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灰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灰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1.灰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1.1术语

1.1.1垫层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到基土上的构造层。

1.2基本规定

1.2.1垫层工程所采用拌合料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1.2.2垫层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灰土垫层工程的施工。

1.2.3垫层的铺设,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1.3施工准备

1.3.1技术准备

(1)进行技术复核:基(土)层标高、管道敷设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2)施工前应有施工方案,有详细的技术交底,并交至施工操作人员。

(3)各种进场原材料的规格、品种、材质等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进行相应验收,并有相应施工配比通知单。

1.3.2材料准备

(1)土料:宜优先选用黏土、粉质黏土或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2)石灰:石灰应用块灰,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也可采用磨细的生石灰。

1.3.3主要机具

蛙式打夯机、机动翻斗车、筛子(孔径6~lOmm和16~20mm两种)、靠尺、铁耙、铁锹、水桶、喷壶等。

1.3.4作业条件

(1)基土表面干净、无积水,已检验合格并办理了隐检手续。

(3)在参考标高处已弹好控制地面垫层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控制线或标志。

1.4材料和质量要点

1.4.1材料的关键要求

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lOmm的筛子过筛。

土料要用16~20mm的筛子过筛,确保粒径要求。

1.4.2技术关键要求

(1)各种材料的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灰土拌合料的体积比符合设计要求。

(3)每层灰土的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试验确定。

1.4.3质量关键要求

(1)生石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构造层拱裂,务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2)灰土拌合料应严格控制含水量,认真作好计量工作。

(3)各种管道下部应注意按要求分层填土夯实,避免漏夯或夯填不密实,造成管道下方空虚,垫层破坏,管道折断,引起渗漏塌陷事故。

(4)施工温度不应低于+5℃,铺设厚度不应小于lOOmm。

1.4.4安全生产关键要求

(1)灰土铺设、粉化石灰和石灰过筛,操作人员应戴口罩、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头作业。

(2)施工机械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使用三相五线制,严禁乱拉乱接;打夯机操

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防止漏电伤人。

1.5施工工艺

1.5.1工艺流程

1.5.2操作工艺

(1)清理基土

铺设灰土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污泥、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

(2)弹线、设标志

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铺填灰土厚度的标准。

(3)灰土拌合

1)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黏土(或粉质黏土、粉土)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

100mm。

2)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石灰:黏土=2:8或3:7。拌合

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灰土拌合料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加水量宜为拌合料总重量的16%。工地检验方法是: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湿润。

(4)分层铺灰土与夯实

1)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施工后应有防止水浸泡的措施。

2)灰土垫层应分层夯实,经湿润养护、晾干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灰土摊铺虚铺厚度一般为150~250mm(夯实后约100~150mm厚),垫层厚度超过150mm应由

一端向另一端分段分层铺设,分层夯实。各层厚度打标桩控制,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夯打遍数一般不少于三遍,碾压遍数不少于六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错。灰土最小干密度(g/cm3):对黏土为1.45;粉质黏土1.50;粉土1.55。灰土夯实后,质量标准可按压实系数(λc)进行鉴定,一般为0.93~0.95。每层夯实厚度应符合设计,在现场试验确定。

4)质量控制

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环刀取样检验灰土干密度的检验点数,对大面积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并注意要绘制每层的取样点图。

(5)垫层接缝

灰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当灰土垫层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接槎时应将槎子垂直切齐。接缝不要留在地面荷载较大的部位。

(6)找平与验收

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7)雨期施工

灰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有防雨排水措施,刚打完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8)冬期施工

灰土垫层不宜冬期施工,当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并不得在基土受冻的状态下铺设灰土,土料不得含有冻块,应覆盖保温,当日拌合灰土,应当日铺完夯完,夯完的灰土表面应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覆盖保温。

1.6质量标准

1.6.1主控项目

灰土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

1.7.2一般项目

(1)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黏土(或粉质黏土、粉土)不得含有有机物质,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记录。

(2)灰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中表1.7.2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标准中表1.7.2中的检查方法检验。

1.8成品保护

1.8.1垫层铺设完毕,应尽快进行面层施工,防止长期曝晒。

1.8.2搞好垫层周围排水措施,刚施工完的垫层,雨天应作临时覆盖,3d不得受雨水浸泡。1.8.3冬期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受冻。

1.8.4刚铺好的垫层不得随意挖掘,不得在其上行驶车辆或堆放重物。

2.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2.1术语

2.1.1纵向缩缝

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2.1.2横向缩缝

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2.2基本规定

2.2.1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

222混凝土垫层下的工序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垫层工程的施工。2.2.3垫层的铺设,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应进行交接检验。

2.3施工准备

2.3.1技术准备

(1)进行技术复核,基层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2)施工前应有施工方案,有详细的技术交底,并交至施工操作人员。

(3)各种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进场验收,材料规格、品种、材质等符合设计要求,同时现场抽样进行复试,有相应施工配比通知单。

2.3.2材料准备

(1)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级。

(2)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

(3)石采用碎石或卵石,粗骨料的级配要适宜,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

2.3.3主要机具

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手推车、平板振捣器、磅秤、筛子、铁锹、小线、木拍板、刮杠等。

2.3.4作业条件

(1)垫层混凝土配合比已经确认,混凝土搅拌后对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搅拌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挂牌。

(2)水平标高控制线已弹完。

2.4材料和质量要点

2.4.1材料的关键要求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2)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2.4.2技术的关键要求

(1)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湿润。

(2)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其浇筑时的坍落度宜为10~30mm。

(3)捣实混凝土宜采用表面振动器,其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每一振处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用草帘等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

2.4.3质量关键要求

(1)混凝土不密实

1)基层未清理干净、未湿润,造成混凝土垫层与基层间粘结不牢;垫层施工前必须将基层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漏振;应加强振捣工作。

3)混凝土配合比掌握不准,搅拌不均匀。

(2)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铺设时未按线找平,未随打随刮平;铺设过程中随时拉线上杠找平。

(3)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1)垫层面积过大,未分段进行浇筑,未留伸缩缝。

2)首层地面回填土不均匀下沉。

3)垫层厚度过薄不足60mm,垫层走的管线过多。

4)配合比不准确,水灰比控制不好。

2.5施工工艺

2.5.1工艺流程

2.5.2操作工艺

(1) 清理基层:浇筑混凝土垫层前,应清除基层的淤泥和杂物;基层表面平整度应控制在15mm。

(2)找标高、弹线:根据参考标高控制线,向下量出垫层标高。垫层面积较大时,底层地面可视基层情况采用控制桩或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做找平墩控制垫层标高。

(3)混凝土搅拌

1)混凝土搅拌机开机前应进行试运行,并对其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行正常;

2)混凝土搅拌时应先加石子,后加水泥,最后加砂和水,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m,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4)混凝土的运输:在运输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运到浇筑地点时,应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坍落度一般控制在lO~30mm。

(5)铺设混凝土

1)铺设前,将基层湿润,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浆或界面结合剂,随刷随铺混凝土。

2)混凝土铺设应从一端开始,由向外铺设。混凝土应连续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h。如间歇时间过长,应分块浇筑,接槎处按施工缝处理,接缝处混凝土应捣实压平,不显接头槎。

3)水泥混凝土垫层铺设在基土上,当气温长期处于0℃以下,设计无要求时,垫层应设置施工缝。

(6)振捣混凝土:用铁锹摊铺混凝土,用水平控制桩和找平墩控制标高,虚铺厚度略高于找平墩,然后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厚度超过200m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7)混凝土表面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检查平整度,高出的地方铲平,凹的地方补平。混凝土先用水平刮杠刮平,然后表面用木抹予搓平。

(8)混凝土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混凝土宜采用表面振动器进行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

(9)混凝土取样强度试块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10)冬期施工

冬期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如在负温下施工时,混凝土中应掺加防冻剂,防冻剂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防冻剂掺量应由试验确定。混凝土垫层施工完后,应及时覆盖塑料布和保温材料。

2.6 质量标准

2.6.1主控项目

(1)混凝土垫层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C15。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及检测报告。

2.6.2一般项目

2.7成品保护

2.7.1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面走动和进行其他工序施工。

3.水泥砂浆现场拌制

3.1 施工准备

3.1.1 技术准备

(1)核对图纸上砌筑砂浆的种类、强度等级、使用部位等设计要求。

(2)技术交底:施工前应向操作层进行书面技术、安全交底。

3.1.2材料准备

(1)按砂浆配合比要求,对所需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2)由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3.1.4作业条件

(1)建立砂浆搅拌后台,并对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搅拌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挂牌;

3.2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控制要点

3.2.1材料的关键要求

(1)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应按试验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应保持干燥。

(2)砂中不得含有有害杂物。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

2)对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

3.2.2技术的关键要求

(1)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化或设计强度等级变更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配,并出具配合比单;

(2)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不应大于30mm,水泥砂浆的最少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00kg/m3。3.2.3质量关键要求

(1)原料计量:

1)砂浆现场搅拌时,严格按配合比对其原材料进行重量计量;

2)水泥、有机塑化剂和冬期施工中掺用的氯盐等配料精确度应控制在±2%以;

3)砂、水等组分的配料精确度应控制在±5%以;砂应计入其含水量对配料的影响;

4)计量器具应经校准取证并在其校准有效期,保证其精度符合要求。

(2)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应在3h用完;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拌成后2h使用完毕。

(3)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

3.3 施工工艺

3.3.1操作工艺

(1)水泥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砂浆不得少于2min;

2)水泥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

3)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5min。

(2)先向已转动的搅拌机加入适量的水,再依次投入砂子、水泥,再加水至配合比规定。

3.4质量标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