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一、选做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5kg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

D.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1m/s

2.(3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水缸中的“身体”

B.

江面上的“倒影”

C.

阳光下的“影子”

D.

雨后的“彩虹”

3.(3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4.(3分)2017年1月,中国自主研发出圆珠笔的“笔尖钢”,用“工匠精神”诠释了“中国创造“.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按压式圆珠笔弹起的情景,下列分析恰当的是()

A.笔杆的手握部分有粗糙的橡胶套,可以增大摩擦

B.笔在纸上写的字不易擦去,是因为分子不运动

C.笔弹起离开桌面继续上升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笔弹起离开桌面上升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3分)关于如图所示的电和磁知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

B.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不接地会有安全患

C.

梳头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梳子具有磁性

D.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

6.(3分)为治理雾霾天气,环保部门加强了对PM2.5的监测。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监测PM2.5的四个电路图,其中R是气敏电阻,阻值随PM2.5 浓度增大而减小,R0是保护电阻。现要求PM2.5浓度越大,电表的示数就越大,则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A.B.C.

D.

7.(3分)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 N的物体缓慢匀速竖直提升3m,人对绳端的拉力F为500N,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 m

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 N

C.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500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3.3%

8.(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 V,灯泡L标有“4.5V 2.25W”字

样(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Ω,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滑片P移到R的最左端,闭合开关S、S1,电压表读数超过量程

B.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为7.5Ω

C.只闭合开关S,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7 W

D.只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是0~18Ω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7小题,第14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9.(2分)英国物理学家经过10年的不懈探索,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由此发明了(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开创了电气化时代的新纪元。

10.(2分)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大家饮用烧开后的水。用天然气灶烧水的过程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在标准大气压下,

=4.2×103J/将5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热量J.[水的比热容c

水(kg?℃)]。

11.(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1=30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A;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示数为0.5A,则通电1分钟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J。

12.(2分)不吸水的长方体A固定在体积不计的轻杆下端,位于水平地面上的

圆柱形容器内,杆上端固定不动。如图所示。现缓慢向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水对容器的压强P与注水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P=600Pa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cm;若ρA=0.5g/cm3,当注水体积v=880cm3时,杆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N。

13.(2分)2017年5月18 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直19E出口型武装直升机首飞成功,成为“中国智造”的又一崭新名片。图甲是静止在地面的直19E,它采用单旋翼、涵道尾桨,配备了小型化、综合化的航电武器系统;图乙是快速爬升的直19E,它空机质量较小,灵活度高,有效载荷大,巡航速度快;图丙是发射火箭的直19E,它通过携带导弹、航空火箭、机枪吊舱等武器,可为地面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请结合文字与图片,找出一个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直19E有综合化的航电武器系统;

物理知识: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作答: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

14.(2分)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图中画出这条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15.(2分)根据图中的螺线管的电流I的方向,在右端虚框内标出螺线管的“N”极或“S”极。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第16小题3分,第17小题2分、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9分,共22分)

16.(3分)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需要将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在,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当蜡烛与凸透镜位置如图时,成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17.(2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放入装有含盐冰的烧杯中,温度计测试管中水的温度。小明发现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选填“保持不变”、“逐渐升高”或“逐渐降低”);烧杯内含盐冰的温度必须远低于试管中水凝固时的温度,这说明水在凝固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18.(8分)小张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两节新干

电池,标有2.5 V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若干,两个滑动变阻器R1“10Ω 1A”、R2“20Ω 2A”,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右移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于(选填“A”或“B”)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小张发现小灯泡给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末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小灯泡短路B.滑动变阻器短路C.小灯泡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依次测得6组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A;第4次实验时灯泡电阻值为Ω.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小张选用的滑动变器应是(选填“R1”或“R2”)。

(4)小张将这6组数据算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表一

表二

(5)小张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分别把阻值准确的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原小灯泡的位置,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示数如表二所示。他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19.(9分)喜欢书法的小明同学用压纸石块设计了如下测量与探究活动,如图所示:

(1)小明在学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压纸石块的密度:

①将托盘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直至横梁平衡;

②将石块放在天平的(选填“左”或“右”)盘,在另一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如图a所示,则石块的质量m= g;

③他在量筒中装入40 mL的水,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如图b所示,则石块的体积V=cm3,由密度公式ρ=可算出它的密度。

(2)小明回家后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电子秤和同一块压纸石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①他将搅匀的糖水装入柱形杯中,置于电子秤上,如图c所示;

②用体积不计的细线系好石块,缓慢浸入糖水至刚好浸没,电子称示数逐渐增大,则糖水对杯底的压力

(选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说明石块所受浮力大小

与有关。如图d所示位置,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为N;

③他将石决沉入杯底,松开细线,如图e所示,便开始书写探究报告:

④完成探究报告后,他将石块从糖水中慢慢提起。细心的小明发现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示数一直减小,这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选填“有关”、“无关”),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

8分,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得分)

20.(6分)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全程约10800 km,运行时间300h.中欧班列在平直路面匀速行驶时,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提供的牵引力约9.6×107N,求:

(1)中欧班列运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中欧班列在平直路面以v=20m/s匀速行驶时,机车功率约为多少瓦?21.(8分)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其示意图如图乙。轻质杠杆的支点O距左端l1=0.5m,距右端l2=0.2m.在杠杆左端悬挂质量为2kg的物体A,右端挂边长为0.1m的正方体B,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20N.求:

(1)此时杠杆左端所受拉力大小为多少牛顿?

(2)正方体B的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3)若该处为松软的泥地,能承受最大压强为4×103Pa,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A的重力至少为多少牛顿?

22.(8分)小明家的电饭锅如图甲,额定电压为220V,“煮饭”时额定功率为1210W,

简化电路如图乙,S1为温控开关,发热电阻R1和R2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电阻R2在“保温”状态与“煮饭”状态时的功率之比为1:16,求:

(1)正常“煮饭”状态,通过电饭锅的电流为多少安?

(2)电阻R1的阻值为多少欧?

(3)某天傍晚,小明关闭家里其它用电器,只让“保温”状态的电饭锅工作,发现自家电能表(如图丙)指示灯每闪烁4次所用的时间为48s。则R2两端的实际电压为多少伏?

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做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

【解答】解:

A、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5kg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C不符合实际

D、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

【解答】解:A、在水中的身体发生了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正确;

D、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3.

【解答】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正确;

故选:D。

4.

【解答】解:

A、笔杆的手握部分有粗糙的橡胶套,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A正确;

B、笔在纸上写的字不易擦去,是因为墨水发生了扩散现象(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墨水进入了纸中,故B错误;

C、笔弹起离开桌面继续上升是因为笔本身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笔弹起离开桌面上升过程中,笔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即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A。

5.

【解答】解: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故A 正确;

B、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的三孔插座,避免金属外壳带电接触后发生触电事故,故B正确;

C、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塑料梳子因摩擦而带电,吸引碎纸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故C错误;

D、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C。

6.

【解答】解:

AB.由电路图可知,气敏电阻R与保护电阻R0串联,

当PM2.5浓度越大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两端的电压减小,

即A中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中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气敏电阻R与保护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PM2.5浓度变化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气敏电阻R与电流表并联,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则PM2.5浓度变化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解答】解:

由图可知,滑轮组中由2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即n=2;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2×3m=6m,故A错误;

此过程中,所做有用功为:W

=Gh=800N×3m=2400J,故C错误;

所做总功为:W

=Fs=500N×6m=3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80%,故D错误;

额外功为:W

额=W

﹣W

=3000J﹣2400J=600J,

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额外功为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

由W

额=G

h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

===200N,故B正确;

故选:B。

8.

【解答】解:

(1)将滑片P移到R的最左端,闭合开关S、S1时,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并联,电压表被短路无示数,所以电压表读数不会超过量程,故A错误;

(2)由P=U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 L===9Ω,故B错误;

(3)只闭合开关S时,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通过灯泡的电流:

I L===0.5A,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小于0.6A,则电路的最大功率为2.25W,故C错误;

当电压表的示数U R=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

U L′=U﹣U R=4.5V﹣3V=1.5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即=,

解得:R=18Ω,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是0~18Ω,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7小题,第14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9.

【解答】解:

根据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人们发明了发电机,为人类大规模获得电能提供了可能。

故答案为:法拉第;发电机。

10.

【解答】解:

(1)用天然气灶烧水的过程中,水从火焰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5kg×(100℃﹣20℃)=1.68×106J。

故答案为:热传递;1.68×106。

11.

【解答】解:

(1)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

则通过电阻R1的电流(即电流表示数):

I1=═=0.2A;

(2)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不变,

所以,通过R2的电流:

I2=I﹣I1=0.5A﹣0.2A=0.3A,

通电1min电阻R2产生的热量:

Q2=W2=UI2t=6V×0.3A×60s=108J。

故答案为:0.2;108。

12.

【解答】解:(1)由p=ρgh可得水的深度;

h===0.06m=6cm;

(2)当注水体积为600cm3时,水开始接触物体A,900cm3时,A完全浸没,900cm3时,水的压强是2100pa,

由p=ρgh可得此时水的深度:h′===0.21m;

A的高:h A=h′﹣h=0.21m﹣0.06m=0.15m;

容器的底面积:S===100cm2;

A浸没在水中水的横截面积,S′===20cm2;

A的横截面积,S A=S﹣S′=100cm2﹣20cm2=80cm2;

当注水体积v=880cm3时,没有完全浸没A,由p=ρgh可得此时水的深度:

h″===14cm,

此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F

浮=ρ

gV

gS′h″=1×103kg/m3×10N/kg×0.14×80

×10﹣4m3=11.2N;

已知ρA=0.5g/cm3,小于水的密度,同体积A的浮力大于重力,

杆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F=F

浮﹣G=F

﹣ρA V A g=11.2N﹣0.5×103kg/m3×10N/kg×

15×80×10﹣6m3=5.2N。

故答案为:(1)6;(2)5.2。

13.

【解答】解:

在甲图中,“它采用单旋翼、涵道尾桨”,利用的是“流体流动速度越大压强越小”的规律产生向上的升力,使飞机起飞;

在乙图中,它“快速爬升”,说明竖直方向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空机质量较小,灵活度高”,原因是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在丙图中,“发射火箭”利用了力的作用相互性。

故答案为:空机质量较小,灵活度高;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14.

【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据此作出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5.

【解答】解: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由图可知: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是“左后方流入,右前方流出”,则大拇指指向左端,所以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第16小题3分,第17小题2分、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9分,共22分)

16.

【解答】解:根据实验的要求,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40.0cm﹣14.0cm=26.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

17.

【解答】解:水是晶体,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在凝固的过程中放热。

故答案为:保持不变;放热。

18.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我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滑动变阻器滑片P右移灯泡变亮,表明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接法如图所示:

(2)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调至最大,即A端;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说明问题出在电压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路,短路不对(这样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有示数),只能是小灯泡处断路,故选C;(3)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2A;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灯泡的电阻为:R===8Ω;

电源有两节干电池组成,电源电压为3V,第一组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3V﹣0.5V=2.5V,电流为0.16A,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R'===15.625Ω,故应选择R2;

(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电压下,温度不同,电阻也不同,所以求平均值是不合理。

(5)实验时,分别把5Ω、10Ω、15Ω电阻接入原灯泡位置,立即闭合开关,原灯泡位置接入的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越大,没有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得到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

故答案为:(1)如图;(2)A;C;(3)0.2;8;R2;(4)不合理;(5)没有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19.

【解答】解:

(1)①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天平的右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相反的左侧移动。

②物体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由图b知小石块的质量:m=50g+3.4g=53.4g,

③由图c知,量筒分度值1mL,所以石块的体积V=60ml﹣40ml=20ml=20cm3;(2)②石块逐渐浸入糖水中,排开糖水体积逐渐增大,受到糖水浮力增大,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石块对糖水有向下力的作用逐渐增大,所以糖水对杯底压力增大,这说明石块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比较分析实验步骤c、d中电子秤的读数,从c~d读数越来越大,得出的结论是:在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浮力大小为:F

浮=G

=m

g=(421.4g﹣400.0g)×10﹣3×10N/kg=0.214N;

④由题知,石块从糖水中慢慢提起,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示数一直减小;

在该过程中,电子秤的示数等于容器和糖水的总重再加上石块对糖水的压力(该压力等于浮力),电子秤示数减小,说明石块受到浮力也减小了,由此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有关;

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浸没在糖水中,探究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控制了石块浸入液体体积不变,所以造成得到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放置一段时间后不同深度的糖水密度不同。

故答案为:(1)①左;②左;53.4;③20;(2)②逐渐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

0.214;④有关;放置一段时间后糖水密度分布不均匀。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8分,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得分)

20.

【解答】解:

(1)全程s=10800 km,运行时间t=300h;

平均速度为:v===36km/h;

(2)机车的功率:P=Fv=9.6×107 N×20m/s=1.92×109W;

答:(1)中欧班列运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36km/h;

(2)中欧班列在平直路面以v=20m/s匀速行驶时,机车功率约为1.92×109W。

【解答】解:(1)此时杠杆左端所受拉力:

F左=G A=m A g=2kg×10N/kg=20N;

(2)由F1l1=F2l2可得,杠杆右端的拉力即绳子对B的拉力:

F B=F右=F左=×20N=50N,

因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减去绳子对B的拉力,所以,B的重力:

G B=F B+F压=50N+20N=70N,

由G=mg可得,B的质量:

m B===7kg,

B的体积:

V B=L3=(0.1m)3=0.001m3,

B的密度:

ρB===7×103kg/m3;

(3)B的底面积:

S B=L2=(0.1m)2=0.01m2,

由p=可得,B对地面的最大压力:

F压′=pS B=4×103Pa×0.01m2=40N,

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

F右′=G B﹣F压′=70N﹣40N=30N,

物体A的最小重力:

G A′=F左′=F右′=×30N=12N。

答:(1)此时杠杆左端所受拉力大小为20N;

(2)正方体B的密度为7×103kg/m3;

(3)物体A的重力至少为12N。

2017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

物理试卷 第1页(共30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30页)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 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 100 Hz B .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 000 Hz C .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 .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光年”是时间单位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在原子、中子和原子核中,尺度最小的是中子 D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3.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4.如图所示,小花想搬起一块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石头没有被搬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B .若石头没被搬起,是因为石头受到的惯性力比较大 C .若石头被搬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石头惯性的大小 D .若石头没被搬起,此时石头受到的重力和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 V ,1L 、2L 是小灯泡,当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 ,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 ) A .2L 两端的电压为1.5 V B .1L 两端的电压为1.5 V C .1L 与2L 的灯丝电阻之比为2 : 1 D .通过1L 与2L 的电流之比为1 2: 6.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若妈妈克服重力做功为1W 、功率为1P ,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2W 、功率为2P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21 : : 1 1W W = B .21 : : 2 3W W = C .21 : : 1 1P P = D .21 : : 2 3P P = 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 m m >>乙甲丙 B .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F F =<乙甲丙 C .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 p p >>乙甲丙 D .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 p p >=乙甲丙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填“大”或“小”)。 9.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卫星来说,动能 ,重力势能,卫星的机械能是由火箭燃料的 能转化而来的。 10.电磁波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m /s ;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丹麦物理学家 (填“法拉第”“奥斯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答-------------------- 题-------------------- 无-------------------- 效 ----------------

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解析版)

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一、选做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5kg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 D.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1m/s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缸中的“身体”B.江面上的“倒影” C.阳光下的“影子”D.雨后的“彩虹”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4.2017年1月,中国自主研发出圆珠笔的“笔尖钢”,用“工匠精神”诠释了“中国创造“.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按压式圆珠笔弹起的情景,下列分析恰当的是() A.笔杆的手握部分有粗糙的橡胶套,可以增大摩擦 B.笔在纸上写的字不易擦去,是因为分子不运动

C.笔弹起离开桌面继续上升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笔弹起离开桌面上升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关于如图所示的电和磁知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 B.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不接地会有安全患 C.梳头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梳子具有磁性 D.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 6.为治理雾霾天气,环保部门加理了对PM2.5的监测.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监测PM2.5的四个电路图,其中R是气敏电阻,阻值随PM2.5 浓度增大而减小,R0是保护电阻.现要求PM2.5浓度越大,电表的示数就越大,则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A.B.C.D. 7.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 N的物体缓慢匀速竖直提升3m,人对绳端的拉力F为500N,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

2017年上海市物理中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共16分) 1. 在太阳系中,月球属于( )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D. 彗星 2. 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3. 家用电能表抄见数所用的单位是( ) A. 千瓦 B. 千瓦时 C. 库仑 D. 伏特 4. 光从空气倾斜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 ) A. 0° B. 35° C. 60° D. 90° 5. 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6. 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发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 ) A.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 B.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 C.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 D.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 7. 甲车从M 点、乙车从N 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分别如图1(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 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M 、N 间的距离为s ,则( ) A. ,36v v s <= 甲乙米 B. ,12v v s <=甲乙米 C. ,36v v s >=甲乙米 D. ,18v v s >=甲乙米 8. 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 ) A.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 B. 电压表2V 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1V 示数与电压表2V 示数的差值变大 D. 电压表1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 二、填空题(共22分) 9. 上海地区家庭电路中,电灯、电视机、电扇等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1) 伏,这些用电器是(2)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工作时将(3) 能分别转化为光能、机械能等。 10. 2017年5月,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首飞成功。客机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中考真题

2017聊城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加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不选均得。分) 1.下列材料中,属于绝缘休的是 A.金属 B.橡胶 C.人体 D.食盐水溶液 B 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D.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3.小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C 4.下列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磁体周围的磁场既看不见电摸不着,所以是不存在的 C.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D.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只与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有关 A 5.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离开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 6.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D 7.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8.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附近,闭合开关S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B.小磁针一直保持静止 C.小磁针的S极向右转动 D.通电螺线管外A点的磁场方向向左 D 9.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力臂为0.08m B.此时为省力杠杆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D.钩码总重为2N D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下列蜕法正确的是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 分,与化学共用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 分。)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的体温约37℃ 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V 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 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 【答案】A 【解析】B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C 正常人心脏跳动 60 次约需 1min;D 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为2kg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物体的估量及常见知识的了解,属于中考当中的简单题。 2.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秋分:“丹桂小菊方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答案】C 【解析】A霜的形成为凝华,需要放热;B雨的形成为液化;D 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点评】此题考察的是物态变化,只要能理解记忆相关概念就能正确解题,属于简单题。 3.如图1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图1 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 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答案】A 【解析】B游客看到列车是光照射在列车上,列车反射光线所成的像;C朝天门夜空中的光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照片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现象,基础题。 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2 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A 惯性是物体自身具有的属性,只与其质量有关;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地面位置在发生变化,是相对运动的;C鞋底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超程度来增大摩擦;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相互的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点评】此题考察的是物理知识的理解,只要能理解记忆相关概念就能正确解题,属于简单题。 5.有关电和磁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玩耍的儿童可以将手指塞进插座孔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不相似

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全国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全国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答案】B 【解析】A. 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故A错误; 2. 下列自然现象中物态变化与霜的形成相同的是() A. 寒冷的冬天,湖面结冰了 B. 夏天的清晨,小草上出现了露珠 C. 春天,冰雪消化 D.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有时会出现冰花 【答案】D 【解析】解答: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A.寒冷的冬天,湖面结冰了是凝固; B.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C. 春天,冰雪消化是熔化; D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3. 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D中小孔成像和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产生的现象。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B. 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C.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D. 磁场和磁感线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答案】B 【解析】A. 惯性只跟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故A 错误; B.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正确; 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会聚能力太强使物体成像在了视网膜前方,需要用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 矫正, D.故C错误,D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假想的线实际并不存在。 5.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B. 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得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C. 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D. 拦河坝建成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A 【解析】解答:A.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A错误; B.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得科学家是托里拆利正确; C. 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 C.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正确。 D.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建成上窄下宽 D.的形状可承受更大的压强,故D正确; 点睛: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6. 对于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书受到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书受到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C. 书受到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 书受到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同的,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b也不是平衡力,故A、B错误;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 平衡力,故D正确,C错误。

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C.洗澡淋浴时水温约为80°C D.重庆地区大气压的值大约是100Pa 【答案】 B 【考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 重力大小的估测 温度 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 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人的正常体温为37°C,洗澡淋浴时水温略高于体温约为40°C,故C不符合实际;D.重庆地区大气压的值大约是105Pa,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 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利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闻到了一股“酒精味”,想到“酒精”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较多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闻到酒精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利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C.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了酒精液化放热 D.酒精的沸点为78°C,可用酒精温度计测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 【答案】 A 【考点】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分子热运动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内能、物态变化等知识. 【解答】

B.利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 C.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了酒精汽化吸热,故C错误; D.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故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故D错误. 故选A. 3.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字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 D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光的反射 光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鱼的虚像,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缘故,故发生了折射,故A错误; B.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即不是光源,故B错误; C.“浮光跃金”,金色是光在水面发生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4. 中国的一些美食与传统节日有关,在如图所示的美食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包饺子时力的作用使饺子皮改变了形状 B.煮熟的汤圆浮起来主要是因为汤圆的重力改变了 C.粽子对盘的压力和桌面对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如果将月饼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会减小 【答案】 A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平衡力的辨别 力的作用效果 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 (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A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券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来,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取g =10 N/kg,水的密度ρ =1.0×103 kg/m3。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 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 V 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1 h 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 kg 2.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确的是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秋分:“丹桂小菊方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立春:“阳和暖气生”,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3.如图1所示的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 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2所示。以下说确的是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有关电和磁的知识,下列说确的是 A.玩耍的儿童可以将手指塞进插座孔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不相似 D.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共28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9~12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多 项选择题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80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现在教室内的温度约为60℃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后温度就一定升高B.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4.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页脚内容1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5.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变亮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A1示数变小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6.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后缩就可以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7.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页脚内容2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A)及答案

重庆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A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取g=10N/kg,水的密度ρ=×10kg/m3。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 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 2.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3.如图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 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 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 面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有关电和磁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玩要的儿童可以将手指塞进插座孔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不相似

2017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详解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物理 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产生,以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2.如图所示,小华骑单车出行,沿途看到路旁树木向后退去,所选的参照物是;小华坐在宽大的车座上比较舒服,这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了的缘故. 3.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地画面. 4.烩面是河南的特色名吃.图中,厨师将面坯拉成长长的面条,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在锅里煮面时,通过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面出锅时香飘四溢,这是由于分子的产生的. 5.图为一电热饮水机的电路简图,其额定电压为220V,具有“加热”、“保温”两种功能,对应功率分别为400W 和40W.当开关S1、S2均闭合,饮水机处于(选填“保温”或“加热”)状态,R1的组值为Ω;用饮水机给2kg的水加热,当水温升高50℃,水吸收的热量为J.[c水=4.2×103J/(kg?℃)]. 6.由金属杆组成如图所示的导轨,其中水平面上两平行导轨足够长且全部置于竖直向上的磁场中,与倾斜

放置的导轨ABCD平滑且固定连接.将一金属棒ab从倾斜导轨上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接触且不受摩擦,请你判断ab棒在水平导轨上的运动情况:.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简述理由:.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某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在8亿千瓦时以上,“千瓦时”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电能B.电功率C.电流D.时间 8.如图所示,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铁块,由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重6N的沙桶相连且保持静止.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及答案重庆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A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取g=10N/kg,水的密度ρ=1.0×10kg/m3。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 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 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 2.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3.如图1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 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 力 5.有关电和磁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玩要的儿童可以将手指塞进插座孔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不相似 D.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

2017年盐城市中考物理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盐城市中考物理真题及参考答案 (WORD版本真题试卷+名师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 物理部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 1.重敲音叉发生的声音与轻敲音叉相比() A.音调变低B.频率变大C.响度变大D.声速变小 2.下图表示的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3.端午节,小红一进家门便闻到粽子的香味,这一现象表明()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4.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地面上科技人员控制对接过程是利用() A.超声波B.微波C.次声波D.紫外线 5.如图所示,导体棒ab向右运动,下列操作能使导体棒向左运动的是() A.调换磁极B.取走一节干电池 C.将导体棒a、b端对调D.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6.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7.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 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8.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 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9.可燃冰是海洋深处甲烷与水形成的固体,下图表示不同深度、不同温度下甲烷与水存在状态情况,已 知深度每增加10m海水的压强增加1atm(1atm为1标准大气压),下列情形中,甲烷与水能形成可燃冰的是() A.压强为50atm,温度为10℃ B.压强为100atm,温度为0℃ C.压强为200atm,温度为20℃ D.压强为300atm,温度为30℃ 10.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11.每年都有一大批丹顶鹤从北方迁徙到我市滩涂越冬,如图所示,一只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 速滑翔,此过程中,空气对它作用力的方向()

(完整版)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7?深圳)下列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鱼在水中漂﹣﹣光的折射 B、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光的反射 C、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和振幅有关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2、(2017?深圳)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3、(2017?深圳)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4、(2017?深圳)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汽车的动力是由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提供的 C、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5、(2017?深圳)下列数据符合常识的是() 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B、电视机的功率约为2kW C、洗澡水温度约为80℃ D、我国某种新型客机飞行速度可以超过光速 6、(2017?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能保持静止状态 C、弹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D、我国某种新型客机飞行速度可以超过光速 7、(2017?深圳)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涉及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重庆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A卷)及答案

重庆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A 卷)及答案

重庆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A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g=10N/kg,ρ水=1.0×103kg/m3。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二、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5kg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D.普通中学生不行速度约为11m/s

2.如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缸中的“身体” B.江面上的“倒影” C.阳光下“影子” D.雨后的“彩虹”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 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

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 象 4.2017年1月,中国自主研发出圆珠笔的“笔 尖钢”,用“工匠精神”诠释了“中国创造”。图 2为同学们用按压式圆

珠笔按压弹起的情景,下列分析恰当的是() A.笔杆的手握部分有粗糙的橡胶套,可以增大摩擦 B.笔在纸上写的字不易擦去,是因为分子不运动 C.笔弹起离开桌面继续上升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笔弹起离开桌面上升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A卷试题和答案(高清word版)

重庆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物 理 试 题(A 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 与化学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取g =10N/kg , =1.0×103kg/m 3。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5kg B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D .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1m/s 2 )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 ,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 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螣蛇采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4.2017年1月,中国自主研发的圆珠笔的“笔尖钢”,用“工匠精神”诠释了“中国 创造”。图 2是同学们用按压式圆珠笔按压弹起的情景。下列分析恰当的是( ) A .笔杆的手握部分有粗糙的橡胶套,可以增大摩擦 B .笔在纸上写的字不歇脚擦去,是因为分子不运动 C .笔弹起离开桌面继续上升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 .笔弹起离开桌面上升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关于图3所示的电和磁知识,下列描述错误 的是( ) A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 B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不接地会有安全隐患 C .梳头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梳子具有磁性 D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磁场来工作的 [机密]2017年 6月12日16:30前

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张华听到楼下的李明大声喊他去踢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张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明的喊声越大,他声音的音调越高 C.李明的喊声越大,他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D.张华根据喊声的音调判断出是李明 2.泡茶时茶香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B.泡茶的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不断增加 D.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3.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66年观察到了光的色散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光的色散成因相同的是() 4.跳台滑雪包含很多科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人离开跳台前双脚蹬地,地对人的力大于人蹬地的力 B.人在空中滑翔,加速下降过程中,人受力平衡 C.人在空中滑翔、加速下降过程中,重力对人没有做功 D.滑雪板面积较大,对雪地的压强较小,不容易陷进雪地 5.如图所示,未装满水的密闭小瓶上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竖直细玻璃管,玻璃管内水柱高于瓶内水面,

现用一根饮料吸管水平靠在玻璃管的上端吹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吹气前,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 B.吹气前,瓶内气体压强等于瓶外大气压强 C.吹气时,玻璃管中水柱升高 D.吹气时,玻璃管中水柱降低 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汽车在第10s时已行驶了150m,速度达到了20m/s,随后匀速前进,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始终为2000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0﹣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 B.在0﹣10s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000N C.在10﹣20s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4×105J D.在10﹣20s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4×105W 7.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当前核电站利用可控核裂变发电 C.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由超导材料制成 D.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8.下列关于家庭电路和生活用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客厅吊灯的开关和吊灯之间是串联的 B.测电笔可以用来辨别火线与零线 C.可以在高压输电塔下放风筝

2017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物理试卷 第1页(共20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20页)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 .............................................................................. 1 广东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答案解析 .. (5) 广东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 100 Hz B .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 000 Hz C .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 .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光年”是时间单位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在原子、中子和原子核中,尺度最小的是中子 D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3.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4.如图所示,小花想搬起一块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石头没有被搬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B .若石头没被搬起,是因为石头受到的惯性力比较大 C .若石头被搬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石头惯性的大小 D .若石头没被搬起,此时石头受到的重力和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 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 V ,1L 、2L 是小灯泡,当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 ,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 ) A .2L 两端的电压为1.5 V B .1L 两端的电压为1.5 V C .1L 与2L 的灯丝电阻之比为2 : 1 D .通过1L 与2L 的电流之比为1 2: 6.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若妈妈克服重力做功为1W 、功率为1P ,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2W 、功率为2P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21 : : 1 1W W = B .21 : : 2 3W W = C .21 : : 1 1P P = D .21 : : 2 3P P = 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 m m >>乙甲丙 B .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F F =<乙甲丙 C .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 p p >>乙甲丙 D .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p p p >=乙甲丙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