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件外部形状的表达方法——视图

《机械制图》教案

时间分配

4、课时小结(得出)

1、定义: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或者说,

它是移位配置的基本视图。

2、标注:

【强调2点:】

①、投影方向必须是正射,用箭头表示。

②、必须是完整投影,视图名称用大写字母表示。

1、重述基本视图的概念及视图配置、投影规律

2、向视图概念及与基本视图的区别(共同点、不同点)

讲述

板书

板书

讲述

下课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约2分钟

3、讲授新课

(三)局部视图

约15分钟检查学生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前面讲到用基本视图和向视图来表达机件形状。

问: 是不是有了基本视图就能将所有机件的形状表达清楚

呢?

【在学生迷惑之时,教师拿出与投影面倾斜的结构模型】

(可将机件分为两部分表达,与投影面平行的结构用局部视

图,与投影面倾斜的结构则用斜视图来表达)

三、局部视图

1、定义将机件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强调定义中的一部分和基本投影面】

2、作用和目的

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补充基本视图

尚未表达清楚的部分,简单而明了。

3、配置标注及画法

配置形式:两种按基本视图的形式配置

按向视图的形式配置

表达方式: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以波浪线表示,如外形

轮廓成封闭状态,则可省略波浪线。

【利用教材中图6-3,强调波浪线的应用】

上课

讲述

设问引起学

生思考

模型展示

讲述解决办

板书

讲述

板书

强调重点

挂图讲述

教材例题分

时间分配

(四)斜视图约25分钟

4、小结

约2分钟5、布置作业四、斜视图

(当机件上某部分的倾斜结构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

面时,在基本视图中不能反映该部分的实形。我们可选择

一个新的辅助投影面。)

1、定义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

图,称斜视图。

2、目的获得倾斜部分的真实形状,以便看图和标注尺寸

3、配置标注及画法

* 配置尽可能与基本视图保持直接投影关系

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

* 标注(当有必要旋转配置时)

A、旋转方向是任意的,可顺时或逆时旋转

B、旋转符号的注写方法或注出角度

4、画法

(强调求实形的方法及与局部视图的异同点)

【利用教材图6-5,讲述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应用】

按板书的顺序复述重点内容

习题册P35 6-1、6-3

板书

讲述

挂图分析

利用挂图讲

述投影方

向、名称的

注法

模型展示,

分析讲述局

部视图和斜

视图的应用

板书作图

教材例题分

讲述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课)

第五章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5-1 机件外部形状的表达方法——视图 4、投影关系及方位关系 一、 基本视图 “三等”投影关系,

1、定义 即: 主、俯、仰、后,长对正;

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主、左、右、后,高平齐; 2、名称及投射方向 俯、左、仰、右,宽相等。

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和投影方向 二、向视图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视图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视图 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影所得的视图 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影所得的视图 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影所得的视图 3、基本视图标注及配置

1、定义 :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它是移位配置的基本视图

2、标注: ①、 ②、

(第二节课) 三、局部视图

1、 定义 将机件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2、作用和目的: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补充基本视图尚未表达清楚的部分,简单而明了。

3、配置 标注及画法 四、斜视图

1、定义 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2、目的 获得倾斜部分的真实形状,以便看图和标注尺寸

3、配置 标注及画法

4、画法

5、小结:

6、作业: 习题册 Р35 6-1、6-3

机件表达方法

机件表达方法习题 一、填空题 1.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一般仅画出机件的可见结构,必 要时采用虚线画出不可见结构。 2.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3.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然保持着与三视图相同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 平齐、宽相等。 4.基本视图是在以往的三视图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了右视图和仰视图, 后视图。 5.基本视图一共有 6 个,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主视图、 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 6.视图表达形体外部形状的方法,除基本视图外,还有向视图、局部 视图、斜视图四种视图。 7.剖视图的种类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 视图。 8.金属材料的剖面线应以适当角度绘制,最好画成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 角,互相平行,间隔均匀的平行细实线。 9、剖切面的种类可分为单一剖切面、几个平行的剖切 面、几个相交的剖切面。 10.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可以以对称中心线 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一半画成视图。 11.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而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其断裂 边界应以波浪线表示。 12.局部剖视图中,波浪线不能与轮廓线重合,也不能超出轮 廓线之外。 13.俯视图是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它反映形体的前后和左右 方位; 14.右视图是由右向左投射所得的视图,它反映形体的上下和前后 方位。

15.断面图用来表达零件的断面形状,剖面可分为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两种。 16.移出断面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重合断面图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 28. 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 29.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叠加、切割两大类。 30.按剖切范围分,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三大类。

机械制图教案下期-王其昌

第六章机件的表达方法 在工程实际中,许多复杂的机件,只用三视图很难表达清楚。为了将机件完整、清晰、简便地表达出来,我们还需要学习其他的表达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机件的四种基本表达方法:①、视图;②、剖视图;③、断面图;④、简化画法。 §6-1 视图 #视图:主要是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和形状的表达方法。 #特点:一般只画出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用虚线表达其不可见的部分。 #种类: ①、基本视图;②、向视图;③、局部视图;④、斜视图。 一、基本视图 #基本视图: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如P128、129图6-1、6-2所示: 六个投射方向——六个投影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六个基本视图。即: ①、由前向后投射——主视图——主视图放在六个基本视图的中央; ②、由上向下投射——俯视图——放在主视图的下方; ③、由左向右投射——左视图——放在主视图的右方; ④、由右向左投射——右视图——放在主视图的左方; ⑤、由下向上投射——仰视图——放在主视图的上方;

⑥、由后向前投射——后视图——放在主视图的最右方(左视图的右方); #注意: ①、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具有“三等”的规律; ②、各视图靠近(远离)主视图的一边,都表示机件的后面(前面)。(后视 图除外) 如P129图6-3所示。 二、向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的位置是固定好了的,不能改变其位置。所以,使用的灵活性不够。而“向视图”的位置可以自由放置,灵活性强。 如P129图6-4所示。 #使用“向视图”的注意事项: 1、在“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中,应用“→”和“大写字母”注明“向视图”投射的方向。 2、在“向视图”的上方,应注明视图名称——“大写字母”。以便于识别。 三、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如P130图6-5所示。 1、使用“局部视图”的注意事项: ①、在“局部视图”的上方,应注明视图名称——“大写字母”。以便于识别。 ②、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进行配置和标注(用“→”和“大写字母”注明“局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概述 第 1\1页 机件的形状和结构比较复杂时,仅用三视图难于把它们的内外形状准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为了正确、完整而又清晰、简练地表达不同结构形状的机件,国家标准《 GB/T 17451-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 17452—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及《 GB/T 17453-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中,规定了绘制图样的基本方法,机械、电气、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图样表示法均应遵循以上标准的规定。本章介绍其中一些常用的表达方法。 第一节视图 视图是将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内外部形状。一般只画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出其不可见部分。视图通常有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第二节剖视图 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比较复杂时,视图上就会出现很多虚线,从而影响了图形的清晰性和层次性,不便于看图,也不便于标注尺寸。为了清晰地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国家标准中常采用剖视图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 第三节断面图 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为断面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断面图主要用来表达零件上肋板、轮辐及轴类零件上孔、键槽等局部结构断面的形状。

第四节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 第五节综合应用 当表达机件时,应根据机件的具体结构形状,正确、灵活地综合选用视图、剖视、断面及其它表达方法,同时还要考虑尺寸标注等问题。确定表达方案的原则是,应首先考虑看图方便,根据机件的结构特点,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在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机件的内外各部分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力求画图简便。 第六节第三角投影 在我们国家有关制图方面的国家标准中规定,我国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但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则采用第三角投影法。为了更好地进行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发展国际贸易的需要,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第三角投影法。 § 13.1视图 第 1\3页 视图是将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内外部形状。一般只画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出其不可见部分。视图通常有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基本视图 基本视图是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机件的各个方面的外部形状,在原有的三投影面基础上再在机件的左方、前方和上方各增加一个投影面,组成一个正六面体,如图 13-1a 所示。正六面体的六个投影面称为基本投影面。正六面体的六个投影面将机件包围在中间,将机件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进行投影,可得到六

第八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教案

课题:视图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概念; 2、掌握四种视图的画法和标注规定。 教学重点: 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教学难点: 1、局部视图与斜视图在概念、画法和标注上的主要区别; 2、各类视图的标注(包括箭头、字母、及省略条件等)。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讲练结合。 教具: 挂图、示教板、模型 第 1 课时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板书章名后提问前面已学过什么表达方法,从对机件的表达要求和机件内外形状结构的多样性出发,说明为什么除了三视图还要有其它表达方法。(在实际生产中,仅用三视图不足以完整清晰地表达出其形状和结构。) 根据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的辩证法,本章将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表达方法: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形。 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内形。 断面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断面形状。 其它表达方法——如局部放大、简化画法等。 本次课主要介绍视图的表达方法。 (讲授新课) 视图(GB/T 17451-1998) 为了解决不同的外形结构表达问题,可采用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表达方法。 视图上能省略的虚线一般不应画出。教师说明在什么情况能省略后,请学生分析并回答教师课前已板画好的底座三视图中那些虚线可省略不画,学生回答后擦去可省略的虚线。 一、基本视图 基本视图: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基本投影面:正六面体的六个面。

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和投射方向: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 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射所得的视图; 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射所得的视图; 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射所得的视图。 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 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第四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4-1 视图 一、基本视图及其配置 基本投影图: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投影图,其包括右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后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向视图: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二、斜视图和局部视图 1. 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画斜视图时应注意: (1)必须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某向”,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 (2)斜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必要时也可以配置在其它适当位置; (3)在不至引起误解时,允许将视图旋转,并标注“×向旋转”;

(4)当已画出需要表达的某一倾斜结构的真实视图后,则通常就用波浪线断开,不画其它视图中已表达清楚的部分。 2、局部视图向基本投影面投影 画局部视图时应当注意: a.在一般情况下,应于局部视图的上方标注视图的名称“×向”,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标注同样的字母;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分开时,可省略标注; b. 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通常用波浪线表示; c. 当局部视图所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轮廓线又成为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如下图中的B向局部视图。用波浪线作为断裂线时,波浪线不应超过断了机件的轮廓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上,不可画在机件的中空处,如下图中,正误对比说明了波浪线的画法。

正确错误 三、旋转视图 如下图中摇杆所示,当机件的某一部分倾斜于投影面时,假象将机件的倾斜部分旋转得到与某一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再向该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旋转视图,旋转视图不需加任何标注。

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视图

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视图 视图: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一般只有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视图不可见部分)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 视图分为:1.基本视图; 2.辅助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旋转视图)。 一、基本视图 1.基本视图: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当机件的外部形状比较复杂并在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形状都不同时,用三个 图5—1 六个基本视图的展开方法 视图往往不能完整、清晰地把它们表达出来。因此《机械制图》GB/T14689-93规定,采用正六面体的六个面作为基本投影面,将物体放在其中,分别向六个投影面投影(如图5—1、图5—2)。得到六个基本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这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展开方法:均按第一角投影法见5-1(正立面不动)。 2.其视图应按投影展开位置配置,此时不必标注视图的名称(图5—2)。 3.若不能按规定位置配置视图,则应在该视图上方标注视图名称“×向”(×——是大字拉丁字母的代号),并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标明投影方向,同时注上同样字母。(图5—3)。 注: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必须按规定位置配置。 4.六个基本视图的关系:主、俯、仰、后长对正;主、左、右、后高平齐;俯、左、仰、右宽相等。

图5—2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 图5—3向视图 5.虽然有六个基本视图,但在绘图时应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结构特点选用必要的几个基本视图。一般而言,在六个基本视图中,应首先选用主视图,然后是俯视图或左视图,再视具体情况选择其它三个视图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视图。 6.辅助视图:除基本视图外,局部视图、斜视图、旋转视图称为辅助视图。下节分别介绍各辅助视图。 二、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外面投影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是不完整的基本视图,利用它可减少基本视图的数量,补充基本视图尚未表达清楚的部分。如图5-4中的‘A向’‘B向’。即为局部视图。

机件的表达方法

第三篇机械制图 第7章机件的表达方法 前面已介绍了用三视图表达物体的方法,但在工程实际中,机件的结构形状千变万化,有繁有简,仅用三视图已不能满足将机件内外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需要。为此,国家标准《机械制图》(GB/T4458.1-2002)、《技术制图》(GB/T17451-1998)中规定了视图的画法,《机械制图》(GB/T4458.6-2002)、《技术制图》(GB/T17452-1998)中规定了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画法。本章将介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等常用的表达方法,画图时应根据机件的实际结构形状和特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法。 7.1 视图 机件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一般只画出机件的可见部分,其不可见部分用虚线表示,必要时虚线可以省略不画。视图可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 7.1.1 基本视图 在原有三个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设三个投影面,构成一个正六面体,这六个面称为基本投影面。将机件放在正六面体内,分别向各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除了前面已经介绍过的主、俯、左视图外,还有从右向左投射所得的右视图,从下向上投射所得的仰视图,从后向前投射所得的后视图。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方法如图7-1所示。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配置关系如图7-2所示。 图7-1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

图7-2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 六个基本视图若在同一张图纸上,按图7-2所示的规定位置配置视图时,一律不标注视图名称。 如图7-2所示,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除后视图外,各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侧均表示机件的后面;各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侧均表示机件的前面。 7.1.2 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为了合理地利用图纸的幅面,基本视图可以不按投影关系配置。这时,可以用向视图来表示,如图7-3所示。 图7-3 向视图的配置与标注 为了便于读图,按向视图配置的视图必须进行标注。即在向视图的上方正中位置标注“×”(“×”为大写的拉丁字母),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如图7-3所示。 7.1.3局部视图 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是一个不完整的基本视图,当机件上的某一局部形状没有表达清楚,而又没有必要用一个完整的基本视图表达时,可将这一部分单独向基本投影面投射,表达机件上局部

机械制图教案 §5-1机件外部形状的表达——视图

课题名称:§5-1机件外部形状的表达——视图 单元名称:第五章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制图》(第四版) 授课时数:2学时 一、本节课教案设计指导思想 本节教案是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针对不同教学对象,采用引导、直观、对比、演示等可接受的教学方法,达到合理运用和正确画出、标注视图的教学目标。教学全过程渗透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判断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下一步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图样基本表示法之一,因此在机械图样中较为常用。作为机件的外部表达——视图,是上承组合体,下连零件图的重要章节。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说出视图的种类及特点。 2.要求学生能归纳各类视图的概念、配置、标注、画法的相同与不同点,并会正确 应用。 3.通过课堂教学及作业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基本视图和向视图的形成及特点; 2.局部视图的概念、配置、标注及画法。 (四)教学难点 1.基本视图与向视图的区别; 2.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概念、画法和标注。 三、学生情况分析 课前,学生已对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及读法有所熟悉,在此基础上扩展基本视图、移动基本视图、并从完整视图到局部视图,从平行结构的视图到倾斜结构的斜视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用模型、挂图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能够产生互动效果。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直观法、对比法和演示法的综合运用。 五、教具模型、挂图、教学用三角板及圆规、自制图片(六个基本视图)。 六、教学过程及主要教学内容

(1)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2)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在适当位置。 3.标注 (1)用带大写英文字母的箭头标明局部视图所表达的部位和投射方向,并在局部视图的上方标注相应的字母。

机械制图讲义之第七章_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第7章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当机件的形状和结构比较复杂时,如果仍用两视图或三视图,就难于把它们的内外形状准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的“图样画法”规定了各种画法:视图、剖视、剖面、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等。 7.1视图 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的机件图形,称为视图。视图通常有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和旋转视图。 一、基本视图用其配置 基本投影面和基本视图:在原有的三个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设三个投影面,组成一个正六面体,以这个正六面体的六个表面作为基本投影面,将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即为基本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 图1 六个基本视图及视图的配置 图2 视图不按基本视图配置时的标注(向视图) 在同一张图纸上,投影图按图1配置各视图时,一律不标注视图的名称;若不能按图6.1配置各视图,则应在视图上方标注视图的名称“X向”或“X”,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X”,如图2。基本视图若不按以上方式配置,而是自由配置,这种视图称为向视图。 国标规定:绘制机件的图样时,应首先考虑看图方便,根据机件的结构特点,选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在完整、清晰地表达机件各部分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为了便于看图,视图一般只画出机件的可见轮廓(用粗实线画),必要时才画出其不可见轮廓(用虚线画)。

二、局部视图 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画局部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应于局部视图上方标注视图的名称“X向”或“X”,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X”;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时,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 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通常用波浪线表示。 当局部视图所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轮廓线又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 用波浪线作断裂线时,波浪线不应超过断裂机件的轮廓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上,不可画在机件的中空处。 图3 局部视图 三、斜视图 将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为了表示出机件上倾斜表面的实形,可选用一个平行于这个倾斜表面的平面作为投影面,画出它的斜视图即可。事实上,如果选用三视图表示,由于有倾斜结构,视图不能反映倾斜结构的实形,表达得不够清楚,画图又较困难,读图也不方便。 图4 斜视图 画斜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在视图的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X向”或“X”,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应垂直于倾斜表面),并标注相同的字母“X”。 斜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它适当的位置。 在不致于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图形旋转,标注形式为“X向旋转”或将在视图上方的字母标注在旋转符号的箭头端;也允许将旋转角度注写在字母后面。旋转符号的箭头的指向应与图的旋转方向一致。

机件外部形状的表达方法——视图

《机械制图》教案

时间分配 4、课时小结(得出) 1、定义: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或者说, 它是移位配置的基本视图。 2、标注: 【强调2点:】 ①、投影方向必须是正射,用箭头表示。 ②、必须是完整投影,视图名称用大写字母表示。 1、重述基本视图的概念及视图配置、投影规律 2、向视图概念及与基本视图的区别(共同点、不同点) 讲述 板书 板书 讲述 下课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约2分钟 3、讲授新课 (三)局部视图 约15分钟检查学生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前面讲到用基本视图和向视图来表达机件形状。 问: 是不是有了基本视图就能将所有机件的形状表达清楚 呢? 【在学生迷惑之时,教师拿出与投影面倾斜的结构模型】 (可将机件分为两部分表达,与投影面平行的结构用局部视 图,与投影面倾斜的结构则用斜视图来表达) 三、局部视图 1、定义将机件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强调定义中的一部分和基本投影面】 2、作用和目的 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补充基本视图 尚未表达清楚的部分,简单而明了。 3、配置标注及画法 配置形式:两种按基本视图的形式配置 按向视图的形式配置 表达方式: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以波浪线表示,如外形 轮廓成封闭状态,则可省略波浪线。 【利用教材中图6-3,强调波浪线的应用】 上课 讲述 设问引起学 生思考 模型展示 讲述解决办 法 板书 讲述 板书 强调重点 挂图讲述 教材例题分 析

时间分配 (四)斜视图约25分钟 4、小结 约2分钟5、布置作业四、斜视图 (当机件上某部分的倾斜结构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 面时,在基本视图中不能反映该部分的实形。我们可选择 一个新的辅助投影面。) 1、定义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 图,称斜视图。 2、目的获得倾斜部分的真实形状,以便看图和标注尺寸 3、配置标注及画法 * 配置尽可能与基本视图保持直接投影关系 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 * 标注(当有必要旋转配置时) A、旋转方向是任意的,可顺时或逆时旋转 B、旋转符号的注写方法或注出角度 4、画法 例 (强调求实形的方法及与局部视图的异同点) 【利用教材图6-5,讲述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应用】 按板书的顺序复述重点内容 习题册P35 6-1、6-3 板书 讲述 挂图分析 利用挂图讲 述投影方 向、名称的 注法 模型展示, 分析讲述局 部视图和斜 视图的应用 板书作图 教材例题分 析 讲述

机械制图教案——第6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第6章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一、本章重点: 1.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2.斜视图的概念,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3.断面图的概念、种类、画法和标注以及肋的规定画法。 二、本章难点: 1.斜视图的概念,斜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2.阶梯剖、旋转剖、复合剖的画法和标注; 3.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三、本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基本视图的画法,常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断面图的画法和 标注,一些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对机件的表达,做到:选择视图选择恰当,表达合理完整。 四、本章内容: §6-1 视图 一、基本视图 对于形状复杂的机件,为了完整、清晰地表达它的各方面的形状,国家标准规定,可在原有三个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设三个投影面,组成六面体,国家标准将这六个面规定为基本投影面。 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基本视图除了以前介绍过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外,还有:从右向左投射得到的右视图;从下向上投射得到的仰视图;从后向前投射得到的后视图。 二、向视图 如不按展开配置,则需标注,如下图。

视图不按展开配置时的标注 三、局部视图 如图所示的机件,用主、俯两个基本视图已将主要结构表达清楚,但左、右两凸台形状不清晰,若因此再画两个基本视图,则大部分结构属于重复表达,这时可只画凸台部分。这种将机件的某一局部结构向基本投影面投射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四、斜视图 当机件的某一部分结构形状是倾斜的,在基本投影面上无法表达该部分的实形和标注真实尺寸时,可把倾斜部分向与之平行的新投影面投射,得到反映实形的图形,如图6-4所示。这种将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第五章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在工程实际中,机件的结构形状多种多样且复杂程度不同,为使机件的结构形状表达得正确、完整、清晰、简练,便于看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了一系列的表达方法。 §5-1 视图 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图形称为视图。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外部结构形状,一般只画出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用细虚线表达其不可见部分。视图的基本表示法应遵循GB/T17451-1998的规定。 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四种。 一、基本视图 将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规定,正六面体的六个面为基本投影面,为了清晰表达机件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形状,将机件放在正六面体中,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射,如图5-1a所示,即可得到六个基本视图。除了主、俯、左视图外,还有: 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方法如图5-1b所示。展开后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方位关系如图5-1c所示。 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保持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主、俯、仰、后视图长对正,主、左、右、后视图高平齐,俯、左、右、仰视图宽相等。 以主视图为基准,除后视图外,在围绕主视图的俯、仰、左、右四个基本视图中,靠近主视图的一侧,表示机件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一侧,则表示机件的前面。 注意:虽然机件可以用六个基本视图表示,但应用时往往根据机件的复杂程度和表达需要而定。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二、向视图 在实际绘图中,有时为了合理利用图纸,可以将基本视图自由配置,这就是向视图。为便于读图,应在向视图的上方用大写拉丁字母标出该向视图的名称(如“B ”、“C ”等),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如图5-2所示。 注意: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应尽可能配置在主视图上,以使视图与基本视图相一致;表示后视图的投射方向箭头最好配置在左视图或右视图上。 a) b) c) 图5-1 基本视图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机件常用表达方式视图

机件常用表达方式---视图 1、基本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 2、向视图(可以自由配置的基本视图。为了合理利用图纸,视图可以不按规定位置,但必须在该视图上方标大写字母,并用箭头表明投影方向。由于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配置形式,所以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应尽可能配置在主视图上。在绘制以向视图方式配置的后视图时,应将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配置在左视图或右视图上,以便所获视图与基本视图一致。) 3.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 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当采用一定数量的基本 视图后,该机件仍有部分结构形状未表达清楚,且又 没有必要再画出其他完整的基本视图时,可单独将这 一部分的结构形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局部视图的上 方中间位置处标注大写拉丁字母,并在相应的视图附 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大写拉丁字母。 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无其他视图,可省略标注。表 示的结构形状完整,且外轮廓线封闭时,波浪线可省 略,如下图C。) 4、斜视图(将机件向不平行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 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斜视图用来表达机件上倾斜结构的 真实形状。也可标注旋转字样。波浪线不可画在空心处,也 不可超出结构外。) 5、剖视图 1、全剖(中间无图分开,省去箭头,通过对称线全省) 2、半剖(中间无图分开,省去箭头,通过对称线全省)

3、阶梯剖(中间无图分开,省去箭头。不允许出现不完整的孔、槽。) 4、旋转剖(剖切后的机件上,其他结构仍按原来位置投影。) 5、斜剖(不引起误解时,允许斜剖旋转。) 6、复合剖

7、局部剖(对称面正好与轮廓线重合,不易用半剖时。不可穿孔,打断剖面线。) 6、断面图 1、断面图与剖视图区别:断面图仅画出物体被切处的断面形状。剖视图除了画出物体被切处的断面形状外,还必须画出剖切面以后所有可见轮廓的投影。 2、断面图的种类:根据图形放置的位置不同,断面图可分为两类: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 1. 移出断面图:画在视图轮廓线之外的断面图。 画移出断面时注意: (1)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2) 尽可能画在剖切面位置的延长线上,必要时可画在其他适当的位置。 (3)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等结构的轴线时,应按剖视画。 (4)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圆孔,会导致完全分离的两个断面时,这些结构也应按剖视画。 (5)剖切平面应与被剖切部分的主要轮廓线垂直。

《工程制图》教案章节名称_ 第6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工程制图》教案 章节名称:第6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授课学时:8(讲课6,画图2)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目的: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中规定绘制图样的基本方法和规定画法、简化画法,能正确的绘制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及局部放大图,并能综 合、合理的使用。 重点: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画法 难点:剖视图画法 授课内容: 第6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6.1 视图 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6.1.1 基本视图 画基本视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六个基本视图仍遵循“三等”的规律,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 (2)除后视图外,围绕主视图的四个视图,其远离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的前面,靠近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的后面。 (3)对机件的表达应遵循看图方便和绘图简单的原则。因此,在完整、清楚表达机件的前提下,所选视图的数量应最少,一般不必画出六个基本视图。 6.1.2 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画向视图时,应在向视图的上方用大写拉丁字母标出“×”,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

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6.1.3 局部视图 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故局部视图实际上是某一基本视图的一部分。 1 局部视图的画法 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用波浪线或双折线绘制。当所表示的机件的局部结构完整且外轮廓成封闭时,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 2 局部视图的标注 通常在局部视图的上方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标出视图的名称“×”,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 3 局部视图的配置形式 (1)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2)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6.1.4 斜视图 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如下: (1)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形式配置和标注。 (2)必要时,允许斜视图旋转配置,使其主要轮廓线处于水平和铅垂位置,但要标注旋转符号,而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写拉丁字母(水平注写),应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端,旋转符号的方向应与实际旋转方向相同。 (3)原来平行于投影面的部分,因在斜视图中不反映实形,最好以波浪线为界,省略不画。 6.2 剖视图 6.2.1 剖视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叫剖视图,简称剖视。 1 剖视图的画法 (1)确定剖切面的位置剖切面可为平面或曲面,通常平面用的较多。

第 6 章 机件的基本表示方法 教案

单元1:机件的表达方法课次:5-1-1 课序:25 课题:视图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六个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向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重点与难点 本讲的重点六个基本视图、局部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的概念和画法。难点是合理选择机件的表达方法、局部视图的范围选择、向视图的画法等。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利用教学资料和教学媒体组织课堂教学,对教学内容逐条讲解。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媒体 1.基本视图 2.向视图 3.局部视图 4.斜视图1.05-习题辅导3.swf 2.05-习题辅导4.swf 3.习题集5-1.WRL 1.05-01 基本视图和向视图.swf 2.05-02 局部视图.swf 3.05-03 斜视图.swf 4.05-04 向视图应用案例.swf 5.05-01 右视图.WRL 6.05-02 局部视图.wrl 7.05-03 斜视图.wrl 本讲作业:作业1:习题:5-1至5-4 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布置作业时间(分钟)20 20 20 25 5 教学过程和组织: ➢ 1.基本视图 利用FLASH动画 演示六个基本视 图的形成及投影 规律

➢ 2. 向视图 用案例讲解向视图的概念和画法、标记利用3D模型分析表达方案 ➢ 3. 局部视图 用案例讲解局部视图的概念和画法、标记利用3D模型分析表达方案 ➢ 4. 斜视图 用电子 挂图案 例讲解 斜视图 的概念 和画法、 标记

单元1:机件的表达方法课次:5-1-2 课序:26 课题:剖视图 教学目标: 掌握用单一剖切面、平行剖切平面、相交剖切平面剖切得到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记,理解。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单一剖切面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难点是平行剖切平面的全剖视图和相交剖切平面的全剖视图。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教学资料和教学媒体组织课堂教学,对教学内容逐条讲解。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媒体 1.剖视图的概念 2..剖视图的标记 3.剖视图的画法 4.剖视图的分类 5.剖切面的分类1.05-习题辅导3.swf 2.05-习题辅导4.swf 1.05-05 剖视图的概念.swf 2.05-06 剖视图的标记.swf 3.05-07 阶梯孔的剖视图画法.swf 4.05-08 虚线不可省略.swf 5.05-09 三棱柱肋板的画法.swf 6.05-10 十字形肋板的画法.swf 7.05-11 全剖视图.swf 8.05-12 半剖视图.swf 9.05-13 局部剖视图.swf 本讲作业:作业2:习题:5-5至5-10 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剖视图的概念、标记、画法剖视图的分类剖切面的分类布置作业时间(分钟)30 25 30 5 教学过程和组织: ➢ 1. 剖视图的概念和画法 利用FLASH动画讲解剖视图 的概念和画法:为了表示内部 结构,假想用一个剖切平面(或 曲面)将机件剖开,移去观察 者和剖面之间的部分,而将留 下的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 视图称为剖视图

吉大《土木工程制图》第六部分 机件常用表达方式 拓展资源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吉大《土木工程制图》第六部分机件常用表达方式拓展资源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第一节组合体的视图 一、组合体视图概述 建筑物及其构配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虽然某些构配件的形体比较复杂,但经过分析都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基本形体(几何体)叠加而成,或由一个基本形体切去一个或若干个基本形体而成。这种由基本形体通过叠加或切割或既有叠加又有切割组合而成的立体,称为组合体 (如图6-1所示) 。 在建筑工程制图中,通常将组合体或建筑形体的投影图称为视图,将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称为三面视图或三视图。将正面投影、水平投影、侧面投影分别称为正立面图、平面图、左侧立面图。用正投影法绘制的组合体视图仍然符合投影图三等关系:正立面图与平面图长对正;正立面图与左侧立面图高平齐;左侧立面图与平面图宽相等,前后对应。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1、叠加型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按某种方式叠加而成。如图6-1a所示的组合体可看成是水平放置的长方体Ⅰ和竖直放置的长方体Ⅱ,以及三棱柱Ⅲ叠加而成。 2、切割型组合体由一个立体切去若干个基本形体而形成。如图6-1b所示的组合体可看作是由原始长方体切去三棱柱Ⅰ和三棱柱Ⅱ而形成。 3、混合型形状比较复杂的立体,常常是由叠加和切割两种形式形成的,也就是形成这样的组合体时,既用了叠加的组合形式,也用了切割的组合形式。如图6-1C所示的基础由底板四棱柱Ⅰ、中间四棱柱Ⅱ挖去一楔形块Ⅳ和六块梯形肋板Ⅲ组成。

图6-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将复杂的形体看作由基本形体通过叠加和切割方式而形成,只是一种分析形体的方法,实际上, 组合体是一个整体,将它看作由若干个基本形体叠加或切割去若干个基本形体,仅是一种假设,是为 了理解它的形状而采用的一种分析手段。 (二) 基本视图 对于某些工程形体,画出三视图还不能完整和清晰地表达其形状时,则要增设新的投影面,画出新的投影面的视图来表达。 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的规定,房屋建筑的视图,应按正投影法并用第一角画法绘制。形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国家标准中规定正六面体的六个面为基本投影面,将形体放在六面体中,然后向各基本投影面进行投影,即得到六个基本视图。自前方A投影称为正立面图,自上方B投影称为平面图,自左方C投影称为左侧立面图,自右方D投影称为右侧立面图,自下方E投影称为底面图,自后方F投影称为背立面图(如图6-2所示)。

第6章 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

第6章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 本章提要 本章介绍机件常用的各种表达方法,如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剖视图的画法;断面图的画法;局部放大图以及简化画法、规定画法;第三角画法等。 实际生产中对机械图样的要求,一是要看图方便,二是在完整清晰地表达各部分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对于实际生产中形状复杂的机件,若仅用前述的三视图往往不能清晰地表达它们的结构和形状。为此,本章主要介绍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中的“图样画法”规定的视图(GB/T17451-1998、GB4458.1-2002)、剖视、断面 (GB/T17452~17453-1998、GB/T4458.6-2002)、局部放大、简化画法(GB/T16675.1-1996)和其它规定画法等。 6.1视图 视图主要是用于表达机件外部结构和形状的图形。一般只画出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

图6-1 基本视图 多虚线,影响图形的清晰程度和增加标注尺寸的困难。因此,增加了一个右视图,就能完整和比较清楚地表达这个阀体了。 在画基本视图时,用粗实线表示可见的轮廓线,用虚线表示不可见的轮廓线。必要时,

虚线可以省略。图6-4为了清楚表达这个阀体的内腔结构以及孔的情况,在主视图中仍需画也虚线,而在俯、左、右视图中的虚线可以省略。 局部地表达机件的外形。如图6-5所示的机件。选定主视图后,已把机件基本形状表达出来, 视图来表达。

图6-5 局部视图

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称作斜视图。它常用于表达机件上倾斜部分的外形。如图6-7中的A斜视图。 图6-7 斜视图 画斜视图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表示斜视图投影方向的箭头应垂直于倾斜的投影面,并注上相应的字母,(如图6-7中的A),注意字母一律按水平方向书写; 2、斜视图一般配置在箭头所指的投影方向上,并在其上标注“×”,如图6-7中的A,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它位置; 3、在不会引起误解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标注形式为“×”,表示该斜视图名称和大写拉丁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端,如图6-7所示。 4、斜视图的断裂处用波浪线或双折线表示,其画法与局部视图相同。 6.2剖视图 用视图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当机件的内部形状比较复杂时,则在图样上不可见的轮廓线较多,出现许多的虚线,影响图形清晰,既不便于看图,也不便于标尺寸。因此,在制图时通常采用剖视的方法。 6.2.1剖视图的基本概念和作图方法 1、什么是剖视图

机械制图教案(机工版)——第六章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第二十六讲§6—1 视图 课题:1、基本视图 2、向视图 3、局部视图 4、斜视图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讲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形成、视图配置、画法、标注规定和应用场合。 教学要求:1、了解六面基本视图的名称、配置关系和三等关系 2、掌握向视图的画法 3、掌握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教学重点:1、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各视图之间的三等关系 2、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教学难点:1、画六面基本视图时,对方向和位置的变化难以掌握 2、不具有封闭轮廓线的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 教具:挂图:“六面基本视图的配置”、“局部视图”、“斜视图” 教学方法:向学生明确三视图是表达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而不是唯一方法。有时,由于物体形状复杂,需要增加视图数量;有时,为了画图方便,需要采用各种辅助视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复习综合运用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图的步骤。 二、引入新课题 视图是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出其不可见部分。所以,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 三、教学内容 国家标准GB/T17451—1998和GB/T4458.1—2002规定了视图。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一)基本视图 当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在各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都不相同时,三视图往往不

能清晰地把它表达出来。因此,必须加上更多的投影面,以得到更多的视图。 1、概念 为了清晰地表达机件六个方向的形状,可在H、V、W三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三个基本投影面。这六个基本投影面组成了一个方箱,把机件围在当中,如图6—1(a)所示。机件在每个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都称为基本视图。图6—1(b)表示机件投影到六个投影面上后,投影面展开的方法。展开后,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视图名称见图6—1(c)。按图6—1(b)所示位置在一张图纸内的基本视图,一律不注视图名称。 (a)(b) (c) 图7—1 六个基本视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