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企业会计核算

汽车运输企业会计核算
汽车运输企业会计核算

第一节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以及账户设置

一、汽车运输企业生产经营和成本核算的特点

(一)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的一般特点

与加工业相比,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如下特点:

1.生产经营活动只是使人和货物发生空间的位移,而不产生新的实物形态的产品。

2.产品的计量单位是数量与距离的复合单位,如“千人公里”、“千吨公里”等。

3.交通运输企业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是直接统一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销售过程。生产过程的结束也是销售过程的结束。

4.生产地点流动分散,跨地区,结算工作量大。

(二)汽车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汽车运输是整个交通运输一个重要部分。汽车运输除与其他运输具有上述共同点外,和其他交通运输相比,汽车运输业又有不同于其他运输的显著特点。他的显著特点是服务上的灵活性。具体表现在:

1.在空间上,可以实现到门运输;

2.在时间上,可以实现及时运输;

3.在运货批量上,起运的批量为最小;

4.运行条件比较容易实现,汽车运输可以在不同等级的公路上运行,甚至在等级外的公路乃至乡村便道都可以进行。

(三)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

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有如下特点:

1.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对象

汽车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是客运业务和货运业务。

可对客运和货运分别计算成本。为了使成本核算资料更加明细,还可以在客运货运下按不同的车型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2.成本计算单位

汽车运输成本核算以“千人公里”、“千吨公里”为成本计算单位。

3.成本计算期

汽车运输企业应定期在每月末计算成本。

4.成本项目

汽车运输发生的费用绝大部分都是直接费用,而且,成本项目较多。

其中主要包括:

职工薪酬、燃料费、轮胎、折旧费、运输管理费、车辆保险费、事故损失、营运间接费用等。(养路费已经取消)

二、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因汽车运输企业的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是直接统一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销售过程。生产过程的结束也是销售过程的结束。所以汽车运输企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实际上就是“主营业务成本”,可以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在主营业务成本总账科目下设置“运输支出”、“装卸支出”等二级科目,在“运输支出”二级科目下设置“客运”、“货运”等三级账户进行核算。

为了减少账户的层次,也可以直接将“运输支出”,“装卸支出”等直接设为一级科目,月末,再将“运输支出”、“装卸支出”等科目的发生额全部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本讲座以后一种情况为例进行介绍。

1.“运输支出”账户

运输支出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运输成本。

该账户月末一般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客运”、“货运”设置二级科目。

二级账应采用多栏式明细账进行核算。账内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明细账格式见表1、表2。

表1 运输支出明细账

二级科目:客运

表2 运输支出明细账

2.“辅助营运费用”账户

运输企业辅助生产主要是修理车间。

该账户用来归集修理等辅助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借方登记修理车间发生的全部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管理费用的辅助营运费用。

明细账也应采用多栏式。见表3.

表3 辅助营运费用明细账

二级科目:修理车间

3.“营运间接费用”账户

该账户核算汽车运输企业对车辆运输直接进行管理的车站、车队、车场等单位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站、队、场职工薪酬、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车厂、车站一级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转入“运输支出”账户的各项间接费用。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

该账户应按站、队、场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如:“营运间接费用—某车站”

营运间接费用明细账也需采用多栏式格式,见表4。

表4 营运间接费用明细账

二级科目:一车场

登记转销额。手工记账一般用红字,电脑记账用负数。红字或负数可以代表记账相反的方向。以上明细账,用红字或负数结转可以代表贷方。

上述明细账也可以设置贷方栏,但贷方栏通常只设一个栏目,汇总登记贷方金额即可。

第二节汽车运输成本核算方法及举例

汽车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最主要的是对汽车运输业务中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进行分配。

构成汽车运输成本的要素费用是指在运输生产中直接开支的货币资金以及直接消耗的各项实物资产。要素费用主要包括直接人工费(职工薪酬)、燃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综合费用是指辅助生产部门或汽车运输的直接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辅助营运费用、营运间接费用等。

下面将具体介绍汽车运输企业各项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分配与支付

(一)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内容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职工薪酬是职工对企业投入劳动而获得的报酬,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按现行规定,职工薪酬主要包括: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这些,对企业来说,都是因职工提供服务而对职工产生的义务。

工资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企业在职工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等按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也属于职工工资范畴,应计入工资总额。

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集体提供的福利,近年来,企业改制后,原来由职工福利费开支的企业福利部门发生的费用因福利部门多数已从企业分离出去,尚未分离的企业内部的食堂、卫生院、幼儿园等也都承包给社会经营,企业已经不再负担这方面的费用;另外职工的医疗也基本纳入了社会保险,企业提取和支付的各项社会保险已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科目核算。所以企业当前纳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核算的范围已经很小,主要包括职工伙食补贴、生活困难补助等。

社会保险费现在被称为五费或五险。即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以上五费,企业应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基准和比例提取,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

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基准和比例提取,并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了改善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金额。

非货币性福利主要包括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其它有形资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企业向职工提供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如企业提供给高级管理人员免费使用的汽车、住房等)、企业为职工无偿提供商品或类似医疗保健的服务等。

其它职工薪酬是指以上职工薪酬以外,企业对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给予的补贴、企业由于分离办社会职工,企业由于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等等情况给予职工的补贴。这类情况比较复杂,本讲座暂不涉及。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的账户设置

为了核算企业支付和应付给职工的各项劳动报酬,企业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会计

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贷方登记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金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或支付的职工薪酬的数额;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该科目应设置“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如:“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等

(三)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运输企业职工薪酬的核算包括了职工薪酬的分配和职工薪酬的支付两个环节。

1.应付职工薪酬的分配

工资薪酬的分配是指在每月末计算出应付的职工薪酬,将应付的职工薪酬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同时形成对职工的负债。

在职工薪酬中,工资薪酬是在每月末根据职工的出勤(或完成工作量)的情况,并按不同职工的工资标准计算出来的;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是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至于职工福利,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年末将计提额与实际开支的差额转入管理费用。但按现行规定作为职工福利核算的范围和金额已经很小,所以企业也可以不进行计提,而是在发生的当期据实进行分配,实报实销,不留余额;非货币性福利也应该在实际发生的当期进行分配,不留余额。

汽车运输企业月末计算出应付职工薪酬应根据职工所属部门和提供劳务的性质不同,分别计入有关成本或费用账户。其中:对司机、司助、乘务人员的各项薪酬直接计入运输成本;辅助生产部门人员的各项薪酬计入“辅助营运费用”;车队(车站、车场)管理人员的各项薪酬计入“营运间接费用”;公司管理人员的各项薪酬计入“管理费用”。企业如果设立了销售部门,销售部门人员的薪酬计入“销售费用”。

【例1】顺达汽车运输公司是一家从事客运和货运业务的运输公司,除企业管理部门外,有一个维修车间和一个车场,车场内分客运和货运两个车队。两个车队由车场统一管理。本月发生工资薪酬和按规定提取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情况如下表5:表5中,职工的医疗保险按工资总额的10%计提,养老保险按12%计提,失业保险按2%计提,住房公积金按10.5%计提。工会经费按2%计提,职工教育经费按2.5%计提。

表5 职工薪酬分配汇总表

根据上述职工薪酬分配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运输支出——客运319 978

——货运170 692

营运间接费用155 680

辅助营运费用169 024

管理费用123 015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75 100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 67 510

(医疗保险) 81 012

(失业保险) 13 502

——住房公积金70 885.5

——工会经费13 502

——职工教育经费 1 6 877.5 根据上述分录,登记运输支出、营运间接费用和辅助营运费用明细账如下表6、7、8、9:

表6 运输支出明细账

二级科目:客运

表7 运输支出明细账

表8 营运间接费用明细账

二级科目:一车场

表9 辅助营运费用明细账

二级科目:修理车间

(管理费用明细账略)

2.工资薪酬的发放

工资发放,也称工资结算,指企业将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各项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将余额发放给职工的事项。

承上例,顺达公司向职工结算本月工资,其中应付职工工资总额675 100元,,代扣个人所得税13 800元。代扣养老保险58 200元,医疗保险62 000元,失业保险8 500元,代扣住房公积金70 885.5元实发工资461 714.5元,直接用银行存款将实发工资转入职工个人账户。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75 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3 800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58 200

(医疗保险)62 000

(失业保险)8 500

——住房公积金70 885.5

银行存款461 714.5 其他关于职工福利费可在实际支付时分配。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银行存款等

同时对已支付的职工福利应按职工的所属部门:

借:运输支出(或营运间接费用、辅助营运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关于非货币性福利,主要包括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其它有形资产发放给职工、企业向职工提供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等。在对发放的非货币性福利进行分配时,应按职工所属部门,分别借记“运输支出”、“营运间接费用”等,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例如:企业提供给高级管理人员免费使用汽车。

每月在提取折旧时,应作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同时将该项薪酬进行分配,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二、燃料费的分配

汽车运输企业对汽车消耗的燃料,有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

第一种管理方法:对车存燃料实行满油箱制管理。按这种管理方法,营运车辆在投入运输生产之前,到油库将油箱加满。作为车存燃料。

如果在企业自己的油库加油,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燃料——车存燃料(汽油或柴油)

贷:燃料——库存燃料(汽油或柴油)

如果在外部加油站加油,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燃料——车存燃料(汽油或柴油)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到每月最后一日工作完毕,要求所有车辆将油箱加满。这样除第一次加油作为车存燃料之外,车辆当月的加油数就是当月燃料的实际消耗数。

第二种管理方法是:对车存燃料实行盘存制管理。这种方法是每月末通过对车存燃料进行实地盘点。然后将本月月初车存燃料数,加上本月加油数,减去月末车存数作为本月消耗数。

确定本月燃料消耗数以后,根据燃料的不同用途,编制燃料费分配表对燃料费进行分配。

其中营运车辆耗用的燃料费计入“运输支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