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素质教育的体会与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对素质教育的体会与理解

“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的。它以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追求素质教育的目标,大可不必再搞过去的死记硬背,满堂灌与题海战术。为应试而加班加点,这决不是治教育人的好办法。素质教育要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不但要注意研究孩子的共性,还要研究孩子的个性,使得他们各得其所。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发展人,强调发展功能。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发展能使个人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品质和特性。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素质教育反对僵化,呆板的灌输式传授,而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注意授人以渔,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时刻在创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育思想,设置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个普及意识。

我们目前许多同志缺乏这一普及意识,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在总结教师会上或其他方面座谈会上发言时,往往把他们地方考上多少大中专生、重点本科生作为衡量学校及教师的尺码,而不把本地区从事教育建设的那一部分人的素质怎么样作为考虑出发点,没有普及意识。

其次,要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课程、教学方法、教育评价以及师资建设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

在教育思想上,要打破“应试教育”观一统天下,实现以下四个转变:一是要转变基础教育为层级递进升学服务,确立基础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的目标观;二要转变唯升学是人才、唯升学能成才的人才观、确立多渠道成才,多规模育才的人才观;三要转变以分数量人才,以升学率论教育质量的观点、确立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四要转变对少数学生负责,对学生升学负责的施教观,确立爱无差等,对每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施教观。

在教育内容上,要打破以往的文化课为主,要实现教育内容的综合化与现代化。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德、智、体、美、劳的关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使学生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其次,要根据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加快,新技术革命挑战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教学内容,在重视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强化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再次,要采取结合、渗透、分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在知识、智力、技能方面得到发展。

在课程设置上,要打破必修课一统天下,加强课外活动,形成合理的活动结构,实现课

程设置的结构化与科学化,要符合教育规律,减轻学生负担,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符合教育方针。既保证全面发展,又注意个性发展,符合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基本内容想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优化组合,建立和谐统一的课程设置新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注入式、记忆式的一统天下,探索启发式、开放式、愉悦式、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既要减轻教学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决不要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大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拼时间、拼体力,要实现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三类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必修课要求用启发式教学,着重传授基础知识和启发学生上的创造思维,而选修课要以引导性教育为主,着重开发智力和发展个性;课外活动要以指慢性教学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另外,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动配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与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评价上,要打破考试分数定天下的结论,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制度。以往那样单一的文化知识闭卷考试评价制度已不能全面反映德、智、体、美、劳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因此必须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科学性的教育评价体系,在德育的评价上,可以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来考察,实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在体育评价上,要从体质、体魄、能力等方面来考察,实行体检与测评相结合,在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上,还要对学生进行继后的跟踪考察。

在师资建设上,要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思想稳定的教师队伍。

首先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其次要改革师范教育,提高师范生的思想素质,优化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当然还应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待遇。作为现职教师必须经常不断地更新观念,用现代化的知识、技能武装自己、做到与时代发展、社会变化同步。

首先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方向,随波逐流,对此,每位教师必须从理性上、感性上有一深刻认识,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念,明确政治方向,要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要有无私奉献精神,为人师表,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自己的学生,教育自己的学生,使他们终身受益。

要不断学习,掌握渊博知识,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建成自己的知识大厦。

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在心理上要有良好的素质,要精神昂扬振奋、心胸豁达开朗、意志坚忍不拔,具有抗挫折、不怕失败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善于应变的机智、调控情绪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心理品质。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能适应快节奏的繁重工作,具有较强的耐受力。

在教育环境上,要优化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

一是要加强各级地方政府对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把实施义务教育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

展的整体规划,促进义务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是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勤工俭学条件。

三是要改善招生考试制度,建立义务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政策导向机制。

四是要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

其中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实施的问题。师德教育标准高,学术水平高、能跟上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需要,会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解决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即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观,多层次,多门类、多规格的人才观和不单纯用分数衡量的教学质量观。树立正确的“三观”,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普遍培养与发展学生特长相结合,达到全体合格,掌握渊博的知识和必备的职业技术技能,做到一专多能。教师必须向实际学习,向当今最新的科技领域探索,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第三要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具备开拓精神,敢于迎接各种挑战。教师学识、人品和教育能力等素质修养都应提高,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适应和促进时代变革。

教师要学会掌握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教法,如开展愉快教育,搞好兴趣教学。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采用从生活实例入手,启发诱导,层层设疑,形成悬念,让学生争论,充分发表意见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法与手段,利用教材本身丰富的内容,在语言表达、板书教态、演示等方面寻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发点,让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可以开展目标教学,坚持课内达标。课前师生共同了解本课教学目标,尽量采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把人才的多方面、多层次、多规格的要求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在课内消化所学内容,师生共同验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