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兴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二地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考点搜索】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综合治理的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及巨大的综合效益,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说明了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教材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分析了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
最后,教材用了一幅宜昌——重庆段航道剖面示意图和一组数据,形象而具体地阐明了三峡水库对改善川江航运的作用。
知识纲要自然原因三洪灾成因峡人为原因工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程防洪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建防洪效益减轻洞庭湖淤积设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的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意发电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义水电代替火电,环境效益十分显着和航运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黄金水道”作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作用用其它效益:供水和灌溉、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重要图释1、图5.3“长江中游防洪形势图”(1)读图后,说出长江中游的主要水文特征: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2)分析“千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形成“悬河”。
一旦发生洪水,堤防漫溃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农田、企业、城市、交通要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治理荆江的措施主要有: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完成了几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了荆江大堤。
(3)在图上找出主要分洪区。
2、图5.5“长江三峡图”(1)掌握长江三峡的组成、名称及其在图上的位置:表5-1:长江三峡的组成、名称说明:①长江三峡的长度数据有多种,如192千米、193千米、204千米208千米等。
②有的着作中把大宁河宽谷划入瞿塘峡,把香溪宽谷划入西陵峡。
(2)在图中找出三峡水利枢纽和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
【学习策略】1、注重图文结合,要从长江流域的整体去看三峡工程的位置、洪水的成因及其防洪效益、三峡电站的输电范围、三峡工程对川江航道的改善等问题。
高二地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洪水灾害的原因
自然因素:
气候(暴雨)、水系特征。
人为原因:
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等人类不合理活 动,加剧了洪灾的危害程度。
单击得到内容
返回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 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 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 高到100年一遇:如遇 大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配合分蓄洪工程及其他 防汛措施,也可以避免 荆江河段干堤溃决所发生的毁灭性灾害。
发电
返回
航运
1.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
长江水系通航里程 7 万千米,,是我国东 西交通的大动脉,号称“黄金水道”。
2.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
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 加深加宽,通航能力提高,运输成本降低。 (如图)
单击得到内容
返回
返回
;
/ 中彩乐购
返 回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返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壮 丽 的 瞿 塘 峡
返 回
雾霭中的巫峡
返 回
夕 阳 下 的 西 陵 峡
返 回
三峡工程的简介
位置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坝址位于 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平。
组成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在的最大 水利枢纽工程。这项工程由拦江大坝和 水库、发电站、通航建筑物等部分组成
返 回
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 防洪
长江洪水灾害的概况
长江洪水灾害的原因 三峡工程防洪效益
• 发电 • 航运
返 回
长江洪水的概况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 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 区之一。据历史记载, 从汉代到清末的2000年 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 214次。进入20世纪, 1931年和1935年两次大 洪水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读图,把图中 的名称写在下面: 读图,把图中(1)—(13)的名称写在下面: 的名称写在下面 (1)长江上中游的分界 宜昌 长江上中游的分界______(2)长江中下游的分 长江上中游的分界 长江中下游的分 湖口 长江航运的起点______(4)长江沿岸 界______(3)长江航运的起点 宜宾 长江航运的起点 长江沿岸 的港口______(5)长江沿岸的港口 武汉 长江沿岸的港口______ 的港口 重庆 长江沿岸的港口 (6)长江沿岸的港口 南京 长江沿岸的港口______(7)长江口的大港 长江沿岸的港口 长江口的大港 上海 ______ 嘉陵江 岷江 均为重要支流) ((8)至(13)均为重要支流)(8)______(9)______ 至 均为重要支流 乌江 汉江 湘江 赣江 (10)______(11)______(12)______(13)____
案例六: 案例六: 白帝城将成江中小岛:白帝城 白帝城将成江中小岛: 现在的最高点为231米,2009年三 现在的最高点为 米 年三 峡库区三期水位蓄水后, 峡库区三期水位蓄水后,水位将达 到175米。这样,白帝城露出水面 米 这样, 的只有50多米 多米, 的只有 多米,现在三面环水的 白帝城将成为江中一座小岛。 白帝城将成为江中一座小岛。届时 的白帝城范围将缩小一部分, 的白帝城范围将缩小一部分,但旅 客观光游览的环境将更加优美。 客观光游览的环境将更加优美。水 位上涨将为游客上下白帝城提供方 便,旅客在江边下船后不用再上 800步石阶,便可一睹白帝城的容 步石阶, 步石阶 貌。
主要问题
问题1 三峡的成因和位置是什么? 问题1:三峡的成因和位置是什么? 问题2 三峡工程的选址、主要设施和规模如何? 问题2:三峡工程的选址、主要设施和规模如何? 问题3 三峡工程建设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问题3:三峡工程建设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地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课件大纲版选修

改善下游河道状况
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善了下 游河道的行洪能力,减少 了河道淤积,提高了河道 的防洪能力。
预警与应急响应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促进了 防洪预警系统和应急响应 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 了抗洪救灾的效率。
对发电的作用
清洁能源供应
三峡工程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减少了化石燃 料的消耗,降低了碳排放。
稳定电网运行
三峡工程的电力供应对于保障国家电网的稳定运 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峡工程的电力产业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 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对航运的作用
改善通航条件
01
三峡工程通过调节水位,改善了库区的通航条件,提高了航运
效率。
促进内河航运发展
02
三峡工程的建设推动了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加强了沿江地区
地理长江三峡工程 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课件大纲版选修
目 录
• 长江三峡工程介绍 •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意义 •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作用 •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影响 • 长江三峡工程未来发展
01
长江三峡工程介绍
工程背景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 世界第三长河,具有巨大的水 能资源。
长江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和湖 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上,是长 江上最为壮观的峡谷之一。
对经济的影响
能源供应
三峡工程的建设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对于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 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三峡工程的发电量也极大地支持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
航运发展
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提高了航道的通行能力,为沿江地区 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持。
对社会的影响
移民安置
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的安置问 题,如何合理、公正地安置移民,保 障移民的权益,是三峡工程建设中需 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峡工程可行性分析

Page 7
对环境的影响
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
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 涝灾害、滑坡有一定影响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 主要体现在发电。 三峡的上网电价 按照各受电省份的 电厂平均上网电价 确定,在扣除相应的 电网输电费用后, 约为0.25元。由于 三峡电站是水电机 组,它的成本主要是 折旧和贷款的 财务费用,因此 利润非常高。
防洪效益
Page 9
发电效益
航运效益
改善能源 结构
page?11三峡工程的背景2三峡工程的必要性分析3三峡工程的地址选择44三峡工程的技术可行性三峡工程的技术可行性page?25三峡工程的施工安排6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背景page?3地址选择page?4俯瞰三峡水电站必要性分析page?5施工安排page?6技术可行性page?7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有一定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
三峡水库正常蓄 水位175米,有 防洪库容 221.5亿立方米。 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 有效的保障,对 长江中下游地区也 具有巨大的 防洪作用
三峡船闸累计 通过货运量已 突破3亿吨,超 过三峡蓄水前 葛洲坝船闸运 行22年的总和, 而且降低航运 成本30%-37%。
利用三峡 水电站发电, 能够减少煤炭 等能源消耗, 改善我国 能源结构。
Page 1
1、三峡工程的背景
2、三峡工程的必要性分 析 3、三峡工程的地址选择
4、三峡工程的技术可行性
5、三峡工程的施工安排 6、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Page 2
背景
Page 3
地址选择
Page 4
俯瞰三峡水电站
[教育]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22ea765ba1aa8114531d960.png)
水位提升,使通航里程增加;抖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 就业;有利于该地区的环境保护.
沪宁杭 广东
请从气候、地势、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长江三峡 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气候上长江三峡及以上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沛;地势上长江三峡处于我国第二、三阶梯 交界处,落差大;水系特征上长江上游水系发达, 特别是四川盆地地势低洼,河水范围广,有岷江、 嘉陵江、乌江等大河汇入。
(3)三峡水库的正常的蓄水位为 135-__17_5 __米。
(4)三峡水库建成后,险滩被 淹没 ,
趋水缓 流
_加__宽__加__深_,航道
_ _ _ _ , 万 吨 重级 船庆队 可 从 上
海直达
_______低,充成分本发,挥大黄通金量水道的“
”的作用。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C
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位于第二\第三阶梯 交界处,落差大.
国土整治之
河流的综合治理
国土整治:为国土资源拟定开发、 利用、治理、保护规划,提出实 施此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制定相 应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国 土管理的工作。
通俗的讲就是整顿治理国土资 源,使其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
思路:•问题—原因—危害—治理
例如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 趋势。
(三)航运:
黄金水道(低成本,大通量) •1.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东西航 运大动脉。
•2.川江航道对长江航道的限制 •3.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
万吨轮直达重庆; 单向通过能力达5000万吨; 运输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4.养殖 库区将形成广阔的水面,流
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pptx

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让长江之水, 源源不断地浇灌久旱的北方大地,使中华沃野 更加生机盎然,民族更焕发青春和活力。
解决长江洪水威胁的措施:
•1、加固大堤 •2、建分洪、蓄洪工程和水库, 调蓄洪水 •3、疏浚了航道,治理荆江河 段——裁弯取直 •4、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三峡水电站的环境效益 水电代替火电,减少煤炭的消耗,减少“三废”的排放, 利于环保。
三峡电站有效输电范围级输电系统示意图
(三)航运:
黄金水道(低成本,大通量) •1.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东西航 运大动脉。
•2.川江航道对长江航道的限制 •3.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
万吨轮直达重庆; 单向通过能力达5000万吨; 运输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航运
重庆
宜昌
建成前 建成后
航运能力
运输成本 原 因
单向年通过能力为1000万吨 万吨级船队由上海直达武汉
提高1/3
川江航道 多急流险滩
单万向吨年级通船过队能由力上为海直50达00重万庆吨降低1/3
川江航道险滩 淹没水流趋缓 航道加宽加深
重庆市
川江航道是指从 宜__昌__ 到重_庆___ 段,全长 6_6_0_ 千米,流经高山峡谷地段,落差大___ 水流__急__,_险__滩__多,通航能力低,运输成 本高,使长江航运受到很大限制。
•8.开发性移民
•开发性移民做到“全面规划、统一安排、 因地制宜、科学开发、负责到底”,率 领百万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9.南水北调 三峡水库之水引至丹江口水库,汇入南水
北调中线方案的总干渠,流经河南、河北直 至北京,解决沿途各省区水荒之危,并对缓 解在北煤南运中争交通、挤投资、占耕地、 恶化生态、污染环境等诸方面,都具有十分 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和湖南省巫山县之间。
该水利枢纽的建设旨在调节长江流域的水文情况,改善航运条件,提供洪水控制和发电能力,并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二、背景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份,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长江流域常常面临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
三、目标和目的1. 目标:- 提供洪水调节能力,减少洪水灾害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 改善航运条件,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 提供可靠的发电能力,满足电力需求。
2. 目的:- 评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可行性。
- 确定建设该水利枢纽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 分析该水利枢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四、可行性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 收集长江流域的水文气象数据,包括降雨量、水位和流量等。
- 收集相关的地质和地形数据,以评估工程的可行性。
- 收集社会经济数据,以评估该水利枢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2. 技术评估:- 评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设计方案,包括堤坝、闸门、发电站等。
- 分析工程的施工可行性和安全性。
- 考虑工程的维护和管理需求。
3. 经济评估:- 评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投资成本和运营费用。
- 分析工程的经济效益,包括洪水减灾、航运改善和发电收益等。
- 进行风险评估,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 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 评估该水利枢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质、鱼类和植被等。
- 考虑工程对当地居民和社会的影响,包括搬迁和就业等。
五、结果和讨论1. 技术可行性:- 基于收集的数据和技术评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设计方案被认为是可行的。
- 工程的施工可行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充分考虑。
- 工程的维护和管理需求得到了合理规划。
2. 经济可行性:-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投资成本和运营费用被认为是可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959年所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和1988年完成的修订补充报告,都论证并肯定了三峡工程在治理开发长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推荐作为近期开发的重点工程,其主要任务是解决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向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供电, 同 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川江的通航条件。
防洪作用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耕地9000余万亩,人口7500万,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又是工商业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地面高程普遍低于洪水位数米至十数米,历史上洪灾频繁而严重。建国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完成了加高加固堤防土石方30余亿m3,兴建了荆江分洪等分洪工程,安排了一批分蓄洪区,修建了丹江口等有防洪作用的支流水库,目前正继续实施1980年制定的以防御1954年类似洪水为目标的平原防洪方案。 上述方案完成后,干流堤防能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其中荆江河段只能防约10年一遇洪水。超过这一标准时,需运用分蓄洪工程,牺牲局部,以保重点。但分蓄洪损失很大,如遇类似1954年洪水,需分蓄洪约500亿m3,淹没农田约1000万亩。特别是荆江河段,采取分蓄洪措施后,也只能勉强通过技城洪峰流量75000-80000m3/s。自1153年以来,宜昌洪峰流量大于80000m3/s的有8次,其中1860和1870年洪水,宜昌洪峰流量分别约为92500和105000m3/s,枝城洪峰流量均在110000m3/s左右。若这一类特大洪水再现,必将在荆江南岸或北岸溃堤,造成大面积农田和城市被冲毁、大量人口死亡的毁灭性灾害。经反复论证,除兴建三峡工程外,尚无其它切实可行的对策。 三峡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可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95%,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2/3左右。三峡工程建成后,有防洪库容221.5亿m3,可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遇1000年一遇和1870年类似的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可避免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遇1931、1935、1954年型洪水,可拦洪120-200亿m3,减少中下游淹没农田250-300万亩;并可减轻武汉市的洪水威胁,为洞庭湖区的根本治理创造条件。
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kw,年发电量840亿kw·h,主要供应华东、华中地区,小部分送川东,每年可替代煤炭约4000-5000万t。是供华中、华东地区的一个最优电源点。它将为华东、华中地区供应可靠、廉价、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并对缓和两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煤炭运输巨大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华东、华中地区工农业发达,但能源不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两地区煤炭资源分别只占全国的3.6%和3.2%,目前即需从北方调入煤炭,进一步发展火电受到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制约。华东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殆尽,华中地区剩余的水能资源70%集中在三峡河段。据两地区电力发展规划,从1986年起15年内两地区需新增电力8000万kw,30年内需新增1.7亿kw,按兴建三峡电站并尽可能建设核电,预测2000年两地区从区外调入的煤炭仍分别达8500万t和4475万t,2015年分别达到1.7亿t和1.15亿t。若不建三峡,煤炭运输将更为困难。
航运方面 据有关方面预测,川江下水运量2030年为5000万t。目前川江通过能力仅约1000万t。主要原因是川江航道坡陡流急,在重庆至宜昌660km航道上,落差120m,共有主要碍航滩险139处,单行控制段46处。三峡工程修建后,航运条件明显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不修建三峡工程,虽可采取航道整治辅以出川铁路分流,满足5000万t出川运量的要求,但工程量很大,且无法改善川江坡陡流急的现状,万吨级船队不能直达重庆,运输成本也难大幅度降低。
二、推荐的三峡工程方案 在1985-1986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组织水位论证的工作基础上,对正常蓄水位150、l60、170、180m,以及两级开发和“一级开发、分期建设”等三种类型共六个方案进一步论证比较后,推荐“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即坝顶高程185m,一次建成;初期蓄水位156m,最终正常蓄水位175m;移民按统一规划,20年连续移完。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镇,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75m。水电站位于河床溢流坝两侧坝后。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多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位于左岸。 工程总工期18年,其中准备工程3年,从正式开工至第一批机组发电的工期为9年。
三、三峡工程技术上可行 三峡工程设计所需的基本资料,包括水文、泥沙、地形、地质等,经过几十年来的收集、勘测、整编、分析和审查,比较完整可靠。这次重新论证中,又补充进行了调查、勘测、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对近年来各方面提出的问题和意见,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认为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一)枢纽工程设计和施工 三峡工程有优良的地形地质条件,主要建筑物设计与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均可依靠国内力量解决,主要机电设备中除少量需引进外,绝大部分可以立足国内生产制造。
(二)地震和库岸稳定 三峡坝区和库区地壳稳定,基岩完整,历史地震活动轻微,经国家地震部门鉴定,坝址基本地震烈度为Ⅵ度。建筑物按Ⅶ度设防。建库后可能产生的诱发地震,估计最高震级为5.5级左右,从最坏的情况估计,假定距坝址最近的九湾溪断层发生6级地震,影响到坝区的最大烈度也不会超过Ⅵ度,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水库库岸基本稳定,经多部门平行调查,干流库岸100万m3以上的大、中型崩塌、滑坡体约140处,其中有22处建库后可能失稳,但距坝址均在26km以远。经计算、实验,即使距大坝最近的新滩滑坡和链子岩危岩体整体滑入库内,坝址处的涌浪最高为2.7m,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由于建库后水面拓宽,水深加大,滑坡对航道的影响较建库前为小。
(三)工程泥沙问题 三峡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t,平均含沙量1.2kg/m3。借鉴三门峡、葛洲坝等工程处理泥沙问题的经验,经过大量现场观测、数学模型计算、模型试验、已建工程的类比分析,工程泥沙问题已基本研究清楚。水库汛期按防洪要求持低水位,以腾空防洪库容并排沙,汛末蓄水至正常蓄水位。采用这种运行方式(俗称“蓄清排浑”),水库有效库容可长期保留。据数学模型计算,防洪库容可保留85%,调节库容可保留90%。库尾和坝区的泥沙淤积,可以采取综合措施予以解决,航道、港口和建筑物运行的安全可有保证。如不考虑上游建水库拦沙和调节洪水的有利影响,枢纽运用100年后,重庆市10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约199m,不会影响主要市区。
(四)人防问题 三峡大坝设有大批低高程、大流量的泄水底孔,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也很大,临战前可迅速降低水位运行。加之水库为狭长的河道型,坝下游有40km的狭谷河段限制,据试验,万一大坝遭受核袭击,溃坝损失可限制在沙市以上的局部地区,不致造成两湖平原的毁灭性灾害。
四、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可行性研究 三峡水库淹没区有耕地35.7万亩(其中水田约11万亩),柑桔地7.44万亩,人口7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46%。推算到2008年,包括人口自然和机械增长、新城镇占地移民等,规划可能需迁安的移民总人数为113.2万人。 三峡水库淹没耕地和农业移民的总量虽大,但分散在沿库岸长达2000km的范围内,分属于19个县(市),淹没耕地占各县耕地的0.15-5.88%。根据调查和初步规划,移民安置区361个乡内,有需要改造的低产地200多万亩,荒山草坡300余万亩,可以改造、开发,用以安置移民;还可以利用水库发展水产养殖,因地制宜地实行防护,结合当地资源兴办二、三产业等。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是足够的。只要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政策,结合库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移民可以得到妥善的安置。此外,建议三峡电站发电后,每kw.h电费中提取3厘钱作为库区(含坝区)建设基金,促进库区改变贫困面貌。 目前,库区19个县(市)均已完成了初步的移民规划,并已进行了74项移民工程试点,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五、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与环境专家组在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和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分别组织60多个单位完成的有关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影响的论证报告。 建坝引起的水库淹没和河流水文、水力情势的变化是影响生态与环境的基本原因。三峡水库是一座典型的河道型水库,全长600余km,平均宽度1.1km,较天然江面宽度增加约一倍。库容系数(总库容与坝址年水量的比值)为0.09,而埃及阿斯旺水库为2,丹江口水库为0.55,因此,三峡水库对河流天然径流的调节不大,水库各月下泄平均流量仅在枯水季节有变化,均在天然流量的变化幅度范围之内。 生态与环境专家组的综合结论认为,大坝兴建对生态与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其中库区移民环境容量是工程决策中比较敏感的制约因素,需要认真对待、慎重处理。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六、工程投资估算 按照我国水电工程投资估算的有关政策、规程、规范、定额和1986年末物价水平,估算三峡项目的静态总投资为361.l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为187.7亿元,水库移民投资为110.6亿元,电网的输变电投资为62.8亿元。第一批机组发电前的静态投资为169.2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111.l亿元,移民投资43亿元,输变电投资15.l亿元。经反复研究,这个投资估算数作为综合经济评价的基础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