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综合试题练习.docx

函数综合试题练习.docx
函数综合试题练习.docx

函数综合试题练习

函数综合试题

选择题

1.已知,则则A等于()

A.15

B. C? D. 225

2.若OVaVl,且函数,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 B.

C. D.

3.已知则的值等于()

A. 0

B. C? D. 9

4.若,贝IJ ()

A. a

B. c

C. c

D. b

5.已知实数a、b满足等式,下列五个关系式:①0

⑤l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若OVaVl,且函数,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 B.

C?D?

7.已知:的不等实根一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在计算机的算法语言中有一种函数叫做取整函数(也称高斯函数),它表示的整数部分,即□是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如一设函数,则函数的值域为()

A. B. C. D.

9.曲线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A. B. C. D.

10.设函数有()

A.分别位于区间(1, 2), (2, 3), (3, 4)内的三个根

B.四个实根

C.分别位于区间(0, 1), (1, 2), (2, 3), (3, 4)内的四个根

D.分别位于区间(0, 1) (1, 2), (2, 3),内的三个根

11.函数的导数是()

A? B. C. D.

12.与定积分相等的是()

A. B. C. -D. +

二:填空题

13.由曲线所围成的图形而积是?

14.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的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汽车在前3小时内

行驶的路程为 ____________ k m,假设这辆汽车的里程表在汽车行驶这段路程前的读数为2006km,

那么在吋,汽车里程表读数与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15.函数f(x)=x3 — 3x2 + 6x — 7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的坐标为

16.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函数(且)与函数(且)的定义域相同;

②函数与的值域相同;

③函数与都是奇函数;

④函数与在区间[0, +)上都是增函数。

其中止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o (把你认为止确的命题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

17.(12 分)设f (x) =lg(ax2—2x+a),

(1)如果f (x)的定义域是+-),求a的取值范围;

(2)如果f (x)的值域是(一8, +-),求a的取值范围。

18.(12分)统计表明,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耗油量y (升)关于行驶速度x (千米/小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y二(0〈xW120).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 T?米。

(I )当汽车以40千米/小吋的速度匀速行驶吋,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II)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

19.(12分)设,点P是函数的图彖的一个公共点,两函数的图彖在点P处冇相同的切线.

(1)用表示a, b, c;

(2)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求的取值范围.

20.(12分)设函数,其中,是的导函数.

(1)若,求函数的解析式;

(2)若,函数的两个极值点为满足.设,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14分)已知函数,,且有极值.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求函数的值域;

(3)函数,证明:,,使得成立.

22.(12分)设f (x)是定义在[0, 1]上的函数,若存在x*w (0, 1),使得f (x)在[0, x*]上单调递增,在[x*, 1]上单调递减,则称f (x)为[0, 1].上的单峰函数,x*为峰点,包含峰点的区间为含峰区间.对任意的[0, 1]上的单峰函数f (x),下面研究缩短其含峰区间长度的方法.

(1)证明:对任意的xl, x2e (0, 1), xl

(2)对给定的r (0VrV0.5=,证明:存在xl, x2e (0, 1),满足x2-xl^2r,使得由(T)所确定的含峰区间的长度不大于0.5 + r;

(3)选取xl, x2e (0, 1), xl

x3,由x3与xl或x3与x2类似地可确定一个新的含峰区间.在第一次确定的含峰区间为(0, x2)的情况下,试确定xl, x2, x3的值,满足两两Z差的绝对值不小于0. 02,且使得新的含峰区间的长度缩短到0.34.(区间长度等于区间的右端点与左端点之差)

函数综合参考答案

—:选择题BDCB, BDDB, DAAC

—:填空题13. e-2 14. 220;15. (1, -3) 16.①③

三:解答题

17.解:(1)???f (x)的定义域是(-OO, +oo),

???当XG(—8, +8)吋,都有ax2-2x + a>0,即满足条件a>0,且△〈(),4-4a2<0, 沪〃〃>1. (6 分)

(2) Vf (x)的值域是(―°°, +°°),即当x在定义域内取值时,可以使y w(—8, + °°).

要求ax2 —2x + a叫以取到大于零的一切值,/.a>0且△$() (4—4a^0)或a=0,

解得0WaWl.……12分

18.解:(I)当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小时,

要耗没(升)。……5分

答: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卬地到乙地耗油17.5升。……6分

(II)当速度为千米/小时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小时,设耗油量为升,

依题意得.......... 8分

令得

当时,是减函数;

当时,是增函数。

当时,取到极小值

因为在上只有一个极值,所以它是最小值。.................................. 11分

答:当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11.25 升。(12分)19.解:(1)因为函数,的图彖都过点,所以,

即?因为所以. ............... 3分

又因为,在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所以而........................................ 5分

将代入上式得因此故,,................ 6分

(2)解法一:? (8)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由,若;若

由题意,函数在上单调递减,贝U

所以

又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12)

解法二:

因为函数在上单调递减,且是

上的抛物线,所以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20.解:........................................... 1分

(I)据题意, ............................. 2分

由知,是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

乂,故是方程的两根................... 4分

设,将代入得

比较系数得:

故为所求.

(其它解法酌情记分)

另解:,

故为所求.

(II)据题意,,则

又是方程的两根,II

的几何意义为点P 与点的距离的平方?观察图形知点,A 到直线的距离的平方为的最小值 故的取值范围是 21 ?解:(I )由求导可得 可得?????? 又因为 单调递增 极大值 单调

递减 所以,冇极值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II )由(I )可知的极大值为

由,解得 又??? ???当时,函数的值域为

当时,函数的值域为.

(III) 证明:由求导可得

令,解得 令,解得或

又???

???在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 12分

据题意得

3分解得

则点的可行区域如图

10分 10分

12分

???在的值域为???,,

???,,使得成立. ...................... 14分

22 (1)证明:设x*为f (x)的峰点,则由单峰函数定义可知,f (x)在[0, x*]上单调递增,在[x*, 1]上单调递减.

当f (xl) 2f (x2)时,假设x* (0, x2),则xl

当f (xl) Wf (x2)吋,假设x* ( x2, 1),则x*〈Wxlf (x2),

这与f (xl) Wf (x2)矛盾,所以x*W (xl, 1),即(xl, 1)是含峰区间...................... .... 4分

(2)证明:由(1)的结论可知:

当f (xl) 2f (x2)时,含峰区间的长度为ll=x2;当f (xl) Wf (x2)时,含峰区间的长度为12二1—xl;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由题意得

由①得l + x2 —xlWl+2r,即xl —xl^2r.

又因为x2 —xl22r,所以x2 —xl=2r, ②

将②代入①得xl WO. 5-r, x220? 5~r,③

由①和③解得xl=0.5-r, x2 = 0. 5 + r.

所以这吋含峰区间的长度11 = 11 = 0.5 + “即存在xl, x2使得所确定的含峰区间的长度不大于0. 5 + r. ........................................................................................... 8分

(3)解:对先选择的xl; x2, xl

在第一次确定的含峰区间为(0, x2)的情况下,x3的取值应满足x3 + xl = x2,⑤

由④与⑤可得,当xl>x3吋,含峰区间的长度为xl?

由条件xl —x3$0. 02,得xl— (1-2x1) $0.02,从而xl^O. 34?

因此,为了将含峰区间的长度缩短到0. 34,只要取xl=0. 34, x2 = 0. 66, x3=0. 32. -12 分

抽屉原理与电脑算命

“电脑算命”看起來挺玄乎,只要你报出自己出生的年、月、口和性别,一按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的句子,据说这就是你的“命”。

其实这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电脑游戏而已。我们用数学上的抽屉原理很容易说明它的荒谬。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或狄利克雷原理,它是数学中证明存在性的一种特殊方法。举个

最简单的例子,把3个苹果按任意的方式放入两个抽屉屮,那么一定冇一个抽屉里放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杲。这是因为如果每一个抽屉里最多放有一个苹杲高中历史,那么两个抽屉里最多只放有两个苹果。运用同样的推理可以得到:

原理1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2个以上的物体。

原理2把多于m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冇一个抽屉里冇m+1个或多于m+1 个的物体。

如果以70年计算,按出生的年、月、FI、性别的不同组合数应为70X365X2 = 51100, 我们把它作为“抽屉”数。我国现有人口11亿,我们把它作为“物体”数。由于

1.lX=21526X51100+21400,根据原理2,存在21526个以上的人,尽管他们的出身、经历、天资、机遇各不相同,但他们却具冇完全相同的“命”,这真是荒谬绝伦!

在我国占代,早就有人懂得用抽屉原理來揭露生辰八字Z谬。如清代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就写道:“余最不信星命推步之说,以为一时(注:指一个时辰,合两小吋)生一人,一日生十二人,以岁计之则有四千三百二十人,以一甲子(注:指六十年)计之,止有二十五刀九千二百人而已,今只以一大郡计,其户口之数已不下数十刀人(如咸丰十年杭州府一城八十万人),则举天下之大,自王公大人以至小民,何啻亿万万人,则生时同者必不少矣。其间王公大人始生Z时,必有庶民同时而生者,又何贵贱贫富Z不同也?”在这里,一年按360 R计算,一FI又分为十二个吋辰,得到的抽屉数为60X360X 12 = 259200。

所谓“电脑算命”不过是把人为编好的算命语句象屮药柜那样事先分别一一存放在各自的柜子里,谁要算命,即根据出生的年刀、日、性别的不同的组合按不同的编码机械地到电脑的各个“柜子”里取出所谓命运的句子。这种在古代迷信的广灵上罩上现代科学光环的勾当,是对科学的亵渎。

名师指导:女生如何学好数学

【摘要】您好,这里是高屮数学学习栏口,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学科,所以小

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名师指导:女生如何学好数学”以方便您的学习,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木文题目:名师指导:女生如何学好数学

女生数学不好的快來看了哦

一、“弃重求轻”,培养兴趣

女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女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

因此导致她们的数淫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因此,教师要多关心女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她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她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要求家长能以积极态度对待女生的数学学习,要多鼓励少指责,帮助她们弃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还可以结合女性成才的事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她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事实上,女生的情感平稳度比较高,只耍她们感兴趣,就会克服困难,努力达到捉高数学能力的目的。

二、“开门造车”,注重方法

在学习方法方面,女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不愿解难题;女生上课记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但忽视上课听讲和能力训练;女生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按部就班,但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耍指导女生“开门造车”,让她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她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高三数学每轮复习要领

一、高三数学复习,大体可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与侧重点都各不相同,要求也层层加深,因此,同学们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复习方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1.第一阶段,即第一轮复习,也称“知识篇”,大致就是高三第一学期。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带领同学们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课程,但这绝不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的重耍过程。因为在高一、高二时,老师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 你学的往往时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而在第一轮复习时,老师的主线索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他们系统化、综合化,侧重点在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到:①立足课本, 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识点。(建议大家在高三前的一个暑假里通读高一、高二教材)② 注意所做题冃使用知识点覆盖范围的变化,有意识地思考、研究这些知识点在课本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注意到老师选题的综合性在不断地加强。③明了课本从前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能提炼解题所用知识点,并说出其出处。④经常将使用最多的知识点总结起来,研究重点知识所在章节,并了解各章节在课本中的地位和作用。

2.第二轮复习,通常称为“方法篇”。大约从第二学期开学到四月屮旬结束。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耍研究数学思想方法。老师的复习,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而是以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一系列问题。同学们应做到:①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一系列题目屮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②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

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③从现在开始,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俗语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扌II分”,所以大家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④ 适当选做各地模拟试卷和以往高考题,逐渐弄清高考考查的范围和重点。

3.第三轮复习,大约一个刀的时间,也称为“策略篇”。老师主要讲述“选择题的解发、填空题的解法、应用题的解法、探究性命题的解法、综合题的解法、创新性题的解法”,教给同学们一些解题的特殊方法,特殊技巧,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为冃的。同学们应做到:①解题吋,会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省时、最省事的方法,力求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逐渐适应高考对“减缩思维”的要求。②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③养成在解题过程中分析命题者的意图的习惯,思考命题者是怎样将考查的知识点冇机的结合起来的,有那些思想方法被复合在其中,对命题者想要考我什么,我应该会什么,做到心知肚明。

4.最后,就是冲刺阶段,也称为“备考篇”。在这一-阶段,老师会将复习的主动权交给你自己。以前,学习的重点、难点、方法、思路都是以老师的意志为主线,但是,现在你要直接、主动的研读《考试说明》,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掌握高考信息、命题动向,并做到: ①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并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和突击措施(可请老师专门为你拎一拎);锁定重中Z重,掌握最重要的知识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②抓思维易错点,注重典型题型。③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习题、试卷,回忆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历程,做好“再” 纠错工作。④博览群书,博闻强记,使自己见多识广,注意那些背景新、方法新,知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⑤不做难题、偏题、怪题,保持情绪稳定,充满信心,准备应考。

二、高三数学复习屮的几个注意点

1.复习资料耍精,不可超过两套,使用过程中,始终注重其系统性。千万不要贪多,资料多了,不但使自己身陷题海,不能自拔,而且会因为你的顾此失彼,而使知识体系得不到延续。

2.有的同学漠视自己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将他们简单的归结为粗心大意。这是很严重的错误想法,我们的错误都冇英必然性,一定要究根问底,找出真正的原因,及时改正,

并记住这样的教训。

3.千万不要以为“高考以能力立意”,就是要去钻难题、偏题、怪题。这里的能力是指: 思维能力,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探究性实验动手能力,理解运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创新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应变理解能力,其重点是概念观点形成和规律的认识过程,它往往蕴藏在最简单、最基础的题目活事实之屮。不是钻牛角尖能钻出来的能力。

4.合理看待来白老师和社会各界的猜题、压题信息,不可迷信。因为,他们也不是神,我们上了考场只能凭自己的实力,凭自己的智慧去打拼,所以,我们应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复习应考工作。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其内角和=(N-2) *180°高中历史;

因为N个顶点的N个外角和N个内角的和

=N*180。

(每个顶点的一个外角和相邻的内角互补)

所以N边形的外角和

=N*180。一(N-2) *180。

=N*180°—N*180° +360°

= 360。

即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其外角和= 360。

因为N个顶点的N个外角和N个内角的和

=N*180。

(每个顶点的一个外角和相邻的内角互补)

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

=N*180。-360°

=N*180°—2*180。

=(N-2) *180。

即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 *180°

怎样理解“合并同类项”

俗话说“物以类聚”。意思是说,同一种类型的东西可以聚集在一起。当然,不同类型的东西,就不能随意聚集。比如,收拾房间,书放在书架上,衣服放进衣橱,碗盘放在碗橱,??.。不能把碗朝衣橱里放,衣服堆到书架上,???。到动物园参观,老虎与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熊猫与熊猫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不能把熊猫与老虎关在一起,否则熊猫要被老虎吃光了。这就是“物以类聚”。

在数学里,也常用到这种同类相聚的思想。

以名数为例,3元和2元的单位都是元,可以加,等于5元。3元8角和2元3角也可以加,但要注意元只能跟元加,角只能跟角加,元不能跟角加,答案应该是6元1角。不同名数,如果可以化为相同名数,必须化相同以后再加;如果不能化成同名数,就不能加。例如, 3千克和6元表示不同的量,这两个单位无论如何也不能化为相同,所以下能相加。

整数加减法法则,为什么要强调“数位对齐” ?因为数位对齐以后,同数位上的数字的单位相同,可以相加减。同样,小数加减法强调“小数点对齐”,因为一旦小数点对齐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的数位也都对齐了,于是便可以相加减。

再看看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异分母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通分的实质就是把不同单位的分数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现在,我们看看合并同类项的问题,这是代数式加减法的基础。与能相加,单位可以看成是。可以理解为3个,可以理解为5个,合并起來应该是8个,即

同理,6ab减去4ab,可以把单位看成是ab, 6个ab减去4个ab,得2个ab,即

6ab—4ab=2abo

所以,对多项式的加减法而言,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总而言之,物以类聚,在进行代数加减法时,要注意“同类”这个特点。

高一数学学习:数学学习应注意的六个方面五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屮数学,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一数学学习:数学学习应注意的六个方面五”,希望对大家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学习:数学学习应注意的六个方而五

6.要有毅力、耍有恒心:基本上要有一个认识:数学能力乃是长期努力累积的结杲,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达到的。您可能花一天或一个晚上的功夫把某课文背得滚瓜烂熟,第二天考背诵吋对答如流而获高分,也有可能花了一两个礼拜的吋间拼命学数学,但到头来数学可能还考不好,这时候您可不能气馁,也不必为花掉的时间惋惜,因为种什么“因”必能得什么“果”,只要继续努力,持之冇恒,最后必能证明您的努力没冇白费!

经过精心的整理,冇关“高一数学学习:数学学习应注意的六个方而五”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 二次函数 知识点总结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0a > 向上 ()00,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有最小值0. 0a < 向下 ()00,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有最大值0.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0a > 向上 ()0c ,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有最小值c . 0a < 向下 ()0c ,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有最大值c .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0a > 向上 ()0h , X=h 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 =时,y 有最小值0. 0a < 向下 ()0h , X=h 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 =时,y 有最大值0.

《三角函数》高考真题理科大题总结及答案

《三角函数》大题总结 1.【2015高考新课标2,理17】ABC ?中,D 是BC 上的点,AD 平分BAC ∠, ABD ?面积是ADC ?面积的2倍. (Ⅰ) 求 sin sin B C ∠∠; (Ⅱ)若1AD =,DC = BD 和AC 的长. 2.【2015江苏高考,15】在ABC ?中,已知 60,3,2===A AC AB . (1)求BC 的长; (2)求C 2sin 的值. 3.【2015高考福建,理19】已知函数f()x 的图像是由函数()cos g x x =的图像经如下变换得到:先将()g x 图像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到的图像向右平移2 p 个单位长度. (Ⅰ)求函数f()x 的解析式,并求其图像的对称轴方程; (Ⅱ)已知关于x 的方程f()g()x x m +=在[0,2)p 内有两个不同的解,a b .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证明:22cos ) 1.5 m a b -=-( 4.【2015高考浙江,理16】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4 A π =,22b a -=12 2c . (1)求tan C 的值; (2)若ABC ?的面积为7,求b 的值.

5.【2015高考山东,理16】设()2sin cos cos 4f x x x x π??=-+ ?? ? . (Ⅰ)求()f x 的单调区间; (Ⅱ)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0,12A f a ?? == ??? , 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6.【2015高考天津,理15】已知函数()22sin sin 6f x x x π??=-- ?? ? ,R x ∈ (I)求()f x 最小正周期; (II)求()f x 在区间[,]34 p p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7.【2015高考安徽,理16】在ABC ?中,3,6,4 A A B A C π ===点D 在BC 边上,AD BD =,求AD 的长. 8.【2015高考重庆,理18】 已知函数()2sin sin 2 f x x x x π ??=- ? ? ? (1)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2)讨论()f x 在2, 6 3ππ?? ???? 上的单调性.

2016年中考复习《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中考复习《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与线段、周长有关的问题 1. 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过点A (3,0),B (1,0),交y 轴于点C ,点P 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 从C 点沿抛物线向A 点运动(点P 不与点A 重合),过点P 作PD ∥y 轴交直线AC 于点D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P 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PD 长度的最大值; (3)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MA-MC |的值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1题图 备用图 2. (2015珠海)如图,折叠矩形OABC 的一边BC ,使点C 落在OA 边的点D 处,已知折痕BE =55,且 OE OD =3 4.以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抛物线l :y = -161x 2+21x +c 经过点E ,且与AB 边相交于点F . (1)求证:△ABD ∽△ODE ; (2)若M 是BE 的中点,连接MF ,求证:MF ⊥BD ; (3)P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点Q 在抛物线l 上,且始终满足PD ⊥DQ ,在点P 运动过程中,能否使得PD =DQ ?若能,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Q 点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第2题图 1x2+bx+c 3. (2015孝感改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 2 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直线y=x+4经过A,C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A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①如图①,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AC于点D,当线段PD 取得最大值时,求出点P的坐标; ②如图②,过点O,P的直线y=kx交AC于点E,若PE∶OE=3∶8,求k的值. 图①图② 第3题图 1x2+bx+c(b、4. (2015天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 2 c为常数)的顶点为P,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4,3),直角顶点B在第四象限. (1)如图,若抛物线经过A、B两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平移(1)中的抛物线,使顶点P在AC上并沿AC方向滑动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测试附详细答案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中,每题3分,共24分) 1.(3分)与抛物线y=﹣x2+3x﹣5的形状大小开口方向相同,只有位置不同的抛物线是() .C D 2 22 2 5.(3分)直角坐标平面上将二次函数y=﹣2(x﹣1)2﹣2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则其 2 7.(3分)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bc,b2﹣4ac,2a+b,a+b+c这四个式子中,值为正数的有() 8.(3分)(2008?长春)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y=2kx2﹣x+k2的图象大致为()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9.(10分)已知抛物线y=x2+4x+3,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它的开口向_________,对称轴是直线____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___; (2)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_________,与y轴的交点为_________. 10.(6分)抛物线y=ax2+bx+c(a≠0)过第二、三、四象限,则a_________0,b_________0,c_________ 0. 11.(4分)抛物线y=6(x+1)2﹣2可由抛物线y=6x2﹣2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个单位得到. 12.(2分)顶点为(﹣2,﹣5)且过点(1,﹣14)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13.(2分)对称轴是y轴且过点A(1,3)、点B(﹣2,﹣6)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14.(2分)抛物线y=﹣2x2+4x+1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度是_________. 15.(2分)抛物线y=x2+(m﹣2)x+(m2﹣4)的顶点在原点,则m=_________. 16.(2分)已知抛物线y=﹣x2﹣2x+m的顶点在x轴上方,则m_________. 17.(2分)已知二次函数y=(m﹣1)x2+2mx+3m﹣2,则当m=_________时,其最大值为0. 18.(4分)二次函数y=ax2+bx+c的值永远为负值的条件是a_________0,b2﹣4ac_________0. 19.(8分)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1,0)、点B(3,0)和点C (0,﹣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抛物线交于B、C两点. (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2)当自变量x_________时,两函数的函数值都随x增大而增大; (3)当自变量_________时,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 (4)当自变量x_________时,两函数的函数值的积小于0. 20.(2分)已知抛物线y=ax2+2x+c与x轴的交点都在原点的右侧,则点M(a,c)在第_________象限. 21.(4分)已知抛物线y=x2+bx+c与y轴交于点A,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B、C两点,且BC=2,S△ABC=3,那么b=_________.

高考数学函数及其性质练习题

函数及其性质 一、填空题 (2016·12)已知函数()() f x x∈R满足()2() f x f x -=-,若函数 1 x y x + =与() y f x =图像的交点为 11 (,) x y,22 (,) x y,…,(,) m m x y,则 1 () m i i i x y = += ∑() A.0 B.m C.2m D.4m (2015·5)设函数2 1 1log(2)(1) () 2(1) x x x f x x - +-< ? =? ≥ ? ,则 2 (2)(l og12) f f -+=()A.3 B.6 C.9 D.12 (2015·10)如图,长方形ABCD的边AB=2,BC=1,O是AB的中点,点P沿着边BC,CD与DA运动,记∠BOP=x. 将动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x的函数f(x),则f(x)的图像大致为() A.B.C.D. (2013·8)设 3 log6 a=, 5 log10 b=, 7 log14 c=,则() A.c b a >>B.b c a >>C.a c b >>D.a b c >> (2013·10)已知函数32 () f x x ax bx c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00 ,()0 x f x ?∈= R B.函数() y f x =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 C.若 x是() f x的极小值点,则() f x在区间 (,) x -∞单调递减 D.若 x是() f x的极值点,则 ()0 f x'= (2012·10)已知函数 x x x f - + = )1 ln( 1 ) (,则) (x f y=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2011·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 (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3 y x =B.||1 y x =+C.21 y x =-+D.|| 2x y- = (2011·12)函数 1 1 y x = - 的图像与函数2sin,(24) y x x π =-≤≤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1 1 y x o 1 1 y x o 1 1 y x o 1 1 y x o

三角函数高考大题练习

ABC ?的面积是30,内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为,,a b c ,12cos 13 A =。 (Ⅰ)求A B A C ; (Ⅱ)若1c b -=,求a 的值。 设函数()sin cos 1 , 02f x x x x x π=-++<<,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已知函数2 ()2cos 2sin f x x x =+ (Ⅰ)求()3 f π 的值; (Ⅱ)求()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设函数()3sin 6f x x πω?? =+ ?? ? ,0ω>,(),x ∈-∞+∞,且以 2 π 为最小正周期. (1)求()0f ;(2)求()f x 的解析式;(3)已知9 4125f απ??+= ?? ?,求sin α的值. 已知函数2 ()sin 22sin f x x x =- (I )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II) 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及()f x 取最大值时x 的集合。

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的对边,且 2sin (2)sin (2)sin a A b c B c b C =+++ (Ⅰ)求A 的大小; (Ⅱ)若sin sin 1B C +=,是判断ABC 的形状。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sin()cos cos f x x x x πωωω=-+(0ω>)的最小正周期为π, (Ⅰ)求ω的值; (Ⅱ)将函数()y f x =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2 ,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 g x =的图像,求函数()y g x =在区间0,16π?? ???? 上的最小值. 在?ABC 中, cos cos AC B AB C = 。 (Ⅰ)证明B=C : (Ⅱ)若cos A =-13,求sin 4B 3π? ?+ ?? ?的值。 ABC 中,D 为边BC 上的一点,33BD =,5sin 13B = ,3 cos 5 ADC ∠=,求AD 。 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长分别为a 、b 、c ,且222333b c a +-=.

二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二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P 从A 出发,沿A B C A →→→作匀速运动,则线段AP 的长度y 与运动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可排除选项C 与D ;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故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 【详解】 根据题意得,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选项C 与选项D 不合题意; 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 ∴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通过分类讨论,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y 与x 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 2.二次函数y =x 2+bx 的对称轴为直线x =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t 为实数)在﹣1<x <4的范围内有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A .0<t <5 B .﹣4≤t <5 C .﹣4≤t <0 D .t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b ,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的解可以看成二次函

数y =x 2﹣4x 与直线y =t 的交点,﹣1<x <4时﹣4≤y <5,进而求解; 【详解】 解:∵对称轴为直线x =2, ∴b =﹣4, ∴y =x 2﹣4x ,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的解可以看成二次函数y =x 2﹣4x 与直线y =t 的交点, ∵﹣1<x <4, ∴二次函数y 的取值为﹣4≤y <5, ∴﹣4≤t <5;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转换为二次函数与直线交点问题,数形结合的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3.一列自然数0,1,2,3,…,100.依次将该列数中的每一个数平方后除以100,得到一列新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不可能等于零 B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随着原数的增大而增大 C .当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等于21时,原数等于30 D .当原数取50时,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出原数,表示出新数,利用解方程和函数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原数为m ,则新数为2 1100 m , 设新数与原数的差为y 则22 11100100 y m m m m =-=-+, 易得,当m =0时,y =0,则A 错误 ∵1 0100 - < 当1m 50 122100b a ﹣﹣﹣===??? ??? 时,y 有最大值.则B 错误,D 正确. 当y =21时,2 1100 m m - +=21 解得1m =30,2m =70,则C 错误.

三角函数高考大题练习.docx

ABC 的面积是30,内角A, B, C所对边长分别为 12 a, b, c ,cos A。 uuur uuur 13 ( Ⅰ ) 求ABgAC; ( Ⅱ ) 若c b 1,求 a 的值。 设函数 f x sin x cosx x 1 , 0 x 2,求函数 f x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已知函数 f ( x) 2cos 2x sin 2 x (Ⅰ)求 f () 的值; 3 (Ⅱ)求 f (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设函数 f x3sin x,>0 , x,,且以为最小正周期. 62 ( 1)求f0;(2)求f x 的解析式;(3)已知f 129 ,求 sin的值. 45 已知函数 f ( x) sin 2x2sin 2 x ( I )求函数 f (x) 的最小正周期。 (II)求函数 f ( x) 的最大值及 f (x) 取最大值时x 的集合。

在 VABC 中, a、b、c 分别为内角A、B、C 的对边,且 2a sin A (2b c)sin B (2c b)sin C (Ⅰ)求 A 的大小; (Ⅱ)若 sin B sin C 1,是判断 VABC 的形状。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f ( x) sin(x)cos x cos2x (0)的最小正周期为,(Ⅰ)求的值; (Ⅱ)将函数 y f ( x) 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 ,纵坐标不变,得到2 函数 y g ( x) 的图像,求函数y g( x) 在区间 0, 16 上的最小值 . 在 ABC中,AC cos B 。AB cosC (Ⅰ)证明 B=C: (Ⅱ)若 cosA =-1 ,求 sin 4B的值。 33 53 VABC 中, D 为边 BC 上的一点, BD 33 , sin B,cos ADC,求AD。 135 设△ ABC的内角 A、 B、 C 的对边长分别为a、 b、 c,且3b23c23a2 4 2bc .

二次函数最经典综合提高题

周村区城北中学二次函数综合提升寒假作业题 一、顶点、平移 1、抛物线y =-(x +2)2 -3的顶点坐标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2、若,,,,,123351A y B y C y 444??????- ? ? ??????? 为二次函数2y x 4x 5=+-的图象上的三点,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A.123y y y << B. 213y y y << C.312y y y << D.132y y y << 3、二次函数y=﹣(x ﹣1)2+5,当m ≤x ≤n 且mn <0时,y 的最小值为2m ,最大值为2n ,则m +n 的值为( )A . B .2 C . D . 4、下列二次函数中,图象以直线x = 2为对称轴,且经过点(0,1)的是 ( ) A .y = (x ? 2)2 + 1 B .y = (x + 2)2 + 1 C .y = (x ? 2)2 ? 3 D .y = (x + 2)2 ? 3 5、将二次函数2 45y x x =-+化为2 ()y x h k =-+的形式,则y = . 6二次函数与y=kx 2﹣8x +8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k <2 B .k <2且k ≠0 C .k ≤2 D .k ≤2且k ≠0 7、由二次函数1)3(22+-=x y ,可知( ) A .其图象的开口向下 B .其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3-=x C .其最小值为1 D .当3

二次函数经典解题技巧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解:(1)根据题意,得?????+?-?=-+-?--?=. 0405, )1(4)1(02 2c a c a …2分 解得 ? ? ?-==.5, 1c a …………………………3分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542 --=x x y .……4分 (2)令y =0,得二次函数542 --=x x y 的图象与x 轴 的另一个交点坐标C (5, 0).……………5分 由于P 是对称轴2=x 上一点, 连结AB ,由于262 2= +=OB OA AB , 要使△ABP 的周长最小,只要PB PA +最小.…………………………………6分 由于点A 与点C 关于对称轴2=x 对称,连结BC 交对称轴于点P ,则PB PA += BP +PC =BC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PB PA +的最小值为BC . 因而BC 与对称轴2=x 的交点P 就是所求的点.……………………………………8分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b kx y +=,根据题意,可得? ? ?+=-=.50,5b k b 解得???-==.5, 1b k 所以直线BC 的解析式为5-=x y .…………………………………………………9分 因此直线BC 与对称轴2=x 的交点坐标是方程组? ? ?-==5,2x y x 的解,解得???-==.3, 2y x 所求的点P 的坐标为(2,-3).……………………………10分 压轴题中求最值 此种题多分类讨论,求出函数关系式,再求各种情况的最值,最后求出最值。 典型例题: 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 =90°,BC =6,AD =3,∠DCB =30°.点E 、F 同时从B 点出发,沿射线BC 向右匀速移动.已知F 点移动速度是E 点移动速度的2倍,以EF 为一边在CB 的上方作等边△EFG .设E 点移动距离为x (x >0). ⑴△EFG 的边长是____(用含有x 的代数式表示),当x =2时,点G 的位置在_______; ⑵若△EFG 与梯形ABCD 重叠部分面积是y ,求 ①当0<x ≤2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2<x ≤6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⑶探求⑵中得到的函数y 在x 取含何值时,存在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A D

高考数学函数专题习题及详细答案

函数专题练习 1.函数1()x y e x R +=∈的反函数是( ) A .1ln (0)y x x =+> B .1ln (0)y x x =-> C .1ln (0)y x x =--> D .1ln (0)y x x =-+> 2.已知(31)4,1 ()log ,1a a x a x f x x x -+? 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 )1(0,)3 (C )11 [,)73 (D )1 [,1)7 3.在下列四个函数中,满足性质:“对于区间(1,2)上的任意1212,()x x x x ≠ , 1221|()()|||f x f x x x -<-恒成立”的只有 (A )1()f x x = (B )()||f x x = (C )()2x f x = (D )2()f x x = 4.已知()f x 是周期为2 的奇函数,当01x <<时,()l g f x x = 设 63(),(),52a f b f ==5 (),2 c f =则 (A )a b c << (B )b a c << (C )c b a << (D )c a b << 5. 函数2 ()lg(31)f x x = ++的定义域是 A .1 (,)3 -+∞ B . 1 (,1)3 - C . 11 (,)33 - D . 1 (,)3 -∞- 6、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 .3 ,y x x R =-∈ B . sin ,y x x R =∈ C . ,y x x R =∈ 7、函数()y f x =的反函数1 ()y f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 (0,2)P (如右图所示),则方程()0f x =在[1,4]上的根是x = A .4 B .3 C . 2 D .1 8、设()f x 是R 上的任意函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 x f x -是奇函数 (B )()()f x f x -是奇函数 (C ) ()()f x f x --是偶函数 (D ) ()()f x f x +-是偶函数 9、已知函数x y e =的图象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 A .()22()x f x e x R =∈ B .()2ln 2ln (0)f x x x => )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

第22章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不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A.y=(x﹣1)(x+2)B.y=(x+1)2 C.y=2(x+3)2﹣2x2D.y=1﹣x2 2.二次函数y=2(x﹣1)2+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1,3)B.(﹣1,3)C.(1,﹣3)D.(﹣1,﹣3)3.若将函数y=3x2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y=3(x﹣1)2﹣2 B.y=3(x+1)2﹣2 C.y=3(x+1)2+2 D.y=3(x﹣1)2﹣2 4.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2﹣4ac>0 B.a>0 C.c>0 D. 5.给出下列函数:①y=2x;②y=﹣2x+1;③y=(x>0);④y=x2(x<﹣1).其中,y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④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m和y=﹣mx2+2x+2(m是常数,且m≠0)的图象可能是() A.B. C.D.

7.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上部分的对应值如下表,则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A.﹣1<x<2 B.x>2或x<﹣1 C.﹣1≤x≤2D.x≥2或x≤﹣1 8.抛物线y=x2﹣2x+1与坐标轴交点为() A.二个交点B.一个交点C.无交点D.三个交点9.在半径为4cm的圆中,挖去一个半径为xcm的圆面,剩下一个圆环的面积为ycm2,则y 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A.y=πx2﹣4 B.y=π(2﹣x)2C.y=﹣(x2+4)D.y=﹣πx2+16π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1,E、F、G、H分别为各边上的点,且AE=BF=CG=DH,设小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s,AE为x,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B.C.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则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12.二次函数y=x2﹣4x+5的最小值为. 13.抛物线y=x2+x﹣4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 14.将进货单价为70元的某种商品按零售价100元售出时,每天能卖出20个.若这种商品的零售价在一定范围内每降价1元,其日销售量就增加了1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则应降价元,最大利润为元.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四位同学在研究函数2y x bx c =++(,b c 是常数)时,甲发现当1x =时,函数有最小值;乙发现1-是方程20x bx c ++=的一个根;丙发现函数的最小值为3;丁发现当 2x =时,4y =,已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发现的结论是错误的,则该同学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假设法逐一分析,分别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再判断与假设是否矛盾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A .假设甲同学的结论错误,则乙、丙、丁的结论都正确 由乙、丁同学的结论可得 01442b c b c =-+?? =++? 解得:13 23b c ? =????=-??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 21212533636 ??=+-=+ ???-y x x x ∴当x=16-时,y 的最小值为25 36 -,与丙的结论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假设乙同学的结论错误,则甲、丙、丁的结论都正确 由甲、丙的结论可得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 13y x =-+ 当x=2时,解得y=4,当x=-1时,y=7≠0 ∴此时符合假设条件,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 . 假设丙同学的结论错误,则甲、乙、丁的结论都正确 由甲乙的结论可得 1 2 01b b c ?-=???=-+? 解得:23b c =-??=-?

∴223y x x =-- 当x=2时,解得:y=-3,与丁的结论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 假设丁同学的结论错误,则甲、乙、丙的结论都正确 由甲、丙的结论可得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 13y x =-+ 当x=-1时,解得y=7≠0,与乙的结论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假设法求出b 、c 的值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抛物线y =-x 2+bx +3的对称轴为直线x =-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3﹣t =0(t 为实数)在﹣2<x <3的范围内有实数根,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t ≤3 B .-12<t <4 C .-12<t ≤4 D .-12<t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给出的对称轴求出函数解析式为y =-x 2?2x +3,将一元二次方程-x 2+bx +3?t =0的实数根看做是y =-x 2?2x +3与函数y =t 的交点,再由﹣2<x <3确定y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 解:∵y =-x 2+bx +3的对称轴为直线x =-1, ∴b =?2, ∴y =-x 2?2x +3, ∴一元二次方程-x 2+bx +3?t =0的实数根可以看做是y =-x 2?2x +3与函数y =t 的交点, ∵当x =?1时,y =4;当x =3时,y =-12, ∴函数y =-x 2?2x +3在﹣2<x <3的范围内-12<y≤4, ∴-12<t≤4,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能够将方程的实数根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与直线的交点问题是解题关键. 3.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24b ac >,②0abc <,③20a b c +->,④0a b c ++<.其中正确的是( )

函数高考综合题(含答案)

函数高考综合题(含答案)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2()ln x f x e a x =-。 (Ⅰ)讨论()f x 的导函数'()f x 零点的个数; (Ⅱ)证明:当0a >时,2()2ln f x a a a ≥+。

21.(本小题满分14分) 设a 为实数,函数2()()(1)f x x a x a a a =-+---. (1)若1)0(≤f ,求a 的取值范围; (2)讨论()f x 的单调性; (3)当2≥a 时,讨论4()f x x +在区间),0(+∞内的零点个数. )222(0)||(1) ||||f a a a a a a a a a a =+--=+-+=+

10,21,21 02 0,1,01 2 a a a a a a a a R a a ≥≤≤ ∴≤≤<+≤∈∴<≤若即:若即:-综上所述: (2)22()()(1)() ()()()(1)()x a x a a a x a f x x a x a a a x a ?-+---≥?=?----- ∴(,)a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a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3)由(2)得()f x 在(,)a +∞上单调递增,在(0,)a 上单调递减,所以2min ()()f x f a a a ==-. ①当2a =时,-22()(m in ==)f x f ,???<+-≥-=24523)(22x x x x x x x f ,, 当04)(=+x x f 时,即)0(4)(>-=x x x f . 因为()f x 在(0,2)上单调递减,所以()(2)2f x f >=- 令x x g 4)(-=,则)(x g 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在区间(0,2)上,2)2()(-=时,2min ()()f x f a a a ==-, 当(0,)x a ∈时,(0)24f a => ,0)(2<-=a a a f , 而x x g 4)(-=为单调递增函数,且当),0(a x ∈时,04)(<-=x x g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综合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把抛物线y=2x2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_______,把抛物线y=-2x2?向下平移3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________. 2.抛物线y=3x2-1的对称轴是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__,它是由抛物线y=3x2?向_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得到的. 3.把抛物线2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_________,把抛物线2?向右平移3个单 位,得到抛物线________. 4.抛物线x-1)2的开口向________,对称轴为_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___,?它是由抛物线 2向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得到的. 5.把抛物线y=-1 3 (x+ 1 2 )2向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就得到抛物线y=- 1 3 x2. 6.把抛物线y=4(x-2)2向______平移_______个单位,就得到函数y=4(x+2)2的图象. 7.函数y=-(x-1 3 )2的最大值为________,函数y=-x2- 1 3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8.若抛物线y=a(x+m)2的对称轴为x=-3,且它与抛物线y=-2x2的形状相同,?开口方向相同,则点(a,m)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________. 9.已知抛物线y=a(x-3)2过点(2,-5),则该函数y=a(x-3)2当x=________?时,?有最____值______.10.若二次函数y=ax2+b,当x取x1,x2(x1≠x2)时,函数值相等,则x取x1+x2时,函数的值为________.11.一台机器原价50万元.如果每年的折旧率是x,两年后这台机器的价格为y?万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A.y=50(1-x)2 B.y=50(1-x)2 C.y=50-x2 D.y=50(1+x)2 1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抛物线x2-1不与x轴相交; B.抛物线x2-1与(x-1)2形状相同,位置不同; C.抛物线y=1 2 (x- 1 2 )2的顶点坐标为( 1 2 ,0); D.抛物线y=1 2 (x+ 1 2 )2的对称轴是直线x= 1 2 13.顶点为(-5,0)且开口方向、形状与函数y=-1 3 x2的图象相同的抛物线是() A.y=-1 3 (x-5)2 B.y=- 1 3 x2-5 C.y=- 1 3 (x+5)2 D.y= 1 3 (x+5)2 14.已知a<-1,点(a-1,y1)、(a,y2)、(a+1,y3)都在函数y=1 2 x2-2的图象上,则() A.y1

二次函数典型例题50题

选择 1.二次函数y=(x-3)(x+2)的图象的对称轴是 ( ) A.x=3 B.x=-2 C.x=-12 D.x=1 2 2. 抛物线y=2x 2-5x+3与坐标轴的交点共有 ( ) 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二次函数y= a (x+m)2-m (a ≠0) 无论m 为什么实数,图象的顶点必在 ( ) A.直线y=-x 上 B. 直线y=x 上 C.y 轴上 D.x 轴上 4. 如图2,抛物线 ,OA=OC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ac+1=b B .ab+1=c C .bc+1=a D .b a +1=c 5.如图6,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方的一部分,若这段图象与x 轴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为S ,则S 取值最接近( ). A.4 B.16 3 C.2π D.8 6.如图7,记抛物线 2 1y x =-+的图象与x 正半轴的交点为A ,将线段OA 分成n 等份,设分点分别为1P ,2P ,…1n P -,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抛物线交于点 2 y ax bx c =+ +21 2 2y x =- +

1Q ,2Q ,…1n Q -,再记直角三角形11OPQ ,122PP Q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这样就有 21312n S n -=,22342n S n -= ,…;记121 n W S S S -=+++… ,当n 越来越大时,你猜想W 最 接近的常数是( ) A. 23 B. 12 C. 1 3 D.14 7.定义[]为函数 的特征数, 下面给出特征数为 [2m ,1 – m , –1– m] 的函数的一些结论: ① 当m = – 3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② 当m > 0时,函数图象截x 轴所得的线段长度大于; ③ 当m < 0时,函数在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④ 当m ≠ 0时,函数图象经过同一个点.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8. (2010宿迁改编)如图11,在矩形ABCD 中, AB=4,BC=6,当直角三角板MPN 的直角顶点P 在BC 边上移动时,直角边线段 MP=A , 设直角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PN 与CD 相交于点Q .BP=x ,CQ=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2 y ax bx c =++3138 23 41 C B A D

高三数学函数综合题训练(含详解)

高三函数综合题 1.已知函数f(x)=2x+2-x a(常数a∈R). (1)若a=-1,且f(x)=4,求x的值; (2)若a≤4,求证函数f(x)在[1,+∞)上是增函数; (3)若存在x∈[0,1],使得f(2x)>[f(x)]2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f(x)=x2+(x-1)|x-a|. (1)若a=-1,解方程f(x)=1; (2)若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a<1且不等式f(x)≥2x-3对一切实数x∈R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3.已知函数f(x)=x|x-a|+2x-3. (1)当a=4,2≤x≤5,求函数f(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若x≥a,试求f(x)+3>0的解集; (3)当x∈[1,2]时,f(x)≤2x-2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4.已知函数f(x)=x2-1,g(x)=a|x-1|. (1)若函数h(x)=|f(x)|-g(x)只有一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当a≥-3时,求函数h(x)=|f(x)|+g(x)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

答案详解 1.已知函数f (x )=2x +2-x a (常数a ∈R ). (1)若a=-1,且f (x )=4,求x 的值; (2)若a≤4,求证函数f (x )在[1,+∞)上是增函数; (3)若存在x ∈[0,1],使得f (2x )>[f (x )]2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由a=-1,f (x )=4,可得2x -2-x =4,设2x =t , 则有t-t -1 =4,即t 2 -4t-1=0,解得t=2±5,当t=2+5时,有2x =2+5,可得x=log 2(2+5). 当t=2-5时,有2x =2-5,此方程无解.故所求x 的值为log 2(2+5). (2)设x 1,x 2∈[1,+∞),且x 1>x 2, 则f(x 1)-f(x 2)=(2x 1+2 -x 1 a)-(2x 2+2 -x 2 a)=(2x 1-2x 2)+ 2 11 2 2 2 2 x x x x +-a= 2 12 1 2 2 2 x x x x +-(2 x 1+x 2 -a) 由x 1>x 2,可得2x 1>2x 2,即2x 1-2x 2>0,由x 1,x 2∈[1,+∞),x 1>x 2,得x 1+x 2>2,故2x 1+x 2>4>0, 又a≤4,故2x 1+x 2>a ,即2x 1+x 2-a >0,所以f (x 1)-f (x 2)>0,即f (x 1)>f (x 2), 故函数f (x )在[1,+∞)上是增函数. (3)因为函数f (x )=2x +2-x a ,存在x ∈[0,1], f (2x )>[f (x )]2?22x +2-2x a >22x +2a+2-2x a 2?2-2x (a 2 -a )+2a <0 设t=2-2x ,由x ∈[0,1],可得t ∈[ 4 1,1],由存在x ∈[0,1]使得f (2x )>[f (x )]2 , 可得存在t ∈[ 4 1,1],使得(a 2-a )t+2a <0,令g (t )=(a 2 -a )t+2a <0, 故有g( 41)=4 1(a 2-a)+2a <0或g (1)=(a 2 -a )+2a <0, 可得-7<a <0.即所求a 的取值范围是(-7,0). 2.已知函数f (x )=x 2 +(x-1)|x-a|. (1)若a=-1,解方程f (x )=1; (2)若函数f (x )在R 上单调递增,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若a <1且不等式f (x )≥2x -3对一切实数x ∈R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1)当a=-1时,f (x )=x 2 +(x-1)|x+1|,故有,f(x)= ???-<-≥-11 1 122x x x , 当x≥-1时,由f (x )=1,有2x 2 -1=1,解得x=1,或x=-1. 当x <-1时,f (x )=1恒成立, ∴方程的解集为{x|x≤-1或x=1}. (2)f(x)= ? ??<-+≥++-a x a x a a x a x a x )1()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