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测绘方案.doc

机械制图测绘方案.doc
机械制图测绘方案.doc

《机械制图》测绘(绘图) 方案

《机械制图》测绘方案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一、实训说明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且实践环节对课程的学习掌握及运用尤

为重要。该实践环节是在继《机械制图》课程理论教学之后,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以设计、测

量、手工绘图为一体的工程设计绘图能力的综合训练。机械制图测绘技能实训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的

制图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制图技能加以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机器或部件的测绘,培养

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动手能力、测绘能力,提高了手工绘图能力。

机械制图绘图是在熟悉机械零部件的基础上,用等幅图纸,手绘或电脑描绘已完成的二维图纸,将其转化成二维或三维图纸,用于图纸备份、二维转三维或机械制图基本识图能力、绘图能力训练。

通过描绘抄图熟悉和掌握标准化的规范绘图要求,包括零部件视图表达,尺寸标注、公差配合、技

术要求等,并能训练和提高识图读图能力。

二、实训目的

(一)、机械制图测绘技能实训,要达到和完成下述目的:

1、具体应用和巩固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测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有初步的测绘技能及

绘图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及工作扎下初步基础;

2、通过零件草图,装配图和零件工作的绘制,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零部件测绘能力。使学生能

恰当选择表达方案、合理布图,正确绘图,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尺寸标注及各项技术要求注写;

3、了解简单机器的装配工艺。通过全面、系统的零部件测绘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

4、熟悉运用有关资料(如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定画法等)。初步培养查阅标准资料的能力;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责任感。

(二)、机械制图绘图技能实训,要达到和完成下述目的:

1、具体应用和巩固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描绘二维或三维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识图、绘

图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及工作扎下初步基础;

2、使学生能恰当选择表达方案、合理布图,正确绘图,并在老师指导下理解和掌握完成尺寸标注及

各项技术要求注写;

3、熟悉运用有关资料(如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定画法等)。初步培养查阅标准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责任感。

三、实训要求

(一)、测绘前要认真阅读《机械制图》测绘实训说明书,明确测绘的目的、要求、内容及方法和步骤。

1、在测绘中,要求学生注意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品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在测绘过程中要做到复习教材,查找资料,学以致用;

2、要求在机件的表达方法上有独到的见解,视图选择正确、布置合理;

3、要求学生弄清所测绘的装配体的工作原理,懂得各零部件的作用以及各零部件间的装配联结关系;

4、要求学生所绘图样要符合机械制图的标准,标准件要按标准画法、简化画法或比例画法绘制,并

要标准化,要有正确的、较完整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5、熟练掌握测量工具,准确测出外圆,内孔,中心距,高度,深度,长度,孔距,齿顶圆,螺纹

等有关尺寸;

6、要用理论课堂教学的要求规范实训纪律, 严格作息时间和考勤制度, 将实训平时表现列入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7、在学生测绘过程中, 应至少有一名指导教师在绘图室进行现场辅导答疑。

(二)、描绘前要认真阅读描绘指导书,明确描绘的目的、要求、内容及方法和步骤。

1、在描绘中,要求学生注意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品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在描绘过程中要做到复习教材,查找资料,学以致用;

2、学习标准化机件的表达方法如视图选择、布置;

3、要求学生弄清所描绘的装配体的工作原理,懂得各零部件的作用以及各零部件间的装配联结关系;

4、通过描绘学习和掌握机械制图绘图的标准,标准件的按标准画法、简化画法或比例画法,及要有

正确的、较完整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5、要用理论课堂教学的要求规范实训纪律, 严格作息时间和考勤制度, 将实训平时表现列入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6、在学生测绘过程中, 应至少有一名指导教师在绘图室进行现场辅导答疑。

四、实训内容及步骤

(一)、测绘实训内容及步骤

1、正确拆装装配体、绘制示意图(标出标准件标记及各件材料);

2、画出所有非标准件的零件图;

3、根据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画装配图;

4、全面检查装订成册;

5、回装测绘部件;

6、书写测绘实训任务书;

7、实训总结。

(二)、绘图实训内容及步骤

1、熟悉零部件及装配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绘制示意图(标出标准件标记及各件材料);

2、描绘画出装配图、所有非标准件的零件图;

3、全面检查装订成册;

4、书写描绘实训任务书;

5、实训总结。

五、实训组织及进度安排

(一)测绘实训组织及进度安排

(一级圆将全班学生分组,每组 5 ~ 8 人,每组测绘一个装配实体。每组借用装配体测绘件一台

柱齿轮减速器),测绘工具二套(游标卡尺,钢板尺,内、外卡钳,螺纹规和圆角规等)。

测绘实训进度计划表

时间主要设计内容备注星期一设计准备教师讲解第星期二拆卸部件,熟悉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师讲解

1 星期三绘制装配示意草图学生设计

周星期四

测量尺寸绘制零件草图(除标准件外)拟定技术要求学生设计星期五

星期一

第星期二测量尺寸绘制零件草图(除标准件外), 拟定技术要求学生设计

2 星期三

周星期四

画装配图,修正零件草图的差错学生设计星期五

星期一画装配图,修正零件草图的差错。学生设计第星期二检查、核对和修改图纸学生设计

3 星期三将装配体回装完好 , 学生设计

星期四编写测绘实训任务书学生设计

星期五考核教师考核(二)绘图实训组织及进度安排

绘图实训进度计划表

序号描绘任务和内容时间图纸幅面实训动员及安全教育、布置实训任务,了解实训内

1 1 天A3

容,熟悉减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领取实训材料

2 绘制减速器机盖的零件二维图

3 天A2

3 绘制减速器机座的零件二维图 3 天A2

4 绘制齿轮、齿轮轴零件二维图 2 天A3

5 绘制透盖、调整环、闷盖、压盖 4 个零件二维图 3 天A4

6 书写绘图实训任务书 2 天

7 考核 1 天

六、实训任务书

1、实训任务书格式

测绘实训的题目应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给学生。测绘实训任务书应主要包括:测绘题目、

测绘模型工作原理、零部件明细表、装配工艺流程图、零件图、装配图。其格式一般如下:

机械制图测绘(绘图)实训任务书

一、测绘(绘图)实训题目: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测绘(绘图)模型工作原理: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三、标准件明细表:

四、非标准件明细表:

五、装配工艺流程(仅测绘):

六、测绘(绘图)实训总结:

七、附图:

①零部件图:

②装配图:

2、测绘(绘图)实训任务量

(1)测绘(绘图)实训任务书一份;

(2)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零件图(视以下两种不同情况绘制):

A、测绘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需绘制的零部件图:机盖(A2)、机座(A2)、减速器装配图(A2);

B、绘图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零部件及装配图:需绘制的零部件图:机盖(A2)、机座(A2)、减速器装配图(A2)、齿轮(A4)、齿轮轴(A4)、油塞(A4)、透盖(A4)、调整环(A4)、闷盖( A4)、压盖(A4)、玻璃片(A4)、透气塞(A4)、减速器装配图(A2);

七、成绩评定

《机械制图》绘图实训总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和实操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过

程考核成绩占 30%,实习成绩占 70%;实操成绩根据每位同学的实作技能和有关专业知识

进行逐个逐项考核,按照实习内容,分为 5 部分,各部分各占 20 分,并对学生实习态

度、遵守纪律情况和遵守安全制度情况等共同做出鉴定。

成绩组成给分人考核内容

过程考核成绩(30%)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期间的出勤、表现给分实习成绩 (70%) 考核教师考核教师根据实训任务书、图纸、

考核给分

八、测绘程序及方法

(一)、测绘说明

1.减速器概述

减速器的主要作用就是传递动力、降低转速。在机械传动中,电机的转速都比较高,而工作的

转速一般比较底,因此,用减速器来降低转速,以满足机器工作时的要求。减速器的种类很多,齿

轮减速器、蜗轮减速器、齿轮- 蜗轮减速器等。其中齿轮减速器由于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修方

便的特点,故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建筑、轻工、化工等机械设备上。

齿轮减速器是通过互相啮合的齿轮的齿数不同来实现降速功能的。对于一级齿轮减速器来说,其传

动比(即输入、输出轴的转速之比)

I= n1/ n2=Z2/ Z1

其中 n1、Z1为输入轴的转速、齿数,n2、 Z2为输出轴的转速、齿数。

2.减速器的结构

为了便于装配,减速器体一般做成箱盖和箱体两部分,用螺栓联成一体,同时采用两个定位销

来保证其准确定位,在箱体上的轴承安装部位加肋用于提高减速器箱体的刚度,防止受载变形而影

响正常传动,箱盖顶部设有视孔,以供观察箱体内齿轮啮合情况和加油之用,其上还设有通气塞,

它能及时排出箱内的热量,为了检查箱内油面的高低,在箱体的侧面设有观察孔,在箱体的另一侧

面还设有油塞,用于放出箱内的废油。

在箱体内部,输入轴由闷盖、调整环、滚动轴承、挡油环、齿轮轴、透盖及油封等件组成;输

出轴由闷盖、调整环、滚动轴承、调整套、齿轮、从动轴(齿轮与轴通过键联接),透盖及油封等件组成。

小齿轮是主动齿轮,大齿轮是被动齿轮,其中小齿轮与轴做成一体,大齿轮与轴之间是用 A 型普通平键连接的,两端用深沟球轴承支承,轴承的内圈由轴肩和挡圈定位,外圈由端盖的端面定位。

润滑方面:箱体内保持一定深度的润滑油,部分轮齿浸在油中,由视孔可以观察油量。当齿轮转动时,油则飞溅起来,油从上箱内壁流到下箱面上的油槽中,再通过端盖的缺口流到轴承内,使轴承得到冷却和润滑。

密封方面:上、下箱之间,衬盖、视盖、油标盖与箱体之间用石棉橡胶密封,大小透盖与轴之间用毛毡密封,都是为了防止箱内的润滑油漏出。

(二)、测绘步骤

1.拆装减速器仔细剖析

认识直齿圆柱齿轮减速箱的用途、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及相互位置。将零件按一般件、常用件和标准件进行分类。观察、分析、研究部件的结构和工作情况,测量并记录必要的原始数据(如主要间隙、活动范围等),以便重新装复后能够恢复原有性能。

拆装步骤:

1) . 首先研究拆卸顺序和方法,对于不易拆卸的连接尽量不要拆开。

2) . 拆卸时应了解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分析零件形状和作用。

3). 拆卸前应当先测量一些重要尺寸(如相对位置尺寸、运动零件极限尺寸、装配间隙等)以便重新装复时保持原来的装配要求。

4).拆卸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不可盲目敲打,以免损坏零件。

5).拆卸后要按装配示意图对零件用扎标签的方法分别编号。

6).零件要妥善保管,以免丢失、混乱、损坏。

减速器的拆卸顺序:

箱体和箱盖通过六个螺栓连接,拆下六个螺栓即可将箱盖取下,对于两轴系零件,整个取下该轴,即可逐个拆下各零件(拆卸时,注意各个零件的位置)。其它各部分拆卸比较简单。

画出减速器示意图,如图6-1 所示。

装配示意图用以表示部件中各零件的相互位置和装配关系,作为拆卸零件后重新装配成部件和画装配图的依据。装配示意图的画法有以下特点:

1).假想把部件看成是透明体,以便同时看到部件的内外零件的轮廓和装配关系。

2).只用简单的符号和线条表达各零件的大致形状和装配关系,一般只画一个图形(表达不完全

也可增加图形)。

3). 一般零件可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大致轮廓,有些零件画法可按GB规定的符号来画。

4). 相邻零件的接触面或配合面之间应留有间隙,以便于区别(注意和画装配图不同)。

5). 全部零件进行编号并列表注明名称、数量、材料等。对标准件需注明规定标记。

2.徒手绘制零件草图

零件草图一般是在生产现场测绘大小、徒手绘制的,它是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原始资料,必须做

到视图正确、尺寸完整。

机盖草图A2 绘图纸一张按教师要求画其中之一,另

机座草图A2 绘图纸一张

从动轴

A3 绘图纸

齿轮轴

提示:键槽尺寸应根据轴颈查表,见教材附录。

与轴承配合处的轴颈尺寸由轴承的内径确定,不要测量。

齿轮A3绘图纸

提示:模数应根据m= da/ (z+ 2)计算后,查表取标准模数。

然后计算: d= m z da=(z+2) m df=(z-m

透盖、闷盖共四个A3绘图纸

注意事项:

1.测量数据并填写尺寸。相关尺寸应协调一致,如箱体、箱盖上的螺栓孔、销孔的定位尺寸。

2.测绘尺寸与附图中所给的非测绘尺寸应协调一致,如观察孔、泄油孔、通气孔等。

3.查手册,确定工艺结构,如中心孔、退刀槽、越程槽、倒角等的结构尺寸。

4.对照零件的加工面和非加工面,按这些面的作用,定出适当的粗糙度,并注在图上,对于与其他

零件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定出它们的公差,标出公差代号。

8箱盖9垫片10盖板11通气塞12螺母13半圆头螺钉14螺栓15垫圈16螺母17圆锥销

7螺母

6垫圈

5螺栓

4螺钉

18油塞

3小盖19垫片

2指示片

1箱体

29挡油环30透盖31油封 32端盖33调整环 34轴承 35调整套20齿轮

28齿轮轴27压盖

26调整环25滚动轴承24从动轴23油封22透盖21键

图 6-1 减速器示意图

(三)、根据装配示意图和零件草图绘制装配图(如果发现有问题的零件草图必须作出修改)

1..仔细分析,对所画对象做到心中有数

在画装配图之前,要对现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进一步搞清装配体的用途、性能、结构特点以

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和装配关系,对其它完整形状做到心中有数。

2..确定表达方案

根据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原则,确定表达方案。

对该减速器其表达方案可考虑为:主视图应符合其工作位置,重点表达外形,同时对右边螺栓连

接及放油螺塞连接采用局部剖视,这样不但表达了这两处的装配连接关系,同时对箱体右边和下边

壁厚进行了表达,而且油面高度及大齿轮的浸油情况也一目了然;左边可对销钉连接及油标结构进

行局部剖视,表达出这两处的装配连接关系;上边可对透气装置采用局部剖视,表达出各零件的装

配连接关系及该结构的工作情况。

俯视图采用沿结合剖切的画法,将内部的装配关系以及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清晰地表达出来,同

时也表达出齿轮的啮合情况、回油槽的形状以及轴承的润滑情况。

左视图可采用外形图或局部视图,主要表达外形。可以考虑在其上作局部剖视,表达出安装孔

的内部结构,以便于标注安装尺寸。

另外,还可用局部视图表达出螺栓台阶面的形状。

建议采用A1 图幅, 1: 1 比例绘制。画装配图时应搞清装配体上各个结构及零件的装配关系,下面介绍该减速器的有关结构:

下面介绍该减速器的有关结构:

a. 两轴系结构由于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不受轴向力,因此两轴均由滚动轴承支承。

从动轴,轴向位置由端盖确定,而端盖嵌入箱体上对应槽中,两槽对应轴上装有八个零件,例如图

6-2 所示,其尺寸96 等于各零件尺寸之和。为了避免积累误差过大,保证装配要求,轴上各装有一个调整环,装配时修磨该环的厚度g 使其总间隙达到要求±。因此,几台减速器之间零件不要互换,测绘过程中各组零件切勿放乱。主动轴(齿轮轴),与从动轴系相比,没有轴套,在两个轴承与小齿轮之间分别有个挡油环,其他都相同。

图 6-2

b.油封装置轴从端盖中伸出,该孔与轴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为了防止油向外渗漏和灰尘进入箱体

内,端盖内装有毛毡密封圈,此圈紧紧套在轴上,其尺寸和装配关系如图6-3 所示。

图 6-3油封装置

c、透气装置当减速器工作时,由于磨擦而产生热,箱体内温度就会升高而引起挥发气体和热膨胀,

导致箱体内压力增高。因此,在顶部设计有透气装置,通过通气塞的小孔使箱体内的热量能够排出,

从而避免箱体内的压力增高。透气装置的装配关系见图6-4 。

图 6-4 透气装置

d、螺塞的作用放油螺塞用于清洗放油,其螺孔应低于油池底面,以便放尽机油。

e、油面观察结构(圆形塑料油杯)通过油面指示片上透明玻璃的刻线,可看到油池中储油的高

度。当储油不足时,应加油补足,保证齿轮的下部浸入油内,从而满足齿轮啮合和轴承的润滑。

3.画装配图的步骤

a、合理布局,画出作图基准线:按选择的表达方案,并考虑图形尺寸、比例、明细表、技术要求

等因素,选定图纸幅面。画出图框、标题栏、明细表的底稿线,再画各视图的基准线,即轴线、对

称平面迹线及其它作图线,然后画主要零件的部分外形线。

b、依此画出装配线上的各个零件按先画装配线上起定位作用的零件和由里到外的顺序画出各个零

件。对该减速器,在画图时应从俯视图入手,从主动轴和从动轴这两条装配干线入手,如图6-5 所示,从里向外画,按照各个零件的尺寸前后对称地画出各个零件,最后应使前后两个端盖正好嵌入

箱体上厚度为3±的槽。两轴系结构画完后,开始画箱体,此时应三个视图配合起来画。这样思路明、概念清、投影准、速度快。

29挡油环30透盖31油封 32闷盖33调整环 34轴承35调整环 20齿轮

装配干线

6

9

基准

图 6-5

c、补画装配细节;70

28齿轮轴 27闷盖

23油封22透盖21键

d、画剖面线、编排序26号调、整画环尺寸界25线滚等动;轴承24从动

e、检查、加深经检查校对后,擦去多余的图线,然后按线型加深;

f、画箭头,填写尺寸数值、标题栏、明细表及技术要求等;

g、全面检查,完成作图;

图 6-6 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可参考。

图 6-6减速器装配图

4.装配图上应注的尺寸

a.规格尺寸

b.安装尺寸:箱体上四个螺栓孔的定位、定形尺寸

c.总体尺寸:总长、总宽、总高三个方向需计算后注出

d. 配合尺寸:轴承外径与箱体上的轴承孔径取过渡配合K7/h6

e. 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取过渡配合H7/k6

f. 齿轮孔径与轴的配合取过渡配合H7/m6

g. 其它重要尺寸:如分度圆直径、两盖安装槽外缘尺寸96 等学生自定

5. .零件序号的编写

6. 明细表的格式及尺寸可参考教材

7. 技术要求

a.两齿轮啮合的最小尺寸为。

b..减速箱运转平稳,声音应均匀。

c.齿轮表面接触斑点沿齿高不小于45%,沿齿长不小于70%。

d.负载试验时,油温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C,轴承温度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5°,各连接处与密封处无漏油现象。

(四)、绘制零件工作图

1.任务

机盖、机座零件图A2 1张(任课教师根据情况选择)

齿轮轴、从动轴零件图A31张

齿轮零件图A41张

2.要点提示

绘制零件图时,应根据装配图和修改后的零件草图进行绘制。

各零件的表达方案由学生根据零件结构、形状自己选择。

尺寸标注要做到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3.技术要求

1).机盖、机座

尺寸公差:根据装配图上标注的配合代号查表,在零件图上标注偏差数值。

形位公差:根据下面的要求用框格和符号标注在图纸上

两轴承孔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

两轴承孔的圆柱度公差为

箱体与箱盖结合面的平面度公差为

表面粗糙度:根据下面的要求用符号标注在图纸上

轴承孔表面Ra 的上限值为

箱体与箱盖的结合面Ra 的上限值为

轴承孔两端面Ra 的上限值为

其余机加工表面Ra的上限值为25

其余

用文字说明的技术要求:

未注圆角R3— 5

拔模斜度1﹕ 10

全部倒角均为1×45°

轴承孔轴线对结合面的平行度不大于

2).齿轮轴、从动轴

尺寸公差:根据装配图上标注的配合代号查表,在零件图上标注偏差数值。

形位公差:根据下面的要求用框格和符号标注在图纸上

与轴承配合处轴径的圆度公差为

与轴承配合处轴径的圆柱度公差为

两轴径的同轴度公差为

轴上键槽宽相对于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

表面粗糙度:根据下面的要求用符号标注在图纸上

与轴承配合处轴径表面的Ra 上限值为

与齿轮配合处轴径表面的Ra 上限值为

键槽两侧面的Ra 上限值为

其余 Ra 上限值为

3).齿轮

尺寸公差:根据装配图上标注的配合代号查表,在零件图上标注偏差数值。

形位公差:键槽对轴孔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

表面粗糙度:根据下面的要求用符号标注在图纸上

齿轮轴孔表面的Ra上限值为

键槽两侧面的Ra 上限值为

齿轮齿廓表面的Ra上限值为

其余 Ra 上限值为

4). 封面设计(统一印发)。

九、实训指导

实训指导参考《机械制图及测绘实训》教材、及《机械制图测绘(绘图)实训说明书》。

十、总结

本次机械制图绘图实训要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教研室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并把总结报告连同学生实训资料统一整理进行归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