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六大器官

植物的六大器官
植物的六大器官

植物的六大器官

(1)根、茎与根茎有什么不同,怎么区分?

答:

1、表皮:茎表皮通常是角质化的,具有角质层和气孔。根复表皮没有角质化,没有气孔,一些根尖表皮产生根毛。

2、皮质:茎皮质很薄,除了薄壁组织,它包括各种组织,内皮层大部分不明显或不存在。根皮质很厚,大多是薄壁的,有时会有各种组织。

3、血管柱:茎通常不含中鞘,血管柱与皮质之间的界制限不明显,血管系统的分化与叶片,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的发生有关。内部和外部排列,形成维管束,分化顺序,主要木质部是内部开始,主要韧皮部是外部的,通常是骨髓。

根系中的柱鞘突出,血管柱与皮肤之间的界限明显知,血管系统的分化与侧根的发生无关,原始木质部与原生韧皮部交替排列(辐射排列),维管束未形成,分化顺序,初级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是外部型,一般无骨髓道。

(2)植物的地上茎、地下茎变态各有哪些类型?请各举出一种植物加以说明。

答:

地上茎变态,可分为:

1、叶状茎(叶状枝)(phylloclade):茎扁化变态成的绿色叶状体。叶完全退化或不发达,而由叶状枝进行光合作用。如昙花、令箭、文竹、天门冬、假叶树和竹节蓼等的茎,外形很像叶,但其上具节,节上能生叶和开花。

2、枝刺(棘刺)(shoot thorn):由茎变态为具有保护功能的刺。如山楂和皂荚茎上的刺,都着生于叶腋,相当于侧枝发生的部位。

3、钩状茎(hook-like stem):由茎的侧轴变态而来,通常弯曲呈钩状,粗短坚硬无分枝,位于叶腋,如钩藤。

4、茎卷须(stem tendril):由茎变态成的具有攀援功能的卷须。如黄瓜和南瓜的茎卷须发生于叶腋,相当于腋芽的位置,而葡萄的茎卷须是由顶芽转变来的,在生长后期常发生位置的扭转,其腋芽代替顶芽继续发育,向上生长,而使茎卷须长在叶和腋芽位置的对面,使整个茎成为合轴式分枝。

5、肉质茎:由茎变态成的肥厚多汁的绿色肉质茎。可行光合作用,发达的薄壁组织已特化为贮水组织,叶常退化,适于干旱地区的生活。如仙人掌类的肉质植物,变态茎可呈球状、柱状、或扁圆柱形等多种形态。

6、小块茎(tubercle)和小鳞茎(bulblet):有些植物的腋芽常形成小块茎,如山药的零余子(珠芽),半夏叶柄上的不定芽也可形成小块茎。有些植物在叶腋或花序处由腋芽或花芽形成小鳞茎,如大蒜、洋葱等。小块茎和小鳞茎均有繁殖作用。

地下变态茎,可分:

1、根状茎:由多年生植物的茎变态成的横卧于地下、形状似根的地下茎。根状茎上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具有顶芽和腋芽,节上往往还有退化的鳞片状叶,呈膜状,同时节上还有不定根,营养繁殖能力很强。如竹类、鸢尾、白茅和蓟等。

2、块茎:由茎的侧枝变态成的短粗的肉质地下茎。呈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贮藏组织特别发达,内贮丰富的营养物质。从发生上看,块茎是植物茎基部的腋芽伸入地下,先形成细长的侧枝,到一定长度后,其顶端逐渐膨大,贮积大量的营养物质而成。如马铃薯块茎,顶端有一个顶芽,节间短缩,叶退化为鳞片状,幼时存在,以后脱落,留有条形或月牙形的叶痕。在叶痕的内侧为凹陷的芽眼,其中有腋芽1至多个,叶痕和芽眼在块茎表面相当于茎上节的位置上呈规律地排列,两相邻芽眼之间,即节间。除马铃薯外,菊芋(洋姜)、甘露子(草石蚕)等也有块茎。

3、球茎:由植物主茎基部膨大形成的球状、扁球形或长圆形的变态茎。观赏植物唐菖蒲和药用植物番红花具比较典型的球茎。节与节间明显,节上生有退化的膜状叶和腋芽,顶端有较大的顶芽。从发生上看,有些球茎,如荸荠、慈菇等是由地下匍匐枝(侧枝)末端膨大形成的。球茎内都贮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供营养繁殖之用。

4、鳞茎:扁平或圆盘状的地下变态茎。其枝(包括茎和叶)变态为肉质的地下枝,茎的节间极度缩短为鳞茎盘,顶端有一个顶芽。鳞茎盘上着生多层肉质鳞片叶,如水仙、百合和洋葱等。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肥厚的变态叶中。鳞片叶的叶腋内可生腋芽,形成侧枝。大蒜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肥大的肉质腋芽(即蒜瓣)中,包被于其外围的鳞片叶,主要起保护作用。

(3)请画出总状花序,肉穗花序,伞形花序,伞房花序和复伞形花序的简图。

答:

总状花序

肉穗花序

伞形花序

伞房花序

复伞形花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