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全球化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人文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英语”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英语”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英语”研究现状分析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英语”研究现状,对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简要介绍。

通过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文章从中国英语的定义和特点、成因和影响因素、与标准英语的对比分析以及在语言学习和应用中的重要性等方面,阐述了“中国英语”研究现状。

总结了研究成果和不足,并指出了研究的空白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应用。

然而,在中国,英语的使用和发展也面临着自己的特点和问题。

“中国英语”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意指在中国特有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使用的英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对“中国英语”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英语使用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借鉴和指导。

“中国英语”是指在中国特有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使用的英语,反映了中国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其特点包括:(1)语音和语法方面:中国英语的发音和语法受到汉语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语音和语法特点。

例如,中国英语中存在大量的音译词和语法错误,这是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言差异造成的。

(2)词汇方面:中国英语的大量词汇来自汉语,这些词汇通常被音译成英语。

由于受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中国英语中还出现了一些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语篇结构方面:中国英语的语篇结构常常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即从外围问题入手,逐渐引向核心问题。

这与西方英语国家的语篇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英语的成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背景: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价值观,这些因素影响了中国英语的使用和发展。

例如,中国人注重谦虚和尊重他人,因而在交流中会使用一些委婉语和敬语。

(2)社会环境:中国的社会环境和国际地位也对其英语的使用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例如,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被纳入英语中,如“大妈”(dama)、“土豪”(tuhao)等。

英语本土化教学启示

英语本土化教学启示


英语的 中国本土化原 因
英语 的本土 化现 象的出现有着 特殊 的原 因。现对其原 因 进行概括 :
用、 某些词语 的缺位 、 误 的句子 结构及 习惯表 达等 等。因 错
此, 我们应尽 量避免中国式英语 , 多接触 中国英语 。
中国英语主要具有 以下几种 表现形式 。 第・ , 子层 面 句
第一 , 英语 的交际功能促使本土 化的 出现 。陈原 (9 2 18 ) 曾说 , 言像文化 一样 , 少是 自给 自足 的, 际的需要使 说 语 很 交

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 的或文化上 占优势的词繁 多 ; 二 , 汇 层面 来 关 修 第 词 说一 中国英语里有很 多有 中 国特 色 , 且在英语 中无法找 到 并
点指的是英 语 的 中国本 土 化 , 中国英语 ( hn nl h 。 即 C iaE gi ) s 张毅( o4 曾说 中国英语作为体 现中 国历史文 化 , 2o ) 政治现 实
且领子和颜色结合起来 以后 代表 了社 会地位 和收入水 平 ; 基
于这种联系 , 社会上有 出现 了灰 领, 领等词 , 金 其构 词方法参
闫 锐
( 河南 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 院 , 河南巩 义 4 0 ) 5 20 1
[ 要】英语的中国本土化指 已经在 中国产生的英语变体, 摘 也指中国本土文化对英语的移入和影响。学习英
语是为 了能使 中国人很好地 与国际接轨 并便 于交流。因此 , 必要 处处参照英语 国家的文化价值 观及其行 为模 没有
如 Tf 豆 腐 ) H t o( 锅 ) K n 功 夫 ) C n c n o u( , o t 火 P , o gf u( , of i ua
Cl r( uu 儒家文化 ) 。这些具 有 中 国特色 的英语单 词好 多 te 等

从全球化的角度重审英语文化教学

从全球化的角度重审英语文化教学
第 l 2卷 第 1 期 21 0 0年 2月
宁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RNAL O NGB NSnT E OF E 0U F NI O I UT DUC "O A3 N I
V0 .2 1 No 1 1 . F b2 0 e .01
从全球化 的角度重 审英语文化教学
随着英语在 多元文 化环境 下 的使用 , 英语 教学不 仅要进 一步增 强 语言 和文化 意识 , 还需要 设计更 加关 注国际化 和多元 文化 的语 言教学 大纲 。5 『 ] 教师需 要进一 步培养 学生 的文化意识 。 ya 英语 B rm指 出 :
外语教 学 的主要 目的之一 就是 发展 学生 的 “ 文化 意识 ” 对 自己 , 他们所 生 活 的社 会 重新认 识 , , 对 以新 的标准对 这个社会 的性质 以及他 们在这个 社会存 在 的意 义进行评 价 。[ 于 B rm 来 说 , 2 1 对 ya 学生需 要 日
语 为母 语 国家 的英语 , 如英 国 、 国 、 美 加拿 大 、 西兰 、 新 澳大利 亚 以及爱 尔兰 等 ; 也包 含英 语非母 语 国家 的英语 , 如新加坡 英语 , 国英 语 , 泰 印度英 语 , 洲英语 等 。英 语作 为一 种沟通 的工 具在 被使用 的过程 非 中 , 吸收 了本 土 的文化 , 以改造 和重新 构建 , 也 得 即英语 本土 化 。英 语在 融人 了多元 地方 文化后 , 也变
B rm指 出 : ya 当谈论语 言教 学理论 和实践 的时候 , 言和文 化不能 被分开对 待 。嘲 语 因此 , 英语 课堂 的核
心 目标 之一 就是增 强文化重 要性意识 的培养 。3 [ 1 随着科 技 的发 展 , 界各 国在经济 、 世 政治 、 化 、 文 教育 等

从“文化自觉”谈“中国英语”

从“文化自觉”谈“中国英语”

从“文化自觉”谈“中国英语”摘要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国际性语言,而英语的全球化引起了英语广泛的本土化。

本文以英语变体之一的“中国英语”在音位、词汇、语篇等层面的特点研究为基础,试图阐述中国文化自觉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自觉中国英语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中,政治经济现代化正在转型成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而文化领域的“西学东渐”新历程却出现了巨大的文化逆差。

无论是季羡林的“西方文化将让位于东方文化”的预言,或者金岳川的关于“文化症候”的论述,我们应明确一点的是,在文化翻译与文化输出之间还有一种意义重要的中间状态,就是我们的文化自觉。

而英语实践领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如何“请进来”到当下国力发展的能否“走出去”,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探索愈发受人关注。

更具体的说,基于一种文化自觉的思想,对于英语实践和地域文化体验模式建构的考量,意义深远。

二“中国英语”的定义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所构建的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被称为中介语。

(塞林格,1969)人类文化史上的梵语和拉丁语发展过程见证了这点。

一些情况下,中国学习者在英语交际中所输出的英语既不是标准的英语,也不是简单的汉语对译,而是介于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语际语,时常被戏称为chinglish或chinese english。

而大多数情况下,英语这种“世界语言”在全世界尤其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英语”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英语的内涵绝非chinglish或chinese english的肤浅理解,而是一种植根于中国思想、应用于英语实践的“中体西用”的跨文化交际领域表现;中国英语的外延也不仅局限于英语教研领域,而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内广泛而深刻的体现,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hina socialist economy)、一国两制(one china,two systems’ policy)、天人合一(the integration of man and nature),将中西方思想通过“中国英语”的使用路径实现了信息交流与互动。

英语国际化与本土化及其有关问题

英语国际化与本土化及其有关问题

关 键 词 :英语 国际 化 ; 土化 ; 语 标 准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6 1 9 7 (0 9 0 0 7 —0 1 7 — 4 62 0 )3— 0 9 4
随着经 济全 球化 , 语 逐 渐成 为全 球 通 用 的 语 义词 。实 际上 指 的是 同一 现 象 , 英 ” 即英语 已成 为 国 际 正 a o出 于社会 语 言 。“ 现在有 3 8亿人 以英 语 为母语 , 以英 语为 第 通用语 , 在被 广泛 学 习和使 用 。Y n . 可 二 语 言 的人数 已超 过 了 6 3亿 , 2 5 . 到 0 0年 , 占世 界 言学 上 的考 虑 把作 为 国际交 际工具 的正 式英 语 叫做 总 人 口的一 半将会 使 用 英 语 , 语 作 为第 二 语 言 的 arlc , 内或 本地 日常使用 的非正 式 英语 叫 b s 英 coet 国 a— 人 数将会 大 大 超过 英 语 母 语 者 。[ 因 而 , ”1 ] 英语 不 再 i c 。Ok shma 造 了 一个 新 词 叫 做 Glb l 来 lt e usi 创 o a( 只 属于英 国或美 国 , 实 上 已经 成 为 一 种 国际性 的 自 go a 和 lc1 , 来 形 容英 语 国 际化 和 本 土 化 事 lb l oa) 用
好 处 的同时也 引发 了一 些 问题 。

其 表 达 的又 是各 国和 地域 的情 况L 。 1 ]

英 语 国 际化 与本 土化 术 语
二 、 语 的 国 际 化 英
( ) “ 一 从 世界 英语 地 图” 英语 国 际化 看
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世 界英 语 ” wol n — “ ( r E g d

从跨文化角度看全球化对翻译的影响

从跨文化角度看全球化对翻译的影响
文 学 与艺术
第二卷
第三期
从跨文化角度看全球化对翻译的影响 天津
300 ) 024
从而能够 对该文化获得感性和理 性认识。但 【 摘 要】 全球化趋 势下文化翻译 的发展趋 势主要 表 莫过于 置身其中 , 对大多数人而言 . 要想做 到这一点是相 当困难 的。 在很大程 现 为 全球 化 和 本 土 化 。 全 球 化 便 利 了 不 同 文化 之 问 的 交 是 , 流 和 互 动 , 又对 现 实 的 文化 交流 构 成 了一 定 的障 碍 。 度 上 .人们对一种外来文化 的认识是基于大众传媒 的介绍 的. 它 本 就 土化有利 于本 土文化 的保 护和传 承,有利 于维护 文化 的 换句话 说 . 是借助于翻译后 的文本介绍来 了解这 种文化的 。 那么 . 者在翻译过程 中如何 解决这种 因为文化 差异而带来 的 译
时 实现 全球 化 与本 土 化 的 翻 译观 的舍 理 运 用 。
【 关键词 】 文化 ; 跨 全球化 ; 本土化
文化 , 广义来说是指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 过程 中所创造 从 的物 质财 富和精神财 富的总和 , 特别是指精神财 富 , 文学 、 如 艺 术、 教育 、 科学 以及运用 文字的能力。从狭义来 说 , 文化 指社会 的意识形态 , 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 构。文化 是一个 复合的整体 , 中包括知识 、 其 信仰 、 艺术 、 法律 、 俗 以及 人作 为 风 社会 成员而 获得的任何其 它的能力和 习惯 。 而语言是 文化 中一 个 颇为特殊 的组成部分 。语言是文化 的载体 , 它深深地 植根于 文化之 中. 具有深刻 的文化 内涵。文化对语 际的有效转 换关 系 极大。 相同或相近 的文化形式 ( 形态 l 或 具有相通 的或 相近的信

英语全球化对语言多样性的影响

英语全球化对语言多样性的影响

2021年40期总第584期ENGLISH ON CAMPUS【摘要】中国加速融入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水平和科技实力迅猛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英语由民族性语言成长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英国在工业革命后政治、经济、军事层面不断向外扩张的必然结果。

在英语快速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本民族语言的机遇与挑战,甚至受到威胁。

本文立足于研究人类语言的多样性,详细分析了全球语言尤其是中国语言的生态状况,为进一步利用好英语的基本语言属性,同时又兼顾语言多样性保护工作加以总结。

【关键词】英语全球化;语言多样性;民族语言【作者简介】顾艺,周佳,广西北海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教育厅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英语全球化背景下语言生态平衡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1KY14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

在英语广泛普及的过程中,交流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影响非英语国家的语言生态的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在此背景下,英语全球化对语言多样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并寄希望于关注其所带来的影响的同时,力争尽快采取措施,以保护语言多样性的延续。

一、英语的全球性传播目前为止,世界上约有15亿人使用英语,其中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以英语作为本民族语言,除此之外还有60余个国家以英语作为半官方语言或国家通用语言,包括尼日利亚、加纳、印度和新加坡。

这个数字目前还在增加。

如1996年,卢旺达宣布给予英语国家官方语言地位。

在各国的外语教学中,英语享有的优先地位超过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汉语。

在100多个国家,英语被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

还有更多的国家准备将英语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

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例子是,1996年,曾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开始用英语取代法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

[借词,汉语,英语]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借词,汉语,英语]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社会文化功能一、相关概念(1)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的概念,由葛传槼先生1980 年在《翻译通讯》首次提出,以区别于不规范的中式英语(Chinglish)”。

他认为,中国人讲或写英语时总有一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

之后,“中国英语”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有多个学者对中国英语的概念作出描述,影响较大的定义有二。

汪榕培(1991)是第一个给出“中国英语”定义的中国学者,“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称为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是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客观存在。

”汪先生经过不懈努力证明了“中国英语”客观存在的事实,结束了之前“中国英语到底存在与否”的学术纷争,在英语全球化及本土化进程中,为“中国英语”赢得“社会地域变体”的合法身份。

第二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定义由李文中(1993)提出,“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人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

”李先生对“中国英语”的内涵和外延作出界定,将国内“中国英语”的定性定位研究引向高潮,为之后“中国英语”研究视角的深化及扩展奠定了基础。

之后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覆盖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等维度,研究“中国英语”的变体性质、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区别、中国英语的成因研究、中国英语的评价标准、中国英语的特征与功能、中国英语与翻译、中国英语与英语教学、中国英语语料库建设、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等。

(2)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的概念是世界英语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Kachru (1985,1988,1991)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指不同文化背景中所使用英语的模式或变体,是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多种地域变体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