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之中学综合素质作文素材

中学综合素质作文素材

【篇一:综合素质写作素材】

综合素质写作素材

一.教师美德事迹

1.汶川地震中以身护生的谭千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在地震中,东汽中学

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当时,谭千秋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

2008年5月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的双臂

还张开的,趴在讲台上。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

下去。而四名学生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而他就这样献出了自己

51岁的生命。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喷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

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2008年5月13日22时12分,

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

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谭千秋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用自己的宝贵生

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2.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2012年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路第四中学门前突然发生四

车连撞车祸,在威胁逼向放学的学生的危急时刻,第十九中学的女

教师张丽莉,猛地推开2名学生,自己却被压在到车轮下,双腿被

截肢,张丽莉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

不顾身的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二.关于教师的名言警句

1.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3.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夸美纽斯

4.亲其师,信其道

5.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6.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7.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8.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9.教育是根植于爱的——鲁迅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1.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一、“提升自身素质”的角度

1.职业定位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

一座高楼。”第三个人笑得更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十

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面两个人的老板。内部力量就越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一样的砌墙工作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前途。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师,我们教师也应该常常反问自己:我在干

什么?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以谋生为目的,视教书为谋生的手段,是

一种赚钱的、用以养家糊口的职业。而应该爱满天下,倾心育人,

以一种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学生,他们不管经受什么样的挫

折和磨难,他们还是不断地坚持??

2.终身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一边教学,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他一生写了40多

本书,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的书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的教育活

动是一向长达30年的“教育实验”;他的学校是一所“教育学实验室”;

他的著作是二十世纪罕见的“先进教育实验的完整的总结”;他所领导

的巴甫雷什中学是二十世际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教师资格

全真模考争霸赛快-速报名通道!

3.教学反思 (1)朱永新:“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

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串串‘珍珠’

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

(2)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

公式。

4.追寻真理

陶行知:有一次,有学生给他的诗歌、文章提出修改意见,他听了

特别的高兴。其中,有位小学生把他的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把“读了书,不教人,甚么人?不是人”中的最后

一句改为“木头人”,他知道了不仅不生气,还给与肯定,说:“这也

证明小孩子有创造力”。陶先生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人表明:真

理才是唯一可追求的,在老师与真理之间,首先要尊重的应该是后者。

二、教育名言

1.叶澜: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

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2.叶圣陶:“教师是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

3.错误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4.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5.鲁迅:教育植根于爱。

6.杜兰特: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7.苏霍姆林斯基: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8.叶芝: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9.苏霍姆林斯基: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

生找寻真理。

10.陶行知:“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以上就是关于写作题中可以用到的几类素材。考生在选取写作素材

的时候,一定要对素材进行科学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围绕教

育现象、问题、观点展开写作。因此,考生在平时备考时,就要多

思考、多总结、做关注教育热点,进而形成见解独特的观点群。

一、以身作则的案例

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

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

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

学生说:“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二、因材施教的案例

1.子路问孔子:“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你有父亲

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冉有也来问:“听到鼓

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公西华问道:“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孔子说:

“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

谦退。”

2. 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在教育理论和教育

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他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

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

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如培养儿童创造力问题,他以形象的比喻,阐明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

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

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

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

则不能免于枯萎。”

3. 著名的力学家、数学家钱伟长,在《恩师助我择专业》这篇自述

中谈到吴有训教授对自己的教育时,不仅提到他讲课的精彩深刻,“听这样的课,真是最高的科学享受”;而且更以浓重的笔墨,详细地

记叙了吴先生怎样“不断地给我指导”,告诉“我”学物理和学中文的

区别,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记笔记,课后怎样看有关的参考书,甚至“为减轻我读英文的困难,吴老师给我一本某校的中译本讲义,便于

查阅。”吴有训教授“以后还经常给我具体指导,使我从死记硬背改

进到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培养了有效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了学

习成绩。”这样一些具体有效的个别教育,终于帮助入学成绩比别人

少了100多分、开学后一连七个星期课堂测验不及格的钱伟长,顺

利地完成第一学期的学习,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三、成功教育案例

有这样一个家庭,儿子的成绩很不好而且越来越差,有一次考了全

班最后一名。父亲接过儿子的试卷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以后你

没有什么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爸,你是不是病了?”父

亲说:“没病,你想一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不用

担心再有人超过你,但你只要往前跑,肯定有进步。”儿子受到启发,心里就高兴起来。第二次,考了全班第29名,父亲看到了儿子的试卷,兴奋地说:“太好了儿子,你比上回前进了十几名了!”第三次,

儿子考到了全班第10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

离第一名只差9名了。”就这样,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坏,父亲总

是坚持正面激励,从不训斥责骂,而孩子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为人师表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

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尽管教育的课程在变、教育的模式在变,但开智启蒙、传承文明、塑造人格的教育本质没有变;尽管教

育的方法在变、教师的观念在变,但甘为人梯、引领未来、为人师

表的教师职责没有变

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习

近平的“四有”标准),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

用相长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与他们朝夕相处,就是他们

直接模仿的对象,身教重于言教,美好的言行会给学生以巨大的潜

移默化的影响。“身正则威,学高则信”,作为教师,我们经常要求

学生应该如何,那么换一个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想一想,教师提

出的要求过不过分,能不能做到,如果能做到,学生则首先希望教

师本人能做到,这是许多学生共有的心理,他们总喜欢自觉或不自

觉地拿老师来比。所以,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

好表率,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个样子”;“学

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事,处处皆楷模”

职业自豪

我决心做老师,是因为:

1.我热爱教育事业,从事着“人类灵魂工程师”教书育人的这份艰巨

而又光荣的工作,每当看到一个个学生在我的帮助下取得进步,我

便可以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与喜悦,并从中体现我的人生价值与意义,使我感觉到教育工作的快乐。

2.以我的教育背景、个性、能力等因素,我更适合从事教育工作//与

天真无邪、纯洁美丽的孩子们相处在一起,这些像天使一样可爱的

小朋友,熏陶影响着我保持着一颗珍贵的童心

3.我喜欢校园幽雅美丽的环境,可以利用学校有利的学习环境,丰富自己的学识与道德修养

4.曾经有对我影响特别深刻的老师,我一直以他为榜样,也希望自己能够影响更多的学生,给更多的学生播撒智慧的种子

克服倦怠

1.以开阔的心境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

2.从对工作目标的不断追求中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

3.保持信心,端正态度。化沮丧、挫败为乐观、自信与成功

4、专业术语:正确认识自己和职业,做好角色的转化,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自身要追求不断地进步,从职业荣誉和成就中克服倦怠

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之总和。1.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2.高尚品德3.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4.人文修养

宽容仁爱(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仁

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老师要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就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人格上把师生置于同自己完全平等的地位;处理问题时应冷静、理智,以满腔热情和一颗仁慈爱心,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设身处地帮他们排忧解难,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一种平等的情感教育方法

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试、教师编制考试、公办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复习资料、网校课程视频汇总、汇集最全的教师考试复习资料,88%教师资格证客户通过率&

gt;

换位思考

应试教育导致师生关系变得日趋紧张,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把追求考分和升学成绩作为唯一的教育目标,三者最缺少的就是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体贴和宽容。一旦学生成绩退步或表现不好,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总是以结果论成败,很少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原因何在,只知斥责辱骂。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然后

才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育他,引导他,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职业道德

但丁:“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不足。”反面事例有很多:近年来,老师们的专业素质在不断提升,但是职

业道德却一直下滑。很多的虐童事件,各种“教兽”和“校长”层出不穷,应该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师德为先”,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太

重要!

反面:素质教育

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

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1. 创造

性能力的培养2. 自学能力的培养3. 社会公德教育:文明礼貌、敬老

爱幼;保护环境、讲究卫生;遵纪守法、勤恳敬业;助人为乐、见

义勇为;诚实守信、正直向上4. 世界观教育5. 人生观教育6. 劳动

观念教育7. 终生学习教育

8. 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可以结合教育观的7个关键词来展开论述)(教育观念方面的话题都可以朝素质教育方向扩展)

【篇二:综合素质作文素材】

一、“提升自身素质”的角度

1.职业定位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

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

盖一座高楼。”第三个人笑得更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面两个人的老板。内部力量

就越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一样的砌墙工作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前途。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师,我们教师也应该常常反问自己:我在干

什么?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以谋生为目的,视教书为谋生的手段,

是一种赚钱的、用以养家糊口的职业。而应该爱满天下,倾心育人,以一种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学生,他们不管经受什么样的挫

折和磨难,他们还是不断地坚持??

2.终身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一边教学,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他一生写了40多本书,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

说;他的书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的教

育活动是一向长达30年的“教育实验”;他的学校是一所“教育学实

验室”;他的著作是二十世纪罕见的“先进教育实验的完整的总结”;

他所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是二十世际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3.教学反思

(1)朱永新:“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

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

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

(2)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

4.追寻真理

陶行知:有一次,有学生给他的诗歌、文章提出修改意见,他听了

特别的高兴。其中,有位小学生把他的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把“读了书,不教人,甚么人?不是人”中的最

后一句改为“木头人”,他知道了不仅不生气,还给与肯定,说:“这

也证明小孩子有创造力”。陶先生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人表明:

真理才是唯一可追求的,在老师与真理之间,首先要尊重的应该是

后者。

二、教育名言

1.叶澜: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中公师资,但如果写三年反

思则有可能成为中公师资。

2.叶圣陶:“教师是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

3.错误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4.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5.鲁迅:教育植根于爱。

6.杜兰特: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7.苏霍姆林斯基: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8.叶芝: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9.苏霍姆林斯基: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

生找寻真理。

10.陶行知:“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以上就是关于写作题中可以用到的几类素材。考生在选取写作素材

的时候,一定要对素材进行科学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围绕教

育现象、问题、观点展开写作。因此,考生在平时备考时,就要多

思考、多总结、做关注教育热点,进而形成见解独特的观点群。

一、以身作则的案例

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

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

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

学生说:“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二、因材施教的案例

1.子路问孔子:“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你有父亲

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冉有也来问:“听到鼓

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公西华问道:“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孔子说:

“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

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2. 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在教育理论和教育

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他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

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

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如培养儿童创造力问题,他以形象的比喻,阐明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

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

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

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

则不能免于枯萎。”

3. 著名的力学家、数学家钱伟长,在《恩师助我择专业》这篇自述

中谈到吴有训教授对自己的教育时,不仅提到他讲课的精彩深刻,“听这样的课,真是最高的科学享受”;而且更以浓重的笔墨,详细地

记叙了吴先生怎样“不断地给我指导”,告诉“我”学物理和学中文的

区别,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记笔记,课后怎样看有关的参考书,甚至

“为减轻我读英文的困难,吴老师给我一本某校的中译本讲义,便于

查阅。”吴有训教授“以后还经常给我具体指导,使我从死记硬背改

进到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培养了有效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了学

习成绩。”这样一些具体有效的个别教育,终于帮助入学成绩比别人

少了100多分、开学后一连七个星期课堂测验不及格的钱伟长,顺

利地完成第一学期的学习,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教育名言集锦

一、关于赏识教育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

3.教育孩

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陶行知4.生活中不是

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5.一句话,一盏灯,也许改变人一生。

6.了解一滴海水,就是了解大海的前奏;了解一个孩子,就是了解

生命的前奏。7.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

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

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

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3.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

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

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

4.深其深,浅其浅,益气益,尊其尊。---《墨子》

5.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关于创新与实践

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

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

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四、关于理想教师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4.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5.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五、关于

师爱

1.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3.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4.要尊

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5.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

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6.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

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

7.教育植根于爱。——鲁迅

8.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9.错

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波普

六、关于为人师表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身教重于

言传。——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

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4.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5.使

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6.要

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

斯基

七、关于挫折

1.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爱因斯坦

2.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3.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贺拉斯

【篇三:综合素质的作文素材2】

目录

一、教育名言集锦

二、作文素材

三、作文专题指导

教育名言集锦

一、关于赏识教育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

3.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陶行知

4.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5.一句话,一盏灯,也许改变人一生。

6.了解一滴海水,就是了解大海的前奏;了解一个孩子,就是了解生命的前奏。

7.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二、关于因材施教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3.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

4.深其深,浅其浅,益气益,尊其尊。---《墨子》

5.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三、关于创新与实践

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四、关于理想教师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4.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5.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五、关于师爱

1.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3.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4.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5.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

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6.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

7.教育植根于爱。——鲁迅

8.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9.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波普

六、关于为人师表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4.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5.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6.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七、关于挫折

1.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爱因斯坦

2.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3.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贺拉斯

4.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伏尔泰

5.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6.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7.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来。 8.逆境是通向真理的第一条路。---拜伦

八、关于德育

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

德斯鸠

2.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

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5.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

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别林斯基

6.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恃

7.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

清洁的。---契诃夫

8.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不足。---但

九、关于教书育人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

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 ——陶行知

十、关于爱岗敬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