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卫星气象试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卫星气象试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卫星气象试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2011 ─ 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卫星气象学课程试卷

试卷类型 A (注明A、B卷) 考试类型闭(注明开、闭卷)

注意:1、本课程为选修(注明选修),学时为 34 ,学分为 2

2、本试卷共 6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出卷时间:2011 年12 月

3、姓名、学号等必须写在指定地方;考试时间:2011 年12 月4 日

4、本考卷适用专业年级: 08遥感科学和技术任课教师:陈渭民

(以上内容为教师填写)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年级08班级

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1一、名词解释(20分)

1、倾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截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下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间分辨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照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亮度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构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纹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云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涡旋云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充题(45分)

1、静止气象卫星的倾角为_____ 度,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_____ ,周期为___________,高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公里。

2. 卫星在0.58~0.68和0.725~1.10μm测量的是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辐射,其取决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这两个波段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卫星仪器在10.5~12.5μm测量的是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辐射,将测量的

辐射转换为图象,其色调越暗,表示辐射越______,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卫星在3.55~3.93μm白天测量的是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辐射,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卫星在6.7μm测量的是来自大气中_______发出的辐射,它取决于___________, 在图象上

的色调越暗,表示大气中___________的含量越__________。

6、中云的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色调在红外图上呈中等程度的____色,可见光云图上呈现为_____色。在红外图上的卷云色调越白,说明其下存在有_______云。

7、积雨云在可见光和红外云图上的色调_______,当高空风小时,积雨云呈_____型,而高空风大时,其呈___________,顶部出现_____________。

8、层云的边界_________,纹理_________,在可见光云图上呈________色,积云浓积云在可见光图上呈现出__________色,其边界__________,纹理__________。

9、开细胞状云系中间有________,四周_________,呈___________型,由_________云组成,出现在地面气流呈__________弯曲的_______________冷气团内。

10、逗点云系可以认为是由于__________流与__________相迭加形成的,其头部与

___________气流相联系,尾部云带与高空槽前的_____________气流相联系;斜压叶云系的北界呈_____形,其东部以_______云为主,越往西,云顶高度_______,云的西端时常有

___________字形缺口,这由于高空___________侵入的结果。

11、活跃的冷锋云系表现为一条_____________云带,呈________弯曲,其位于500百帕高空槽_____的_______气流里,它与强的________区相联,在这区内有明显的______平流和强的_______切变。当冷锋云系前后边界不整齐时,地面冷锋的位置定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暖锋云系向__________起,其顶部为_______________,静止锋云系________________弯曲,其前界常出现__________________云系。

12、锋面气旋云系在波动阶段时,云系向__________ ,________ 云增多,云带变_________;发展阶段时,云系隆起越来越_______,其后界向云区内________,表明________开始侵入_______;在锢囚阶段时,出现明显的_________,云带伸到___________;到成熟阶段时,螺旋云带围绕中心旋转___________,干舌伸到______________表明__________来源已经切断。

13、南方气旋发展的三个指标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高空急流云系以________为主,其左界________,且与_______轴相平行,急流呈气旋性弯曲的地方,云系________________;急流云系可分为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15、副热带急流云系表现为长宽之比________的云带,其常与热带云系________;当中纬度高空槽伸向低纬度时,热带云系变_______________,并向_________伸展,同时云系越来越呈___________ 弯曲,其间迭加有__________________云系。

二、选择判断题(只选一个答案22分)

1、若有一张冬季的云图上中高纬度地区色调较浅,则这一张云图一定是:(1)可见光云图,

(2)红外云图,(3)水汽图;其原因是:(1)温度低,(2)反照率低,(3)太阳高度角低,(4)水汽太多。

2、在红外通道,如果大气中有水汽吸收,则由卫星估算的云顶高度比实际的(1)高,(2)低;估算的云顶温度比实际的(1)高,(2)低。

3、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白色,红外云图上呈灰色,这目标物可能是(1)卷云,(2)积雨云,(3)低云,(4)中云,(5)积云浓积云。

4、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灰色,红外云图上呈白色,这目标物可能是(1)卷云,(2)积雨云,(3)低云,(4)中云,(5)积云浓积云。

5、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白色,红外云图上呈暗色,这目标物可能是(1)卷云,(2)积雨云,(3)低云,(4)中云,(5)积云浓积云。

6、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白色,红外云图上呈白色,这目标物可能是(1)卷云,(2)积雨云,(3)低云,(4)中云,(5)积云浓积云。

7、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灰色,红外云图上呈黑色,这目标物可能是(1)卷云,(2)青藏高原,(3)夏季沙漠,(4)冷水面,(5)暖水面。

8、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灰色,红外云图上呈灰色,这目标物可能是(1)卷云,(2)青藏高原,(3)夏季沙漠,(4)冷水面,(5)暖水面。

9、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灰色,红外云图上呈黑色,这目标物可能是(1)卷云,(2)青藏高原,(3)夏季沙漠,(4)冷水面,(5)暖水面。

三、问答题

1、定出下组合图中的槽线、脊线、急流的位置和画出流线()

气象遥感期末复习答案总结

(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一、判断 1、光机扫描用机械转动光学扫描部件来完成单元或多元列阵探测器目标的二维扫描。(对)(不确定) 2、热红外遥感不能在夜晚进行。(错) 3、辐射纠正是清除辐射量失真的处理过程,大气纠正是清除大气影响的处理过程。(对) 5、专题制图仪TM(Thematic Mapper)是NOAA气象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错) 6、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范围是0.38-0.76cm。(错,应是um) 7、利用人工发射源,获取地物反射波的遥感方式叫做被动遥感。(错) 9、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0.3-3um,最大值为0.47um。(错)(不确定) 10、在军事遥感中,利用可见光波段可以识别绿色植物伪装。(错)(不确定) 11、空间分辨率是指一个影像上能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大小,常用的表现形式有:像元、像解率和视场角。(对) 12、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把原图像的直方图变换为各灰度值频率固定的直方图的变换。(错) 16、微波辐射计是主动传感器,微波高度计是被动传感器。(错) 17、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只能应用于气象领域。(错) 18、黑体辐射的总能量与其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峰值波长则与绝对温度成反比,随着温度的降低,最大辐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对) 19、所有的物体都是黑体。(错) 20、所有的几何分辨率与像素分辨率是一致的。(错) 21、冬天的影像有利于土壤分析。(对) 22、所有的微波传感器都是主动式传感器。(错) 二、填空 1、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__波长λ__乘以__绝对温度T__是常数2897.8。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___短波____方向移动。 2、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3、按照传感器的工作频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4、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_发射物质的温度_和__辐射波长或频率_的函数。 5、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_瑞利散射_、_米散射_和_无选择性散射_。 6、SAR的中文名称是__合成孔径雷达__,它属于__主动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7、遥感技术系统一般由遥感平台系统、遥感仪器系统、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和分析解译系统组成。 8、彩色三要素指的是__明度__、__色调__和___饱和度___,其中色调反映的是物体对电磁辐射、反射的主波长,明度反映的是物体对电磁辐射的总能量。 9、航空航天遥感传感器数据获取技术趋向三多(多平台、多传感器、多角度)和三高(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相分辨率)。 10、遥感数据获取手段迅猛发展,遥感平台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5000Km),太阳同步卫星(600-1000Km)、太空飞船(200-300Km)、航天飞机(240-350Km)。 三、简答 2、什么叫发射率?按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可将地物分成哪几种类型? 发射率:地物的辐射出射度(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总通量)W与同温下的黑体辐射出射度W黑的比值。

航空气象-试题

惠州市求实职业技术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航空气象》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标准大气中,海平面上的气温和气压值是:() A.15℃.1000hPa B.0℃.760mmHg C.15℃.1013.25hPa 2.气压一定时,气温露点的高低可以表示:() A.空气的饱和程度 B.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空气含水汽的能力 3.当气温高于标准大气温度时,飞机的载重量要:() A.增加 B.减小 C.保持不变 4.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他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而实现,下列描述哪个正确?() A.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比,与气温也成正比 B.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比,与气温成反比 C.空气密度与气压成反比,与气温成正比 5.飞机的飞行性能主要受大气密度的影响。当实际大气密度大于标准大气密度时:() A.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加大,发动机推力减小 B.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减小,发动机推力增大 C.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加大,发动机推力增大 6.在地表的风向稍微不同于地表之上几千英尺高度的风向的原因是:() A.当地地形影响气压 B.地面有较强的地转偏向力 C.风和地面之间的磨擦作用 7.使原来静止的空气产生垂直运动的作用力,称为:() A.对流冲击力 B.气动作用力 C.热力作用力 8.下列哪种属于动力对流冲击力:() A.山坡迎风面对空气的抬升 B.气流辐合辐散时造成的空气水平运动 C.气温变化造成的空气抬升或下降 9.在温暖的天气飞行在较低高度,有时会遇上湍流空气,这是由于:() A.很可能在在路面和荒地上空发生上升气流 B.在类似成片树林的广阔植被区域发生上升气流 C.在大片水体区域发生上升气流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空气总是寻找低压区域,所以气流会从高压区域向低压的区域流动 B.因为空气总是寻找高压区域,所以气流会从低压区域向高压的区域流动 C.是风产生了压力,所以风的尽头压力高 11.地面风具有明显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的变化 B.摩擦力的变化 C.乱流强度的变化 12.夜间温度降低,低层常常出现逆温,会使得:() A.早晨天气晴朗 B.早晨有雾和烟幕 C.早晨有大风 13.在机翼上,驻点处是() A.空气与前缘相遇的地方 B.空气与后缘相遇的地方 C.都不正确 14.当速度增加而诱导阻力减少时() A.形阻减少了 B.蒙皮摩阻减少了 C.蒙皮摩阻增加了 15.下列哪一项不会超过临界迎角?() A.低速飞行 B.高速飞行 C.都会 16.当恒定角速度水平转弯时空速增加,转弯半径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裕度越大,稳定性就越强。 B.重心的移动不会改变静稳定裕度 C.配重的任何变化都将需要新的升降舵配平以维持水平飞行 1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滑翔状态,一个较大的下滑角会导致一个很大的重力分量 B.在俯冲状态中,飞行轨迹可以达到完全垂直向下 C.在爬升状态中,要想爬升得更陡和更快就必须有强大的推力,机翼的作用是主要的 19.失速时机翼() A.升力的向上力和尾部向下的力降低

卫星气象学复习题

1、极轨卫星和静止卫星的观测特点是什么?优缺点。 (1)极轨卫星(太阳同步轨) 1)优点有:①由于太阳同步轨道近似为圆形,轨道预告、接收和资料定位都很方便;②有利于资料的处理和使用;③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可以观测全球,尤其是可以观测两极地区;④在观测时有合适的照明,可以得到充足的太阳能。 2)缺点是:①可以取得全球资料,但观测间隔长,对某—地区,一颗卫星在红外波段取得两次资料;②观测次数少,不利于分析变化快,生命短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③相邻两条轨道的资料不是同一时刻,这对资料的利用不利。 (2)静止卫星 1)优点:①是卫星高度高,视野广阔,一个卫星可对南北70°S--70°N,东西140个经度,约占地球表面1/3约1.7亿平方公里进行观测;②是可以对某一固定区域进行连续观测,约半小时提供一张全景圆面图,特殊需要时,3—5分钟对某小区域进行一次观测;③是可以连续监视天气云系的演变,特别是生命短,变化快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如果把间隔为5分钟的图片连接成电影环,可以连续观察天气云系的演变。2)不足是:①它不能观测南北极区。②由于其离地球很远,若要得到清楚的图片,对仪器的要求很高。 ③卫星轨道有限。 2、什么是可见光云图?有什么特征? 可见光云图是卫星扫描辐射仪在可见光谱段测量来自地面和云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如果将卫星接收到的地面目标物反射的太阳辐射转换为图像,卫星接收到的辐射越大就用越白的色调表示,而接收到的辐射越小则用越暗的色调表示,就可得到可见光云图。 特点: 1、反照率对色调的影响,在一定的太阳高度角下,反照率越大色调越白,反照率越小,色调越暗 (1)水面反照率最小,厚的积雨云最大 (2)积雪与云的反照率相近,仅从可见光云图上色调难以区分 (3)薄卷云与晴天积云,沙地的反照率项接近难以区分 2、太阳高度角对色调的影响,太阳高度角决定了观测地面照明条件,太阳高度角越大光照条件越好,卫星接收到的反射太阳辐射也越大,否则越小 3、什么是红外云图?有何特征? (1). 卫星在红外波段选用的通道有:3.55—3.93微米和10.5—12.5微米。把3.55—3.93微米通道云图称短波红外云图,而把10.5—12.5微米通道云图称长波红外云图。被测物体温度越高,卫星接收的辐射越大,温度越低,辐射越小。将这种辐射转换成图象,辐射大温度高用黑色表示,辐射小温度低用白色表示。即为一张黑白色红外云图。红外云图是一张物体的亮度温度分布图,而不是实际的温度分布图。 (2). 红外云图的特点 ①红外(IR)图象表示辐射面的温度。在黑白图象中,暗色调代表暖区,亮色调代表冷区。云由于其温度比较低而通常显得比地表白。在这一点上,红外(IR)图象与可见光(VIS)图象有些相似,但在其他方面,两种图象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 ②云顶温度随高度递减,在红外(IR)图象中,不同高度上的云之间存在鲜明的对照。 ③陆表和洋面之间有强烈温度反差的地方,海岸线在红外(IR)图象上清晰可见,白天,陆地可比海洋显得更暗(更暖),但在夜间,陆地可比海洋显得更亮(更冷)。当陆表和洋面的温度相同时,从红外(IR)图象上,将识别不出海岸线。陆地和海洋之间的温度反差在夏季和冬季最大,在春季和秋季最小。 ④在红外(IR)图象上卷云清晰可见,尤其是当它位于比它暖得多的地面之上时。可提供有关云纹理结构的信息。 ⑤红外(IR)资料可以定量应用,根据观测到的云温来估算相应的云顶高度。增强处理多采用红外云图。 4、什么是水汽图像?有何特征? (1) 红外波段5.7—7.3微米是水汽强吸收带,中心波长约为6.7微米。卫星在这一吸收带测得的辐射主要是大气中水汽发出的。将卫星在这一波段测得的辐射转换成图象就得到水汽图,通常在水汽图上色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卫星气象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倾角: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截距:卫星绕地球一周地球转过的度数,截距是连续两次升交点之间的经度差。 空间分辨率:是指卫星在某时刻观测到地球的最小面积亦即指遥感影像上能够识别的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距离。(像元,物象点,像素) 亮度温度:若实际物体在某一波长下的光辐射度(即光谱辐射亮度) 与绝对黑体在同一波长下的光谱辐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被称为实际物体在该波长下的亮度温度 反照率:目标地物的反射出射度与入射度之比,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各方向出射的总辐射能量(M)与入射的总辐射能量(E)之比。 结构型式:指目标物对光的不同强弱的反射或其辐射的发射所形成的不同明暗程度物像点的分布式样。 纹理:表示云顶表面或其他物象表面光滑起伏程度的判据。 二、选择题 1、如果卫星是前进轨道,则卫星运行方向是西南→东北(正面),西北→东南(背面) 如果卫星是后退轨道,则卫星运行方向是东南→西北(正面),东北→西南(背面) 2、卫星轨道的形状决定于:入轨速度与方向,方向与地面平行 3、若有一张冬季的云图上中高纬度地区色调较暗(浅),则这一张云图一定是可见光云图(红外),其原因是太阳高度角低,与太阳辐射有关。 4、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白色,红外云图上呈灰色,这目标物可能是中云。 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灰色,红外云图上呈白色,这目标物可能是卷云。 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白色,红外云图上呈暗色,这目标物可能是薄中云、层云和雾(低云)。 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白色,红外云图上呈白色,这目标物可能是Cb云(积雨云)。 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灰色,红外云图上呈黑色,这目标物可能是夏季沙漠。 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灰色,红外云图上呈灰色,这目标物可能是青藏高原。 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黑色,红外云图上呈黑色,这目标物可能是海洋暖水区。 如果在可见光云图上呈黑色,红外云图上呈浅,这目标物可能是海洋冷水区。 5、大范围云系的分布呈带状,且呈气旋性弯曲,这云带是冷锋云带。 大范围云系的分布呈云区,且云向北凸起,这云带是 暖锋云带。 大范围云系表现为平直云带,这云带是静止锋云带。 6、辐射率正确表示: Ωx=sinθcosφ 辐射吸收正确表达式: 光学厚度表达式:λ τa=?1s s a ds kρλ 1、太阳同步卫星轨道平面与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 取向,为实现太阳同步轨道,必须采用倾角>90 ?? 的 2、静止气象卫星的倾角为0度,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周期为地球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 3、卫星在0.58~0.68和0.725~1.10μm测量的是来自地面和云间反射的太阳辐射,其取决于太阳天顶角和物体反照率。 4、卫星仪器在10.5~12.5μm测量的是来自目标物自身发射的辐射,将测量的辐射转换为图象,其色调越暗,表示辐射越强,温度越高。可以用于估计地面、云面的温度分布 5、卫星在3.55~3.93μm白天测量的是来自反射的太阳辐射发出的和物体自身发射反射的辐射。可用于识别夜间雾和层云监测卷云 6、中云的型式有涡旋状、带状、线状、逗点状,其色调在红外图上呈中等程度的灰色,可见光云图上呈现为白色。 7、积雨云(Cb云)在可见光和红外云图上的色调最白,高空风大时,其呈近乎圆形;而高空风大时,其呈椭圆形,顶部出现卷云砧。 8、层云的边界光滑整齐清楚,纹理光滑均匀。 9、积云浓积云的边界不整齐不光滑,纹理多斑点多皱纹。 10、开细胞状云系呈指环状或U型,由积云浓积云组成,出现在地面气流呈气旋性弯曲的不稳定的冷气团内。 11、逗点云系可以认为是由于闭合气旋性环流与云区相迭加形成的,其头部与变形场气流相联系,尾部云带与高空槽前的西南气流相联系。 12、斜压叶云系的北界呈S形,其东部以卷云为主,越往西,云顶高度越低。 13、活跃的冷锋云系表现为一条连续完整呈气旋性弯曲的云带,其位于500百帕高空槽前的西南气流里。当冷锋云系前后边界不整齐时,地面冷锋的位置定在云带中云系由稠密到稀疏的地方。 14、暖锋云系长宽之比很小,顶部卷云覆盖。 15、静止锋云系没有云系弯曲,其前界常出现枝状云带云系。 16、锋面气旋云系在波动阶段时,云系向冷气团一侧凸起,中高云增多,云带变宽;发展阶段云系隆起越来越明显,其后界向云区内凹进,表明干冷空气开始侵入云气,在锢囚阶段时,出现明显的干舌,云带伸到气旋中心;成熟阶段螺旋云带围绕中心旋转一周以上,干舌伸到气旋中心,水汽来源切断。 17、高空急流云系以卷云为主,其左界光滑整齐,且与急流轴相平行。 1、如果卫星的倾角等于180o,试问实现卫星每隔4、6、8小时观测同一地点的卫星周期应是多少?8h 地球每小时转15,则4小时自转60,故卫星4小时绕地球转动300,故卫星每小时转75,T=360/75=4.8h 地球每小时转15,则6小时自转90,故卫星6小时绕地球转动270,故卫星每小时转45,T=360/45=8h

卫星气象学期末复习重点

精心整理倾角:这是指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单位度。 轨道周期:指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 星下点:?指卫星与地球中心的连线在地球表面上的交点,用地理坐标的经纬度表示。太阳同步卫星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太阳始终保持固定的取向。由于这一种卫星 或辐射温度。 空间分辨率:指卫星在某一时刻观测地球的最小面积。 相函数:综合方向上每单位立体角内的粒子散射能量与粒子所有方向平均的每单位立体角内的散射能量之比,记为p(θ),θ为散射角。 云带:带状云系宽度大于一个纬距称做云带。

纹理:纹理是指云顶表面或其它物像表面光滑程度的判据。 涡旋云系:涡旋云系是一条或多条不同云量和云类的螺旋云带朝着一个公共中心辐合形成的,与大尺度涡旋相联系。 色调:也称亮度或灰度,指卫星云图上物像的明暗程度。 结构形式:指目标物对光的不同强弱的反射或其辐射的发射所形成的不同明暗程度 雹暴云团与暴雨云团的特点: 雹暴云团特点: 1.云团初生时表现为边界十分光滑的具有明显的长轴椭圆型,表明出现在强风垂直 切变下,长轴与风垂直切变走向基本一致;在雹暴云团成熟时,云团的上风边界十分整齐光滑,下风边界出现长的卷云砧,拉长的卷云砧从活跃的风暴核的前部

流出,强天气通常出现于云团西南方向的上风一侧,可见光云图上出现穿透云顶区(风暴核),红外云图上有一个伴有下风方增暖的冷v型。出现大风的边界常呈出现大风的边界长呈现出弧形,这时整个云型可以为椭圆型,有事表现为逗点状云型。 2.飑线云团按其尺度可以再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云团尺度较大时(约2个纬距), (约1 3. 4. 1. 2. 孤立,四周很少有中低云相伴。 3.暴雨云团一般出现于急流云系的右侧,源源不断暖湿气流头部、脊线处,而且在靠赤道一侧不存有急流;暴雨云团也可出现于急流左侧,但云团远离急流轴,无强风垂直切变。

气象卫星云图在预报中的应用

气象卫星云图在预报中的应用 肖宁赵勇 提要 随着卫星云图的日益普及,云图在预报中的使用越来越多,本文就卫星云图使用中的有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卫星云图云系识别天气系统 1 卫星云图的种类 按卫星轨道分,可分为极轨卫星云图和同步卫星云图,目前大多使用的是三种同步卫星云图:可见光云图,红外云图和水汽云图,可见光云图(VIS)主要反映地物对太阳可见光部分的反射,因此,反照率越大的物体,云图上反映得越明显,红外云图(IR)反映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由于大气温度随高度递减,就可以因此判断云高,水汽云图(WV)在我国投入使用不久,它反映大气中的水汽辐射情况,色调越白,水汽越多,色调越黑,水汽越少,在水汽云图的使用中应该注意,它能较好地反映高层大气的水汽分布,但对低层水汽不敏感,这是其不足之处,使用中应与其它云图相结合,作综合判断。 2 卫星云图的资料来源 从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每天下午3:55的气象信息中我们可轻易获得云图,部分建成VSAT 卫星通信系统(9210工程)的气象台可从中国气象局随时获得各种云图,建有微机远程工作站的局站可从网络中获得上级资料库的云图资料,它们的最终来源是:日本的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云图和我国风云2号(FY-2)气象卫星云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GMS定位偏东,我国西疆的西侧为云图边缘,该处图像有所变形,应用中必须注意。 3 卫星云图的典型云系识别 3.1 几种基本云的识别 卷云:高度最高,温度最低,反照率低。 中云(包括高层云和高积云):反照率有的大有的小,温度较低,范围较大。 积云和浓积云:在云图上实际为积云群,表现为带状,线状和细胞状结构,其上多皱纹,多起伏和不均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积云内部高度不同,云顶温度不一致,厚度有参差,云的形状不规则。 积雨云:反照率高,温度也低,高空风垂直切变小时呈圆形,较大时呈椭圆形,并出现卷云砧,尺度为几十至几百公里,初生时尺度较小,边界光滑,成熟后云体较大,顶部出现向四周散开的卷云羽,消亡时色调变暗,为一片松散的卷云。 低云(层云和雾):由于温度与地表接近,在IR上不明显,在VIS上为均匀光滑的云区,厚度不一,有时在白天的IR上,层云边界比较清楚,但到夜间,近地面存在辐射逆温,层云或雾的顶部温度反面比四周无云地区要暖,这时IR上云区比四周无云区地面显得更黑。 3.2 不同天气形势下不同云系的识别 涡旋云系:指一条或数条云带或云线以螺旋形式旋向一个共同的中心;它与大气的气旋性涡度相联系,可用于对气旋的定位。 逗点云系:状如“,”,出现在先等涡度线与等高线相交的正涡度平流区域内,所以也称为正涡度平流云系,凡是逗点云系都有闭合环流中心,它与高空流场的关系是:头部与变形场联系,尾部与西南气流一致,干湿区与西北干冷空气一致,逗点云系与低空流场的关系是:大气低层环流中心与大气中层的涡度性逗点云系位置基本一致,与地面变形场相联,尾部为锋面云带。 斜压叶状云系:与高空槽前斜压区域相联系,状如植物叶子的云系,云系为一条较宽的云带,其北边界略成“S”形,西边界呈“V”字形缺口,“V”的北侧以中低云为主,南侧以低云为主。

最新航空气象-试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惠州市求实职业技术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航空气象》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标准大气中,海平面上的气温和气压值是: ( ) A.15℃.1000hPa B.0℃.760mmHg C.15℃.1013.25hPa 2. 气压一定时,气温露点的高低可以表示: ( ) A.空气的饱和程度 B.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空气含水汽的能力 3. 当气温高于标准大气温度时,飞机的载重量要:( ) A.增加 B.减小 C.保持不变 4.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他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而实现,下列描述哪个正确? ( ) A.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比,与气温也成正比 B.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比,与气温成反比 C.空气密度与气压成反比,与气温成正比 5. 飞机的飞行性能主要受大气密度的影响。当实际大气密度大于标准大气密度时:( ) A.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加大,发动机推力减小 B.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减小,发动机推力增大 C.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加大,发动机推力增大 6. 在地表的风向稍微不同于地表之上几千英尺高度的风向的原因是: ( ) A.当地地形影响气压 B.地面有较强的地转偏向力 C.风和地面之间的磨擦作用 7. 使原来静止的空气产生垂直运动的作用力,称为: ( ) A.对流冲击力 B.气动作用力 C.热力作用力 8. 下列哪种属于动力对流冲击力: ( ) A.山坡迎风面对空气的抬升 B.气流辐合辐散时造成的空气水平运动 C.气温变化造成的空气抬升或下降 9. 在温暖的天气飞行在较低高度,有时会遇上湍流空气,这是由于: ( ) A.很可能在在路面和荒地上空发生上升气流 B.在类似成片树林的广阔植被区域发生上升气流 C.在大片水体区域发生上升气流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为空气总是寻找低压区域,所以气流会从高压区域向低压的区域流动 B.因为空气总是寻找高压区域,所以气流会从低压区域向高压的区域流动 C.是风产生了压力,所以风的尽头压力高 11. 地面风具有明显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压的变化 B.摩擦力的变化 C.乱流强度的变化 12. 夜间温度降低,低层常常出现逆温,会使得: ( ) A.早晨天气晴朗 B.早晨有雾和烟幕 C.早晨有大风 13. 在机翼上,驻点处是 ( ) A.空气与前缘相遇的地方 B.空气与后缘相遇的地方 C.都不正确 14. 当速度增加而诱导阻力减少时 ( ) A.形阻减少了 B.蒙皮摩阻减少了 C.蒙皮摩阻增加了 15. 下列哪一项不会超过临界迎角? ( ) A.低速飞行 B.高速飞行 C.都会 16. 当恒定角速度水平转弯时空速增加,转弯半径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1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裕度越大,稳定性就越强。 B.重心的移动不会改变静稳定裕度 C.配重的任何变化都将需要新的升降舵配平以维持水平飞行 18.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滑翔状态,一个较大的下滑角会导致一个很大的重力分量 B.在俯冲状态中,飞行轨迹可以达到完全垂直向下 C.在爬升状态中,要想爬升得更陡和更快就必须有强大的推力,机翼的作用是主要的 19. 失速时机翼 ( )

卫星气象学复习课

卫星气象学复习课 第一章绪论 1、卫星气象学与卫星遥感 气象卫星、卫星气象学、遥感及其分类;气象卫星遥感; 2、气象卫星的种类及我国气象卫星发展概况 第二章卫星运动规律和气象卫星轨道 1、卫星的轨道参数 地理坐标中的轨道参数:星下点、升交点和降交点、截距、倾角 2、气象卫星轨道的分类(按卫星轨道参数分类:如倾角、高度、偏心率) 第三章卫星遥感辐射基础 1、电磁波段的划分 2、辐射能、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密度、吸收率、发射率、黑体、灰体 第四章卫星观测仪器和观测要素及分辨率 1、卫星探测分辨率 卫星探测的分辨率有三种:空间分辨率、灰度分辨率或温度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几种分辨率之间的关系; 2、卫星对地的扫描方式大致有四种: 1)单个探测器线扫描 2)多探测器扫描 3)线性阵列探测器前推式扫描 4)圆锥扫描: 2、卫星云图的图像表示和增强处理 图像的数字化、卫星云图的增强处理(反差增强、分层增强) 第五章卫星云图分析基础 1、可见光云图的基本特点:可见光云图色调的主要影响因子—反照率和太阳高度角 2、红外云图的基本特点:影响红外云图色调的因子; 3、卫星云图上识别云的六个判据:结构型式、范围大小、边界形状、色调、暗影和纹理 4、卫星云图上各类云的识别:积云、积雨云、卷云、层云等 第六章中纬度天气系统的卫星云图分析 1、大尺度云系类型:带状云系、涡旋云系

2、逗点云系、斜压叶状云系、变形场云系、细包状云系(云型及其与高低流场的配置) 3、水汽图的边界分析:头边界、内边界、干涌边界和底边界、回流边界 4、利用卫星云图分析500hPa槽线: 1)逗点云系定槽线;2)由大片中高云云区定槽线位置; 5、卫星云图确定地面高压脊线位置; 6、利用卫星云图确定地面冷锋的位置;冷锋云系的强度变化、我国南方冷锋云系及其移动特征。 7、暖锋云系、锢囚锋云系、静止锋云系的云图特征 8、我国夏季梅雨锋云系特点 9、确定高空急流轴的四条规则 第七章卫星云图在热带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 1、热带地区云的类别和云系的尺度分类 2、热带云团的垂直空间结构、云团种类; 3、热带辐合带(ITCZ)云系特点,及其长、短期变化特征;热带辐合云带的类型; 4、台风的云系结构、判断热带扰动发展成台风的云图特征、台风云型的主要类型、卫星云图上确定台风中心。 5、热带气旋强度的估算方法--Dvorak方法的基本思路 6、热带气旋路径的卫星云图预报方法: 1)由台风环境云场预报台风路径; 2)由台风本身云系特征预报台风路径; 第八章夏季对流性系云图分析 1、对流发生的水汽条件分析: (1)水汽带北侧暗区干区触发的对流; (2)水汽回流南边界处对流的发生; (3)水汽羽北端对流的生成发展 2、由早晨层云(雾)和午后积云浓积云分析对流性云系发生发展 3、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1)飑锋云型:飑锋云系的天气系统分类--锋后飑线、锋上飑线、干线飑线、台风飑线; 2)雷暴低层外流边界和弧状云线的形成; 3)在雷暴不同阶段,雷暴中高压在卫星云图上的表现特征 4)利用卫星监视和预报短时雷雨大风 复习题 1、气象卫星的观测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卫星的倾角?什么是星下点?GMS-5和FY-2的星下点在何处? 3、什么是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太阳同步卫星轨道如何实现? 4、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其高度和运行周期为多少? 5、什么是大气窗? 6、如何区分红外云图、可见光云图? 7、卫星的空间分辨率、灰度分辨率或温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FY-2)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风云二号卫星作用是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气分布图,进行天气图传真广播,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用,收集气象、水文和海洋等数据收集平台的气象监测数据,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监测数据。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资料越来越成为天气分析,预报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监测手段。 主要性能参数 卫星质量:1365公斤 轨道特性:地球静止轨道 设计寿命:3年 发射历程 风云二号系列静止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计划发射5颗,即风云二号A/B/C/D/E,两颗试验星(风云二号A/B),三颗业务星(风云二号C/D/E)。其中风云二号A 星于1997年6月10日发射成功,风云二号B星于2000年6月25日发射成功,姿态均为自旋稳定,只有一个三通道扫描辐射计,设计寿命3年。从风云二号C星起,扫描辐射计由三个通道增加到五个通道,在性能上较风云二号A/B两星有较大的改进与提高。风云二号C 星和D星已分别于2004年10月19日和2006年12月8日年发射。E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星计划于2009年发射。 12月23日8时5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二号"06星送入预定轨道。 火箭飞行24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已经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经过一系列控制,卫星将最终定点于东经123.5度赤道上空。 "风云二号"06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可全天候对地球进行连续气象监视,获取地球空间环境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汽分布图;收集和转发气象、海洋、水文等观测数据;监测太阳X射线和空间粒子辐射数据等。卫星重1.39吨,在轨采用自旋稳定方式,用户为中国气象局。 我国于2004年10月19日和2006年12月8日发射的"风云二号"04星、05星,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双星组网运行观测,目前两颗卫星工作状况良好。 这次发射升空的06星,是04星、05业务星的在轨备份星和接替星,它的成功发射,可增强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连续、稳定运行的可靠性,为我国及周边国家天气观测、气象预报和减灾防灾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加强我国与国际气象组织的合作,提高我国在气象领域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风云二号卫星既是高科技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电子技术、光学技术、材料技术、关键的元器件技术,以及应用技术,其背后体现的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参与卫星、运载、测控、发射、应用五大系统的科技人员成千上万,历经20余年,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努力。 风云二号A星发射之后,上天运行了3个月左右就开始出现一些故障,只能间歇性工作,每天工作6到8小时之后就要休息。B星发射上去之后,运行了不到8个月,星上有一个部件开始出毛病,卫星转发下来的信号比正常情况下衰减很多,接收起来非常困难。前面两颗星,大家搞了很多年,在气象业务应用上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没有实现业务化。

卫星气象学章考试题带答案

卫星气象学章考试题带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卫星气象学1-4章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卫星气象学是指如何利用(气象卫星探测)各种气象要素,并将(卫星探测)到的资料如何用于大气科学的一门学科。 2、利用气象卫星对大气进行遥感探测称作(气象卫星遥感),亦称(卫星大气遥感)。 3、卫星气象学主要研究(60KM )以下大气中各气象要素的获取和应用。 4、遥感按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5、(暴雨)和(强雷暴)是灾害性危险天气系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常造成严重损失。 6、卫星作为一个(天体),它要受到其他天体的(引力)的作用。 7、对于第一定律,圆锥截线表示为θcos 112e e a r +-=,θ是矢经与 半长轴之间的夹角,称(真近点角)。 8、由于卫星运动和地球的自转,星下点在地球表面形成一条连续的运动轨迹,这一轨迹称为(星下点轨迹)。 9、由于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所以当卫星绕地球转一周后,地球相对卫星转过的度数称之为(截距)。 10、当卫星倾角为90°时,卫星通过南北两极,这种轨迹称之(极地轨道)。

11、地面的(散射辐照度)为分子散射、气溶胶粒子散射和地面与大气之间多次散射之和。 12、表示卫星探测分辨率的参数有三个,分别为:(空间分辨率)、(灰度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13、卫星云图的增强处理是对灰度或辐射值进行处理,通过(灰度变化),将人眼不能发现的目标物细微结构清楚的表现出来。 14、从卫星到观测地表面积之间构成的空间立体角称作(瞬时视场)。 15、(等效噪声温度差)是指目标物温度的改变而引起投射到探测器的辐射功率的改变正好等于等效噪声功率时的温度差。 16、光学系统的作用是手机目标物发出的(辐射能),并将其传给探测器。 17、由于云和气溶胶(特别是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强散射作用,导致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称为(阳伞效应或反射效应). 18、当太阳光从水面单向反射至卫星仪器内,则其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一片色调较浅的明亮区域,这区域称做(太阳耀斑区)。 19、(黑体)是指某一物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意方向和波长的吸收率或发射率都等于1。

气象课考试试题

气象试题 1. 主导能见度----观测到的,达到或超过观测点四周()或机场 地面()的范围所具有的能见度的值。这些范围可以是连续或不连续的。B A:三分之二,三分之二B:—半,一半C:三分之一;三分之一 2. 跑道视程----在跑道中线的航空器上的飞行员能看到()的距 离。C A:跑道面上的标志B:跑道边界灯或中线灯C:跑道面上的标志或跑道边界灯或中线灯 3. 场面气压----航空器着陆地区(在跑道上)最高点的气压,用() \表示A A: QFE B:QNH C:QNE 4?修正海平面气压----将场面气压按国际标准大气条件修正到海平面的气压,用()表示B A:QFE B:QNH C:QNE 5. SIGMET----称(),气象台发布的可能影响航空器飞行安全的 特定航路天气现象的出现或预计出现的情报

A:高空重要气象情报B:重要气象情报 C:中高空气象情报 6. AIRMET----称(),气象台发布的可能影响航空器低空飞行安 全的特定航路天气现象的出现或预计出现的情报,该情报中的天气现象未包含在为有关的飞行情报区(或其分区)的低空飞行所发布的预报中A A:低空气象情报B:中低空重要气象情报C:中低空 气象情报 7. GAMET ----区域预报,使用缩写明语,为在飞行情报区(或其分 区)的()飞行所作的区域预报C A:中低空B:高中低空C:低空 &卫星云图主要分为:()C A:红外云图、可见光云图B:可见光云图、水汽云图C:红外云图、可见光云图、水汽云图 9. 太阳耀斑--在()图像上,水面对太阳光的反射有可能使它具有云或 浮尘的表现,这一现象称为太阳耀斑。B A:红外云图B:可见光云图C:水汽云图 10. 多普勒效应--波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信号

卫星气象学-1.1

卫星气象学 ——绪论 授课教师:刘毅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15.3.11

绪论 卫星气象学是利用卫星探测资料研究大气的一门学科,它是随着人造地球卫星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大气科学分支。 (气象)卫星遥感:利用(气象)卫星作为探测平台(对大气)进行的遥感探测。 气象卫星的组成\分类\观测对象\探测原理\ 反演方法\如何应用\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历史进程 卫星气象学是二十世纪60年代初开始出现一门新兴学科。从1960年4月1日发射第一颗专用气象卫星TIROS-泰罗斯后,经历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70年代以前,气象卫星获得的主要资料是云图,并定性地应用于天气分析、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70年代初期,卫星红外辐射仪投入业务应用,地面资料处理能力提高,使定量或半定量卫星探测资料,开始应用于大气科学各个分支。 80年代,随着气象卫星探测能力和对探测资料的处理能力提升,气象卫星提供更广泛资料,使卫星云图分析工作由纯定性分析向半定量和定量分析发展;以大尺度天气系统为主,向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展;以气象分析应用为主,向气象、水文、海洋等多学科分析应用发展。 90年代,随着气象卫星对温度、风和湿度等探测精度提高,将资料更有效地应用于大气模式,以改进数值天气预报的结果,这是目前卫星气象学研究一个重要方面。 2000年以来,卫星观测臭氧、气溶胶、温室气体浓度、大气辐射平衡,都极大促进了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环境监测研究。

Paul Crutzen, Mario Molina, and Sherry Rowland receive the 1995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their seminal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chemistry of ozone

气象卫星资料应用

气象卫星资料在气象工作中的应用 —张华 国家气象风三项目实施以来,我国气象卫星资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呼市气象台贯彻上级的指示,重视气象卫星资料在数值预报、天气分析、气候与气候变化以及气象服务方面的应用。 一、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1、临近预报: 如2010年9月20—21日在呼市上空的一个强对流云团,造成了呼市地区大到暴雨天气(降雨量为26.6—51.2mm)。预报员根据气象卫星云图监测这个云团发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发布了临近预报,对19日的天气预报做出了较为准确的订正。 2、监视大雾天气: 由于雾经常是晨起晨消,生命史短,常规的观测手段无法准确获取其强度和范围信息。气象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大、观测频次高、信息源可靠、直接投入成本低的特点。所以是监测雾天的有力工具。例如2009年春节期间呼市市区的大雾天气,根据形势场分析,没有做出准确的预报,之后,呼市气象台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在分析形势场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卫星资料的应用。 3、监视沙尘暴天气: 沙尘天气也有其形成的必要条件,在做沙尘预报的时候除了一定的形势场、温度场、风场等气象条件外,另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沙

尘源地,而我国北方的沙尘天气大部分都来自于蒙新高地级蒙古国的沙漠,离我市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想准确预报我市沙尘天气时间、强度,卫星资料就尤为重要。 二、重大活动服务中的应用 气象卫星资料在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2010年7月16日在呼市上空的一个强对流云团,造成了局部中到大雨天气,时值呼市昭君文化节开幕式,呼市气象台根据形势场分析得出今天午后有点阵雨天气。根据气象卫星云图监测,16日中午开始起云,。为保障20点的开幕式顺利举行,呼市气象局与包头气象局两家联合,进行了人工提前降雨,15点多降雨开始,雨点大,降水急,至下午18点多阵雨天气结束,预报员根据气象卫星云图监测这个云团发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风云三号气象卫星资料对重要天气尽收眼底,为天气预报人员准确及时地做出天气预报做出了贡献。 三、展望 气象卫星资料已经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出了较大作用,未来气象防灾减灾则对中国气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也为气象卫星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呼市气象台将进一步提高气象卫星观测数据和产品的应用工作,使气象卫星资料作为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可以依靠的更有效资料。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推进气象卫星资料在气象工作中各个方面的应用,坚持科学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卫星气象学期末复习

CH1 1.气象卫星:人造星体,在宇宙空间、确定的轨道上飞行,携带着各种气象探测仪器,以对地球及其大气和海洋进行气象观测为目的,测量诸如温度、湿度、风、云、辐射等气象要素和降雨、冰雹、台风、雷电等天气现象。 气象卫星观测的特点:在空间固定轨道上运行;自上而下进行观测;全球和大范围的观测;使用新的探测技术(遥感探测);提供丰富的观测资料,受益面广(气象+其他领域) 2.遥感:1)概念:遥感是气象卫星的基础:在一定距离之外,不直接接触被测物体和有关物理现象,通过探测器接收来自被测目标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辐射信息,并对其处理、分类和识别的一种技术。2)设备:传感器,运载工具,接收系统。3)卫星遥感探测研究主要内容:遥感信息获取手段的研究;各类物体的辐射波谱特性及传输规律的研究;遥感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判读技术的研究。3)分类:按工作方式: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按电磁波谱段: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按探测对象:大气~、海洋~、农业~、地理~;按探测信息形式:图像~、非图像~ 气象卫星遥感:利用气象卫星对大气进行遥感探测。 3.卫星气象种类:(1)极地轨道卫星:中国风云1号 (2)静止轨道卫星:中国风云2号 p9/21 CH2 1.卫星轨道参数 1)升交点赤径(Ω)卫星由南半球飞往北半球那一段轨道称为轨道的升段;卫星由北半球飞往南半球那一段轨道称为轨道的降段;把轨道的升段与赤道的交点称升交点。轨道的降段与赤道的交点称降交点,升交点用赤径Ω表示,表示了轨道平面的位置和其相对于太阳的取向 2)倾角(i)指赤道平面与轨道平面间的(升段)夹角 3)偏心率(e)指轨道的焦距与半长轴之比 4)轨道半长轴(a)在轨道的长轴方向由轨道中心到轨道上的距离,确定了卫星的形状 5)近地点角(ω)卫星在轨道平面内升交点与近地点之间的夹角,确定了轨道半长轴的方向 6)平均近点角(M);7)真近点角(θ);8)偏近点角(E) 2.地理坐标系中的轨道参数 1)星下点:指卫星与地球中心的连线在地球表面上的交点 2)升交点降交点(如上)(极轨卫星才有) 3)截距:连续两次升交点之间的经度数L=T*15度/小时 4)轨道数:指卫星从一升交点开始到以后任何一个升交点为止环绕地球运行一圈的轨道数目 3.气象卫星运动规律:设想地球是理想球体,均质,质心在地心;卫星质量<<地球质量,卫星对地作用可忽略;星地距离>>卫星本身尺度,质点;忽略其它因素对卫星的作用力根据理论力学,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的运动为平面运动。该平面成为轨道面,轨道面过地心。卫星的运动方程为:??????? 4.卫星运动三定律(开普勒运动定律):1)椭圆(轨道)定律:卫星运行的轨道是一圆锥截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地球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2)面积定律:卫星的矢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即面积速度为常数);3)周期定律:卫星轨道周期的平方与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5.卫星活力公式:v2 = μ( 2/r – 1/a ) 6.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1)概念: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是指卫星轨道平面与太阳始终保持固定的取向(每天过升交点的局地时间相同)。由于这一种卫星轨道的倾角接近90°,卫星近乎通过极地。2)实现:这种卫星是利用卫星随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产生的转动抵消由于地球的扁率引起卫星轨道的摄动来实现的。3)优点:①轨道为圆形,轨道预告、接收和资料定位方便;②可实现包含极地的全球观测;③在观测时有合适的太阳照明,有利于资料处理和使用;④仪器可以得到充分的太阳能供给。缺点:①对中低纬度同一地点观测的时间间隔太长(相对于GEO),不利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相临两条轨道的观测资料不是同一时刻的,需要进行同化 7.地球同步静止卫星轨道:1)概念:卫星的倾角等于0,赤道平面与轨道平面重合,卫星在赤道上空运

雷达与卫星气象学总复习

前言 1) 按遥感方式划分,天气雷达属于主动遥感设备或有源遥感设备。 2) 我国目前已经布网了160多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按波长划分,已布网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有S波段和C波段两种类型,S波段雷达部署在大江大河流域及沿海地区,C波段雷达部署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内陆地区。 3) 天气雷达起源于军事雷达,最早出现天气雷达是模拟天气雷达。 4) 天气雷达最常用的扫描方式有PPI扫描、RHI扫描和VOL体扫描。 5) S波段天气雷达波长在10cm左右;C波段天气雷达波长在5cm左右;X波段天气雷达波长在3cm左右 第1章散射 1) 散射是雷达探测大气的基础,大气中引起雷达波散射的主要物质有大气介质、云和降水粒子。 2) 粒子在入射电磁波的极化作用下,做强迫的多极震荡而产生次波就是散射波。 3) 什么是瑞利散射及瑞利散射的特点? 4) 什么是米散射及米散射的特点? 5) 雷达截面也称作后向散射截面,它的大小反映了粒子的后向散射能力的大小,雷达截面越大,粒子的后向散射能力越强。 6) 什么是雷达反射率 ? 单位体积内全部降水粒子的雷达截面之和称为雷达反射率。 7) 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小冰球粒子,其雷达截面要比同体积小水球的小很多;对于大冰球粒子,其雷达截面要比同体积大水球的大很多; 8) 晴空回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湍流大气(折射指数不均匀)对雷达波的散射作用;大气对雷达波的镜式反射(大气中折射指数的垂直梯度很大)。

9) 雷达反射率因子 与雷达反射率的区别 第2章衰减 1) 造成雷达电磁波衰减的物理原因是散射和吸收。 2) 造成雷达电磁波衰减的主要物质有大气、云和降水。 3) 水汽和氧气对电磁波的衰减作用主要是吸收 4) 云滴对雷达波的衰减随雷达波长得增加而减小。 5) 雨对雷达波的衰减一般与降水强度成近似的正比关系 第三章 雷达气象方程 1) 什么是天线增益G ? 定向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能流密度与各向均匀辐射天线的能流密度之比,称为天线增益,用符号G 表示。 2) 天线增益的物理意义 由方向性天线把辐射能量集中到某个方向上,使这个方向上的辐射能流密度增加为各向同性天线的 G 倍。 3) 有效照射深度由雷达脉冲宽度决定,其值为脉冲宽度的一半。 4) 有效照射体积除了与有效照射深度有关外,还取决于雷达波束的几何形状。 5) 充塞系数除了与云和降水有关外,还取决于目标物距雷达的距离和雷达波束宽度有关。 6) 解释雷达气象方程 02 220.222231101024(ln 2)2R kdR t r PG h m P Z R m θ?ψπλ--?=?+, 各物理参数的意义。 答题思路:写出各符号分别指代的参数,如Pr :雷达回波功率,Pt :雷达发射功率,G 天线增益… 7) 说明雷达气象方程中各物理参数在雷达探测中的作用。 第4章 折射 1) 什么是大气折射? 光波或电磁波在大气中曲线传播的现象称为大气折射。 2) 折射产生的物理原因是光波或电磁波在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