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检测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检测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检测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检测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2:4:3

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A.12g B.11g C.9g D.14g

3.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4.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H2B.NaCl C.HCl D.HClO

5.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410121

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

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

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

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

D.反应后生成15 g Z

7.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72 B.108 C.70 D.27

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9.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

C.

D.

10.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11.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H2O B.He C.O2D.NaCl

12.工业制钛反应为:TiF4+2H2SO4Δ4HF+2X+TiO2,X 的化学式为

A.H2S B.P4C.SO2D.SO3

13.“神舟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该过程中NiFe2O4是()

A.生成物B.反应物C.催化剂D.氧化剂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O2点燃

H2O

B.2Mg+O2点燃

2MgO

C.2KClO3催化剂

2KCl+3O2

D.4 Fe+3O2点燃

2Fe2O3

15.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

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6.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得到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

17.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NaClO是一种钠盐

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

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

18.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 .反应中A 和B 的质量比是3:2

D .反应中A 和C 的质量比是1:1

19.下列关于反应C+2H 2SO 4(浓)===

CO 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SO 3

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 .CO 2和X 的质量比为11:16

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

20.冰晶石(Cryolite ),一种矿物,化学式为Na n AlF 6,常用在电解铝工业作助熔剂。已知冰晶石中F 显-1价,则n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21.金属单质M 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

Δ

M 2S 。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

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 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64

B .56

C .39

D .23

22.将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和b 是反应物 B .x=3.2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d 一定是催化剂

2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24.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 : l

D.l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

25.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2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

24.550.10.4

(g)

反应后的质量

0515x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是反应物B.丁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x=10

27.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X7.2 2.8

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28.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B.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该物质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D.该物质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9.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3:1

30.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

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B

【解析】

【详解】

A、过氧乙酸(C2H4O3)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不是O3分子,故选项错误;

B、过氧乙酸(C2H4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2

12214163

?

?+?+?

×100%=31.6%,故

选项正确;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

?+?+?=76,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省略,故选项错误;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选项错误。故选B。

2.A

【解析】

【详解】

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反应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充分反应时B2会剩余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会是12g。故选A。

3.A

【解析】

【详解】

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氯气,氢气为无色的无毒气体;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氯化氢气体无色,不可能是氯化氢。故选A。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l C原子,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Na原子,1个l C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l C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l

NaC,故B正确。

5.C

【解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 g﹣0 g=4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 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 g﹣10 g=2 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 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 g=9 g。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物是X和Q,生成物是Y和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 g ﹣10 g=2 g,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反应3X+4Y=2Z中,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和Y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Z的质量,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32×3)÷4=27。

故选D。

8.C

【解析】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微观三粒子构成,故错误;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错误;

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比如碳原子和氧原子可以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可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错误。故选C。

9.D

【解析】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详解】

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反应开始时不可能为0,也不可能随反应时间而增加,选项A不正确;

B、因为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开始前、反应过程中、反应结束后,只要处在同一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选项B不正确;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个数不变,原子个数不可能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少,选项C不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变,选项D正确。故选D。

10.B

【解析】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

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

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B。

11.D

【解析】

【详解】

A、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He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O2是由氧分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解析】

【详解】

由TiF4+2H2SO4加热

4HF+2X+TiO2可知,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1个,氟原子都是4个,氢

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是SO3。

故选:D。

13.C

【解析】

【分析】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详解】

利用24NiFe O 将航天员呼出的2CO 转化为2O ,而24NiFe O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则24NiFe O 为催化剂,故选C 。 14.B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详解】

A 、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22

2 2H +O O

2H 点燃,故A 不正确;

B 、2Mg+O 2

点燃2MgO ,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B 正确;

C 、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3

2 2KClO 2KCl 3O ?

+↑催化剂,故C 不正确;

D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34 3Fe+2O

O Fe 点燃,故选

B 。 15.D 【解析】 【分析】

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 2+H 2H 2CO 2。

【详解】

A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故错误;

B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CO 2是氧化物,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错误;

C 、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 2CO 2,故错误;

D 、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正确。 故选:D 。 16.D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H 2O

CO+3H 2;A .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在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发生了改变,故A 正确;B .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 正确;C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 正确;D .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四种物质中有CO 、H 2O 两种氧化物,故D 不正确;故选D 。

【解析】

试题分析:A 、根据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

(+1)+x+(﹣2)="0" x=+1;故A 不正确;B 、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 ,该物质由金属钠与酸根组成,属于盐;含钠元素的盐可称为钠盐;故B 正确;C 、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 ,该物质由Na 、Cl 、O 三种元素组成;故C 正确;D 、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 ,该物质Na 、Cl 、O 的原子个数比为1:1:1;故D 正确;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18.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增加10gA ,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说明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 的质量为25克,B 的质量为15克,A 与B 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A 、B 、C 三种物质各15g ,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 新物质D ,说明参加第一次反应的A 的质量为15克,B 的质量为9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第一次反应的C 的质量为6克,则A 、B 、C 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2,则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 的质量为10克,生成D 的质量为50克。 A 、参加第一次反应的B 的质量为9克,剩余6克,选项错误;

B 、A 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5克时,生成D 的质量为25克,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 的质量为25克,第二次反应后D 的质量为50克,选项正确;

C 、反应中A 与B 的质量比为5:3,选项错误;

D 、反应中A 与C 的质量比为5:2,选项错误。故选B 。 19.D 【解析】 【详解】

根据反应C+2H 2SO 4(浓)===

CO 2↑+2X↑+2H 2O 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和原子个数不变,则可知:反应前C 原子个数为1、H 原子个数为4、S 原子个数为2、O 原子个数为8;反应后C 原子个数为1、H 原子个数为4、O 原子个数为4;可以推测X 气体为SO 2;因此: A 、根据分析,X 气体为SO 2;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SO 2的水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CO 2和SO 2的质量比为44:128=11:32;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 、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CO 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0.C

【详解】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n+(+3)+(-1)×6=0,则 n=3,故选C 。 21.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中实验数据可知,甲中硫过量、乙中M 过量,6.0gM 和1.5g 硫完全反应,所以根据反应方程式

2M +S M S

2M 326g

1.5g

2M:32=6g :1.5g

M=64

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4,故选A 。 22.C 【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a 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0.0g-6.4g=3.6g ,b 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4.0g-7.2g=6.8g ,d 的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6.8g >3.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 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6.8g -3.6g=3.2g ,该反应是:b=a+c 。A. b 是反应物,错误;B. x=3.2+3.2=6.4,错误;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 d 可能是催化剂,错误。故选C 。

点睛: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判断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出待测质量的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2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中信息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 3OH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32; 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 ”;

B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2)=22:3

D .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选C 24.A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催化剂

CH4O。

【详解】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化合反应,故A正确;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甲、丙属化合物,乙属单质,故B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

D、l个丙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故选A。2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质甲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A正确;

B、1个丙分子中含有3个A原子,1个B原子,则A、B原子个数比为3∶1,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反应前有2个B原子,反应后有2个B原子,有6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为A2,故C正确;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反应前有4个分子,反应后有2个分子,分子的个数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D。

26.D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由表格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5g+5g+0.1g+0.4g=5g+15g+x,则x=10g,物质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故甲为反应物,而质量增加的丙、丁为生成物;即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

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可能没有参与反应;

B、丁的质量由0.4g,变为10g,不可能是催化剂;

C、由分析可知: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

D、由分析可知:由表格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5g+5g+0.1g+0.4g=5g+15g+x,则x=10g.故选D.

2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a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此项不正确。

B、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此项不正确。

C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列式为:6.4g+3.2g+4.0g+2.8g=5.2g+X+7.2g+2.8g,可解得X=1.2g 。此项不正确。

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所以反应为化合反应。此项正确。

故选D项。

28.B

【解析】

A、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错误;

B、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

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冰毒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错误;

D、根据冰毒的化学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充分燃烧除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应生成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错误。故选B。

2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

B、该反应只有1种生成物,故B不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看出,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C不正确;

D、由于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3︰1,故D 正确。故选D。

30.C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3和NO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2和H2O两种分

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催化剂

5N2+6H2O。

【详解】

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Y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是由Y分解生成的,故A不正确;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和W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故B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30×6)(28×5)=9:7,故C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 3.211.2000 /g 反应后质量 007.2 4.4待测 /g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 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4.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6.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7.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8.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B.32C.48D.96 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初三化学综合复习选择题专题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 1.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用糯米、酒曲和水酿制甜酒 D.用双氧水杀菌消毒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在表面生成MgO B.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固体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D.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3. 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较软,常用来做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都是C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4.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是一种红色固体,用于制铬矾、火柴、铬颜料、并供鞣革、电镀、有机合成等用,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C ) A.+4 B.+5 C.+6 D.+7 5、实验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酸的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取用碳酸钾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C )

A. A B. B C. C D. D 6.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2 ① 2H ② 2NH3③ SO2④ CuO ⑤ Mg2+⑥ 2OH-⑦ H2O A.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7.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 A. Fe + MnSO4 = FeSO4 + Mn B. Mg + MnSO4 = MgSO4 + Mn C. Mn + H2SO4 = MnSO4 + H2↑ D. Mn + CuSO4 = MnSO4 + Cu 8.下列对一些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 )序号现象或事实解释 A 铁锅不宜长时间储存酸性食品铁易与酸性溶液反应 B 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或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用洗洁精清洗盘子上的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A. A B. B

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1、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A、C2H5OH B 、H 2O2 C 、C2H4 D 、H 2 2、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 x+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x的值是() A.1 B.2 C.3 D.任意值 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4、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共涉及四种原子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5、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6、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4中分子 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A 、C B 、N2C、CO D、O2 7、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 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3.99.6000 反应后质量/g006.62.7m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 考生注意:本卷包括I卷和II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Fe 56 Zn 65 Ⅰ卷分)30(选择题共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机读卡。每小题1分,共30个小题。)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葡萄酿酒.蛋糕发霉D.炸药爆炸B.干冰升华CA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铁B.铝C.氧D.硅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和废弃的塑料瓶属于 .有害垃圾.其它垃圾D.厨余垃圾A B.可回收垃圾C 所运送的气体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西气东输”5.“.CHH C.CO D.AO B.422BaSO,“X”.光透视常用钡餐作造影剂。钡餐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其化学式是BaSO644属于.氧化物 D .单质B.混合物C.化合物A不属于合金的是7.下列物质....青铜.不锈钢D.生铁A.氧化铁 B C8.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所利用的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 D.C.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1 / 10

9.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固体颗粒D.读取液体体积 10.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其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北京是一座缺水城市。作为北京市民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仅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止水被污染。下列做法应该摒弃的是..A.用盆接水洗菜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更换节水型马桶D.使用透水砖铺设人行便道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做导线B.氮气做食品保鲜剂C.点燃方法鉴别纯毛织物D.天然气作清洁燃料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HO B.HO C.H D.HSO4 2222214.下列反应或作用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是...A.蜡烛燃烧B.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C.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2 / 10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16.表示2个镁元素A.2Mg 表示2个一氧化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题

学生陈国豪教师刘老师时间2015.11.17 内容选择题专题 重难点 1.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变化: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熔化 B.钢铁生锈 C.汽油挥发 D.石墨导电例题2:下列变化中,肯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伴随有发光发热的变化 B.物质发生爆炸 C.由铝离子变为铝原子 D.浓盐酸敞口久置,溶液质量减少 练习1:下列设施中,获得能量的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 B.燃煤取暖炉 C.水利发电站 D.风力发电站 练习2: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 2:化学安全与环保 安全标志: 环保燃料:氢能,太阳能,风能

污染:大气污染(氮,硫的氧化物),水污染(含磷洗衣粉),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臭氧。 例题1:从安全角度考虑,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例题2:“绿色化学”要求减少乃至从根本上杜绝污染,下列是某校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其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挖坑深埋 B.分类回收再利用 C.搬运到校外荒野地 D.校外焚烧 例题3:近期,我市旱情比较严重,水资源紧缺。有关部门呼吁,人人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下列节水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B.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D.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练习1: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健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厨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室内摆放的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2.下列所述情况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④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任意排放,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④ D、①②③④ 3.“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N-14、Mn-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后 的答案栏内) 1.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措施与其要达到的目标不相符的是 A.研制、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 B.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增进人体健康 2.自然界中发生的这些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云雾消散 B.冰雪融化 C.树木折断 D.铁器生锈 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飞船常使用的一种助燃剂液氧是由氧气加压降温制成的蓝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和氧气的构成分子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B.液氧中的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C.液氧和氧气的组成元素不同 D.液氧中的氧分子间没有空隙4.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图所示,火柴燃烧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塞被冲飞,这种现象主要能说明 A.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机械能 B.内能可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光能 D.化学能可转化为内能 5.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 D.称量药品质量 6.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比较四种物质:CO2、SO2、MnO2、NO2,它们的共同点是 A.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B.构成中都含有氧分子 C.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2:1 D.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7.关于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必须使用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精选】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生成物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2)只适用于质量 (3)只适用于参与反应的物质 3.规律“五”不变: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原子的种类不变; ⑤原子的个数不变“二”一定变:①物质的种类一 定变;②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变“一”可能变:物 质的状态和分子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并用横线连接 (2)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前配正确的序数 (3)改:改横线为等号 (4)标:正确标出“↑”“↓” (5)查:检查所写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的适用条件

(1)“↑”:反应物中无气体参与,生成物中有气体 (2)“↓”:在溶液中的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宏观: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 (2)数量:几个反应物分子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分子 (3)质量:几份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几份生成物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书写步骤 1.设:设所求量为 x 注:①通常求什么设什么;②x 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上:系数×相对分 子质量中:实际质 量下:列比例式 4.解:解出 x 的值 5.答:写出答案 例题 (2017?鼓楼二模)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B 装置中剩余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①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②氯化铁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③氧化亚铁和氧化铁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和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初步探究】装置中剩余固体全部是黑色的,并且都能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猜想 2:。 【探究与结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她认为若固 体全部溶解, 没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1 正确;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2 正确。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拓展】 ①小张根据查阅资料所得的信息分析得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稀盐酸,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就认为剩余固体是四氧化三 铁”的结论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②若将 B 装置中剩余的黑色固体 20.3g,经过一系列转化,全部变为氧化铁(设转化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 增加的质量为 x,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分析】加热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 五水硫酸铜;铁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

初中化学复习专题之选择题100道有答案

中考化学选择题100精选 1、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A、Cu(Zn) 稀盐酸 B、CO2气体(HCl) 氢氧化钠溶液 C、CuO(Cu) 浓硫酸 D、Na2SO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中的氧气(铜) B、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C、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 D、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硫酸)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H2 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溶液Ba(OH)2溶液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 C 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 Cu(OH)2固体CuCl2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4、要将待提纯的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 A CuCl2(MgCl2) 镁片过滤 B CaO(CaCO3) 盐酸蒸发 C Cu(Fe) 稀硫酸过滤 D FeCl3溶液(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 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 CO2 HCl气体NaOH溶液 B NaNO3溶液Na2SO4溶液Ba(OH)2溶液 C CO2 CO 点燃 D CuO KNO3 H2O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 CaCl2溶液HCl 过量CaCO3、过滤 B NaOH溶液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7、不能用于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NaCl溶液 C、BaCl2溶液 D、CuSO4溶液 8、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 C、灼热的氧化铜 D、紫色的石蕊试剂 9、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A、石蕊溶液、稀硫酸 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NaOH溶液、酚酞溶液 D、CuSO4溶液、NaOH溶液 10、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分别倒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兀质量守恒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 A. 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2?从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 .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在反应2A + 5B = 2C + 4D 中,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9:22,若2.6gA 与B 完全反应,生成8.8gD ,则在此反应中B 与D 的质量比为( C ?物质 W 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 ?物质 W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7?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应符合客观事实 B.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条件 C.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用 标注 8?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B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 ( ) 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的是( ) A.4:9 B.8:1 C.10:11 D.31:44 4?关于化学方程式 点燃 4P+5O 2 2P 2O 5,四位同学表达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种说法, 其中错误 6g A 和8g B 2充分 反应,则生成 AB 的质量是( ) A ? 9g B ? 11g C 12g D ? 14g 6.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 物 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H . H 的是( 5. 在化学反应 2A+B 2=2AB 中,A 与B 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018-2019威海市九中第一学期初三化学期中测试题(无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化学期中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下列答案栏内,每空1分) 1. “化学——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下列事例的说明中与化学紧密相关的一项 A .紫茎泽兰、飞机草……外来物种的入侵已经给我国造成了约4000亿人民币的损失.——外来物种的入侵 B .化肥的合理施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化肥的生产 C .道路、桥梁的大量修建,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交通发达 D .植树造林,既绿化了环境,又改善了局部气候——植树造林 2.对于“滴水成冰”过程中的有关水分子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A .水分子的能量降低 B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C .水分子排列方式不变 D .水分子的构成不变 3. 通过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获得能量 B .获得一种新原子 C .获得新的物质 D .获得一种新分子 4.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2 B .电解水实验中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C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D .电解水制取氢气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应寻找更好的方法使水分解出氢气 5.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 :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6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 自己,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B .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用品,获得最佳的实验 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 C .取用液体药品时,要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放回原处时标签向外 D .不能用手接触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要凑到容器口闻气体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7、下列实验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8. 下列各组物质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A .酒精和水 B .铁粉和水 C .食盐和水 D .蔗糖和食盐 9.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三。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2〕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四。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五。化学方程式定义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原那么: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方法:①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③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 六。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比较简单,但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本卷须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给出体积需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2016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12 O-16 H-1 Cu-64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24分;1-8小题每题1分,9-16小题每题2分)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D.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3. 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 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4.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 ]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5.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冰和干冰B.银和水银C.烧碱和纯碱D.水和双氧水6.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分 析如图判断关于汞元素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A. 汞原子的质量为 B. 汞的化学式为Hg C. 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 D. 汞为非金属元素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 B.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许可,制作食品过程中可随意添加 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吃得越多越好 D.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4CO+2H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22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CH B. CH C. CH 24422 D. CH 66 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镁条放入盐酸中A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2是() 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 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 60克 B. 80克 C. 90克 D. 120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与习题

期中复习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 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3.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摸、不闻,不尝; ②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 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2)取用方法: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小颗粒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斜、二送、三立” 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缓立”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使用时要注意: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胶头;不要把滴管放在桌上,以免玷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用滴管取液体时应先挤压胶头,赶走空气,再伸入瓶中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倾倒时要注意:a.瓶塞要倒放;b.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c.试剂瓶上的标签要朝手心(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4.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部分加热;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①给物质加热时,若被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容器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也不能离得太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容器炸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烫坏实验台),要垫上石棉网;②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试管)。预热的方法: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来回移动试管(若试管已固定,可来回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③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④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管口切勿朝人。 5.量筒的使用:量筒放平,倒液体到接近刻度时,用滴管逐滴滴至刻度线。 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小,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仰视和俯视读数都不准确(如图1-4-2所示)。 6.仪器的洗涤: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玻璃仪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2:4: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 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 D .X 值为28 6.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 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7.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 反应制得: ①2FeTiO 3+6C+7Cl 2═2X+2TiCl 4+6CO ,②TiCl 4+2Mg ═Ti+2MgCl 2.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FeCl 3 B .FeCl 2 C .Fe 2O 3 D .FeO 8.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 Y > B .X 一定是2CuCl C .Y 可能是2H O D .Y 可能是24Na SO 9.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AlO ﹣﹣氧化铝 B .2N ﹣﹣2个氮元素 C .H +﹣﹣1个氢离子 D .Cl 2﹣﹣2个氯原子 10.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个数比为2:3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1.过氧乙酸(C 2H 4O 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O 3分子 B .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C .分子中有9种元素 D .碳的质量分数为24%

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

2016年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4至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全卷共30个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l-35.5 Fe-56 H-1 C-1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 选,漏选均不能得分) 1.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矿矿井里的煤层气发生爆炸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盐酸除去铁制用品表面的锈 2.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A.白色污染B.酸雨C.臭氧层被破坏D.温室效应 3.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6 D.+7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B.Zn C.Cl2 D.H 5.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净化水时,常会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用它作杀菌、消毒 B.过滤是通常净化水必须采纳的基础工序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6.下列各图所示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2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2.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 3.211.2000 /g 反应后质量 007.2 4.4待测 /g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 4.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A.12g B.11g C.9g D.14g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

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 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6.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7.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 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 A.x:y=1:1 B.x:y=1:2 C.x:y=1:4 D.x:y=2:1 8.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 C. D. 9.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制得: 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 X 的化学式为()A.FeCl3B.FeCl2C.Fe2O3D.FeO 10.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成语中只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沙里淘金 B.刀耕火耨 C.釜底抽薪 D.百炼成钢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铁还是植物制造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催化剂。这里的“铁”是(铁离子 D. C.铁元素 A.铁分子 B.铁单质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解决人民饮水安4 )全问题,需对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经过吸附作用可使硬水变为软水 BA.此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身体健康有利C.用肥皂水能区别硬水和软水】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 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SO5、过硫酸铵【(NH)8224) 元素的化合价(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2 D. +4 C B.+6 . A.+7 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低的后熄灭,如右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 6、)由此可看出: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A .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C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 和质量很小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L黄豆和1L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LD、是可裂变核元素,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