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历年纺织材料学名词解释及计算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1,2021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真题名词解释答案

2021,2021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真题名词解释答案

2021,2021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真题名词解释答案20211、纳米:纳米:长度单位,一微米为千分之一毫米,一纳米等于千分之一微米。

相当于发丝的十万分之一,没有技术属性。

)2、短/短(S/S)及短/长(S/F)复合纺纱: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状的单纱或长丝束加工成的一根纱线。

具有复合效应及特殊的外观。

有不同种类短纤的并合及长丝与短纤纱的并合。

3、织物的耐久性:一般是指材料与使用寿命有关的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化学、生物老化等性质,还涉及织物形态、颜色、外观的保持性,即织物性状的持久与稳定。

狭义的耐久性是指力学性质的持久与稳定。

4、纤维的形态特征及原纤:纤维的形态特征:指纤维长短、粗细、截面形态、卷曲和转曲的表达和测量,是纤维性状定量描述的基本内容,也是确定纺织加工工艺参数的先决条件。

原纤:纤维是柔软的细长物,其微细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大多为细长纤维状的物质,统称为原纤。

5、品质长度及短绒率:品质长度(右半部平均长度):比主体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

短绒率:某一界限以下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表示长度整齐度的指标)。

6、针织物的未充满系数:δ为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

可以表示织物在相同排列密度条件下,因纱线粗细对针织物稀密程度的影响。

未充满系数越大,说明织物线圈全部面积中被纱线直径所覆盖的面积越小,即织物越稀疏。

7、各向异性:材料在各个方向的力学和物理性能呈现差异的特性。

8、接触角及浸润滞后性:接触角:气-液切面与固-液界面间含液体的夹角。

浸润滞后性:固体表面第一次浸润和第二次浸润间存在的差异,且第一次浸润角恒大于第二次浸润角。

9、混纺织物:混纺织物:是以单一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

10、纺织材料的耐热性及热稳定性:纺织材料的耐热性:纤维经热作用后力学性能的保持性;纺织材料的热稳定性:指纤维在热作用下的结构形态和组成的稳定性。

20211、分子间引力:纤维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大分子链间的相对位置,链的形状、大分子排列的密度及链的柔曲性等有关。

[考研资料]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考题(1996-2012)

[考研资料]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考题(1996-2012)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33 纺织材料学答题要求:1、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上无效2、考试时间180分钟3、本试卷不得带出考场,违者做零分处理2011年 硕士 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833 纺织材料学答题要求:1、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上无效2、考试时间180分钟3、本试卷不得带出考场,违者做零分处理一 名词对解释1 纳米尺度和纳米纤维2 吸湿平衡与吸湿滞后3 差别化纤维与高性能纤维4 粘-滑现象和伪浸润现象5 比模量与断裂长度6 根数加权长度与巴布长度7 紧密纺与分束纺 8 线圈结构与加固结构 9 临界捻系数与强力利用系数10 织物的易护理性及安全性二 问答与计算1 针织物的变形为何较大?非织造布的强力利用系数为何较低?机织物的强力利用系数为何>1?试在纤维原料不变的条件下,作图讨论三类织物的拉伸行为的差异。

2 请用系统鉴别法鉴别竹浆纤维、聚乳酸纤维、Lycra 、Nomex 、羊绒、彩棉、羊毛纤维,并说明理由。

3 假设涤纶纤维的力学模型为V oigt 模型,即弹簧和粘壶的并联模型,已知是等速伸长(CRE )作用,且纤维截面的变化忽略不计,试求该纤维的初使模量E 0 ;当施加应变0εε=时,问该纤维有无应力松弛;由此说明该模型与实际纤维拉伸性质的差异。

4 美感系数M 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其各自的名称和意义为何?美感系数表达的是织物的哪类风格?试讨论影响美感系数的因素。

5 已知以机织物中经纬纱线的号数tex N 36t =,实测的其捻回角︒=30β;螺距mm h 2=;经纱和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分别是d a 2.1=和d b 5.1=,试求:①经纬纱的平均直径)(d mm 、捻度Tt (捻/10cm )和捻系数αt ;②经密P T (根/10mm )、纬密P W (根/10mm )和纱线线密度δy (g/cm 3);③织物的三个紧度E T 、E W 、E Z 。

东华大学历年 纺织材料学 名词解释及 计算题及答案

东华大学历年 纺织材料学 名词解释及 计算题及答案

纤维: 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3倍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

化学纤维: 是指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

再生纤维: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差别化纤维: 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工艺纤维:单纤维很短,不能采用单纤维纺纱,而是以许多植物单细胞藉胶质粘合集束而成的束纤维作为纺纱用纤维,称为工艺纤维。

异形纤维:是指经一定几何形状(非圆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复合纤维: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特种纤维:是指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功能或用途的化学纤维,其某些技术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纤维。

超细纤维: 单丝细度<0.9dtex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高收缩纤维:是指纤维在热或热湿作用下的长度有规律弯曲收缩或复合收缩的纤维吸水吸湿纤维:是指具有吸收水分并将水分向临近纤维输送能力的纤维功能纤维:是满足某种特殊要求和用途的纤维,即纤维具有某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棉纤维成熟度degree of maturity: 即纤维胞壁的增厚的程度。

成熟系数:指棉纤维中断截面恢复成圆形后相应于双层壁厚与外径之比的标定值手扯长度:用手扯法整理出一端平齐、纤维平整、没有丝和杂质的小棉束,放在黑绒板上量取的纤维束长度。

熔体纺丝:将高聚物加热至熔点以上的适当温度以制备熔体,熔体经螺杆挤压机由计量泵压出喷丝孔,使成细流状射入空气中,经冷凝而成为细条。

湿法纺丝:将纺丝溶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液体凝固剂中固化成丝。

干法纺丝:将纺丝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热空气中使溶剂挥发固化成丝。

近十年东华大学 纺织材料学 试题及 答案

近十年东华大学 纺织材料学 试题及 答案

近十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2000年一、名词解释(30分)1、准结晶结构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特别,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3、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4、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5、极限氧系数: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交织物:用两种不同品种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7、多重加工变形丝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8、织物的舒适性狭义: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保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广义:除了一些物理因素外(织物的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及表面性能)还包括心理与生理因素。

9、织物的悬垂性和悬垂系数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

悬垂系数:悬垂系数小,织物较为柔软;反之,织物较为刚硬。

10、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二、问答和计算题1、(10分)甲、乙两种纤维的拉伸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比较这两种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大小。

如果将这两种纤维混纺,试预估其混纺纱与混纺比的关系曲线。

2、(20分)试比较蚕丝和羊毛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它们的新产品开发取向。

注:结构:包括单基、大分子链形态、分子间力、形态结构等;性能:包括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弹性、染色性、吸湿性、耐光性、缩绒性等。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2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2
2) 纤维大分子结构与柔曲性的关系
主链上原子链弹性好,链节易绕主轴旋转, ∴柔曲性↑; 侧链较少,链节易绕主轴旋转,∴柔曲性↑ 主链四周侧基分布对称,链节易绕主轴旋 转,∴柔曲性↑; 侧基间(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少,链节易 绕主轴旋转,∴柔曲性↑; 温度↑,内旋转加剧,大分子链柔曲性↑。
盐式键
能量1.3~10.2千卡/克分子距离2.3~3.2A 与温度有关
大分子侧基(或部分主链上)极性基团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如-NH, -COOH,-OH,-相邻原子上的电子云旋转引起瞬时的偶极矩而产生的。产生一切非极性分子中。
重量结晶度:纤维内结晶区的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率。 体积结晶度:纤维内结晶区的体积占纤维总体积的百分率。
晶区特点
1)大分子链段排列规整 2)结构紧密,缝隙,孔洞较少 3)相互间结合力强,互相接近的基团结合力饱和 结晶度↑ →纤维的拉伸强度、初始模量、 硬度、尺寸稳定性、密度↑,纤维的吸湿性、染料吸着性、润胀性、、柔软性、化学活泼性↓。
1)定义:指大分子或链段等各种不同结构单元 包括微晶体沿纤维轴规则排列程度。 Highly oriented: large proportion of polymer chains are aligned with the fiber axis 结晶与取向是两个概念,结晶度大不一定取向度高,取向应包括微晶体的取向。除了卷绕丝,一般说来,结晶度高,取向度也高。
1、结晶 Crystallinity (1)结晶区:纤维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区域。 (2)结晶态:纤维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状态。 (3)结晶度:纤维内部结晶区占整个纤维的百分率。 (4)非晶态:纤维大分子无规律地乱排列的状态。 (5)非晶区:纤维大分子无规律地乱排列的区域。 Crystalline regions: adjacent polymers are packed with spatial order Amorphous regions: no spatial order

近几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

近几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

近几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2001年一、名词解释(30分)1、织物的舒适性织物服用性能之一,是指人们在穿着时的感觉性能。

狭义的舒适性是指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维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以及表面性能对舒适性影响很大。

广义的舒适性除了包括上述屋里因素外,还包括心理、生理因素。

2、变形纱化纤原丝在热和机械作用下,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纱,称为变形丝或变形纱。

包括:高弹变形丝、低弹变形丝、空气变形丝、网络丝等。

3、织物的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时的程度和形态4、机织物的紧度和针织物的未充满系数紧度-纱线的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上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未充满系数:δ=线圈长度/纱线直径,可表示纱线粗细不同时的针织物稀密程度;δ越大,说明针织物越稀疏。

5、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 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6、羊毛品质指数沿用下来的指标,曾表示该羊毛的可纺支数,现表示直径在某一范围的羊毛细度。

支数越高,纤维越细,可纺纱支数越高。

7、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8、吸湿滞后性同样的纤维在一定的大气温湿度条件下,从放湿达到平衡和从吸湿达到平衡,两种平衡回潮率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称之。

9、蠕变与应力松弛蠕变:指一定温度下,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应力松弛:在一定温度下,拉伸变形保持一定,纺织材料内的应力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10、高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高聚物受力变形或初始模量等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真题名词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真题名词

1.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4)2.纤维的尺寸与性能(14)30.羊毛的品质支数(05,01)31.大分子的柔曲性(05)32.棉纤维的丝光处理(05)33.标准重量(05)34.纤维的热收缩(05)34.纤维的热收缩(05)35.羊毛的缩绒性(04)36.玻璃化温度(13,04,01,00)37.品质长度及短绒率(07)38.分子间引力(06)39.拉伸弹性恢复率(06)40.差微摩擦效应与毡缩性,粘滑现象,伪浸润现象(14,13,11,10,09,08)41.纺织材料的耐光性与光照稳定性(08)8.短∕短及短∕长复合纺纱(07)9.纱条的内不匀与外不匀(14)10.捻系数(01,00)8.织物结构相和织物组织(10,14)9.织物的耐热性及热稳定性(10,09,07)10.线圈排列密度和未充满系数(07,08)11.织物的耐久性(07)名词解释:1.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4)2.纤维的尺寸与性能(14)3.纤维在纱中的转移与分布(12)4.再生纤维素纤维(06,03)再生纤维素纤维——是指用木材、棉短绒、蔗渣、麻、竹类、海藻等天然纤维素物质制成的纤维。

如粘胶纤维、Modal纤维、富强纤维、铜氨纤维、醋酯纤维、竹浆纤维、Lyocell纤维等。

(P14)5.差别化纤维(05)差别化纤维——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P27)6.再生纤维(03)再生纤维——以天然高聚物为原料制成浆液其化学组成基本不变并高纯净化后制成的纤维。

(P14)7.纳米,纳米尺度和纳米纤维,纤维,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原纤(13,11,09,08,07)纳米——是长度单位,原称微毫米,就是米(就是十亿分之一米),即毫米(100万分之一毫米)。

纳米尺度——长度在1~100nm范围内的尺寸。

纤维——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数量级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有连续长丝和短纤之分。

(98-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98-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针织工程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 差别化纤维:非常规生产得到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学纤维的总称。

如异形纤维,高吸湿纤维,抗起毛起球纤维以及仿天然纤维,易染色纤维等。

它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化学纤维,能改善常规化纤的纺织、印染与使用性能。

2. 捻系数:结合纱线细度表示加捻程度的相对指标,无单位。

特数制捻系数为纱线公制捻度与纱线特数平方根的乘积。

3. 羊毛缩绒性:羊毛在湿热及化学试剂作用下,经机械外力反复挤压,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并相互穿插纠缠,交编毡化。

这一性能称为羊毛缩绒性。

4. 交织物:用两种不同纺织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5. 极限氧指数: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 织物紧度:织物中经纬纱线所覆盖的面积与织物总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7. 复合纤维: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型。

8. 网络丝:将高速气流垂直间歇地射向喂入的长丝,使单丝之间互相纠缠和缠绕从而增加丝束抱合性,这种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丝成为网络丝。

9. 花式纱:由芯线、饰线和包线捻合而成。

10. 纤维的蠕变与松弛:一定温度下,拉伸变形保持一事实上纺织材料内的应力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的现象叫松弛;在一定温度下,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叫蠕变。

二、问答与计算题1. 何谓纤维的初始模量?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测量?(10分)答:纤维的初始模量E 是纤维负荷—伸长曲线上起始一段直线部分的斜率或伸长率为1%时对应的强力。

其大小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变形的难易程度,它反映了纤维的刚性。

E 越大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不易变形,刚性较好,其制品比较挺括;E 越小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容易变形,刚性较差,其制品比较软。

2. 试述棉与低强高伸涤纶混纺时,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其混纺纱强力、吸湿性、耐磨性、耐污性、抗熔性有什么变化?为什么?(15分)(注:棉与低强高伸涤纶的拉伸曲线如下:)答:棉的断裂强力低,断裂伸长小,初始模量大,断裂功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 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3倍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

化学纤维: 是指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

再生纤维: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差别化纤维: 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工艺纤维:单纤维很短,不能采用单纤维纺纱,而是以许多植物单细胞藉胶质粘合集束而成的束纤维作为纺纱用纤维,称为工艺纤维。

异形纤维:是指经一定几何形状(非圆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复合纤维: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特种纤维:是指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功能或用途的化学纤维,其某些技术指标显着高于常规纤维。

超细纤维: 单丝细度<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高收缩纤维:是指纤维在热或热湿作用下的长度有规律弯曲收缩或复合收缩的纤维吸水吸湿纤维:是指具有吸收水分并将水分向临近纤维输送能力的纤维功能纤维:是满足某种特殊要求和用途的纤维,即纤维具有某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棉纤维成熟度degree of maturity: 即纤维胞壁的增厚的程度。

成熟系数:指棉纤维中断截面恢复成圆形后相应于双层壁厚与外径之比的标定值手扯长度:用手扯法整理出一端平齐、纤维平整、没有丝和杂质的小棉束,放在黑绒板上量取的纤维束长度。

熔体纺丝:将高聚物加热至熔点以上的适当温度以制备熔体,熔体经螺杆挤压机由计量泵压出喷丝孔,使成细流状射入空气中,经冷凝而成为细条。

湿法纺丝:将纺丝溶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液体凝固剂中固化成丝。

干法纺丝:将纺丝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热空气中使溶剂挥发固化成丝。

同质毛:在整个毛被上的各个毛丛,都由一种粗细类型的毛纤维所组成。

毛丛内部的纤维粗细、长短和弯曲基本一致。

品质较好。

异质毛:在整个毛被的各个毛丛,由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羊毛所组成。

多数有毛辫结构(细绒毛、粗绒毛、发毛、死毛两型毛:介于绒毛和发毛之间,或介于有髓毛和无髓毛之间的中间型羊毛。

在同一根羊毛上同时具有绒毛和发毛的特征,有断断续续的髓质层,纤维有明显的粗细不匀。

缫丝:将几根茧丝顺序抽出依靠丝胶抱合胶着成丝束的过程。

单基(链节):构成纤维大分子的基本化学结构单元。

聚合度:构成纤维大分子的单基的数目,或一个大分子中的单基重复的次数(n)。

纤维结晶度: 是指纤维中结晶部分占纤维整体的比率.非晶区: 纤维大分子高聚物呈不规则聚集排列的区域称为非晶区,或无定形区取向度: 指大分子或链段等各种不同结构单元包括微晶体沿纤维轴规则排列程度。

两相结构:超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具有一定构象的大分子链通过分子链间的作用力而相互排列、堆砌而成的结构。

纤维长度:一般指伸直长度,即纤维伸直而未伸长时两端的距离。

特克斯(tex): 表示千米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

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旦数即旦尼尔数(Denier): 又称纤度。

是指9000m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公制支数: 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g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m)数英制支数:棉纱为%时,在公定回潮率时一磅纱线中包括多少个840码。

主体长度: 是指一批棉样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品质长度:是指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短绒率:长度在某一界限以下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

滑脱长度: 短纤维纱中周围纤维对一根纤维切向阻力的总和。

等于该纤维断裂强力所对应的长度。

卷曲数:指每厘米长纤维内的卷曲个数,是反映卷曲多少的指标。

卷曲率:指纤维单位伸直长度内,卷曲伸直长度所占的百分率(或表示卷曲后纤维的缩短程度)。

剩余卷曲率:指纤维经加载卸载后卷曲的残留长度对卷曲伸直长度的百分率。

卷曲弹性率:指纤维经加载卸载后,卷曲的残留长度对伸直长度的百分率。

吸湿性: 是指纺织材料从气态环境中吸着水分的能力。

或纺织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或放出水蒸气的能力。

平衡回潮率:将具有一定回潮率的纤维,放到一个新的大气条件下,它将立刻放湿或吸湿,经过一定时间后,它的回潮率逐渐趋向于一个稳定的值,称为平衡回潮率。

标准回潮率:纺织材料在标准大气条件下,从吸湿达到平衡时测得的平衡回潮率。

公定回潮率: 贸易上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

吸湿平衡:纤维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水分和放出水分在数量上接近相等,这种现象称之。

吸湿等温线:在一定的大气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纤维材料因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与大气相对湿度的关系曲线放湿等温线:在一定的大气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纤维材料因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与大气相对湿度的关系曲线。

吸湿滞后性: 同样的纤维在一定的大气温湿度条件下,从放湿达到平衡和从吸湿达到平衡,两种平衡回潮率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称之。

断裂强力:纤维能够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

断裂强度(比强度):每特(或每旦)纤维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断裂长度:纤维的自身重量与其断裂强力相等时所具有的长度。

断裂伸长率ε:纤维拉伸至断裂时的伸长率称为断裂伸长率断裂比功Wa :拉断单位细度、单位长度纤维外力所作的功初始模量E:纤维负荷-伸长曲线上起始一段直线部分的斜率,或伸长率为1%时对应的强力。

急弹性变形:加(或去除)外力后能迅速变形缓弹性变形:加(或去除)外力后需经一定时间后才能逐渐产生(或消失)的变形。

塑性变形:纤维材料受力时产生变形,去除外力后,不回复的变形。

(绝对值)应力松弛: 在一定温度下,拉伸变形保持一定,纺织材料内的应力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蠕变:指一定温度下,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疲劳:纺织材料在较小外力、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塑性变形不断积累,当积累的塑性变形值达到断裂伸长时,材料最后出现整体破坏的现象导热系数λ:材料厚度为1m,两表面之间温差为1℃,每小时通过1m2材料所传导的热量。

玻璃化温度Tg: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粘流温度Tf: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相互滑动的温度,或由高弹态向粘流态转变的温度。

熔点温度Tm :高聚物结晶全部熔化时的温度,或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相互滑动的温度。

分解点温度Td :高聚物大分子主链产生断裂的温度。

耐热性:纤维耐短时间高温的性能。

热稳定性:纤维耐长时间高温的性能。

热塑性:将合成纤维或制品加热到Tg以上温度,并加一定外力强迫其变形,然后冷却并去除外力,这种变形就可固定下来,以后遇到T<Tg时,则纤维或制品的形状就不会有大的变化。

这种特性称之为热塑性。

热定型:就是利用合纤的热塑性,将织物在一定张力下加热处理,使之固定于新的状态的工艺过程。

纤维的双折射:平行偏振光沿非光轴方向投射到纤维上时,除了在界面上产生反射光外,进入纤维的光线被分解成两条折射光,称之为纤维的双折射极限氧指数: 是指试样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中,维持完全燃烧状态所需最低氧气体积分数. LOI=Vo2/(Vo2+VN2)×100%介电系数:在电场中,由于介质极化而引起相反电场,将使电容器的电容变化,其变化的倍数称为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引起发热的能量消耗,称为介电损耗。

静电现象: 是指不同纤维材料之间或纤维与其它材料之间由于接触和摩擦作用使纤维或其它材料上产生电荷积聚的现象。

抗熔性:抵抗纤维及其制品上为热体所溅时被熔成孔洞的性能。

丝光:通常是指棉织品(纱、布)在紧张状态下经浓碱液(NaOH 或液氨)处理,以获得持久的光泽,并提高对染料吸附能力的加工过程。

缩绒性:羊毛在湿热及化学试剂作用下,经机械外力反复挤压,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并相互穿插,纠缠,交编毡化。

这一性能称之。

复合纱: 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性状的单纱或长丝束加工成的一根纱线。

具有复合效应及特殊的外观.变形丝(modified filament):化纤原丝在热和机械作用下,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纱,称为变形丝或变形纱。

自由端纺纱: 是把纤维分离为单根并使其凝聚,在一端非机械握持状态下加捻成纱,故称自由端纺纱自捻纱:利用搓辊的往复运动对两根须条实施同向加捻,靠须条自身的退捻力矩相互反卷在一起,形成一个双股的稳定结构的纱,称自捻纱(ST)。

喷气纺纱:利用喷嘴内的旋转气流对须条假捻,靠头端自由纤维包缠无捻短纤维纱芯成纱,称喷气纺纱.纱线的细度不匀: 指沿长度方向的各个截面面积或直径的粗细不匀;也指各个截面内纤维根数的变化或单位长度纱线重量的变化纱线毛羽(yarn hairiness):加捻成纱时伸出于纱身外的纤维端或打圈纤维。

捻回数: 加捻使纱线的两个截面产生相对回转,两截面的相对回转数称为捻回数。

捻度: 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为捻度.捻系数: 当纱线的密度δ视作相等时,捻系数与捻回角的正切值(tanβ)成正比,而与纱线粗细无关捻向: 是指纱线加捻的方向.捻回角: 加捻后表层纤维与纱条轴线的夹角,称为捻回角捻缩: 因加捻引起纱线的收缩称为捻缩.反映加捻前后纱条长度的变化。

非织造布: 是指由纤维、纱线或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但不包含机织、针织、簇绒和传统的毡制、纸制产品。

机织物: 是由平行于织物布边或与布边呈一定角度排列的经纱和垂直于织物布边排列的纬纱,按规律交织而成的片状纱线集合体。

匹长:一匹织物两端最外边完整的纬纱幅宽:织物最外边的两根经纱间的距离。

纱线的排列密度: 是指单位长度中纱线的根数。

织物的紧度:是指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上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织物的密度: 是指织物单位体积的质量(g/cm3),是一般物质质量表达的基本指标。

织物结构相:以经纱屈曲波高和纬纱屈曲波高的比值hT / hW 来描述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屈曲状态,称为织物结构相。

织物的保形性: 通常是指织物在使用中能保持原有外观特征,便于使用,易于保养的性能.针织密度:用5cm内线圈数表示。

未充满系数δ:δ=线圈长度/纱线直径,可表示纱线粗细不同时的针织物稀密程度;织物的顶破与胀破性:织物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负荷作用下鼓起扩张而破裂的现象。

折皱性: 织物被搓揉挤压时发生塑性弯曲变形而形成折皱的性能,称为折皱性。

抗皱性: 织物抵抗此类折皱的能力称为抗皱性。

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缩水性: 织物在常温水中浸渍或洗涤干燥后,长度和宽度发生收缩的性质称为缩水性,简称“缩水”免烫性 :织物洗涤后不经熨烫所具有的平挺程度称为免烫性卷边性: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布边发生包卷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