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玉米生产发展建议
黄精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 ),为百合科,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近圆柱形,结节膨大有时作不规则菱状,叶轮生、无柄。
作为传统中药在我国沿用已久,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一般以黄精的根状茎入药,黄精的药用功效在医药典籍《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都有记载,在海拔200~2000m 的全国各地适宜环境下均可种植[1]。
黄精含有多糖、黄酮、皂苷、生物碱、蒽酮类、氨基酸和微量营养元素等成分[2],其功效可以与人参相媲美,性平、味甘,无毒,归脾经、肺经、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强筋骨等功能,对治疗脾胃气虚、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具有良好的功效[3-4],可用于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临床治疗[5-6],因其药食同源特性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黄精为原料逐步研发出的“蜜饯”“饮料”“化妆品”等系列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7-8],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保健意识的增强,黄精产业将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笔者针对当前黄精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促进黄精产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发展黄精产业经济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意识的增强,以及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逐步得到释放。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培育发展现代中药、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领域,作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为鼓励中医药产业的振兴发展,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从中药资源保护、驯化、栽培及其产业推广等多方面给予了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李新彦;李有明;马现斌;刘海英;刘金波【摘要】以普通玉米杂交品种郑单136为材料,在66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探讨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株行距能够起到增产的效果;但是行距过大或株距过小不但不会增产,反而会造成玉米产量显著减少。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2页(P87-87,88)【关键词】玉米;株行距;产量【作者】李新彦;李有明;马现斌;刘海英;刘金波【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襄阳 441057;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襄阳 441057;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襄阳 441057;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襄阳 441057;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襄阳 441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04提高种植密度是玉米增产的主要途径,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协调个体发育是玉米密植高产的基础[1-2]。
目前,生产上主要通过种植耐密玉米品种来提高种植密度。
在保证玉米种植密度的前提下,能否通过改变栽培方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3-5]。
张瑛报道,美国通过调整玉米株行距的方式增加密度,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6]。
笔者通过调整株行距的方式,探讨了玉米的产量表现,旨在寻求玉米密植增产的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普通玉米杂交品种郑单136,由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1.2 试验设计试验于2012年6月在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内进行。
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
玉米种植密度为 66 000株/hm2,设置5种不同株行距(表1)。
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5m×6m。
2012年6月20日播种,6月21日灌水。
收获期分小区单收、单脱、单晒,称重计产。
表1 玉米不同株行距配置试验处理行距(cm)株距(cm)备注160×4030宽窄行2100×10015等行宽行密株3150×15010等行宽行密株4100×10030双株5150×15020双株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株行距处理下玉米的产量性状由表2可知,玉米穗行数范围为14.2~15.2行,行粒数范围为33.2~35.3粒,穗长范围为14.9~15.8 cm,秃尖长范围为0~0.2 cm,穗粗范围为4.6~4.8 cm,千粒质量范围为284.4~296.9 g,出籽率范围为88.6%~90.0%。
早熟高产晚粳品种襄粳275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赵沙沙,陈波,房振兵,等.早熟高产晚粳品种襄粳275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中南农业科技,2023,44(10):44-46.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经过长期驯化适应,形成了以秦岭-淮河为界的“南籼北粳”的种植格局[1],湖北省以种植籼稻为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稻米消费结构也在逐渐调整,粳米因品质优、口感佳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南方对粳米特别是优质粳米的需求日益增长[2]。
为了调整水稻产业结构,顺应国家发展形势,2012年湖北省开始启动实施“籼改粳”工程,大力发展粳稻生产[3,4]。
襄阳市为巩固百亿斤粮食产能大市地位,同步开始探索“籼改粳”,从浙江省、江苏省等地引进粳稻新品种开展多年多点生态适应性试验,开展密度、播期、施肥和高产攻关等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加强粳稻产业化开发[5]。
经过逐步“籼改粳”,粳稻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单产水平不断提升。
襄阳市缺乏湖北省自育的高产稳产、优质、熟期适宜粳稻品种,而从省外引进的品种仍然存在高产与优质、熟期适宜难以有效结合等突出问题,因此培育丰产性好、米质优、熟期早、适合本地种植的粳稻新品种是当前育种主要目标。
襄粳275是襄阳市农业科学院以武运粳27号为母本、华粳295为父本杂交,经8代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晚粳品种,2022年通过湖北省审定(鄂审稻20220039)。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宜、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适合于湖北省双季稻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其选育与推广应用将会缓解襄阳市缺少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本地种植粳稻品种的现状,对促进襄阳市粳稻产业做大做强,推进襄阳市稻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1.1亲本来源母本武运粳27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209;父本华粳295是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中熟偏迟粳型晚稻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1012。
1.2选育过程2013年夏季,在襄阳市团山基地以武运粳27号为母本、华粳295为父本杂交,获得15粒F 1种子;2013年冬季在海南省陵水基地种植F 1,辨别并去除伪杂交种后混收留种;2014年夏季,在襄阳市种植F 2代群体共1500个单株,秋季选择株型理想、分蘖力强、熟相好的30个优良单株分别收获;随后2014年冬季按株系在海南省进行加代繁殖,选择20个农艺性状优良株系;入选株系在2015年正季进行优势鉴定,选择12个农艺性状优良株系,以后每年经过襄阳市、海南省两季的鉴定与筛选。
襄阳港唐白河港区武坡作业区综合码头工程

襄阳港唐白河港区武坡作业区综合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襄阳市港航管理处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八月1.0 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拟建襄阳港唐白河港区武坡作业区综合码头工程地处唐白河右岸的武坡村。
上距316国道唐白河大桥约4.3km,下距六两河大桥约7.5km,下距唐白河汉江河口约9.3km。
1.2 工程建设内容襄阳港唐白河港区武坡作业区综合码头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⑴新建停靠1000t级货船的多用途泊位3个,年设计吞吐量为50万t件杂货和9.6万TEU,其中件杂货货种主要为钢材、汽车零配件、机械设备、袋装粮食和棉花等;其中集装箱货种主要为康明斯汽车发动机、部分轿车原装配件、高科技产品、农副产品等。
⑵新建停靠1000t级货船的通用泊位1个,年设计吞吐量为5万辆商品汽车。
本工程不涉及危险品货种的储运。
⑶本工程共布置泊位4个,占用汉江岸线共计390米。
码头采用顺岸式布置,呈一字形布置。
码头前沿线与等高线及水流方向都大致平行,码头前沿线设置在63m左右的等高线附近。
从上游往下游分别为:1#~3#泊位为多用途泊位,4#泊位为通用泊位。
码头结构型式采用高桩梁板结构,码头下游侧距码头端点9.1m设有一宽5.8m,长30m的空挡,设一座30m×4m钢引桥作为下河坡道。
码头平台下部结构采用φ1200钻孔灌注桩,上部结构由现浇横梁、现浇纵梁、现浇轨道梁、靠船梁和现浇面板等组成,排架间距为6m。
码头平台面设有250KN系船柱,码头排架前沿布置DA-A400L1500标准反力型橡胶护舷。
4个泊位采用轨距为16.0m和10.5m的集装箱岸边起重机和门机,江侧轨距码头前沿为3m。
码头作业平台总长390m,宽度为30m。
紧挨平台设置1条12m宽道路,将码头前方平台与堆场分开。
推荐方案共布置3个集装箱堆场、1个件杂堆场、1个商品汽车停车场、1个件杂仓库及1个拆装箱库。
中央一 文件中提的 个产粮大县 中国最大的产粮大县

北京市(1个)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1个)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10个)河北省宁晋县河北省定州市河北省大名县河北省深州市河北省临漳县河北省景县河北省藁城市河北省赵县河北省辛集市河北省永年县山西省(3个)山西省永济市山西省原平市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内蒙古自治区(9个)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辽宁省(8个)辽宁省昌图县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黑山县辽宁省彰武县辽宁省新民市辽宁省大洼县辽宁省开原市辽宁省建平县吉林省(14个)吉林省榆树市吉林省公主岭市吉林省农安县吉林省梨树县吉林省前郭县吉林省扶余县吉林省长岭县吉林省德惠市吉林省双辽市吉林省伊通县吉林省九台市吉林省镇赉县吉林省舒兰市吉林省东丰县黑龙江省(22个)黑龙江省龙江县黑龙江省肇东市黑龙江省五常市黑龙江省双城市黑龙江省巴彦县黑龙江省富锦市黑龙江省肇州县黑龙江省肇源县黑龙江省海伦市黑龙江省林甸县黑龙江省讷河市黑龙江省依兰县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黑龙江省青冈县黑龙江省嫩江县黑龙江省庆安县黑龙江省宝清县黑龙江省虎林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友谊农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七星农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八五四农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查哈阳农场上海市(1个)上海市崇明县江苏省(12个)江苏省沭阳县江苏省兴化市江苏省射阳县江苏省东海县江苏省宝应县江苏省盱眙县江苏省睢宁县江苏省邳州市江苏省涟水县江苏省滨海县江苏省阜宁县江苏省泗洪县浙江省(2个)浙江省诸暨市浙江省平湖市安徽省(11个)安徽省霍邱县安徽省涡阳县安徽省怀远县安徽省定远县安徽省寿县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安徽省临泉县安徽省濉溪县安徽省蒙城县安徽省庐江县安徽省凤台县福建省(2个)福建省浦城县福建省宁化县江西省(8个)江西省鄱阳县江西省丰城市江西省南昌县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江西省高安市江西省余干县江西省新建县江西省吉水县山东省(16个)山东省平度市山东省齐河县山东省曹县山东省陵县山东省郓城县山东省高密市山东省诸城市山东省滕州市山东省临邑县山东省平原县山东省郯城县山东省莘县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山东省邹平县山东省商河县山东省东平县河南省(20个)河南省滑县河南省固始县河南省唐河县河南省永城市河南省太康县河南省邓州市河南省商水县河南省上蔡县河南省夏邑县河南省息县河南省虞城县河南省濮阳县河南省鹿邑县河南省西平县河南省淮阳县河南省郸城县河南省正阳县河南省新蔡县河南省沈丘县河南省项城市湖北省(9个)湖北省监利县湖北省枣阳市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湖北省随县湖北省钟祥市湖北省沙洋县湖北省仙桃市湖北省京山县湖北省天门市湖南省(10个)湖南省宁乡县湖南省醴陵市湖南省湘乡市湖南省衡阳县湖南省汉寿县湖南省湘阴县湖南省华容县湖南省南县湖南省双峰县湖南省祁阳县广东省(3个)广东省廉江市广东省台山市广东省兴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海南省(1个)海南省琼海市重庆市(3个)重庆市开县重庆市大足区重庆市合川区四川省(12个)四川省仁寿县四川省中江县四川省三台县四川省安岳县四川省简阳市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四川省宣汉县四川省大竹县四川省岳池县四川省南部县四川省资中县四川省泸县贵州省(2个)贵州省遵义县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云南省(4个)云南省宣威市云南省镇雄县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云南省陆良县西藏自治区(1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陕西省(3个)陕西省富平县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甘肃省(3个)甘肃省通渭县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青海省(1个)青海省海民和县宁夏回族自治区(1个)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奇台农场中国最大的产粮大县河北省藁城市 这里有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的资料 藁城市 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生产能力 河北省藁城市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耕地万亩。藁城市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好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科技普及、资金投入和技术服务力度,乘势而上,积极推进结构调整,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促进了全市粮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万亩,粮食总产万吨,粮食单产、粮食优质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贡献量等多项指标位居河北省各县(市)前列。 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一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充分发挥藁城市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选育和繁种上的优势,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全市优质麦面积达到了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0%以上,种植优质麦比普通小麦亩均增收100元,全市共计增收4500多万元。二是推广普及了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取得了确保亩产过千斤,亩节约成本33元的较好经济技术指标。三是进行了种植形式改革和示范,将原来的“三密一稀”“两密一稀”种植形式改为15厘米等行距种植,优化了小麦生长发育的地力布局和空间布局。四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减次灌溉节水高产”技术。五是实行了“病虫草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全面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危害。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持续增产能力。一是抓好农业项目的组织实施。积极实施了优质粮食丰产工程、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等国家和省市农业项目,加快农田建设投入。二是加大市、乡、村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市、乡两级财政投入资金3000万元,对粮食生产实行重点倾斜和扶持。三是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积极推行电、水、路、林、田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一改三化一整治”工程。 黑龙江省五常市 全方位实现粮食生产标准化 黑龙江省五常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也是产粮大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水稻五强县之一。全市实有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面积万亩。辖11个镇、13个乡、260个行政村。2004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亿斤,被评为全国10个粮食生产标兵县之一。2005年全市粮豆薯作物面积360万亩,比上年增长%,2005年粮豆薯总产亿斤,比去年增加8%,粮豆薯平均单产948斤,比去年增长%。其中水稻总产亿斤,比去年增加4%,水稻单产1096斤,比去年增长2%。玉米总产亿斤,比去增加%,玉米单产1146斤,比去年增长8%,大豆单产320斤,比去年增长%。2005年粮食商品量亿斤,比去年增加%,人均占有粮食5102斤,可向外调出商品量亿斤,比去年增加%。全市实现产值55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仅粮食生产一项,人均增收2500多元。 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升级。一是在生产资料投入上实现高标准。今年的物资投入充分体现节约、优质、高效和精量的原则,严把质量关,确保投入标准。水旱田全部应用优质高效新品种。把优质品种的选育推广作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几年来,先后培育出松粳二号、五优稻一号、五稻三号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品种。 建立万亩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对优质品种进行提纯复壮种子繁育,保证了良种供应。二是在整地上实现标准化。该市坚持抢墒整地,松、翻、旋、起垄和镇压连续作业。今年全市整地面积150万亩,达到待播状态面积180万亩。三是在播种、育苗、栽培上实现高标准。在今年粮食生产上,该市严把播种、育苗、栽培质量关。在旱田生产上,采取机械精量播种和人工细摆种,给种子萌发创造适宜条件。水田生产上,实行“三早一抢一保”。通过早扣棚、早育苗、早插秧,抢上头茬水,保证标准。四是在灌溉和收割上实现标准化。全市大面积推广了旱耙、旱整地、浅湿灌溉等节水技术,可节水40%。 安徽省霍邱县 做强产业提高效益 霍邱县位于安徽西部,200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位居全省第一。 霍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发展,把优质粮油生产确定为振兴霍邱县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全县确立了“稳定面积,优化布局;良种良法,主攻单产;做强产业,提高效益”的总体发展目标,粮食生产仍然取得了可喜成绩。 全县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发展优质水稻基地10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80万亩,发展优质稻订单60万亩、优质小麦订单30万亩。全县日产量50吨以上的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到116家。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县政府给予扶持奖励。全县已发展了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7家,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20家,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00多家。为了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启动实施优质稻开发“1511”工程,即在5年时间内,优质杂交稻制种面积发展到1万亩,年产杂交稻种500万斤,种植优质稻100万亩,生产优质稻10亿斤,进一步拉紧水稻生产的产业化链条。 强化技术服务,努力提高产量水平。一是建立了粮食作物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发布制度。县农委专门成立了粮油作物品种引进品试鉴定委员会,筛选适合本县推广的主导品种。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增效工程。在全县实施了“5122”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增效工程,即全县500名农业技术人员接受一次技术知识更新培训;重点培训1000户种养大户;培训农民20万人次;农民增收200元。三是大力开展高产攻关活动。组织各级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服务,积极开展粮食作物“万、千、百”优质高产攻关活动。四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建了“霍邱县农技推广协会”,以协会为纽带,把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产业化龙头企业联为一体。五是大力推广适用技术。重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农业技术的推广。 河南省滑县 发挥优势加快“四化”进程 河南省滑县位于豫北平原,属小麦主产区。2005年该县发挥产区优势,深挖增产潜力,灾害之年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粮食总面积万亩,比上年增加了万亩,平均单产公斤,比上年增加了公斤,总产110万吨,比上年增加了万吨。 创建“11331”工程,推进良种化进程。依托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滑县种子公司(一个龙头);组织全县种子生产者创建了滑县种子协会(一个协会);通过大力实施“11331”工程,该县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 丰富服务手段,推进良法应用步伐。实施科技入户,构建“5320”体系。下大功夫开展了10个乡(镇)、100个村、1000个示范户、20000个辐射带动户的科技入户工作,创造性地构建了具有滑县特色的“5320”农技推广新体系。 开展两次行动,推广配方施肥。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和秋季行动,县、乡、村配套建立了“放心农资”超市和测土化验工作点;2005年粮食生产共推广配方施肥190万亩,其中配方肥应用面积60万亩,较好地起到了科学施肥、节约成本的作用。 推广关键技术,科学指导生产。针对农情,邀请部、省专家实地会诊,制定相应对策,分派技术人员包乡包村,科学指导粮食生产,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投入的合理化。 滑县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将进一步发挥农业大县的优势,大力推进粮食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四化”进程: 科技化。依靠“11331”良种工程和科技入户为主的良法工程,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化水平。 标准化。逐步建立完善各种粮食作物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增强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品牌化。实施“品牌”战略,叫响“滑丰”种子品牌,做强“华州”粮食品牌,通过品牌带动,努力使滑县粮食再上台阶。 产业化。依靠龙头带动,拉长产业链条,打好粮食强县基础。 湖南省湘潭县 狠抓组织领导狠抓粮食转化 湖南省湘潭县耕地万亩,其中水田万亩,全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60万亩,年产粮8亿公斤以上,粮食总产量多年来居湖南省首位。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万亩,同比增长%,粮食总产量万吨,同比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达826公斤,比2004年增加15公斤,全年为社会提供商品粮47万吨。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可提供商品粮总量各项指标均达历史最好水平,居全省前列。 湘潭县狠抓组织领导,强化发展粮食生产的责任。成立了县发展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县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把粮食生产作为县委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来抓。 抓政策落实,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广泛宣传贯彻了中央1号文件。在全县形成共谋粮食生产发展大计的热潮。同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严格执行用地“六不准”,确保了耕地面积的相对稳定。 抓技பைடு நூலகம்服务,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重点做到了物资准备到位、资金保障到位、生产资料质量保障到位。 抓粮食转化加工,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全年共转化粮食总量达47万吨,粮食转化率达%。一是作为饲料用粮。二是大力扶植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引导龙头企业投入建设粮食生产基地。采用以村组为单位,与龙头企业签订定点生产、定单收购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1.07.12
•【字号】鄂市监标函〔2021〕116号
•【施行日期】2021.07.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
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市场监管局,省局各直属事业单位,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有关单位:
根据《标准化法》和《湖北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我局按照《2021年湖北省地方标准立项指南》组织了2021年度第一批地方标准项目征集,经政策审查、专家组评审、公示等程序,确定《水稻育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等137项制定项目和《中药材黄连种苗繁育及质量分级规程》等13项修订项目,以及《地理标志产品南乡萝卜》等3个地理标志产品项目列为2021年湖北省地方标准项目立项计划(第一批)。
咨询方式: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邮箱:hbbzhc 。
附件:2021年度湖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表(第一批)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7月12日附件。
政协提案-畜禽养殖粪污及农作物秸杆资源化利用建议

畜禽养殖粪污及农作物秸杆资源化再利用议案建议一、议案案由1.我市畜禽养殖基本情况枣阳市规模以上养殖企业有1409家,2017年全市畜禽粪便产生总量预估260万吨左右。
其中已建有治污设施及资源化综合设施678家,资源化利用率不足一半。
目前我市畜禽养殖业粪污对地表水造成的污染,给每年襄阳市下达我市的年度责任目标:跨界断面水质考核、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考核造成了巨大压力。
2.我市农作物秸杆基本情况枣阳是农业粮食大县。
根据2016年枣阳市农业局统计资料,枣阳市粮食播种面积303.44万亩,粮食总产量135.84万吨,按粒秆比1∶1.2估算,再加上其他作物秸秆,全市年生产秸秆175万吨,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目前枣阳农作物秸杆资源化再利用现状大多只是粉碎后直接还田。
使农作物秸秆多途径资源化再利用,既解决焚烧秸杆的问题,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只有变废为宝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3.环境问题排查情况1.畜禽养殖伴随枣阳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牛、猪、鸡等畜禽养殖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养殖业主环保意识薄弱。
养殖业主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粪污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养殖污染缺乏科学的管理,重养殖轻治理,没有做到环境污染治理与养殖持续发展相协调。
(2)养殖业主不按国家环保标准执行,片面追求养殖规模。
大部分的养殖业主受利益的驱动,片面追求养殖规模,把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养殖生产中,对粪污处理设施的投入甚少,给养殖污染治理带来了困难。
(3)养殖业污染防治措施简单不到位。
养殖业主无污染处理设施或是建设一些面积小的沼气池、化粪池等处理设施,污水经简单处理后就直接排到外面,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的粪便中含有硫化氢、氨气等恶臭味极大的有毒气体,这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若畜禽粪便以超出农田吸收限额的数量排入农田之中,则会使土壤出现硬化现象,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再进行农作物种植,使土壤的再利用性降低;若畜禽粪便与水结合,则会促使水源营养化饱和,生成污染性水源;畜禽粪便中还含有众多的寄生虫和有毒病菌,若与人类进行接触,则会造成生物污染;部分小规模养殖场无任何设施,粪尿直排入周边土地、天坑、河流等,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和影响人们生活。
房县地域分析报告

房县地域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中国湖北省襄阳市房县的地域进行分析,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房县地域的综合分析,希望能够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房县的发展潜力。
1. 概述房县位于湖北省中部,襄阳市辖区下属,是湖北省著名的旅游区之一。
房县总面积为XXXX平方公里,人口约XXX万人。
房县地处长江中游地区,东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南临湖北省浠水县,西接湖北省枣阳市,北连湖北省南漳县。
2. 地理位置房县地处长江中游平原,地势较为平坦。
房县位于北纬32°46′至32°57′、东经110°6′至110°34′之间。
地理坐标为北纬32°50′,东经110°19′。
3. 气候特点房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为15°C左右,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冬季。
房县降雨较为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为XXXX毫米。
4. 人口分布房县人口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县城和部分周边乡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县城,导致县城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加。
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房县城区及其周边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5. 经济发展房县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业和畜牧业是房县农业的两个重要支柱。
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
房县的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产品质量也得到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房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潜力。
房县境内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房县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此外,房县还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部门,主要包括纺织、机械制造和化工等行业。
这些工业部门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房县经济的稳定增长。
6. 城市规划与建设为了适应城市化的发展需求,房县积极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是 优越 的 自然 资 源 条 件 适 合 玉 米 生 产 的 发展 。襄 阳属 北
亚热 带 季风 气 候 , 南 北 兼 优 过 渡 性 气 候 特 点 。光 照 充 沛 , 量 具 雨
位 。 单 产 增 加 的 潜 力 还 未 得 到 更 充 分 的 挖 掘 。襄 阳 市 的粮 食 而 要 增 产 , 为 国 家 的 粮 食 安 全继 续 作 贡 献 , 对 有 限 的 土 地 资 要 面 源 , 须 寻 求 新 的 增 长 点 , 调 整 品 种 结 构 和 提 高 单 产 潜 力 上 必 在
是 我 市 的 传 统 种 植 方 式 , 具 有 多 种 多 收 、 灾 减 灾 、 学 增 产 它 防 科 的多 重 意 义 。 目前全 市 常 年 种 植 豆 类 、 生 、 薯 、 花 红 西甜 瓜 、 麻 芝 马铃 薯 、 菜 等 旱 地 作 物 73 蔬 . 3万 h z m 以上 , 这 些 作 物 行 问 、 在 沟 ( ) 套 种 玉 米 , 置 合 理 的套 种 方 式 和 密 度 , 可 在 基 本 不 厢 边 设 就 影 响 主栽 作 物 产 量 的 情 况 下 . 多 收 玉米 籽粒 2 0 g6 6 2 可 0 k/6 .m 左 7 右 , 此一项若全部 落实 到位 , 可多增加 2 仅 又 0万 t 右 的粮 食 左 产量 。 43 加 大对 玉米 生 产 的 组 织 领 导 和 技 术 指 导 力 度 . 加 快 发展 玉 米 生 产 . 促 粮 增 产 、 农 增 收 的 一 项 重 要 举 是 促 措 。 鉴 于 我 市 的玉 米 生 产 近 几 年 发展 迅 速 . 当 一 部 分 地 区 和 相
二 是 玉 米 高 产 优 质 栽 培 的技 术 条 件 成 熟 。 以襄 阳 市农 业 科
学 院 为 龙 头 的 玉 米 新 品 种 及栽 培 技 术 研 究 取 得 了 明显 成 效 . 形
生产不仅产量高 ,而且潜力大 。玉米的光合效率 比稻 麦高 2 3 ~
倍 , 量 也 是 当今 粮 食 作 物 中最 高 的 。到 目前 为 止 , 世 界 玉 米 产 全 最 高 单 产 记 录 为 15 k/6 .m 。 我 国 玉 米 最 高 亩 产 记 录 80 g6 6 7
方 , 种 玉 米 成 为一 种 趋 利 避 害 的选 择 。 改 四是 传 统 种 植 与 现 代 先 进 技 术 结 合 形 成 了 本 市 的 玉 米 高 产 栽 培 模 式 。经 过 近 几 年 的 发展 , 市 的玉 米 生 产 初 步 形 成 了 我
4 03 k/6 .l . 时 间 里 面 积 和单 产 分 别 增 加 了 5 .4 4 . g6 6 I 5年 9 7l 2 39 %和 1 . %。可 见 , 粮 食 增 产 的来 源 中 , 扩 大 面 积 占据 了 主 导地 69 4 在 靠
产 、 产 的 增 长 再 上 一 个 新 的 台 阶 . 经 具 备 了较 多 的 优 势 条 总 已
光 照 强 度 和 日照 时 问都 是 一 年 四 季 中 最强 最 长的季 节 。优 越 的
2 发 展玉 米 生产对 促 进粮食 增产 的 意义 重大
玉 米 是 粮 食 、 料 和 工 业 原 料 兼 用 的 重 要 农 作 物 , 粮 食 饲 作
自然 条 件 , 别 适 宜 玉 米 的 生 长 发 育 。 特
做文章 。
适中, 气候 温和 , 土壤呈 微酸 到中性反 应 , 土层厚 , 有机质 含量
适 中 , H值 在 7O 7 P .一 . 间 。 在 夏播 玉 米 生 长发 育关 键 期 的 6 5之 、
7 8月 , 、 日平 均 气 温 大 约 在 2 ℃左 右 , 7 降雨 量 3 0 m 左 右 , 6m 占全 年降雨量 4 %。 5 日照 时 数 6 0 0 h以上 , 全 年 日照 时 数 的 3% , 占 3
续 7年 实 现 粮 食 增 产 丰 收 。在 粮 食 生 产 的 品 种 结 构 上 ( 2 0 以 08
年 为 例 ) 小 麦 2 .8万 h 总 产 143 , 95 m, 6 .2万 t分 男 占全 年 粮 食 , I J
的 4 . %和 3 . % ; 稻 1.7 73 O 97 7 水 95 3万 h , 产 1 1 6万 t分 别 m2总 7. 0 ,
10 .6 g 6 .m . 由山 东 莱 州 市 20 4 28 k / 67 是 6 0 5年 在 00 3 mz 积上 .7 h 面
成 了从 品 种选 育 到 配 套 栽 培 技 术 到 大 田 生 产 的 、 推 广 应 用 相 与 衔 接 的研 发机 制 。 以 市 农 技 推 广 中 心 为 龙 头 , 络 县 市 区 及 乡 网 镇 农 技 服 务 中 心 , 成 了 玉 米 科 研 与 生 产 实 际 相 连 接 的 技 术 推 形 广 服 务 体 系 。在 国 家及 各 级 政 府 的 重 视 、 持 下 。 市 的农 业 科 支 我 研 和 技 术 推 广 的 硬 件 和 软 件 建 设 都 有 了很 大 的 提 高 . 务玉 米 服
襄 阳市 的 粮 食 要 持 续 增 产 , 战 略 的 眼 光 看 , 玉 米 生 长 从 从
万 h "总 产 1.2万 t分 别 占 全 年 粮 食 的 58 %和 45 %。 水 m, 86 , . 4 .l
稻 、 麦 、 米 是 我 市 粮 食 生 产 的 三 大 骨 干 产 品 。分 析 近 几 年 我 小 玉
栽培技术路线 。
一
1】 9一
农 业经 济
三 是 农 民种 植 玉 米 热 情 高 涨 。我 市 的 玉 米 生 产 从 2 0 0 4年 进 入 新 一 轮 的 快 速 发 展 时期 ,到 2 0 0 9年 实 际 种 植 面 积 已 达 到 l.3万 h 与 2 0 33 m . o 3年 相 比 。 面 积 扩 大 29倍 。 民群 众 大 6年 . 农 力 发 展 玉 米 生 产 热 情 高 涨 、 头 不 减 。 原 因 : 要 是 随 着 玉 米 势 其 主 育 种 水 平 的 提 高 。 批 新 品种 应 用 于 生 产 后 表 现 出既 高 产 又 稳 大 产 , 民 种 玉 米 的 风 险 小 、 惠 大 ; 次 是 一 系列 轻 简 高 效 栽 培 农 实 其 措 施 的 配 套 , 少 了 种 植 玉 米 的投 资 投 劳 , 高 了 生 产 效 益 ; 减 提 其
三 是 国家 提 高 了玉 米 产 品 的 收 购 价 格 , 种 植 玉 米 的 比 较 收 益 使 迅 速 赶 上 稻 麦 等 其 它 粮 食 作 物 : 四 是 在 一 些 水 源 条 件 不 可 靠 其 的 水 田 地 区 。或 者 春 夏 播 种 植 其 它 低 产 量 低 收 益 旱 作 物 的 地
发 育 的 特 点 分 析 , 我 市 现 实 玉 米 生 产 的 水 平 研 判 , 须 让 玉 从 必
米 挑 重 担 、 贡 献 。 把 我 市 的 玉 米 生 产 发 展 起 来 , 保 粮 食 单 做 确
市 的粮 食 增 产 , 是 靠 扩 大 面 积 , 是靠 提 高 单 产 。 以 2 0 一 二 0 3年 为 起 点 .当 年 的粮 食 生 产 面 积 为 4 .2 O 4万 h 6 m .单 产 3 6 k/ 7 . . 5s 6 67 ' 到 2 0 6. - m. 0 8年 粮 食 面 积 扩 大 到 6 . 6万 h " 单 产 23 5 m,
农 户 对 玉 米 的 生 长 发 育 特 性 和 栽 培 技 术 要 领 还 认 识 和 把 握 的 不 够 , 生 产 上 也 出现 过 一些 因 品 种 选 择 或 栽 培 技 术 应 用 不 当 在 而造 成 减 产损 失 的 问 题 等 。建 c 级 政 府 和 农 业 部 门 从 战 略 的 义各
推 出 , 米 的产 出 能 力 又 有 了新 的 增 强 , 亩 、 亩 甚 至 万 亩 连 玉 百 千
部 门 密切 协 作 , 施 玉 米 生 产 的 高 产 创 建 活 动 , 解 决 玉 米 生 实 在 产 中一 般 性 和特 殊 性 技 术 问题 上 形 成 了符 合 襄 阳 实 际 的 玉 米
生 产 的 科 技 水 平 和 能 力 大 大 增 强 。全 市 的 农业 科 研 单 位 与 推 广
创 造 的 。18 9 9年 我 市 原 襄 阳 县 朱 集 镇 罗 庄 村 二 组 翟 家 财 的 00 3 m 玉 米 高 产 攻 关 田 ,经 省 市 县联 合 验 收 小 组 实 地 验 收 , . h' 9 - 实 收 玉 米 9 8 8 g 平均 单 产 已达 7 62 g 6 .r 。 8. k 。 6 0 . / 67I 当前 随 着 玉 k6 l 2 米 育 种 科 研 水 平 的 提 高 , 产 潜 力 大 、 产 稳 产 单 交 种 的不 断 增 高
片单 季 玉 米 亩 产 超 吨粮 的 典 型 已 经 出 现 。玉 米 是 广 适 性 作 物 。 对 土壤条件要求并不 十分严格 , 以在多种土壤上种 植。但 以 可 土层 深厚 、 构 良好 , 力 水 平 高 、 养 丰 富 , 松 通 气 、 蓄 易 结 肥 营 疏 能 排 , 、 、 、 协 调 的壤 土 或 沙 壤 土 中 种 植 最 为 适 宜 , 可 获 水 肥 气 热 并
得 更 高 的 产 量 。 玉 米 喜 温 , 温 度 反 应 敏 感 , 育 期 短 , 长 发 对 生 生
育 快 , 产效 率 极 高 。综 合 分 析 , 展 玉 米 生 产 潜 力 大 , 间大 , 生 发 空 对 促 进 粮 食 持 续 增 产 的作 用 大 ,对 保 障 粮 食 安 全 的 意 义 大 , 对 实 现 农 业 增 效 、 民增 收 的 贡 献 大 。 农
李 明: 市 米 产 展 议 有 襄阳 玉 生 发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