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

合集下载

5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5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5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作者:张跃曦等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对诊治的5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肿瘤直径大小分为A组(肿瘤直径【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治疗;保留肾单位手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 RAML)亦称肾错构瘤(renal hamartoma,RH),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RAML的检出率明显增加。

本文对2002年3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54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男15例,女39例,男女比例为1:2.60;年龄16~73岁,平均45.6岁;肿瘤直径2.0~15.4 cm,平均6.8 cm;左肾24例,右肾27例,双肾病变3例;无自觉症状体检发现23例(42.59%),腰腹部疼痛或不适31例(57.41%),肉眼或镜下血尿者3例(5.55%);合并结节性硬化综合征(tuberous sclerosis syndrome,TS)5例(9.26%),1例并发瘤体破裂出血致腹膜后血肿、失血性休克。

1.2 分组及治疗选择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和CT检查。

其中超声43例提示为RAML,CT平扫+增强扫描52例提示为RAML。

按肿瘤直径大小分为:A组(肿瘤直径2 结果行手术治疗患者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平稳,无继发性出血及尿瘘,术后未发生肾功能不全。

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46例患者获的随访,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或CT,随访时间平均43个月(6~103个月)。

A组随访患者12例,其中有10例未手术患者肿瘤无明显增大变化,未行特殊治疗;手术患者2例术后无复发。

B组中随访患者34例,随诊患者肿瘤无进展及恶变。

3 讨论RAML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平滑肌组织和厚壁血管组成,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t i a e tu t r e n s ssr c u e

收稿 日期:0 00.7 2 1.61
( 责任 编 辑 : 晓 庆 ) 姜
丐 x 陬 :
f co, d i hm u tna o e - ni n bc
[】 R f t D, aiRA. txmea1. 1 a et J Kh l Mar tI i o l i o rmo eigadv sua i ae Bo e dl J aclr s s …. i一 n 1 de
・ l8 ・ l0
Mo e P at a Meiie Oc b r2 1 , o.2 No1 d m rci l dc , t e 0 0 V 1 , .0 c n o 2
肾小球 E M 的合成与降解处于一种快 C
速更新代谢的动态平衡过程 中, 该过程

c mPa a l08 5 ) 4- 9 h r c , 0, ( : 6 5- e h m o2 7 2 3 3
it [ ・ i s2 0 , 28 8 78 9 sr J Cr Re, 0 3 9 (): —3 ・ y] c 2 血清 、 尿液明胶酶活性变化 的意义[] J・ 实
Doen ss n ern ii r ac l 【】 李茜, rtIae dt |ihbt sn sua a h o iv r 6 郭晓清, 蒲秀红, 紫癜性。 等・ 肾炎患儿


H P 的 发病 机制 中也 可 能 存 在 E M SN C 的进 一步 降解 失衡 。
“ . L 4 -
C r p R em t ,03 5 )51 9. ut i hu a l 0, ( : . 4 On o2 1 5 9 5 【 Vs , aae Mai tlpo — 5 ie N gs 】 sR H. tx a or e r me l t

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诊断

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诊断
1 9-1 0 . 49 5 6
【]sd ,Kioc iT aia a G ta.I aig caatr t s 8Tu a K nu h ,T nk w ,e 1 m gn h rc ii e sc
o pa i ay e a c l c r i o b c mp td o g a h s a f p l r r n l e t a cn ma y o u e t mo r p y c n l
cl crio n p t nswt emia rn li p i et[ . u el ac mai ai t i tr nl e a m ar n J E r n e h m 】
J R do, 0 7 32 : 9 — 0 . a i 2 0 ,6 () 2 5 3 1 l
【 要 】 目的 : 讨 肾脏 乏 脂 肪 血 管 平 滑 肌 脂 肪 瘤 的 M C 摘 探 S T表 现 及诊 断价 值 。方 法 : 回顾 性 分 析 1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的 肾 5例 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 M C S T资 料 。 果 :5例 均 为单 发 , 于 左 肾 6例 , 。 9 , 大 径 8 5 m 呈 膨 胀 性 或 外 生 性 结 1 位 右肾 例 最 - 5 m。
本组 病 例 均 未 见 淋 巴结 转 移 。
33 鉴 别 诊 断 _
PC R C需 与 以 下 几 种 疾 病 鉴 别 : 透 明 细 胞 癌 , 明 细 胞 ① 透
癌 为 富 血 供 肿 瘤 m 大 部 分呈 明 显 不 均 匀 强 化 , 使 肿 瘤 很 小 , 即
亦 如 此 。 在 皮 髓 、 质 及 排 泄 期 透 明细 胞 癌 比乳 头 状 细胞 癌 实
wi p r u a e us r d o r q e c a lto o s l s l r n l t h e e t n o a ife u n y b a i n f ma l o i d e a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管平滑肌脂肪瘤【概述】肾⾎管平滑肌脂肪瘤⼜称肾错构瘤,是肾脏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

临床上,多⽆症状,也可因并发出⾎⽽产⽣腰腹部痛,较⼤者可触及肿块。

肿瘤⼀般为孤⽴性,常见于中年⼥性;20%肿瘤并有结节性硬化,常为双侧多发,见于任何年龄。

瘤体⼤⼩不等,可⾃数毫⽶直⾄20cm以上,由平滑肌、⾎管和脂肪组织构成,但⽐例上有很⼤差异。

【临床与病理】肾⾎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胚胎组织发育异常或畸形所致,临床分成两类:⼀类合并结节性硬化,CT扫描双肾可见多发⼩肿瘤,颅内有结节性硬化,发病年龄较⼩,多见于青少年,男⼥发病率相等,临床可⽆泌尿系统症状。

另⼀类为不合并结节性硬化者,⼥性多见,男⼥之⽐为1:4,多为40岁以上,此型肿块较⼤,以单发多见,临床表现可出现腰痛、⾎尿、腹部包块等症状,疼痛系瘤内畸形⾎管破裂出⾎所致,如果肿块较⼩,可⽆任何临床症状。

肾⾎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改变由成熟脂肪、平滑肌和发育不良的⾎管3种成分按不同⽐例构成,完全型包括3种成分,不完全型以⾎管平滑肌为主者称⾎管平滑肌瘤,以平滑肌脂肪为主者称平滑肌脂肪瘤。

肾⾎管平滑肌脂肪瘤⽆包膜,呈缓慢膨胀性⽣长,对周围组织的浸润能⼒低,向被膜下、肾⼩叶间等相对阻⼒低的⽅向膨胀性⽣长。

【典型表现】肿瘤较⼩时表现为肾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占位性病变,肿瘤较⼩且部分突出于肾轮廓外时,周围肾组织可出现杯⼝状隆起或尖端指向肾门的楔形改变,或肿瘤与肾实质交界平直,断⾯影像上呈“劈裂”状,分别称为“杯⼝”征、“劈裂”征,反映肿瘤的良性⽣长⽅式。

例如,肿瘤较⼤可使肾影增⼤变形,肾实质变薄;侵袭性肾⾎管平滑肌瘤,则主要向肾外⽣长,通过包膜进⼊肾周间隙形成较⼤肿块包绕肾脏。

因为CT对脂肪组织的敏感性很⾼,可以清晰地显⽰瘤内的脂肪、平滑肌、⾎管等软组织,典型的CT表现为脂肪的极低密度和⾎管平滑肌的软组织密度形成漩涡状、线团状或葱⽪样改变的混杂密度肿块;增强扫描显⽰肿瘤内的脂肪成分⽆强化,平滑肌组织呈轻中度强化,畸形⾎管呈明显强化,肿块内、肿块与周围结构关系更加清楚。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龄 ,以中青年为 主,此 型发病 率较低 。作 者根据 本组 资料 ,
结 合 文 献 ,讨 论 如 下 。
腹平 片 :肿瘤较大时 ,可见上腹部有高密度影。而肿瘤 较 小 ,瘤 内脂肪量又少或肠道处理欠佳而无 阳性发现 。此法 作 用有限。
肾盂造影 :仍是泌尿系统常使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能
维普资讯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 06年第 1 期总25期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举报有奖 文责 自 1 5 负
Lu g C n e . 2 0 n a c r 0 0.2: 1 5 1 4. 0— 2
诊断治疗
・ 9・ 9
等量软组织 密度 分隔 C T值 2 —5 HU,另 3例 表现 为软组 8 5 织 密度 影 ,C T值 2 —7 HU,增 强扫 描见脂肪 区域无 强化 , 6 8 软组织 成份 有不 同程度增强 ,其 中血管部分表现 为增粗 ,扭 曲的索 条状 影。残存 的肾实质亦 明显强化 ,邻近肾盂 肾盏 受 压 。C T诊断 的关键是确定 瘤 内有脂 肪成份 ,即使 少量也具 有确诊 意义 。1 2例采用 C T薄层扫描 ,以发现肿块内少许脂 肪 成份 ,因为脂 肪组 织 和肿瘤 坏死 组织 均不 强化 ,但 两 者




Hale Waihona Puke 滑肌脂肪
瘤 的 影 像 学 诊 断 价 值
吉林 市第二 中心 医院放 射科 (30 1 120 )李 四海
肾脏 的 血管平 滑肌 脂肪 瘤 (n ie o pr ago i l o m)又 称 肾 lmy i r 脏错构瘤 ,是肾脏较 为常见的 良性肿瘤 。它 由血管 、平滑肌 和脂肪组织所构成。由于它的主要构成组织不 同 ,也有称 为 平滑肌脂肪瘤或 血管平滑肌瘤 的。肿瘤一般 为孤立性 ,常见 于 4_6 o - 0岁女性 ,女多于男 ,约 4 1 : 。约 2 %的肿瘤 病人 0 并有结 节性 硬化 ,临床 上可出现面部皮脂腺瘤 、癫痫和智能 低 下等。病理 上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无包膜 的错构瘤 性 的肿块 ,由不 同比例 的血管 、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 。肿 瘤 大小不等 ,可 自数 毫米至 2 米。临床 上 ,可无症 状或 0厘 因并发出血而产 生腹痛 ,偶 可触及包块 ,血尿较少见 。由于 C T和 MRI 对本病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故近年来 ,随着 C T与 MR 的广泛临床应用 ,该病 的检 出率明显提高。 I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含脂肪少/无的肿块:T1WI和T2WI呈较低或中等信号。T2WI 病灶内见与肌肉相仿的稍低信号(病理基础可能是含平滑肌)。 DWI呈高信号、ADC值较低。
鉴别诊断-肾细胞癌
• 男性多见。 • 临床表现典型,有血尿,腰痛和包块。 • 病灶主体多位于肾脏轮廓以内。 • 由于坏死囊变比例较高,因此平扫密度稍低,常欠均匀,T2WI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的影像诊断与鉴
别诊断
概述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又称为错构瘤,是肾脏最常见的良 性肿瘤,女性较多见。
• 病理上是间叶性肿瘤,由多种成分构成,如异常血管、脂肪细 胞和平滑肌组织。
• 多数以脂肪成分为主,易于诊断。 • 肾外AML多见于肝脏,而发生于腹膜后者极罕见。
分型
• AML可分为两种类型:伴有或不伴有结节性硬化。 ➢伴结节性硬化型:常见于青少年,系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遗传的家族性疾病,多为双侧发病,多发病灶,瘤体大 小不等。 ➢不伴有结节性硬化型:一般多见于中年女性,单侧发病, 常在影像学查体时偶然发现。
影像表现-CT
• 典型AML:单侧或双侧肾脏局部突出的边界清楚的混杂密度肿 块,内有斑片状或多房状低密度脂肪灶和软组织密度(病变内 血管和平滑肌组织)。增强扫描:肿块内脂肪无明显强化,软 组织成分明显均匀强化。强化方式随三种成分比例不同而表现 各异。
• 乏脂/无脂型AML:圆形,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晰,密度较肾实 质略高,密度均匀。大者可出血,很少钙化、囊变及坏死。增 强呈明显均匀性强化;部分可见粗大扭曲的血管。
影像表现பைடு நூலகம்MRI
• 含脂肪多的肿块:脂肪呈T1WI高、T2WI高,压脂低信号;T1 反相位可见勾边效应;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21例分析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21例分析

后可见部分 组织强化 , 尤其是血管组织 ,而脂 肪组织不强
� 术 , 肾切除 3� 例 ,2 例肿廇较大且内部有坏死出血可疑为肾 癌 化 少数情况下 C 平扫 C 值大于零 , 呈中高密度影 , 常致误 � � 者行根治性肾切除 , 术后均经病 � 理证实为 A M L 术后 随访 诊 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有关 ( 1) 瘤体内有较多量出血 , 掩盖 � 了脂肪组织 , 本组 2 例误诊就是这个原因 12 60 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 肿瘤直径 4 3 例无症状患者保 � � 守治疗 � � � , 分别随访为 3 8 , 41,5 0 个月 ,均 经 B 超复查未见肿瘤 10 15 (2) 肿瘤直径在
I 检查明确诊断 � � , 肿瘤直径 < 4 的无症状患者 , 可观察随访 , 肿瘤直径� 4
术为首选 关键词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诊断 手术治疗 737 1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00 7-8 9 9 1(2010 )01-005 8-0 2 肿瘤质地较软 , 呈黄色或灰色 , 与正常肾
中图分类号
肾血 管平滑 � 肌脂肪 瘤 ( A M L ) 又称肾 错构瘤 , 是较常 见 旦破裂可致大出血 的肾脏 良性肿瘤
我院 � 19 9 8 -0 3 200 8 -12 共 收治 � A M L 21 组织界线清楚 ,但无包膜 临床症状与肿瘤大小有关 本组资 � 料亦显示较大肿瘤者多有腰痛 , 血尿和肿块
例 , 主要表现肿瘤边界清的强回声 ,6� 例被误诊为肾癌 复检查 ,因此可作为肾错构瘤的首选手段 C 诊断主要是确 � � C 检 查 21 例 , 确诊 9 例 , 主要显示低 密度区 , 不能排 � 除肾恶性肿 � 定瘤内有无脂肪成分 ,即使极少量也有确诊意义 典型 C 表 瘤 2例 M I 检查 5 例 ,确诊 5 例 , 显示为肿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诊断的研究进展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诊断的研究进展
及 瘤 内出血 的掩 盖 , 内 看 不 到脂 肪 密 度 。增 强 扫 瘤 描 根据 瘤 内血 管 、 滑肌 的 比例及 分 布不 同 , 强化 平 其 表 现亦 不 同 。增 强 扫 描 主要 有 2种 强 化 形 式 : 增 ①
多 于男性 , 龄 4 ~ 7 年 o O岁 , 为 单 侧 发 生 , 体 较 多 瘤
实用临床 医学 2 1 0 0年第 儿 卷第 8期
P at a C ii l dc e 0 ! l ! 璺 r c cl l c i n 2 1 o i n a Me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 ・ 3
肾血 管 平滑 肌 脂 肪 瘤 影像 诊 断 的研 究 进 展
刘 清 红 综述 ) 熊 建华 审校 ) ( , (
易误 诊 为血 供丰 富 的 肾癌 。② 增 强扫描 肾皮 质期 肿
瘤 轻度 强化 , 内可 见 增 强 扫 描皮 质期 肿 瘤 强 化 低 瘤
于 肾皮质 高 于 肾髓 质 , 成 小 网格 状 , 结 节 强 化 , 形 无 实质 期仍 为 高 密 度 , 理 上 为 多条 血 管影 L 。 当肿 病 8 ] 瘤合 并 出血 、 破裂 时 , 呈大 片状 不均 匀 高密度 影 。 在鉴 别诊 断 方面 : 1 R ( ) AML与脂 肪 瘤 、 肪 肉 脂 瘤 的鉴别 。 肾脂 肪 瘤 和分 化 程 度 良好 的脂 肪 肉 瘤 C 表 现 为 有 间 隔 , 边 缘 清 楚 的脂 肪 密 度 肿 块 。 T 有 在大 多数 情况 下 可与 表现 为软 组织 和脂 肪 2种混 合 密度 肿块 的 R AML鉴 别 , 与 多脂 肪 的 R 但 AML相 似_ 。( ) _ 6 2 RAML与 肾 细 胞 癌 的 鉴 别 。乏 脂 肪 的 j ’ RAML与 肾细 胞癌 影像 上一 般 较难 鉴 别 , 如 能仔 但 细观察 下 列 表 现 仍 可 以进 行 鉴 别 : 平 扫 时 密 度 。 ① 多位学 者认 为 多数 乏 脂 肪 R AML平 扫 密度 均 匀 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肉瘤平扫
脂肪肉瘤增强
MPR重建
小肾癌平扫
皮质期
实质期
延迟期
MPR重建
异位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 鉴别
孝义市人民医院
概述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LL),是肾良 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肿瘤,由平滑肌、 血管和脂肪3种成分构成,其比例差 异很大。ALL在临床上少见,大约占 全部肾肿瘤的1%,但正常人群(40 岁以上)尸检发现率为11%;瘤体直 径一般为1-10 mm,因此其真正发 病率并不低。
病理
ALL一般起源肾实质,也可为肾窦、肾包膜或 肾周连接组织,原发细胞是肾间质细胞, 偶尔呈多中心生长。一般病灶无包膜,生 长缓慢,可有局部侵犯。向内-肾盂、肾 盏受压、变形;向外-肾周。
• 瘤内血管由于明显扩张、增厚、缺乏弹力 内膜,故常发生肿瘤内出血及肾周出血。
临床表现
• 临床上ALL可分为两组:第1组,病灶常较 大,单侧、单发为主;好发于40-70岁, 女性多见;多数有症状,与急性出血有关; 不伴结节硬化。第2组,伴结节硬化;常为 多发,两侧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 但以中青年为多;一般无临床症状。20, 50-80。
• MRI:长T1,长T2信号。
• ㈢无脂肪ALL:罕见,主要由血管和平滑肌 构成,也称血管平滑肌瘤。术前难于与肾细 胞癌鉴别。穿刺和手术是最终确诊的方法。
CT值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㈣:ALL有出血倾向,尤其是大的肿瘤。 瘤内出血时密度增高,可掩盖脂肪成分。
• ㈤:ALL也可伴肾包膜下和/ 或后腹膜出血, 表现为出血部位组织密度增高和肾筋膜增 厚。鉴别肾癌肾周扩散。①ALL无局部淋 巴结增大;②无肾静脉和下腔静脉侵犯; ③临床常有突发性腹痛和血尿症状。
• ALL典型表现为腰痛、血尿和腹部包块。
影像学表现
• ALL内含有脂肪是其特有的病理表现,准确显示 脂肪成分是ALL诊断的关键。
• ㈠多脂肪ALL:大多数ALL富含脂肪,有时肿块主 要由脂肪和肌肉组成,称为肌脂肪瘤。CT表现为 肾实质内多房、分隔状低密度肿块,密度与皮下 或腹膜后的脂肪相仿,边界清楚。
• 增强扫描肿块内软组织成分增强,而脂肪成分不 增强,分界清晰。
• USG:肾实质内边界清楚的高回声区。 • MRI:T1高信号,T2等高信号。
平扫
皮质期
实质期
延迟期
MPR重建
另一病例
• ㈡少脂肪ALL:少见,肿块以平滑肌和血管 成分为主,脂肪含量少。薄层扫描,病灶CT 值分布分析。
• 增强扫描,肿块内软组织成分明显强化,可 掩盖少量脂肪成分。
• ㈥:早期病灶位于肾实质→肾集合系统→ 肾周间隙。
瘤灶出血
合并包膜下血肿
鉴别诊断
• 1:脂肪瘤和脂肪肉瘤 • CT表现为有间隔、境界清晰的脂肪密度肿
块;增强无强化。而ALL可见多少不一的条 索状强化的血管影。 • 2:肾畸胎瘤 • 3:肾癌 ALL可和肾癌同时发生。
脂肪瘤平扫
脂肪瘤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