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 共享阳光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初三第9课共享阳光-优秀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初三第9课共享阳光-优秀教案

〔教案〕第九课共享阳光〔1〕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3〕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对被关爱者:P66获得生存的时机。

重扬生活风帆。

对传统美德:P66护弱济困,乐善好施......对施爱者:P66\P70是责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材料中表达了政府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制定了哪些措施和制度?〔做了哪些努力?〕1、制度上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①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②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③建立和完善失业、工伤保障制度④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⑤建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等。

2、经济上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①扶贫开发工程援助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④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等。

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①义务教育的“三免一补〞。

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

②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③设立贫困生奖学金、助学金、贷款、补助、减免制度:为解决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就学问题,采取了奖、贷、助、补、减等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

④建立高“绿色通道〞制度。

⑤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开展。

⑥实施农村中远程教育工程。

⑦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

4、行政上,采取行政手段,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5、法律上,实施法律援助制度6、社会建设方面,我国政府还帮助残疾人、艾滋病患者等实施救治和关心,力求促进社会公平。

⑤实行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效劳。

〔法律〕⑥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救治和关心政策。

〔社会建设〕20xx年6月24日茂发生高位山体垮塌造成62户100余被埋,141人失联……〔1〕材料中遭遇自然灾害,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维持个人及家庭最根本的生活水准的人,属于什么群体?〔2〕为了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记忆2分钟〔二〕、社会的力量〔板书〕★★请阅读教材P64-65:思考归纳民间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做出的努力?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民间团体和组织,讲叙它们的扶贫故事。

九年级思品第九课 共享阳光 导学案

九年级思品第九课 共享阳光 导学案

第九课共享阳光 (学案1)责任编辑:林立松使用者:九年级班组号年月日第节【学习目标】1.知道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社会的责任。

2.了解我国政府为帮助、扶持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正而做出的努力。

【学习重难点】1.了解我国政府为帮助弱势群体所做的努力。

2.能感受到我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要求:按照下面的提示,复习、思考,2分钟,抽查、展示2分钟。

共计约4分钟。

)在上一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和各项基本权利。

但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还存在弱势群体,要实现人类不懈追求的平等,任重而道远。

请复习、回答:1.什么是弱势群体?2.我国还存在弱势群体和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各种不平等现象的存在,表明我国还存在各种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弱势群体呢?首先来了解一下我国政府的努力。

二、新知探究:(要求:默读教材60——63页,完成下面探究活动,并将知识点在书上准确地标记出来,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

共计约25分钟。

)探究活动一:我国政府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有什么重要意义?(教材60页)1.阅读教材60页,概括:政府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有什么意义?2.反思:如果政府不关心、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3.小结: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

大家一起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不断走向与正义。

探究活动二: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教材60——63页)1.快速默读教材60—63页正文内容,思考: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请在教材中标记出来。

2.认真阅读政府的这些努力,思考讨论每一点的关键词,并把关键词写在下面。

答:①;②;③;④;⑤;⑥。

3.小结: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来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改善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第九课共享阳光导学案无答案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第九课共享阳光导学案无答案教科版

第九课共享阳光【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和机构在扶贫济困.帮忙社会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尽力。

2.了解帮忙社会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式,知道从哪些方面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学习重点】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学习难点】感受社会平等,为平等的实现而尽力。

【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九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大体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经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现质疑。

【学习流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1.关切帮忙弱势群体,既是,也是。

只有大伙儿一路关切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才能增进社会,不断走向。

2.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

3.我国通过,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务。

2003年9月1日,我国第一部正式实施。

第二环节:合作探讨展现质疑1.我国政府在帮忙、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方法(我国政府在增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做的尽力)?2.在我国,有哪些扶贫济困的社会组织?国际社会有何行动?3.关切帮忙弱势群体,青青年应该怎么做?4.请你结合讲义谈谈对“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明白得。

5.国家什么缘故要成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从p66的阅读文字、p68的漫画中,咱们帮忙弱势群体有何启发?第三环节:归纳整理知识升华【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关切帮忙弱势群体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这是因为,只有大伙儿一路来关切弱势群体,才会( )①消灭弱势群体②形成良好的社会气氛③增进社会不断进步④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不管是在国内仍是在国外,不管是政府仍是民间,都在通过实际行动,关爱、帮忙和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使他们取得大体的生存条件B.使他们取得平等的进展机遇C.使他们取得自我进展的能力D.使他们成为强势群体3.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包括()①成立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②进展教育事业,保障有特殊困难的青青年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③高度重视农人工的权益保障问题④成立法律援助制度A. 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在全世界扶贫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减少以至排除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_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共享阳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共享阳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共享阳光》教学设计《共享阳光》学情分析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是一个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

关注弱势群体,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

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这样简单的环境之中,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失学问题、三农问题、下岗问题、贫富差距等各种社会问题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已经不满足于感性的了解。

他们渴望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和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初中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对社会现象很敏感,尤其对一些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充满愤慨;他们充满理想,热情地追求着大同世界的实现,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亲和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的关键时期。

如果能够让学生客观地了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及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培育学生的尊重、关心、同情弱者的人格,寻找消除这些不平等现象的途径和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这些现象,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值得注意的是,班级中有的学生生活优裕,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属于我们教科书中所列举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学生的自尊心,既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又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给予的支持以及对自己的期望,使之树立信心,发展自己。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学会尊重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其中包括自己的同学。

面对弱势群体,学生们在思想上可能认识不到“关爱和帮助”的重要性,他们对政府和社会帮助弱势群体的举措可能有所了解,但却不深刻;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可能存在不愿意帮助弱势群体的情况,甚至有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也可能有些学生能够给予弱势群体以实际的帮助,但却忽略了“尊重”的重要性。

因些,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行为引导。

《共享阳光》教学效果分析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9.1《共享阳光》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9.1《共享阳光》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9.1《共享阳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享阳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我们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共同进步。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平等、尊重的含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道德问题,他们可能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我国,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无论他们的民族、地域、性别、年龄等。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3.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在我国,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的道德原则。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等、尊重的含义。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用于课堂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共享阳光,即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第九课《共享阳光》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第九课《共享阳光》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第九课《共享阳光》教案第九课共享阳光方框1-2政府努力和社会力量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政府的努力、社会的力量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情境分析、重点难点设置、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九课“共享阳光”进一步介绍政府、民间团体以及个人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努力。

第一框题“政府的努力”主要介绍了我国政府为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

其中主要介绍了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有影响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家扶贫项目、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等,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爱。

第二框题“社会的力量”则阐述了民间组织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贡献。

2.学习情境分析: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

他们对社会现象特别是一些不公平和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非常敏感,充满愤慨;他们充满理想,热情追求实现世界大同,对未来充满幻想。

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社会友好情感和行为的关键时期。

如果学生能客观地认识社会上的各种不平等及其主客观原因,培养学生尊重弱者、关心弱者、同情弱者的人格,找到消除这些不平等的途径和方法,不仅能正确对待这些现象,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重、难点的确立:国家消除贫困、建立平等民主的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适当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学方法的选择:国家消除贫困、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教材内容比较具体、丰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当时和地点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时效性强的内容,也可以调动学生寻找更多的素材来丰富课堂教学。

(1)讨论方法。

(2)问答法。

在导入阶段和类中,它被广泛使用。

(3)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重要的单词、图片和图表。

(4)记笔记。

课文中重要的概念和意义应该用笔记和钢笔画出来。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九课共享阳光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九课共享阳光课件
看了这段材料,我们在帮助弱势群体 时应该怎样做?
1、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弱势群体。
面对这些情况,你该怎么办?
• 场景一:你同桌的父母是下岗工人,同桌 很喜欢你刚买的一款文具…….
• 场景二:在你回家的路上,天天看到一个 肢体健全的人讨钱…….
我 们 在 行 动
2、我们要学会帮助弱势群体。 3、我们要学会关心、弱势群体。
3、我们的关爱可 以帮助他们解决实 际困难,重新扬起 生活的风帆。
4、关爱弱势群体,维护 他们的基本权益和尊严是 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5、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 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二>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应怎样 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心情故事
我是一名残疾学生,性格比较 内向,在班上,同学们都很尊重和关 心我,看着我这不争气的腿,还莫明 其妙地冲着同学们发火,可同学们并 没有责怪我,想到我今天的做法,真是 后悔啊!这份友情真难得,我今后一 定要珍惜啊!
<二>我国实施扶贫开发
从2.5亿人到2900万人:中国扶贫成 就感动世界
2019年,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 口减少24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减少910万, 中国脱贫人数再次改写世界纪录。
原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盛赞中国 扶贫的成就之大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 比的”。
<三>我国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
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 第九课
一个小山村的生活变迁
小华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村民靠着领取最低 生活保障金生活。近几年来,国家出资帮村里建起了 一座现代化的养鸡场,村民靠养鸡盖起了二层小楼。 村里的孩子都领到了免费的教科书,坐在宽敞的新教 室里上课。小华的哥哥今年考上了大学,拿到了奖学 金。小华的叔叔一直在外打工,几年都拿不到工钱, 自从国家出台了一项措施,那些人再也不敢拖欠他们 的工钱了,叔叔的工友也靠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讨回 了工资。村里还专门建了一座小工厂,专门招收那些 残疾人,让他们也能有工作。而且,现在村里人看病 也不像以前那么难了。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 第九课 共享阳光学案(答案不全) 教科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 第九课 共享阳光学案(答案不全) 教科版

第九课共享阳光【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政府以及民间组织和机构在扶贫济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努力,帮助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法。

2、知道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法,懂得从哪些方面关爱社会弱势群体3、自己要有同情心,热爱社会公益事业。

【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感受社会平等,为平等的实现而努力。

【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九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

3、小组长要做好对成员的督促和指导,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

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基础过关】(预习导读,完成填空)1、自主检测:(1).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也是。

只有大家一起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走向。

(2). 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力求通过教育尽可能消除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不平等,使每个公民都能获得______的发展机会,拥有创造______的能力。

(3).我国通过,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务。

2020年9月1日,我国第一部正式实施。

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 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做的努力)? (教材62页探究)(2).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教材60页探究)答: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了城乡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3). 在我国,有不少扶贫救困的民间组织。

这些组织为扶持社会弱势群体而不懈地努力,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请你列举说明(4). 在关心、帮助和支持弱势群体方面,国际社会也在采取积极的行动。

请你列举说明(5)从p66的阅读文字、p68的漫画中,我们帮助弱势群体有何启示?答: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特别需要大家的帮助,我们的帮助可以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获得生存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共享阳光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政府以及民间组织和机构在扶贫济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努力。

2、了解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法,懂得从哪些方面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学习重点: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学习难点:感受社会平等,为平等的实现而努力。

学法指导:
1、认真预习第九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
学习流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也是。

只有大家一起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走向。

2、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

我国通过,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务。

2003年9月1日,我国第一部正式实施。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
1、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做的努力)?
2、在我国,有哪些扶贫济困的社会组织?国际社会有何行动?
3、关心帮助弱势群体,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4、请你结合课本谈谈对“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理解。

5、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从p66的阅读文字、p68的漫画中,我们帮助弱势群体有何启示?
第三环节:归纳整理知识升华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这是因为,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 )
①消灭弱势群体②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③促进社会不断进步④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在通过实际行动,关爱、帮助和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使他们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
B.使他们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C.使他们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D.使他们成为强势群体
3.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包括()
①建立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②发展教育事业,保障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③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
④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在全球扶贫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减少以至消除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社会都应通过实际行动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

B.关心、帮助弱势群体需要国内外共同的帮助。

C.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只要给予物质帮助就可以。

D.关心弱势群体,不断走向公平和正义。

5.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康,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发展。

但是在我国社会中还是存在各种弱势群体需要帮助,下列对其原因的阐述,错误的一项是()
A.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生产力还很不发达
B.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C.弱势群体的不思进取
D.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对滞后
6.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五次人大会议中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

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之所以要优先和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是因为()
A.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竞争
B.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C.我国教育事业还没有得到任何的发展
D.发展教育事业是当前我们的中心工作
7.“春蕾计划”是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存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

截至2006年,该计划已影响到全国各地,募集资金6亿多元,共救助150多万人次失学女童重返校园。

这表明 ( )
A.救助失学女童比救助失学男童更重要
B.民间组织在救助失学儿童和扶助贫困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政府加强改进措施,促进教育的平等
D.救助失学儿童,主要还是依靠政府
8.“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署等组织的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以上组织都是民间组织
②关注、支持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责任
③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民间组织的作用最大
④民间组织在救助弱势群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党的“十七”大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下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②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已任
③参加中国青年示志愿者,奉献力量,关爱他人
④一个人只要认真对待自己,就足够了
A.①④
B. 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10.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我们能够而且应该为弱势群体做的是( )
①学会尊重②学会关心③学会宽容④学会理解⑤学会帮助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易错题)下列政策不属于我国政府为弱势群体提供的制度性支持的是()
A.1997年9月,我国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B.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C.2003年9月13日,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D.1989年3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直接领导成立“中国扶贫基金会”
12.(易错题)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基础上,从2008年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国务院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些举措()
①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惠及更多百姓②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③是我国政府促进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④有利于保障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完成学业
A.①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
13.(易错题)尽管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但我国社会中还有各种弱势群体需要帮助。

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首先需要的是 ( )
A.来自社会的实际帮助
B.来自家庭、亲人的关爱
C.来自于自身的心理平衡
D.来自于自身的刻苦与努力
14、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维护社会公平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和一项长期性的任务,不仅要运用经济的手段,而且要运用法律、行政等多方面的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材料二:长期以来,中央一直把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对于低收入群体、贫困群体更是给予了特殊的关怀,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扶贫开发、加强社会救济、支持慈善事业、完善社会保障、逐步提高最低生活标准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对于改善低收入群体、贫困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央还决定,免除农业税,从2006年起,两年内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国家采取这些措施有何重要意义?
15.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计2.43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26倍。

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

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计划如期完成。

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2.2万多所农村中小学改造危房、建设7000多所寄宿制学校,远程教育已覆盖36万所农村中小学,更多的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