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读后感
读《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有感

读《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有感读书使人明理,读书催人奋进。
为了丰富自己的廉政知识,近日我读了《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一书,该书结合当前反腐倡廉的新形势,精选了100句古代廉政文化的经典诗文,以史为鉴,让人处处以最高标准来对照自己、检查自己和约束自己。
本书有“亲民”、“勤俭”、“修德”等10篇。
本书“亲民篇”的第一句就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中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我不得其解,于是查资料,原来此句的意思是“圣人没有固定的意志,以老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而我觉得结合当前的社会把“圣人”换成“为官者”也一样可以。
那么此句就可以这样说:“为官者没有固定的意志,要以老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唐朝狄仁杰为官就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他任大理丞仅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案子,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
为官者要“以百姓心为心”,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事事时时都要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先,以老百姓的需求为先。
文中还引用了吕本中《官箴言》中的一句话“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清、慎、勤,这三个简单的字就能总结为官之道。
清,指的是清廉,公正廉洁,两袖清风;慎,指的是谨慎、慎重,周密考虑,谨言慎行;勤,指的是勤勉,勤政为民,勤奋好学,刻苦上进。
其意思是:当官的大法需要做到清廉、谨慎、勤政。
清,“清正为公,廉洁为名”,为官者必须清正廉洁、严以律己。
这是对每一个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
说到清廉这让我想起了宋朝官员包拯,包拯为官以清廉为世人所赞颂,有次他过寿,吩咐家人拒收任何人的礼品,可谁曾想第一位来给他送礼的居然是当朝皇帝,在封建社会拒收皇帝的寿礼是常人不敢做的事,拒收了皇上的寿礼,这是一次震惊天下的拒收寿礼行为,这种“拒礼为开廉洁风”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慎,为官者必须谨言慎行、严以修身。
这是判断为官者是否经得起考验的炼金石。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审慎,而败于纵”,为官者一定要有足够的定力才能抵抗外来的诱惑,不要只顾满足个人欲望,任性而为,就拿当代的苏荣来说,他就没能做到慎权,他在位期间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卖官鬻爵,最终拦挡入狱,留下千古骂名。
廉洁诗词教师心得体会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廉洁自律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廉洁诗词教师培训,通过学习,我对廉洁诗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廉洁诗词的内涵廉洁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诗词的形式,传达了古人崇尚廉洁、反对腐败的思想。
通过学习廉洁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对于廉洁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廉洁自律的精神风貌。
二、廉洁诗词对教师的影响1. 提高自身修养廉洁诗词中的廉洁思想,对我们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诗词的内容,更要从中汲取廉洁精神,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廉洁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将这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通过学习廉洁诗词,我们可以将古人的廉洁思想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廉洁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将其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廉洁诗词的背景、寓意,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三、廉洁诗词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 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廉洁诗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石灰吟》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石灰石的品质,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廉洁自律的精神。
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廉洁诗词朗诵、书法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3. 教育教学评价在教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廉洁素质培养,将廉洁诗词作为评价标准之一,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廉洁诗词是我们教师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廉洁诗词,我们可以提高自身修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廉洁诗词为榜样,努力做到廉洁自律,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品质的新人贡献力量。
中国古代诗词里的廉政思想(最终定稿)

中国古代诗词里的廉政思想(最终定稿)第一篇:中国古代诗词里的廉政思想中国古代诗词里的廉政思想中国是诗词的国度。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词中,还有一首首带着历史的沉思,带着清廉的劝戒,带着高洁操守的诗词——廉政诗词。
这些廉政诗词通过抨击贪婪的无耻与愚蠢、弘扬清廉的价值与精神,在我国的文学艺术领域留下了灿烂光辉,也为我国廉政文化的思想宝库增添了精神财富,同时为我们今天弘扬清廉文化、加强廉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武器。
崇廉之作羊续将鱼悬于屋檐,以明拒贿心迹。
日久鱼干,人称他是“悬鱼太守”。
明代于谦曾写诗明志自况:“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
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
”其另一首诗《入京》曰:“绢帕蘑姑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真清廉之极。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人正直。
为政清廉,鄙视逢迎,一生写过不少廉政诗。
一首题竹诗曰:“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
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赃私遍鲁东。
”作者两袖清风,一贫如洗,还担心别人无端怀疑,其高风亮节恰似竹君子,我们不能不为板桥精神所感动。
刺贪之作唐代有一位叫曹邺的洋州刺史,曾写过一首流传很广的《官仓鼠》,诗曰:“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诗经?硕鼠》曾用大老鼠比喻剥削者,曹邺借用比兴的艺术手法,用官仓鼠比喻贪官污吏,并对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抨击,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封建社会进行了无情的谴责。
唐代李峤曾写过一首咏钱诗:“九府五铢世上珍,鲁褒曾咏道通神。
劝君觅得须知足,钱解荣人也辱人。
”在这首咏钱诗里,诗人劝告人们对钱不要贪得无厌,“须知足”。
自勉之作北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道出了他立身的准则,坚贞的操守。
郑燮《题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描摹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深夜辗转不寐的廉吏形象。
古诗词中的廉政文化

古诗词中的廉政文化古人治国理政追求廉政,许多古诗词中也反映了廉政的思想和理念。
下面列出几首著名的古诗词,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廉政文化。
一、《滕王阁序》作者:王勃内容简介:王勃藉滕王登高楼之际,写下了这篇名篇。
其中一部分反映了古人思考廉政的态度。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抑乎酒食,颓然童颜?豈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公尚且堂堂,况于贫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嗜欲者,人之所傅也;而薄幸者,天之所伐也。
……此皆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思想,强调了修身齐家、儒雅风清、克己复礼的重要性。
以官治官,重视廉洁自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作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二、《赤壁赋》作者:陆游内容简介:此篇赋记录了三国时期,吴、蜀联军在赤壁上的历史战役。
其中抒发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的向往,反映了古人对于清政廉政的追求。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陆游在此篇赋中指出,一个君子要求静心修身,勤俭持家,不慕名利,不好逸恶劳,方能成为有用之才。
这种淳朴严谨的思想在许多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
三、《小石潭记》作者:唐·欧阳修内容简介:欧阳修在这篇记述中,叙述了自己用洒扫雅化小石潭这一小事来表现自己守廉的思想与才气。
垂拱者象而鲜能自完,颓蹶者土而不同其支。
盖因修德不修业,将欲善其事而多端若此也。
余心怀韬略,奚恶乎郑卫!元嘉之盛,纳谏如流,日月莫徘徊,而四军之戒,靡不精修。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微吾人世,当用其志。
欧阳修在小石潭这一小事中,抒发了自己对于勤厉政德、持节守廉的思想。
正所谓“先以自责,而后人之责;先守其志,而后人之守。
”正是这一精神,投人于千秋,促进了诗词、文章和文化创新。
以上就是几首反映廉政文化的古诗词,表达了中国古代尊崇廉洁清政的思想理念。
品读古诗中的廉洁文化

品读古诗中的廉洁文化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
建设廉洁文化意义重大,它是构筑惩治和预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它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廉洁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
这里,我“以史为鉴”,收集了几首古代有关反腐倡廉的诗词,与大家一起品读,希望我们的广大领导干部能以此为鉴,以身作则,防腐拒腐,廉洁自律,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清官”。
体会和推动廉洁文化建设。
在收集这些诗文时,我从现在的反腐倡谦廉理论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下边我就按自己的分类给以逐一简要品读。
一、自律自警诗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和主观认识出发,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利是人民所赋予的,应该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
时刻做到自醒自律,坚决不能以权谋私。
这一点,古代的一些清官就能以诗明志,自律自警,甚至用各种形式公布于众,接受民众监督。
东晋吴隐之,字处默,鄄城(今属山东)人。
做广州刺史时,离广州二十余里,有泉名“贪泉”,人人都说饮此泉水者必贪。
隐之说:“如果压根儿没有***的欲望,就不会见钱眼开,说什么喝了贪泉就丧失了廉洁,纯属一派胡言。
”说着走到泉边舀了就喝,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这首小诗对为官者非常有警示作用,也从主观方面揭示了为官***的原因。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人只要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为名利所困,有着象伯夷、叔齐那样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即使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也不会被腐化堕落。
古人有“慎独”的说法,即一人独处时要很好地把握自己,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宋代包拯,是个千古传颂的大清官,人称“包公”、“包青天”,他曾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军州事。
任职期间,秉公办事,惩恶扬善,关心民生,尤其注意平反冤案,因而深得百姓拥戴。
读苏轼清诗廉文有感

读苏轼清诗廉文有感我呀,一直就挺喜欢苏轼的。
这人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特别耀眼。
以前读书的时候,课本里就有他的诗词。
那时候只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没太深入去想背后的深意。
后来,偶然间读到了苏轼的清诗廉文,这可不得了,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
就说我上次去参加一个旧书集市吧。
那地方可热闹了,到处都是人在翻找着自己心仪的旧书。
我呢,就在一堆旧书中扒拉着,突然就看到一本有点破旧的苏轼诗集。
我眼睛都亮了,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
旁边有个戴眼镜的大叔,看我拿着那本书半天不动,就凑过来说:“小伙子,你也喜欢苏轼啊?”我忙点头说:“是啊,大叔,您也感兴趣?”大叔笑了笑说:“那可不,苏轼这人可有学问了,他的诗里可藏着不少做人的道理呢。
”我一听就来了劲儿,跟大叔就聊开了。
我跟大叔说:“大叔,我最近读他的清诗廉文,感觉特别有收获。
就像他在仕途不顺的时候,还能坚守自己的内心,不随波逐流。
”大叔拍了下大腿说:“没错没错。
你看他被贬到黄州的时候,日子过得那么苦,还能写出那些豁达乐观的诗。
他可不像那些一遇到挫折就变得贪婪堕落的人。
”我深以为然,说:“是啊,他在那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廉洁清正,不向权贵低头,这可太难得了。
”这时候又过来一个小姑娘,扎着马尾辫,好奇地问:“哥哥,你们在说什么呀?”我笑着说:“我们在说苏轼呢,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诗人。
”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说:“我也知道苏轼,他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可美了。
”我竖起大拇指说:“你真厉害。
不过他除了写这种优美的风景诗,还有很多诗是表达他高尚的品格的呢。
”从旧书集市回来后,我又重新仔细读起了苏轼的清诗廉文。
我读到他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总是能坚守底线,我就想起我自己有时候为了一点小便宜就动摇。
就像有一次,在超市里,有个促销活动,买一送一。
我本来不需要那个东西的,但是就因为便宜,就想买下来。
后来想想要是苏轼,他肯定不会这么做的,他肯定会坚守自己的需求,不会被这种小利益迷惑。
读廉政诗文感智慧人生[共五篇]
![读廉政诗文感智慧人生[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de0d2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9.png)
读廉政诗文感智慧人生[共五篇]第一篇:读廉政诗文感智慧人生读廉政诗文感智慧人生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文中,有很多带着历史的沉思、清廉的劝戒、高洁操守的诗文——廉政诗文。
读了《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我倍感振奋。
这本书精选了100句古代廉政文化经典诗文,分为亲民、勤俭、修德、警醒、廉政、律己、立志、戒贪、名利、正气十篇,篇篇有解读、有评点,篇篇充满了廉政智慧,读来催人奋进。
追溯历史,从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到北宋苏轼《六事谦为本赋》中的“功废于贪,行成于廉”,到明代徐祯稷《耻言》中的“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再到清林则徐的自题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都是提醒要清廉律己修身。
廉洁之人,胸怀坦荡,豁达大度,不计个人得失,心中无私欲,方能成大器。
让心灵变得纯朴,就会豁然开朗。
中国的传统廉政诗文具备开明与包容的人生智慧。
从古代一些清官廉吏所著诗词中,可以看出他们淡泊名利,清心直道;公正廉洁,励精图治,深受人们喜爱。
其中我最喜爱的莫过于于谦的《入京诗》。
于谦,明朝著名政治家、诗人。
自幼聪颖过人,青年时代就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以石灰自喻,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在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他清正廉明,兴利除弊,刚正不阿。
于谦在河南、山西巡抚任上,进京公干。
明英宗时,贪鄙成风,地方官进京,不带重金厚礼是办不成事的。
时任地方巡抚的于谦,却每次进京都是两手空空,连绢帕麻菇之类的土特产也不带上一点,并口占《入京》一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闾阎,指普通百姓,意思是说,我于谦当官廉洁自守、两袖清风,绝不能让百姓说长道短。
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地方上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我带有两袖清风!”于谦这样做,不仅体现了崇高的人品与官德,而且也展现出他做官、做人的智慧。
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读后感_心得体会

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读后感我有幸用了一周时间拜读了程继隆先生的《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一书,该书结合当前反腐形势,精选了100句古代廉政文化经典诗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读罢,我感触颇深。
通过对"亲民篇"、"勤俭篇"、"修德篇"、"警醒篇"、"廉政篇"、"律己篇"、"立志篇"、"戒贪篇""名利篇"、"正气篇"等十篇的深入学习品味,让我充分认识到了数千年年前的古人都有如此廉政觉悟,那么作为当今社会的党员干部应该具备更高的觉悟,虽然铁路货车运用车间是"清水衙门",但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也有一定的职权,如何保持自身勤廉,确保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十分重要。
一是在基层车间干部的岗位上,一定要能顶得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特别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权。
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做到"俭以养德、静以修身".二是要正确行使自身权力,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增强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不被歪理邪说所俘虏。
三是在日常车间安全管理和人事任命上要切实维护车间利益、维护安全生产大局、确保任命人员,精心工作,认真履责。
牢牢记住"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经典警示语,在车间职工奖励考核上掌握原则,避免厚此薄彼,标准不一。
四是落实铁路改革部署,促进规范管理和科学发展,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识,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
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坚持公道正派,提高自身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读后感
近期,段、段党委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月活动,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廉政书籍阅读,我有幸用了一周时间拜读了程继隆先生的《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一书,该书结合当前反腐形势,精选了100句古代廉政文化经典诗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读罢,我感触颇深。
通过对“亲民篇”、“勤俭篇”、“修德篇”、“警醒篇”、“廉政篇”、“律己篇”、“立志篇”、“戒贪篇”“名利篇”、“正气篇“等十篇的深入学习品味,让我充分认识到了数千年年前的古人都有如此廉政觉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具备更高的觉悟,铁路基层货车运用车间虽然是“清水衙门”,但也有一定的职权,在基层车间主任的岗位上,我要认真审视自身行为,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依纪依法办事和规范用权的意识,促进落实铁路改革部署,促进规范管理和科学发展,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识,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
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坚持公道正派,提高自身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