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课件

一、游戏导入,创造规律。

每次看到同学们,章老师就特别高兴。大家这么活泼机灵,总是让我有种回到小时候的感觉。章老师最喜欢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了,一起来玩一个,怎么样?

出示:我在这里准备了一些圆片,你愿意上来选一些将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摆一摆吗?

指名上来摆一摆,可能出现:红红红红黄黄黄黄或红黄红黄红黄红黄还有其他的,请上台摆的同学说说你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摆的。

指出,同学们真棒,确实,我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着类似这样的规律,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主题-----找规律(板书)。

二、动手动脑,发现规律。

选择四个圆片(红、黄、红、黄……),你能说说下面是怎么摆的吗?

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刚才的另外几种是一一间隔排列吗……表示后面还有很多,章老师这里给你准备了8个圆片,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摆完好吗看一下,在这样的摆法里面,红黄圆片的个数怎么样。

你还能再能按照章老师的要求再来摆一摆吗?

出示要求:按这样的一一间隔排列,能让每两个红色圆片的中间都有黄色圆片吗?

学生试摆。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一个黄色圆片没地方摆

提出问题:恩,怎么多了一个,为什么它找不到位置?

2、一个黄色圆片的一边没有红色圆片

提出问题:这样排是一一间隔排列吗有没有符合刚才老师的要求要符合章老师的要求,在允许你适当增减圆片个数的情况下,你可以想到几个方案。先自己思考一下,再和你的同桌一起试试看。

方案一、去掉最后一个黄圆片

方案二、再增加一个红圆片到最后

像这样的一一间隔排列中,我们把红色圆片叫做两端的物体,把黄色圆片叫做中间的物体。分别数一数两种方案中的.这两种物体的个数,列表板书。

两端物体个数中间物体个数红色圆片4黄色圆片3红色圆片5黄色圆片4 看着这样的结论,你有什么发现吗能说说你这样想的道理吗

学生思考,互相轻声交流。

发现: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一个。

比较:为什么两种排列物体的个数不一样,初步得出两端相同和两端不同两种情况。

看来啊,这样的排列里面还真是有一定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去小兔乐园看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这样的规律呢?

三、回归书本,熟悉规律。

1、翻开数学书本到第48页,从图上,你找到几组按规律排列的物体,和刚才的排列一样吗?分别是什么,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2、在这里,可以把什么看作两端物体,什么看作中间物体能对应着表格填一下吗你又发现了什么指名说说。

两端物体个数中间物体个数红色圆片4黄色圆片3红色圆片5黄色圆片4夹子10手帕9小兔8蘑菇7木桩13篱笆12 3、引导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中间物体比两端物体少1。

4、出示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图,感受规律的无处不在。

5、刚才,我们发现了3组间隔排列的物体,下面我们来看小兔子和蘑菇这一组,

小兔最喜欢吃蘑菇了,怎么样能小兔子每人都吃到一个蘑菇呢(增加一个蘑菇。)刚才是小兔和蘑菇排成一排,现在老师把它们这样围一围,看一下,这样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小兔和蘑菇的数目怎么样

6、小结:看来,要研究这类两端相同的间隔排列,光记住多1少1是不行的,还得看排列的形状呢。

四、巩固练习,强化规律。

1、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

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这题主要是让学生从图中看清楚,头尾是电线杆,明白电线杆是多1的。)

2、我们回到学校看有什么可以帮忙,出示操场跑道:体育老师要在操场上为我们设计8条跑道,需要画几条白线(

分清怎么排列的,谁在两端,谁多1)

3、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这个问题在三年级时就有接触,学生应该不难解决。可以把锯成的木料看成两端物体,锯的次数看成中间物体。)

4、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问什么结果是不一样的?

五、课堂小结,升华规律。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觉得什么地方印象最深刻

课后,你愿意去找找生活中更多的数学规律吗,如果找到了,和你的好朋友分享一下吧,说不定会有更大的发现呢!

五年级奥数找规律

找规律 知识点一、数列和数组存在的规律 解题方法:从相邻的差找规律、间隔数的规律、前若干数之和等于后数、几倍加几(或减几)、中间数的若干倍等于前后两数之和等。 例题1 找出下列数列的排列规律,并填上合适的数。 0、3、9、18、( )、( )…… 步骤 由上表可知它们的差分别是3、6、9……即按照3的1倍、2倍、3倍、4倍、5倍??这样的规律排列的,所以应填30、45。 引申 1、 找出下列数列的排列规律,并填上合适的数。 1、5、25、125、( )…… 2、 找出下列数列的排列规律,并填上合适的数。 1、4、7、10、( )、16…… 例题2 按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3,5)、(7,13)、(9,17)、(6, )、( ,19) 提示:括号里第一个数的2倍减1是第二个数 引申 1、 按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2、 按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3、 按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例题3 找规律,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 1、2、4、7、11、( )、( )、……( ) 思考:先仔细观察这列数,第一个数是1,第二个数是1+1=2,第三个数是1+1+2=4,第四个数是1+1+2+3=7,第五个数是1+1+2+3+4=11,…那么第n 个数是1+1+2+3+…+(n-1),根据规律可得答案。 由上面的规律可得第6个数是1+1+2+3+4+5=16,第7个数1+1+2+3+4+5+6=22,第43个数是1+1+2+3+4+5+6+…+42=904。 引申 1、 先观察,再按规律填数。 1、4、9、16、( )、( )、…、( ) 2、 先观察,再按规律填数。 2、4、6、8、( )、( )、…( )、…( ) 例题4 根据下面数列中的规律,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第43个 第100个 第20个 第61个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1.4找规律填数(含答案)沪教版

1.4找规律填数 例1 a.1, 2, 3, 4, 5, ( ), 7, 8 b.2, 4, 6, 8, 10, ( ), 14, 16 c.1, 3, 6, 10, 15, ( ), 28, 36 巩固1 a.2, 5, 8, 11, 14, ( ), 20, 23 b.1, 1, 3, 7, ( ), 21, 31, 43 加强1 a. 64, 48, 40, 36, 34, ( ) b. 1, 2, 4, 8, 16, ( ), 64, 128 例题2 1,2,4,8,16,(),64,128 巩固2 1,2,6,24,120,(),5040,40320 加强2 1,4,10,22,(),94,190 例题3 1,1,2,3,5,8,(),21,34 巩固3 1,3,4,7,11,18,(),47,76

加强3 1,1,3,7,(),41,99 例题4 4,7,9,11,14,15,19,() 巩固4 15,20,12,25,9,30,(),35,3,() 加强4 1,1,4,3,7,9,(),(),13,81 例5 在下列各图中填出所缺的数 (1) (2)

巩固5 习题A: 观察下面各列数的变化规律,然后进行填空; 1、4,7,9,11,14,15,19,() 2、3,8,15,24,35,() 3、64,48,40,36,34,() 4、8,15,10,13,12,11,(),() 5、25,15,21,20,17,25,(),()

习题B: 1、11,12,15,(),27,36 2、3,8,15,24,35,() 3、15,3,13,3,11,3,(),() 4、24,12,36,18,54,(),()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五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找规律(五上)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感规律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个“猜一猜“的游戏,看谁能一猜就中! 1、(课件显示)猜一猜,猜一猜()里什么图形?(生猜圆形)下一个?学生跟说…… …… 师:咦,同学们猜得真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呢? 2、猜一猜是什么颜色的磁铁? 老师手里有绿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磁铁,请你猜一猜我第一次拿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磁铁?师出示第一次是红色的,猜第二个是什么颜色?第三个呢?…… 怎么一开始你们猜不准,现在都猜对了呢?说说理由。 小结揭题: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原来啊图形的排列,磁铁的排列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火眼金睛“一起出发去找规律吧。[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课件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你还发现了什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句容市郭庄中心小学张闰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59页例一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材分析】: 本课研究的是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周期现象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周期规律的本质就是一组元素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依次不断”是一组接着一组,一个元素接着一个元素,不间断,“重复出现”实际上是第一周期平移运动的结果,相当于电子文档中的复制粘贴,因此从第二周期开始每一个周期在重复第一周期的“故事”,所以,在周期规律探寻中,引领学生发现每一个周期中元素的个数相同,各元素的排列次序也相同,据此,可以根据已有的有限元素所呈现规律,预测无限的趋势。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有限想象无限。学生首先要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中的规律,初步认识周期现象,然后对现象的后续发展作出判断。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符号列举、计算法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找规律),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难点】:

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设计意图】: 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又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本课创设的锡惠公园场景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盆花、彩灯、彩旗中的排列规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在具体情境中逐步优化解题策略。【设计理念】: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经历分析、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比较与练习的过程。这样,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1.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画面。(出示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起、潮落、春、夏、秋、冬的图片,边演示边配以图片解说) 2.师:欣赏完这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指名学生回答)3.揭示课题。 师:是的,像自然界中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中走进课堂,在优美的旋律中直观感受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起潮落、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这些自然界中的周期现象,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感受自然美中,引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师:国庆期间,人们把街头布置得格外漂亮,老师从中挑选了一些有特点的布置,请看图。

小学一年级奥数课件1精编版

1、找出一样的女孩,你就能走出迷宫。 图中共有女孩()人,相同的女孩有()人。 2、如下图,一群小朋友伴着音乐在做抢椅子游戏,请你数一数在这 幅图画中: ?有()个男生,有()个女生. ?男生比女生()()人. ?小朋友共有()人. ?椅子有()把. ?椅子数比小朋友数()().

3、数综合图形.下图中有()个圆 4、如图,有()个立方块.

“几” 和 “第 几” 书架上放着一排书,共有10本,从左向右数,第6本是儿童童话, 这里“10”是指书的本数,“第6”是指书排列的次序.所以“几”和 “第几”是不同的. 例如,下面有一排金鱼缸 . 它共有5个,5个就是指“几”,其中从左边数起,第4个和第5个缸 里有鱼,其他三个缸中没有鱼,这“第4”和“第5”指的是有鱼的两个 鱼缸的位置.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 例1 、一共排着9朵花,把右边的6朵花圈起来.从左数起,把第4 朵花涂上颜色. 解 例2、一共排着11个五角星,把中间的一个五角星涂上颜色, 中间的五角星是第几个? 解 例3、1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数起,小明排在第8位;从右数 起,小芳排在第6位.请你数一数,小明和小芳之间共有几位小朋友? 小芳 小明 解

例4 在一个大圆圈上共有6个小圆圈,从有桃子的圆圈开始,按箭 (如图) 1 (1)从1开始,按箭头的方向围着圆圈报数,一直报到20,每报一个数向前进一个圆圈,报20的那个圆圈中写的数是几? (2)扔从1开始,还按箭头的方向围着圆圈报数,也报到20,但这时每报一个数跳过一个圆圈,当报2时,跳过圆圈2,到达圆圈3,当报3时跳过圆圈4,到达圆圈5……你能告诉我当报到20时,那个圆圈里的数是几? 解(1)如图所示,报20的那个数所在的圆圈应该是。 1 2,8,14,20 ,12,18 3,9,15 5,11,17

小学四,五年级奥数找规律讲解与答案

第1讲找规律(一) 一、知识要点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 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 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 (2)3,6,9,12,(),18,21 (3)33,28,23,(),13,(),3 (4)55,49,43,(),31,(),19 (5)3,6,12,(),48,(),192 (6)2,6,18,(),162,() (7)128,64,32,(),8,(),2 (8)19,3,17,3,15,3,(),(),11,3.. 【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4,7,(),16,22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由此可以推算7比括号里的数少4,括号里应填:7+4=11。经验证,所填的数是正确的。 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 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 (2)1,4,9,16,25,(),49,64 (3)3,2,5,2,7,2,(),(),11,2 (4)53,44,36,29,(),18,(),11,9,8 (5)81,64,49,36,(),16,(),4,1,0 (6)28,1,26,1,24,1,(),(),20,1

五年级找规律

五年级找规律 作者:杨怡|来源: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一、引发规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纸盒,这个纸盒里面有一些彩球。(先拉出第一个)是红色,然后拉出绿色,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提问:第五个是什么颜色?刚才在猜球的颜色的时候,大家不能一下子猜对,为什么这一次都能猜对是红色呢?它们是按照怎样一组一组排列的? 小结:看来纸盒中的球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按照这种排列的规律我们就能马上说出下一个球的颜色。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出示例1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吗?学生回答,教师相应板书: 盆花:每组2盆:蓝、红 彩灯:每组3盏:红、紫、绿 彩旗:每组4面:红、红、黄、黄 三、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课件演示)照这样摆下去,第15盆是什么颜色?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交流验证方法。(巡视)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

五年级上数学简便计算规律及练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专项练习 简便计算例题: 乘法结合律: 规律:在连乘算式中如果发现有因数25就找因数4,有因数125就找因数8,因为25×4=100,125×8=1000。 0.25×4.78×4 1.25×24 5.75×3.27÷5.75 =0.25×4×478 =1.25×8×3 (24=8×3)=5.75÷5.75×3.27 =1×4.78 =10×3 =1×3.27 =4.78 =30 =3.27 乘法分配律: 规律1:在乘法算式中如果有因数接近整百数,就先按整百数先乘再,然后再加上或减去相应的数乘以另一个因数的积。如: 0.65×201(201=(200+1)) 3.8×99 (99=100-1) =0.65×(200+1)=3.8×(100-1) =0.65×200+0.65×1 =3.8×100-3.8×1 =130+0.65 =380-3.8 =130.65 =376.2 规律2:在几个乘法算式相加、减的题中,如果发现几个乘法算式中有共同的因数,可以先把这个共同因数乘以另外几个因数相加、减的得数。如: 3.64×0.43+0.43×5.36+0.43 43×3.5-6×3.5 =0.43×(3.64+5.36+1)(0.43=0.43×1)=3.5×(12.57+3.43-6) =0.43×10 =3.5×10 =4.3 =35 除法性质应用: 42.35÷2.5÷4 5.6÷3.5 =42.35÷(2.5×4)=5.6÷(7×0.5) =42.35÷10 =5.6÷7÷0.5 =4.325 =0.8 ÷0.5=1.6 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0.25×0.28 0.125×3.2×2.5 35×40.2 0.25×4÷0.25×4 3.5×9.9 3.5×99+3.5 3.5×101-3.5 3.5×9.9+3.5×0.1 3.5×2.7+35×0.73 3.5×2.7-3.5×0.7 (32+5.6)÷0.8 3.5÷0.6-0.5÷0.6

五年级找规律

第四讲:找规律(一) 事物的发展中有规律的,只有认为观察事物,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数学竞赛中,常常出现按规律填数的题目,找规律的方法是根据已知数的前后(可上下)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规律,求得相应的数。 例题 例1. 请找出下列各组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5,9,13,( ),21,25。 (2)3,6,12,24,( ),96,192。 (3)1,4,9,16,25,( ),49,64,81。 (4)2,3,5,8,12,17,( ),30,38。 (5)21,4,16,4,11,4,( ),( )。 (6)1,6,5,10,9,14,13,( ),( )。 例2.根据下表中数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1) (2) 例3.下面每个括号里两个数按一定规律组合,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9,13),(17,5),(14,8),( ,16)。 例4.根据前面两个圈里三个数的关系,在第三个圈里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练习与思考 1.找出下面各组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4,3,6,5,( ),( )。 (2)1,4,16,64,( )。 (3)11,3,8,3,5,3,( ),( )。 (4)0,1,3,8,21,( )。 2.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24 7 5 36 12 6 14 16 13 20 7 9 17 8 5 9 8 17 5 10 20 20 8 18 16 ( ) 25 ( )

(1) (2) 3.下面括号里和两个数是按一定规律组合,根据规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8,7),(6,9),(10,5),( ,13)。 (2)(1,3),(5,9),(7,13),(9, )。 4.根据前面两个圈里三个数的关系,在第三个圈里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1) (2) 例5.请先计算下面一组算式的前三题,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六题的得数。 1×8+1= 12×8+2= 123×8+3= 1234×8+4= 12345×8+5= 123456×8+6= 1234567×8+7= 12345678×8+8= 123456789×8+9= 例6.请先计算下现的一组算式的第一题,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得数。 12345679×9= 1234679×27= 1234679×36 = 12345679×54= 12345679×18= 12345679×45= 12345679×72= 12 16 10 11 9 7 14 12 4 12 9 6 24 18 6 15 15 5 12 ( ) 11 ( ) 45 9 15 50 12 20 ( ) 15 (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专项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专项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仔细读题,认真填空。(30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素数。 16=()+()=()+() 36=()+()=()+()=()+()=()+() 2.按规律填数。 2、3、5、7、11、13、17、()、23…… 1、4、9、16、25、()、49…… 1、2、6、24、()、720…… 3.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63个图形。 (1)△○□△○□……………………()…… (2)○○○□○○○□………………()…… (3)△△△○○△△△○○…………()…… (4)○○△□○○△□………………()…… (5)△△□○○△△□○○…………()…… 4.按照规律填空。 (1)○□□○□□…………………… 前30个图形中,有()个○,有()个□。 (2)△△○○○△△○○○………… 前28个图形中,有()个○,有()个△。 (3)□□○○△△□□○○△△…… 前73个图形中,有()个○,有()个△,有()个□。 (4)△□○□□△□○□□………… 前54个图形中,有()个○,有()个△,有()个□。 二、细心读题,精确计算。(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450÷9= 6.5-5.6= 7.51+1.49= 4.6+3= 1.8+0.9=12×60= 2-0.01= 1.08-0.08= 0.28+0.2= 9.65-5=240÷60= 8.5-2.9= 3+0.5= 7.4+1.6= 4.1+4.14=125×8= 0.9+1= 4.2-3.2= 8.6+0.14= 4.7+0.03= 2. 简便计算。(10分) 5.17-1.8-3.2 13.7+0.18+0.82+4.3

五年级数学试题-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人教版] 最新

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 姓名: 一、填空题 1.下图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请按这一规律在“?”处画出适当的图形. 2.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相符的图形. 3.在图中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个图形( ). 4.下图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你找到合适的方法,你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答出来,试试看,好吗? 5.请找一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在空格处画出恰当的图形. 6. . 7.找一下规律,从. 8.按照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什么样的图形. ? ?

那么 应变为 10.下面一组图形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 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 二、解答题 11.图中,哪个图形与众不同 ? (1) (2) (3) (4) (5) 12.有一个立方体, 每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 2、3、4、5、6、,有 3个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立方体的每一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 13.下面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帆船图形,请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标序号处画出符合规律的小帆船. ? 1 2 6 1 3 4 ① ③

———————————————答案—————————————————————— 1. 这一组图形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旗子的方向,二是旗子上星星的颗数. 首先我们看一下旗子的方向.第1面旗子向右,第2面向上,第4面向下,可以发现,旗子的方向是按逆时针旋转的,并依次旋转? 90,所以第3面旗子应是第2面逆时针旋转? 90得来的,旗子应向下倒立. 其次我们看旗上星星的颗数.第1面是5颗,第2面是4颗,第4面是2颗,可见颗数是依次减少1颗,所以第3面旗上应是3颗星星.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2. 这组图形的变化只在于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阴影部分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3. 选(4).因为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依次逆时针旋转? 90. 4. 在这组图形中,不变的有以下几点:大小正方形不变,两条对角线不变.所以“?”处也应有大小两个正方形和两条对角线.发生变化的有:一、阴影部分和黑色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分都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阴影部分应是小正方形的右边,黑色部分应在大正方形的下部.二、小竖线的位置.小竖线是从图形中心到相应的边所作的一条垂线.它的变化规律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这样,整个图形我们就分析完了,下面看一看你画出的图形和书上的一样吗?如果一样,就做对了. 5. 因为要填的是第1幅图,我们可以从后往前看.首先三角形的个数是发生变化的,依次是7、5、3.可以发现是从后向前依次减少2个的.所以第1幅图中应有1个三角形.其次三角形的方向也是有变化的,从后面观察,三角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课件汇编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课件 数学课堂需要教师们精彩的演讲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课件是小编为大家奉上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2~15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多位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位数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教师:孩子们,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怎样才能了

解到这些知识呢? 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查找。 教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有两个小朋友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 170000 m2,截至 1998年底馆内藏书 21600000册,并且每年以600000~700000册的速度递增……当他们看到这些资料时被图书馆的建筑宏大、历史悠久,藏书量的与日俱增所吸引。小女孩说“这些数可真大呀!”小男孩说“该怎样读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 [点评:由图片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1。孩子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十? 10个一百?10个一千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学生: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教师: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那么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 2。观察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五年级上奥数试题——第一讲找规律(含答案)沪教版

升五年级思维数学第一讲 找规律 学习目标 思维目标:学会找规律填数的一般常规方法,知道规律寻找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数学知识:掌握商不变性质、除法运算性质等,并进行合适的简便计算。 知识梳理 思维:对于几列数组成的一组数变化规律的分析,需要我们灵活地思考,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其他知识,一种方法不行,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换一种方法再分析 数学:商不变性质,除法运算性质,减法运算性质,加法与乘法结合律交换律,乘法分配律。 精讲精练 例1: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12 18 6 8 15 7 4 8 金钥匙: 12 18 6 8 15 7 4 12 8 点金术:经仔细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数可以发现:12+6=18,8+7=15,即每一横行中间的数等于两边的两个数的和。依此规律,空格中应填的数为:4+8=12。 试金石: 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6 7 8 17 5 4 12 9 16 21 5 10 11 9 6 24 4 9 12 16 7 3 5 30 例2:根据前面图形中的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括号里应填什么数?

12 6 5 20 8 4 30 8 金钥匙: 点金术:经仔细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前面两个圈中三个数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5×12÷10=6 4×20÷10=8 根据这一规律,第三个圈中右下角应填的数为:8×30÷10=24 试金石: 根据前面图形中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空格里应填什么数。 (1) (2) (3) 例3:找规律计算。 (1) 81-18=(8-1)×9=7×9=63 (2) 72—27=(7-2)×9=5×9=45 (3) 63-36=(□-□)×9=□×9=□ 金钥匙: 63-36=(6-3)×9=3×9=27 点金术:经仔细观察、分析可以发现:一个两位数与交换它的十位、个位数字位置后的两位数相减,只要用十位与个位数字的差乘9,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差。 试金石: 1、 利用以上规律计算。 (1)53-35 (2)82-28 (3)92-29 (4)61-16 (5)95-59 1265208430824 963301253104591145973 8 131236916481215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认识小数、小数加减法、找规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认识小数、小数加减法、找规律) 班级()姓名()得分()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14分) 1.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0.4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09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1里面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 2.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小数. ①一枝铅笔长20厘米,是()米. ②一根红头绳长55厘米,是()米. ③一条皮带长12分米,是()米. ④每千克巧克力是30元8角,是()元. 3.一个数,十位和十分位上都是6,千分位上是4,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精确到百分位是(). 4.若干个△和○,按△○○△△○○△△○○△…的规律排列,那么第35个图形是(); 在这35个图形中,○有()个. 5.□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4.□06≈5,□里可以填() 4.□06≈4,□里可以填()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十个百分之一等于一个十分之一. ··················································() 2.一个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3.0.32是把整数“1”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32份. ························() 4.5.14+6.3+4.86=6.3+(5.14+4.86)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 5.1.5和1.50的大小相等,表示的意义不同. ·······································()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我爱数学我爱数学……其中第34个字是(). A、我 B、爱 C、数 D、学 2.大于0.1而小于0.3的一位小数有(). A、0个 B、1个 C、9个 D、无数个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练习题(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练习题五年级数学教案 1、元旦要到了,教室里要按红、黄、蓝、绿的规律挂彩灯,一共要挂三十四盏灯。四种颜色的彩灯各需多少盏? 2、今天是星期四,妈妈过49天要去喝喜酒,你知道那天是星期几,妈妈周 六、周日休息,到那天,她要请假吗? 3、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共90个。如果按3个红珠,2个白珠,1个黑珠的顺序进行排列。黑色的珠子共有几个?第68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4、____年2月1日是星期日,____年的2月1日是星期几?____年2月1日呢? 5、6个小朋友围成一圈在做游戏。从小刚开始,按顺时针的方向,每人依次说出1个字,共同念儿歌《大老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只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二三四五。谁说到最后一个字“五”,就要被淘汰。然后剩下的人再按照这个规则进行,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胜利者。谁将会第一个被淘汰?最后的胜利者会是谁? 6、上体育课,男生排成一排,按照一至二报数。这排男生共有25人,第10位同学报(),最后一位同学报()。其中共有()名同学报“一”,共有()名同学报“二”。 7、____年3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3月份上了()天课,休息了()天。 8、每两朵红花之间有3多黄花,那么从左往右数第41朵花是()花,其中红花有()朵,黄花有()朵。

9、河堤的一边栽了45棵树。这些树按1棵柳树、3棵桃树的规律栽种。河堤的一边共栽了()棵柳树,()棵桃树。 10、3×3=9,3×3×3=27,27的个位数字是7, 3×3×3×3=81,81的个位数字是1, 3×3×3×3的个位数字是();把12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把21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把2007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练习题相关文章: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第二课时评课稿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说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案上"小数除以整数 "那三天第六课时数的改写(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试卷

五年级上册《找规律》练习卷 一、对号入座。(30分) 126图形是 ( 2、有一列数按“654321654321……”排列着,则第34个数字应是()。 3、王兵在家练习硬笔书法时,写“我们爱科学我们爱科学……”依次写下去,那么第23个字应是()。 4、北京奥运北京奥运北京奥运……,根据排列规律,第43个字是(),第84个字是(),第105个字是(),第122个字是()。 5 如果共有26个图形,其中有( 如果共有28个图形,其中有()个()个; 如果共有33个图形,其中有()个()个; 如果共有45个图形,其中有()个()个; 6、上体育课,男生排成一排,按照一至二报数。这排男生共有25人,第10位同学报(),最后一位同学报()。其中共有()名同学报“一”,共有()名同学报“二”。 7、2006年3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3月份上了()天课,休息了()天。 8、每两朵红花之间有3多黄花,那么从左往右数第41朵花是()花,其中红花有()朵,黄花有()朵。 9、河堤的一边栽了45棵树。这些树按1棵柳树、3棵桃树的规律栽种。河堤的一边共栽了()棵柳树,()棵桃树。 10、3×3=9,3×3×3=27,27的个位数字是7,3×3×3×3=81,81的个位数字是1,3×3×3×3的个位数字是();把12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把21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把2007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 二、解决问题。(20分) 1、元旦要到了,教室里要按红、黄、蓝、绿的规律挂彩灯,一共要挂三十四 盏灯。四种颜色的彩灯各需多少盏?

2、今天是星期四,妈妈过49天要去喝喜酒,你知道那天是星期几,妈妈周六、 周日休息,到那天,她要请假吗? 3、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共90个。如果按3个红珠,2个白珠,1个 黑珠的顺序进行排列。黑色的珠子共有几个?第68个珠子是什么颜色?4、1998年2月1日是星期日,2006年的2月1日是星期几?2008年2月1日呢? 5、6个小朋友围成一圈在做游戏。从小刚开始,按顺时针的方向,每人依次说出1个字,共同念儿歌《大老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只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二三四五。谁说到最后一个字“五”,就要被淘汰。然后剩下的人再按照这个规则进行,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胜利者。谁将会第一个被淘汰?最后的胜利者会是谁?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规律

《露在外面的面》教案 学习目标 1、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面的表面积的,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对方室外在外面的面的表面积。 重点难点 主要导学过程教学 环节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导学策略与方法备注 一、 激趣导入 3分1、出示纸盒:先摆放一个纸盒,再摆放四个纸盒,如何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2、你还能怎样观察?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课件 二、 探究新知: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探究摆放方式 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看每个角度能看到几个面,露在外面的面有多少个? 2、找规律 讨论:外面的面变化有什么规律? 1.第1部分的内容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全部完成后获得汇报机会,并给予个人加分。教师适时点拨。 2.第2部分的学习内容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在组内交流,并请最先完成的两个小组竞赛(第一名先展示),无错者给予小组加分,否则机会自动转入第二名。展示中教师适时点拨并后做小结。 三,当堂检测 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 1、根据图片要求,用手中的小正方体学具亲手堆放一下,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2、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数是怎样变化的?个人独立完成,组内订对结果.小组

长依据检测结果给予个人加分 四. 小结与评价 3分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从正面、上面、侧面看一看,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数有什么变化规律?)学生回答 五. 布置作业 1分 完成资源与学案 板书设计露在外面的面 从正面、上面、侧面看一看,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教学 反思

【强烈推荐】五年级上数学简便计算规律及练习

五年级上数学简便计算规律及练习简便计算例题: 乘法结合律: 规律:在连乘算式中如果发现有因数25就找因数4,有因数125就找因数8,因为25×4=100,125×8=1000。 0.25×4.78×4 1.25×24 5.75×3.27÷5.75 =0.25×4×478 =1.25×8×3 (24=8×3)=5.75÷5.75×3.27 =1×4.78 =10×3 =1×3.27 =4.78 =30 =3.27 乘法分配律: 规律1:在乘法算式中如果有因数接近整百数,就先按整百数先乘再,然后再加上或减去相应的数乘以另一个因数的积。如: 0.65×201(201=(200+1)) 3.8×99 (99=100-1) =0.65×(200+1)=3.8×(100-1) =0.65×200+0.65×1 =3.8×100-3.8×1 =130+0.65 =380-3.8 =130.65 =376.2 规律2:在几个乘法算式相加、减的题中,如果发现几个乘法算式中有共同的因数,可以先把这个共同因数乘以另外几个因数相加、减的得数。如: 3.64×0.43+0.43×5.36+0.43 43×3.5-6×3.5 =0.43×(3.64+5.36+1)(0.43=0.43×1)=3.5×(12.57+3.43-6) =0.43×10 =3.5×10 =4.3 =35 除法性质应用: 42.35÷2.5÷4 5.6÷3.5 =42.35÷(2.5×4)=5.6÷(7×0.5) =42.35÷10 =5.6÷7÷0.5 =4.325 =0.8 ÷0.5=1.6 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0.25×0.28 0.125×3.2×2.5 35×40.2 0.25×4÷0.25×4 3.5×9.9 3.5×99+3.5 3.5×101-3.5 3.5×9.9+3.5×0.1 3.5×2.7+35×0.73 3.5×2.7-3.5×0.7 (32+5.6)÷0.8 3.5÷0.6-0.5÷0.6 4.9÷3.5 7÷0.25÷4 7÷0.125 ÷8

五年级上单元试卷:五+找规律(01)教学文稿

五年级上单元试卷:五+找规律(01)

五年级上单元试卷:五找规律(01)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按的方式摆放在桌面上.8个按这种方式摆放,有()个面露在外面. A.20 B.23 C.26 D.29 2.将一些小圆球如图摆放,第六幅图有()个小圆球. A.30 B.36 C.42 3.按下列规律印刷笑脸图案,第8幅图案有()个笑脸. A.8 B.32 C.36 4.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13=3+10 B.25=9+16 C.36=15+21 D.49=18+31

二、填空题(共14小题) 5.摆一个需要4根小棒,摆需要7根小棒,摆需要10根小棒…,像这样摆n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当n=20时,需要根小棒. 6.如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一张桌子能坐6人,3张桌子能坐人. 7.…用相同的小棒按左图方法拼组,如果拼成的图形中含有10个小正方形,需要根小棒,154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中含有个小正方体. 8.如图,每个方框中数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则F=. 9.用小棒摆三角形,照这样摆下去,摆10个三角形需根小棒,摆n个三角形需根小棒. 10.如图,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摆10个同样的正方形需要小棒根;现在有46根小棒可以摆个正方形. 11.如图,小明用小棒搭房子,他搭3间房子用13根小棒.照这样,搭10间房子要用根小棒;搭n间房子要用根小棒(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找规律苏教版

第五单元找规律 知识点: 1,2,4,7,11,16,(22),(29), ——相差为:1,2,3,4,5,6,… 2,5,10,17,26,(37),(50), ——相差为:3,5,7,9,… 0,3,8,15,24,(35),(48),——相差为:3,5,7,9,… 找规律填空:9-1=8,16-4=12,25-9=16,36-16=20,49-25=24. 有的是所给数字间有规律,有的是隔一个数字间有规律。还有的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地差呈某种规律。规律可能有同加同减同乘一个数或一个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38分) 1、○□□○□□………这一组图形中,每()个图形为一组,每组中有()个○,有()个□。 2、△△○○○△△○○○……前28个图形中,有()个○,有()个△。 3、□□○○△△□□○○△△……前73个图形中,有()个○,有()个△,有()个□。 4、0.1、1.1、2.1、3.1、4.1……,这一组数是按()规律排列的,第15个数是()。 5、ABCCABCCABCC……这排字母的排列规律是(),第52个字母是(),第63个字母是()。 6、王兵在家练习硬笔书法时,写“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依次写下去,第99个字是()字。 7、黑珠、白珠共176个串成一串,排列如图: ……最后一个是()珠? 8、有一列数8、0、9、8、0、9、8、0、9……第28个数是(),这28个数的和是()。 9、有50颗围棋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着●●●○●●●○……,那么倒数第7颗是()颜色的。 10、有一位小朋友叫小明,他今年11岁,属狗,可有一位老爷爷他也属狗,这位老爷爷今年可能是()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