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合集下载

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节能监测考核指标

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节能监测考核指标

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节能监测考核指标
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节能监测考核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锅炉燃烧效率:衡量锅炉燃料的利用效率,即将燃料转化为有效热量的比例。

燃烧效率越高,能源利用率越高,节能效果越明显。

2. 全系统热效率:考虑整个锅炉系统的热损失,包括锅炉本身以及与锅炉相关的设备(如烟囱、燃料输送系统等)的能量损失,在保证燃烧效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量损失,提高系统的热效率。

3. 能耗指标:监测每单位产生的蒸汽或热水所需要的能耗数量,如单位蒸汽或热水对应的煤耗或油耗。

优化能耗指标可以减少锅炉运行中的能源消耗,进一步提高锅炉的节能效果。

4. 废气排放指标:衡量锅炉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如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的排放浓度。

降低废气排放浓度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锅炉的清洁生产水平。

5. 运行稳定性指标:考核锅炉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水循环稳定性、燃烧稳定性、负荷变化响应能力等。

稳定运行可以减少能源损耗和维护成本,提高锅炉的节能效果。

综上所述,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的节能监测考核指标应综合考
虑锅炉燃烧效率、全系统热效率、能耗指标、废气排放指标以及运行稳定性指标等因素,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效果。

【海南省】DB46T 180-2009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

【海南省】DB46T 180-2009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

ICS27.060J98 DB46 备案号:26897-2010海南省地方标准DB 46/T 180—2009前 言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

本标准起草人:陈海雄、蔡军、陈起辉、梁宏、邢谷贤、云晗、王文、马家坦。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节能的术语和定义、选型节能、水处理节能、余热回收节能、运行维护节能、变频技术节能、利用外热节能、节能管理等基本要求和规范性作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为介质、额定蒸汽压力小于3.82MPa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含余热蒸汽锅炉,下简称锅炉)。

热水锅炉、汽水两用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可参照本标准的有关内容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GB/T 3486-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 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5317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GB/T 17719-1999 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则GB/T 17954 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 50041-2008 锅炉房设计规范TSG G5001 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TSG G5003 锅炉化学清洗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水质达标指锅炉给水和锅水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GB/T1576的各项指标要求。

3.2尾部受热面装置以锅炉尾部排出的热烟气作为加热介质的一类换热装置的总称,如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水加热器等。

3.3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指进出容器通道的端盖或者和主体间带有相互嵌套的快速密封和开启装置的容器,如蒸压釜、灭菌器、硫化罐等。

3.4锅外水处理原水在进入锅炉之前,将其中对锅炉运行有害(结垢或腐蚀)的杂质经过一定的工艺进行处理的方法。

锅炉节能降耗实施细则

锅炉节能降耗实施细则

锅炉节能降耗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其能源消耗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制定锅炉节能降耗实施细则成为必要措施。

二、目的和意义锅炉节能降耗实施细则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企业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提高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适合范围本细则适合于所有使用燃煤、燃气、燃油等燃料的锅炉设备,包括工业锅炉、民用锅炉等。

四、节能降耗措施1. 锅炉燃烧系统优化- 优化燃烧系统的调整参数,确保燃烧效率最大化。

- 定期清洗和维护燃烧器,以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

- 安装燃气预混合器、燃烧控制器等装置,提高燃烧效率。

2. 锅炉热效率提升- 安装热回收装置,利用废热进行余热回收。

- 优化锅炉的热力循环系统,减少热能损失。

- 定期检查和维护锅炉的换热面,确保其正常运行。

3. 锅炉运行管理- 建立完善的锅炉运行管理制度,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 定期进行锅炉性能检测和能源消耗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 培训锅炉操作人员,提高其技能水平,减少操作失误。

4. 锅炉设备更新- 对老化、低效的锅炉设备进行更新,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新型锅炉设备。

- 选择适当的锅炉容量,避免过大或者过小造成能源浪费。

- 优化锅炉设备的布置和管道设计,减少能源损失。

五、实施步骤1. 制定锅炉节能降耗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和措施。

2. 进行锅炉设备的能源消耗分析,确定节能降耗的重点和方向。

3.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节能降耗措施和实施方案。

4. 开展锅炉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工作,安装相关的节能设备。

5. 建立锅炉运行管理制度,加强对锅炉运行的监测和管理。

6. 进行锅炉性能检测和能源消耗监测,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7. 定期评估锅炉节能降耗效果,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六、预期效果通过实施锅炉节能降耗措施,估计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 锅炉能源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

DB13T 1459-2011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

DB13T 1459-2011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

ICS27.010F 0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1459—2011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特种设备学会。

本标准起草人:李强、魏楠、陈建中、李建业、梁冀平、宋金华。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对涉及工业锅炉节能的七个方面(选型、水处理、余热回收、运行维护、利用外热、管理、评价与监督等)规定了基本要求和规范性作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的,额定压力小于3.82 MPa的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水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可参照本标准的有关内容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GB/T 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TSG G5001 锅炉水(介)质处理监督管理规则TSG G5003 锅炉化学清洗规则TSG G0002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水质达标指锅炉给水和锅水水质均符合GB/T 1576《工业锅炉水质》的各项指标要求。

3.2尾部受热面装置为了更充分地利用锅炉排烟余热,以锅炉尾部排出的热烟气作为加热介质的一类换热装置的总称,如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水加热器等。

3.3锅外水处理原水在进入锅炉之前,将其中对锅炉运行有害(结垢或腐蚀)的杂质经过一定的工艺进行处理的方法,最常见的为钠离子交换法。

3.4锅内加药处理为了防止或减缓锅炉结垢、腐蚀,有针对性地向锅内投加一定数量药剂的水处理方法。

4 选型节能4.1 锅炉使用单位应选用与其燃料种类相适应的炉型。

锅炉热效率监测及分析

锅炉热效率监测及分析

该 种锅 炉 是一种 高 效率 、 污染 的节能 产 品 , 低 其燃烧 适应 性强、 燃烧 效率 高 、 负荷 调节 范 围广 、 成本 的炉 内脱硫 , 低
具 有 洁净 燃烧 特点 , 已被 广 泛 采 用 。但 对 该 企业 能 源 审
稳定性 。表 1 为该 锅炉 节能 监测数 据 。
1 排 烟温 度影 响分析
蝴_肌 寻
锅 炉实 际运行 热效 率偏 低 , 国平 均 工 业 锅 炉热 效 率 仅 全 为 6%左 右 , 0 与工业 发达 国家 相 比差 距较 大 。本 文 例举 的某公 司 5#燃煤 锅 炉 , 为循 环 流 化床 锅 炉 , 皮带 秤 按 公
热损 失 。此外过低 的排 烟温 度 若 低 于 烟气 露 点 以下 , 将
段 , 对 锅炉 经济 运行 和节 能降耗 具有 重要 意义 。 这
表 1
会 引起 受 热面 的腐 蚀 , 及 锅 炉 的安全 运 行 。最 合 理 的 危 排烟温 度应 根据排 烟 热损失 与烟气 露 点等进 行 技术 经济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典型用能设备一锅炉的排烟温度、 过量空气系数 、 含碳量 和炉体外表面温度 四项指标进行节 能监测 , 析影响锅 炉热效率 的 炉渣 分
因素, 为今后更好 的开展节能和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 词 : 炉 ; 锅 热效率 ; 分析
工 业 锅炉 是企 业 主要耗 能设备 之一 , 统计 , 业 锅 据 工 炉煤耗 占一个 企业 总能 耗 的(0~6 ) 3 0 %左 右 。我 国工 业
要求是把碳氢化合物在锅炉 内燃烧完全 , 既提高了煤 的 燃烧率 , 可防止 锅炉 冒黑 烟 , 是 由于种 种 原 因 , 管 又 但 烟 省煤器 的烟垢 堵塞 是不 可避 免 的。 因此应定 期检 查锅 炉

监测、测试标准

监测、测试标准

监测测试标准一、监测标准1、GB1513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2、GB/T15317-2009《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3、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4、GB/T15318-2010《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5、GB/T15910-2009《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6、GB/T15911-1995《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7、GB/T15912.1-2009《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冷库》;8、GB/T15913-2009《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9、GB/T15914-1995《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10、GB/T16664-1996《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11、GB/T16665-1996《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12、GB/T16666-1996《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13、GB/T16667-1996《电焊设备节能监测方法》;14、GB/T 17471-1998《锅炉热网系统能源监测与计量仪表配备原则》15、GB/T 25328-2010《玻璃窑炉节能监测》16、GB/T 16811-2005《工业锅炉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17、GB/T 17471-1998《锅炉热网系统能源监测与计量仪表配备原则》18、GB/T 18345.2-2001《燃气轮机烟气排放第2部分:排放的自动监测》19、GB/T 24560-2009《电解、电镀设备节能监测》20 、GB/T 24561-2009《干燥窑与烘烤炉节能监测》21、GB/T 24562-2009《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22、GB/T 24563-2009《煤气发生炉节能监测》23、GB/T 24564-2009《高炉热风炉节能监测》24、 GB/T 24565-2009《隧道窑节能监测》25、GB/T 24566-2009《整流设备节能监测》二、性能试验、测试标准。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0002-2010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0002-2010

-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第三章 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
TSG G0002-2010
第二十八条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制造,确保锅炉产品的性能达到 设计要求,并且满足能效指标要求。任何单位不得制造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产品。
第二十九条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按照鉴定合格的设计文件安排新产品试制。工业锅 炉新产品应当进行能效测试,未经能效测试或者能效测试结果不符合能效指标要求的, 不得投入使用,也不得进行批量生产。
锅炉设计说明书中应当明确锅炉设计工况范围、设计燃料要求、燃料消耗量、设计 热效率曲线、锅炉金属消耗量、配套的辅机参数、锅炉主要结构参数,以及排烟温度、 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等与锅炉能效有关的主要参数指标及其计算依据。
安装使用说明书中至少包括系统设计与安装指导要求、经济运行操作说明。 第六条 锅炉排烟温度的设计应当综合考虑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对额定蒸发 量小于 1t/h 的蒸汽锅炉排烟温度不得高于 230℃;额定热功率小于 0.7MW 的热水锅炉排 烟温度不得高于 180℃;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 1t/h 的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大于或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二章 设 计
第四条 锅炉及其系统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 标准的要求,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损失。积极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 艺,提高锅炉自动控制水平,以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需求。
第五条 锅炉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样、设计说明书,热力计算书,烟风阻力计算书, 水动力计算书(适用于强制循环和复合循环锅炉)安装与使用说明书。
TSG G0002-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目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设计………………………………………………………………………………(1) 第三章 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5) 第四章 使用管理………………………………………………………………………(6) 第五章 监督管理…………………………………………………………………………(9) 第六章 附则……………………………………………………………………………(11)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管理制度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管理制度

(2)、光学高温计(红外测温仪):测量炉膛温度; ⑶、温度计(0100℃):测量给水温度; ⑷、磅称(0.5级、250Kg,需经计量部门检定):测量燃料输入量; (5)、流量计:测量给水流量; ⑹、钢卷尺(20m):测量给水量; (7)、元素分析仪:分析燃料所含C、H、N等含量; ⑻测硫仪:分析燃料所含S含量; ⑼燃料工业分析仪:进行燃料工业分析、量热仪各一套; ⑩饱和蒸汽湿度分析设备:氯根或钠离子浓度或电导率或钠度计或电导率 仪任选一。 6使用单位应派有关人员配合测试的准备工作。 6.1使用单位准备好与测试有关的锅炉资料。 5.6.2测试现场的环境和场地条件符合相关标准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为测试工作安装必要的设施和测量装及设 置测量孔,便于进行测试工作。 6.3指定专门人员配合测试工作。
对锅炉使用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应妥善保管,并予保密。
测试负责人应由熟悉《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并有测试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应根据标准的有关规定, 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测试大纲。并在锅炉实施测试前通知使用单位,联系相关测试事宜。
2.5测试人员在进入现场实施测试过程中,应根据测试的实际情况按拟定的测试项目认真进行测试,如实填写, 字迹清晰、项目齐全,不得马虎了事。
6.3人员组织与分工
现场测试一般由2〜3人进行,其中一人为测试负责人,其余人员按计划进行测试并记录试验数据,试验过程中 测
试人员不宜变动。 6.4测试使用的仪表均应在检定和标定的有效期内,且应具备法定计量部门出具的坚定合格证或检定印记;测试 前后应对所用仪表加以检查校准。 6.5按测试方案中测点图的要求安装仪表。 6.6全面检查锅炉的汽、水及燃料、排渣必须与其他锅炉的汽、水及燃料、排渣完全隔绝,以防止泄漏影响测试 结果的准确性。 6.7测试用燃料应符合锅炉用燃料分类标准,同时符合制造厂设计要求。 6.8试验要求 数据准确、可靠,测量误差符合《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的要求。 6.8.1正式测试应在锅炉热工况稳定和燃烧调整到测试工况1小时后进行。 6.8.2验收测试锅炉所使用燃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说明按锅炉用煤分类所属的类别。 6.8.3测试期间锅炉各项热工性能参数应相对稳定,其波动范围符合下列规定: ⑴锅炉出力最大波动范围: ⑵蒸汽锅炉压力允许波动范围: ⑶过热蒸汽温度允许波动范围: 每次测试实测过热蒸汽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