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和语言

合集下载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人类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 的工具,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使用语 言进行交流和沟通,语言保存和传递 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同时语言也是 民族的特征之一,一般来说每个民族 都有自己的语言。
你听说过哪些种语言? 你会说哪些语言?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语言
1、全世界有数千种语言。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不同
俄语
阿拉 伯语 英语 汉语
魁北克省
阿拉 伯语 法语
英 语
西班 牙语
西班 牙语
英语 法语
英 语
英 语
西班 牙语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语言
汉语
主要分布地区
中国、东南亚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
英语
俄语 法语
英国、北美洲、亚洲的南部和大洋州
俄罗斯、亚洲的中西部 法国、非洲的中西部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西班牙和拉丁 年级 的师生到埃及参观金 字塔,请问:我们应该聘 请一位什么样的翻译?
第二轮1
奥地利修女
第二轮2
千手观音
第二轮3
第二轮4
北京街
连线题
基督教
唐山街
伊斯兰教 佛教
玉光街
第二轮5
国旗图案分别 与什么宗教有 关?
挪威
土耳其
第二轮
6、《西游记》 中唐僧师徒四人 去西天求取真经, “西天”指哪里? “真经”指什么 经?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立法依据。
伊斯兰教信徒的 祈祷
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信徒的祈祷
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
佛教始创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 经书是《佛经》

浅析中西不同宗教信仰对语言表达影响

浅析中西不同宗教信仰对语言表达影响

浅析中西不同宗教信仰对语言表达影响中西方的语言在表达上有许多的不同,这种差异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现在就宗教观念对人语言习惯的影响谈谈我对此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直接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观念必然会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的产生。

中西方的宗教种类繁多,我们只能以双方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来进行对比分析了,那就是中国的宗教和西方的基督教。

宗教是对神圣事物的信仰和追求。

为什么这里说的是中国的宗教,而没有说明具体是什么宗教呢?因为我觉得在中国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并没有很明显的界限,大多数的人都是佛道结合的,一般的民众大多只要有庙,庙里有佛、菩萨、神仙,他们就会拜。

所以才会出现有的地方居然有齐天大圣庙,当地的人们还是会郑重其事的,摆上祭品,对神桌上的悟空大圣进行膜拜,而西方的基督教信仰的是上帝。

可能就是因为在中国,宗教系统的模糊性让许多人都说中国其实没有真正的信仰,在中国所有的信仰都带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

这样的观点我觉得并不全面。

我们不能排除在中国存在着有的人只有遇上了不好的事情才想起要烧香拜佛的情况,但也不能就否定了那些每天都吃斋念佛的人的信仰。

据我所知,在我国广大的南方地区有很多人都是怀着极度虔诚的心去进香朝拜的。

我是崇明人,在我们那里还有很多老人供奉土地公,有的人家里除了土地公之外还会供奉有地藏王菩萨和观音大士等,这些人家大都至少会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烧香、吃斋,更有甚者,每天一早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烧香拜拜。

西方虔诚的基督教徒,一个星期去教堂三次,我想在数量上我们的教徒们是不会输给他们的。

正是因为中西方宗教的信仰情况的不同,中西语言中用来表达有关宗教的词汇也有所不同。

比如,在中国,要是要提醒别人不要做坏事的时候,他们会说“人在做,天在看”,他们认为“老天”是“有眼”的;而西方在表达“祝你好运”的时候,他们经常会说“God bless you !”;在诅咒人的时候,中西方所用的词汇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般会说“让你去见阎王!”,而在没有阎王概念的西方,人们会说“go to hell!”,他们的地狱相当于我们的地府;在中国我们说人死去,是说驾鹤西归,而在西方他们会说是上天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PPT教学课件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PPT教学课件
【答案】C
3. 【中考•永州】下列有关世界人口、语言与宗教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以白色人种为主 B. 青藏高原的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C. 阿拉伯语是澳大利亚的通用语言 D. 基督教主要分布在西亚地区
【点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以黑色人种为主,澳 大利亚通用英语,西亚地区的人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2)E、F两处的居民分别以___黑__色___人种和___白__色___ 人种为主,B处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伊__斯__兰__ 教,F处常见的代表性宗教建筑是___教__堂___。
【点拨】从图中分析看出,E处位于非洲中部,以黑色人 种为主;F处位于北美洲,以白色人种为主;F处的居民主 要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其代表性宗教建筑为教堂,B处 为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该处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
拉丁美洲 混血人种 葡萄牙语
亚洲西部和 白色人种 阿拉伯语
非洲北部
主要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练基础
1C
6A
2C
7B
3B
8D
4A
9A
5 见习题 10 C
11 B 12 B
答案显示
习题链接
练能力
1A
6B
练素养
答案显示
见习题
2C
7 见习题
3B
4B
5B
1. 【中考•龙东】下列四种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六种
江的东北部在内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
1998年武汉洪水
为什么说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地理位置:东江临黄东金海水和道黄起海点,,江 南海 北交 海汇 岸处 线, 中长段
优越性:既 可可 同沿 南长北江沿上海溯地到区内及陆世地界区各,国又贸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高密市立新中学 张莉
学习目标
1、说出并记忆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及其分 布地区。 2、了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3、知道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4、正确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树立无神论 观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又是积累和传递人类文明的工具
美报报道:汉语在美国迅速成为新的热门语言 .
新华社报道: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 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为了解中国并在与中国做 生意时更方便,美国人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 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 时,就说是“神的意志”, 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 流传到现在。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 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目前信徒约15.7亿人。 耶稣是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又称基督。基督是“救世主” 的意思,耶稣是基督的人间名字。 《圣经》是基督教经书的汇集,是基督各派宗教思想的核心和 指南。它分《旧约》、《新约》两个部分。
三、读图题 1.观察下面世界三大宗教的 代表建筑物,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图A是 基督 教的教堂,图B是 教的清真寺,图 伊斯兰 C是 教的庙宇。 佛 (2)有三位老汉分别是英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的穆 罕默德和中国的李明。 基督 汤姆使用的语言是 英 语,信仰 教,每个星期天要到 (填字母)处去做礼拜。 A 伊斯兰 穆罕默德使用的语言是 阿拉伯 语,信仰 教,他的宗教 活动是在 (填字母)处进行。 B 李明使用的语言是 汉 语,信仰佛教,他的宗教活动是 C 在 处(填字母)进行。 (3)汤姆、穆罕默德和李明三位老汉要在一起交流各自 的生活情况,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 英语 。

语言和宗教

语言和宗教

全世界分布最广的是哪种语言?为什么会出现 这种情况? 汉语除了在中国使用外,还有哪些国家使用?
全世界六种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世界的三大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1、世界宗教的分布

看一看,三大宗教主要的分布地区。
宗教建筑
基 督 教 教 堂
佛教--佛寺(庙宇)

伊斯兰教—清真寺
课后练习:
1、将各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对号入座。
教堂 清真寺
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佛寺、庙宇
2、将下列各国居民与他们所信仰的宗教 用直线连接起来。
伊斯兰教 佛教 基督教
中国人
阿拉伯人
泰国人
英国人
印度教
道教
印度人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目前信徒约 15.7亿人。
耶稣是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又称基督。基督是 “救世主”的意思,耶稣是基督的人间名字。
佛教僧侣与法会
英语在世界范围的分布

一种语言传播、使用的广泛程度,从一定意义 上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口和使用这种语言的地 区发展实力的体现。英语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 发展,英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殖民主义的扩张 及国际贸易的发展而逐步扩散到世界各地,使 用英语国家的不断增加使英语最终成为国际政 治、经济、文化交往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祈祷与唱诗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在中国又 称为清真教或回教。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 《古兰经》(又称《可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立法依 据。
伊斯兰教信徒的祈祷
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
佛教始创于古印度,目前信徒约3.05亿人。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名 字叫悉达多,生活在距今两千五六百年以前,与 我国的孔子同时,活了80岁。他是释迦族人。

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

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

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
1、世界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

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
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3、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
南部及大洋洲。

4、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5、联合国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
拉伯语。

6、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7、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8、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9、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10、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经典《圣经》
11、伊斯兰教,经典《古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12、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亚洲信徒最多。

13、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语言与宗教

语言与宗教

西亚
欧洲
东亚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汉语 英语 法语 俄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世界主要语言及文字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汉语
英语
俄语
西







法语
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小交组流讨小论组,竞读赛图3——8,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并在全班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言 的
法语


俄语

西班牙语
布 地
阿拉伯语

佛教
古印 度
公元
7世 纪
《古兰 经》
清真寺 特点:屋 顶有新月
公元 前6 世纪
佛塔或寺庙 特点:多呈 塔状
亚洲和非洲,特 别是西亚、北非 和东南亚各地
东亚、东南亚和南 亚的斯里兰卡
其他宗教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道教 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印度教 起源于南亚,盛行于印度和 斯里兰卡
犹太教 起
B阿拉伯语

C西班牙语 D汉语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43、、AB处、居C民、主D要三使处用(居阿民拉主伯要使用)语(,这英个地)区的语居,民但主
是要B信仰、(C处伊斯的兰居民)教多信仰(基督
)教,D处居民
多信仰(印度 )教
请将下列宗教与其主要分布地区、宗教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建筑用线连接起来。
拉丁美洲的很多国 家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或国家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复习知识点: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复习知识点: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复习知识点:世界的
语言和宗教

1、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
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
寺庙。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复习
知识点: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
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宗教和语言摘要: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与语言密切相关。

对宗教语言的研究是语言学不能忽视的方面。

本文主要从宗教和语言的关系,通过挖掘宗教语言的独特意蕴来论述宗教对语言的支撑作用,并分析了宗教学和语言学想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宗教;语言;支撑作用;宗教学;语言学宗教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宗教观念的发展又始终与人类认识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人类文化、意识又都离不开表达它们的形式——语言, 都必须以语言作媒介。

从语言史和思想史的角度看, 语言的产生虽与宗教无关, 但语言产生后,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或多或少被赋予一种超人的力量, 于是, 产生了语言的灵物崇拜,随之语言禁忌产生,语言灵物崇拜发展到极端是咒语和咒符的出现。

此外, 语言具有表达、祈使、表感、交感等多种功能, 原始人正是利用这些功能, 使其在一定场合下使用的语言往往具有浓厚的语言崇拜色彩。

由于语言的灵物崇拜,原始人认为, 支配了语言就等于支配了语言所指称的事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由最初的自然崇拜发展出精灵、祖先和神灵崇拜,由多种崇拜发展到一种崇拜,由部落宗教演化为民族宗教以至世界性宗教。

而宗教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的各种形态包括宗教往往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即使人类远古时期的宗教现象也会或多或少在语言中留下痕迹。

语言深处隐藏着大量宗教学资料因而通过语言堆积层的考察, 可以看到宗教产生、发展、变迁的种种迹象和特点。

除此,宗教创造了大量的语言词汇,由此构成的宗教话语。

宗教的传播,对语言的发展变化,其典型表现就是形成了宗教语言,及宗教语言的独特意蕴,使语言学和宗教学结合更加紧密。

一、宗教语言(一)宗教语言的定义广义的宗教语言,不仅包括在宗教的典籍和各种宗教性质的活动中,信仰者之间彼此交流所使用的语言,而且还包括实物符号和动作、行为符号,这些都可以视为“宗教语言符号”。

也就是说,除了语言文字外,还有宗教实体礼仪、实体器物等,如向神祭献的礼仪行为及贡物、庙宇、神像、法器;信仰者佩戴的挂有十字架的项链,戴在胸前和手腕上的佛珠,宗教的服饰,以及远古的“图腾”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广义上的宗教语言符号。

狭义的宗教语言,指在宗教领域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宗教典籍中所运用的相对世俗语言而言的“超世俗”的语言,它有特定的概念、范畴及相关的“语言链”,用来表达、阐释宗教的教义、教规以及作为“形而上”的宗教思想。

(二)宗教语言的独特意蕴宗教创造了大量的词汇,由此构成的宗教话语,用以描绘最高的存在者以及完美的性质,这种语言不具有推理、经验和实证的特点,带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和启示作用。

这些带有象征性和启示性的宗教术语构成了宗教语言的特色,所以,可以把宗教语言称为“象征语言”。

宗教语言引领宗教思维,以至形成宗教思想,传达宗教信仰,它的“象征”有其独特意蕴。

宗教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

尽管日常语言中也有象征性的内容,但是宗教的“象征语言”完全反映、服从于宗教信仰,它虽不可“完全脱离”日常语言的痕迹,但是寓意却不同。

宗教语言不同于科学语言,后者是逻辑性、推理性的语言。

罗素说:“神学与科学的冲突,也就是权威与观察的冲突。

科学家们并不因为某个显要的权威说过某些命题是正确的,就要求人们信奉它们;相反,他们诉之于感官的证据。

”科学语言虽然也是以日常语言作为经验基础,但科学语言向清晰、精确的方向进行了变体,直至完全排除了一切附带着的象征含义。

宗教语言也不同于哲学语言。

最初的哲学语言与宗教语言交混在一起,但它逐渐从宗教语言中分化出来而独立,当哲学分化出来之后,虽然二者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的,但它们有着各自独立研究的问题,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概念、范畴体系。

哲学诉诸反思,形成了反思性的语言;宗教诉诸信仰,形成了象征性的语言。

二、宗教对语言的支撑作用宗教语言属于特殊的语言,宗教语言的独特意蕴,使得宗教对于语言系统有支撑作用。

关于宗教支撑某种语言, 在本文指某种语言本身就与某种宗教有密切关系,如希伯来语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源头有关。

某种语言的使用者大多信奉某种宗教, 如藏族信奉藏传密宗佛教, 藏语就是有宗教支撑的语言。

语言随社会演变而演变,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在一定时期都会对语言演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有着巨大的社会凝聚力, 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撑力量。

而一个有精神支撑和内聚力的民族会尽量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持其本民族的各种特征, 而最有代表性的民族特征之一正是语言。

我们不难在宗教与民族、语言之间看到这样的联系。

宗教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使各种民族特征得以保存, 最有民族代表性的民族语言也得以稳定和保存。

宗教对语言有支撑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语言演变有重要影响。

其主要表现为在语言的相互影响中自身相对稳定,在演变中有较强的抗融合能力,在不利的生存环境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在面临不可抗拒拒的融合时, 向有相同宗教支撑的语言靠拢。

(一)有宗教支撑的语言抗干扰能力强在语言的各种生存条件和演变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 有宗教支撑的语言演变较慢, 自身相对稳定, 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不可避免, 通常是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数量占优势的语言会对其他语言施加影响, 在我国表现为汉语对各民族语言产生影响。

从我国已调查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料来看, 无宗教支撑的语言如壮、白、侗、苗、羌、水、京语以及瑶族诸语言等等受汉语的影响较大。

语言的词汇最容易受到影响, 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相对稳定。

它们除大量借入汉语词汇外, 其语音系统和语法规则也受汉语影响而发生变化。

如羌语, 不但受汉语语音系统的影响出现了音位, 增加了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 同时羌语语法也受到了汉语影响, 比如原有的“中心词十修饰语”格式开始向“修饰语十中心词”格式演变。

有宗教支撑的语言却恰恰相反, 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傣语等受汉语的影响较小, 除借入部分汉语词汇外, 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基本上没有受到汉语影响。

由此看来, 有宗教支撑的语言是一种“强势语言”, 在语言的相互影响中, 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特征。

(二)有宗教支撑的语言抗融合能力较强语言融合不是两种语言加合在一起, 而是一种语言消融于另一种语言之中,被消融的语言只可能残留某些语言痕迹。

中国历史上匈奴、鲜卑、契丹、女真、满等民族的语言都与汉语融合。

以本文的宗教界说而论, 这些都是缺乏宗教支撑的语言。

对比而言, 与满语相似的蒙古语为却未与汉语融合。

从本文的视角看, 蒙古语是一个有宗教支撑的语言,除此之外,有宗教支撑的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也相对稳定。

而现在无宗教支撑的羌语、土家语等语言虽然国家在极力保护,但还是濒临消亡。

由此可见,有宗教支撑的语言抗融合能力较强。

(三)有宗教支撑的语言生命力更长久语言演变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语言在历史长河中也有“生、死、存、亡”的现象。

当一种语言面临其他具有强大优势的语言的干扰和冲击时, 处于不利生存状态中的语言往往难于抗拒。

这时, 有无宗教支撑就可能成为是否生存或生存多久的重要因素。

有宗教支撑的语言生的命力要顽强得多。

拉丁语作为大众的交际工具,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消失了, 但是直至文艺复兴以前, 欧洲各国仍将拉丁语作为正式的科技用语和基督教的宗教用语。

尽管目前科技界已不再坚持使用拉丁语但是宗教活动还在继续使用拉丁语。

作为罗马教庭的正式宗教用语, 拉丁语在欧洲的教会活动中一直还在使用。

显然是宗教的力量使之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从这一角度看, 拉丁语是一种“消而不亡”的语言。

缺乏宗教支撑的语言的生命力没有如此顽强, 比如美洲大陆的诸印第安语和太平洋诸岛屿的语言之所以迅速消失, 除了自身人口少、面临外来文化冲击外, 缺乏宗教支撑也是重要因素。

至少, 迄今为止还没有某种缺乏宗教支撑的语言“死而复生”的例子。

比如, 几近消亡的满语近年有人在提倡恢复使用, 并编制了会话口语手册和词典, 但是似乎影响有限。

也许, 缺乏宗教支撑是一个原因。

三、语言学和宗教学的结合既然宗教对语言的支撑作用如此重要,二者关系匪浅,那么,将语言学和宗教学结合研究必将促进二者的研究。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语言和宗教学研究的客体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原始宗教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同时它们又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尽管二者属于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但宗教的产生、传播、变异既影响并促进语言的扩散、发展、变化, 又往往在语言中保留它的遗迹。

因此, 语言学和宗教学便成为既有共同关心的领域, 又在材料上、方法上相互为用的两门关联学科。

语言学和宗教学在研究中结合可以扩大各自的研究范围, 充分发挥语言学和宗教学相互为用的作用,语言学和宗教学的结合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用语言材料或语言学方法研究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

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宗教的研究解释语言问题。

前者的结合主要为宗教学研究服务, 后者的结合则主要为语言学研究服务。

二者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研究自己的客体, 能够解决一系列单一学科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无论对语言学研究, 还是对宗教学研究, 实际上都反映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这种新方法的正确使用, 能使语言学和宗教学研究别开生面, 进入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综上所述, 语言学与宗教学研究相结合, 为各自学科的发展都带来了益处。

这是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其中有许多处女地有待我们开发。

季羡林先生的一段话可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他说“我研究佛教梵语几十年以来, 不管成绩大小, 环境如何, 有一个指导思想始终没有放弃, 这就是, 除了找出语言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外, 我希望把对佛教梵语的研究同印度佛教史的研究结合起来——我觉得, 这一条路并非独木小桥, 而是阳关大道。

”季先生积一生研究之心得总结出的经验, 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1]王远新. 论语言学与宗教学的结合[J]. 贵州民族研究,1990,(2).[2]魏博辉. 打开信仰者心灵的钥匙[J].中国宗教,2010.[3]吴雨时. 论宗教对语言的支撑作用[J].中国文化,1991.[4]马学良.《语言学概论》[M].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