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

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
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

包装在物流中的作用

将现代物流的供给链环节进行分解,其具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运输、储藏、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治理、物流网络、在库治理、物流组织治理、物流成本的治理和控制等。包装是物流的起点,包装的合理化、现代化、低成本是现代物流“物质流动’的合理化、有序化、现代化、低成本,包装是其最根本的组成部分、基础和物质保证,而包装标准化是根本的途径和有效的保障。包装功能是为了维持产品状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采用适当的材料、容器等,使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潢和标志的操作活动。包装层次包括个装、内装和外装三种状态。个装是到达作用者手中的最小单位包装,是对产品的直接保护状态;内装是把一个或数个个装集中于一个中间容器的保护状态;外装是为了方便储运,采取必要的缓冲、固定、防潮、防水等措施,对产品的保护状态。

包装在物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包装是生产的终点,同时又是物流的起点,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物流系统的运行状况。对产品按一定数量、形状、量、尺寸大小配套进行包装。并且按产品的性质采用适当的材料和容器,不仅制约着装卸搬运、堆码存放、计量清点是否方便高效,而且关系着运动工具和仓库的利用效率。物流的包装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物流过程中各种自然因素(温度、湿度、日照、有害物质、生物等),对产品的质量发生的影响,会使产品损坏、变质。在装卸搬运、运输过程中,撞击、震动也会使产品受损。为了维持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完整性,必须对产品进行科学的包装、避免各种外界不良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包装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给产品以保护和防护,产品防护性指的是产品本身强度、刚度和包装抗损性以及由于流通环境中产生外界载荷之间相互的影响等。产品防护性可以通过合理的包装来实现,根据运输、搬运、仓储的手段、条件,考虑物流的时间和环境,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保护要求而选择合理的包装材料、包装技术、缓冲设计、包装结构、尺寸、规格等要素,才能实现物流中的首要任务——将产品完好无损地实现物理转移。经过包装的商品能为商品流转提供许多方便的条件。运输、装卸搬运通常是以包装的体积、重量为基本单位的,托盘、集装箱、货车等也是按一定包装单位来装运的。合适的包装形状、尺寸、重量和材料,能够方便运输、装卸搬运、保管的操作,提高其它物流环节的

效率,降低流通费用。而且物流信息治理是现代物流标准化的要害和核心,产品的各种信息都会在产品的各种包装上得以反映和体现。所以在不同层次的包装上应该设置哪些标签、标记、代码和其他相关信息,对于物流信息治理、整个物流供给链治理乃至整个物流系统的治理都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是物流网络控制的根本依据和决策依据,只有在把握了物流系统中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后,才能保证物流网络的可控性。物流包装对物流组织的治理和成本的降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物流组织的治理不是单纯的人事、信息、财务治理等,支撑这些治理内容的是重要的技术治理。对于物流系统来说,更具体地讲,对于物流供给链的技术治理,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完成在供给链中各类与包装有关的技术治理。只有在包装基本的物质在有序、可控地流动,才能实现整个物流组织治理的有序性。由于物流系统中的所有环节均与包装有关,所以包装对于物流成本的控制则显得至关重要。比如采用纸箱、托盘加集装箱的方式则可以改变原油的木箱包装而节省运输成本;采用现代化的叉车搬运而非人工搬运则可以省却单元小包装造成的高人工费和产品损伤;有效地设计包装容器的堆码层高,可以很好地提高仓库的利用率而节省费用;合理的包装减少破损;合理的包装尺寸和规格提高运输容积率;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保证物流供给链的畅通等,都可以确保包装在各个环节帮助和实现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包装是商品的组成部分,它是商品的形象。包装上的商标、图案、文字说明等,是商品的广告和“无声的推销员”,它是宣传推销商品的媒体,诱导和激发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包装标识

包装标志是为了便于货物交接、防止错发错运,便于识别,便于运输、仓储和海关等有关部门进行查验等工作,也便于收货人提取货物,在进出口货物的外包装上标明的记号。

1、运输标志,即唛头。这是贸易合同、发货单据中有关标志事项的基本部分。它一般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及字母、数字等组成。唛头的内容包括:目的地名称或代号,收货人或发货人的代用简字或代号、件号(即每件标明该批货

物的总件数),体积(长×宽×高),重量(毛重、净重、皮重)以及生产国家或地区等。

2、指示性标志。按商品的特点,对于易碎、需防湿、防颠倒等商品,在包装上用醒目图形或文字,标明“小心轻放”、“防潮湿”、“此端向上”等等。只是标志用来指示运输、装卸、保管人员在作业时需要注意到事项,以保证物资的安全。这种标志主要表示物资的性质,物资堆放、开启、吊运等的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190-73规定,在有特殊要求的货物外包装上粘贴、涂打、钉附以下不同名称的标志。如向上、防潮、小心轻放、由此吊起、由此开启、重心点、防热、防冻等。

在国际物流中则要求在包装上正确绘制货物的运输标志和必要的指示标志。标志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目的地:收货人的最终地址、中转地点、订货单号;

2、装卸货指示标志:特别是对于易碎商品,更应在包装上标记出装卸操作的方向以防商品损坏。

3、警告性标志。对于危险物品,例如易燃品、有毒品或易爆炸物品等,在外包装上必须醒目标明,以示警告。

4、危险品标志

危险品标志是用来表示危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危险程度的标志。它可提醒人们在运输、储存、保管、搬运等活动中引起注意。

根据国家标准GB190-73规定,在水陆、空运危险货物的外包装上拴挂、印刷或标打一下不同的标志,如爆炸品、遇水燃烧品、有毒品、剧毒品、腐蚀性物品、放射性物品等。

浅论绿色物流法

浅论绿色物流法 摘要: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承担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也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这就要求物流产业法必须与环境法相融合,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子部门法――绿色物流法。笔者结合环境法,对建立绿色物流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物流法 随着作为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产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环境恶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21世纪,在我国物流业起步之初,倡导绿色物流,从环境保护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建设,使物流系统建立在维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形成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物流系统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绿色物流沿着法制轨道发展,这就要求物流产业法必须与环境法相融合,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子部门法――绿色物流法。这既是对物流法律体系的完整,又是对环境法的进一步发展。 1 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体现在物流活动的非绿色

因素上。具体表现在运输、储藏、流通加工、包装以及装卸搬运等物流活动中。 (一)运输中的非绿色因素 运输中的非绿色原因主要表现在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环境污染。如:造成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土壤和水体污染等 (二)仓储中的非绿色因素 仓储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商品仓储必须借助一些化学方法养护,不慎使用将导致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还有,一些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仓储方法不当,将造成爆炸或泄露使周边环境污染或破坏。 (三)流通加工中的非绿色因素 流通加工的非绿色因素表现为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四)包装中的非绿色因素 包装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 1. 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如塑料袋、铝制易拉罐等包装会给自然界留下长久污染。 2. 使用一次性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

浅析包装基本功能功能

浅析包装基本功能功能 包装,素有“产品的脸谱”“无声的推销员”之称,更成为赢得日趋激烈的竞争的一个重要筹码。它和产品内在质量一样影响着产品价值的体现,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新产品设计和老产品改造时,也必须十分注意改善包装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根据参观、市场调查情况和课堂讲授的知识,我进一步了解了有关产品包装功能的有关知识。下面是以产品包装的功能为主线,浅析商品包装的四项基本功能。 包装,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功能、方便功能、销售功能和增值功能。下面分别作介绍,并用实际包装例子详细分析论证。 保护功能:保护产品是包装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引起产品污染、破损、渗漏或变质,使产品降低或失去使用价值。科学合理的包装,能使产品抵抗各种外界因素的破坏,从而保护产品的性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完好。产品由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要经历许多流通环节,如装卸、运输、储存、销售等。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挤压、碰撞、跌落以及风吹、日晒、氧化、污染等,要避免和尽量减轻这些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就需要适当的包装来保护产品。保护功能在大多数的包装实例中都有具体体现。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包装,都需要在商品的周围以泡沫包装,泡沫包装的功能就是保护作用,保护商品在运输销售过程中的避免碰撞等造成的损坏。又如许多化学药品需要避光,采用棕色等深色的包装,这也是一个有力的实例。又如光明纯牛奶,瓶为塑料制品,材质牢固,耐磨耐损,具有一定的抗压作用,可以应对运输当中的各种破坏。瓶塞与瓶身采用圆形接口螺纹吻合,结合紧密,防止异味,保证口感纯正。由上可知包装的保护功能对商品有很大的影响。 方便功能:包装为产品提供了基本条件和便利。将产品按一定的规格、形状、数量、大小及不同的容器进行包装,而且包装外面都印有各种标志,反应被包装物的规格、品名、数量、颜色以及整体包装的净重、毛重、体积、厂名、厂址及运输中的注意事项等。包装极大地影响着产品的流通效率。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机械工业每吨产品的搬运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流通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产品设计开发之初就应该考虑使产品的尺寸、形状、重量单元化、标准化,以便于标准化包装,促进装卸作业机械化,提高运输工人的运输能力。方便功能处处体现在产品的包装中。对某些气体、粉末、流体产品只有按适当的重量、容量、含量及方式包装,才便于批发、零售以及消费者使用、携带和收藏。时间方便性,如快产食品的包装,能极大地节约消费者的时间,方便食用;带有锯齿状边缘的包装袋,方便打开,节约时间。空间方便性,包装的空间方便性对降低流通费用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商品种类繁多、周转快的超市来说,是十分重视货架的利用率,因而更加讲究包装的空间方便性。规格标准化包装、挂式包装、大型组合产品拆卸分装等,这些类型的包装都能比较合理的利用物流空间。.省力方便性: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结合实践经验设计的合理包装,能够节省人的体力消耗,使人产生一种现代生活的享乐感。具体例子,可口可乐碳酸饮料,瓶口为圆形,带有螺纹,有利于生产线上的流通填充封口,也有利于消费者的购买饮用。瓶身大体为圆柱形,利于放置运输。成品体积不大,利于消费者的携带。包装设计模型有利于超市货架的陈列,销售。由此可见,包装是无

绿色物流包装论文绿色包装设计论文

绿色物流包装论文绿色包装设计论文 关于实施物流绿色包装具体措施的探讨 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人们面对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时,将环保安全放在首位.增强与市场主体的经济理性相吻合的节俭意识,积极探索绿色环保经济型包装设计新模式。实施全面的绿色包装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比如绿色包装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开发绿色包装的最终目的性,进军绿色包装将会面临哪些困难以及解决办法,以及实施绿色包装的具体措施,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最后一点。 关键词:绿色包装;再生材料利用;合理抛弃:再循环 绿色物流是时代发展所需,是所有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绿色包装是绿色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节约、循环经济是绿色物流的主题。实施绿色物流有很多的方法,本文中仅就绿色包装的具体实施措施谈下笔者个人的看法。 一、减少垃圾排放量 减少垃圾的同时就会省资源、省能源。其中,有些是由技术不成熟引起的,而许多则是因为追求虚荣,或是因袭习惯引起的。为了将其舍弃需要具有勇气,同时,将虚荣与习惯视作陋习,需要企业与消费者双方的价值观与感觉都发生转换。在此过程推进中包含着广告的大众传播固然必不可少,而若想使由部分削减引起的物品的简单化不致在感性上出现寒酸相,则须期待包装设计的力量。 二、解决消费者抛弃用完物品的顾虑 在抛弃用完的包装时,难免会遇到许多迷惑。为了除去消费者的这一烦恼,促进适当的抛弃,正是作为绿色包装设计的使命。在包装中,也有无法保留或无法再循环的东西。这主要存在两个原因。其一,即使可以再循环,其所耗的能源往往比垃圾处理更大。其二,那种只能对其进行垃圾处理的情况。为了方

便消费者合理抛弃用完物品,应该提高消费者对包装物的认识。一是要促进消费者抛弃可燃家材类包装。这种包装易燃、残渣少,燃烧后不会产生、残留有毒性物质。二是有分别化地促进消费者抛弃包装中的散乱小部件。在再循环中,将不同物品混合后回收,其再生所需的代价就会提高。因此消费者的合理分别抛弃可以促进可保留与再循环包装物的回收。三是企业在包装设计要注意减小容积化,就是要减小使用后的包装体积。在抛弃前的保留阶段与抛弃时、回收时的处理阶段,体积庞大的包装总是叫人感到难以处置,也就无法正确地抛弃它们。 三、再生材料的利用 有效利用:再生纸、再生纸浆、再生塑料、苒生玻璃等。在再循环过程中既有物质回收又有能源回收。在物质回收时倘若不积极利用再生材料,就会危及整个经济。常识往往认为,比起原始材料,再生材料的强度与外观都略逊一筹,为了确保物质的品质就会期待技术的进步,而如何改善外观则是设计的使命。此时如果拘泥于建立在原始材料基础上的常识就无法解决问题。对每种再生材料加以活用,那种再生材料就会发生有效作用。 四、用过的容器的再利用 每次都不把包装扔掉,而将其作为母容器来使用,用更加简便的包装对被包装的物品进行再补充的方式就是所谓的再填充。它又可分为两大类:更换被包装物品来进行补充的内容更替和交换象卡盘式那样的部件进行的部分更替。无论用何种方式,第一要寻求的是能够支持母容器长期使用的物理上的耐久性和机能上的便利性;第二,在补充期间,被包装物无论是物质上还是价值上都必须是相同的,对于这一点有必要在设计上用一个标志性的操作显示出来,以

包装在物流行业的地位和作用

包装在物流行业的地位和作用 姓名:田慧班级:物流1021 学号:1004020106 将现代物流的供给链环节进行分解,其具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运输、储藏、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治理、物流网络、在库治理、物流组织治理、物流成本的治理和控制等。包装是物流的起点,包装的合理化、现代化、低成本是现代物流“物质流动’的合理化、有序化、现代化、低成本,包装是其最根本的组成部分、基础和物质保证,而包装标准化是根本的途径和有效的保障。 包装功能是为了维持产品状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采用适当的材料、容器等,使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潢和标志的操作活动。包装层次包括个装、内装和外装三种状态。个装是到达作用者手中的最小单位包装,是对产品的直接保护状态;内装是把一个或数个个装集中于一个中间容器的保护状态;外装是为了方便储运,采取必要的缓冲、固定、防潮、防水等措施,对产品的保护状态。 一、物流包装的作用: 包装在物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包装是生产的终点,同时又是物流的起点,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物流系统的运行状况。对产品按一定数量、形状、重量、尺寸大小配套进行包装。并且按产品的性质采用适当的材料和容器,不仅制约着装卸搬运、堆码存放、计量清点是否方便高效,而且关系着运动工具和仓库的利用效率。 物流的包装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物流过程中各种自然因素(温度、湿度、日照、有害物质、生物等),对产品的质量发生的影响,会使产品损坏、变质。在装卸搬运、运输过程中,撞击、震动也会使产品受损。为了维持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完整性,必须对产品进行科学的包装、避免各种外界不良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包装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给产品以保护和防护,产品防护性指的是产品本身强度、刚度和包装抗损性以及由于流通环境中产生外界载荷之间相互的影响等。产品防护性可以通过合理的包装来实现,根据运输、搬运、仓储的手段、条件,考虑物流的时间和环境,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保护要求而选择合理的包装材料、包装技术、缓冲设计、包装结构、尺寸、规格等要素,才能实现物流中的首要任务——将产品完好无损地实现物理转移。 经过包装的商品能为商品流转提供许多方便的条件。运输、装卸搬运通常是以包装的体积、重量为基本单位的,托盘、集装箱、货车等也是按一定包装单位来装运的。合适的包装形状、尺寸、重量和材料,能够方便运输、装卸搬运、保管的操作,提高其它

浅谈绿色物流

浅谈绿色物流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 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1. 绿色物流理论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1.2 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又有价值转化与价值实现。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了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现代绿色物流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1.3 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绿色物流正是从生态伦理学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 2. 案例分析: 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全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后,下大力进行物流现代化建设,将物流运输业改革作为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课题加以研究。把物流行业作为本国经济发

物流包装作用

(一).保护功能:保护内装物品不受损伤是包装的最主要功能。 1.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 为了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物资包装必须能承受在装卸、运输、保管等过程中的各种冲击、震动、颠簸、压缩、摩擦等外力的作用,形成对外力的保护。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减小在装卸搬运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使包装跌落造成的冲击;减少仓库储存堆码时最底层货物承受的强大压力;减小由于运输和其他物流环节的冲击震动。 2.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 为了防止物资受潮、发霉、变质、生锈等化学变化,物资包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隔水分、潮气、光线以及空气中各种有害气体的作用,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 3.防治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 鼠、虫及其它有害生物对物资有很大的破坏性,包装封闭不严,会使细菌、虫类造成侵入之机,导致变质、腐烂,特别是对食品危害性更大。鼠、白蚁等生物会直接吞食纸张、木材等物资。 ? 4.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丢失、散失。 (二).方便的功能: 1.方便物质的储存。 物资的包装不仅为物资在出入库时提供搬运、装卸的方便而且为保管工作提供了方便条件,包装物的各种标志,使仓库的管理者易于引起注意。包装的集合方法为节约验收时间、加快验收速度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方便物资的装卸。 物质的包装为装卸作业提供了方便,便于各种装卸搬运机械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装卸搬运机械的生产效率。由于包装的标准化,能极大地提高装载效率。 3.方便运输。 包装的规格、形状、重量等与货物运输关系密切。包装尺寸与运输车辆等运输工具吻合,方便了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 2.商品运输包装的功能: 保护商品 方便流通 降低流通费用 包装的效益 商品包装在运输活动中的效益: (1)提高装载率 (2)对内装货物提供保护 商品运输包装在装卸活动中的效益: 减少货损,提高装在效率 在保管活动中的效益: 节省建筑费用和占地面积

绿色物流包装(专业论文)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论文浅谈绿色物流包装物流1021 徐睿智 1004020143 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让许多有志于投身物流服务行业的有志之士看到了物流发展的美好前景。人们生产和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让地球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其中包装带来的污染更为突出。好在国人能够及时醒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与国际接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绿色物流包装应运而生。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包装可持续发展一、绿色包装产生背景我国的包装行业是在建国初期产品种类单一,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包装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包装行业也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我国的包装行业已形成了一个由纸、塑料、金属材料、玻璃、包装印刷、包装机械等为主要组成的,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服务的,具有一定技术水平,门类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自从中国加入WTO后,近年来,现代物流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随着跨国物流

企业进入中国,国内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实践深入进行;不少省市特别是经济中心城市着手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宏观调控的推动工作也有较大进展;有关物流研究、物流教育、物流新闻等方面都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二、发展绿色物流包装的重要性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保护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这种物流环保型的管理系统需要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即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单一发展物流的同时,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也就是向绿色物流转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渐淡化,而“绿色化”的壁垒逐渐兴起。尤其是进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

包装技术对物流作用6.7

包装技术对物流作用 [摘要] 包装技术对物流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对物流成本的节约与绿色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支撑作用,本文从以真空包装技术这一技术为始点论述包装技术在物流当中的促进作用。并从包装与物流的关系、真空包装的综合研究,包含真空包装技术原理、真空包装的材料分析、真空包装技术优势以及真空包装技术的其他特性及应用的综合角度去分析,对比其他包装方式以此来选择对所在永辉超市零售产品的功能作用,进行优劣分析及引申到包装技术对物流的作用及有利于运输的设计且包装技术的建设体系的思考。并在对有关包装技术的设计和面临的物流包装专业化和合理化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本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包装技术物流包装真空包装技术

Packaging technology to logistics function [Abstract] The packing technology of logistics is hu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green logistics cost support played an indelible role, this article from the technology of vacuum packaging technology, as the starting point in the role of logistics packaging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ckaging and logistics,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vacuum packaging, contains the principle of vacuum packaging technology, vacuum packaging material analysis, vacuum packaging technology advantag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cuum pack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perspective, compared with other packaging way to choose for the yong hui supermarket retail product quality analysis and extended to the functions of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the function of logistics is helpful to the design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packaging technolo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thinking. And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pecialization of logistics packaging and rationaliz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targeted some Suggestions of himself. [Key words] Packaging technology Logistics packaging Vacuum packing technology

物流基础知识点归纳

物流基础知识点归纳 1.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采购物流,即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从供应商处采购并运回厂内;采购物流还包括从销售点回收或采购产品包装用的容器,以及可以重复使用的材料的回收物流。 3.生产物流,即将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收入仓库并加以妥善保管,在生产需要时及时出库送到生产现场,将工厂生产的商品运到物流中心,厂内或其他工厂的仓库入库;物流中心和工厂的仓库对商品进行必要的运输包装和流通加工等。 4.销售物流,即将生产的商品从工厂,物流中心或外单位的仓库送到批发商,零售商或销售者手中的运输或配送,包括将生产的商品送到外单位仓库的运输和配送。 5.物流中心的定义;从事物流活动的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6.配送中心的定义;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7.配送的基本模式;定时配送,准时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共同配送。 8.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集散功能,运输功能,储存功能,装卸搬运功能,分拣功能,衔接功能,流通加工功能 9.物流服务的定义;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产生的结果。

10.物流成本分析是进行物流成本决策与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物流成本核算和物流成本分析 11.物流成本控制是根据计划目标,对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及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和条件施加主动的影响,以保证实现物流成本计划的一种方法。 12.物流信息管理是指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职能对物流信息进行收集,检索,研究,报道,交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并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基本要素达到物流管理的总体目标的活动。 13.物流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信息政策的制定,信息规划,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服务与应用。 14.物流标准化是指物流组织或行业以物流系统与物流业务为对象,专门针对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而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业务流程的标准,并以此标准提出物流系统的配合性要求,从而达到统一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运作的过程。 15.包装的定义;为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得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16.包装的功能;保护功能(这是包装的基本功能),便利功能,促销功能。 17.物流包装的分类 1.()按包装目的分类;运输包装,销售包装。

有关绿色物流的论文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德邦物流公司如何实现“绿色物流”理念学生姓名:马文蓉 学生学号:200913310130 二级学院:物流管理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班级:物流0901 指导教师:陈华老师 完成日期:2011年9月8日

德邦物流公司如何实现“绿色物流”理念 ---运输方式的绿色化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使我们后续的生存环境和经济运行受到严峻的挑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必然选择。将可持续发展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产生了“绿色物流”。发展我国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本文的目的通过学习绿色物流和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阐述绿色物流运输过程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和绿色物流运输对我们社会的重要性。我国要实现绿色物流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和企业要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应该加强宏观管理,监督指导,大力宣传,以及政策上的扶植;企业应该将其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有机联系起来,来实现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绿色物流;运输方式;绿色化;

前言 目前,物流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运输车辆的燃油消耗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包装所带来的废弃物污染,运输和流通加工所带来的噪音污染、资源浪费、城市交通堵塞等。基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绿色物流概念应运而生。所谓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同时,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其目标是将环境管理导入物流业的各个系统,加强物流业中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个作业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有效遏止物流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 德邦物流公司经历着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历史转变,这个过程中,其物流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都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绿色物流在公司中崭露头角。但是,作为一个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绿色物流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而,有针对性地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德邦物流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流基础知识测试含答案

物流基础知识测试 部门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 一、名词解释(3×5) 1、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的供应方与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由专业物流公司以签订合同的方式为其委托人提供所有的或一部分的物流服务。 2、物流系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包括采购、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化等功能。 3、集中采购:相对于分散采购而言的, 它是指企业在核心管理层建立专门的采购机构, 统一组织企业所需物品的采购业务。 4、多式联运:即根据实际运输要求,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成综合的一体化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张单证、一次保险,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 5、配送:经济合理区域内,按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二、单选题(1×20) 1、( B )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A、商流 B、物流 C、资金流 D、信息流 2、班轮公司运输的集装箱货物的交接方式通常是(C)。 A、CY/CFS B、CFS/CFS C、CY/CY D、CFS/CY 3、鹿特丹(ROTTERDAM)是下列哪一条集装箱货物运输航线上的港口

( D )。 A、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 B、澳新航线 C、远东-北美东海岸航线 D、欧地线 4、门到门(DOOR TO DOOR)的集装箱运输最适合于(A)交接方式。 A、整箱交,整箱接 B、整箱交,拆箱接 C、拼箱交,拆箱接 D、拼箱交,整箱接 5、( B )是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A、生产加工 B、流通加工 C、包装 D、物流加工 6、WMS是(D )的缩写。 A、供应商管理库存 B、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仓储管理系 7、(A )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A物流成本B物流加工C流通加工D物流外包 8.在配送中心的全部作业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作业是( D)。 A.装卸搬运 B.配送 C.入库 D.分拣

浅谈绿色物流

浅谈绿色物流 “写作提纲” 绿色物流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通过改革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绿色物流可以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绿色物流建立在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具体包括绿色交通运输、绿色仓储与保管、绿色包装、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绿色物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 【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一、绿色物流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又有价值转化与价值实现。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了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现代绿色物流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三)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

浅谈物流包装的功能

摘要 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拓展和延伸的,而要保证整个现代物流“物质流动”的合理化、有序化、现代化、低成本,物流包装标准化是根本的途径和有效的保障,同时也是实现物流目的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要素。 包装功能是为了维持产品状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采用适当的材料、容器等,使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潢和标志的操作活动。文中主要就包装与现代物流供给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关系展开讨论,最终希望我国政府、行业、企业及每个企业员工都应树立加强包装标准化建设的意识,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和技术标准保证我国物流产业在高起点上得以发展和壮大,以促使我国的物流产业尽快适应WTO的国际贸易的需求,加强我国企业和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字:物流、包装、 WTO 、竞争力

目录 I、绪论 II、物流包装的产生 III、物流包装的作用 IV、物流包装的意义 V、如何提高商品包装质量VI、结语

I 绪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物流治理协会对“物流”这一概念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即“为符合顾客的需求条件,完成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物质、服务以及信息的流通过程,和为达到有效低成本的保存治理目标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行为”。物流的概念和定义根据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在文字描述上也稍有差异,但是现代物流的实际根据用户或顾客的要求与愿望,把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联结起来,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实现有效而快速的商品及服务流通过程的经济过程的主旨则是相同的。 将现代物流的供给链环节进行分解,其具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运输、储藏、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治理、物流网络、在库治理、物流组织治理、物流成本的治理和控制等。包装是物流的起点,包装的合理化、现代化、低成本是现代物流“物质流动’的合理化、有序化、现代化、低成本,包装是其最根本的组成部分、基础和物质保证,而包装标准化是根本的途径和有效的保障。 包装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给产品以保护和防护,产品防护性指的是产品本身强度、刚度和包装抗损性以及由于流通环境中产生外界载荷之间相互的影响等。产品防护性可以通过合理的包装来实现,根据运输、搬运、仓储的手段、条件,考虑物流的时间和环境,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保护要求而选择合理的包装材料、包装技术、缓冲设计、包装结构、尺寸、规格等要素,才能实现物流中的首要任务——将产品完好无损地实现物理转移。

浅谈绿色物流 物流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题目绿色物流 学院:经济学院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所学专业:物流管理 2010年12月

“写作提纲” 绿色物流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通过改革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绿色物流可以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绿色物流建立在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具体包括绿色交通运输、绿色仓储与保管、绿色包装、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绿色物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绿色运输的方式 我们知道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但同时也是物流作业耗用资源、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重要方面。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噪声、可能出现的能源浪费等都对绿色物流管理提出了课题。近年来激烈的能源供求矛盾使运输的绿色化更加凸显出来。如何实现绿色运输,保证运输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企业运输绿色化提供了借鉴。 1、发展多式联运 伴随着我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将与日俱增。我国已实施了一些法律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对公路运输提价,鼓励铁路运输等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经营。而从美国运输企业实现绿色化的经验来看,大量采取多式联运是企业遵守国家法律和制度推行物流绿色化的有效途径。 多式联运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多式联运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 通过最优化运输线 路的选择,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搭配,使各种运输方式扬长避短,实现了运输一体化,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以此降低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

国际物流基础知识简介

案例分析前提; 基础知识简介; 物流; 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国际物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相互组织商品在国际间合理流动。即发生在不同国国家之间的物流。 一、特点: 1. 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a?法律b?科技水平c,风俗习惯 a. 法律: 不同国家的不同物流适用法律使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一国的国内物流,甚至会阻断国 际物流 b. 科技水平: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会造成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科技条件的支撑 下,甚至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应用某些技术而迫使国际物流全系统水平的下降;不同国家不同标准,也造成国际间“接轨”的困难,因而使国际物流系统难以建立. c. 风俗习惯: 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文也使国际物流受到很大局限。说明:物流环境的差异就迫使一个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在几个不同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无疑会大大增加物流的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 2. 系统范围广。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就已是很复杂的,国际物流再在这复杂系 统上增加不同国家的要素,这不仅是地域的广阔和空间的广阔,而且所涉及的内外因素更多,所需的时间更长,广阔范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难度和复杂性增加,风险增大。 3. 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原因:一是管理困难; 二是投资巨大, 再由于世界上有些地区物流信息水平较高,有些地区较低,所以会出现信息水平不均衡因而信息系统的建立更为困难。 当前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一个较好的建立办法是和各国海关的公共信息系统联机,以及时掌握有关各个港口、机场和联运线路、站场的实际状况,为供应或销售物流决策提供支持。国际物流是最早发展“电子数据交换” (EDl)的领域,以EDI 为基础的国际物流将会对物流的国际化产生重大影响。 4. 标准化要求较高. 如果没有统一的标难,国际物流水平是提不高的. 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 物流工具、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 X 1200毫米,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格 及条码技术等,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物流费用,降低了转运的难度。而不向这一标准靠拢的国家,必然在转运、换车底等许多方面要多耗费时间和费用,从而降低其国际竞争能力。 二、种类; (一)根据商品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向:进口物流、出口物流 (二)根据商品流动的关税区域分类:国家之间的物流、经济区域之间的物流 (三)根据跨国运送的商品特性分类:国际军火物流、国际商品物流、国际邮品物流、国际捐助或救助物资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废弃物物流等。 (四)根据国际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不同: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船务代理、无船承运人、报关行、国际物流公司、仓储和配送公司等。 主要业务 采购,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仓储。 三、现阶段中国物流的现状 1.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战略合作。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发挥各自优势,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提升双方主业优势,逐渐达成共识。如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先后与海尔集团、长虹集团、中核集团、TCL 公司等结成战略合作关

浅谈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浅谈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摘要 进入21世纪,物流行业必将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尤其是进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是我国物流业参与国际竟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新模式,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绿色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运作观念,可持续发展

目录 摘要.................................................................................................................... I 1引言.. (1) 2绿色物流相关概念 (1) 2.1绿色物流的特点 (1) 2.2绿色物流的内容 (1) 3中国快速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3) 3.1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 3.2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3) 3.3绿色物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3.4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4绿色物流发展现状的国际比较 (4) 4.1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5) 4.2美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5) 4.3欧洲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6) 4.4日本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6) 5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 5.1绿色物流观念淡薄 (7) 5.2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7) 5.3绿色物流技术落后 (7) 6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8) 6.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现代绿色物流的全新运作观念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