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综合分析能力【圣才出品】

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综合分析能力【圣才出品】
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综合分析能力【圣才出品】

第2章综合分析能力

一、考点精讲

(一)综合分析能力概述

1.概念

综合分析能力可分解成综合和分析两种能力。

(1)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把事物各个部分和要素连接成一个整体,从整体和内容上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2)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单独进行剖析、分辨、观察和研究的一种能力。

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论断。

2.题型特点

(1)现实性

综合分析能力题中提供的材料是关于某种社会现象的或是某个重要论断,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经验深入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因此,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2)综合性

从涉及的内容上看,此类题型涉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要求考生的知识储备量足够丰富,实际运用能力较强;从题型以及作答的对象上看,都具有多样化

的特点。这两点决定了该题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创新性

此类题型涉及的都是时下最新颖的社会热点问题,考生答题时,不仅没有现成的参考答案,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因此,需要考生发散思维,根据题中所提供的材料,结合自己所学,阐述独立思考所得的观点。

(4)灵活性

此类题型的标准答案只提出考核重点和评分要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考查的重点在于论述观点是否正确,阐述是否合乎逻辑,而具体的答案可以是多元化的。

总而言之,综合分析能力题的现实性、创新性、综合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决定该题型的难度较大,让应试者普遍感到比较棘手。

3.能力要求

根据申论考试大纲中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可分解成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归纳能力

主要考查考生从给定资料的内容、观点和问题中分析和归纳出题目所要求的内容的能力。

(2)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主要考查考生处理问题的全面性。根据材料,放宽视野,从多角度考虑问题,例如,从内容上,要对问题的缘由、经过、结果、影响作全面分析。当然,这种分析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针对性的,是在阅读给定资料时,针对具体问题有目的地去思考。

(3)作出合理推断或评价的能力

①要求考生在对给定资料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思考资料内容的基础上作出推断或评价。

②要求考生所作出的推断或是评价是合理的,这是深层次的要求。显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的要求是对给定资料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思考资料内容的最终结果。

(二)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综合分析能力的思维对考生快速解答该类题型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综合分析思维的培养在提高考生解题能力上具有关键的作用。在培养综合分析的思维过程中,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逻辑解剖法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考生应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只有分析方法得当,才能得出合乎情理的答案。其中,矛盾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是两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1)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具体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

(2)因果分析法

①找出构成因果关系的事物。无论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还是多果多因的关系,凡是因果关系都必须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作为因果关系的承担物。

②确定因果关系的性质。确定因果关系的性质须解决两个问题:

a.判断是否存在真正的因果关系,如果是,指出哪个为因,哪个为果;

b.考察因果关系的类型,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还是多果多因。

③分析清楚材料内在的因果联系,把材料的因果关系都明确之后,找到题目所提问题的关键点,进一步找到答题方向。

2.政治原则法

公务员作为政府的公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和政府的职能、责任等相关的问题。公务员录用考试(含选调生考试)也会经常涉及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分析问题也要和公务员的实际工作相联系,考生应适当地懂得一些政治理论、政治术语等,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一般而言,考生可根据一些普遍适用的政治原则,结合试题中提出的具体问题,紧扣题意作答;灵活运用,适当发挥,进而保证个人正确的政治立场以及正确的答题方向。

3.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既定的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所在,其中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在申论考试中,也可以应用SWOT分析方法,考生如果在阅读材料时感觉到思路混乱无法进行整体把握时,可以采取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特别是在解答综合分析题时,考生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别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维度对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从而能有效地理清思路。

4.比较分析法

通过事物之间的比较,理清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题目的关注重点,有针对性的解答题目。申论考试中,一些题目可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解答,考生阅读材料时可有意识地用比较的方法,找准材料主旨,以便更好地解答考题。

(三)综合分析题的常见题型

1.启示型分析题

启示型分析题考查考生通过深入分析材料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得出一定的经验和教训,然后再将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剖析,抽象出其深层本质,最终将得出的启示运用于实践活动的能力。该类型题目文字信息常有“受到哪些启示”“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总结经验、教训”等。正面案例,要深入分析它的优势和长处,作为经验予以吸收。反面案例要深入分析其缺陷和不足,作为教训予以吸收。在归纳经验和教训后,分条加以分析。

【真题举例】阅读给定资料4,谈谈你从中国高铁、中兴通讯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能分别获得哪些启示?

要求:(1)紧扣材料,重点突出;(2)观点明确,表述有理;(3)不超过500字。

2.阐释型分析题

阐释类分析题,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的特定部分,如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现象等进行解释分析,既揭示其本来意义,又挖掘其深层意义。其典型提问形式有“谈谈你对……的理解”、“请阐释……观点”等。题型关键词是“看法”、“认识”、“观点”、“理解”。

【真题举例】结合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的理解。

要求:(1)准确、全面;(2)不超过150字。

3.评论型分析题

评论型分析题,是针对材料中所出现的社会现象、事件、措施或观点,对此进行客观评价并作出结论,是在对某一事情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作出结论。题目提问方式主要有“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述”、“对给定资料中提到的……谈谈你的见解”、“有人认为……你对此怎么评价”等。试题关键词主要有“评论”、“评价”、“评述”等。评论型分析题主要分为两类——单一型与复合型。

(1)单一型评论题,是针对某一观点或现象进行评论,评论对象比较单一。

【真题举例】“给定资料6”中国人民大学C教授认为,“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请简要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复合型评论分析题,是针对几种不同的观点或做法进行评论,较之单一型,复合

型主要是在作答对象中存在着差异。

【真题举例】给定资料9、10中,L教授和T教授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式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两种看法是什么?你对此怎么评价?理由是什么?

4.关系型分析题

关系型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出两种及两种以上事物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这类题型在近年才出现。对这类题的分析论述还需要紧密结合给定资料。这类题型的典型提问形式有“阐述××与××的关系”、“谈谈××、××、××之间的内在关系”等,即有的是要求谈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的则要求阐释三者之间的关系。

【真题举例】依据给定资料,谈谈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保障健康三者的内在关系。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5.比较型分析题

比较型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给定资料中相关观点、意见、做法的异同,这类题目往往针对的是具有争议性的材料,一般需要回到相关材料中归纳总结出不同比较体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

【真题举例】给定资料9显示,当我国正努力给中小学生“减负”时,倡导“快乐教育”的美国却在大声呼吁给学生“增负”,请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深入,逻辑严谨,表述准确,不超过200字。

6.申发型分析题

申发型分析题最大特点在于题干提供的来自资料中的某句话、某个观点、某种现象只是进行深度思考的起点和触发点,除此,给定资料中没有任何一则资料能够为之提供更充足更直观的信息和佐证。所以,按照一般的理论——“所有答案都在材料中”——是行不通的,这个题目解答得好坏有赖于考生对该问题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是否具备充分的积累,也正是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