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注射泵的操作规程1

微量注射泵的操作规程1
微量注射泵的操作规程1

微量注射泵的操作规程

【目的】

当临床所用的药物必须由静脉途径注入,而且在给药量必须非常准确、总量很小、给药速度需缓慢或长时间恒定

【用物准备】

微量注射泵,20ml或50ml注射器1付,微量泵延长管1根;

【操作流程】

1、评估病人:了解病情,血管状况,用药情况。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微量注射泵,20ml或50ml注射器1付,微量泵延长管1根

4、遵医嘱准备药液并检查,用20ml或50ml注射器正确配制药液。

5、检查并连接微量泵延长管,排气。

6、将注射器针筒及活塞柄置于微量泵相应的卡口上并固定。

7、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并取得合作。

8、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微量泵进行机内自检至显示屏无闪烁及报警。

9、确认显示屏右上方显示20ml或50ml字样。

10、按F功能键,设定注射速率,继续按F键及1ml键,输入注射总量,再次按F键恢复速率显示。

11、将微量泵延长管与静脉穿刺针相连接,按START键,开始注射。

12、如需改变注射速率:按STOP及C键,清除屏上显示的速率,重新输入所需速率。

13、如需改变注射总量:按STOP—>F—>—>1ml—>C键,重新输入注射总量。

14、如需快速注射:不中断注射,按F键不放,同时按BOL键,此时便开始以800ml/h的速率进行快速注射。

15、当药液即将注射完毕时,“即将结束”键闪烁并报警,注射继续进行;药液注射完毕,机器自动停止。

16、取出注射器,按住电源开关3秒关机,切断电源。

17、整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操作流程】

护士准备

准备药液

连接微量泵延长管

固定

开机自检

整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微量注射泵管理制度

1、定位放置:微量注射泵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

(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及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

(1)每日由专人以75%酒精消毒液擦拭。

(2)微量注射泵表面每次使用后由当班护士清洁、消毒。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

(1)每日清洁一次。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每半年由设备科对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保养,并做好记录。7、使用中微量注射泵出现故障,应立即检查原因,必要时更换微量注射泵,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

降温毯操作流程

操作人员洗手衣着整齐

核对医嘱、携用物至患者身边、查对患者并解释将降温毯平铺在患者身下,上铺中单,连接口接主机

接通电源

体温设定

停止使用时,关闭电源,取下传感器将连接管与主机分离,取下降温毯

洗手记录

安置患者,终末处理

降温毯管理制度

1、定位放置:降温毯定位放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

(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及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降温毯装置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备用,降温毯仪器表面每日由专人以75%酒精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

(1)每日清洁一次。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每半年由设备科对抢救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保养,并做好记录。

7、使用中的降温毯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标记明显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

电动吸痰器操作流程

吸痰器管理制度

1、定位放置:吸痰器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

(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及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

(1)每日由专人以75%酒精消毒液或500/L84消毒液擦拭。

(2)吸痰器表面每次使用后由当班护士以75%酒精消毒液或500/L84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

(1)每日清洁一次。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每半年由设备科对抢救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保养,并做好记录。

7、使用中的吸痰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吸痰器或改用注射器使用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

输液泵操作流程

输液泵管理制度

1、定位放置:输液泵定位放置,输液泵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

(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及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输液泵表面由专人以75%酒精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

(1)每日清洁一次。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每半年由设备科对抢救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保养,并做好记录。

7、对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标记明显,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及时维修。

ACM812A呼吸机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呼吸机、消毒好的管路、模拟肺.手消毒剂.简易呼吸器、听诊器、连接管、50ml注射器1个.记录纸、笔等

1、查对病人、神志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2、接通电源、气源。

3、安装呼吸机管道:螺纹管、短管、及呼吸机出气口、压力采样

口连接正确。

4、将模拟肺与呼吸机管路连接。

5、打开主机开关,选择呼吸机通气方式(一般为A/C模式)。

6、正确设置参数:

1)吸呼比(1:1.5或1:2)2)呼吸频率:(15-20次/分)

3) 吸入氧浓度(47-53%) 4)潮气量(8-10L/kg,一般480-500)

5) 呼气未正压(4-6厘米水柱) 6) 触发灵敏度(一般为-4)

7)分钟通气量(6.5-8.5L/分)

7、设置报警调节:气道压力、气道峰压。

8、观察呼吸机运行情况。

9、呼吸机运行正常后,取下模拟肺将呼吸机与病人的人工气道正确

连接。

10、观察病人胸廊起伏情况、洗手、记录。

11、关机:将呼吸机管路与病人插管接口断开,关氧气,按报警复位健,关主机电源,安置病人、记录、消毒。

除颤仪操作流程

开机→连接好导联线→选择除颤能量(150)→立即将病人去枕平卧于木板或绝缘床上,检查并去除导电物质,松开衣扣、暴露胸部→清洁放电部位→按充电(灯亮)→所有人离床→按放电健→“胸骨”板置于患者右胸锁骨下;“心尖” 板置于左胸乳头下方→ 观察疗效有无心电活动→继续心肺复苏等。

除颤仪管理制度

1、定位放置:除颤仪定位放置,除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

(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及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心电监护仪表面由专人以75%酒精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

(1)每日清洁一次。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每半年由设备科对抢救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保养,并做好记录。

7、对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标记明显,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及时维修。

除颤仪操作流程

开机→连接好导联线→选择除颤能量(200-360J)→立即将病人去枕平卧于木板或绝缘床上,检查并去除导电物质,松开衣扣、暴露胸部→清洁放电部位→将大小合适的生理盐水纱布两块放于电击部位→选择同步除颤选电量200J-360J按charge→所有人离床→正确放置电击板,紧压电击板于病人胸部→“胸骨”板置于患者右锁骨下缘;“心尖” 板置于左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缘,迅速放电除颤→ 观察疗效有无心电活动→无效时可重复除颤→继续心肺复苏等。

除颤仪管理制度

1、定位放置:除颤仪定位放置,除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

(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及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心电监护仪表面由专人以75%酒精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1)每日清洁一次。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每半年由设备科对抢救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保养,并做好记录。

7、对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有标记,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及时维修。

呼吸机操作流程

1、查对病人、神志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2、湿化罐内加蒸馏水到湿化器水位线上。

3、安装呼吸机管道:用单机短路管将呼吸机送气口与湿化罐连接,

将四根管路按要求连接成一呼吸回路,分别与湿化罐、呼吸机

出气口相连。

4、将模拟肺与呼吸机管路连接。

5、将连接好的呼吸机和管路置于专用支架固定。

6、接通电源、连接并开氧气,启动空气压缩机后启动显示器,呼

吸机进行自检。(氧气压力调为0.3-0.4Pa)

7、打开湿化器开关,调节湿化器至2档。

8、选择呼吸机通气方式为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

9、正确设置参数:1)吸呼比(1:1.5或1:2)

2)呼吸频率:(15-20次/分)3) 吸入氧浓度(47-53%)

4)潮气量(8-10L/kg,一般480-500) 5) 呼气未正压(4-6厘米水柱) 6)分钟通气量(6.5-8.5L/分)

10、设置报警调节:呼吸频率等,观察呼吸机运行情况。

11、呼吸机运行正常后,取下模拟肺将呼吸机与人工气道连接。

12、观察病人胸廊起伏情况、评估患者一般情况、洗手、记录。

13、关机:将呼吸机管路与病人插管接口断开,按待机健待机,按报警复位健,关湿化器电源,关显示器,关氧气,关压缩机,拔除电源。

呼吸机管理制度

1、定位放置:呼吸机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

(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及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呼吸机表面由专人以75%酒精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

(1)每日清洁一次。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每半年由设备科对抢救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保养,并做好记录。

7、对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标记明显,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及时维修。

微量泵操作流程

微量注射泵的操作规程 目的】 当临床所用的药物必须由静脉途径注入,而且在给药量必须非常准确、总量很小、给药速度需缓慢或长时间恒定 【用物准备】 微量注射泵,20ml 或50ml 注射器1 付,微量泵延长管1 根;【操作流程】 1、评估病人:了解病情,血管状况,用药情况。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微量注射泵,20ml 或50ml 注射器1 付,微量泵延长管1根 4、遵医嘱准备药液并检查,用20ml 或50ml 注射器正确配制药液。 5、检查并连接微量泵延长管,排气。 6、将注射器针筒及活塞柄置于微量泵相应的卡口上并固定。 7、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并取得合作。 8、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微量泵进行机内自检至显示屏无闪烁及报警。 9、确认显示屏右上方显示20ml 或50ml 字样。 10、按F 功能键,设定注射速率,继续按F 键及1ml 键,输入注射总量,再次按F 键恢复速率显示。 11、将微量泵延长管与静脉穿刺针相连接,按START 键,开始注射。 12、如需改变注射速率:按STOP及C键,清除屏上显示的速率,重 新输入所需速率

13、如需改变注射总量:按STOP—〉F—> — > 1ml — > C键,重新输入注射总量。 14、如需快速注射:不中断注射,按F键不放,同时按BOL键,此时便开始以800ml/h的速率进行快速注射。 15、当药液即将注射完毕时,“即将结束”键闪烁并报警,注射继续进行;药液注射完毕,机器自动停止。 16、取出注射器,按住电源开关3秒关机,切断电源。 17、整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微量泵使用流程

微量注射泵操作规程以及示意图

微量注射泵操作规程以 及示意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微量注射泵操作规程以及示意图一、操作常规 (一)操作步骤 1.连接电源 2.正确安放注射器 3.按电源连接处开关键 4.显示器显示【0.00】设置注射速度 5.接静脉通路 6.按“start”键开始自动推注。 (二)更改输液,注射速度按“STOP”停止键,按上下调节键调 节 至新的输液(注射)速度,按“start”键开始。 (三)快速推注1.按“STOP”键暂停,按“FAST”进两下不放,按“start”键恢复原来运行的速度。2.按“FAST”快速键同时按下“∑”不放。 (四)停止输液,注射关闭电源后连接处的开关,撤除注射器, 安 放指定的位置、(注射泵备注:1_必须用50ml或20ml注射器。2.如要快速推注请看(三)快速推注) 二、注意事项 (一)、整个输液环路必须密封,以免空气进入血管。

(二)、经常巡视静脉注射部位,防止液体外渗: (三)、正确调节输液速度,并监测实际愉入量与设定的输液是否一致。 机器报警: 1."OCCLUSION"阻塞报警。压力过高,查看液体有无外渗,输液管道有无折叠. 2."NEA.EMPY"残留提示,注射器剩余1.5ml左右时,发生间断性报警。 3."EMPY"输液完毕报警。 4."LOW-BTAA"电源线脱落报警(残留提示及电源线脱落报警声可按消除) 二、保养维护每天用湿毛巾擦一次,每个病人用完后再抹一次并摆好。不要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洁泵,不要对泵进行高压灭菌;定期开机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有故障,应及时报修。每隔6个月或一年需要定期检查一次,确保泵的使用寿命。 四、操作流程如下:

WZ系列微量注射泵操作规程

WZ系列微量注射泵操作规程 一、将泵后电源开关置ON,听到嘟一声响表示内部电路自检完毕,泵处于正常待机 充电状态。 二、将抽满药液连上延伸管、头皮针及排去空气的注射器放入注射器座中,注射器圈 边必须卡入注射器座与挡片之间。捏紧推头及摇板,移动推头至注射器推杆尾部,将注射器推片卡入推头槽中。当所有参数设置完毕,按启动键(START),再按快进键( FAST),待头皮针尖出水后关机(STOP),将针头插入病人静脉(或动脉)再启动泵即开始输液。 三、利用6只数字设置键可在数字显示器上设置所需输注速率数据。设置只能在停 机( STOP)状态下进行,开机(START)后调速率调整键全部锁定 四、停机( STOP)状态下,按一次选择键(SELECT)处于限制量调节状态,这时 可从6只数字设置键在LED数字显示器上设置一次输注的限制量。该数据锁定,这时按选择键( SELECT)可查看所设限制量。任何时候同时按消音键和选择键所 设置的限制量复零。 五、限压值有高(H)、低(L)二档,缺省值(L,)如您想设为(L)就不用去设 置它。按SELECT键一次是限制量选择,按第二次回到速率设置状态,并选定低限压值(L),按第三次SELECT链,压力显示器显示高限压值(H),无论按到第 几次,一旦按启动键(START),最后一次设置的数据锁定。 六、快速推注有二种情况:l,输出量不计入总输出量,启动后1秒钟内连续按二 次快进键( FAST),这时如果使用50ml注射器快进速率为200ml/h,这一速率会在LED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如使用20ml/h注射器快进速率为160ml/h。2.输

出量计入总量,启动后同时按快进和总量查询键,这时LED显示器动态累计泵输出量(总累计量在99.9ml以下时,以

蠕动泵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BT100-1F蠕动泵的标准操作程序,保障操作标准化。 2 适用范围:适用于BT100-1F蠕动泵的操作。 3 责任者:工程部部长、设备操作程序制订人员。 4 内容: 4.1 操作对象 BT100-1F蠕动泵厂家: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 4.2 安装软管 1、将扳杆逆时针扳动180°,打开上压块。 2、将软管自然放入滚轮与上压块之间,软管必须采用从蠕动泵厂商供应的灌装专用硅胶软管。 3、顺时针扳动扳杆180°,使上压块下压到位,管卡可靠地卡住软管,以防止软管工作时窜动。 4、将BT100-1F蠕动泵电源插头插入220v/50Hz交流电源,启动BT100-1F蠕动泵电源开关,可见显示屏亮,表明仪器进入工作状态。 4.3功能设置 在“运行界面”下,按一下【旋钮】进入“设置”界面,通过转动【旋钮】分别选择“系统设置、工作方式、分配设置、校正功能”功能,按下【旋钮】对各个功能进行设置。 4.4操作步骤 4.4.1流量工作方式 1、确定液体的流量范围,开机完成初始化,并显示运行界面后,按下【旋钮】,进入“系统设置”界面,设置泵头和软管。 2、进入“工作方式”菜单选中“流量方式”。

3、按【返回键】回到工作界面旋转【旋钮】,调节好需要的流量进行设置。 4、若流量超差,按动【旋钮】进入“校正功能”界面,选中“流量校正”,设置好“测试时间”,按【启停键】进行校正。运行完成后,旋转【旋钮】输入“实测液量”,如未达要求可重复校正。 5、按【返回键】退回到工作界面,按【启停键】开始进入流量工作。 4.4.2. 分配工作方式 1、确定分配液量,按下【旋钮】,进入“系统设置”界面,设置泵头和软管。 2、在“系统设置”界面旋转【旋钮】进入“回吸时间”,根据需要设置“回吸时间”。 3、进入“工作方式”菜单选中“分配方式”。 4、进入“分配设置”界面,设置“分配液量、分配次数、流量”等分配参数。 5、进入“分配校正交”界面对分配液量进行校正,运行完成后,旋转【旋钮】输入“实测液量”,如未达要求可重复校正。 6、校正结束后,返回到分配工作界面,按【启停键】开始分配工作。 4.4.3清洗 1、将软管的一端置入清洗液中,启动电源开关,按下全速键,清液从软管另一端出。 2、每次使用完毕,需清洗一次。 4.4.4关机 使用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显示屏关闭,并拔下电源插头。 4.5 保养与维护 1、在输送或分配液体前,按照“适用泵头、软管参考流量表”选择合适的泵头及软管,尽量选择壁比较厚的软管,以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 2、在泵不工作时,将压住软管的压块松开,避免长时间挤压软管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3、泵头的滚轮要保持清洁和干燥,否则会加快软管的磨损,缩短软管使用寿命和导致滚轮过早损坏。 4、驱动器表面和泵头不耐有机溶剂和强腐蚀性液体,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流程 示意图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微量注射泵操作规程以及示意图 一、操作常规 (一)操作步骤 1.连接电源 2.正确安放注射器 3.按电源连接处开关键 4.显示器显示【】设置注射速度 5.接静脉通路 6.按“start”键开始自动推注。 (二)更改输液,注射速度按“STOP”停止键,按上下调节键调节至新的输液(注射)速度,按“start”键开始. (三)快速推注1.按“STOP”键暂停,按“FAST”快进两下不放,按“start”键恢复原来运行的速度.2.按“FAST”快速键同时按下“∑”不放. (四)停止输液,注射关闭电源后连接处的开关,撤除注射器,安放指定的位置、(注射泵备注:1.必须用50ml或20ml注射器。2.如要快速推注请看(三)快速推注)。 二、注意事项 (一)、整个输液环路必须密封,以免空气进入血管。 (二)、经常巡视静脉注射部位,防止液体外渗。

(三)、正确调节输液速度,并监测实际输入量与设定的输液是否一致。机器报警: 1.“OCCLUSION”阻塞报警。压力过高,查看液体有无外渗,输液管道有无折叠. 2.“”残留提示,注射器剩余左右时,发生间断性报警。 3.“EMPTY”输液完毕报警。 4.“LOW-BTAA”电源线脱落报警(残留提示及电源线脱落报警声可按消除) 三、保养维护每天用湿毛巾擦一次,每个病人用完后再抹一次并摆好。不要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洁泵,不要对泵进行高压灭菌。定期开机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有故障,应及时报修。每隔6个月或一年需要定期检查一次,确保泵的使用寿命。 四、操作流程如下: 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SB-SOP-GY-017-00 BT蠕动泵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建立二层制剂车间B/T蠕动泵标准操作规程,规范B/T蠕动泵的操作使用方法,保证设备的安全完好运行。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B/T蠕动泵的使用。 责任人:操作人员、制剂车间主任、设备部。 内容: 1慨述 B/T蠕动泵是由蠕动泵、硅胶管及控制系统构成,通过对已澄清过滤的纤维蛋白原过滤液和凝血酶原溶液进行超滤的动力设备,来达到使已澄清过滤的纤维蛋白原过滤液和凝血酶原溶液加压超滤目的,本设备安装在内二层制剂车间精制和浓缩过滤间,主要用于主体胶和催化剂在生产中超滤动力的作用。 2操作使用程序 2.1.开机前检查 2.1.1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并挂有“完好停机”状态标志牌。 2.1.2检查设备是否清洁并挂有“已清洁”的状态标志牌,并确认是否在设备清洁有效期内。 2.1.3检查设备管路连接否完好齐备。 2.2开机操作 2.2.1准备工作就绪并检查确认后,从设备上取下“完好停机”的状态标志牌,同时挂上“完好运行”的状态标志牌,注明当前生产的产品名称、规格和批号。 2.2.2插上电源插头,打开控制器开关,主电源接通绿色指求灯亮。 2.2.4旋转调速旋钮,电机速度逐步上升至最佳数值。 2.2.4观察压力表,表压不得>0.3Mpa,否则会损坏超滤组件。

2.3停机操作 2.3.1旋转调速旋钮至0位,使主电机速度下降并停止。 2.3.2关闭主机电源,拨去插头断电源,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2.3.6从设备上取下“完好运行”的状态标志牌,同时挂上“完好停机”的状态标志牌。 2.3.7从设备上取下“已清洁”的状态标志牌,同时挂上“待清洁”的状态标志牌。 3.注意事项 3.1非本机操作人员严禁开动本机。 3.2工作中出现故障需紧急停机,按下开关按钮即可。 3.3机器运转过程中,绝对不允许用手或其它工具伸进转动部位。 3.4因紧急停机后,需重新按下开关按钮,方可运转。

沸腾制粒机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规范沸腾制粒机标准操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二范围:FL-300沸腾制粒机操作人员 三责任:操作人员、质量管理部、车间设备管理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四内容: 1 操作法 1.1 检查是否有清洁合格证、设备完好证。 1.2生产前准备工作 1.2.1首先要检查空压机运转是否正常,压缩机油面是否在控制线内,排空压缩空气管道内的冷凝水。 1.2.2接通控制电源。 1.2.3接通空压机电源开关并启动,压缩空气输出压力至0.7mpa。 1.2.4检查控制柜压缩空气的气源至各气缸间有无漏气现象,并予以排出。 1.2.5检查电流表、气压表、电压表是否正常。 1.2.6检查温控仪是否正常,并设定进风温度,观察蒸气电磁阀是否灵活。 1.2.7将自动/手动开关置于手动,分别合上左风门、左清灰、右风门、右清灰、各动作是否灵活。 1.2.8将自动/手动开关置于自动,检查自动程序是否正确。 1.2.9将布袋架系上布袋,然后将布袋下端系在桶体下法兰处,并固定,检查松紧程度。布袋系的太紧布袋易损坏:布袋系的太松,布袋上粉尘不易脱路,然后检查布袋是否有破损。 1.2.10将流化床推进主机内,开顶升将中筒体用螺栓固定。 1.2.11根据工艺要求配好粘合剂。 1.2.12检查蠕动泵进料管内是否进入液料。 2.2生产操作 2.2.1启动控制柜电源 2.2.2调节气源压力0.6~0.7Mpa。 2.2.4开顶升开关,密封主机。 2.2.5将调风门调至2/3位置。 2.2.6将控制面板的自动/手动开关置于手动,关闭左、右风门。 2.2.7启动风机,待风机电流平衡后,打开左、右风门,并将自动/手动开关置于自动。 2.2.9调节进风温度(根据物料工艺设定)。 2.2.10调节风量,观察物料流化至中筒体视镜位置为佳,然后锁紧手柄。 2.2.11待物料温度上升并混合10分钟后,调节雾化压力至0.2~0.4Mpa(根据粘结剂浓度和颗粒度调节)。 2.2.12 启动蠕动泵调节喷液速度。 2.2.13 30分钟一次取样检查颗粒大小。 2.2.14制粒完毕后,关闭蠕动泵进行干燥。 2.2.15干燥过程中,观察出风温度,待出风温度50℃上下(视物料和经验而定),停止风机。 2.2.16调节气雾至0 Mpa。 2.2.17将自动/手动开关置于手动,关闭左右风门。 2.2.18清灰数次,然后打开左右风门。 2.2.19开顶升,卸料。 2.2.20 填写相关记录。

微量注射泵操作规程

微量注射泵操作规程 1、操作流程 开机→注射器安装固定再去微量泵上→调节滴速→连接输液管路→贴上药品剂量标签→使用完毕关闭并断开输液管路→关机→清洁备用。 2、操作常规 (1)操作步骤 1. 连接电源. 2. 正确安放注射器。 3. 按电源连接处开关键 4. 显示器显示【00.0】设置注射速度. 5. 接静脉通路。 6. 按“start”键开始自动推注。 (2)更改输液,注射速度 按“STOP”停止键,按上下调节键调节至新的输液(注射)速度,按“start”键开始. (3)快速推注 1. 按“STOP”键暂停,按“FAST”快进两下不放,按“start”键 恢复原来运行的速度. 2. 按“FAST”快速键同时按下“∑”不放. (4)停止输液,注射 关闭电源后连接处的开关,撤除注射器,安放指定的位置、 (注射泵备注:1.必须用50ml或20ml注射器。2.如要快速推注请看(三)快速推注)。 3、注意事项 1、整个输液环路必须密封,以免空气进入血管。 2、经常巡视静脉注射部位,防止液体外渗。 3、正确调节输液速度,并监测实际输入量与设定的输液是否一致。 机器报警: “OCCLUSION”阻塞报警。压力过高,查看液体有无外渗,输液管道有无折叠. “NEA.EMPTY”残留提示,注射器剩余1.5ml左右时,发生间断性报警。 “EMPTY”输液完毕报警。 ④”LOW-BTAA”电源线脱落报警(残留提示及电源线脱落报警声可按消除)

4、保养维护 1. 每天用湿毛巾擦一次,每个病人用完后再抹一次并摆好.。 2. 不要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洁泵,不要对泵进行高压灭菌。 3. 定期开机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有故障,应及时报 修。 4. 每隔6个月或一年需要定期检查一次,确保泵的使用寿命。

CEMS系统运行操作规程

CEMS系统运行操作规程 一、 CEMS的使用、日常维护、校验故障处理和检修的管理。 1、CEMS的操作及维护保养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严格执行CEMS有关定期检查,定期校验制度,搞好计划检修工作。CEMS的维护、检修及校验应根据《电厂化学仪表检定规程》的要求及相应CEMS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 启动设备前请详细阅读CEMS用户手册,严格按照手册规定内容进行操作。 一、启动CEMS 请按下列步骤启动CEMS 步骤 1、按顺序合上前面板断路器

2、打开分析仪后面电源开关 3、等待分析仪进入检测和自动校零 4、接通光端机电源,向环保局传输数据。 5、打开分析仪就地计算机,进入监测画面。 二、运行操作 1、仪表预热10分钟后,开始正常测量 2、调节样气流量,调节阀将流量控制在0.6L/min~1.2L/min 3、观察气体分析仪显示画面,看数据测量是否正常 CEMS技术管理制度 一、日常校准 分析仪表具有自动校准功能,每12个小时自动校准一次 U23红外气体分析仪:15-30天校准一次 流量计校准: 6-12个月校准一次 1、NO、O2每月对分析仪进行一次量标气校准(仪表本身每天有自 动零点校准功能) 2、每两个月对氧化锆过行校准比对 3、每年对取样泵进行内部检查(停设备) 4、每年进行加热管和加热带检查(停设备) 5、每年进行一次取样探头过滤器和密封垫圈更换(停设备) 6、每年进行一次PLC检查(停设备) 7、每年进行一次数采系统的要检查(停设备)

8、每年对烟气流量计进行校准(停设备) 10.每年对U23传感器进行一次检测,每两年更换一次(注:因传感器备件贵,采用的方法是不能用时在进行更换),停设备 二、维护与保养 1、日常检查 ●分析仪检查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 样气流量流量显示为0.6L/min-1.2L/min 有无故障提示显示屏显示M、C、U、F等代码 ●取样系统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及措施 湿度过滤器有水渍变色→更换 抽气泵是否运转→不转动则维修或更换 电磁阀有无堵塞→清理、维修 取样管线管线接头是否漏气→坚固、维修 疏水过滤器有积水→反吹除水 蠕动泵是否转动→不转动则维修 排水是否正常→更换蠕动泵管 冷凝器温度显示在2-6℃→高于6℃则需维修 伴热管;检查伴热管温度是否在110℃左右

输液泵注射泵操作流程

静脉注射泵安全操作规程 1.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正确安装注射器(必须用50ml或20ml注射器) 3.显示器设置注射速度(用双导泵时看清设置界面) 4.将延长管连接静脉通路,再次检查有无气泡,固定好。 5.按启动键开始自动注射,观察通畅情况。 6.输注过程中经常巡视注射部位情况、用药反应,必要时根据医嘱调整输注速度。 7.出现报警声及时处理。按停止键,关机,断开输液管路。 8.停止输注, 9.擦拭注射泵,清理电源线并盘好,放于指定地点,备用。 静脉注射泵维护保养 1.使用时固定牢靠,轻拿轻放,注意散热。 2.有交流电源情况下勿用蓄电池电源。 3.使用过程中保持泵身清洁,如沾染药液等及时用湿毛巾擦拭,每个病人使用后进行擦拭干净,备用。不要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消毒泵,不得高压灭菌。 4.每月检查一次,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及时报修。 输液泵安全操作规程 1.开机: 连接交流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液晶显示屏和控制面板上的交流电源指示灯显亮(断电或使用直流电源时只有液晶面板显亮)。 2.安装输液器: 排除管内气泡,锁紧软管调节器,将输液泵墨菲斯滴管滴液检测器槽内保持垂直,然后打开泵门,依次将软管放入气泡检测槽、软管固定槽,推开止液夹放入软管后夹紧,阻塞检测槽(注意放入管子要垂直,中间不要弯曲)。 3.关门:拉起门钩,将输液泵门推进后拉下门钩,使门钩与门扣紧锁。 4.设定所需输液速度: 流速ml/h,按“▲”和“▼”键,调节输液速度。 5.预设输液量:流量: ml按“▲”和“▼”键,调节流量值。 6.按清零键: 累计输液量为零。 7.运行: 松开输液器软管调节器,按“开始”键,泵开始按设定的速度运行。 输液泵维护保养 1.使用中输液泵每日使用清水擦拭,有污染时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2.输液时加强巡回,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注射部位 3.输液泵不用时需充电备用

喷雾干燥机安全操作规程模板_1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喷雾干燥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2959喷雾干燥机安全操作规程 Spray dryer safe operating procedur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闭式系统:请选择闭式系统键,(关闭、排气阀、自动)打到自动,(手动、袋滤反吹、自动)打到自动 1、开机前,请确认水、气、电已满足设备要求;请再次确认所有紧固件已收紧,检查门已关紧。 2、开冷却循环水,开总控制电源(位于墙上),及控制电柜左上角开关,开启冷冻机。 3、准备往系统注入氮气:检查三个阀门,V-3(关)、V-2(关)、V-4(开)。 4、将氮气分压关闭,开总阀,然后将分压调至0.4MPa。 5、系统内导入氮气:V-101(开),V-102(开),V-103(开得较小),V-106(开得较小,使其流量在0.5左右),调节V-102与V-103间的三联过滤器,使其压力在0.1MPa,V-104(开得较小,压力在0.1MPa左右)。

6、至氧气浓度低于规定的浓度(3%)时,V-103(关),V- 2(开),V-4(关),然后启动循环风机5-10分钟,使氧气浓度维持在3%(系统不漏气)。 7、开启雾化器(频率为0HZ),开启电加热,开供料泵,开蠕动泵(温度未达到设定值时,不得供料),当温度达到100℃后(设定温度在100℃以上),调节雾化器频率至30-40HZ。 8、当热风入口温度达到已设定温度并稳定时,将雾化器的频率慢慢调制50HZ。开启蠕动泵,喷溶剂,使出口温度达到设定值并稳定(此时可观察溶剂是否喷出,出口温度的变化情况)。 9、当入口温度与出口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迅速将溶剂切换至原料液。并调节雾化器旋钮至规定转速。 10、喷料完毕后,将原料液切换至溶剂,并且雾化器频率调至50HZ,并喷雾10分钟左右,此后供料泵关闭,电加热关闭(此时关闭氮气),慢慢减速雾化器转速至20HZ左右。当进口温度降到90℃关闭可燃气体开关,关闭冷冻机开关,并用空气置换系统内氮气(开V-3,关V-2,开V-4),雾化器在温度为90℃以下时可关闭,循环风机在温度为60℃以下

TOC仪使用操作规程

******************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HTY-DI1000B型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HTY-DI1000B型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2、引用标准:《HTY-DI1000B型总有机碳(TOC)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3、适用范围:HTY-DI1000B型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日常使

用、维护、保养。 4、责任:质保部QC、质保部负责人、设备部。 5、内容: 5.1工作原理 1—螺旋石英玻璃管2—紫外灯3—电导率传感器 4—延迟线圈5—蠕动泵 图5-1 工作原理示意图 5.1.1水样通过进样口进入仪器后由分流器分成相等的两份,其中一份通过延迟线圈4,进入二氧化碳传感器3检测未经氧化的样品的电导率值,另一份通过螺旋石英玻璃管1,并在紫外灯2的照射下将水中有机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进入二氧化碳传感器3检测经过氧化反应后的样品的电导率值。TOC值则是根据水样的电导率值在UV灯氧化前后的变化,通过相应的运算取得,最后废液通过蠕动泵5,从排液管排出。 5.2使用与操作方法 5.2.1 开机接通电源,将开关调至“ON”档即开始自检后,点击触摸屏右下角的“进入”模块,进入仪器菜单界面。 5.2.2 登录电机用户菜单的“登录” 模块,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

可登录,修改样品信息,只有登录成功才能更改仪器参数和输出数据。 5.2.3 运行分析将进样管插入样品溶液中,点击“运行分析”,界面开始显示样品进度条,带一个样品检测完毕后,记录数据(如有必要),点击“返回”键返回运行界面,更换一个样品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检品检测完毕。 5.2.4 关机样品检测完毕后,点击返回至运行分析界面,取出进样管,关闭开关,拔掉电源,即可。 5.2.5 清洁仪器,罩好防尘罩。 5.2.6 作好《精密仪器使用记录》《精密仪器维护、保养记录》(见《精密仪器管理标准》附录A),并及时交设备部归档。 5.3 仪器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5.3.1 HTY-DI1000B型总有机碳(TOC)分析仪设有面板按键:W ASH、FAST、SLOW、ALARM、SELFTEST。仪器长期不使用或者管路进气泡时,按W ASH键进行管路冲洗。 5.3.2 注意事项: 5.3.2.1 进样管运行时应没入液面以下,管口置于溶液底部,关机状态液应让管路浸在纯化水中。长期不使用仪器,应将管路中液体排空,并将进样管用封口膜封住,防止污染。 5.3.2.2 仪器内部管路有气泡时,监测数据会受到干扰。若观测到透明的teflon管中有气泡时应用纯水冲洗管路直至气泡完全排出,具体方法见5.3.1. 5.3.2.3 仪器正常运行时排液管应有液体滴出。若排液管不能正常出水,说明管路堵塞或管路内含有较多气泡,应逐步检查管路。可连接注射器将管路中气泡或者堵塞物抽出,使管路通畅。 5.3.2.4 检测水样中含有不容性微粒时必须对水样进行过滤,滤膜

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微量注射泵操作规程以及示意图 一、操作常规 (一)操作步骤 1. 连接电源 2. 正确安放注射器 3. 按电源连接处开关键 4. 显示器显示【00.0】设置注射速度 5. 接静脉通路 6. 按“start”键开始自动推注。 (二)更改输液,注射速度按“STOP”停止键,按上下调节键调节至新的输液(注射)速度,按“start”键开始. (三)快速推注 1. 按“STOP”键暂停,按“FAST”快进两下不放,按“start”键恢复原来运行的速度. 2. 按“FAST”快速键同时按下“∑”不放. (四)停止输液,注射关闭电源后连接处的开关,撤除注射器,安放指定的位置、(注射泵备注:1.必须用 50ml 或 20ml 注射器。2.如要快速推注请看(三)快速推注)。 二、注意事项

(一)、整个输液环路必须密封,以免空气进入血管。 (二)、经常巡视静脉注射部位,防止液体外渗。 (三)、正确调节输液速度,并监测实际输入量与设定的输液是否一致。机器报警: 1. “OCCLUSION”阻塞报警。压力过高,查看液体有无外渗,输液管道有无折叠. 2.“NEA.EMPTY”残留提示,注射器剩余 1.5ml 左右时,发生间断性报警。 3.“EMPTY”输液完毕报警。 4.“LOW-BTAA”电源线脱落报警(残留提示及电源线脱落报警声可按消除) 三、保养维护每天用湿毛巾擦一次,每个病人用完后再抹一次并摆好。不要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洁泵,不要对泵进行高压灭菌。定期开机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有故障,应及时报修。每隔 6 个月或一年需要定期检查一次,确保泵的使用寿命。 四、操作流程如下:

喷雾干燥机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喷雾干燥机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喷雾干燥机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闭式系统:请选择闭式系统键,(关闭、排气阀、自 动)打到自动,(手动、袋滤反吹、自动)打到自动 1、开机前,请确认水、气、电已满足设备要求;请再 次确认所有紧固件已收紧,检查门已关紧。 2、开冷却循环水,开总控制电源(位于墙上),及控 制电柜左上角开关,开启冷冻机。 3、准备往系统注入氮气:检查三个阀门,V-3 (关)、V-2(关)、V-4(开)。 4、将氮气分压关闭,开总阀,然后将分压调至 0.4MPa。 5、系统内导入氮气:V-101(开),V-102 (开),V-103(开得较小),V-106(开得较小,使其

流量在0.5左右),调节V-102与V-103间的三联过滤器,使其压力在0.1MPa,V-104(开得较小,压力在0.1MPa左右)。 6、至氧气浓度低于规定的浓度(3%)时,V-103(关),V-2(开),V-4(关),然后启动循环风机5-10分钟,使氧气浓度维持在3%(系统不漏气)。 7、开启雾化器(频率为0HZ),开启电加热,开供料泵,开蠕动泵(温度未达到设定值时,不得供料),当温度达到100℃后(设定温度在100℃以上),调节雾化器频率至30-40HZ。 8、当热风入口温度达到已设定温度并稳定时,将雾化器的频率慢慢调制50HZ。开启蠕动泵,喷溶剂,使出口温度达到设定值并稳定(此时可观察溶剂是否喷出,出口温度的变化情况)。 9、当入口温度与出口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迅速将溶剂

高效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

************有限公司GMP文件 文件名称: JGB-150D型高效糖衣薄膜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 起草人日期年月日第 1 页,共 2 页 审核人日期年月日分发号 QA审核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量部 分发部门工程部、生产部 1 目的:建立JGB-150D型高效糖衣薄膜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规范设备标准操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JGB-150D型高效糖衣薄膜包衣机的操作。 3 责任者:设备维护人员,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执行,现场QA负责监督。 4 操作程序: 4.1 检查机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是否清洁卫生。 4.2 安装调节好喷雾装置,依次打开电源,检查运转、锅体、吹风、喷雾等装置是否正常运行。4.3 手动控制:手动键进入手动画面可以对各个设备进行独立的手动控制。左半边显示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喷浆、主机、热风、排风。右半边分别为时间显示,主机调速及转速显示。向上箭头为转速增加,向下箭头为转速减少,时间设置返回加热控制。 4.4自动控制:自动键进入自动画面左边显示时间、程序、运行、急停、暂停、延长、加热控制、中间显示循环、喷浆、匀浆、热风、排风、左边显示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工序时间、主机调速和转速显示、返回;自动画面数据设置后,按运行键电脑就会按照程序,1号—9号顺序自动工作下去。每一号要走完喷浆时间、匀浆时间、热风时间、排风时间,及本号工序循环次数,就自动转入下一号程序。按暂停键工作停止,计时停止,再按暂停键工作计时恢复。按延长键工作运行,计时停止,再按延长键计时恢复,按急停键全部停止工作,循环回到工作前,调速部分用手动。 4.5 程序设置:按程序设置可进入设置画面。在设置画面可以分别进入程序号、喷浆、匀浆、热风、排风及循环次数置予画面,进行时序设置。程序号共有1—9号,每一号分别有喷浆、匀浆、热风、排风及循环次数五项设置。喷浆、匀浆、热风、排风依次运行完为一个循环。每一号程序运行完循环次数才结束。自动开始后程序从1号到9 号自动运行直到结束。 4.6 温度设置 进入温度设置画面可以对控制温度进行设置。设定温度高于实际温度时,温度输出触点接通。实际

微量注射泵的操作规程1模板.doc

微量注射泵的操作规程 【目的】 当临床所用的药物必须由静脉途径注入,而且在给药量必须非常准确、总量很小、给药速度需缓慢或长时间恒定 【用物准备】 微量注射泵,20ml或50ml注射器1付,微量泵延长管1根; 【操作流程】 1、评估病人:了解病情,血管状况,用药情况。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微量注射泵,20ml或50ml注射器1付,微量泵延长管1根 4、遵医嘱准备药液并检查,用20ml或50ml注射器正确配制药液。 5、检查并连接微量泵延长管,排气。 6、将注射器针筒及活塞柄置于微量泵相应的卡口上并固定。 7、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并取得合作。 8、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微量泵进行机内自检至显示屏无闪烁及报警。 9、确认显示屏右上方显示20ml或50ml字样。 10、按F功能键,设定注射速率,继续按F键及1ml键,输入注射总量,再次按F键恢复速率显示。 11、将微量泵延长管与静脉穿刺针相连接,按START键,开始注射。 12、如需改变注射速率:按STOP及C键,清除屏上显示的速率,重新输入所需速率。 13、如需改变注射总量:按STOP—>F—>—>1ml—>C键,重新输入注射总量。 14、如需快速注射:不中断注射,按F键不放,同时按BOL键,此时便开始以800ml/h的速率进行快速注射。 15、当药液即将注射完毕时,“即将结束”键闪烁并报警,注射继续进行;药液注射完毕,机器自动停止。 16、取出注射器,按住电源开关3秒关机,切断电源。 17、整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操作流程】 护士准备 准备药液 连接微量泵延长管 固定

蠕动泵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BT300-1F蠕动泵标准操作程序,保障操作标准化。 2.适用范围:生产车间BT300-1F蠕动泵的操作。 3.责任与要求:BT300-1F蠕动泵操作人员按本规程实施,质量控制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 施。 4.内容: 4.1.安装软管 4.1.1. 将扳杆逆时针扳动180,打开上压块。 4.1.2.分别将两侧管卡向上抬起,将软管自然放入滚轮与上压块之间。 4.1.3.顺时针扳动扳杆180,使上压块下压到位,管卡可靠地卡住软管,以防止软管工作时窜 动。 4.1.4.软管必须采用从蠕动泵厂商供应的灌装专用硅胶软管。 4.1. 5.将BT300-1F蠕动泵电源插头插入220v/50Hz交流电源,启动BT300-1F蠕动泵电源开 关,可见POWER指示灯亮,表明仪器进入工作状态。 4.2.功能设置 在“运行界面”下,按一下【旋钮】进入“灌装设置”界面,通过转动【旋钮】可选择4个功能设置界面。 4.2.1. 灌装设置 I.进入灌装设置菜单: a.此处不能对其它参数进行设置(如对泵头、软管、回吸角度等参数),初次使用时必须 完成其它参数后方进行灌装设置,设置方法见“参数设置”。 b.在“灌装设置”界面下,按动【旋钮】进入下一界面,转动【旋钮】选择参数,灌装 设置有四个参数,分别是液量、间隔时间、分配次数、流量。

II.液量:单次分配的液量如下图所示进入“液量”界面,转动【旋钮】至所需灌装量,按【旋钮】保存或按【返回键】取消设置,返回至上级界面。 III. “灌装设置”界面,按动【旋钮】进入下一界面,转动【旋钮】使“间隔时间” 反白,按动【旋钮】进入“间隔时间”界面,转动【旋钮】调整间隔时间,按动 【旋钮】保存或按【返回键】取消设置,返回至上级界面。 IV.分配次数:整个灌装过程总的罐装次数,范围是(1-999次)。如下图进入“灌装设置” 界面,按动【旋钮】进入下一界面,转动【旋钮】使“分配次数”反白,按动【旋钮】

ICP-MS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z仪器型号:ICPMS7700 z仪器厂商:Agilent z启用日期:2010.3 z应用范围:可用于洁净水、天然水、土壤、沉积物、矿物、食品、石油、化工产品等环境样品的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痕量分析, 其检测限为ppt级,推荐检测范围:ppt~ppb 高基体进样系统 (HMI) 稀释气入口 半导体冷却控温雾室 离轴偏转透镜 低流速进样 高速频率匹配的 27MHz 射频发生器 高性能真空系统 池气体入口 高频率 (3MHz) 双曲面四极杆 快速同时双模式检 测器 (9 个数量级线 性动态范围) 高离子传输效率、耐高盐接口 第3代八极杆反应池 系统(ORS3) Agilent 7700 ICP-MS 系统详图

Agilent 7700 ICP-MS 工作流程示意 ICP-MS的组成 ICP-MS的主要组成包括进样系统、离子源、接口、离子透镜、八极杆碰撞反应池、四极杆滤质器、检测器及真空系统,附属设备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供气系统、通风系统等。 ICP-MS的基本工作原理 样品通过进样系统被送进ICP源中,并在高温炬管中蒸发、离解、原子化和电离,绝大多数金属离子成为单价离子,这些离子高速通过双锥接口(取样锥和截取锥,1级真空)进入质谱仪真空系统。离子通过接口后,在离子透镜(2级真空)的电场作用下聚焦成离子束并进入四极杆离子分离系统(3级真空)。离子进入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后,根据质量/电荷比的不同依次分开。最后由离子检测器进行检测,产生的信号经过放大后通过信号测定系统检出。

PBS缓冲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PBS缓冲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PBS缓冲液的配制。 2 职责 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该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QA:对该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 内容 3.1 操作前检查 3.1.1 计量器具是否完好,性能与称量要求相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3.1.2 操作人员检查水、电、气供应是否良好,纯化水及注射用水是否检验合格。 3.1.3 操作人员检查洁净室温度、湿度、压差是否符合要求。 3.1.4 操作人员检查质量部门出示的尘埃粒子、沉降菌的检测报告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在有效期内。 3.1.5 操作人员应对上一个班次的生产清场进行检查,有QA下发的清场合格证,方可进行操作。 3.1.6 检查电子天平等设备状态标志,设备是否“完好”、“已清洁”。 3.1.7 检查所需文件记录齐备,无与本批生产无关的指令及记录,无与本批生产无关的物料。 3.1.8 及时填写并悬挂生产状态卡。 3.2 操作前准备 3.2.1 药品 氯化钠 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NaH 2PO 4 ·H 2 O) 3.2.2 器具配液罐 搅拌器

电子天平 蠕动泵 套筒式滤器 滤芯 印度瓶 pH计 吸管 吸头 硅胶塞 绢布 丝光绳 3.3 配制过程 3.3.1 配方:配制0.001mol/L PBS缓冲液(按10L配制量计算)配制10L0.01mol/L PBS 缓冲液需用药品氯化钠80.8g、磷酸氢二钠12.4g、磷酸二氢钠(NaH 2PO 4 ·H 2 O)1.8g, 如药品结晶水有变化应按其配方相应换算。 3.3.2 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 3.3.1中药品倒入同一印度瓶中,加注射用水至8000ml,摇动印度瓶使其充分溶解,补加注射用水至10L,混匀(二人复核)。 3.3.3 用pH计测pH值,为7.6±0.1时合格。 3.3.4 按生产所需进行分装,经过滤后,每10000ml印度瓶装量7000ml包扎瓶口,然后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批号、灭菌日期及有效期。 3.3.5 于121℃、0.105Mpa、60分钟(压力蒸汽灭菌器)或 121℃、0.105Mpa、40 分钟(脉动真空灭菌柜)高压灭菌,灭菌后存放于已高压灭菌室备用,有效期72小时,或按3.3.6项进行操作。 3.3.6 启动蠕动泵,将PBS缓冲液通过套筒式过滤器过滤到印度瓶中,盖上灭菌胶塞。(如使用配液罐,参照3.3.2按相应的配制体积加入药品,使其充分溶解后校准液量,再除菌过滤)。参照《除菌过滤标准操作规程》。 3.3.7 取样做无菌试验,参照《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3.3.8 对套筒式过滤系统清洗参照《套筒式过滤系统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3.3.9 对套筒式过滤系统进行完整性检测,参照《完整性检测仪使用、维护 保养标准操作规程》,如完整性检测不合格,应对制品重新滤制。

微量注射泵操作流程

微量泵操作流程: 1. 目的 当临床所用的药物必须由静脉途径注入,而且在给药量必须非常精确、总量很小、给药速度需缓慢或长时间恒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给药非常精确、总量很小且给药速度缓慢或长时间流速均匀的情况,主要用于胰腺炎、糖尿病、高血压、休克、肝移植、肿瘤的化疗等病人。 3. 定义 无 4. 职责 护理人员规范使用微量泵为病人做治疗。 5. 内容 5.1微量泵的用物准备:微量注射泵一台,一次性注射器(50ml), —次性输液 器,无菌棉签,砂轮,碘伏,遵医嘱所需药物,延长管(泵管/线),弯盘, 启瓶器,治疗单。 5.2微量泵的操作规程: 5.2.1评估病人,了解病情,血管状况,用药情况。 5.2.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5.2.3遵医嘱准备药液并检查,用50ml注射器正确配制药液。 5.2.4检查连接微量泵延长管,排气。 5.2.5将注射器针筒及活塞柄置于微量泵相应的卡口上并固定。 5.2.6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并取得合作。 5.2.7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微量泵进行机内自检至显示屏无闪烁及报警。 5.2.8确认显示屏右上方显示50ml字样。 5.2.9按F功能键,设定注射速率,继续按F键及1ml键,输入注射量,再次按F 键恢复速率显示。

5.2.10将微量泵延长管与静脉穿刺针相连接,按START键,开始注射。 5.2.11如需改变注射速率:按STOF及C键,清除屏上显示的速率,重新输入所需速率。

5212如需改变注射总量:按STO—>F-->-->1ml-->C 键,重新输入注射总量。5.2.13如需快速注射:不中断注射,按F键不放,同时按BOL键,此时便开始以 800ml/h速率进行快速注射。 5.2.14当药液即将注射完毕时,“即将结束”键闪烁并报警,注射继续进行;药液 注射完毕,机器自动停止。 5.2.15取出注射器,按住电源开关3秒关机,切断电源。 5.2.16整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6. 流程图 6.1微量泵操作流程图

蠕动泵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蠕动泵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车间蠕动泵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 2 职责 操作人员:严格按本规程操作设备,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 内容 泵和软管的装配 3.1.1 用手指逆时针扳动扳杆,使上压块上升至安装软管的位置。将软管自然放入滚轮与上压块之间。 3.1.2 用手指顺时针扳动扳杆,使上压块下降至软管的工作位置。 3.1.3 分别调整管卡,使其可靠地卡住软管,以防软管工作时窜动。 启动 3.2.1 接通电源,在手控方式下将【左∕停∕右旋转开关】置于“左”时,泵逆时针运行,置于“右”时,泵顺时针运行。 3.2.2 在手控方式下顺时针转动【调速旋钮】,转速递增,逆时针转动【调速旋钮】,转速递减。 停止 3.3.1 在手控方式下将【左∕停∕右旋转开关】置于“停”时,泵停止运行,最后拔下电源。 维护 3.4.1 蠕动泵开始运行时速度应逐渐提高,当启动泵以后速度不在零点时,不允许突然改变运转方向,否则将造成保险丝的熔断或齿轮的折断。 3.4.2 在逆时针位置泵会逆时针运转,在逆时针运转之前,必须先停泵,以避免损坏泵的控制线路。 3.4.3 为防止泵电机的过热,应确保电机前面和泵电路板后面的空气排气口没有堵塞。 3.4.4 系统不运行时应把软管从泵头上取下。 注意事项

3.5.1 如果泵在高速下运行,应该在每运行1小时左右更换软管或将泵头内这段软管移出泵头。 3.5.2 在泵不工作时,将压住软管的压块松开,避免长时间挤压软管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3.5.3 泵头的滚轮要保持清洁和干燥,否则会加快软管的磨损,缩短软管使用寿命和导致滚轮过早损坏。 3.5.4 驱动器表面和泵头不耐有机溶剂和强腐蚀性液体,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