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结构的介绍与模架
标准模架型号

标准模架型号标准模架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固定模具的工具,通常用于塑料注射成型和压铸等工艺中。
选择合适的标准模架型号对于模具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标准模架型号及其特点,以便于您在选择模架时能够更加明晰。
1. 固定式标准模架。
固定式标准模架是最常见的模架类型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大多数注塑模具和压铸模具。
固定式标准模架通常由上模板、下模板、四柱和导柱组成,能够有效支撑模具并保证模具的定位精度。
在选择固定式标准模架时,需要考虑模具的尺寸、重量以及生产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2. 滑动式标准模架。
滑动式标准模架相比固定式模架来说,具有更灵活的特点。
它适用于一些特殊形状的模具或需要进行模具装卸的工艺。
滑动式标准模架通常由上模板、下模板、四柱、导柱和滑块组成,通过滑块的移动来实现模具的装卸。
在选择滑动式标准模架时,需要考虑模具的形状、重量以及装卸频率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3. 自动脱模式标准模架。
自动脱模式标准模架是一种集成了脱模装置的模架类型,它能够在模具成型完成后自动将成品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自动脱模式标准模架通常由上模板、下模板、四柱、导柱和脱模装置组成,通过脱模装置的动作来实现模具的脱模。
在选择自动脱模式标准模架时,需要考虑模具的成型周期、脱模空间以及自动化程度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4. 多腔模标准模架。
多腔模标准模架是一种能够同时成型多个产品的模架类型,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多腔模标准模架通常由上模板、下模板、四柱、导柱和多腔模具组成,通过多腔模具的布局来实现多个产品的同时成型。
在选择多腔模标准模架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尺寸、成型周期以及模具布局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总结。
选择合适的标准模架型号对于模具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在选择标准模架时,需要综合考虑模具的形状、重量、成型周期、脱模空间以及自动化程度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1.4 TOP模具结构介绍[9页]
![1.4 TOP模具结构介绍[9页]](https://img.taocdn.com/s3/m/fc09e5b728ea81c758f578ea.png)
四、TOP模具结构数据库介绍
1.TOP模具结构数据库介绍
3D档案内容
pre_part
3D档案
english or metric
注册表
注册表内容
四、TOP模具结构数据库介绍
2.建立TOP模具结构UG界面
数据库配制
专案名 产品材料
注册表 top结构 prod结构
编辑产品信息
二、TOP模具结构装配关系
.
1
TOP 变量组件
一
冷却件组件
般
模
流道和浇口组件 模架标准件组件
具
主
安排产品布局位置
装 配
产品子装配节点 顶针总项 滑块总项
模
斜顶总项
型
模型组件
关
修剪面组 型腔
系
型芯 分型组件
一穴的布局 顶针总项(包括圆顶针、扁顶针、套筒顶针) 滑块总项(除去滑块入子所有滑块上的零件)
公模仁侧杂项(包公模斜顶上的零件等) 母模仁侧杂项(包母模斜销上的零件等)
molding成品(是link原始成品的成品) 修剪平台
母模仁侧(里面有一个母模仁,会自动隐藏,它下面包括母模仁方入子、图入子、滑块入子、斜销) 公模仁侧(里面有一个母模仁,会自动隐藏,它下面包括母模仁方入子、图入子、滑块入子、斜销)
收缩部件
产品模型
曲 面 链 接
实 体 链 接
实 体 链 接
二、TOP模具结构装配关系
.
总TOP结构 PC+ABS模具TOP结构
2
双
色
塑料模具模架结构标准及参考图例

塑料模具零部件结构标准及参考图例第7章注射模零部件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 7.1 塑料注射模模架GB/T12555-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代替GB/T12555.1-1990《塑料注射模大型模架》和GB/T12556.1-1990《塑料注射模中小型模架》。
GB/T12555-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标准规定了塑料注射模模架的组合形式、尺寸标记,适用于塑料注射模模架。
7.1.1 模架组成零件的名称塑料注射模模架按其在模具的应用方式,可分为直浇口与点浇口两种形式,其组成零件的名称分别见图7-1和图7-2。
1234567891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1413121122212019181716图7-1 直浇口模架组成零件的名称 图7-2 点浇口模架组成零件的名称1-动模座板;2-内六角螺钉;3-内六角螺钉; 1-动模座板;2-内六角螺钉;3-内六角螺钉;4-弹簧垫圈; 4-垫块;5-支承板;6-动模板;7-推件板; 5-挡环;6-垫块;7-带头导柱;8-支承板;9-动模板; 8-定模板;9-内六角螺钉;10-定模痤板; 10-推件板; 11-带头导套;12-定模板; 13-直导套;11-带头导套;12-导柱;13-直导套; 14-推料板;15-定模痤板;16-带头导套;17-导柱;18-直导套;14-复位杆;15-推杆固定板;16推板 19-复位杆;20-内六角螺钉;21-推杆固定板;22-推板7.1.2 模架的组合形式塑料注射模架按结构特征可分为36种主要结构,,其中直浇口模架12种、点浇口模架16种和简化点浇口模架8种。
1.直浇口模架直浇口模架12种、其中直浇口基本型有4种、直身基本型有4种、直身无定模座板型有4种。
直浇口基本型又分为A 型、B 型、C 型和D 型。
A 型:定模二模板,动模二模板。
B 型:定模二模板,动模二模板,加装推件板。
C 型:定模二模板,动模一模板。
塑料注塑模具结构

塑料注塑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一、一幅完整的模具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
成型部分,关系着塑料产品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二是模架部分,也称模胚,是用来安装和固定成型部分的二、塑料注塑模具分为2大类型:1):两板式模具。
两板式模具不适用于带有前模滑块的模具和点浇口的模具,除了这两种结构外,其他所有结构和进胶方式都可使用。
2)三板是式模具。
又称细水口模具,按类型又分:细水口、简化型细水口和假三板三种形式(简化型细水口模架后模侧板内没有导柱,拉杆上没有限位垫圈,不能设计推板结构,通常用在500mm一下的中小型模具上,产品批量较大时也不适宜使用。
假三板模架是专门为前模滑块机构的模具而设计的,没有卸料板,不适用于点浇口的模具。
三、6大系统组成一幅完整的塑料注塑模具1):浇注系统。
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4部分组成2):成型机构。
成型结构是与塑料产品直接接触的部分,包括前后模仁、镶件、滑块、斜顶等机构。
3):顶出机构。
包括顶针、顶块、司筒、顶针固定板、顶针垫板、复位杆结构等。
4):导向结构。
导向机构包括导柱、导套、顶板复位杆、顶板导套等机构。
对于要求较高的模具,有时还应另外增加辅助导向机构,如锥面、直面、圆锥精定位等。
5):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主要是循环水路,有油冷、水冷、空气冷等。
有些模具需要加热,可利用冷却水路来进行加热。
6):排气系统。
主要有排气槽、排气针、排气镶块,排气阀等部分机构。
塑料模具热流道系统介绍一:热流道系统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塑料成型浇注系统,主要借助于加热装置和电子温控系统使浇注系统中的熔融塑料不会发生凝固,从而平稳有序地将塑料填充到模具型腔中。
在没有注塑压力的情况下,熔融塑料不会自动流动,也不会随着塑料制品的脱模产生拉丝、溢流等现象,所以热流道模具又称无流道或少流道模具。
二:热流道模的塑料熔融温度范围较宽。
低温时,流动性好:高温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对压力敏感,不加压不流动,加压后立即流动;导热性好,加热快,冷却快。
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

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或装置。
它是通过对原料进行加工和形状塑造,使其达到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具。
模具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模板、下模板、侧模板、模腔、导柱、导套、顶针、顶针座、顶板、底板、模具座、各类导向部件以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装置。
上模板是模具的上部分,通常固定在模架上。
下模板是模具的下部分,通常固定在模架上。
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间隙就是模腔,模腔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侧模板用于固定和定位模具的各个部件。
导柱和导套用于固定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位置,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顶针和顶针座用于控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形状,通常通过顶板来实现。
底板用于支撑模具的各个部件,使其保持平衡和稳定。
模具座用于固定模具在机床上的位置,以便进行加工和制造。
模具的基本结构是为了满足不同产品的加工和制造需求而设计的。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模具的结构可以有所不同。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材料的选择、工艺的要求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等因素。
模具的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便在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保持稳定和精度。
同时,模具的结构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易于维护性,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维修和保养。
模具的基本结构是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个合理和优良的模具结构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减少生产成本和周期。
因此,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模具的基本结构,合理选择和布置各个部件,以实现最佳的加工效果和经济效益。
模具的基本结构由上模板、下模板、侧模板、模腔、导柱、导套、顶针、顶针座、顶板、底板、模具座、各类导向部件以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装置组成。
这些部件共同协作,完成对原料的加工和形状塑造,使其达到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具。
模具的基本结构是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模具的基本结构,以实现最佳的加工效果和经济效益。
模具基本结构简介之两板模

(B)型﹐一般用在成品有插破角且成品插破角较小 的情况下。防止精度不够从而损坏插破面 (C)型﹐模具空间较小且成品有插破角时,但没有 空间装前两种定位块而采用的圆柱型定位块 (D)型﹐ 模仁型腔较深且成品有插破的情况下使用。 防止公母模仁错位以及保护模仁插破面。
模具基本结构简介 之两板模
前言
模具基本结构一般分为两板模﹐三板 模和热流道三种。模具结构一般由客 户或者依据产品来决定的。在这里主 要讲述两板模的基本结构。
两板模模架形式
直身模 工字模
工字模轴侧图
工字模平面图
两板模基本零件简介
1.上固定板(TOP CLAMPING PLATE)材质S45C 2.母模板(CAVITY PLATE)材质S45C 3.公模板 (CORE PLATE)材质S45C 4.上顶出板 (EJECTOR RET PLATE)材质S45C
6.EGP的长度确定
一般模具
小模具
模温高及 压铸模具
K.O孔的中心位置要与注口中心一致
计数器配置要求
1.计数器安装位置:安装在非基准侧 2.安装形式有两种(如图)
安装在内侧,模具空间大 安装在外侧,模具空间小
定位块配置要求
1.定位会块材SKD61热处理HRC45~48°表面研磨
2.定位块的装配形式及使用场合。(如图)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7月20 日星期 一上午3 时15分 57秒03 :15:572 0.7.20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7 月上午3 时15分 20.7.20 03:15J uly 20, 2020
塑料模具模架结构标准及参考图例

塑料模具零部件结构标准及参考图例 第7章注射模零部件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 7、1 塑料注射模模架GB/T12555-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代替GB/T12555、1-1990《塑料注射模大型模架》与GB/T12556、1-1990《塑料注射模中小型模架》。
GB/T12555-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标准规定了塑料注射模模架的组合形式、尺寸标记,适用于塑料注射模模架。
7、1、1 模架组成零件的名称塑料注射模模架按其在模具的应用方式,可分为直浇口与点浇口两种形式,其组成零件的名称分别见图7-1与图7-2。
1234567891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1413121122212019181716图7-1 直浇口模架组成零件的名称 图7-2 点浇口模架组成零件的名称1-动模座板;2-内六角螺钉;3-内六角螺钉; 1-动模座板;2-内六角螺钉;3-内六角螺钉;4-弹簧垫圈; 4-垫块;5-支承板;6-动模板;7-推件板; 5-挡环;6-垫块;7-带头导柱;8-支承板;9-动模板; 8-定模板;9-内六角螺钉;10-定模痤板; 10-推件板; 11-带头导套;12-定模板; 13-直导套;11-带头导套;12-导柱;13-直导套; 14-推料板;15-定模痤板;16-带头导套;17-导柱;18-直导套;14-复位杆;15-推杆固定板;16推板 19-复位杆;20-内六角螺钉;21-推杆固定板;22-推板 7、1、2 模架的组合形式塑料注射模架按结构特征可分为36种主要结构,,其中直浇口模架12种、点浇口模架16种与简化点浇口模架8种。
1、直浇口模架直浇口模架12种、其中直浇口基本型有4种、直身基本型有4种、直身无定模座板型有4种。
直浇口基本型又分为A 型、B 型、C 型与D 型。
A 型:定模二模板,动模二模板。
B 型:定模二模板,动模二模板,加装推件板。
C 型:定模二模板,动模一模板。
图解说明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完整版

图解说明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模具采购必备基础知识之二: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图解说明:模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
具体原理指:将受热融化的塑胶原材料由注塑机螺杆推进高压射入塑胶模具的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塑胶成形产品。
塑胶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
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塑胶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胶品种和性能、塑胶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一、塑胶模具结构按功能分,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系统、排气系统、导向系统、顶出系统等组成。
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1.浇注系统:是指塑料从射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
2.成型零件系统:是指构成制品形状的各种零件组合,包括动模、定模和型腔(凹模)、型芯(凸模)、成型杆等组成。
型芯形成制品的内表面,型腔(凹模)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形状。
合模后型芯和型腔便构成了模具的型腔。
按工艺和制造要求,有时型芯和凹模由若干拼块组合而成,有时做成整体,仅在易损坏、难加工的部位采用镶件。
3.调温系统: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需要有调温系统对模具的温度进行调节。
对于热塑性塑料用注塑模,主要是设计冷却系统使模具冷却(也可对模具进行加热)。
模具冷却的常用办法是在模具内开设冷却水通道,利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带走模具的热量;模具的加热除可利用冷却水通热水或热油外,还可在模具内部和周围安装电加热元件。
4.排气系统:是为了将注射成型过程中型腔内的空气及塑胶融化所产生的气体排除到模具外而设立,排气不畅时制品表面会形成气痕(气纹)、烧焦等不良;塑胶模具的排气系统通常是在模具中开设的一种槽形出气口,用以排出原有型腔空气的及熔料带入的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结构介绍及模架 2.1 模具外观认识 认识模具结构,最好是到加工现场看看模具实物,对其结构有个大致印象,这样会有利于日后的学习。先给大家看一些注塑模具的图片:
图 注塑模具实物 上面两幅图是模具的实际照片,此时模具处于闭合状态,从外形来看,模具形状都差不多,是一个“方铁疙瘩”。
图 注塑模具实物 图是把模具的动定模部分打开之后的情形,我们发现其内部还是颇为复杂的。 2.2 模具结构3D图解 学好模具设计,头脑里面要有模具内部的三维结构,要能想象其内部结构,要达到这一点,除了强化制图方面的学习之外,多到加工现场看模具结构也是一个非常奏效的方法。见得多了,自然脑海中就有印象了。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到实际加工现场一看,你就全明白了。如果有师傅在场,帮你打开模具,并一个个零件拆开给你看的话,那真是再好不过,这样印象最深刻。 然而在校学子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达到这种情况,但可以借助3D软件,把模具拆开,就像真的一样,完全可以洞穿其内部结构。 现在,我们就以一副简单的模具为例,来介绍其内部各零件结构,以增加大家的感官印象,为日后的设计做准备。
图 模具三维结构 现在我们把模具打开,打开后的两瓣模具如图所示。 动模部分 定模部分 图 拆开后的模具
动模部分拆分演示
图 动模部分 上图即是动模部分各个零件的名称标示,为了让朋友们看清,标的箭头就有些乱。这个例子是个简单的模具的动模部分,虽然简单,但是代表了模具的基本结构。像导柱、复位杆、动模仁、上、下顶出板等等这些零件是其它模具都带有的。其它模具都一个样,所不同的是其模仁部分及其内部结构。下面我们就把动模部分的零件一个个拆开,从而能够更清晰地有模具内部结构的印象。
注: 模具的动模部分、定模部分的这种称呼是源自工程中,因为模具是固定在注塑机上的,随着开模动作,注塑机的移动模板将带动模具的一部分沿着分型面打开与模具的另一部分分离。于是称固定在注塑机移动模板上面,并随注塑机移动模板移动的这部分模具,称为动模部分;而固定在注塑机固定模板上的那部分模具称为定模部分。 在我国不同地方对某些模具结构零件的叫法是不一样的。例如:定模板有的地方叫母模、上模、前模、型腔、阴模、凹模、A板等,叫法五花八门,给初学模具设计的朋友阅读模具资料时稍微带来点 首先我们把动模仁拆开,即从动模部分拿出来,如图所示。 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动模部分镶嵌着一块零件,称为模仁,模仁是用来成型塑件的,模仁分为动模仁、定模仁。对于早期的模具来说,没有模仁部分,产品是直接在模板上面成型的,时至今日,对于某些简单的模具,或者说某些模厂出于成本的考虑,也还有采用这种方法成型。 随着客户对塑胶产品的外观、结构等要求的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塑胶产品直接在模板上成形的模具越来越少。一个原因就是模板的材质相对而言比较差,这种材质达不到塑胶产品成形的精密要求;但如果模板采用好的材质,这样会增大模具材料的成本,不划算。所以,为了出较好的较精密的成本又恰中的塑胶产品,于是就出来了一个“模仁”的概念。 模仁是塑胶模具的核心部分,它是模具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塑胶产品的成形部分就在模仁里面,大部分时间的加工也花费在模仁上。模仁加工好后,分别放在动、定模板里面,因此有定模模仁和动模模仁之称,动、定模板通常需要铣一个型腔以供放置模仁。图中箭头所指圆圈部位为模仁。 图 接下来,我们把动模板拆下,如图所示。
图 从图可以看出,动模板是靠螺丝与其它板固定在一起的,弹簧套在回针上面;顶针将从动模板上面的预留孔中穿出直达产品。 再接着,我们把一侧的支撑脚拿下,如图所示。
图 支脚主要作用是为确保塑件的顶出距离,另外也为放置上、下顶出板腾出空间,使成品能顺利脱模。支撑脚上面除了有预留的螺丝过孔外,还有销钉孔。 接下来,我们另一侧的支撑脚拿去,如图所示。 图 在上顶出板上固定有顶针、拉料杆、复位杆等诸多构件,此板与下顶出板以螺丝固定为一体,从而保证成品脱模时顶出的方位正确平衡、稳定。
最后,我们除去上下顶针板、弹簧、顶针、回针等,如图所示。
图 从上图看,垃圾钉位于动模底板与下顶出板之间,从而使两板之间形成适当的间隙,一来可以减少两者的接触面积;二来若有异物侵入时,有排泄杂物的作用,保证顶出板能顺利的运作。 定模部分拆分演示 图 定模部分 前面我们拆分了动模部分,接下来我们把定模部分拆开看看。 首先将定模仁从其中拆出来,如图所示。
图 定模仁是靠螺丝固定在定模板上的;其中浇口套穿过定模板,并穿过定模仁;导套固定在定 模板上,其作用在于和导柱向配合,从而保证模具的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在闭合时能迅速确实地正确配合。
继续将定模板拆出来,如图所示。
图 接下来,将浇口套从定模底板上拆出,如图所示。
图 浇口套主要形成模具浇注系统的主流道。是注射机中能够流动的塑料进入模具空腔,必须经过的第一个通道。可以说是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它要与注射机的喷嘴配合。浇口套属于标准件,无需设计,可定购。 再下来,我们把定位环从定模底板上拆出,如图所示。 图 定位环可以使模具容易安装在注塑机上,并使注塑机的喷嘴与浇口套得以对正以顺利完成注射,有时候也因为要防止注塑压力使浇口套后退,而兼任压板的角色。定位环属于标准件,可直接购买,无需设计。
2.3 模具结构2D图解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注塑模具的形状、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脑海中有其内部结构的初步印象。然而,仅凭这还不能够更深入的学习具体设计知识,须知工程交流中还是要由图纸来说话的,我们必须要懂得模具方面的专业图纸,从2D图纸这个层面来认识学习各种模具结构。这是一个转变,我们须经受这个转变,将我们的思想逐步细化,细化到正规的模具图纸上来。只有适应这个变化,才能够进入模具设计的奇妙世界。下面我们通过一副模具CAD图来认识模具内部结构。请仔细看下图,并对照前面所讲的3D结构来想象。 图 1.定位环 2.浇口套 3.定模底板 4.定模板 5.定模模仁 6.动模模仁 7.动模板 8.顶针 9.拉料杆 10.支撑脚 11.上顶出板 12.下顶出板 13.垃圾钉 14.螺丝 15.动模底板 16.导套 17.导柱 18.水嘴 以上即是一副模具图,具体来说,是组立图里面的正视图。通过这个图,我们来表示模具内部的结构,其各部分零件名称可对应此前所讲的3D部分,具体细节此处就无需做过多的解释,今后我们将非常详细的介绍各个部位之功能。 2.4 标准模架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注塑模具,就会发现对于一般的注塑模具来说,许多结构是相同的。譬如都有固定板、顶出板、模脚、导柱、导套等等,每套模具,都包括此类构件。所不同的是每套模具的成型部分(或可说模仁)各不一样。为了尽量缩短制造模具的时间,降低模具的成本,现在许多模具制造商的中心工作是对动、定模仁(有的公司又叫模具的成形部分或者模具的模腔模心部分)加工。其它的作业则能简单就简单化,交付专有的公司来做。依据上述几点,于是就产生了标准模架。 采用标准模架有许多好处,诸如可以有效的提高加工精度、大幅度的节约时间,节省成本、减轻加工师傅的工作量等等。现如今,许多模具公司,尤其是模具行业发达的地区,都采用标准模架来做模具。当然,在有些地方,有些厂,出于各种原因,并未有采用标准模架,其各模板还需要自己加工。
图 标准模架 在许多模具公司的设计室均有模架厂商提供的模架定购册子等相关资料,设计人员在设计模具时可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来定购对应的模架。我们在此并不想深入讲解各种模架的尺寸细节,因为这部分内容你大可以到公司后,具体设计时在参照对应厂商的模架资料。但此时出于让大家了解模具结构的目的,对模架大致做一简单介绍, 根据产品的不同结构,塑胶模具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二板式模具,简称为二板模 (two-plat);另外一种叫三板式模具,简称为三板模(three-plat)。二板模又可叫做大水口模具,三板模又可叫做细水口模具。如果再细分,三板模又分为细水口模具和简化型细水口模具两种。 因此标准模架对于的就有大水口模架和细水口模架、简化型细水口模架三种大类型。且依据产品和模具的加工容易度,这三种不同的标准模架类型中又变分出不同的样式。我们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下面我们以最常见的两板模,即大水口模来介绍一下标准模架,你需要留意的内容包括: 各个零件的中英文名称对照;各个零件的相对位置、数量;各零件在AUTOCAD中的表达;各个零件的作用等等。 插图 二板模标准模架 图 二板模标准模架 由上图我们可看出二板模标准模架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板子部分: 上下固定板、公母模板、上下顶出板、模脚(两个)。有时,公母模侧还会有一块承板。 2、固定螺丝部分: S1--锁定上固定板与母模板,(请看相对应的俯视图),一般4-6个。 S2--锁定下固定板与公模板,它穿过了模脚,与其是间隙配合。一般是4-6个。 它的大小和到模具中心线之间的位置跟S1一致。只有其螺丝的长度不一样。 S7--锁定上下顶出板,分布在顶出板的四个角上。一般是4个。 S8--锁定下固定板与模脚,一般为4-6个。 3、附助零件部分: 导柱与导套--总共4套。为了防止模具在安装时装反,四套导柱导套中靠近基准的一套 向模具中心线向上偏了2mm。不管模具大小,每套模具都一样。(请看图示) 注意这套导柱导套在相对应的图上有OFFSET的字样.另外,当模具上有顶出板 导柱导套时,我们在定购模架回来时要把其给加上.不然后面会比较麻烦! 回位销--总共4个,分布在顶出板四个角上. 4、附助设置部分: 吊环孔--由于模具一般都较重,为了方便模具的安装和搬运,在加工现场都会用到吊车,因此在模具上设计了吊环孔,使吊环有一个可放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