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密度试验

合集下载

青贮玉米试验技术

青贮玉米试验技术

田间调查



B.1 物候期 B.1.1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 月 日计,例4月15日,下同。 B.1.2 出苗期:全区有50%穴数幼芽出土高达2cm时的日期。 B.1.3 苗势:幼苗健壮程度,分强、中、弱三级。 B.1.4 抽雄期:全区50%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 B.1.5 吐丝期:全区50%植株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 B.1.6 收获期:记载收获当天的日期。 B.1.7 青贮生育期:从播种到收获的天数。
品种 生物鲜重 含水量(%) 生物干重 (kg) (kg) 比对照增产 (%)

乙 对照
5000
5000 5000
70
65 70
1500
1750 1500
0.00
16.7% 0.00
收获计产
影响含水量测定的因素: 1、选取正常生长的植株10株; 2、用铡草机粉碎成1.0-1.5cm; 3、粉碎完的样品一定要混合均匀再取1000g; 4、测含水量的电子天平要精确到0.1g; 5、一定要先杀青,再在60℃烘到恒重(24h内重量不再 发生降低为止), 。
收获计产
收获计产
只能用铡草机粉碎成1.0-1.5cm;不能人工剁!
收获计产
测含水量的电子天平要精确到0.1g;不能 用台秤,弹簧秤。
收获计产
一定要先杀青,再在60℃烘到恒重(24h内重量不再发 生降低为止),切记不能风干!
பைடு நூலகம்照片要求


品种照片:在收获时照4张照片 全株:小区田间长势照片; 果穗:选取10个典型果穗,苞叶不拨 开果穗和苞叶拨开果穗各一张; 乳线:将上述10个典型果穗从中部断 开,有乳线的一面果穗切面照片一张。
田间调查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引言青贮玉米是一种重要的饲料作物,对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玉米品种在生长期、产量和质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进行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对于选择合适的品种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在生长期、产量和饲料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为农户在选择青贮玉米品种时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将对比不同品种的生长速度、耐逆性、产量和饲料价值等指标,为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二、试验材料和方法1. 试验材料本次试验选取了5个常见的青贮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包括XX品种、XX品种、XX品种、XX品种和XX品种。

这些品种是当地农业部门所推荐的优质品种,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2. 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取了当地5个具有代表性的青贮玉米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地点,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试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设立4个重复试验区,共20个试验区。

每个试验区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 试验指标本次试验将对比不同品种在生长期、产量和饲料质量方面的差异。

具体包括:生长速度、耐逆性、产量、饲料营养成分等指标。

5. 试验操作在试验过程中,将严格按照种植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包括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以确保各品种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三、试验结果1. 生长速度经过生长期的观测和测量,发现XX品种和XX品种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品种,而XX品种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这表明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生长速度差异。

2. 耐逆性在干旱、倒伏和病虫害等逆境条件下的观察发现,XX品种和XX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生长势头不受较大影响,而XX品种和XX品种在逆境条件下表现较为一般。

3. 产量在收获期对各试验区进行了收获与统计分析,发现XX品种和XX品种的产量最高,均超过了10吨/亩,而XX品种的产量最低,仅为6吨/亩。

青贮玉米密度试验

青贮玉米密度试验

青贮玉米密度试验哈巴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阿依恒沙吾列提一、试验目的目前,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县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近几年来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只在3—6吨左右,由于生物产量低,因此影响农牧民的种植积极性和优质饲草的规模发展,生物产量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为充分利用本地自然光源和玉米潜在的生物产量优势,本站今年进行青贮玉米密度试验,摸索出适合我县青贮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户单2000、中北410,化肥:氮磷钾复合肥、磷酸二铵、尿素。

品种由康地公司提供.2、试验方法采用不同株距、同时播种、同样管理,田间记载植物学特征特性,适时收获进行室内考种、产量对比。

三、试验设计与基本情况1、试验设计试验设在哈巴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地,小区面积为13.5m²、重复三次、随机排列、45cm等行距、株距分别为12cm、15 cm、20 cm、25 cm、30 cm、35 cm等6个处理。

2、试验基本情况本站试验田在离县城西北1公里处,地理位置北纬48º03'52"、径度86º20'01",海拔高度540米、无霜期为140天、10ºC以上有效积温2658ºC,土质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为中等、前茬为玉米,有机质含量1.3624g/kg、速效氮59mg/kg、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139 mg/kg、PH值7.5、电导率0.04。

播种期为4月28日,人工除草3次,施氮磷钾复合肥20kg/亩磷肥10kg/亩、氮肥8kg/亩,共浇水8次。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青贮玉米形成生物产量表1、地上部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析试验结果来看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单株鲜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随密度过高过低而降低,生物产量15—20cm或密度在5500—9000株/亩时最高、籽粒产量株距在20—25cm 或密度在5500—6500株亩时最高。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作者:文永革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7期文永革(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将青贮专用型玉米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设置低、中、高不同种植密度进行处理,并研究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发酵品质、亚硝酸盐含量以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种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植株高度、茎质量以及单株叶质量均比较高,但是鲜草产量与粗蛋白产量相对较低,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随着密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粗脂肪含量都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相对比产量、发酵品质、硝酸盐类物质含量以及营养成分,中种植密度玉米产量与青贮量相对较高,较适合种植。

关键词:青贮玉米;种植密度;青贮品质中图分类号:S816. 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060-01收稿日期:2016 - 01-12作者简介:文永革(1969 -),男,技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青贮玉米生长质量实际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品种不同,营养质量会有很明显的区别,同时栽培技术和栽培环境均会影响青贮玉米的质量。

因此,在种植玉米的时候应当注意选择玉米的质量,同时可以通过杂交措施来提高青贮玉米的营养质量。

在栽种玉米时应当认识到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仅仅是玉米高产,提高玉米饲用价值的主要措施。

1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次种植实验,实验基地的降水量超过360mm,年平均温度达到4.8℃。

土壤类型为栗钙土,有机含量超过1. 01%,速效磷与速效钾的含量相对较高,pH值经测定为中性。

本次实验研究选用的玉米原料是青贮玉米。

玉米是当年种植,当年采收。

为研究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质量的影响,可以设置出不同的种植密度,即低、中、高种植密度。

在试验开展的过程中,将原料玉米切至2cm左右的长度,并与其他材料均匀混合后,称取一定量,并根据相应的比例进行混合。

将玉米原材料装入聚乙烯的袋中,抽干里面的空气后封口,进行多次操作。

不同种植模式下滴灌青贮玉米种植密度试验

不同种植模式下滴灌青贮玉米种植密度试验

不同种植模式下滴灌青贮玉米种植密度试验作者:贡万辉,蔡利华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第1期摘要:通过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栽培模式下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鲜穗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青贮玉米的茎粗表现逐渐变细的趋势。

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栽培模式下,复播玉米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时的生物产量和鲜穗产量均较高;两年三熟春播玉米应选用中晚熟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以小于9万株/hm2较为适宜。

关键词: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生物产量青贮玉米以其适应性强、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等优点,在国内发展很快,相配套的青贮玉米生产、加工和配送日趋专业化[1]。

近几年为发展畜牧业以及适应棉花轮作倒茬的需要,新疆兵团第一师开始种植青贮玉米,根据第一师的光热资源条件采用了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2种种植模式。

对青贮玉米种植户而言,以追求最大生物产量为目的,而对养殖户和加工企业而言,追求的是最佳营养质量[1]。

为保证双方利益最大化,提高青贮玉米栽掊技术是当务之急。

为此,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5年和2016年连续2年开展种植密度试验,探索2种种植模式下青贮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以为第一师青贮玉米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2015年和2016年在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3号地开展一年两熟种植密度试验,2016年同时在第一师五团16连3斗13号地开展大田两年三熟试验。

试验区位于东经80°30′~81°58′,北纬40°22′~40°57′,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地区,年均气温10.7℃,≥10℃积温4113℃,无霜期220d,年日照时数在2900h,4~10月平均日照时数9.5h,光、热、水、土及生物资源丰富。

试验地土质为壤土,有机质含量13.7g/kg,水解氮含量82.6mg/kg,有效磷含量40.2mg/kg,速效钾含量158.0mg/kg,全盐含量1.7g/kg,前茬作物为棉花。

金沙县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金沙县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金沙县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一、课题背景青贮玉米是目前牛羊养殖中常见的饲料之一,因其高产和高糖含量,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中。

金沙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玉米生长,因此青贮玉米在该地区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品种选择上,金沙县的畜牧养殖者们面临着困扰,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种类的青贮玉米种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开展关于金沙县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的研究。

二、试验目的1. 了解不同品种的青贮玉米在金沙县生长情况及产量表现;2. 筛选出适合金沙县生长条件的青贮玉米品种;3. 为金沙县的青贮玉米种植和畜牧业提供科学参考。

三、试验内容1. 筛选试验地点:金沙县若尔盖镇;2. 试验时间:从3月中旬到9月底;3. 试验范围:选择5种不同品种的青贮玉米进行试验;4. 试验方法:按照标准的种植、管理和收获程序进行,记录生长情况和产量表现;5. 试验指标:包括玉米植株生长情况、叶片颜色、产量、含糖量、抗病虫情况等。

四、试验步骤1. 土壤准备:选取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试验;2. 种子选择:选择5种不同品种的青贮玉米种子进行试验;3. 播种管理:按照标准的播种密度和深度进行播种;4. 管理措施:定期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5. 生长记录:定期记录和观察各品种青贮玉米的生长情况;6. 报告编写:按照试验内容和结果进行报告编写。

六、试验意义1. 对金沙县青贮玉米的品种选择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2. 为金沙县的畜牧业提供高产、高糖含量的饲料资源;3. 促进金沙县畜牧业的发展和提高养殖品质;4. 为其他地区的青贮玉米品种选择提供参考和经验。

七、试验实施计划1. 地点:金沙县若尔盖镇;2. 时间:2023年3月-2023年9月;3. 人员:试验团队成员;4. 资金:试验经费由地方政府资助;5. 器材:根据试验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种植、浇水、施肥等工具。

八、结语金沙县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的开展,将有助于解决当前金沙县畜牧业中的青贮玉米种植问题,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中原地区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原地区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原地区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文/刘焕民(河南省舞钢市农业局 462500)摘 要 为研究中原地区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试验田种植不同密度青贮玉米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显著,过高密度的种植只会影响青贮玉米的玉米产量和青贮饲料质量。

关键词 青贮玉米;农艺性状;中原地区青贮玉米有较好的适口性,摘取果实后的秸秆是非常好的畜牧养殖饲料[1]。

在黑龙江等省区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可促进当地养牛业的发展,在中原地区推广青贮玉米能更好地解决玉米秸秆处理问题。

中原地区是玉米的主要种植区,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

而传统燃烧秸秆的处理方式会带来环境污染,引发了社会对秸秆资源利用的关注。

目前国内出台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严禁各地燃烧秸秆,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中原地区推广种植青贮玉米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由于青贮玉米的最适密度受生态条件、品种、栽培措施及耕种方式的影响而产生差异性,所以,缺乏合理的种植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青贮玉米产量不高、营养含量低等问题[2]。

由此可见,种植密度是影响青贮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鉴于此,选择中原某地区大面积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密度下青贮玉米生长的特征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探讨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中原地区是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邻近的各省部分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阵地。

中原地区以旱地为主,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

此次试验用的是河南省种植较为常见的青贮玉米品种京单28。

京单28被认为是最适合在中原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无论农艺性状还是产量在中原地区推广后都是中原地域综合评价极高的青贮玉米品种。

在此次试验中大面积种植该品种,并利用统计学分析技术研究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3,4]。

1.2 方法 采用分组设计,设置了3个不同的密度,分别是6.0万、6.5万、7.0万株,6行区,每行长4 m,垄距保持70 cm。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1)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1)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咨询:玉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老师:玉米是我国三大作物之一,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而居第三位,总产量超过小麦据第二位。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

玉米适应性强,在我国广泛种植。

开展玉米生产,关于增加饲料产量,推动畜牧业持续开展,以及增加工业原料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农业中,畜牧业占有相当高的比重,而玉米在畜牧业生产中又占重要地位,有了玉米才能确保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来源。

要是没有足够的饲料来源,那么无法确保畜牧业快速、健康的开展和实现现代农牧业良好结合。

可见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作物,故有“饲料之王〞的美称。

玉米不仅子粒是优质的精饲料,而且茎叶也可作粗饲料。

玉米新奇茎叶富含维生素,是多汁的青饲料,特别是抽穗至乳熟期收获的新奇茎叶营养价值最高。

在玉米乳熟末期,将新奇茎叶和果穗一起收获,并切碎、贮躲于青贮窖或青贮塔中,制作成青贮饲料,能够长期维持青绿饲料的优良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增加适口性,节约精饲料以及减少白费,使饲养奶牛、肉牛本钞票大为落低,并能够常年均衡提供。

依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认为,青贮玉米饲料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点:一是适口性好,所含营养物质易于消化汲取。

青贮玉米的茎秆尽大局部根基上全株青贮,茎秆经贮躲发酵后,粗老的茎杆软化。

经微生物发酵作用,便产生一定量的芳香族化合物,具有酒香味,柔软多汁,可使奶牛食欲旺盛,稳定牛奶产量。

二是玉米青贮作为奶牛全年常备饲料,四季均可提供。

三是调制青贮玉米的方法和设备简单。

贮躲青贮饲料占用空间比干草小。

四是青贮玉米生产种植治理方便,茬口轮作轻易安排。

青贮玉米生育期一般在100天左右,比其它作物生育期短,便于种植粮食作物或为其他蔬菜安排茬口,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咨询: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特点是什么?在80年代前,我国没有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生产上大都用一般粮食玉米品种生产青贮玉米饲料,因而产量低,质量差。

直到1985年,我国才首次审定了我国选育的“京多1号〞青贮玉米品种,接着在1989年又审定了“克多4号〞等一批新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贮玉米密度试验
哈巴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阿依恒沙吾列提
一、试验目的
目前,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县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近几年来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只在3—6吨左右,由于生物产量低,因此影响农牧民的种植积极性和优质饲草的规模发展,生物产量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为充分利用本地自然光源和玉米潜在的生物产量优势,本站今年进行青贮玉米密度试验,摸索出适合我县青贮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户单2000、中北410,化肥:氮磷钾复合肥、磷酸二铵、尿素。

品种由康地公司提供.
2、试验方法
采用不同株距、同时播种、同样管理,田间记载植物学特征特性,适时收获进行室内考种、产量对比。

三、试验设计与基本情况
1、试验设计试验设在哈巴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
地,小区面积为13.5m²、重复三次、随机排列、
45cm等行距、株距分别为12cm、15 cm、20 cm、
25 cm、30 cm、35 cm等6个处理。

2、试验基本情况
本站试验田在离县城西北1公里处,地理位置北纬
48º03'52"、径度86º20'01",海拔高度540米、无霜期为140天、10ºC以上有效积温2658ºC,土质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为中等、前茬为玉米,有机质含量1.3624g/kg、速效氮59mg/kg、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139 mg/kg、PH值7.5、电导率0.04。

播种期为4月28日,人工除草3次,施氮磷钾复合肥20kg/亩磷肥10kg/亩、氮肥8kg/亩,共浇水8次。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青贮玉米形成生物产量表
1、地上部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析
试验结果来看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单株鲜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随密度过高过低而降低,生物产量15—20cm或密度在5500—9000株/亩时最高、籽粒产量株距在20—25cm 或密度在5500—6500株亩时最高。

2、品种间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也随着密度的过高过低而降低,户单2000的经济效益989元亩([6653-540]×0.1元+540×0.7元=989元)中北410的经济效益810元(8106×0.1元=810元)
五、初步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随密度过高过低而降低,5500—6500株/亩的密度是青贮玉米最佳密度,中北410和户单200对比还是户单2000的经济效益比中北410高。

2005年10月3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