高 纬度 地 区 ; 早熟 ; 耐 密
中图分类号 : S 5 1 3 . 0 4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7 6 7 ( 2 0 1 3 ) 0 6 — 0 0 0 5 — 0 3
为解 决高 纬 寒 地 玉 米 生产 上 种 植 密 度 较 低 ,
品种 多 、 乱、 杂 等 问题 , 对在 2 0 0 9  ̄2 0 1 1 年 的 品 种
单 1 6 , 在 9 . 0万 株 ・ h m 密 度 下 , 抗 倒 性 由 强 到 弱 依次 为 : 德 美 亚 2号 > 德 美 亚 1号 > 克 单 1 4 > 边
速效 氮 1 7 0 . 8 3 mg ・ k g - 、 速效 磷 6 5 . 3 6 mg ・ k g 、 速
效钾 1 1 3 . 5 8 mg ・ k g , p H5 . 8 1 。 1 . 2 材 料
以2 0 0 9  ̄2 0 1 1 年 品 种 筛 选 试 验 中筛 选 出的
综 合 性 状 最 好 的 6个 品 种 作 为 密 度 试 验 的 参 试 品
种 ] , 分 别 为德美 亚 1号 、 德美 亚 2号 、 边 单 3号 、 垦单 1 6 、 利合 1法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4):1G4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h l j n y k x .h a a s e p.c n D O I :10.11942/j.i s s n 1002G2767.2023.04.0001刘慧迪,李庭锋,郭建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筛选试验[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4):1G4,23.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刘慧迪,李庭锋,郭建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为促进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玉米机械粒收,2021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开展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试验,以德美亚3号为对照,对9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㊁收获期籽粒含水率㊁产量㊁机收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和2号生育期为115d ,倒伏率为1.33%,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为28.0%㊁产量为10425.8k g h m -2,较对照增产3.72%;在玉米大田机械收获条件下,杂质率为0.70%㊁籽粒破损率为4 58%㊁产量损失率为0 67%,符合«玉米收获机械»(G B /T21962 2020)标准.天和2号倒伏率㊁收获期含水率㊁杂质率㊁产量损失率较低,产量较高,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适宜机械粒收的玉米品种.关键词:玉米;籽粒机收;品种筛选收稿日期:2022G12G20基金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 A R S G02G45);北大荒专属品种选育专项(K J Z X 202201G04).第一作者:刘慧迪(1989-),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玉米育种研究.E Gm a i l :543651512@q q.c o m .通信作者:李庭锋(1985-),男,硕士,副研究员,从事玉米育种研究.E Gm a i l :13604542393@163.c o m.㊀㊀20世纪90年代,我国陆续开展大面积玉米机械收获,主要采用联合收割机先摘穗,再脱粒收获,但在贮藏过程中,易造成玉米籽粒霉烂损失等问题.现今,籽粒机械直收已逐渐成为玉米收获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具有减轻劳动强度㊁降低玉米产量损失㊁提高玉米生产效率等特性[1G3].有研究表明:我国玉米机收水平已经超过56%,其中北方地区农机作业平均水平为55.3%[4G5],但现代机械化较为落后㊁玉米籽粒机械直收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一大难题[6].2013年以来,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虽已成为以玉米为主要作物的产区,但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迅速增长,玉米配套机械措施落后,玉米品种间存在穗位不整齐㊁穗位高㊁倒伏重等问题,并且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有效积温处于2300~2500ħ,常年玉米收获期晚㊁脱水速率缓慢㊁收获期含水率高,导致玉米在籽粒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出现大量落穗㊁落粒㊁籽粒破损率高等问题,造成玉米产量损失,这制约了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产业的发展[7G8].现今,市场上选育出的一些适宜机械直收的玉米新品种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示范推广[9G10],但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机械直收的玉米品种较少.本试验针对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不明确等问题,选取10个当地主栽玉米品种,采用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通过各品种农艺性状㊁产量以及机械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宜机械粒收的玉米品种,为玉米机械粒收提供理论依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地概况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46ʎ06ᶄ30ᵡN ~46ʎ37ᶄ30ᵡN ,132ʎ18ᶄE ~132ʎ54ᶄE ),供试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3.82%,碱解氮135.4m g k g -1,速效磷20 5m g k g -1,速效钾126m g k g -1,pH 6.1,前茬作物为大豆.1.2㊀材料参试玉米品种共9个,分别为垦单15㊁垦单22㊁迪卡A 6565㊁东农254㊁合玉27㊁南北3号㊁天和2号㊁鹏玉3号㊁克玉19,以德美亚3号为对照.1.3㊀方法1.3.1㊀试验设计㊀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供试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为6000株 (667m2)-1,小区面积为260m 2,行长100m ,行距65c m ,每小区4行,3次重复.试验采用精量播种机于2021年5月5日播种,播种后及时镇压,各小区于10月6日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全区收获,并及时进行籽粒称重.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生产.1.3.2㊀测定项目及方法㊀每小区在成熟期选取连续生长的10株,测量玉米株高㊁穗位高.玉米收获期,从收割仓内随机取玉米籽粒样品2k g ,用P M 8188水分测定仪器测量玉米籽粒含水率,并对玉米籽粒与非籽粒两部分进行手工筛选;籽粒部分质量计为KW 1,非籽粒部分质量计为N KW ;再依照玉米籽粒的完整度,将其分为完整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4期籽粒和破碎籽粒并分别计算质量,完整粒质量计为KW 2,破碎粒质量计为B KW [11G12].杂质率(%)=[N K W /(K W 1+N K W )]ˑ100籽粒破碎率(%)=[B K W /(K W 2+B K W )]ˑ100收获期在试验收割地块随机选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取长2.0m ,宽2.6m ,面积5.2m 2,计算单位面积的落穗质量和落粒质量,计算产量损失率.产量损失率(%)=(单位面积田间落粒质量+单位面积田间落穗籽粒质量)/单位面积产量ˑ1001.3.3㊀数据分析㊀采用E x c e l 2010和S P S S9 0进行试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大田机械收获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由表1可知,各玉米品种生育日数平均为116d,变幅为112~119d ,生育日数由短到长分别为合玉27<鹏玉3号<克玉19<德美亚3号=天和2号<南北3号<东农254<垦单15=迪卡A 6565<垦单2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早熟的玉米品种有合玉27㊁鹏玉3号㊁克玉19,分别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早3,2和1d;其余品种生育日数大于等于对照品种.玉米株高较对照德美亚3号矮的品种有4个,分别为鹏玉3号㊁克玉19㊁东农254和垦单15;穗长大于对照德美亚3号的玉米品种有4个,分别为克玉19㊁垦单22㊁鹏玉3号和迪卡A 6565;8个品种的穗粗大于或等于对照德美亚3号,分别为南北3号㊁克玉19㊁天和2号㊁迪卡A 6565㊁合玉27㊁垦单22㊁东农254㊁鹏玉3号;天和2号秃尖长最小,为0.3c m ,除垦单15,南北3号㊁鹏玉3号㊁天和2号外,其余品种的秃尖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玉米穗位高由矮到高依次为鹏玉3号<垦单15<天和2号<克玉19<东农254<合玉27<迪卡A 6565<德美亚3号<南北3号<垦单22;玉米穗位系数的大小影响玉米抗倒伏特性,由表1可知,除垦单22外各玉米品种穗位系数均较对照德美亚3号小,其中天和2号和垦单15最小,为0 334,但各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玉米倒伏率变幅为1.33%~8.00%,南北3号最大,合玉27㊁天和2号和垦单22倒伏率最低,均为1 33%;其中南北3号的倒伏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克玉19,倒伏率为5.67%.各品种的大斑病南北3号最小,为1级,其余品种均为3级;所有品种均未发生灰斑病㊁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天和2号综合性状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略好.表1㊀大田机械收获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品种生育日数/d株高/c m 穗位高/c m穗位系数倒伏率/%病害情况大斑病/病级灰斑病/病级丝黑穗病率/%瘤黑粉病率/%穗长/c m 穗粗/c m 秃尖长/c m 德美亚3号115c d e 248.0a 92.7a b 0.374a 5.33b300015.2a b 4.4a 0.6f g 垦单15118a b 245.3a b 82.0d e 0.334a 4.67c300014.7a b 3.9a 0.5f g 垦单22119a255.0a 96.0a0.377a 1.33e300015.6a b 4.6a 1.5c d e 迪卡A 6565118a b 254.3a 92.0a b 0.361a 3.33d 300016.6a 4.4a 2.2b c 东农254117a b c 244.3a b 88.3b c 0.362a 3.33d300014.0a b 4.7a 2.7b 合玉27112f251.3a 88.7b c 0.354a 1.33e 300014.4a b 4.6a 3.7a南北3号116b c d 262.7a 94.7a 0.361a 8.00a 100014.4a b 4.4a 1.2d e f 鹏玉3号113e f 216.3c 77.3e0.358a 2.00e 300013.5b 4.8a 1.0e f g 天和2号115c d e 248.3a83.0d0.334a 1.33e 300016.2a b 4.4a 0.3g 克玉19114d e f226.0b c 84.0c d 0.373a 5.67b300015.6a b4.4a1.9c d㊀㊀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在P ɤ0.0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2.2㊀大田机械收获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由图1可知,参试的10个玉米品种产量由高到低,分别为天和2号>鹏玉3号>德美亚3号>迪卡A 6565>南北3号>东农254>垦单22>克玉19>垦单15>合玉27,平均产量为9205.3k g h m -2,其中玉米品种产量变幅为7421.3~10425.8k g h m -2,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为10052.0k gh m -2.较对照增产的品种有2个,分别为天和2号和鹏玉3号,产量分别为10425.8和10314.3k g h m -2,其中天和2号与其他品种产量差异显著.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期㊀㊀刘慧迪等: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筛选试验㊀㊀㊀㊀㊀图1㊀大田机械收获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品种间在P ɤ5%水平产量差异显著.2.3㊀大田机械收获对玉米收获质量的影响2.3.1㊀籽粒杂质率㊀由表2可知:参试的10个玉米品种杂质率变幅为0.07%~2.23%,平均值为0 67%;杂质率由小到大依次为垦单22<克玉19<垦单15<合玉27<德美亚3号<鹏玉3号<天和2号<东农254<迪卡A 6565<南北3号,其中南北3号㊁杂质率最大,达到2.23%,显著高于其他玉米品种,其次是迪卡A 6565,垦单22杂质率仅为0.07%,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的杂质率,但各品种均符合«玉米收获机械»(G B /T21962-2020)中杂质率ɤ2.5%的要求[13].表2㊀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单位:%品种杂质率籽粒破损率产量损失率收获期含水率德美亚3号0.56c d 4.54c d 4.71a b 30.4a b 垦单150.21e f 5.05c 3.02c 32.6a 垦单220.07f3.85c d 0.32e 30.4a b 迪卡A 65650.95b 3.36d 1.91d e 31.4a 东农2540.74b c 4.06c d 0.16e29.6b合玉270.42d e 6.55b 0.96d e 30.5a b 南北3号2.23a5.09c3.64b 30.6a b 天和2号0.70b c d 4.58c d 0.67d e28.0b 鹏玉3号0.63c d 6.95a 2.05d 35.7a克玉190.19e f4.22c d4.73a 29.9a b2.3.2㊀籽粒破损率㊀玉米籽粒破损率的大小是评价籽粒机械收获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国家标准(G B /T21962-2020)玉米籽粒破损率要求ɤ5%,参试品种中籽粒破损率ɤ5%的玉米品种有6个,分别为迪卡A 6565㊁垦单22㊁东农254㊁克玉19㊁德美亚3号㊁天和2号;籽粒破损率>5%的玉米品种有4个,为垦单15㊁南北3号㊁合玉27㊁鹏玉3号,分别为5.05%㊁5.09%㊁6.55%和6.95%.鹏玉3号的籽粒破损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2.3.3㊀产量损失率㊀各玉米品种的产量损失率依次为东农254<迪卡A 6565<天和2号<合玉27<垦单22<鹏玉3号<德美亚3号<南北3号<垦单15<克玉19,产量损失率低于对照的品种有6个,高于对照的品种3个,为南北3号㊁垦单15和克玉19,产量损失率分别为3.64%㊁4 71%和4.73%,除垦单15和克玉19外,各品种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2.3.4㊀收获期含水率㊀各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变幅为28.0%~35.7%,平均为30.9%,其中鹏玉3号收获期含水率最高,为35.7%,其次为垦单15,为32.6%,天和2号收获期含水率最低,为28%,按照国家粮食烘干收储企业三级粮标准,收获期含水率应ɤ30%,本试验中收获期含水率ɤ30%的玉米品种有3个,分别为天和2号㊁东农254和克玉19,收获期含水率分别是28.0%㊁29 6%和29.9%,且三者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比较,天和2号在杂质率㊁籽粒破损率㊁产量损失率以及收获期含水率方面综合表现较好,较其他品种更适合机械粒收.2.3.5㊀籽粒机械收获质量性状相关性㊀由表3可知,杂质率与籽粒破损率㊁产量呈正相关性,与收获期含水率㊁产量损失率呈负相关性;籽粒破损率与产量损失率㊁收获期含水率呈正相关性,与产量呈负相关性;产量损失率与收获期含水率呈正相关性,但与产量呈负相关性;收获期含水率与产量呈正相关性,除籽粒破损率与收获期含水率相关性差异显著外,其他各机械粒收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3㊀不同品种机械粒收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分析项目杂质率籽粒破损率产量损失率收获期含水率产量杂质率1籽粒破损率0.0361产量损失率-0.0460.0951收获期含水率-0.0480.567∗0.2171产量0.432-0.058-0.3180.0461㊀㊀注:∗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4期3㊀讨论目前,适宜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的玉米品种较少,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收获期含水率是制约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的重要因素,如何因地制宜,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籽粒机收新品种,充分发挥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是我国当前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14].本试验以德美亚3号为对照,对玉米农艺性状㊁产量㊁玉米粒收质量以及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鹏玉3号和天和2号籽粒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分别较对照增产2.61%和3.72%,且天和2号与其他品种产量差异显著,鹏玉3号在收获期含水率较高,达35.7%.玉米机收籽粒破损率降低的主要途径是脱水快㊁生育期短㊁收获期含水率低[15G16],本研究表明:天和2号收获期含水率为28.0%,较对照德美亚3号低2.4个百分点,同一收获期,含水率低,有利于玉米机收.据研究发现:玉米穗位系数较低有利于玉米抗倒伏[17],参试品种中天和2号㊁垦单15穗位系数最小,为0.334,天和2号倒伏率较小,仅为1.33%,综合比较天和2号在农艺性状上表现较好.本试验研究发现:产量与籽粒破损率㊁产量损失率呈负相关,说明随着籽粒破损率和产量损的降低,对机收玉米产量的提高具有影响.收获期含水率与杂质率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收获期含水率过高,会造成玉米籽粒机收时,杂质过多.杨锦越等[18]研究表明,玉米收获期含水率与籽粒破损率㊁产量损失率均呈正相关关系,收获期含水率高,籽粒破损率和产量损失率也随之增加;本试验中收获期含水率与产量损失率㊁籽粒破损率也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收获期含水率与籽粒破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其研究结果相同,但据钮笑晓等[3]研究表明:玉米收获期含水率与玉米籽粒破损率呈负正相关,但并不显著,与本试验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玉米品种㊁生态条件及收获机械等不同有关.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大部分地区初霜期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导致玉米生育时期积温不足,造成玉米脱水速率较慢,并伴有倒伏及落穗等问题,而玉米品种的生育期较短有利于玉米籽粒脱水达到机械直收水平.因此,建议本积温带可根据玉米实际生产情况,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加强统筹玉米生育期㊁产量㊁收获期含水率平衡等问题,实现玉米增产增效[3,19].本试验结果仅能反映2021年试验条件下的测试标准,是否适宜大面积的推广使用,还需要多品种㊁多点㊁多次进一步试验验证.4㊀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天和2号生育期较短㊁穗位系数及倒伏率较低,有利于玉米籽粒机收,且玉米产量高,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低㊁籽粒产量损失率较低,基本符合机收籽粒标准,建议将此品种作为籽粒机收品种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进行示范与推广.参考文献:[1]㊀王克如,李璐璐,郭银巧,等.不同机械作业对玉米子粒收获质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6,24(1):114G116.[2]㊀窦晨,王嘉伟.山西省玉米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应对策略[J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3):476G478.[3]㊀钮笑晓,张洁,姚宏亮,等.山西省玉米适籽粒直收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4):20G26.[4]㊀张万旭.北疆春玉米机收质量及籽粒脱水特征研究[D ].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8.[5]㊀李少昆.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因素及粒收技术发展方向[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3):265G272.[6]㊀刘晶.全国玉米机收面积与机收水平 双增长 [J ].农机科技推广,2015(1):13.[7]㊀段培宇,于才,王玉凤,等.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 ].现代化农业,2016(4):22G24.[8]㊀胡振方,郭太忠,毕桃付.鹤壁市适宜机收籽粒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16(4):57G60.[9]㊀朱春生,易先辉,肖才升,等.洞庭湖区宜机收夏玉米品种的筛选[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4(3):229G233.[10]㊀王楠,王树星,张乐,等.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1):23G26.[11]㊀李璐璐,谢瑞芝,王克如,等.黄淮海夏玉米生理成熟期子粒含水率研究[J ].作物杂志,2017(2):88G92.[12]㊀徐田军,张勇,赵久然.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冠层结构㊁光合及灌浆脱水特性[J ].作物学报,2022,48(6):1526G1536.[13]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玉米收获机械:G B /T 21962-2020[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14]㊀柳枫贺.影响玉米机械收粒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D ].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6G9.[15]㊀柳枫贺,王克如,李健,等.影响玉米机械收粒质量因素的分析[J ].作物杂志,2013(4):116G119.[16]㊀柴宗文,王克如,郭银巧,等.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现状及其与含水率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1):2036G2043.[17]㊀张凯旋,俞新华,王雨晴,等.不同春玉米品种穗部及籽粒性状对机收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8):79G83.[18]㊀杨锦越,宋碧,罗英舰,等.不同玉米品种机械粒收质量评价及其鉴定指标初步筛选[J ].河南农业科学,2018,47(11):25G31.[19]㊀赵如浪,王永宏,李少昆,等.宁夏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初步筛选[J ].玉米科学,2019,27(1):130G135.(下转第23页)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期㊀㊀张㊀雷等:长期耕作活动对大庆和绥化地区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 b s t r a c t:O u r c o u n t r y n o r t h e a s tb l a c ks o i l a r e a i sb r o a d,i sa n i m p o r t a n t p r o d u c t i o na r e ao f g r a i n i no u r c o u n t r y.B l a c ks o i l a r e a c o n t a i n sb l a c ks o i l,c h e r n o z e ms o i l,m e a d o ws o i l a n do t h e r s o i l s.I no r d e r t o f u r t h e r s t u d y t h es o i l p r o p e r t i e so fb l a c ks o i la r e aa n dr e a l i z et h es t r a t e g y o f p r o t e c t i n g b l a c ks o i la r e aa c c o r d i n g t ol o c a lc o nd i t i o n s,b l a c ks o i l a n dme a d o ws o i l of c u l t i v a t e da n dn o nG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i nd i f f e r e n t a r e a so fD a q i ng C i t ya n dS u i h u aC i t y w e r ec o l l e c t e d,a n ds i x p h y s i c a l a n dc h e m i c a l p r o p e r t y i n d e x e so f22s i t es o i l s a m p l e sw e r ea n a l y z e d t h r o u g h e x p e r i m e n t s.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p Ho f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w a s g e n e r a l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o f n o nG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i nt h e11s a m p l i n g a r e a s,a n dt h e p H o f c u l t i v a t e dl a n di nZ h a o y u a na r e aw a s7.81, w h i c hw a s1.35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n o nG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I n t h e d r y m a t t e r c o n t e n t,e x c e p tH o n g g a n g a r e a,t h ed r y m a t te r c o n t e n t of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d e c r e a s e d t o a c e r t a i n e x t e n t,a n d t h e d r y m a t t e r c o n t e n t o fW a ng k u i a r e ad e c r e a s e db y1.87%a t m o s t.T h eo r g a n i cc a r b o nc o n t e n ti na l lc u l t i v a t e dl a n d w a sh i g h e rt h a nt h a ti nn o nGc u l t i v a t e d l e n d.T h eh i g h e s t o r g a n i c c a r b o nc o n t e n t i nD a t o n g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w a s67.67g k g-1,w h i c hi n c r e a s e db y25.26g k g-1c o m p a r e dw i t hn o nGc u l t i v a t e d l e n d.T h e c o n t e n t o f t o t a l n i t r o g e n i n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w a s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n o nG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a n dt h eh i g h e s t c o n t e n t i nn o nGc u l t i v a t e dl a n d w a s3699.11m g k g-1i n S u i l i n g,w h i c hw a s1520.28m g k g-1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T h e c o n t e n t o f t o t a l Pa n d t o t a lKi nc u l t i v a t ed l a n dw a sh i g he r t h a n t h a t i nn o nG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I n c o n c l u s i o n,l o n gGt e r mc h e m i c a lf e r t i l i z 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h a d r e s u l t e d i n s i g n i f i c a n t e n r i c h m e n t o f Pa n dKe l e m e n t s i n t h e s o i l i n t h i s a r e a,a n d o b v i o u s s o i l a c i d i f i c a t i o na n d s o i l c o m p a c t i o n t oac e r t a i ne x t e n t.T h e l o c a l g o v e r n m e n t s h o u l da d j u s t i t s p o l i c i e s i nt i m e t oe n c o u r a g ef a r m e r s t o a p p l y o rg a n i c f e r t i l i z e r s t o a l l e v i a t e th e d e t e ri o r a t i o no f s o i l p h y s i c a l a n d c h e m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K e y w o r d s:b l a c ks o i l a r e a;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s i o l p h y s i c a l a n d c h e m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s o i l f e r t i l i t y(上接第4页)S e l e c t i o no fM a i z eV a r i e t i e s f o rG r a i n M e c h a n i c a lH a r v e s i n gi n t h eT h i r dA c c u m u l a t e dT e m p e r a t u r eZ o n e so f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L I U H u i d i,L IT i n g f e n g,G U OJ i a n h u a(C r o p s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L a n dR e c l a m a t i o nS c i e n c e s,J i a m u s i154007,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o r d e r t o p r o m o t e t h em a i z e g r a i nm e c h a n i c a l h a r v e s t i n g i n t h e t h i r d a c c u m u l a t i v e t e m p e r a t e z o n e o f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a ne x p e r i m e n ta b o u tc u l t i v a rs e l e c t i o n w a sc a r r i e do u t i n852F a r m o fH e i l o n g j i a n g i n2021.T h e g r o w t h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c e s s,a g r o n o m i c t r a i t s,g r a i n m o i s t u r e c o n t e n t a t h a r v e s t i n g w a s28.0%,y i e l da n dh a r v e s t q u a l i t y o f d i f f e r e n tm a i z e c u l t i v a r sw e r e a n a l y z e d.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p e r i o do fT i a n h e2w a s115d a y s,t h e l o d g i n g r a t ew a s1.33%,g r a i n m o i s t u r ec o n t e n t a th a r v e s t i n g,y i e l dw a s10425.8k g h a-1,a n d t h e y i e l di n c r e a s e db y3.72%c o m p a r ed w i t ht h ec o n t r o l.T h ei m p u r i t y r a te w a s0.70%,t h e g r a i nb r e a k a g e r a t ew a s4.58%,a n d y i e l d l o s s r a t ew a s0.67%,w h ic hw e r e l o w e r t h a n t h e n a t i o n a l s t a nd a r d o f le s st h a n2 5%(G B/T21962-2020).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t h a tT i a n h e2h a da l o wl o d g i n g r a t e,g r a i nm o i s t u r e c o n t e n t,g r a i n i m p u r e r a t e,g r a i nb r o k e n r a t e,a n dah i g h y i e l d.I t i s t h e s u i t a b l em a i z e r a r i e t yf o rm e c h a n i c a lg r a i nh a r v e s ti n g i n t h e t h i r da c c u m u l a t i v e t e m p e r a t e z o n e o fH e i l o n g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K e y w o r d s:m a i z e;g r a i nm e c h a n i c a l h a r v e s t i n g;v a r i e t y s e l e c t i o n3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德美亚3号种植密度试验总结
摘要:合理密植,确保群体结构合理,个体协
调发育,并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是玉米高产的保障。
为探索玉米新品种德美亚3号在萝北县适宜的种植密
度。进行了5个密度处理(其中包括1个对照)对德
美亚3号的物候期、形态指标、抗倒性、产量构成因
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德美亚3号物
候期、形态指标、抗倒性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5万~
8.5万株/公顷。密度为8.5万株/公顷产量最高.种植密
度超过8.5万株时产量下降。

关键词:德美亚3号;密度;试验
1、试验处理及计方法:
1.1 试验品种与试验处理
1.1.1 试验品种:选用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
司生产的德美亚3号包衣种子。
1.1.2 试验处理:设计5个密度处理(其中包括1
个对照),分别是8.0万株/公顷、8.5万株/公顷、9.0
万株/公顷、9.5万株/公顷和7.5万株/公顷(对照)。
1.2 计方法设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垄距68厘米,三次重复,10
米行长,4行区。小区面积27.2平方米。亩施肥纯量
22千克,氮:磷:钾为2:1:0.8
2、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萝北县团结镇勤俭村玉米示范科技示范
园区,位于东经131°02’,北纬47°26’,海拔64.6
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质为白浆土,
播前土壤基础肥力为有机质1.9克/千克,碱解氮108
毫克/千克,有效磷80毫克/千克,速效钾98毫克/千
克,PH值6.4,前茬玉米,耕层30厘米,秋翻。
3、栽培管理情况
3.1 耙地起垄:播前5月25日耙地两遍,由于土
壤湿度大,整地质量差。5月25日机车起垄,垄宽68
厘米。
3.2 播种镇压:5月27日人工等距穴播,每穴下
种2粒,播深4厘米,播后及时覆土镇压。
3.3 化学除草:6月1日公顷用38%莠去津4升
加75%国产噻吩磺隆20克加90%乙草胺2.2升进行土
壤化学灭草。
3.4 田间调查各个处理6月8日出苗,出苗齐且
匀。6月15日叶龄达3展叶、6月19日间苗,玉米叶
龄达4展叶,6月24日达5展叶、6月28日达6展叶、
量到最长叶片株高60厘米。7月4日达7展叶。第一
次中耕6月20日。由于地硬中耕深度达15厘米左右,
由于土壤含水量高,第二次中耕推迟到7月10日,公
顷追尿素200千克。7月12日玉米植株达9展叶。田
间调查,无病,虫害发生,只是有连续不断的降雨,
土壤水分达极饱和状态。
4、试验结果分析
4.1 气象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由于2012年冬雪大,加上5月份80.5毫米的降
雨,白浆土土壤水分饱和,机车不能正常作业,导致
玉米播种期拖后延迟到5月28日。7月份有连续不断
的降雨,合计降雨210毫米,生育期缩短,对玉米产
量造成影响。
4.2 物候期调查结果德美亚3号公顷密度在9.0~
9.5万株,晚1天成熟。
4.3 形态指标调查结果
德美亚3号,公顷密度在7.5~9.5万株,均未发
生倒伏。其他各项指标、差异不大。
4.4 产量结果
中熟品种德美亚3号:公顷密度8.5万株,产量
最高。公顷种植密度为9.0、9.5万株,减产幅度0.5~
2.4%,统计分析结果说明密度间差异不显著。
5、结论与建议
在今年的气候条件下,萝北县玉米品种德美亚3
号公顷密度在9.0~9.5万株,晚1天成熟。公顷密度
在7.5~9.5万株种植,均未出现倒伏。德美亚3号公
顷密度8.5万株,产量最高,公顷密度为9.0、9.5万
株,较对照减产幅度0.5~2.4%。因此,德美亚3号
在萝北县中等肥力条件的地块最适宜种植为8.5万株/
公顷,建议明年可按这个密度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