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考试试题

手术室护理考试试题
手术室护理考试试题

手术室护理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无菌持物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B

A、可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B、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用闭合

C、手术室持物钳每周消毒一次

D、使用时持物钳端向上。

2、全麻术后病人应取:E

A、端做位

B、仰卧屈膝位

C、截石位

D、侧卧位

E、去枕平卧位。

3、练习戴无菌手套操作,下列哪项是错的:B

A、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穿工作帽

B、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的内面戴上左手

C、戴好手套的双手,臵腰部水平以上

D、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

4、卷轴绷带包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 、被包肢体应保持功能位

B 、应从近心端开始包扎 C、包扎时用力要均匀 D 、湿绷带不宜使用 E、绷带固定结应在肢体外侧并避开伤口

5、腔镜器械的消毒灭菌宜用:B

A 、酒精浸泡法 B、戊二醛浸泡法 C、紫外线照射法 D、高压蒸气灭菌法 E、煮沸法。

6、对手术器械最有效的灭菌法是:B

A、燃烧法

B、高压蒸气灭菌法

C、煮沸消毒法

D、烤箱干热灭菌法

E、微波消毒灭菌法。

7、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其有效保存期为:D

A 、12h B、24h C、1天 D、7天 E、7—15天。

8、煮沸灭菌法,在水中煮沸腾100度后,杀灭细菌芽胞至少需要煮沸的是:D

A 、20min B、30min C、40min D、60min E、120min。

9、上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哪项不对:B

A、上自乳头连线

B、下至脐水平

C、右侧至腋后线

D、左侧至腋后线 E以上都不对。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穿好手术衣后前臂应腰水平以上

B、无菌物品不可低于腰以下或手术台面以下

C、无菌手术衣的无菌范围限于身体前面、肩以下及袖子

D、手套手术衣及手术用物如有污染、破损,浸泡时应立即更换。

11、刷手后,手的放臵位臵正确是:C

A 、自然下垂 B、举过头顶 C、拳于胸前 D、不碰任何无菌物品,放于身体两侧即可。

12、刷手范围包括双手、前臂及肘关节以上处:B

A 、5cm B、10cm C、15cm D、20cm

13、手术中无菌持物钳干燥保存的时间为:D

A、1h

B、2h

C、3h

D、4h

14、皮肤缝合常用针:D

A、小圆针

B、矮胖针 C大圆针 D、三角针。

15、阑尾手术应选用:B

A、右下腹斜切口

B、左下腹斜切口

C、腹正中切口

D、腹右正中切口。

16、不符合手术无菌要求的是:C

A、切口周围铺巾4层以上

B、无菌布单垂缘30cm以上

C、缝针别在无菌布上,避免丢失

D、

切开空腔脏器前,用纱布覆盖周围组织 E、器械落在台面下,虽未着地亦不可使用。17、传递手术器械错误的做法是:B

A、将器械传送给手术者

B、手术刀要将刀锋朝下

C、弯钳的弯曲部朝上

D、持针器钳夹弯针,要在中后半1/3界处

E、血管钳传递时要以柄轻击手术者手掌。

18、缝合腹腔和子宫的缝线是:D

A、尼龙线

B、丝线

C、子尾线

D、可吸收线

19、碘酊消毒的手术部位是:C

A、颅面部

B、供皮部

C、脐部

D、阴囊部

E、小儿腹部

20一台手术的参观人数一般不超过:C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E、5人

二、是非题

1、手术病人前一天晚报10:00以后开始禁食 X (8:00)

2、侧卧位时上面一腿屈曲呈60—70度,下腿伸直 X (上下反了)

3、行胸腹联合切口的病人可取出45度半侧卧位 V

4、手术区皮肤常用消毒液为0.5%碘伏 V

5、缝合脏器和空腔常用三角针 X (圆针)

三、填空题

1、严格执行术中点数制度,这五数是数器械、数缝合针、数线圈、数纱布、数纱布垫。

2、根据手术的时限可分为三种类型:择期手术、限期手术、急诊手术。

3、围手术期可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三个阶段。

4、手术中期的护理重点是:保护病人安全、严格无菌操作和配合、使麻醉与手术顺利实施。

5、手术病人术前应禁食12小时,禁饮食4小时。

6、手术室布局可分为无菌区、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四个区。

7、手术间内适宜温度为避免20—24`C。温度为50—60%。

8、铺无菌手术台和器械台棉无菌单至少要有四层厚度。

9、巡回护士在病人进入手术间后应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病历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血型、药物过敏史等。

10、常用的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截石位、颈仰位、俯卧位。

11、会阴部手术应放臵截石体位。

12、甲壮腺手术放臵颈仰卧体位。

13、持针器应持在距针尾的后1/3 处。

14、进入手术间应穿戴好口罩、帽子、隔离衣裤并更换好拖鞋。

15、使用高频电刀,术后应重点检查患者放臵铅板处的皮肤有无灼伤。

16、电动止血带上肢工作压力不超过4Kpa,下肢不超过8Kpa,持续时间不超过1h。

17、手术器械洗净后上油再送至消毒灭菌。

18、手术切口的分类:I类切口、II类切口、III类切口。

19、手术病人进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应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消除其紧张情绪。

20、刷手的顺序:指头、指蹼、甲沟、指缝、腕、前臂、肘部、上臂。

21、任何手术都是由切开、止血、结扎、分离、缝合等基本操作组成的。

四、问答题

1、戴手套的注意事项

答:○1持手套时,手稍向前伸,不要紧贴手术衣。

○2戴手套时,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戴第一只手套时,应该特别注意。

○3戴好手套后,应将翻边的手套口翻转压住袖口,不可将腕部裸露;翻转时,戴手套的

手指不可触及皮肤。

○4参加手术前,应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上的滑石粉。

○5协助术者戴手套时,器械护士应戴好手套,并避免触及术者皮肤。

2、什么是无菌?什么是无菌技术?

答:无菌是用灭菌方法使传播物体不存在任何微生物状态。

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3、手术体位的摆放原则及注意事项

答:摆放原则:○1由拟施手术方式决定。

○2不反应便于手术操作,还须顺应呼吸及循环功能。

○3保护病人,避免神经、肌肉、血管过度牵拉而造成损伤,麻痹。

○4保持病人尽可能的舒适、安全,并妥善固定,不致术中移位。

注意事项:○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尤应查对手术部位。

○2放臵体位前相应物品准备就绪,并熟悉使用方法。

○3护士熟悉手术台的使用操作。

○4保护措施:搁手板,头架及护腕上有衬垫,确保身体各处不受压。减少不必要的肢体暴露,摆放动作轻柔,勿使手臂身体夹角大于80度,所有管道确保通畅,术后检查是否不压伤。

4、常用器械的保养

答:○1一般金属器械:合理使用,不随意投掷,保持轴节灵活,尖端合拢。术后清水洗净,拭干并搽油,以防多潮生锈。

○2管腔器械:大量水冲洗再刷洗,管腔内用小毛刷或注射器洗净。可拆开的应拆开刷洗,后烤干上油。

○3锐利、粗细器械:应与其他一般器械分开。注意轻拿、轻放,保护其利刃部分。

5、简述腹壁层次及常用腹部手术切口

答:腹壁从浅到深,一般可分为6层:皮肤、浅筋膜、肌肉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及腹膜壁层。

常见手术切口:腹正中切口,经腹直肌切口,正中弯切口,肋缘下切口,麦氏切口等。

等。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6789141.html,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及对策作者:张军丽胡艳群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6期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提出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室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的24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主要有用药错误、液体外渗、管道脱落,患者 身份识别错误、手术患者护送不当,压疮等。结论应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分 析,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对策,以减少手术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等级。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违反职业者被期望的标准而导致的事件[1]。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手术涉及内容多,服务对象运转快,突发情况出现多,护士 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故常存在安全隐患。手术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对护理质量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防止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是保证手术安全运行的根本[2]。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对患者 安全存在危害,使卫生系统负担增加,而在多数情况下,很多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是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发生的。现将手术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手术室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发生24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其中不良事件的高发时段为:17:00~24:00,高发护理人群为:工作年限少于3年的初级职称护理人员,高发类型为:用药错误、液体外渗、管道脱落。 2常见不良事件及原因分析 2.1用药错误、液体外渗、管道脱落①护理人员因未严格执行三查十对,未熟练掌握药物的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导致用药错误;②护士疏于对术中用药的观察,静脉通道固定不良,患者出现躁动不安导致液体外渗;③管道固定不当或全麻复苏期因患者的躁动,导致尿管、胃管、切口引流管、深静脉置管等管道脱落。 2.2压疮①患者因素: 患者因自身疾病致全身状况差,正常身体机能下降;②复杂、大手 术手术时间过长,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局部组织受压过久,血液循环障碍。 2.3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手术体位安置不妥、手术患者护送不当①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流程,患者未能正确配合护士查对,连台手术的顺序安排进行调整未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导致手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②因护理人员业务知识不到位或工作疏忽,导致手术体位安置不妥,进而引发压疮,肢体过度外展引发神经损伤,衬垫位置、厚薄不当或过紧的约束带阻

[教学]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

[教学]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 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 科别:手术室 时间:2012年5月18日 主持人:石瑞凤 责任护士:刘霞 考核人员:倪再香、李香萍、彭春华、刘金华、彭宏、戴红芳 参加人员:曾云鹤、周丽、杨静、高峰、李云、潘芬、熊云莉、周春林、杨慧、姚琼、陈芳芳、张敏、孔晓晓、肖敏、熊香敏 手术病例:剖腹产术 主持人:大家术前准备做完了吧。手术9:30时开始~我们利用半个小时对这台剖腹产手术进行术前查房。首先巡回护士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 责任护士刘霞:手术通知单是昨天下的~为择期手术。产妇26周岁~足月双胎妊娠~B超显示右侧胎儿为无脑儿~未动产。下肢水肿+++.左侧胎心136次/分~右侧胎心140次/分。平时身体健康。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其它传染病史。无手术史。血型A~RH阳性。对青霉素有过敏史。今日未进饮食。 主持人:刘霞这样的病人需要做那些护理计划,术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刘霞: 1、因胎儿有异常~病人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首先要注意病人的心理护士~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2、双胎使子宫巨增~可能会发生子宫收缩不好~要备好绷带~以防做宫腔填塞时用。做好输血的准备。 3、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工作。

4、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术前要备好消毒液。做好术中和术 后的消毒隔离。 5、病人对青霉素有过敏史~属于过敏性体质。术中用药时要注 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物品准备有:绷带、输血用物、抢救新生儿的药物和1ml小注射器、吸痰管。一次性脚套、消毒液 主持人:还有补充的吗, 肖敏:麻醉完毕要注意病人的体位~防止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主持人:肖敏~为什么孕妇有可能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呢,”一般应该哪侧卧位。 肖敏:因为增大的子宫在仰卧位容易压迫孕妇下腔静脉~因而阻碍血流回心~使血压降低。特别是巨大儿和双胎更要注意~在摆体位时应该使病人稍向左侧。 主持人:孕、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不仅对其本身不利~发生体位性休克、难产~而且对胎儿也有危害。胎儿因孕母血压低~胎盘供血减少~影响氧的供给~因此在麻醉完毕翻身仰卧时要特别注 意观察。左侧卧位30度~减轻子宫对腹部大血管的压迫~预防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因为孕妇增大的子宫大部分是呈右旋~而下腔静脉在脊柱前右侧~左侧卧位可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可是~也要注意观察~有少数子宫偏左~如果取左侧卧位~则反倒压迫下腔静脉而发生低血压综合征~这种情况应采取右侧卧位。熊香敏~你回答在接下新生儿给他,她,吸痰时哪侧卧位较好, 熊香敏:哪侧都可以吧~要注意头高脚低侧卧位。 主持人:熊香敏她说的对吗,

手术室护理查房

手术室护理教学查房 时间:2013-08-20 地点:手术室办公室 主持人: 责任人: 参与人员:衡蓓、朱杨杨、洪成门、冯丹丹、陈婷婷、祁文、徐梦琳、杨卫萍、吕尊玲、王好、李丹丹、高畅、徐中念、杨柳、贾瑞岩、苏雪芹、朱文慧、韩淼、李天佑、万彬、于磊 查房得主要目得:掌握剖腹产手术得护理及配合 病史简介: 患者夏红,24岁,女,汉族,江苏徐州人,高中毕业,有医疗合作保险,从事教师工作入院时间:2013年8月16日 主诉:孕38+4周,要求手术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否认产伤史、疫水接触史及疫区久居史,否认放射性物质及化学毒物接触史。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人,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 入科查体:T:36、2℃P:76次∕分R:18次∕分BP: 140∕90 mmHg。血糖5、3mmol/L 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自主体位,四肢肌力五级,双瞳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皮肤黏膜正常,无其她不适,给予入科宣教。 产科检查:宫高46cm,腹围110cm,估计胎儿体重4050g,纵产式,先露头,无产兆,自述胎动正常。胎心监测示:左侧胎心186次/分,右侧胎心140次/分。内诊:宫口未开,宫颈管长约1、0cm,质硬。S-2,双侧坐骨棘平伏,棘间径约10cm,骶凹弧度适中,骶尾关节无明显上翘,趾骨弓角度正常。骨盆测量均正常。血常规:WBC10、4×109∕L(4~10) RBC2、4×1012∕L (3、5~5、5)PLT(血小板)230×109∕L HGB(血红蛋白)90(110~160)g∕L;尿常规:PH6、0 尿蛋白(+-) 隐血(-);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同时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问题 1.管理因素: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需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致患者摔伤、碰伤。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及不当,会严重影响到手术质量。 2.人员因素:手术室护士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连台手术和经常加班会导致护士过度疲劳综合征。护士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3.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室各种先进设备的大量使用,如:我们骨科有C臂机,外二科电切镜,腹腔镜等都是近年来增加的新设备。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多,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4.环境因素: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各种废气的产生,如:术中使用电刀、电凝产生的烟雾,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的排放,监护仪、吸引器、麻醉机的噪音干扰,可引起手术护士头痛、头晕、疲劳、困倦及记忆力、理解力和操作能力下降。 二、防范措施 1.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室各项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护理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这些在手术室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基本上都做到了。 2.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特别是对新来的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管理者应合理配置手术护士,根据每日手术量及时调配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忙闲不均、人力浪费现象。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发挥最佳水平,配合手术顺利完成。 3.分级培训,培养护士:为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的要求,适应新医学领域,新技术、新业务手术的广泛开展,作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不光要能独立完成穿针、引线的基本操作,还要在每一个重要的细节上配合手术医

手术室护理查房

手术室护理查房

手术室护理查房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手术室护理查房 查房人员: 查房者:雷晓杰 一、围手术期的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是指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及手术后期对患者的护理。围手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指从护士迎接患者进入外科病房到患者术后痊愈回家这段时期。 二、问题讨论 1.手术的分类. 2.巡回护士术前接受患者时应评估并记录哪些内容? 3.手术中病人的护理 . 4.术后切口并发症 .如何预防 三、手术前准备与手术的类型有密切关系。外科手术种类繁多,根据手术的时限分为3种类型 (1)择期手术:手术实施的迟早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应做好充分准备。如胃、疝气修补术等。 (2)限制手术:手术时间虽然可以延长,但有一定的限度,不宜过久延迟,应该在一段时间内尽可能的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如:各种恶性肿瘤根除术。

(3)急症手术:各种创伤,急性大出血和急腹症等,属于急症手术。这类病人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必须分秒必争地完成准备工作,及时手术,否则将会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四、按手术的目的分为诊断性手术、治疗性手术、估息性手术和美容手术。 (1)患者姓名、病历号、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2)手术同意书是否填写完整并签名。 (3)术前准备状况,手术部位皮肤备皮,术前给药及反应,术前是否已禁食,禁水等。 (4)术中所需各种检验报告,X线片,血型,药物过敏反应记录。(5)患者意识状况,生命体征。 (6)患者是否已去除身上饰品、发光、隐形眼镜、假牙等。 五、手术前期病人护理措施 ⑴心理准备:术前心理准备可以减轻焦虑;减少病人术后对止痛剂的需求;增加病人术后活动的主动性;降低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心理护理的最基本措施:正视病人的情绪反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问,给予支持和疏导。 ⑵环境准备:病房温度应保持在18℃~20℃,湿度50%~60%,减少陪护。 ⑶身体准备:帮助病人完善各种检查,护士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帮助和督促病人接受检查。对于留取样本的血,尿,便化验检查,应向病人交代各种标本的采集要求。

手术室未来 护理展望

手术室未来3-5年护理展望 手术室护理由一般护理向专科护理扩展, 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提高,对手术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技术和新业务要求手术室护士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专科培训,从而使护理工作高度专业化,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值此这个护士节,我们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认真讨论,手术室护理工作在未来三至五年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管理规范化 1、手术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以来,护理工作从一室一人到今天发展为三室五人,工作领域已经从单一的手术巡回拓展到洗手配合、术前访视、术中关怀和术后回访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为了适应当前飞速反展的医疗技术需要,为了娴熟的配合手术、确保安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各专科的护理常规以及流程方面予以细化和改进。 2、建立健全监控体系,实施严格管理,做到学制度、用制度,以制度及规定指导工作。对专科基础操作、难点环节、质量检查等,制定标准流程、质量标准和检查细则,做到各项管理有章可循,质量评价有量化指标,追求工作质量零缺陷。 3、为确保护理安全,要求每位护士认真履行职责,把本职工作干好,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预防。为确保护士在位率问题,制定五不出手术间规定:即巡回护士做到开台15分钟内不出;手术进展不顺利不出;手术患者病情有变化不出;器械与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不同时出。 二、创新服务措施 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护理人员工作弹性工作轮班制度,保证了操作大量的人力资源与,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理质量得到保证,实现部门,临床和三护理人员满意的效果。 2、向儿童提供优质的服务:提供娱乐的玩具,防止孩子哭闹和麻醉和手术,家人和医生深深的爱的影响;医生准备汗水波段操作,以防止术中大汗淋漓的操作现场和污染作业区也满足了医生需要在这方面,硅胶垫位置的应用保障病人权益,皮肤的经营压力部位,防止压疮患者的发生;为了防止术中低体温发生:输液加热器使用;生产经营小被子;加强单个病人盖的运行管理:部门建议尽量减少患者身体暴露时间,减少患者的暴露部位。 3、加强部门环境管理:计划运作等候区:为患者的家庭成员,如冷热水,报纸和杂志,操作相关的信息提供优质服务;大屏幕的患者进行操作知识;提供一排座位等待的病人家属。 4 、加强整体护理:术前访视内容:增加评估。患者体力活动的评估。根据病人的静脉穿刺部位的动作的评价。患者的特殊要求,包括在早班会议内容。 5、加强护士的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纳入学习内容的早晨,让我们知道更多有关的手术室的工作和责任的性质的重要性;操作,严格检查制度:一个点的计数;改变教学模式,根据工作特点,使教学计划:手术室和工作要求,将新护士培训模式的改变,从一开始一位老师到最后,教学,现在是更多的教师参与教学,由护士长日程安排表,达到操作技术,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实习生,研究生的学习计划是完美的,在确保他们保证部门的安全,同时学习计划,发展医院实习计划,以学习,从每个学习其它从而达到目的。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最新版】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手术室工作又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手术室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隐患,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存在的安全隐患 1.1制度不健全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技术方面 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操作方面 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 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1.4接错病人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5清点物品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1.6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2.防范措施 2.1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组织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

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教学内容

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

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 科别:手术室 时间:2012年5月18日 主持人:石瑞凤 责任护士:刘霞 考核人员:倪再香、李香萍、彭春华、刘金华、彭宏、戴红芳参加人员:曾云鹤、周丽、杨静、高峰、李云、潘芬、熊云莉、周春林、杨慧、姚琼、陈芳芳、张敏、孔晓晓、肖敏、熊香敏手术病例:剖腹产术 主持人:大家术前准备做完了吧。手术9:30时开始,我们利用半个小时对这台剖腹产手术进行术前查房。首先巡回护士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 责任护士刘霞:手术通知单是昨天下的,为择期手术。产妇26周岁,足月双胎妊娠,B超显示右侧胎儿为无脑儿,未动产。下肢水肿+++.左侧胎心136次/分,右侧胎心140次/分。平时身体健康。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其它传染病史。无手术史。血型A,RH 阳性。对青霉素有过敏史。今日未进饮食。 主持人:刘霞这样的病人需要做那些护理计划?术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刘霞:

1、因胎儿有异常,病人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首先要注意病人的心理护士,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2、双胎使子宫巨增,可能会发生子宫收缩不好,要备好绷带,以防做宫腔填塞时用。做好输血的准备。 3、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工作。 4、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术前要备好消毒液。做好术中和术后的消毒隔离。 5、病人对青霉素有过敏史,属于过敏性体质。术中用药时要 注 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物品准备有:绷带、输血用物、抢救新生儿的药物和1ml小注射器、吸痰管。一次性脚套、消毒液 主持人:还有补充的吗? 肖敏:麻醉完毕要注意病人的体位,防止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主持人:肖敏,为什么孕妇有可能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呢?”一般应该哪侧卧位。 肖敏:因为增大的子宫在仰卧位容易压迫孕妇下腔静脉,因而阻碍血流回心,使血压降低。特别是巨大儿和双胎更要注意,在摆体位时应该使病人稍向左侧。 主持人:孕、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不仅对其本身不利,发生体位性休克、难产,而且对胎儿也有危害。胎儿因孕母血

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

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科别:手术室 时间:2012年5月18日 主持人:石瑞凤 责任护士:刘霞 考核人员:倪再香、李香萍、彭春华、刘金华、彭宏、戴红芳 参加人员:曾云鹤、周丽、杨静、高峰、李云、潘芬、熊云莉、周春林、杨慧、姚琼、陈芳芳、张敏、孔晓晓、肖敏、熊香敏 手术病例:剖腹产术 主持人:大家术前准备做完了吧。手术9:30时开始,我们利用半个小时对这台剖腹产手术进行术前查房。首先巡回护士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 责任护士刘霞:手术通知单是昨天下的,为择期手术。产妇26周岁,足月双胎妊娠,B超显示右侧胎儿为无脑儿,未动产。下肢水肿+++.左侧胎心136次/分,右侧胎心140次/分。平时身体健康。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其它史。无手术史。血型A,RH阳性。对青霉素有过敏史。今日未进饮食。 主持人:刘霞这样的病人需要做那些护理计划术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刘霞: 1、因胎儿有异常,病人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首先要注意病人的心理护士,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2、双胎使子宫巨增,可能会发生子宫收缩不好,要备好绷带,以防做宫腔填塞时用。做好输血的准备。 3、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工作。 4、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术前要备好消毒液。做好术中和术 后的消毒隔离。 5、病人对青霉素有过敏史,属于过敏性体质。术中用药时要注 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物品准备有:绷带、输血用物、抢救新生儿的药物和1ml小注射器、吸痰管。一次性脚套、消毒液 主持人:还有补充的吗 肖敏:麻醉完毕要注意病人的体位,防止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主持人:肖敏,为什么孕妇有可能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呢”一般应该哪侧卧位。 肖敏:因为增大的子宫在仰卧位容易压迫孕妇下腔静脉,因而阻碍血流回心,使血压降低。特别是巨大儿和双胎更要注意,在摆体位时应该使病人稍向左侧。 主持人:孕、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不仅对其本身不利,发生体位性休克、难产,而且对胎儿也有危害。胎儿因孕母血压低,胎盘供血减少,影响氧的供给,因此在麻醉完毕翻身仰卧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左侧卧位30度,减轻子宫对腹部大血管的压迫,预防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因为孕妇增大的子宫大部分是呈右旋,而下腔静脉在脊柱前右侧,左侧卧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 施(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最新版)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同时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问题 1.管理因素: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需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致患者摔伤、碰伤。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到手术质量。 2.人员因素:手术室护士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同时承受着

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连台手术和经常加班会导致护士过度疲劳综合征。护士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3.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室各种先进设备的大量使用,如:我们骨科有C臂机,外二科电切镜,腹腔镜等都是近年来增加的新设备。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多,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4.环境因素: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各种废气的产生,如:术中使用电刀、电凝产生的烟雾,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的排放,监护仪、吸引器、麻醉机的噪音干扰,可引起手术护士头痛、头晕、疲劳、困倦及记忆力、理解力和操作能力下降。 二防范措施 1.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室各项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

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手术室安全隐患的分析,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合理的预防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从而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标签: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提供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具有工作量大、病种多、病情重、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故存在一定的护理隐患,而且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新手术的开展,也必然导致手术和手术室护理意外和风险的增加[1]。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加,维权观念的增强,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要求更高、更严格,在不断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很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伤害。现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报告如下。 1 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手术室护理工作压力大,心理状况欠佳由于手术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护士必须长期的站立,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上连台手术及新业务的开展和经常超复荷的工作,导致护士出现过度疲劳、紧张,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产生心情压抑,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容易发生护理差错。 1.2 护理业务知识及技术操作水平不高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对护士业务知识的要求较高,包括手术每个部位的系统解剖、手术特殊器械的准备、手术步骤等,都必须掌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室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大量使用以及各专科新技术及新业务的开展,对手术室护理技术提高要求不断增加,手术室护士缺乏外出学习新技术、新业务的知识及经验,在手术配合中护士处于被动状态,手术物品准备不全,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加大患者感染的几率。 1.3 手术体位摆放不当术中患者体位安置不当,双手臂未包入床单内,碰到金属物,导致患者使用电刀时烫伤;没有根据手术的要求摆放合适的体位,不能充分的暴露手术野,增加了医生手术操作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导致皮肤长期受压,引起压疮;特殊体位摆放时约束过紧或肢体过度外展,造成周围神经、肌肉的损伤。 1.4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责任心不强,术中用药及输血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导致术中用错药、输错血。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手术器械、纱布、缝针等清点不清,手术器械螺丝用前没有认真核对,用后发现螺丝有缺失,以及术中添加物品没有及时核对和记录,导致手

2021年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欧阳光明(2021.03.07)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但是,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一、存在问题 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2、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3 、环境方面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4、操作方面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5、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6、清点物品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 好性被疏忽。 7、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二、防范措施 1 、制度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手术室护理查房

手术室护理查房 查房人员: 查房者:雷晓杰 一、围手术期的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是指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及手术后期对患者的护理。围手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指从护士迎接患者进入外科病房到患者术后痊愈回家这段时期。 二、问题讨论 1.手术的分类. 2.巡回护士术前接受患者时应评估并记录哪些内容? 3.手术中病人的护理. 4.术后切口并发症.如何预防? 三、手术前准备与手术的类型有密切关系。外科手术种类繁多,根据手术的时限分为3种类型 (1)择期手术:手术实施的迟早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应做好充分准备。如胃、疝气修补术等。(2)限制手术:手术时间虽然可以延长,但有一定的限度,不宜过久延迟,应该在一段时间内尽可能的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如:各种恶性肿瘤根除术。 (3)急症手术:各种创伤,急性大出血和急腹症等,属于急症手术。这类病人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必须分秒必争地完成准备工作,及时手术,否则将会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四、按手术的目的分为诊断性手术、治疗性手术、估息性手术和美容手术。 (1)患者姓名、病历号、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2)手术同意书是否填写完整并签名。 (3)术前准备状况,手术部位皮肤备皮,术前给药及反应,术前是否已禁食,禁水等。(4)术中所需各种检验报告,X线片,血型,药物过敏反应记录。 (5)患者意识状况,生命体征。 (6)患者是否已去除身上饰品、发光、隐形眼镜、假牙等。 五、手术前期病人护理措施 ⑴心理准备:术前心理准备可以减轻焦虑;减少病人术后对止痛剂的需求;增加病人术后活动的主动性;降低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心理护理的最基本措施:正视病人的情绪反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问,给予支持和疏导。 ⑵环境准备:病房温度应保持在18℃~20℃,湿度50%~60%,减少陪护。 ⑶身体准备:帮助病人完善各种检查,护士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帮助和督促病人接受检查。对于留取样本的血,尿,便化验检查,应向病人交代各种标本的采集要求。 (4)皮肤准备:清除皮肤上的微生物,减少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的机会。皮肤准备一般在术前一天进行。病人清洁皮肤,修剪指(趾)甲,并备皮。备皮的范围需要大于预定的切口范围。 六、手术中病人的护理包括评估及文件记录,体位准备和手术过程中的观察。 (1)手术体位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舒适与安全;有利于暴露手术视野,方便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 范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2612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Hidden safety hazards in operating room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同时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问题 1.管理因素: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需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致患者摔伤、碰伤。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到手术质

量。 2.人员因素:手术室护士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连台手术和经常加班会导致护士过度疲劳综合征。护士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3.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室各种先进设备的大量使用,如:我们骨科有C臂机,外二科电切镜,腹腔镜等都是近年来增加的新设备。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多,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4.环境因素: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各种废气的产生,如:术中使用电刀、电凝产生的烟雾,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的排放,监护仪、吸引器、麻醉机的噪音干扰,可引起手术护士头痛、头晕、疲劳、困倦及记忆力、理解力和操作能力下降。 二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

手术室护理查房记录 科别:手术室 时间:2012年5月18日 主持人:石瑞凤 责任护士:刘霞 考核人员:倪再香、李香萍、彭春华、刘金华、彭宏、戴红芳 参加人员:曾云鹤、周丽、杨静、高峰、李云、潘芬、熊云莉、周春林、杨慧、姚琼、陈芳芳、张敏、孔晓晓、肖敏、熊香敏手术病例:剖腹产术 主持人:大家术前准备做完了吧。手术9:30时开始,我们利用半个小时对这台剖腹产手术进行术前查房。首先巡回护士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 责任护士刘霞:手术通知单是昨天下的,为择期手术。产妇26周岁,足月双胎妊娠,B超显示右侧胎儿为无脑儿,未动产。下肢水肿+++.左侧胎心136次/分,右侧胎心140次/分。平时身体健康。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其它传染病史。无手术史。血型A,RH阳性。对青霉素有过敏史。今日未进饮食。 主持人:刘霞这样的病人需要做那些护理计划?术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刘霞:

1、因胎儿有异常,病人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首先要注意病人的心理护士,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2、双胎使子宫巨增,可能会发生子宫收缩不好,要备好绷带,以防做宫腔填塞时用。做好输血的准备。 3、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工作。 4、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术前要备好消毒液。做好术中和术后的消毒隔离。 5、病人对青霉素有过敏史,属于过敏性体质。术中用药时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物品准备有:绷带、输血用物、抢救新生儿的药物和1ml小注射器、吸痰管。一次性脚套、消毒液 主持人:还有补充的吗? 肖敏:麻醉完毕要注意病人的体位,防止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主持人:肖敏,为什么孕妇有可能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呢?”一般应该哪侧卧位。 肖敏:因为增大的子宫在仰卧位容易压迫孕妇下腔静脉,因而阻碍血流回心,使血压降低。特别是巨大儿和双胎更要注意,在摆体位时应该使病人稍向左侧。 主持人:孕、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不仅对其本身不利,发生体位性休克、难产,而且对胎儿也有危害。胎儿因孕母血压低,胎盘供血减少,影响氧的供给,因此在麻醉完毕翻身仰卧时要特别注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本院近几年来手术室医疗事件80件,分析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必要预防措施,以此降低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结果80件手术室护理纠纷事件包括:患者坠床、碰撞伤、手术部位错误、神经、关节损伤、缝针丢失、电刀灼伤、小纱布遗留体腔、标本遗失及手术室感染。其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职业疲劳、护理人员未熟悉医疗器械操作、护理人员执行不规范、护理人员不熟悉医疗器械操作及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致护理纠纷。结论掌握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积极分析其原因,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 现今人们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观念日渐提升,维权意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使医院日渐重视对患者治疗、护理情况。手术室是医院重要部门,是抢救、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对其治疗、护理工作要求日渐显著,尤其是加强护理安全措施,若手术室任何环节出现差错,极有可能转为实际差错事故[1],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者甚至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不可避免的医患纠纷。因此及时发现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此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现作者回顾本院手术室近几年来的医疗事件,分析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以此为护理预防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回顾本院2006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手术室护理纠纷事件80例。 1. 2 方法分析80件手术室护理纠纷事件,总结其原因,探讨手术室中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 2 结果 2. 1 手术室护理纠纷事件原因分析80件手术室护理纠纷事件,护理人员职业疲劳导致护理纠纷事件30件,占37.5%;护理人员未熟悉医疗器械操作导致护理纠纷事件24件,占30.0%;护理人员执行不规范导致护理纠纷事件12件,占15.0%;护理人员不熟悉医疗器械操作致护理纠纷10件,12.5%;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致护理纠纷4件,占5.0%。 2. 2 80件手术室护理纠纷事件具体情况24例患者进入手术间因各种因素坠床,10件接送患者中碰撞伤,8例患者手术部位错误,6例神经、关节损伤,6例缝针丢失,8例电刀灼伤,2例小纱布遗留体腔,2例标本遗失,14例

手术室护理查房

手术室护理查房(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时间:2016 年 5月13 日 地点:手术室办公室 手术病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参加人员:全科护士,该手术麻醉医生 一、外二科、11床、陈小红、女、47岁、高中文化,精神紧张、对疾病不 了解, 因右腹部疼痛1天,于5月11日步入院,神志清醒、面色如常、面部表情正常、形态自如、营养正常、口腔黏膜完整、舌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查体:36.8摄氏度、P:80次/分、R20次/分、P:120/70mmHg,B 超提示:胆囊结石。已行血常规、定型、出凝血时间、大小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无特殊阳性检查结果、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史及无药物过敏史。于 5月13号上午8:00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1日已至病房行术前宣教给予进行心理护理,讲解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3天一般可出院,1周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饮食护理,晚8点禁食、10点禁饮,做好皮肤护理穿宽松衣服,清洁脐部,取下金属、贵重物品如:耳环、戒指、项链,检查有无假牙等。 二、护理评估 1病史:右腹部胀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伴放射至背部1天 2身心状况:患者紧张焦虑、无手术史、无传染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三、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与担心治疗效果及愈后情况有关 2有灼伤的危险与使用变频电刀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与喉头痉挛有关 4组织灌注不足与动脉结扎失败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胆汁漏入腹腔有关 6有窒息的危险与呕吐误吸有关 7潜在并发症胆总管损伤 穿刺损伤内脏 脏器电烧伤 四、护理目标 1插管时无喉头痉挛发生 2病人能采取有效方法应付焦虑 3病人积极配合,无并发症发生 五、护理措施 1、患者取平卧位,与其聊天,缓解紧张情绪,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 2、再次确认患者无携带金属物品,将一次性黏贴负极板贴于患者肌肉丰厚处,固定肢体。 3、协助麻醉师工作,准备好麻醉机,面罩,协助静脉麻醉(严格执行插队制度),麻醉诱导安定,平稳再给予气管插管,备好2套吸引装置,1套供手术时用,1套供麻醉师吸气管内分泌物。 4、准备好明胶海绵、纱条、连接吸引器并开启,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输液肢体情况。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但是,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一、存在问题 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2、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3 、环境方面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4、操作方面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5、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6、清点物品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 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7、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二、防范措施 1 、制度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 、加强业务学习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契 配合。

手术室护理查房

手术室护理查房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手术室护理教学查房 时间:2013-08-20 地点:手术室办公室 主持人: 责任人: 参与人员:衡蓓、朱杨杨、洪成门、冯丹丹、陈婷婷、祁文、徐梦琳、杨卫萍、吕尊玲、王好、李丹丹、高畅、徐中念、杨柳、贾瑞岩、苏雪芹、朱文慧、韩淼、李天佑、万彬、于磊 查房的主要目的:掌握剖腹产手术的护理及配合 病史简介: 患者夏红,24岁,女,汉族,江苏徐州人,高中毕业,有医疗合作保险,从事教师工作 入院时间:2013年8月16日 主诉:孕38+4周,要求手术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否认产伤史、疫水接触史及疫区久居史,否认放射性物质及化学毒物接触史。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人,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 入科查体:T:℃ P:76次∕分 R:18次∕分 BP: 140∕90 mmHg。血糖L 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自主体位,四肢肌力五级,双瞳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皮肤黏膜正常,无其他不适,给予入科宣教。 产科检查:宫高46cm,腹围110cm,估计胎儿体重4050g,纵产式,先露头,无产兆,自述胎动正常。胎心监测示:左侧胎心186次/分,右侧胎心140次/分。内诊:宫口未开,宫颈管长约,质硬。S-2,双侧坐骨棘平伏,棘间径约10cm,骶凹弧度适中,骶尾关节无明显上翘,趾骨弓角度正常。骨盆测量均正常。血常规:×109∕L(4~10)×1012∕L (~)PLT(血小板)230×109∕L HGB(血红蛋白)90 (110~160)g∕L;尿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