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372-1974《评价机器振动的基础》。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泵进行机械表面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除潜液泵、往复泵以外的各种型式泵和泵用调速液力偶合器,转速范围为600~12000r/min。

2引用标准

GB 2298机械振动、冲击名词术语

GB 6075制订机器振动标准的基础

3术语

3.1位移幅值、速度幅值、加速度幅值

以上三项幅值运用简谐振动的运动议程定义如下:

s=^scos(ωt+ψs)(1)

v=^vcos(ωt+ψv)(2)

a=acos(ωt+ψa)(3)

式中:^s——位移幅值,mm;

^v——速度幅值,mm/s;

a——加速度幅值,mm/s2;

s——位移瞬时值,mm;

v——速度瞬时值,mm/s;

a——加速度瞬时值,mm/s2;

ω——角速度,rad/s;

t——时间,s;

ψs、ψv、ψa——初始相角,rad。

3.2振动烈度

规定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有效值)为表征振动烈度的参数。泵的振动不是单一的简谐振动,而是由一些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复合而成的周期振动或准周期振动,设它的周期是T,振动速度的时间域函数为:

v=v(t) (4)

则它的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用下式计算:

(5)

设泵的振动由几个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所合成。由频谱分析可知,加速度、速度或位移幅值(a、^v、^s,j=1,2,……n)是角速度ωj的函数。根据加速度幅值a、位移幅值^s或速度幅值^v,可由下式计算出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

(6)

4测量振动烈度的一般准则

4.1测量仪器

应当正确选用振动烈度测量仪器来指示和记录被测泵的振动。在进行振动测量之前应细心地检查,保证测量仪器在主要的环境条件下(例如温度、磁场、表面粗糙度等)、在所要求的频率范围和速度范围之内能精确地工作,应当知道在整个测量范围之内仪器的响应和精度。

所用的振动烈度测量仪应经过计量部门检定认可,在使用前对整个测量系统进行校准,保证其精度符合要求。对测量用传感器应当细心地、合理地进行安装,并保证它不会明显地影响泵的振动特性。

4.2泵的安装与固定

机器的固定对所测得的机器振动值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泵不应在软安装或固定在软安装底板上测振动,应安装在固定的结构基础上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意只有基础(包括安装用导轨、土壤或混凝土)具有类似的动力学特性,才能对同类泵的振动烈度作正确地比较。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只能对某种特定情况测定其振动烈度,此时,应汪明基础和固定方法,作为比较振动烈度时参考。

泵在试验室作性能试验时,要同时进行振动测量和评价。此时对泵的基础固定要严格要求。泵在试验时属临时安装,当安装质量不如它在工作现场时,允许以在工作现场测得的振动烈度为准。

4.3泵的运行工况

在测量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等叶片泵的振动时,应在规定转速(允许偏差±5%)以及允许用到的小流量、规定流量、大流量三个工况点上进行测量。对于降低转速试验的振动测量,不能作为评价的依据。

对齿轮泵、滑片泵、螺杆泵等容积泵(往复泵除外)应在规定转速(允许偏差±5%)、规定工作压力的条件下进行测量。

对液力偶合器应分别在负载、空载以及在调速范围内均匀地取10个转速点进行测量。这十个点通常是最大转速的100%、90%、……10%(由于空载调速范围限制,能够测到的转速点允许不足10个。在负载试验时,对应最高转速时应达到额定负载)。

4.4测点与测量方向

每台泵至少存在一处或几处关键部位,为了了解泵的振动,我们把这些部位选为测点,这些测点应选在振动能量向弹性基础或系统其他部件进行传递的地方,泵通常选在轴承座、底座和出口法兰处。把轴承座处和靠近轴承处的测点称为主要测点;把底座和出口法兰处的测点称为辅助测点。

立式泵主要测点(标号是“1”)是具体位置应通过试测确定,即在测点的水平圆周上试测,将测得的振动值最大处定为测点(图8除外)。

每个测点都要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水平、垂直、轴向)进行振动测量。

典型泵测点位置的选择如图1~10所示。对未涉及到的类型可参照这10个图例确定其测点位置。

图1为单级或两级悬臂泵,主要测点选有悬架(或托架)轴承座部位,标号是“1、2”。辅助测点是标号“3”的泵脚处(对没有泵脚的选在底座处)。

图2为双吸离心泵(包括各种单级、两级两端支承式离心泵),主要测点选在两端轴承座处,标号是“1、2”。辅助测点在靠近联轴器侧面的底座处,标号是“3”。

图3为多级离心泵,两个主要测点在两端轴承座上,标号是“1、2”,辅助测点在靠近联轴器侧面泵脚上,标号是“3”,没有泵脚的泵,辅助测点在底座上。

图4为齿轮泵、滑片泵、卧式螺杆泵,主要测点标号是“1、2”,辅助测点标号是“3”。

图5为液力偶合器,主要测点选在输入和输出轴承座上,标号“1、2”,辅助测点选在底座处,标号是“3”。

图6为立式离心泵,分为以下三种:

a.立式多级泵,主要测点选在泵与支架联接处,标号是“1”,辅助测点在出口法兰处和地脚处,标号是“2、3”;

b.立式船用离心泵,主要测点选在泵与支架联接处,标号是“1”,辅助测点在出口法兰

处和支承地脚处,标号是“2、3”;

c.立式离心吊泵,主要测点标号是“1”,辅助测点标号是“2、3”。

图7为立式混流泵、立式轴流泵,分为以下三种:

a.单层基础,主要测点选在泵座与电机联接处,标号是“1”,辅助测点标号是“2、3”;

b.双层基础,主要测点选在泵座最高处,标号是“1”,辅助测点标号是“2、3”;

c.泵座与电动机间有联接支架,主要测点选在支架与泵座联接处,标号是“1”,辅助测点标号是“2、3”。

图8为立式双吸泵,主要测点选在两端轴承座处,标号是“1、2”,辅助测点标号是“2、3”;

图9为长轴深井泵,主要测点在泵座上,标号是“1”,辅助测点在出口法兰处及泵座地脚步处,标号是“2、3”。

图10为立式螺杆泵,主要测点标号是“1”,辅助测点标号是“2、3”。

4.5泵的振动烈度

比较主要测点,在三个方向(水平X、垂直Y、轴向Z)、三个工况(允许用到的小流量、规定流量、大流量)上测得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其中最大的一个定为泵的振动烈度。

辅助测点的振动值不能作为评价的依据。辅助测点的振动大于或接近主要测点的振动值时,只能说明泵的固定或装配有问题。

5泵的振动评价

5.1评价振动烈度的尺度

在10~1000Hz的频段内速度均方根值相同的振动被认为具有相同的振动烈度。表1相邻两档之比为1:1.6,即相差4dB,4dB之差代表大多数机器振动响应的振动速度有意义的变化。

用泵的振动烈度(见本标准4.5条)查表1振动烈度级范围(10~1000Hz),确定泵的烈度级。

表1

烈度级振动烈度的范围mm/s

大于到

0.11 0.07 0.11

0.18 0.11 0.18

0.28 0.18 0.28

0.45 0.28 0.45

0.71 0.45 0.71

1.12 0.71 1.12

1.80 1.12 1.80

2.80 1.80 2.80

4.50 2.80 4.50

7.10 4.50 7.10

11.20 7.10 11.20

18.00 11.20 18.00

28.00 18.00 28.00

45.00 28.00 45.00

71.00 45.00 71.00

5.2泵的分类

为了评价泵的振动级别,按泵的中心高和转速把泵分四类,见表2。

表2

中心高mm

转速≤225 >225~550 >550

类别r/min

第一类≤1800 ≤1000 -

第二类>1800~4500 >1000~1800 >600~1500

第三类>4500~12000 >1800~4500 >1500~3600

第四类- >4500~12000 >3600~12000

卧式泵的中心高规定为由泵的轴线到泵的底座上平面间的距离h,mm。

立式泵本来没有中心高,为了评价它的振动级别,取一个相当尺寸当做立式泵的中心高;即把立式泵的出口法兰密封面到泵轴线间的投影距离,如图6~10所示h(mm),规定为它的相当中心高。

5.3评价泵的振动级别

泵的振动级别分为A、B、C、D四级,D级为不合格。

泵的振动评价方法是首先按泵的中心高和转速查表2确定泵的类别,再根据泵的振动烈军属度级查表3,就可以得到评价泵的振动级别。

杂质泵的主动评价方法,如按表2在第一类的泵,用表3第二类评价它的振动级别,依此类推。

表3

振动烈度范围判定泵的振动级别

振动烈度级振动烈度分级界线mm/s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

0.28

—————0.28————

—————0.45————

—————0.71————

—————1.12————

—————1.80————

—————2.80————

—————4.50————

—————7.10————

—————11.20———

—————18.00———

————28.00————

————45.00————

71.00 A A A A

0.45

0.71

1.12 B

1.80 B

2.80 C B

4.50 C B

7.10 D C

11.20 D C

18.00

28.00 D

45.00 D

71.00

6记录内容与格式

6.1记录内容

a.泵的型号、性能参数、制造厂、出厂编号;

b.测量场所、泵的安装与固定条件;

c.使用仪器名称、型号、规格、规定单位、规定日期;

d.测点位置示意图,或标明按GB 10889中的图×布置的测点;

e.不同测点、不同测量方向上的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

f.按GB 10889第×类评价为A(或B、C、D)级振动。

6.2振动测试报告的格式

泵的振动测试报告

产品型号______________制造厂____________________出厂编号_______________ 测量场所______________测量者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日期_______________

泵的振动测量记录

测点编号 1 2 3

测量方向

工况X Y Z X Y Z X Y Z

m3/h 振动速度均方根值V rma mm/s

大流量

规定流量

小流量

附加说明

评价泵的振动级别

转速r/min 中心高mm 分类振动烈度级评价振动级别

测量中使用的仪器

序号仪器名称型号检定单位检定日期

测点位置示意图

(略)

附录 A

由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及主频率计算位移幅值

(参考件)

A1在许多标准中通常用速度均方根值作为振动的表征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知道所测

得的振动频谱中主频率的位移幅值是很重要的。另外,在一些老标准中还用位移幅值作为振动的表征量,因此,需要把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换算成位移幅值。

只有单频率的正弦波才能从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转换为振动位移幅值。当已知该频率的振动速度时,可用下式计算位移幅值:

应注意位移幅值与位移均方根值的区别。在近代的测量仪表上,不但可以测出速度均方根值,而且可以同样测出位移均方根值、加速度均方根值。

实例:

某一泵的振动烈度(速度均方根值)为3.0mm/s,即在10~1000Hz的频段内泵的最大振动速度均方根值不超过3.0mm/s,频谱分析说明其主频率为25Hz,用式(A1)计算其位移幅值为:

^sf=0.225?3.0/25=0.027(mm)

图A1中绘出了上述关系的图线,即速度均方根值vrms与位移幅值^s换算图。

机械振动的测量方法

振动的测量方法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振动的测量方法与分类,并简要说明了各测量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以及在测量过程中所使用的传感器。并且详细的介绍了加速度传感器与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简要介绍了振动量测量系统的原理框图 关键词:加速度传感器、振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

1引言 机械振动是自然界、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各种机器、仪器和设备在其运行时,由于诸如回转件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结构刚度的各向异性、润滑状况的不良及间隙等原因而引起力的变化、各部件之间的碰撞和冲击,以及由于使用、运输和外界环境条件下能量的传递、存储和释放等都会诱发或激励机械振动。 2振动概述 2.1振动测量方法分类 振动测量方法按振动信号转换的方式可分为电测法、机械法和光学法。各测量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见表1. 表1振动测量方法分类 2.2振动测试的内容: 1. 振动基本参数的测量。 测量振动物体上某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频率和相位。其目的是了解被测对象的振动状态、评定振动量级和寻找振源,以及进行监测、诊断和评估。 2. 结构或部件的动态特性测量。 以某种激振力作用在被测件上,对其受迫振动进行测试,以便求得被测对象

的振动力学参量或动态性能,如固有频率、阻尼、阻抗、响应和模态等。这类测试又可分为振动环境模拟试验、机械阻抗试验和频率响应试验等。 2.3振动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振动检测按测量原理可分为相对式与绝对式(惯性式)两类。振动检测按测量方法可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两类。 2.3.1相对式振动测量 相对式振动测量是将振动变换器安装在被测振动体之外的基础上,它的测头与被测振动体采用接触或非接触的测量。所以它测出的是被测振体相对于参考点的振动量 图1 相对式测振仪的原理 1测量针与笔 2 被测物体 3 走动纸 2.3.2绝对式振动测量 采用弹簧—质量系统的惯性型传感器(或拾振器),把它固定在振动体上进行测量,所以测出的是被测振动体相对于大地或惯性空间的绝对运动。 图2 绝对式测振仪原理 1质量块 2 弹簧 3 阻尼器 4 壳体机座 5 振动体

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及其使用方法 高程测量就是测绘地形图的基本工作之一,另外大量的工程、建筑施工也必须量测地面高程,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就是精密测量高程的主要方法。 一、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 8、脚架 二、操作要点: 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 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水平制动手轮就是调平的,在水平镜内通过三角棱镜反射,水平重合,就就是平水。将望远镜对准未知点(1)上的塔尺,再次调平管水平器重合,读出塔尺的读数(后视),把望远镜旋转到未知点(2)的塔尺,调整管水平器,读出塔尺的读数(前视),记到记录本上。 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三、校正方法: 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线,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 ’。计算如果a-b≠a’-b’时,将望远镜横丝对准偏差一半的数值。用校针将水准仪的上下螺钉调整,使管水平泡吻合为止。重复以上做法,直到相等为止。

四、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1、安置 安置就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就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粗平 粗平就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瞄准 瞄准就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首先就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与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最后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4、精平 精平就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微倾水准仪,在水准管上部装有一组棱镜,可将水准管气泡两端,折射到镜管旁的符合水准观察窗内,若气泡居中时,气泡两端的象将符合成一抛物线型,说明视线水平。若气泡两端的象不相符合,说明视线不水平。这时可用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象完全符合,仪器便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以满足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注意?气泡左半部份的移动方向,总与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5、读数 用十字丝,截读水准尺上的读数。现在的水准仪多就是倒象望远镜,读数时应由上而下进行。先估读毫米级读数,后报出全部读数。 注意,水准仪使用步骤一定要按上面顺序进行,不能颠倒,特别就是读数前的符合水泡调整,一定要在读数前进行。 五、水准仪的测量 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就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高程测量按所使用的仪器与施测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与气压高程测量。水准测量就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国家高程控制测量、工程勘测与施工测量中。 水准测量的原理就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于两个点上的水准尺上的读数,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计算待定点高程。 如下图所示,在地面上有A、B两点,已知A点的高程为HA、为求B点的高程HB,在A、B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A、B两点各竖立一把水准尺,通过水准仪的望远镜读取水平视线分别在A、B两点水准尺上截取的读数为a与b,可以求出A、B两点问的高差为:

设备振动标准

“刚性连接”中,相对的连接件之间不得有位移,在大多数的紧固中都是这样的连接。 “挠性连接”中,相对的连接件既有约束或传递动力的关系,又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相对位移。 如常见的联轴器,刚性联轴器将两个部分用螺栓紧固,这样的安装要求同心度极高,稍有误差,机械就会震动,而且寿命不长。 挠性联轴器就有措施,在联轴器的两部分之间,使用滑块、弹性柱销、木销或万向节等,即传递了动力,也满足了设备的使用要求。 刚性联轴器不具有补偿被联两轴轴线相对偏移的能力,也不具有缓冲减震性能;但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只有在载荷平稳,转速稳定,能保证被联 两轴轴线相对偏移极小的情况下,才可选用刚性联轴器。属于刚性联轴器的 有套筒联轴器、夹壳联轴器和凸缘联轴器等。其它联轴器都是挠性联轴器了. 企业设备振动故障诊断 相对标准的建立及应用 陈兆虎李兰儒张红 摘要本文结合克拉玛依石化厂实际情况,从安全性、经济性出发,叙述建立适合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维修的动设备振动故障诊断相对标准的方法,以及相对标准应用效果。 一、设备振动故障诊断标准 1.标准的类型及理论依据 标准有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大类型。绝对标准就是人们常说的国际标准。各种转动机械的振源主要来自结构设计,制造、安装质量,调试情况和环境本身。振动的存在必然不同程度引起设备自身及其附属管线的结构疲劳和损伤。美国齿轮制造协会(AGMA)提出在低频域(10Hz以下),以位移作为振动标准;中频域(10Hz~1kHz),以速度作为振动标准;而高频域(1kHz以上)则以加速度作为标准。 理论已经证明,振动部件的疲劳与振动速度成正比,振动所产生的能量与振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能量传递的结果必然造成磨损或其它缺陷。因此,在振动判断标准中,无论从疲劳损伤还是磨损等缺陷来说,以振动速度标准最为适宜。 )标准mm/s 表1 电动机器振动(v rms

标准振动试验介绍

标准振动试验介绍 简介 振动试验是评定元器件、零部件及整机在预期的运输及使用环境中的抵抗能力. 物体或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复运动叫振动。振动又分为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复合振动、扫描振动、定频振动。描述振动的主要参数有 动频率为f时D 振动试验标准GJB 150.25-86 GB-T 4857.23-2003 GBT4857.10-2005 目前可以进行该试验的试验室有测量控制设备及系统实验室、环境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试验中心、苏州电器科学研究所。在现场或实验室对振动系统的实物或模型进行的试验。振动系统是受振动源激励的质量弹性系统 现在已被推广到动力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各个工业部门及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方面 及振动环境试验等内容。响应测量主要是振级的测量。为了检验机器、结构或其零部件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性以及确定环境振动条件各种实际工况下 ;对平稳随机振动, 级的度量。选定 动态特性参量的测定 动态特性参量的简易测定方法 ①固有频率测定用敲击或突然卸载 使系统产生自由振动,记录其衰减波形并与仪器中的时标信号比较,或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 ②振型测定手持木质或铝质探针接触被测 致判断振型。③阻尼测定可采用衰减振动法、共振法和相位法。衰减振动法是用记录仪 出阻尼值。机械导纳方法机械导纳是系统频域的特征参量(见机械阻抗)。大型复杂结构的固有频率多而密集, 图 时域识别方法直接利用振动的时间 (系统的时域特性参量之一,其傅里叶变换即机械导纳)的关系直接计算模态参量。对受迫振动,可以用数字

载荷识别指分析和确定振源的 谱分析或相关分析方法得出。振动环境试验为了了解产品的耐振寿命和性能指标的稳定 环境的振动、冲击条件下进行 法分两大类:①标准试验,包括耐预定频率试验、耐共振试验、正弦扫描试验、宽带随机振动 机振动试验、随机波再现试验、正弦波和随机波混合试验等。(见振动环境试验) 振动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理法。振动试验意义和使用在运输 运输 振动摆放方位会影响到货 运箱、它的内包装、封装和内在产品。测试允许分析这些部件的相互作用。更改其中一个或 方法 A1重复振动(垂直运动) 测试 A2重复振动(旋转运动)测试 B单个货运箱共振(垂直运动)测试 C水平负载、复合负载、垂直负载共振测试 用性。这些方法符合ISO8318和ISO2247。方法A1和方法A2 在运输车里没有受到任何限制的单个货运箱及因单个负载或堆放负载的放大振动而受到重复振动的货运箱。备注1A1和方法A2产生不同 导致不同的损坏类型和强度。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不能相互关联。 B方法B 备注2 用方法C来测试。方法C 放。 4.8(包括测试强度、频率范围、测试周期) 这些测试的结果是相互不同的。振动试验设备使用方法仪器测试方法A1-重复振动 测试(垂直运动) 面的运动曲线类似垂直正弦输入(平面旋转振动是不接受的)的设备支撑。振动的双幅位移应

机械设备振动标准

机械设备振动标准 它是指导我们的状态监测行为的规范 最终目标:我们要建立起自己的每台设备的标准(除了新安装的设备)。 ?监测点选择、图形标注、现场标注。 ?振动监测参数的选择:做一些调整:长度、频率范围 ?状态判断标准和报警的设置 1 设备振动测点的选择与标注 1.1监测点选择 测点最好选在振动能量向弹性基础或系统其他部分进行传递的地方。对包括回转质量的设备来说,建议把测点选在轴承处或机器的安装点处。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测点,但要能够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在轴承处测量时,一般建议测量三个方向的振动。铅垂方向标注为V,水平方向标注为H,轴线方向标注为A,见图6-1。 图6-1 监测点选择

图6-2在机器壳体上测量振动时,振动传感器定位的示意图 1.2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 (1)卧式机器 这个数字序列从驱动器非驱动侧的轴承座赋予数字001开始,朝着被驱动设备,按数字次序排列,直到第一根轴线的最后一个轴承。在多根轴线的(齿轮传动)机器上,轴承座的次序从驱动器开始,按数字次序继续沿着第二根轴线到被驱动器往下排列,接着再沿着第三根轴线往下排列,直到机组的末端为止。常见的几种标注方法见图6-3~6-5。 图6-3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 图6-4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

图6-5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 (2)立式机器 遵循与卧式机器同样的约定。 1.3 现场机器测点标注方法 机壳振动测点的标注可以用油漆标注,也可以在机壳上粘贴钢盘来标注振动测点,最好采用后一种方法标注。采用钢盘时,机壳要得到很好的处理。钢盘规格为厚度5mm,直径30mm,用强度较好的粘接剂粘接,以保证良好的振动传递特性。 2 设备振动监测周期的确定 振动监测周期设置过长,容易捕捉不到设备开始劣化信息,周期设置过短,又增加了监测的工作量和成本。因此应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传动方式、转速、功率以及故障模式等因素,合理选定振动监测周期。当设备处于稳定运行期时,监测周期可以长一些;当设备出现缺陷和故障时,应缩短监测周期。在确定设备监测周期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安装设备或大规模维修后的设备运行初期,周期要短(如每天监测一次),待设备进入稳定运行期后,监测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2)检测周期应尽量固定。 3)对点检站专职设备监测,多数设备监测周期一般可定为7至14天;对接近或高于3000转/分的高速旋转设备,应至少每周监测1次。 4)对车间级设备监测,监测周期一般可定为每天1次或每班1次。 5)实测的振动值接近或超过该设备报警标准值时,要缩短监测周期。如果实测振动值接近或超过该设备停机值,应及时停机安排检修。如果因生产原因不能停机时,要加强监测,监测周期可缩短为1天或更短。 3 设备振动监测信息采集 3.1 振动监测参数的选择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27个基本常识59388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27个基本常识 (2015-12-16 10:52:39) 转载▼ 标签: 杂谈 1、什么是振动 振动是机械系统中运动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振荡现象。 2、振动实验的目的 振动试验的目的是模拟一连串振动现象,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输或使用过程的振动环境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和功能的要求标准。振动试验的精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性及提前将不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来,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使其成为高水平,高可靠性的产品。 3、振动分几种 振动分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两种。 4、什么是正弦振动 能用一项正弦函数表达式表达其运动规律的周期运动。例如凡是旋转、脉动、振荡(在船舶、飞机、车辆、空间飞行器上所出现的)所产生的振动均是正弦振动。 5、正弦振动的目的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是在试验室内模拟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所遭受的振动及其影响,并考核其适应性。 6、正弦振动的试验条件 正弦振动试验的验条件(严酷等级)由振动频率范围、振动量、试验持续时间(次数)共同确定。 7、什么是振动频率范围 振动频率范围表示振动试验由某个频率点到某个频率点进行往复扫频。例如:试验频率范围5-50Hz,表示由5Hz到50Hz进行往复扫频。 8、什么是频率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Hz。 9、什么是振动量

振动量:通常通过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来表示。加速度:表示速度对时间倒数的矢量。加速度单位:g或m/s2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位移:表示物体相对于某参考系位置变化的矢量。位移单位:mm 10、什么是试验持续时间 振动时间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时间,次数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扫频循环次数。 11、什么是扫频循环 扫频循环: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往返扫描一次:例如:5Hz→50Hz→5Hz,从5Hz 扫描到50Hz后再扫描到5Hz。 12、什么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物体在地球表面由于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1gn=10m/s2(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13、扫描方式分几种 线性扫描:是线性的,即单位时间扫过多少赫兹,单位是Hz/s或Hz/min,这种扫描用于细找共振频率的试验。对数扫描:频率变化按对数变化,扫描率可以是oct/min ,对数扫描的意思是相同的时间扫过的频率倍频程数是相同的。 14、什么是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sweep speed):指从最低频率扫描到最高频率的速度。有以下几种:1)oct/min:多少倍频程每分钟。例:1oct/min,5Hz到10Hz需1分钟,10Hz到20Hz需1分钟。2)min/sweep:多少分钟每次扫频。例:5-500Hz,扫描速度:1分钟/sweep,表示从5Hz到500Hz需1分钟。3)Hz/s:多少Hz每秒。例:5-10Hz,扫描速度:1Hz/s,表示5Hz到6Hz需1秒,6Hz到7Hz需1秒。 15、振动试验中有几个方向 除有关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在产品的三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进行振动试验。一般定义产品长边为X轴向,短边为Y轴向,产品正常摆放上下为Z轴向。 16、什么是交越频率 交越频率:在振动试验中由一种振动特性量变为另一种振动特性量的频率。如交越频率由等位移——频率关系变为等加速度——频率关系时的频率。 17、为什么要共振搜寻 一般待测物上有各种零组件,而每一个不同的零组件,皆有其不同的共振频率,同时会因形状、重量、固定方式不同而在振动发生时产生不同的共振频率及放大

测绘仪器全站仪的使用

测绘仪器全站仪的使用 内容:了解全站仪的分类、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全站仪的对边测量、悬高测量、面积测量等方法。 重点: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难点:全站仪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采取演示法教学。讲解拓普康全站仪使用,在课堂上每讲一项功能后,利用多媒体课室的优点,现场演示一次,并将操作过程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起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使学生能迅速掌握全站仪的使用。 §7.1 全站仪(total station)的功能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微处理仪及数据记录装置融为一体的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正日臻成熟,逐步普及。这标志着测绘仪器的研究水平制造技术、科技含量、适用性程度等,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全站仪是指能自动地测量角度和距离,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相应的数据采集器。全站仪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精度好,通过配置适当的接口,可使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或进入自动化绘图系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大量的中间人工操作环节,使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操作,记录等过程中差错率较高的缺陷。 全站仪的厂家很多,主要的厂家及相应生产的全站仪系列有: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TC 系列全站仪;日本TOPCN (拓普康)公司生产的GTS 系列;索佳公司生产的SET 系列;宾得公司生产的PCS 系列;尼康公司生产的DMT 系列及瑞典捷创力公司生产的GDM 系列全站仪。我国南方测绘仪器公司90 年代生产的NTS 系列全站仪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全站仪的工作特点: 1、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2、设有各种野外应用程序,能在测量现场得到归算结果; 3、能实现数据流; 一、TOPCON 全站仪构造简介 图1为宾得全站仪PTS-V2 ,图2为尼康C-100 全站仪,图3为智能全站仪GTS-710,图4为蔡司Elta R系列工程全站仪,图5为徕卡TPS1100系列智能全站仪。 二、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 ,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A 点——置零(0 SET )——瞄准B 点,记下水平度盘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 SET )。 2、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 )

振动量的常用测量方法三种

振动量的常用测量方法三种: 1.机械式测量方法:主要用杠杆放大原理或惯性原理加上杠杆放大原理。 2.电测法:将振动参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转换成电信号,经电子系统 放大后进行测量记录的方法。 3.光测法:把振动参量转换成光信号,经光学系统放大后,加以测量和记 录。 直接为震动试验提供振动源的设备是激振设备,包括:振动台和激振器两类;有机械式、电动式、电动液压式、压电式。 1.机械式振动台的工作原理: (1)离心式:利用偏心块绕定轴转动,产生离心力。质量为m,偏心 距r的质量块,以角速度3绕0转动,产生离心力 F x F cos t mr 2 cos t 2 F y F sin t mr sin t 为了产生单一方向激振力,将其设计成双轴式结构,即把两偏 心块对称地安装在两轴上,并使偏心块作反向同角速度的旋转。水平 分力相互抵消,只剩下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垂直激振力 通常偏心质量块由活动扇形块与固定扇形块构成

的角度,则可以改变激振力值,也就是台面的振幅值。当180时, 离心力为最大,此时激振力为: 当°,台面的振幅不随激振频率改变, 同偏心质量、偏心距成正 F 2mr sin t 振动台的运动方程:My ky F 台面的振幅:A2m r 22 M( 2o) m每组偏心块的质量;r偏心距;M 0 为振台的固有频率; 运动部分的总质量 2mr M (2.)凸轮式振动台: 台面振幅由偏心距r决定:y rsin t ,频率由直流电机的转速决定。为了调节振幅,常用同轴的双凸轮装置。通过调节内外两凸轮的相对位置调节凸轮的偏心距,即调节了振幅。 机械式振动台的特点: 简单、可靠,承载力较大。由于旋转机构的惯性大,所以工作的频率不高,低于50~60H N另外,机件之间存在加工间隙,工作时会引起碰撞,影响台面波形。用于中小型模型试验,也用于对产品作环境实验 2.电磁式振动台: 电磁式振动台是把交变的电量变为交变的机械量的装置。利用带 电导线在磁场里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使得导线产生运动的原理制成 F 0.102BLI 10

振动测量标准

振幅的定义是: 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叫振动的振幅.它是表示振动的强弱的物理量. 振速: 是指波动中各质点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振动,是变加速运动。质点并没有沿波的传播方向随波迁移。 加速度的定义是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振动,指的是振幅,既振动的幅度,单位是mm, % x) I& @3 H4 a振速,是说振动的速度,单位是mm/s, 1、mm是振幅值,mm/s是振速,也叫振动烈度。不同的转机可能按照制造厂的出厂说明采取不同的单位来考核。换算公式可以用:A= V×1000×60×2^(0.5)/(pi×w)A是振动位移峰峰值,单位um。V是振动烈度,w是转速(r/min)。 2、风机运行工况一般通过测量其轴承温度和振动来判定。振动大小可通过测量振动位移、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的方式来判定。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送风机和一次风机测量的是振动速度(单位为mm/s),引风机测量的是振动位移(单位为um)。 通常大家习惯于测量振动位移(即振幅),这就存在振动位移和振动速度二者相互换算,其换算公式为: V eff=7.4×10-5ns V eff---振动速度,单位为mm/s s------振动位移, 单位为um n------风机转速, 单位为r/min 3、mm/s指振速,mm指振幅,因为不能输入公式编辑器,简单地说二者换算关系为:Sf≈0.225vf/f,式中Sf 为振动的位移幅值,vf 为主频率为f的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一般f值均为10Hz,所以Sf≈0.0225vf 。举例说如果vf =1.00mm/s,那么换算成振幅则为Sf≈0.0225mm。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10490-2004)·振动

振动量的常用测量方法三种

振动量的常用测量方法三种: 1. 机械式测量方法:主要用杠杆放大原理或惯性原理加上杠杆放大原理。 2. 电测法:将振动参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转换成电信号,经电子系统放大后进行测 量记录的方法。 3. 光测法:把振动参量转换成光信号,经光学系统放大后,加以测量和记录。 直接为震动试验提供振动源的设备是激振设备,包括:振动台和激振器两类;有机械式、电动式、电动液压式、压电式。 1. 机械式振动台的工作原理: (1) 离心式:利用偏心块绕定轴转动,产生离心力。质量为m,偏心距r 的质量块,以角 速度ω绕O 转动,产生离心力 t m r t F F t m r t F F y x ωωωωωωsin sin cos cos 22==== 为了产生单一方向激振力,将其设计成双轴式结构,即把两偏心块对称地安装在两轴上,并使偏心块作反向同角速度的旋转。水平分力相互抵消,只剩下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垂直激振力。 通常偏心质量块由活动扇形块与固定扇形块构成。若改变活动扇形块的角度α ,则可以改变激振力值,也就是台面的振幅值。当 180=α时,离心力为最大,此时激振力为: t mr F ωωsin 22= 振动台的运动方程: F ky y M -=+ 台面的振幅: ) (22022 ωωω-=M mr A M k =0ω为振台的固有频率;m 每组偏心块的质量;r 偏心距;M 运动部分的总质量 当0ωω>>,台面的振幅不随激振频率改变,同偏心质量、偏心距成正比M mr A 2= 。

(2.)凸轮式振动台: 台面振幅由偏心距r 决定:t r y ωsin =,频率由直流电机的转速决定。为了调节振幅,常用同轴的双凸轮装置。通过调节内外两凸轮的相对位置调节凸轮的偏心距,即调节了振幅。 机械式振动台的特点: 简单、可靠,承载力较大。由于旋转机构的惯性大,所以工作的频率不高,低于50~60Hz 。另外,机件之间存在加工间隙,工作时会引起碰撞,影响台面波形。用于中小型模型试验,也用于对产品作环境实验。 2. 电磁式振动台: 电磁式振动台是把交变的电量变为交变的机械量的装置。利用带电导线在磁场里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使得导线产生运动的原理制成的。 410102.0-?=BLI F B ——磁场强度 L ——导线有效长度 I ——导线内电流强度 改变磁力线圈中电流的频率及强度,就能改变振动台振动的频率及幅值。 3. 电气液压式振动台 工作过程:电信号转化为大功率液压信号,液压油进入激振器,激振器带动台面按照输入电信号的规律振动。 4. 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 地震荷载是因地面运动而引起的一种惯性力,仅用激振器所产生的集中力来模拟地震力是不确切的。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可以模拟地震运动,具有大振幅、大出力、多方向震动及频率低的特点。

测量仪器说明书

测量仪器说明书

目录 一、GeoPluse浅地层剖面仪操作规程 (1) 1、仪器简介 (1) 1)功能简介 (1) 2)系统配置 (1) 2、GeoPluse浅地层剖面仪系统配置连接 (1) 1)换能器安装 (1) 2)5430A收发机与5210A接收机连接 (2) 3)接通电源 (4) 3、5210A与5430A收发机功能键简介 (4) 1)5430A收发机功能键简介 (5) 2)5210A接收机功能键简介 (5) 4、数据采集后处理 (7) 二、Knudsen 320Ms双频测深仪操作规程 (14) 1、仪器简介 (14) 1)工作原理 (14) 2)功能简介 (14) 2、系统配置连接 (15) 1)换能器连接 (15) 2)Knudsen 320Ms主机与电脑的连接 (15) 3)接通电源 (16) 3、Knudsen 320Ms菜单结构 (16) 4、数据采集后处理 (21) 三、TideMaster型潮位仪操作规程 (29) 1、仪器硬件设置 (29) 1)主要设备仪器 (29) 2)操作及安装使用 (31)

2、临时验潮站站址选择原则 (31) 3、仪器的软件设置 (31) 四、GPS操作规程 (41) 1、工作原理 (41) 2、基准站操作 (41) 1)仪器架设 (41) 2)用手簿启动基准站 (44) 3、Trimble SPS461 GPS罗经设置及使用说明46 1)网络连接方法设置461 (46) 2)SPS461 信标机定位定向仪液晶屏设置说明 (51) 五、海底管线铺设导航、定位技术 (64) 1、GPS定位原理 (64) 2、海洋定位技术 (65) 1)差分GPS技术 (65) 2)信标差分技术 (65) 3、GPS 控制网及基准站的设立解算 (66) 1)基准站的选定和设立 (66) 2)GPS控制网的布设、施测和解算 (67) 3)测区的坐标七参数的解算 (68) 4)利用转化参数转换坐标 (69) 4、海底管道施工导航定位技术 (69) 1)海底管线临时定位桩施工 (69) 2)铺管船法海底管线铺设导航定位 (71) 六、海底管线预、后调查方案 (75) 1、概述 (75) 1)项目概述 (75) 2)海底管线状态简介 (75) 2、使用检测仪器进行海底管线铺设后调查内容76 1)海底管线外观检查 (76)

测量仪器地使用方法

水准仪及其使用方法 高程测量是测绘地形图的基本工作之一,另外大量的工程、建筑施工也必须量测地面高程,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是精密测量高程的主要方法。 一、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 8.脚架 二、操作要点: 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水平制动手轮是调平的,在水平镜内通过三角棱镜反射,水平重合,就是平水。将望远镜对准未知点(1)上的塔尺,再次调平管水平器重合,读出塔尺的读数(后视),把望远镜旋转到未知点(2)的塔尺,调整管水平器,读出塔尺的读数(前视),记到记录本上。 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三、校正方法: 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线,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 ’。计算如果a-b≠a’-b’时,将望远镜横丝对准偏差一

半的数值。用校针将水准仪的上下螺钉调整,使管水平泡吻合为止。重复以上做法,直到相等为止。 四、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1. 安置 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 粗平 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 瞄准 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首先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和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最后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4. 精平 精平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微倾水准仪,在水准管上部装有一组棱镜,可将水准管气泡两端,折射到镜管旁的符合水准观察窗内,若气泡居中时,气泡两端的象将符合成一抛物线型,说明视线水平。若气泡两端的象不相符合,说明视线不水平。这时可用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象完全符合,仪器便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以满足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注意?气泡左半部份的移动方向,总与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5. 读数 用十字丝,截读水准尺上的读数。现在的水准仪多是倒象望远镜,读数时应由上而下进行。先估读毫米级读数,后报出全部读数。 注意,水准仪使用步骤一定要按上面顺序进行,不能颠倒,特别是读数前的符合水泡调整,一定要在读数前进行。 五、水准仪的测量 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高程测量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水准测量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国家高程控制测量、工程勘测和施工测量中。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于两个点上的水准尺上的读数,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计算待定点高程。 如下图所示,在地面上有A、B两点,已知A点的高程为HA、为求B点的高程HB,在A、B 两点之间安骨水准仪,A、B两点亡各竖立一把水准尺,通过水准仪的望远镜读取水平视线分别在A、B两点水准尺上截取的读数为a和b,可以求出A、B两点问的高差为:

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综述

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综述 翟 慧 强 张 金 萍 于 玲 王 丹 (沈阳化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摘 要:机械振动测试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设计和制造高效的机械振动测试系统便成为测试技术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概述了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分析了发展机械振动 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应用理论。根据不同原理列举了几种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类型并对不同的机械振动 测试系统进行分析,探讨了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几个发展趋势和 系统建设中仍然要注意的抗干扰问题和故障诊断问题。 关键词:机械振动测试系统;测试技术;抗干扰;故障诊断 1 引言 振动问题广泛存在于热门的生活和生产当中。建筑物、机器等在内界或者外界的激励下就会产生振动。而机械振动常常会破坏机械的正常工作,甚至会降低机械的使用寿命并对机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多数的机械振动是有害的。因而对振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正因如此振动测试在生产和科研等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为了控制振动,将振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就需要我们了解振动的特性和规律,对振动进行测试和研究。振动测试系统应运而生。 振动测试系统有着较为长久的发展历史,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相关高科技技术的问世和发展,振动测试系统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振动测试系统从最早的简单机械设备的应用到如今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从刚开始的检测人员的耳朵来进行测量、判断和计算出大概的故障点的原始方法到现在的计算机控制、存储、处理数据的处理[2]。无不体现出振动测试系统的长足发展和飞跃式的进步。与此同时,机械振动测试在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656年惠更斯首次提出物理摆的理论并且创造出了单摆机械钟到现今的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机的日趋完善,人们对机械振动分析的研究已日趋成熟。而伴随着振动测试系统的进步和日臻成熟,其在国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发的重要。 2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理论与组成 机械振动测试就是利用现代一些测试手段,对所研究物体的机械振动进行测量,并对测得的信号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以期获得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物体的机械振动特性,从而判断物体的机械振动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振动测试系统主要由传感器、信号调节部分、数模转换器、信号处理部分和数据记录部分、反馈部分等组成。传感器是将被测量转换成某种电信号的部件。是整个测试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信号调节部分是把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适合于进一步传输和处理的形式。经过加工处理使得原始信号更加便于分析和处理。这种信号的转换多数是电信号直接的转换。信号处理部分是对来自信号调节环节的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和分析。这也是测试的核心意义所在,包括对时域和频域的分析,已得到各种参数。数模转换器是采用计算机等进行测试、控制系统时进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的环节。测试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更加便捷易懂的将初试信号转换成某种信号进行提取分析。因此最重要的是信号不能失真,不出现扰动。这就对测试系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3]。 3.振动测试系统的分类 近几年来,振动测试理论与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振动测试方法按其原理不同可以分为四类。直观类、光学类、机械类和电测类。直观法操作简便,不受各种器材的限制。

测量仪器的使用及测量方法

1适用范围 规定关于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方法。 2测量的概要 2‐1 关于测量与检查 测量就是指将物体的形状、尺寸用测量仪器及装置进行测量使其量化。 检查就是指把对物体测量的结果(数值)与判定用的标准值进行比较,来判断该物体就是否合格。 2‐2 关于测量误差 在测量物体的形状、尺寸时,实际值与测量值或近似值之间会有出入,另外即使在同一条件下,每次测量的值都可能不同,这个就就是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大致可以区分为,由测量者导致的误差、测量误差、由外部条件导致的误差、偶然误差等。 ①由测量者导致的误差 在读取测量值时,因测量者的性格?倾向造成的误差,也可以讲就是因测量者的测量能力的大小、对测量感觉的不同而造成的误差。 ②测量误差 因测量仪器的结构原因所产生的误差,由于摩擦、测量压力等的变化及没有调整好各部分机构而造成的误差。 ③由外部条件导致的误差 由于室温、湿度、照度、震动等测量环境的变化影响而造成的误差。 ④偶然误差 各种不确定的细小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造成的误差。 2‐3 测量仪器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①要选择与测量内容相符的测量仪器。 不同规格型号的测量仪器,其测量的方法、测量的范围、精度等都就是不同的,所以必须选择合适的规格型号的测量仪器。 ②要小心的使用。 测量仪器就是结构精密的仪器,要注意不要使其从高处掉下、不要使其受到挤压、震动与冲撞。 ③使用时要经常保持干净。 要注意清除测量面、滑动面的垃圾、灰尘,防止生锈。 ④要测量静止的物体。 如果测量移动的物体的话,会引起测量仪器的破损,同时也不能进行正确的测量。 ⑤要考虑因视差引起的误差。 由于读取刻度时眼睛的位置不同,会造成很大的误差,所以要从正上方读取刻度。 ⑥开始测量时必须要进行仪器的检查。 要检查测量面、滑动面、零点位置。 ⑦要注意在标准温度下进行测量。 要考虑到被测量物的尺寸会因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要考虑温度变化造成的误差。 ⑧要注意测量面的磨损。 要注意测量面、滑动面容易因接触而产生磨损。 ⑨要定期进行校正。 为了能够稳定地进行测量,要定期进行校正、确认精度。 ⑩要保管在环境变化小的场所。 要保管在低湿、恒温、没有震动的场所。 3测量仪器的概要?使用?测量方法 3‐1游标卡尺 1)游标卡尺的概要 游标卡尺(Mosel型)能够进行外测、内测、深度的测量,一般用于测量精度为1/10~1/20mm左右的物品。 2)游标卡尺(Mosel型)各部的名称 用于测量内侧内量爪

HACH仪器使用方法

HACH仪器使用方法、原理 一、HQ-30D溶解氧、PH测定仪 理论部分: 1.PH电极由电极系统和高阻抗系统组成。电极与待测溶液组成原电池,以毫伏计测量 点击之间的电位差,电位差经放大电路放大后,由电流表或数码管显示。 2.测定溶解氧所用电极是离子选择性电极,它是电化学的敏感体,电势与溶液中给定 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比. 使用方法: 1、PH值的测定 a.开机。按“EXIT”键,稍等。 b.仪器校准。按“cal(校准)”——放入1号校准液——按“READ(读数)”键。重 复至三个校准液都校准完毕。 c.样品测量。放入样品,按“READ(读数)”键,可测得结果。 d.关机。按“EXIT”键关机。 2、溶解氧的测定 换上溶解氧电极,放入溶液则可显示出数值。 二、Sension PH、电导率测定仪 一.理论部分: 1.PH电极由电极系统和高阻抗系统组成。电极与待测溶液组成原电池,以毫伏计测 量点击之间的电位差,电位差经放大电路放大后,由电流表或数码管显示。 2.测定电导率所用电极是离子选择性电极,它是电化学的敏感体,电势与溶液中给定 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比。 二.使用方法 1、PH值的测定 a.开机。按“EXIT”键,稍等。 b.按“6 PH mv”键调至PH档。 c.仪器校准。按“cal(校准)”——放入1号校准液——按“READ(读数)”键。重 复至三个校准液都校准完毕。 d.样品测量。放入样品,按“READ(读数)”键,可测得结果。 e.关机。按“EXIT”键关机。 3、电导率的测定 a.开机。按“EXIT”键,稍等。 b.按“con TDS sal”调至电导率档。 c.仪器校准。按“cal(校准)”键,放入校准液,按“READ”键,直至校准值接近1000。 d.电极放入待测液,按“READ”键,可读取数值。 关机。按“EXIT”键关机。 三. 2100P浊度分析仪 一.理论部分: 运用溶液的吸光度和其浑浊程度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通过放大电路放大,把吸光度信号转变为浓度信号。 二.使用方法: 1、开机。按“POWER”键,开机,稍等,直至出现“0000 NTU”。

1-长度测量基本仪器的使用

第三章 普通物理实验 实验1 长度测量基本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 1.熟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测量显微镜的构造、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学习有效数字和不确定度的计算,掌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仪器】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测量显微镜,球体,圆柱等. 【仪器介绍】 1.游标原理 普通米尺最小刻度是1mm ,因此使用米尺只能准确地测量到1mm ,为更准确地测量长度,人们采用了游标装置. 游标尺有主尺(米尺)和副尺(标有N 个刻度的游标)两部分构成.由于主尺上标出的相应长度与副尺上标出的相应刻度均相差一个小量x ?,1/(mm )x N ?=,(常见的有三种,1/10(mm )x ?=,1/20(mm)x ?=,1/50(mm )x ?=.当副尺上标有N 个刻度时,游标上这N 个刻度恰好能等分主尺上的1mm ,使读数可精确到1/(mm )N .可见,游标原理可用四个字来概括—— 例如:1/10(m m )游标(也叫十分游标).游标上每个刻度与主尺相应刻度均差 1/10(mm )x ?=,当测量某物体长度时,先将被测物体一端和主尺的零刻线对齐,而另 一端落在主尺的第k 和k+1个刻度之间(k =6,k +1=7),则物体长度L k L =+?,L ?为物体另一端距离第k 个刻度的距离.由于游标刻度与主尺刻度存在差值x ?,两排刻度经对比,必然可找到游标上某个刻度(设为第n 个)与主尺上某刻度重合或最为接近,如图1-2中n =5处与主尺最为接近,即 图1-2 游标卡尺读数举例 图1-1 游标卡尺差示法

150.510 L ?= ?= 而 60.5 6.5()L k L mm =+?=+= 一般而言,当游标上第n 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重合时,主尺第k 个刻度与游标零刻线间距离为L n x ?=?,待测物体长度由两部分读数构成:①游标零刻线指示部分,即主尺上第k 个刻度所标示的长度,这部分可从主尺上读出,②游标刻线与主尺刻线重合部分所标示的长度,即L n x ?=?,这部分可从游标上读出(目前使用的游标上的刻度不是n 的值,而是n 与x ?相乘后的结果).即 L k L =+? 1/20(mm )的游标也叫“二十分游标”,游标上有20个刻度,如图1-3(a )所示, 游标上每个刻度与主尺的1mm 刻度相差1/20(mm ).游标上的刻度值0,25,50,75,0就是L ?的数值. 1/50(mm )的游标如图1-3(b )所示,其具体含义仿前述讨论,可以自行总结. 2.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1-4所示,卡钳E 和E '同刻有毫米的主尺A 相连,游标框W 上附有游标B 以及卡钳F 和F ',推动游标框W 可使游标B 连同卡钳F 、F '沿主尺滑 (a ) 图1-3 二十分、五十分游标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