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三本白皮书内容要点

三本白皮书内容要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中国政府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全民教育水平而发布的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要点包括:1.加大投入:教育经费投入将逐年增加,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2.教育均衡:通过改善基础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3.创新教育:推进全日制幼儿园普及,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4.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提高职业教育及技术培训质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5.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建设。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是为了确保中国能够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人民生活而发布的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中国粮食安全取得重要进展,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发展农业。
要点包括:1.食物安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所需的粮食供应,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2.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3.可持续发展:实施农田水利和农业灌溉工程,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农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白皮书是为了全面展示中国互联网发展成就、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战略而发布的白皮书。
要点包括:1.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和宽带速度。
2.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保护用户隐私权。
3.产业创新:提倡创新创业,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4.数字社会建设: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促进信息共享和数字经济发展。
5.开放合作:推动互联网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的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地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教学设计
课堂
小结
板书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粮食安全
2.我国粮食安全的
3.粮食生产的基础
4.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
5.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 基本要求:
2.增加粮食总产量的途径
3.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
4.调节粮食安全的手段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1.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目标
2.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3.耕地保障对粮食安全的意义。
新教材(学习指导)第2章第1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含解析

第一节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图表,解释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1.了解耕地资源的价值;运用图表,分析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
(区域认知),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综合思维),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地理实践力),分析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地协调观)一、中国耕地资源1.什么是耕地资源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形成的、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并具备可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环境。
2.耕地数量与空间分布(1)数量:截至2017年末,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35亿公顷(20.23亿亩)。
(2)分布特点: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3.耕地质量(1)划分:我国耕地质量主要依据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农田基本建设、作物产量等因素划分为优、高、中、低四个等级。
(2)耕地质量特点:我国耕地总体质量稳定,总体偏低。
从全国分布来看,东部、中部地区耕地质量总体较高,西部地区耕地质量总体较低。
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我国耕地具有以下特点:1.人均耕地少我国耕地总量多,人均少。
2.分布不均衡我国土地面积辽阔的西部地区耕地资源相对匮乏,质量也较低;其他几个地区则相反。
3.耕地后备资源有限。
4.耕地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耕地的利用方式不当,土壤大面积退化;二是部分地区由于种粮收入少、耕作条件差等原因造成弃耕;三是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对耕地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问题。
1.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1)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保护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是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2)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耕地的数量、质量及农业科技等。
(3)粮食安全①重要性: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
②概念: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随时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
③粮食安全不仅包括数量供求平衡,还包括空间结构平衡、品种结构平衡以及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浅析"粮食安全”一词, 在我国最早出现1974 年, 当时, 它是针对“世界粮食危机”提出的一项政策目标。
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举行了世界粮食会议, 建立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并加强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的工作, 从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粮食生产呼吁各国在“公平、互利”的原则下, 发展粮食贸易, 建立国际谷物储备, 保障粮食供应,设立粮食安全委员会, 定期监测世界粮食形势, 交流有关经验。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推动各国政府重视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国家政策措施。
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我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2012年2月21日,我国首部《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征求意见稿》指出,国家建立和完善粮食生产保险制度,对粮食生产保险给予支持。
本法旨在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主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粮食问题应该是眼前无虑、长期堪忧。
1 .基本概念1.1粮食的概念对于粮食的界定我国有两种不同的界定即狭义上的粮食和广义上的粮食。
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
广义的粮食是与《粮食法(征求意见稿)》中关于粮食定义相一致是指谷物及其成品粮、豆类薯类。
广义的粮食概念是当前在我国普遍的一种解释。
世界上则采用的是狭义上的定义,因此当与“世界粮食总产量”进行比较时, 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中应剔除豆类和薯类的产量, 这样统一口径, 利于比较与计算1.2粮食安全的内涵1.2.1关于粮食安全的认识误区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我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然而,提到粮食安全,很多人以为,只要有充足的粮食产量和储备就算实现了粮食安全,这是很片面的。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课件37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66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2.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基本途径 ①扩大耕地数___量_。 ②提高粮食单__位__面__积__产__量__。 (2)调节措施 ①通过粮食的跨___区__调__剂_,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_不__均__衡_问题。 ②充分利用_国__际_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③建立_粮__食__储__备_。
课时66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1.2000~2019年期间,一直对新疆粮食增产起促进作用的重要因子是( )
A.耕地规模
B.复种指数
C.粮作比例
√D.粮食单产
2.推测近年来新疆的粮食产量总体稳步上升的条全标准化种植技术;②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种 植面积;③发展智慧农业;④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
课时66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3)其他途径
途径 跨区域调剂
粮食进口 粮食储备
作用 我国的“南粮北调”和“北粮南调”,主要是调节生产和消费的 区域间的不平衡 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购粮,可增加总供应量或调节结构性不平 衡 调节年际间粮食产量的波动、应对突发事件
A.资金投入
B.市场价格
√C.种植面积
D.粮食储备
课时66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4.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我国需要积极( )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章第1节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PPT课件

2.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1)国民经济建设(道路、城市、工厂、乡村等)占用耕地。 (2)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耕地污染和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5)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减少。
3.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确保耕地数量。 (2)提高耕地质量。 (3)防止耕地污染。 (4)提高耕种积极性。 (5)加强农业科技的应用。
[素养立意] 本题组考察了我国耕地人均面积减少耕地资源比 重小的原因,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 积不断减少的首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盲目开垦荒地、草地, 追求耕地面积的扩大导致土地退化严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灌 溉方式也是导致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城镇化进程加快,使非农建设 不断占用耕地。山地多,平地少,决定了耕地比重小。
提示:退耕还草,有利于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退耕 还林,有利于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退耕还湖和沼泽, 有利于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和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多样 性,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答案可从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以及退耕 还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多角度分析。
[归纳提升]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耕地少。 (2)耕地资源质量整体欠佳,受污染和退化严重。 (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5)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原因四:其他原因导致耕地减少。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每年都会使耕地肥力降低或丧失严重,导致地 力衰竭,可耕土地面积减少;有的地方由于干旱缺水,使大量耕地荒 芜;我国宜农荒地较少,开垦投入大、周期长,短期内难以见效;退 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启动,导致可以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极其有 限。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

第二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1.粮食安全概念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环节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和进出口地位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2.我国的粮食安全(1)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目标是什么?提示: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需要粮食总产量与粮食需求量大致持平。
(2)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因素有哪些?提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耕地所在区域的热量、水和光照等资源的时空配置。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途径我国现状扩大耕地数量1949年以前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主要途径目前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主要依靠增加人力、物质和技术投入从耕地利用率、养分和水热资源保障能力、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水平等各个环节挖掘潜力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1.国家粮食安全战略(1)请说出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提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2)说出我国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目标。
提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3)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提示:①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
②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
③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
④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2.耕地资源保护必要性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而是要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我国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政策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措施数量已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建设占用多少基本农田,就要补充多少,做到占补平衡质量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一系列水土资源保护项目,确定了不同区域的耕地质量提升任务命题视角(一) 耕地资源及开发现状演绎法学习一、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特点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2.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1)我国耕地资源的总体特点特点表现数量耕地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质量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优质耕地少空间分布耕地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后备资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2)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3)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的特点二、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我国耕地资源数量问题及变化趋势2.我国耕地资源质量问题及变化趋势3.我国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1)耕地集约利用:指通过加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辅之以先进技术和管理,达到在单位面积耕地上获得更高产出效益的一种耕地利用方式。
人教版教材中“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内容解析

资源概念、 资源属性
根据以上各条课程标准内容的侧重点,可以将其
62 f
教 学 参 考 @ 教走廊
2021年 第6 期•上
分为三个方面,如 表 2 所示。
调通过对内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对外加强国际
表 2 粮食安全课标内容分类
合作两个层面使国家安全免受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威
分类 课标内容
分类依据
胁 。教材内容结构及章节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 学 、评估和考试命 题的依据[2],《普 通 高 中 地 理 课 程 标 准 (2 0 1 7 年版 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 课 标 ”)在选择性必修 课程中设置“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模 块 ,并在其内 容要求“3.3 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 明 其 开 发 利 用 现 状 ,以 及 耕 地 保 护 与 粮 食 安 全 的 关 系[3]15”,强 调 了 耕 地 保护与粮食安全。根据课程标 准 相 关 内 容 要 求 ,人 教 版 教 材 高 中 地 理 选 择 性 必 修 3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将粮食 安全教育纳人教材,体现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对 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除课程标准3. 3 外 ,地理课程标准的其他模块中 也涉及与“中 国 耕 地 资 源 与 粮 食 安 全 ”有关的内容 (如 表 1 所示),这些内容可以作为学习本部分内容的 基础。
表 1 新课标中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内容
模块名称
课标内容
相关核 心概念
必 修 课 程 地 l .i i 运 用 资 料 ,说 明 常 见 自 然 灾
读 ,为相关教学乃至国家安全教育、国情国策教育提 供参考。
一 、 课程标准中粮食安全相关内容解读 新 课 标 进 一 步 精 选 了 学 科 内 容 ,凝练 了 学 科 核 心素养。人 地协调观、综 合 思 维 、区域认知和地理实 践力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各个 部 分 ,统领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统整地理核心 概 念 ,进 而 指 导 具 体 地 理 课 程 内 容 的 确 定 。 四大核 心 素 养 是 一 个 整 体 ,在 培 养 过 程 中 不 可 割 裂 ,但 在 不 同 阶 段 的 课 堂 教 学 中 应 各 有 侧 重 。“资 源 、环境与 国 家 安 全 ”是 根 据 发 展 需 要 及 社 会 要 求 新 加 的 模 块 , 是 在 国 家 尺 度 上 探 讨 自 然 环 境 与 人 的 关 系 ,强调 综 合 运 用 所 学 地 理 学 知 识 、方 法 、规 律 等 解 释 资 源 、 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对立统一,并落实 国 家 安 全 教 育 , 阐释以自然环境为约束条件的人地和谐机制是此模 块的核心[4]。相 对 于 其 他 模 块 ,本 模 块 更 侧 重 通 过 影 响 机 制 分 析 、综合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人地协调 观素养。 在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八条 课程标准要求中,前 四 条 强 调 资 源 与 国 家 安 全 的 关 系 ,后四条强调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中国的耕 地 资 源 与 粮 食 安 全 ”一 节 内 容 对 应 的 课 程 标 准 是 “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96 年的414公斤增长了14%,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 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谷物供应基本自给
2018年,谷物产量6.1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比1996年的4.5亿吨增加1.6亿吨。目 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奠定 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几年,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 端在自己手上。2001年至2018年年均进口的粮食总量中,大豆占比为75.4%,稻谷和小麦两 大口粮品种合计占比不足6%。
(一)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2010年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2018年达 到5621公斤,比1996年的4483公斤增加了1138公斤, 增长25%以上。2017年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 量分别为6916.9公斤、5481.2公斤、6110.3公斤,较 1996年分别增长11.3%、46.8%、17.4%,比世界平均 水平分别高50.1%、55.2%、6.2%。
(四)居民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2018年,油料、猪牛羊肉、水产品、牛奶、蔬菜和水果的人 均占有量分别为24.7公斤、46.8公斤、46.4公斤、22.1公斤、 505.1公斤和184.4公斤,比1996年分别增加6.5公斤、16.6 公斤、19.5公斤、17公斤、257.7公斤和117.7公斤,分别增 长35.7%、55%、72.5%、333.3%、104.2%和176.5%。居 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 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
opinion, at a matter of fact, actually, really, obviously, generally, That couldn't be better, fantastic, It's
better than nothing策略 2 听力技巧辅导2.1 听力内容辅导听力材料的语言结构不如书面语言那么严谨,
4、右下角找到取消嵌入文字选项。
目录
01
中国的粮食安全成就
03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02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04
未来展望与政策主张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第一章节
中国的粮食安全成就
中国的粮食安全成就
China's white paper on food security
中国的粮食安全 白皮书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 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
(三)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
2017年,全国粮食物流总量达到4.8亿吨,其中跨省物 流量2.3亿吨。粮食物流骨干通道全部打通,公路、铁 路、水路多式联运格局基本形成,原粮散粮运输、成品 粮集装化运输比重大幅提高,粮食物流效率稳步提升。
(三)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
政府粮食储备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在大中 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10-15天的应急成品粮 储备。应急储备、加工和配送体系基本形成,应急供应 网点遍布城乡街道社区,在应对地震、雨雪冰冻、台风 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汇报人:某某某 时间:2019年×月×日
前言
国务院新闻办与2019年10月14日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白皮书全面总结反映了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 历史性成就,重点阐述了1996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举措 办法,介绍了中国粮食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原则立场,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粮食问题的政策主张。这是时隔23 年后,中国再次发表粮食白皮书。
(一)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2010年突破5.5亿吨,2012年超过6亿吨,2015年达到 6.6亿吨,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2018年产 量近6.6亿吨,比1996年的5亿吨增产30%以上,比 1978年的3亿吨增产116%,是1949年1.1亿吨的近6倍。 粮食产量波动幅度基本稳定在合理区间,除少数年份外, 一般保持在±6%的范围之内。
(四)居民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由 what, which, how, when, why, who 构成,但需要提醒学生,问题中有以下需要注意的地方:2.2.1
如何去掉嵌入字体? 个别词汇对问题的正确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如 Wh2e、re找did到sh”e g选o 项firs”t?,又单如击How many pills did
3、单击保存。
(三)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
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 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食用油 罐总罐容2800万吨,比1996年增长7倍。规划建设了一 批现代化新粮仓,维修改造了一批老粮库,仓容规模进 一步增加,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 总体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
PPT幻灯片 属于交际语言,它来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具有口语特征,诸如犹豫、
停顿、重复、思考、感叹、反问、强调、拖音、被1打、断找、到语序顶颠部倒的等,工句具子栏简答,,点冗击余信插息入多。。如,
怎么插入图片? 重复:A:I ted
2、单击 图片。
3、找到图片来源,找到本地文件并点击上传。
. B:started? It must be clear who is winning. 反问:Really? Well. 口语化:I can't agreee any more. 表示
非常赞同。强调:8∶30, eight thirty, the National Me1su、em单o击f A“rt。文2件.2”听。力问题辅导听力问题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