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D-9超声骨密度全参数及资料报告材料单说明书

BMD-9超声骨密度全参数及资料报告材料单说明书
BMD-9超声骨密度全参数及资料报告材料单说明书

骨密度T值与Z值

左正常右骨质疏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如何读懂骨密度检测呢?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

1、读懂“T值”

实际临床工作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T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

-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

-2.5﹤T值﹤-1 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

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

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2、读懂“Z值”

“Z值”划分为两个区间,各自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围;

Z值≤-2 表示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

Z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其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检测者的骨密度值与参考值作比较。当出现低于参考值的Z值时,应引起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注意。而Z 值正常并不能表明完全没有问题,例如老年人Z值正常不能代表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同一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骨量丢失,骨密度呈减少态势,其骨骼的脆性也进一步增加,此时更需要参照T值来准确判断骨密度情况

一、成年骨密度报告单

1.1 检查部位

支持的检查部位:桡骨远端、胫骨中段

1.2 SOS 值

超声在媒介中的传播速度(speed of sound ,SOS )不仅反映骨骼的矿物质密度,也可以反映骨骼的微观结构。

1.3 T 值

表示患者骨密度高于或低于“年轻成年人”的参考均值的偏离程度,采用标准差(SD )单位表示。

标准差

平均曲线峰值点健康人群sos -sos T =

1.4 Z 值 表示患者骨密度高于或低于预期同年龄匹配值的偏离程度,可用相对于人群部编号的标准差(SD )表示。

标准差

平均值同年龄同性别人群sos -sos Z = 1.5 SOS 曲线图

横坐标:年龄(岁)

左侧纵坐标:SOS(米/秒)

右侧总坐标:T值

三条曲线:中间为各年龄健康人sos平均值,上下分别为±1倍标准差标记点:检测结果

绿色粗实线:骨量正常与骨量减少的分界线,T = -1

红色粗实线: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的分界线,T = -2.5

绿色区域:骨量正常

黄色区域:骨量减少

红色区域:骨质疏松二、儿童骨密度报告单

2.1 检查部位

支持的检查部位:桡骨远端、胫骨中段

2.2 SOS值

超声在媒介中的传播速度(speed of sound,SOS)不仅反映骨骼的矿物质密度,也可以反映骨骼的微观结构。

2.3 Z值

表示患者骨密度高于或低于预期同年龄匹配值的偏离程度,可用相对于人群部编号的标准差(SD)表示。

标准差平均值

同年龄同性别人群sos

-

sos

Z

2.4 百分比

本次测量值在所有同年龄同性别人中排序,所得到的相对百分比位置。

当本次测量值很小时,百分比近似于0;

当本次测量值很大时,百分比近似于100;

当本次测量值约等于平均值时,百分比近似于50。

2.5 SOS曲线图

横坐标:年龄(岁)

纵坐标:SOS(米/秒)

四条曲线:中间为各年龄健康人sos平均值,上下分别为±1、±2倍标准差标记点:检测结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