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学校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学校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南山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可行性分析报告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

2.1要求------------------------------------------------------------- 2

2.2目标------------------------------------------------------------- 3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 3

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 3

2.5评价尺度--------------------------------------------------------- 3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4

3.1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的分析 ----------------------------------------- 4

3.2工作负荷--------------------------------------------------------- 4

3.3消费开支--------------------------------------------------------- 4

3.4人员------------------------------------------------------------- 4

3.5设备------------------------------------------------------------- 4

3.6局限性----------------------------------------------------------- 4 4技术可行性分析--------------------------------------------------------- 4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 4

4.2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 4

4.3改进之处--------------------------------------------------------- 5

4.4影响------------------------------------------------------------- 5 5可选择其它系统方案 ----------------------------------------------------- 5

5.1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 5

5.2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 5 6投资与收益分析--------------------------------------------------------- 5

6.1支出------------------------------------------------------------- 5

6.2 效益------------------------------------------------------------- 6

6.3 收益/投资比------------------------------------------------------ 6

6.4 投资回收周期----------------------------------------------------- 6

6.5敏感性分析------------------------------------------------------- 6 7社会条件方面的分析 ----------------------------------------------------- 6

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 6

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 6

8.结论意见--------------------------------------------------------------- 6

1引言

1.1编写目的:为了更好的进行系统的设计及应用,为后续工作做一个铺垫指导的作用;

1.2背景

当前教学管理给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对教学的管理方便,通过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同时与目标用户进行了多次深入沟通,进行系统的设计;

1.3定义:

软件名称:教学管理系统

任务提出者:信息科技学院

项目开发者:信息科技学院

软件使用单位:南山学院

1.4参考资料:《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1、每年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及现有的专业情况,制定年度招生计划,然后进行招生工作;

2、学生入学前一个学期,各个专业要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由各个系部讨论,教学主任审核后,上报教务处,由教务处出面组织进行全校讨论,协调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最后形成综合教学计划下发各系部;

3、新生入学后填写的学生情况登记表报各系、部后,再上报教务处教务科;

4、教务科将这些报表汇总后与学校招生办公室进行核对,准确无误后存档以备使用;

5、每学期期中,各系部根据教学计划制定下一个学期各个专业的教学执行计划,系、部教学主任审核后上报教务处,然后各系、部根据教学执行计划安排授课教师,选购教材;

6、各系将落实后的教师任务分配表汇总后上报教务处;

7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后,在每学期开学以前要进行学生选课工作;

8、由教务处进行统一协调,最后制定出全校课程表下发各系部和学生;

9、期末考试结束后,各系部将学生成绩归档并进行学籍处理,然后将成绩及学籍处理结果报教务处审批执行;

10、教务处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打印出补考学生名单,将补考学生名单下发到各系部,各系部有关教师出题、判卷;

11、学生因病或其他原因可以申请休学、复学、退学等,学生提出申请经领导批准后执行,要将执行的结果记入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

功能:本系统应该实现日常教学管理与查询,具体包括年度招生计划、教学计划新生入学另外还要做到可以对学生成绩信息以及成绩信息查询和维护查询效率尽可能做到精准,信息维护功能做到简单易用,不需过多对人员的培训。

性能要求:信息中心提供的学生信息必须及时的反映出来,老师能够及时的进行对教学的管理。

输入:对于查询功能,应做到可以单条件和组合条件输入;对于维护功能,要有输入、修改教学信息。

输出:能按要求在显示器上显示所需内容并能打印成有条理的表格。

安全与保密要求:依赖于网络本身对用户使用权限的规定,对于不同权限用户,设置不同权限,对重要数据可以考虑加密存储考虑到数据保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系统定时自动保存,省去手工保存的繁杂程序。

2.2目标:改进现有系统的功能,使其满足当前需要以及满足后续开发的需要;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A.开发时间:一个学期。

B.经费来源:个人筹集

C.最迟完成时间:2012年7月

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问卷调查、座谈等

2.5评价尺度

学生老师的满意;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的分析

3.2工作负荷

系统超出负荷,经常在选课的时候有崩溃的现象发生;

3.3消费开支

消费开支巨大,有人浮于事的现象

3.4人员

人员技术培训欠缺

3.5设备

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3.6局限性

现有系统为完全人工记录,设备落后,工作重复量大、枯燥,错误率高,查询复杂、花费时间长。

4技术可行性分析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本系统将大大改善数据处理速度,并且更加方便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同时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工资支出。

4.2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对设备的影响:只需添置低档计算机,如果条件允许可添加打印机以便查询能方便打印

成资料作为参考; 对现有软件的影响:对现有软件不会产生冲突,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对使用的操作系统来说有很好的兼容性、稳定性。对用户的影响:需要短时间来熟悉新系统,但不需要大量的培训。

4.3改进之处

本系统参照于当前本院教学管理系统的形式而作,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学生、教师方便的利用计算机访问该系统,进行相关作。

4.4影响

4.4.1对设备的影响

4.4.2对软件的影响

4.4.3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4.4.4对形同运行的影响

4.4.5对开发的影响

4.4.6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4.4.7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对学校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5可选择其它系统方案

5.1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5.2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做系统之前应该有备选方案;

6投资与收益分析

6.1支出

6.1.1基本建设投资

基建投资6万。其他一次性支出两万。经常性支出,每月一百元。

6.1.2其它一次性支出

6.1.3非一次性支出

6.2 效益

6.2.1一次性收益

一次性收益三万。经常性收益,每月五百元。

6.2.2非一次性收益

6.2.3不可定量的收益

6.3 收益/投资比 5/3

6.4 投资回收周期4个月

6.5敏感性分析

在以上限制条件下利用现有技术和人员,完全可以实现预期目标。开发人员应尽职尽责,尽量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项目

7社会条件方面的分析

所有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合同制定确定违约责任,使用本软件人员要求有一定计算机基础。

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所有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合同制定确定违约责任

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使用本软件人员要求有一定计算机基础。

8.结论意见

本系统可以马上开始实施,并尽可能做到提前完成,简单可行。从人力资源优化角度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已有人力资源。从开发成本角度来说,将支出成本降到最底。在经济上有能力,技术上有经验,而且能够保证正常运用、节省资金,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