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修订稿

合集下载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观察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观察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观察黄金明【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方法对46例患者采用插入法吻合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输尿管膀胱吻合时间6~15 min,平均10 min.术后随访6~36个月,未发现尿漏、严重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并发症.6例术前肾功能下降患者,术后明显好转.1例轻度吻合口狭窄患者,经输尿管镜扩张及延长留置双J管后,明显改善.2例膀胱造影发现有轻度反流,但均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插入法吻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式.【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7(023)002【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输尿管膀胱再植;吻合术;插入法【作者】黄金明【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阳 473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9.52013-01—2016-02间,我们对46例因各种原因需行输尿管膀胱再植的患者,术中采用剪裁后的输尿管末端直接插入膀胱的方法进行吻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患者,男28例、女18例;年龄25~68岁,平均42岁。

左侧26例,右侧20例。

膀胱肿瘤侵犯一侧输尿管口15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症12例,先天性输尿管反流3例,输尿管下段损伤5例,既往盆腔或输尿管手术后出现输尿管狭窄梗阻8例,长期输尿管结石嵌顿所致输尿管狭窄梗阻3例。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侧肾积水。

6例患者术前肾功能下降。

均根据B超、KUB+IVU、CT、膀胱造影、膀胱镜检查、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核素肾图、尿流动力学、肾功能、尿常规等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并符合施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指证。

1.2 输尿管膀胱再植吻合方法游离输尿管下段,在保证切除病变组织的前提下,勿过多游离输尿管及其外膜,尽可能减少对输尿管末端血液供应的损伤。

急诊输尿管置双“J”管术

急诊输尿管置双“J”管术

病史要点:患者因“※主诉※”入院。

体检要点:神志清楚,心肺检查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局部隆起,左/右肾区有叩击痛,左/右侧输尿管行程有压痛,未扪及包块,各肋脊点、肋腰点无压痛。

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

主要化验:见附后。

特殊检查:见附后。

术前诊断:※入院诊断※拟行手术:经尿道左/右侧输尿管置双“J”管术术前准备:术前禁食、术前与家属及本人谈话麻醉方式:局麻术中可能发生情况及术后主要并发症:1.手术以解除梗阻、挽救肾功能为目的;2.麻醉意外(详见麻醉同意书);3.术中损伤临近器官、血管、神经,如输尿管破裂严重,需开放手术可能;4.术中输尿管开口显示不清插管不成功,对症治疗,或改肾穿刺造瘘术;造瘘不成功(患者无法配合;无法穿入肾盂;穿入肾盏或囊性病变,引流失败等);5.此次手术不处理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置管时可能将结石置入肾脏;6.术中置管可能未置入正确位置,需进入手术室重新置入;7.左/右侧输尿管需留置双J管,术后拔管困难需进一步治疗;8.术后有泌尿系统感染、菌血症、败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能;9.术后输尿管可能狭窄,仍有肾积水可能;10.反复出现血尿、疼痛、尿频等;11.术后可能会出现腰酸、腰痛;12.有出现输尿管穿孔可能,需进一步处理;13.术中、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可能至ICU进一步治疗;14.术后有静脉血栓可能,血栓脱落可能致心、脑、肺部梗塞,危及生命;15.术中、术后可能有全身偶发性并发症(脑中风、心率不齐、心肌梗塞、肺炎、肺栓塞、肺扩张不全、深部静脉栓塞、败血症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16.术式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决定;18.其他不可预知情况。

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原理

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原理

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原理
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是一种手术治疗膀胱输尿管连接部位狭窄或闭锁的疾病。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暴露膀胱输尿管连接部位: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通过腹部或阴道等途径进入患者的腹腔,然后将膀胱和输尿管暴露出来。

2. 切开输尿管狭窄部位:医生会将输尿管的狭窄部位切开,并将狭窄处扩大,以恢复输尿管的通畅。

3. 修复输尿管与膀胱的连接:在切开输尿管狭窄部位后,医生会修复输尿管与膀胱的连接,以确保连接的稳固性和密闭性。

4. 排尿管置入:为了保持膀胱的引流功能,医生会在手术过程中将一根尿管插入膀胱,以便患者可以正常排尿。

5. 伤口缝合与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伤口进行缝合,并进行术后护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通过以上步骤,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可以有效恢复膀胱和输尿管的正常功能,并解决输尿管狭窄或闭锁的问题。

这项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观察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观察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观察
黄金明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7(023)002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方法对46例患者采用插入法吻合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输尿管膀胱吻合时间6~15 min,平均10 min.术后随访6~36个月,未发现尿漏、严重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并发症.6例术前肾功能下降患者,术后明显好转.1例轻度吻合口狭窄患者,经输尿管镜扩张及延长留置双J管后,明显改善.2例膀胱造影发现有轻度反流,但均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插入法吻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式.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黄金明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阳 4730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9.5
【相关文献】
1.腹腔镜“乳头插入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下端梗阻8例 [J], 李兆民;李艾;王春玲
2.横跨三角区隧道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儿术中输尿管支架管的选择性应用 [J], 屈彦超;张潍平;韩文文
3.乳头插入法在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的抗反流效果 [J], 白遵光;王昭辉;代睿欣;朱首伦;潘俊;吴涛
4.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治疗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 [J], 杨超;张涛;毕良宽;谢栋栋;于德新
5.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对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徐梦青;马婷婷;王蓉;洪含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腹腔镜下)治疗梗阻性巨输尿管病的临床分析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腹腔镜下)治疗梗阻性巨输尿管病的临床分析

185·临床报道·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腹腔镜下)治疗梗阻性巨输尿管病的临床分析刘强(吉林省第二荣复军人医院 外科,吉林 四平 136502)0 引言巨输尿管症是输尿管畸形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因腹部酸胀或疼痛就诊。

本次主要回顾性分析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梗阻性巨输尿管病的临床效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进行膀胱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及彩超等检查,诊断为巨输尿管症,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观察组为腹腔镜手术,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6.5±2.2)岁;左侧14例,右侧11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5.9±2.3)岁;左侧12例,右侧13例,经对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患者全麻,取平卧位,垫高患者臀部并抬高患侧,下腹正中其口,打开腹腔,显露患侧髂血管,游离输尿管到膀胱壁段,于膀胱处切断输尿管,裁剪扩张输尿管,膀胱内注入300毫升生理盐水,输尿管置入7F双J 管,并在膀胱后壁建立黏膜隧道,吸取尿液,在输尿管扭转及无显著张力下,使用4-0可吸收线缝合输尿管乳头与膀胱黏膜,包埋并固定输尿管管壁,保证输尿管膀胱吻合,创窝引流管后结束手术。

术后留置7F双J管,观察引流情况,留置导尿管3到5天[1]。

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仰卧,垫高臀部,向对侧倾斜15°留置导尿管。

于脐下与患侧髂前连线中点切开两厘米,并建立人工气腹,在脐上缘、耻骨连线中点等放置Trocar,完成通道后建立气腹,并观察送到。

剩余穿刺通道放入操作器械,牵开乙状结肠与升结肠,暴露患侧髂血管,可见白色絮状输尿管,然后打开盆部腹膜,暴露输尿管下段到膀胱壁段,并于膀胱处切断输尿管,使用Hemo-lock夹闭。

近端输尿管经A点脱出体外,并裁剪输尿管,植入7F双J管,完成操作轴向膀胱内注入300毫升生理盐水,并于膀胱后壁患侧切开2.5厘米黏膜层,不切黏膜,之后在切口底端打开1厘米黏膜,吸干尿液并在输尿管远端不扭转或无明显张力后使用可吸收针缝合膀胱黏膜与输尿管,包埋输尿管壁段,完成输尿管膀胱吻合,创窝引流管,完成手术。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什么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什么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什么导语: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但是很多人对这个手术的基本常识还不是太清楚,建议大家多去了解一下这些基本情况,这样真正要做这个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但是很多人对这个手术的基本常识还不是太清楚,建议大家多去了解一下这些基本情况,这样真正要做这个手术的时候也能做得更好。

今天正好为大家请来了泌尿外科方面的专家,来听听他们对此是怎么说的吧!希望大家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能够有所认识。

若输尿管损伤的部位很低,不能施行输尿管吻合术,则可将枪尿管与膀胱进行吻合,恢复其排尿通道。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的方法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输尿价膀胱壁潜行抗逆流吻合术:在膀胱侧后壁作斜行切口长2~3cm,切过肌层深达粘膜层。

但勿切开粘膜,稍加分离后在切日底端将粘膜做一戳口。

其口径与输尿管口径相当,在膀胱外将输尿管枯膜与膀胱粘膜作吻合。

但缝针宜穿过膀胱全层,用细可吸收线间断缝合5-6针,缝合完毕将输尿管末端置于膀胱壁之内,然后,用丝线缝合膀胱切口,将末端输尿管埋藏于切口之内,在切口之上的两侧再用丝线将输尿管与膀胱固定2针。

为了使吻合后的输尿管无张力,膀胱后壁的切口高度事先应做适当选择。

2、乳头状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此种方法亦适合于输尿管管径增粗的病例。

在切除一段输尿瞥后(无论什么原因),如欲施行这种手术,输尿管残段必须有足够的长度。

首先在膀胱前壁作纵行切开,在膀膀胱后壁或近顶部适当位置作戳口,其日径略大于输尿管外径,然后将输尿管残段自戳日拖人膀胱之内1.5-2cm,用细丝线自输尿管米端壁层下针,穿行壁层0.2-0.3crn,,然后穿出浆膜之外,再经浆膜穿人壁层潜行。

0.2-0.3crn再行穿出。

如此反复2~3次至膀胱壁水平,缝针穿人膀胱壁肌层,经膀胱粘膜穿出,然后拉紧缝线打结,使末端输尿管外翻呈乳头状,缝3-4针。

将输尿管粘膜与膀胱粘膜用细可吸收线间断缝合5~6针。

最后依层缝合膀胱前壁切口,作临时性膀胱造口或尿道放置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

开放性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损伤、闭锁2例报道

开放性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损伤、闭锁2例报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27期161投稿邮箱:sjzxyx88@开放性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损伤、闭锁2例报道石基勇,黄上先(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贵州 从江)摘要:目的 评价经膀胱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闭锁的疗效。

方法 对2018年1月至12月在本科就诊的2例诊断为输尿管损伤并尿瘘、双侧输尿管闭锁的患者进行Lich-Gregoir 术。

结果 2例病例术中留置双J 管,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并出院,术后1个月内来院拔除双J 管,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患者术后经彩超证实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梗阻解除,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无1例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

结论 Lich-Gregoir 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抗返流效果好。

关键词:开放性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术;输尿管下段损伤;闭锁;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27.101本文引用格式:石基勇,黄上先.开放性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损伤、闭锁2例报道[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161,170.0 引言输尿管损伤、闭锁最常见原因是医源性损伤,如妇科手术、肛门直肠ca 手术淋巴清扫,近年来输尿管镜、膀胱肿瘤电切术、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明显增加。

故尽早发现,及时诊断,正确手术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1,2]。

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2例输尿管损伤及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开放性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术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近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例输尿管损伤并尿瘘、闭锁患者,患者均行开放性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术。

2例患者中,其中1例患者,滚××,女,31岁,因“停经44周,胎动消失、腹痛、阴道流血5+小时”入住妇产科,明确诊断(1)G3P2孕44周胎死宫内;(2)先兆子宫破裂?行子宫破裂修补术、剖宫取胎术后见腹腔引流尿性液,IVP 及CT 增强检查明确左侧输尿管损伤并尿瘘。

探讨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护理干预效果

探讨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护理干预效果

探讨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护理干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实施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者,依据患者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均30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对照组更佳,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结论:在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手术护理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主要手术治疗方法,但是基于手术治疗的特点,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因此要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来保障治疗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对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为研究区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实施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者,依据患者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均30例。

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比例为17:13,年龄在2~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1.38)岁。

干预组的30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比例为19:11,年龄在2~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0±1.28)岁。

两组患者均为我院接受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差异性(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患者于全麻下平卧位常规碘伏消毒铺巾,下腹正中切口约10CM,依次切开至膀胱外膜,推开腹膜反折,膀胱右侧壁上方寻及并游离右输尿管,见管径扩张,约,至膀胱壁段扩张狭窄交界部离断,即可见右输尿管大量尿液涌出。

近端输尿管置16#导尿管,修剪输尿管适当大小,修整输尿管段5cm膀胱切开约3CM,右输尿管下段及导尿管穿入膀胱右侧壁,膀胱腔内置入1.5CM,Dixson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膀胱粘膜肌层及输尿管外膜4针,膀胱外壁输尿管引入处与输尿管外膜缝合4针。

拔除导尿管并插入F7#双J管。

游离左侧输尿管,可见左输尿管管径,同样修整后再植到膀胱,以NS冲洗膀胱,Dixson2-0连续缝合膀胱切口全层,膀胱肌层、外膜再连续缝合,留置Fr20#导尿管,持续冲洗膀胱。

于双侧输尿管吻合口旁置引流管,依次缝合切口。

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出血。

输尿管标本送病理。

安送患者回病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