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建筑的精神与哲学

合集下载

经典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理念

经典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理念

经典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理念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理念源自于欧洲古典建筑的传统与精髓。

它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为特点,注重细节的饰章和对称的布局。

下面将对经典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理念进行介绍。

首先,经典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

欧式建筑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匹配,建筑外立面通常采用柔和的中性色调,如米黄色、浅灰色等,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同时,建筑师还会合理地利用周围的景观和植被,增加建筑的景观效果。

其次,经典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理念追求对称和均衡的布局。

欧式建筑倾向于对称,以形成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建筑立面通常分为左右对称的部分,外部装饰元素如窗户、门廊、花坛等也呈现对称的排列。

建筑的基本形式多为长方形或者方形,呈现出稳定而坚实的外观。

第三,经典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理念注重细节的处理。

欧式建筑的立面通常都会有丰富的装饰细节,如浮雕、壁画、雕塑等,以增强建筑的艺术感和价值。

这些细节装饰通常呈现出精美的纹饰,如希腊柱式、花卉图案、凤凰雕像等。

所有的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展现出欧式建筑独特的魅力。

此外,经典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的气势和庄重感。

欧式建筑通常采用高耸的立面和宏伟的尺寸,给人以庄重的感觉。

建筑常常配有华丽的门廊、圆顶、拱门等,以突出建筑的形象和气势感。

建筑的内部空间也会精心布置,如大厅、楼梯和房间内的装饰都会荟萃着艺术和细腻。

最后,经典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理念强调对建筑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尊重。

欧式建筑通常会借鉴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以展现欧洲历史文化的底蕴。

建筑师也会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传统元素和风格,以突出建筑与所在地区的连接和归属感。

总之,经典欧式风格建筑设计理念融合了欧洲古典建筑的精髓,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

它以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融合、对称和均衡的布局、细节的处理、气势感和庄重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为特点。

这种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的建筑中仍然被广泛应用,以营造充满历史感和艺术美感的建筑空间。

从海德格尔哲学看建筑设计

从海德格尔哲学看建筑设计

从海德格尔哲学看建筑设计摘要:西方传统哲学使人类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哲学对建筑设计具有指导作用,使其完全以人类为中心,但却忽略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此类问题逐渐的放大。

海德格尔哲学一反西方传统哲学,动摇了主客二元的根基,并通对建筑本质的探讨和解读,为建筑设计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海德格尔;建筑设计;空间;西方哲学一、哲学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对人类社会和科学文化发展有着指导作用和智慧启迪作用。

纵观人类设计史和文明史,建筑设计自始至终都会受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

例如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到康德的理性主义,再到近代的科学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等思想流派,都深深地影响着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①同样也影响着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的发展。

十九纪以后,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追求的是技术革新和提高生产效益,在建筑界则表现为对功能主义的追求。

这一时期的建筑的技术美学是主流,它影响并试图改变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

在现代主义发展时期,西方建筑流派和哲学思想是繁多,如“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机器美学”“装饰就是罪恶”等主张,如未来派、风格派、极少主义等流派。

从总体上看,它们都倾向于功能主义的美学取向,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时期建筑的美学风格可以归纳为“功能主义”的技术美,因为它们的审美特征都表现为功能决定一切,形式要服从能。

国外建筑美学正是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才产生很多设计大师如密斯、柯布西耶、莱特、格罗皮乌斯等等。

他们的作品都强调功能和实用性,功能以外的色彩、装饰等均不做过多考虑。

建筑与哲学的关系

建筑与哲学的关系

建筑与哲学的关系
一、建筑与哲学的关系
建筑与哲学息息相关,建筑专家和哲学家一直认识到了建筑设计与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强大的联系。

建筑对哲学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对于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还是对建筑哲学思想的分析,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影响力。

1、建筑作为一种文化
首先,建筑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仅是在形式和结构上的呈现,而且代表着人们的文化思想。

文化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和形式,建筑的外观和空间会随着文化的影响而有所决定。

文化会影响建筑的外观,建筑的内部空间也会影响文化,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可以反映出人们的哲学思想。

2、建筑影响哲学思想
其次,建筑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形式,它的形式和结构可以被用来表达某种哲学观念。

建筑的外观可以表达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构建更加深刻的哲学思想。

建筑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想的抽象表达,从对空间、空间结构、比例、功能等多方面对思想进行表现,反映出一种哲学观点,也用空间去表达人的哲学思想。

3、哲学思想进入建筑
最后,哲学思想可以通过建筑进入有形的世界,建筑本身可以塑造更多的空间观念,而哲学思想则可以为这些空间赋予某种意义,从
而体现出建筑师在思想上的观念。

综上所述,建筑与哲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赋予了哲学一种特定的形式和表达,同时建筑也受到哲学思想的强烈影响。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可以反映出人们的哲学思想;建筑可以用来表达哲学观念;哲学思想也可以通过建筑进入有形的世界。

建筑与哲学

建筑与哲学

建筑与哲学建筑不是浮在空中的,而是跟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欣赏建筑的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西方哲学强调真、善、美,与之对应建筑强调坚固、实用、持久,中国建筑则强调人伦、道德、礼仪与适形中国建筑艺术强调的不是“美”,而是“巧”,讲究向背关系,讲究整和缺,讲究气势“坊”这个概念,是中国人基本的生活模式,划分为许多方块的组团,再划分成许多院落;坊的目标是为了防,是一种防御。

西方建筑西方建筑是非常厚重的,纪念性的,向上的,是富有精神味的,也是非常几何的。

最早系统地从建筑学的意义上来讲的是古罗马的一个叫马可·维特鲁威的建筑师,他写过一本书叫《建筑十书》,这是我们所知道的西方唯一一部尚存的古罗马时代的建筑学手稿。

西方所有的建筑理论基本上都是围绕威特鲁维的建筑思想来展开的。

从文艺复兴以来,威特鲁维已经从宗教的迷茫分离出来,他非常理性,他的原则很简单:坚固、实用、美观。

这个原则在西方延续了很长时间。

16、17世纪,随着商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所以现在说的经济、实用、美观中,经济这样一个原则是哪儿来的,显然是16、17 世纪来的。

而在1501年的时候法国一个建筑学家德洛姆提出了建筑应该更完美更省钱,把省钱提出来了,这样就第一次把经济性作为一个概念来提。

19、20世纪,西方的理念也在变化,最主要的就是它对古代的那几个原则——坚固、实用、美观进行了反复斟酌,发现它不能覆盖很多东西。

20世纪人们除了探讨形式、功能和意义外,他们也在思考除了坚固、实用、美观外,建筑还有一个意志的问题。

比如说我国上世纪50年代建人民大会堂,就是要表达中国人民刚刚站起来时的一种民族精神。

所以建筑的理念不仅仅是坚固、实用和美观,其实还有个性、形式、功能、意义、结构等涵盖很广的东西。

西方人的建筑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它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有一个来源的。

坚固、实用、美观的来源,是直接从柏拉图来的。

威特鲁维的建筑三原则和柏拉图的哲学三原则是对应的,哲学三原则是什么呢?是真、善、美。

著名建筑师的建筑哲学解密建筑背后的思想

著名建筑师的建筑哲学解密建筑背后的思想

著名建筑师的建筑哲学解密建筑背后的思想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居住和工作需求,更是承载着建筑师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建筑师,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作风格,塑造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作品。

本文将解密几位著名建筑师的建筑哲学,揭示建筑背后的思想。

1. Frank Lloyd Wright:融合自然与建筑的有机建筑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以"有机建筑"的理念闻名于世。

他认为建筑应该融合自然与人类生活,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一体。

赖特的设计风格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例如,他的作品之一——弗雷罗·安斯沃思别墅,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房屋融入丘陵地形,并采用大面积玻璃窗让室内外景色相互渗透,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赖特提倡的有机建筑哲学,对当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建筑师也在追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自然通风和采光等设计手法,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适和可持续的建筑空间。

2.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简约主义与现代工业美学的综合德国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重要代表。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的简约、功能和结构的真实性。

凡德罗追求简约主义,他认为"少即是多",在设计中追求最精简的形式,以达到提炼建筑本质的目的。

他的杰作之一——德国巴塞尔展览馆,采用了玻璃幕墙、钢结构和大空间结构等创新设计,展示了现代工业美学与简约主义的结合。

凡德罗的建筑设计,注重建筑材料的真实性和结构的坚实性。

通过使用钢材、玻璃等现代材料,凡德罗为建筑注入了现代工业美学的元素,并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大片的玻璃墙面,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融合。

浅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思想

浅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思想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思想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它凝结了设计师对于自然和生活的认识以及理解。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跨越19-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建筑大师之一,他的一生共做了400多个建成的设计,出版了几十部建筑著作及论文集,对美国以至全世界建筑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纵观赖特为数极丰的建筑作品,拜读他笔锋犀利的论作,无一不在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对自然的追求-—“自然是万物之神!”.赖特正是自然虔诚的学生和运用者,这种对自然的追求构成了赖特建筑作品的主要特征。

他在《论建筑》一书中提到:“自然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我们所知的建造形式正是出自于此,尽管几百年来,人们总是在书本上寻找启发,死守教条,但是大多数的实践都是来自自然,自然的启示是无尽的,多得超乎想象……对于一个建筑师,最丰富和最有启示的美学源泉就是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当自然在这种程度上被理解的时候,所谓的‘独创性’也就顺理成章,因为你已经站在了一切形式的源头。

”赖特认为建筑是人的感情所创造的伟大而和谐的富有意义的整体,它是使结构表达思想的科学的艺术。

建筑是生活,至少是一种有形式的生活,它是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生活的真实反映。

建筑应该按照人和环境的变化来生长、延续,具有生动的、有创造力的精神。

建筑,作为最伟大的母亲艺术,正是在人类结束了生物本能的筑巢,开始精神统治的地方产生的.赖特视建筑为文化的表达和艺术的创作,最高目标是顺应和表现自然以达到美的境界;其次是以建筑表达时代、生活和人类文明。

探究赖特长达70余年的设计生涯,回顾其一系列经典的作品与思想,我们就会发现他编织了如此绚丽多彩的美洲精神。

他特别尊重土生土长的美国文化,注重对事物内在的发掘,冷峻地看待流行时尚,设计了大批优美华贵又饱含意义的建筑作品,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哲学,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历史贡献。

他独创了大草原风格建筑、“美国风”建筑、有机建筑理念、对材料的认识和尊重、广亩城市规划等等都是其对于自然的追求的表述。

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

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

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第一篇: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传统哲学观比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精神是贯穿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儒道佛三家、并称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缘由和深层次根源,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主客二分思想也是贯穿整个西方古代与近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各种哲学倾向与派别、并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基因和根由。

因此,我们认为,“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或天人相分)的区别,乃是中西文化差异中最根本、最深层、最核心的差异,或者说,是一种本原性的差异。

一、重自然研究与重精神探讨西方传统文化的天人相分、主客二分倾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表现为人作为认识主体站在自然、世界之外去观察、研究,也即把自然作为客体,作为与人精神相对立的对象来对待、来思考,这当然导致重自然的研究,及随之而来的自然科学发达。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精神引导人们走向与自然的融为一体。

按此精神,自然与人本为一体,不可须臾分离,人应以自然合一为最高理想。

既然自然不在人之外,不作为人的认识对象,而是与人自身的本性,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体戚相关,那么,很自然地,就不会把重点放在对自然客体的研究上,而更多地是体验自然与人契合无间的一种精神状态。

这样,中国文化的重点就不是自然和自然科学,而是人的精神活动和状态的研讨。

儒家哲学追求天道、天理,实质上是探求人的生命之道、生存之道。

在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精神的基础上,很难发展起精细地研究自然对象与规律的门类齐全的各种自然科学,也根难建立起以自然科学为依据的自然科学。

不是说中国没有科学,而是其一,中国的科学更技术化、实用化,虽也有不少重要的发明,却相对缺少科学的理论概括。

中国古代数、理水平不见得低,却少有西方那种完整、精细、严密的数学、物理学学科体系。

其二,中国的科学较少西方那种定量化、精确化的科学性,而更多与人的精神性相对应。

因此,西方文化重自然研究,自然科学精神较强:而中国文化,更注重精神性探求与生命体验。

浅析西方建筑史中的哲学思想

浅析西方建筑史中的哲学思想
理性 的矛盾交织 , 体 现 着 古 希 腊 哲 学 的 理 性 与 非 理 性 的方

古 典 建 筑 时期 ( 西方建筑的起源时期 )
要 淡文 明起源 时期的伟大建筑 , 只能从举 世闻名的金 字塔开始 。金字塔 是古埃及法老 的陵寝 , 它简 括单 纯的抽
象 几 何 造 型 具 有 着 神 秘 和 巨大 的 震 撼 力 量 。从 这 些 巨大 的
去发现那个时代 的精 神所 在 , 也正是特殊 的时代精 神与哲 学思想 , 才造成 了建筑 的永恒历史魅力所在 。一般来说 , 西 方建筑 史被划分 为 四个 阶段 , 即古 典建筑 时期 、 中世 纪时
期、 现 代 主义 时 期 、 后现代主义时期 。 本 文 即通 过 对 这 四个
采用一种 近似今 天人们放 大时采 用的九宫格 网络 , 这在古 埃及人那里具有一种结构 的意义 。他们运用这种 比例理论 方法 , 说 明他们追求 固定统一 , 追求永恒的意图 。[ 1 1 古埃 及等 东方 的建筑 文化通过 克里 特岛传播 到 了希 腊半 岛。从希腊雅典卫城 的空间序列 中, 我们 可以看理性 与非理性 的矛盾交 织 , 卫城 的市政建筑 、 卫城建 筑群 、 露天
面, 而我们 知道 , 不管是西方哲学 中的理性 主义传统 , 还是 非理性 主义传统 , 其源头都来 自于古代希腊。 古希腊建筑 的一个重要 方面就是人本精神 的体现。其 神和神庙都是雕刻一个真实的人像 , 同时古希腊柱式几乎 都 是人体 的抽象 , 命运成 为雅典卫 城的主题 。古 希腊人通 过风格和主题追求永恒 ,创造了抽象雕 塑般的建筑形式 , 并使 这种形式在模仿 中得以普遍 传播 。 古希腊建筑形式直接影响了古罗 马。与古希腊建筑空
时期建筑理念 的论述 , 理解并 阐述其作为思想 背景与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西方建筑的精神与哲学
论文摘要:建筑的发展和时代精神相关,时代精神和这个社会的思潮——哲学所引领的思潮相关,笔者通过时代精神和介于建筑理论和哲学理论之间的美学理论和去寻找建筑和哲学之间的关系。

通过从近代文艺复兴哲学发展时期建筑和哲学的发展联系的纵横比较去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发展的轨迹。

一、总述
1、建筑与时代精神
贝聿铭曾说:做建筑一定要有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可以从建筑的技术层面,设计理念,甚至材料以及形式形态等方面去表述出来,它的涵义可以很广泛。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时代精神”必然是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风气习俗一脉相承的。

一个失去了相应的时代精神品质的建筑,仿如2世纪的思想家回到古罗马帝国的时代,又或者是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人来到2l世纪那样,必然与整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2、哲学与思想;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形成相比起艺术,宗教甚至建筑都要晚,这大概因为哲学是一门总结的学问,是一个涵盖所有的总的体系,它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和静思。

但是思想的存在就一贯有之,从人的存在开始就有了的。

从哲学发生的时候,它就代表着时代精神。

3、建筑与思想;建筑与哲学
或许建筑的一开始是没有思想的,即使有那种遮风避雨的观点,大概也还不能称之为思想。

建筑中的思想是在美学或者艺术作为一种纯目的表达而加入到建筑中的时候才产生的。

从古希腊的建筑开始,建筑的美或者说建筑的艺术实际上就是雕塑美的体现,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筑有了最原始的思想。

希腊的柱式就是很典型的文化现象,它只是曲折的反映了当时的哲学和审美情趣。

二、历史的印迹
西方建筑到底与哲学之间发生了怎么样的关系,它们之间有过怎么样的对话和接触,只有通过回溯历史才能找到答案,或者通过分析过往的历史种种能给予今天的时代精神一个启发。

结束了长久的黑暗便是光明的时期,当欧洲的人们重新从拉丁的古籍中寻找到被沉睡了多年的古希腊文化,人们因见到竟然有那种面向人生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明而欣喜若狂,从而也揭开了一个崭新的产生天才的时代——文艺复兴时代。

从十四世纪开始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大革命可以称为近代,在大的时期哲学和建筑领域的划分并没有不同,但是在具体各自体系的发展中有各自的特色。

文艺复兴是一个融百家思想于一炉的时代,相对于旧的经院知识体系,从古代亚里士多德那里传承下来的大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无疑是一个知识的急速膨胀,而当时的各个知识技术领域并没有严格完全的分工开来,每个学科都有相对的联系和依存的可能,建筑和雕塑可以“混为一谈”,天文和数学可以有同样的理论,不过这正是出产全能天才的时代,同时这也是关系人本身的人文主义时代。

所以许多建筑师本身也是哲学家,各种思想之间的共融性非常明显。

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虽然是来自古希腊文明,但它绝对不是复制的文化,古希腊的文明对于它只是一种启发,这是一个在时代的共性中显现个性的时代。

对于建筑来说有几个方面是受这个思想开放的时代精神而影响深远的。

其一是建筑师的正式分工独立,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而开始存在,这是以后建筑师专业化的良好开端。

其二是建筑理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分支在这个时期开始细化和专业化,各种建筑专业的理论指导书陆续发行,这个和整个社会的文化开放风气密切相连。

其三是建筑形式和布局的自由和清新,为以后建筑的自由发展而不需要遵照一定的定式开辟的道路。

当时的建筑师多数都是在各个领域都精通的天才大师,虽然他们的个人风格有所不同,但是介绍其中一个也大概可以反映当时的概况。

当中比较突出的当算达芬奇了,这里选择介绍他是因为他在哲学史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的人物。

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因为他的人文主义观念,他从人体的分析中总结出最典型最美好的比例和几何形状,以此来论证美,因为他同时一是一个建筑师,这种美的原则也被运用到建筑中来。

达芬奇还是一个机械学家和建造专家,他设计了新的大型机械以帮助建设水利建筑,并设计了一些水利建筑专门的构件。

当时的建筑就是在这样一些通才的把知识融合运用的情况下把建筑技术,建筑理论,建筑文化深深的结合在一起提高的,这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种建筑精神。

关于这个时代的美学,依然是继承古希腊以和谐为美的美学涵义,同时对美的规律性也是艺术家们共同赞成的观点,然而,关于这一套规则的产生贝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其实这也是至今仍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

当时比较偏向于一种先验的理论,就是说这种法则是天才的人头脑中固有的东西,艺术的法则只可以被大众所接受,这种美学的思想在康德的美学理论中有着批判继承的发展,下部分会继续分析。

而关于我本人对于美学的思想和美学的形式之间的思考,我认为在这一个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个时期的美学主要表现为绘画的顶峰时期,在建筑上的美学和艺术上的诠释除了雕塑,绘画是另外一种表现方式。

而绘画通常是以神话中的人物或者一些贵族的肖像为内容的,我认为在美学的思想上有了本质的不同,这已经不是一种对自然美的一种模仿,人自身便把生活带进了艺术里面,因而艺术便有了思想,人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感在绘画中得以表现。

有一个故事可以表现这一点,教堂的主教要达芬奇画一幅教堂的壁画,达芬奇苦思三天没有头绪,后来主教基于功利的原因威迫达芬奇,达芬奇于是当晚便有了最后的晚餐的构思,主教无形中成了犹大这个人物的模特。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画家通过塑造犹大这个人来表达现实中主教这样的人物,也把自己的不满的情绪通过画表现出来,把现实存在的这样状况的社会因素引入艺术从而成了思想。

三、综述
一个哲学家讲:“要了解一种哲学,必须了解他的时代,要了解现代西方哲学,必须了解人类文明史意义上的,而不是编年史上的现代。

这个现代,就是资本主义时代,它始于文艺复兴,一直延续至今。

或许对于建筑上的意义也是如此,建筑作为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映,也是时代哲学思想的表现,作为一种艺术,美学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但现今的建筑文化仍然可以找到希腊文明的片段和印记,多少说明了时代在不断吸收新的养分的同时也在回溯历史,时代精神永远在未来和过去之间徘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